江苏省徐州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复习历史试题 附解析_第1页
江苏省徐州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复习历史试题 附解析_第2页
江苏省徐州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复习历史试题 附解析_第3页
江苏省徐州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复习历史试题 附解析_第4页
江苏省徐州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复习历史试题 附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复习试卷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题,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孔子认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荀子则提出“臣诸侯者王,友诸侯者霸,敌诸侯者危。”这一变化反映了()A.中央集权的加强 B.君主专制的诉求C.儒法思想的融合 D.社会变革的进程【答案】D【解析】【详解】孔子生活在春秋时期,其认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即当时的周天子依然有一定的权威,但是荀子议论的中心是诸侯,认为诸侯才是维系天下稳定的主要力量,导致这种观念变化的基础是从春秋到战国的社会变革,D项正确;这一时期尚未确立中央集权制度和君主专制制度,排除A、B项;荀子也是儒家代表人物,排除C项。故选D项。2.《汉书·张骞传》记载,张骞从西域返回后,向汉武帝汇报说:“臣大夏时,见邓竹杖、蜀布,阿安得此,大夏国人曰:‘吾贾人往市之身毒国。身毒国在大夏东南可数千里。其俗土著,与大夏同,而卑湿著热。其民乘象以战,其国临大水焉。’”据此可知()A.张骞开通了西南丝绸之路 B.汉朝四川地区和印度已有贸易往来C.经济发展促进了文化交流 D.丝绸之路推动了汉朝与大夏的经贸【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臣在大夏时,见邓竹杖、蜀布”、“大夏国人曰:‘吾贾人往市之身毒国。’”可知,竹杖、蜀布是四川产品,大夏商人在身毒(印度)购买到蜀布、竹杖,表明汉朝四川地区和印度已有贸易,B项正确;材料未反映张骞开通了西南地区的丝绸之路,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文化交流,排除C项;材料体现了汉朝四川地区与印度贸易,排除D项。故选B项。3.唐朝初年,尚书省的地位明显高于中书、门下两省,尚书仆射为群相之首。唐太宗时,削弱尚书仆射的权力,委派亲信主持门下省的工作,并在门下省设立政事堂,三省长官同堂议事。后来,又将政事堂也迁到了中书省。这些调整()A.体现了执行与决策合并 B.有利于决策的科学民主C.反映了三省地位的变化 D.使宰相的权力名存实亡【答案】C【解析】【详解】唐太宗对三省的调整举措,明显削弱了尚书省的地位,加强了中书门下两省的地位,使得尚书省变成了执行机构,而此后的进一步调整,最终将中书省的地位提高到门下省之上,由此可知,这种调整反映了三省地位的变化,C项正确;这些调整并未实现决策和执行合并,排除A项;调整前后都有利于决策的科学民主,排除B项;宰相权力依然存在,并未名存实亡,排除D项。故选C项。4.如图为意大利传教士郎世宁所作,再现了雍正帝在端午节观看赛龙舟的场景。这一作品()A.尽显西方现代绘画风格 B.彰显清代社会经济繁荣C.反映清朝注重民间教化 D.体现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答案】D【解析】【详解】雍正帝是满族人,其在端午节观看汉族的赛龙舟,说明当时满汉文化有融合现象,D项正确;材料画作依然是传统宫廷画的技法,排除A项;通过画作反映不出当时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排除B项;民间教化在画作中无法体现,排除C项。故选D项。5.1859到1862年间上海租界人口从8万人猛增到50万人,但在1863年后,当初如同落潮一般汹涌而来的江浙难民,又象急骤而退的落潮一般迅速离去。到1865年时上海租界人口只剩下137771人。这说明()A.经济发展决定人口分布 B.反帝爱国意识迅速提升C.战争态势影响人员迁移 D.近代化的进程显著加快【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1860~1862年,太平军攻占苏杭并进军上海,江浙两省人民为躲避战火而大量涌入上海租界。1963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江浙很多难民离开上海租界。因此,材料反映了战争态势影响人员迁移,C项正确;1863年江浙大量难民离开上海租界,A项不能解释,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江浙难民的反帝爱国意识,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中国近代化进程,排除D项。故选C项。6.从这时开始,国人对西学的领悟从感性的“力”的浅层次,深入到理性的“智”的层次,表现出对近代精神文化——近代人文主义和启蒙精神的觉悟,并进而引起了西方思想文化和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第一次大融合。这时期引领国人思想觉悟的代表人物是()A.魏源 B.李鸿章 C.康有为 D.胡适【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这些思想家倡导近代人文主义和启蒙思想,并把西方思想与传统思想文化结合。结合所学可知,甲午战败后,康梁等人开展的戊戌维新运动就体现了材料的含义。C项正确;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李鸿章等开展的洋务运动,提出中体西用的思想,但洋务派只主张向西方学习技术,不改变政治体制,排除B项;胡适等人发动新文化运动,猛烈抨击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7.20世纪初,河北献县农村妇女无不娴绩织者,初用国产棉纱,其后外国线纱流入,乃参用外货,轧机声遍于四村。类似现象在民国初年的河北农村地区相当普遍。这主要表明()A.传统小农经济开始瓦解 B.手工织布业获得新发展C.民族纺织工业日益萎缩 D.列强加强对华资本输出【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反映了民国初年,河北农村妇女普遍使用外国线纱来织布,织布原料的来源发生了变化,这说明当地手工织布业获得了新发展,B项正确;传统小农经济开始瓦解发生在鸦片战争后,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纺织行业的发展,而不是萎缩,排除C项;外国纱线流入中国反映的是列强对华商品输出,而非资本输出,排除D项。故选B项。8.淞沪战事后,南京至上海铁路交通问题日益突出,1932年的国民党四届三次会议对此极为重视,明确要求国民政府积极建设京沪、沪杭两条铁路线。到1936年底,上述铁路建设计划相当部分已得到实现。同时建成同蒲、苏嘉等铁路线。国民政府的铁路建设主要是为了()A.积极应对日本加紧侵华 B.全面抗战持久化的需要C.加强对经济命脉的控制 D.配合对红军全面“围剿”【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淞沪战事是1932年日军发动进攻上海的战争。在战后国民政府积极建设铁路,应对日军不断扩大侵华侵略步伐,因此A项正确;1938年底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排除B项;材料反映国民政府建设铁路主要为了应对日军侵华战争,排除C项;对红军“围剿”地区在江西,与材料不符合,排除D项。故选A项。9.在筹备参加某次会议时,中国政府代表团拟定的任务是:(1)发扬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促进亚非国家之间的友好关系,扩大和平地区,反对制造战争集团,和缓国际紧张局势。(2)支持民族独立运动,反对殖民主义,反对干涉他国内政、侵犯他国主权。由此可知,这次会议()A.维护了广大亚非国家的和平 B.反映了中国外交政策的转变C.彰显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 D.消除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1955年亚非会议召开。我国政府拟定的两个任务,反映了维护亚非国家的和平与发展,A项正确;这一时期我国外交政策仍是三大政策,排除B项;改革开放后后全方位外交彰显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排除C项;“消除了”说法错误,这一时期是冷战时期,仍有意识形态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A项。10.下图为1973年10月1日,赵志田创作的《大庆工人无冬天》。这画作被认为是表现“王铁人”形象最为成功的作品。该画作反映的精神()A.推动了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B.体现了革命现实主义情怀C.响应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号召 D.激发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20世纪60年代大庆工人艰苦奋斗、奋发图强,摘掉了我国贫油的帽子。材料反映大庆铁人精神激发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D项正确;1953年我国进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排除A项;材料与革命情怀无关,排除B项;改革开放后中共中央提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号召,排除C项。故选D项。11.自改革开放以来,姓“社”姓“资”的问题一直是缠绕着人们思想的一个重大问题。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姓“资”还是姓“社”的判断标准主要是看是否符合“三个有利于”。由此看来()A.市场经济是否成功是判断依据 B.深化改革必须不断解放思想C.国际形势变化影响了改革进程 D.亟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肯定回答了姓“资”姓“社”的判断标准,即“三个有利于”,说明了不断解放思想和破除理论束缚,可以推动改革开放的深化。因此深化改革必须不断解放思想,B项正确;“三个有利于”没有市场经济是否成功,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国际形势变化,排除C项;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材料未涉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排除D项。故选B项。12.下图1沙特尔大教堂是13-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哥特式建筑,高耸的尖塔把人的目光引向虚无飘渺的天空,使人忘却今生。图2是16世纪米开朗琪罗参与设计的圣彼得大教堂,运用了古典的柱式和穹顶,设计中推崇基本的几何体,如球体、圆柱体等。导致欧洲建筑风格变迁的主要原因是()A.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 B.宗教改革思想的传播C.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D.近代科学体系的形成【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哥特式建筑的教堂风格反映了重视来世,否定现世生活。而米开朗基罗是文艺复兴运动中的人文主义者,参与设计的教堂风格复兴了古典的建筑风格,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对现世生活的追求。A项正确;宗教改革是抨击罗马天主教的腐朽统治,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是资产阶级革命期间,排除C项;17世纪后期,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近代科学体系的形成,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13.1702年,英国参加对法国作战,引起托利党人的不满。1710年,安妮女王罢免了主战的辉格党大臣,任命托利党人组阁。下院通过停战法案,但遭上院辉格党贵族抵制。为此,女王将12名托利党人封为贵族进入上院,使英国退出战争。这表明英国()A.国王仍旧拥有行政权力 B.内阁要对议会上院负责C.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 D.议员均由国王任命产生【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18世纪初英国女王可以任免内阁大臣、干涉议会下院通过的决定,因此这一时期女王的权力较大,英国女王仍旧拥有行政权。A项正确;这一时期内阁对国王负责,排除B项;“受到侵蚀”说法错误,光荣革命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基础。排除C项;下院议员是选举产生,排除D项。故选A项。14.1935年,罗斯福政府实施联邦剧院计划,组织戏剧家们走进工厂和农村,使得此前从未看过正规戏剧的普通民众亲眼看到了艺术家们的表演。正如霍普金斯所说,这个计划突破了单纯由地方政府和私人机关出面赈济的框架,并由此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这一计划的实施表明美国政府()A.借助艺术形式宣传新政 B.扩大推行“以工代赈”C.借助多渠道提供紧急救济 D.满足民众的精神消费需求【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1935年罗斯福政府实施联邦剧院计划,组织戏剧家走进工厂和农村,受到欢迎,满足了普遍民众的精神消费需求,D项正确;1933年罗斯福已经实施新政,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以工代赈”措施,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紧急救济,排除C项。故选D项。15.下表是苏联部分年份的粮食产量统计(单位:百万吨)。这一产量变化主要是由于()年份1954年1956年1958年荒地37.363.358.4非荒地48.364.382.8A.增加耕地面积,提高农民收入 B.组织个体农民,加入集体农庄C.推广玉米种植,建立家庭农庄 D.取消实物分配,发展家庭副业【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这是赫鲁晓夫改革时期,荒地产量和非荒地产量都有稳步增加,主要是因为赫鲁晓夫采取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扩大农庄自主权等改革措施,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有关;同时大力推行垦荒,增加种植面积,A项正确;B项发生在斯大林时期,排除B项;建立家庭农庄是在戈尔巴乔夫时期,排除C项;D项取消实物分配和发展家庭副业不在赫鲁晓夫时期,排除D项。故选A项。16.1879年,美国物理学家迈克尔逊在公派留德期间,得到岳父资助设计出了一种干涉仪测量光速,其实验结果与经典物理学相矛盾。1884年,迈克尔逊和化学家莫雷合作,继续这一实验,历经了三年,其结论使得牛顿的绝对时空观受到严重挑战。这一过程表明()A.理论创新取决于资金的保障 B.相对论的提出得到实验证明C.科学进步得益于各方的支持 D.国际交流推动工业革命发展【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科学家的努力及家人的资助、科学家之间的联合实验推动了物理学的进步,因此,科学技进步得益于各方的支持,C项正确;“取决”说法错误,而是资金保障影响理论创新,排除A项;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排除B项;国际交流推动了科学的发展,排除D项。故选C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满分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秦至明清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时期地方行政区的演变秦朝秦统一后开始在全国正式确立郡县制。初为36郡,后增至49郡。汉朝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东汉晚期,原来的“州”变成一级行政机构,形成为州、郡、县三级制。隋朝废郡,以州统县,实行州、县二级制唐朝道作为派出的监察机构,后演变成行政实体,形成道、州、县三级行政。宋朝在州、县之上设路,路主要的职责是监督州县各级官吏。元朝实行行省制度,行省之下置路、府、州、县等多级行政制度。明清省、府、县三级行政制度从表中提取一个或多个时期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所提取信息须源自材料且准确;围绕所提取信息阐述,逻辑严密,表达清楚。)【答案】举例

论题:县是中国古代最为稳定的地方行政区划。

阐述:春秋时期楚国开始设县,由此县正式成为地方以及行政区划,一直到明清时期。期间由于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地方行政变动较大,二级、三级、五级地方行政都曾出现过,但县长期存在而且非常稳定。县的设置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社会稳定,推动的经济发展,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总之,县是春秋以来县是我国古代地方最为稳定的行政区划,在国家发展中起到了突出的作用。【解析】【详解】此题是开放式试题。注意史实正确且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论题:由材料中地方行政区的演变过程可知,地方行政级别划分虽一直都有变动,但都保留了县级,由此可得出论题为“县是中国古代地方最为稳定的行政区划”。阐述:首先,从其他行政区划的“变”与县的“不变”的对比中说明县的稳定;其次,结合所学分析设置县的作用,以此来揭示县的设置之所以稳定的原因;最后,总结升华,再次回应论题。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利物浦—曼彻斯特地区是工业革命的重要地区,运输状况与需求之间的矛盾突出。这一地区成立了铁路公司发行股票来筹集资金。1830年,利物浦一曼彻斯特铁路的通车营运。它全线由蒸气机车牵引,从而使蒸气机车进入商业性实用阶段。它不仅以私人利润,也以社会福利作为经营动机。它的运输由铁路公司经营,以自己的车辆运载客货,收取运费。在营运的头18个月,运送乘客近70万人次,到1835年,各种运输的年净收入达8万镑,该线运费和运行时间随之减半。利物浦一曼彻斯特铁路的成功,在英国开启了一个铁路建设大发展的时期。形成了第一次“铁路热”。利物浦既是重要的港口,又是铁路相对集中的地区,从而形成了较大的铁路—港口集中区。——摘编自《英国铁路运输与工业革命进程》材料二1905年,清政府决定自主修建京张地区之间的铁路。张家口外通蒙古,内拱中原,“实亦西北之屏藩也”。张家口也是中、俄、蒙物资贸易的重要通道和集散地。而“京张一路,设程四百余里,山路崎岖,水河泥泞,实不易行。”于商贸发展极为不利。1899年中俄达成协议,俄国取得了优先修建北京向北铁路的权利,京张铁路包含在内。1902年,中俄英三方之间进行了交涉、协商,决定北京至张家口之铁路由中国政府建造,只用中国资本,外国人不得干预。京张铁路通车运营后,从1907—1914年京张铁路运营收入从121364元增长至284041115元。1912年,张家口桥东和桥西的常住人口是132621人,前人口约5万。许多劳工、学徒和俄蒙商人来此投资。1917年,边防军修建了张库公路,随后铁路局设立了汽车处,主要负责客运。在转运北京附近的煤矿、天津口岸的货物与包头等地的商品运输活动中,张家口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摘编自《京张铁路与张家口城市的发展》(1)根据材料一,概括利物浦一曼彻斯特铁路建设和运营的主要特征。(2)根据材料二,分析中国自主修建京张铁路建设的必要性。(3)根据材料,简析中英铁路建设产生的共同影响。【答案】(1)特征:重要工业生产地区;股份制经营;蒸汽机的动力牵引;经营动机是利润和社会福利;客货两用;取得巨大收益。(2)必要性:张家口地理位置重要性;经贸往来的重要通道;京张道路的崎岖不利于商贸往来;列强间的争夺;(3)共同影响:改善了交通运输条件;密切各地之间的经济联系;带动了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丰富人们社会生活;【解析】【小问1详解】特征:根据材料一“利物浦—曼彻斯特地区是工业革命的重要地区”可知,重要的工业生产地区;根据材料一“这一地区成立了铁路公司发行股票来筹集资金”可知,股份制经营;根据材料一“它全线由蒸气机车牵引”可知,蒸汽机的动力牵引;根据材料一“它不仅以私人利润,也以社会福利作为经营动机”可知,经营动机是利润和社会福利;根据材料一“它的运输由铁路公司经营,以自己的车辆运载客货,收取运费”可知,客货两用;根据材料一“在营运的头18个月,运送乘客近70万人次,到1835年,各种运输的年净收入达8万镑,该线运费和运行时间随之减半”可知,取得巨大收益。【小问2详解】必要性:根据材料二“张家口外通蒙古,内拱中原”可知,张家口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根据材料二“张家口也是中、俄、蒙物资贸易的重要通道和集散地”可知,经贸往来的重要通道;根据材料二“京张一路,设程四百余里,山路崎岖,水河泥泞,实不易行”可知,京张道路的崎岖不利于商贸往来;根据材料二“中俄英三方之间进行了交涉、协商,决定北京至张家口之铁路由中国政府建造,只用中国资本,外国人不得干预”可知,列强间的争夺;【小问3详解】共同影响:综合以上材料分析,从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各地间的经济联系、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人们社会生活的丰富等角度分析。19.材料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是推动北朝法制进程的关键人物。他倡导“营国之本,礼教为先”,把恢复丧祭婚三礼作为法制改革的重点。他要求地方“以利民为先,益国为本,随其风俗,以施威惠”。他经常躬自断狱,两次组织修律,亲自下笔定流徒限制,为“示之以礼”,屡诏改善狱政,限制枷杖,死刑执行方法由去衣裸斩改为“袒斩”,受戮者免裸骸之耻,同时风化不污。太和年间,他还仿魏晋设律博士研讨刑律。儒生常景等任律博士,后又参与修律。朝中胡汉儒雅济济,论道讲礼乐而不疲,议刑政称《诗》、《书》,引《礼》、《易》蔚然成风。儒家明德慎罚,法贵适中刑罚观得到普遍认同,对刑罚体系的改造产生了重大深远的影响。——摘编自邓奕琦《论北魏孝文帝的法制改革》(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魏孝文帝法制改革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北魏孝文帝法制改革的影响。【答案】(1)特点:统治者大力推动;遵循礼法结合的趋势;以民为本;注重明德慎罚。(2)影响;显著改善了北魏法律胡汉杂揉,野蛮暴虐旧貌;他创立的某些制度,也被后世法律吸收;客观上有助于封建经济发展和民族交融;有助于消除南北统一在政治法律、文化心理等方面的隔阂。【解析】【小问1详解】特点:根据材料“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是推动北朝法制进程的关键人物”可知,统治者大力推动;根据材料“他倡导‘营国之本,礼教为先’,把恢复丧祭婚三礼作为法制改革的重点”可知,遵循礼法结合的趋势;根据材料“以利民为先,益国为本,随其风俗,以施威惠”可知,以民为本;根据材料“儒家明德慎罚,法贵适中刑罚观得到普遍认同”可知,注重明德慎罚。【小问2详解】影响:根据材料“亲自下笔定流徒限制,为‘示之以礼’,屡诏改善狱政,限制枷杖,死刑执行方法由去衣裸斩改为‘袒斩’,受戮者免裸骸之耻,同时风化不污”可知,显著改善了北魏法律胡汉杂揉,野蛮暴虐旧貌;根据材料“儒家明德慎罚,法贵适中刑罚观得到普遍认同,对刑罚体系的改造产生了重大深远的影响”可知,他创立的某些制度,也被后世法律吸收;结合所学从促进北魏封建经济发展、民族交融、南北统一消除政治法律和文化的隔阂来分析。20.材料在旧王朝统治下,由于封建地方势力的抵抗,构建统一民法的梦想尚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