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实验动物的分类第二章实验动物的分类-4基本内容1.实验动物遗传监测的方法2.实验动物按微生物的分类及监测。第二章实验动物的分类-4目的和要求1.掌握常用的遗传检测的主要方法。2.掌握实验动物按微生物的分类及监测第二章实验动物的分类-4重点和难点遗传检测的主要方法实验动物按微生物的分类实验动物的微生物监测第二章实验动物的分类-4第四节实验动物的遗传监测(P86)第二章实验动物的分类-4实验动物的品系已经达数千之多,在培育、保种和繁殖生产中,都有严格的要求,但由于影响遗传变异的因素很多,在动物的培育、保种和繁殖生产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发生遗传变异或遗传污染的可能。因此,必须对实验动物进行遗传监测,以保证实验动物的遗传质量。第二章实验动物的分类-4一遗传监测的目的为了保证各品系动物应具有的遗传特性,检查是否发生遗传突变、是否混入其他血缘动物以及是否发生错误交配而造成遗传污染等,以确保被监测对象符合该品系的要求。第二章实验动物的分类-4二遗传特征的选择原则遗传监测作为一项常规工作需要定期不断进行,所以有必要挑选一些遗传特征,在节约人力和物力的情况下完成遗传监测;被挑选的遗传特征应均匀的分布于各条染色体,能概括整个动物基因组的情况,又要简单易行。故遵循以下4E原则:第二章实验动物的分类-4准确(Exact):要求所选择的特征不受环境因素影响,重复性好,结果易于判别。有效(Efficient):被选择的特征要具有代表性,能有效地反应出遗传上的变化。简便(Easy):被选择的特征应该不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和复杂的操作步骤。经济(Economical):监测方法的仪器设备和化学试剂不宜过于昂贵。第二章实验动物的分类-4三遗传检测的主要方法(一)形态学的方法(二)免疫学方法(三)生化基因标记法(四)遗传方法第二章实验动物的分类-4四遗传监测的实施(一)近交系1建立遗传概貌遗传概貌是指用各种方法和技术对各种品系的遗传特性进行检测后的数据汇总。被检测的遗传特征多为质量遗传特征,一般分布在不同的染色体上。因此,遗传概貌也可以说是品系基因标记表型的汇总。第二章实验动物的分类-42选择差异性标记经常进行检查的基因标记是根据现有品系的种类从遗传概貌中选出的差异性标记。这些差异性标记尽可能分布在不同的染色体上,使其全面反应动物遗传组成的变化。《哺乳类实验动物遗传标准》和《医用实验动物监测手册》和《医学实验动物标准》中推荐小鼠13个生化标记,大鼠7个生化标记。第二章实验动物的分类-43监测周期及抽样数目基础群:每代都要检测,凡在子代留有种鼠的双亲动物都要进行检测。生产群:每年进行1~2次。雄性种鼠在100只以下,随机抽取6只,大于100只,至少6只,雌雄各半。第二章实验动物的分类-44检测结果的判断及处理方法遗传监测数据分析时,如被监测品系的各个位点与遗传概貌完全一致时,则可作出肯定的结论。当有一个或多个位点不相符合时,则需要对这些变异作出分析,找出原因,及时处理。第二章实验动物的分类-4杂合型可能发生变异的原因近期发生遗传变异近期发生遗传污染一个新的亚系的发生早期发生遗传污染早期发生遗传变异纯合型不相符的类型多于一个位点一个位点多于一个位点一个位点第二章实验动物的分类-4(二)远交系远交系的遗传监测的难度较大。(1)遗传组成不如近交系动物稳定,容易发生变化,不易于建立标准的遗传概貌;(2)遗传结构常以基因频率或数量遗传参数来表示,这些以统计数据为基础的数值有一定的误差范围,对于遗传组成上发生的细小变化难以判断。第二章实验动物的分类-4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遗传监测:(1)形态学观察毛色、体重、体型、下颌骨位点的测量、脂肪比等(2)繁殖性能离乳率、产仔率、仔鼠发育和胎间隔等。(3)血液学常数白细胞数、红细胞数、血红蛋白数等。第二章实验动物的分类-4(4)一些质量遗传性状如生化位点标记和免疫遗传学标记等。以上数据可看作遗传概貌,每次监测的个体不能少于50只才具有统计意义。第二章实验动物的分类-4第五节实验动物的微生物学分类(P216)一分类通过微生物的监测手段,按对微生物控制的净化程度,把实验动物分为下例四类:普通动物(Conventionalanimals)清洁动物(Cleananimals)无特定病原体动物(Specificpathogen-freeanimals)无菌动物(Germfreeanimals)第二章实验动物的分类-41无菌动物(Germfreeanimals,GF)(1)定义机体内、外不带有任何现有方法可检测出微生物和寄生虫的动物。第二章实验动物的分类-4(2)质量标准和饲养条件无菌动物的所谓“无”不是绝对的,不过是根据现有的科学知识和检查方法在一定时期内不能检出已知的微生物和寄生虫而已。饲养在隔离器内,所用物品和饲料、饮水等都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隔离器内的空气必须经过超高效过滤器过滤。第二章实验动物的分类-4无菌动物的饲料、饮水必须符合下列要求:没有活的微生物和寄生虫或虫卵,因此必须经过充分的灭菌;必须补充因高压灭菌而破坏的营养成分;无菌动物没有肠道正常菌丛,饲料中还需补充这些细菌合成的营养成分;饲料的组成、形态和气味等应尽可能适合动物的习性和嗜好。第二章实验动物的分类-4(3)应用由于缺乏微生物的刺激,脾脏和淋巴结发育不良,是研究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研究中研究宿主和寄生虫相互关系的绝好的实验动物;由于寿命长,因此用于老年学研究的动物模型;既无抗原,又无特异性抗体,处于一种免疫“原始状态”,故适用于各种免疫学功能的研究。第二章实验动物的分类-42无特定病原体动物(Speceficpathogenfreeanimals,SPF)(1)定义机体内无特定的微生物和寄生虫存在的动物,或在清洁动物的基础上,不带对实验有干扰的微生物,简称SPF动物。第二章实验动物的分类-4(2)质量标准和饲养条件来自无菌动物或悉生动物,亦可通过剖腹取胎(子宫切开术)后在屏障系统中由SPF乳母哺育得到。饲养在万级净化以上的屏障设施或隔离系统内,设施内的环境指标按实验动物环境与设施标准进行严格的人工控制,所用物品需经过消毒或灭菌,人员需经过淋浴或风淋后进入,饲养的动物定期采样检测。第二章实验动物的分类-4(3)应用SPF动物由于排除了特定病原体(包括隐性感染或条件致病的病原体)的干扰,其实验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重复性。因此,被广泛用于肿瘤免疫学、药物学、毒理学、血清和疫苗制备,以及生物学鉴定等领域。第二章实验动物的分类-43清洁动物(Cleananimals,CL)(1)定义机体内外不携带人畜共患和主要传染性疾病的病原体和体外寄生虫的动物。第二章实验动物的分类-4(2)质量标准和饲养条件清洁级动物是按照我国国情而设立的等级动物,种群均应来自SPF或无菌剖腹产动物。饲养在屏障系统设施中。垫料、饲料、用具均通过高压消毒;饮用水须消毒或灭菌处理,如用城市饮用水须酸水(PH2.5~2.8),鼠笼上带过滤帽,工作人员经淋浴或穿干净工作服、戴上口罩后经风淋入内。第二章实验动物的分类-4(3)应用由于清洁级动物排除的微生物和寄生虫远远多于普通级动物,因此在实验中受动物疾病的干扰较少,实验中某些刺激引起的隐性感染机会也微乎其微;同时对实验的敏感性和实验结果的重复性也较好。因此,清洁级动物目前在我国被广泛用于科学研究、安全性评价和生物制品的生产等领域。第二章实验动物的分类-44普通动物(Conventionalanimals)(1)定义无人畜共患病病原体和体外寄生虫的动物。第二章实验动物的分类-4(2)质量标准和饲养条件是实验动物中微生物质量控制上要求最低的动物。一般饲养在开放的卫生环境里,垫料和饲料须经过一定的清洁卫生处理;饮水符合城市饮用水的卫生标准;外来动物须经过严格的隔离检疫;动物设施应有防野鼠、昆虫等设备;笼具和笼舍经常性的保持清洁和卫生等。第二章实验动物的分类-4(3)应用由于普通级动物易感染烈性传染病,或者在采用普通级动物进行实验时,某些刺激因素可能诱发隐性感染动物发生显性感染,并出现有关组织器官的结构、生理、生化与免疫学改变,从而不同程度的影响实验结果。因此,这种动物一般用于教学和科研预实验用。第二章实验动物的分类-4根据新修订的国家实验动物微生物、寄生虫质量标准,我国将实验大、小鼠分为三类即清洁级、无特定病原体级、无菌级(包括悉生动物)。其它品种实验动物仍然分为普通级、清洁级、无特定病原体级、无菌级(包括悉生动物)四级。即从2002年5月1日起取消了普通级大、小鼠标准。第二章实验动物的分类-4二实验动物的微生物和寄生虫质量监测(一)监测意义实施微生物和寄生虫监测是保证实验动物质量及标准化的必要手段。通过监测可掌握动物群中病毒、细菌、寄生虫的流行情况,及时诊断感染性疾病,发现并控制其传播,以保证实验动物的健康。第二章实验动物的分类-4(二)监测内容不同种类、不同级别实验动物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监测内容不同。第二章实验动物的分类-4(三)检验方法目前使用国际推荐的方法和详细检验程序。病原菌以分离培养鉴定为主;病毒以检测抗体为主;寄生虫以镜检为主。第二章实验动物的分类-4动物编号外观检查麻醉皮肤取样取血无菌解剖检测检测报告(四)检验程序健康、无异常真菌检查分离血清,检查病毒抗体或其他病原的抗体气管分泌物、肠内容物、脏器分离细菌第二章实验动物的分类-4(五)检测规程1检测频率(1)普通动物:每3个月至少检测动物1次。(2)清洁动物:每3个月至少检测动物1次。(3)无特定病原体动物:每3个月至少检测动物1次。(4)无菌动物:每年检测动物1次。每2~4周检查1次动物的生活环境标本和粪便标本。第二章实验动物的分类-42取样要求(1)个体的选择:选择成年动物用于检测。(2)取样方位:每一个生产繁殖单元的不同方位取样,应从四角和中央取样。●●●●●第二章实验动物的分类-4(3)取样数量:依据群体大小决定。群体<100,取样不少于5只;
100~500,不少于10只;
>500,不少于20只。第二章实验动物的分类-43送检送检容器应按动物级别编号、标志,包括品种品系、级别、数量和检测项目。4检测项目的分类(1)必须检测项目:进行质量评价时必需检测的项目。(2)必要时检测项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营口国资委投资管理办法
- 蓄能电站开发建设管理暂行办法
- 蚌埠市共享车位管理办法
- 西安市管理人员暂行办法
- 衡阳市驻村帮扶管理办法
- 西南商贸城交通管理办法
- 西秀区非标债务管理办法
- 设备消耗品管理暂行办法
- 试生产管理办法编制依据
- 财政局经费支出管理办法
- 推进教师跨学科教学能力提升方案
- 职业院校与企业深度合作2025年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策略与实践报告
- 2025党考试题及答案
- 曲臂高空作业车安全操作规程
- 水路运输安全管理培训
- 中国支付体系行业市场运行现状及投资规划建议报告
- 旋挖钻孔灌注桩施工培训
- 自动化立体库培训
- 2025年苏州市中考历史试卷真题(含标准答案及解析)
- 2025年中国彩色超声多普勒诊断系统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LS-T8014-2023高标准粮仓建设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