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人教版年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_第1页
2017人教版年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_第2页
2017人教版年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_第3页
2017人教版年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_第4页
2017人教版年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备课

本单元的内容与学生的生长发育密切相关,学生需要,家长关注。

本单元依据小学科学《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关于积极参加锻炼,注重个人保健的

要求,从锻炼身体、茁壮成长的角度出发,围绕骨运动,就人体运动系统的骨骼、关节、肌

肉这三个主要构成方面,强调运动系统的锻炼和卫生来进行构建的。通过引导学生认识骨骼、

关节、肌肉的运动,使学生了解自己的运动机理以及骨、关节、肌肉的位置,从而懂得如何

提高自己的运动技能,保护和锻炼自己的运动系统。

由于本单元涉及的骨骼、关节、肌肉学生不能直接接触,所以,教材设计了诸多触摸、

模拟的活动,使得整个单元内容在学生的探究中逐渐展开。

本单元涉及到《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有:

一科学探究:

1.知道在科学探究中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要以收集到的事实证据为基础,证据的收

集可以有观察、实验等多种方法。

2.知道在科学探究中,要运用理性思维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

整理加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种种解释。

3.分析与解释

能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

能在总结证据的基础上,作出合理的解释。

4.结论与拓展

能对探究的问题做出初步的结论。

能运用语言、图、表等多种方式表达研究的过程和结论。

能把探究过程中习得的知识、过程与方法运用于新的情境中。

二科学知识:

1.知道骨骼和肌肉的作甩。

2.能认识到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能积极参加锻炼,注重个人保健。

3.意识到个人对自身健康负有责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想知道,爱提问。

2.在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注重证据。

Q原音合作与不济

4.装菱并体验科学并不神秘,科学就在身边。

教案」

课题1.骨骼

・能够借助于直接摸、看图片、对照模型等多种方法了解人体内骨骼的分布

与构成,会拼装一个完整的人体骨骼模型;

・能够通过看、摸、敲、掂等多种方法观察动物的骨头,进而了解人体骨头

的内部结构。

教学目标・知道骨骼是人体的支架,成年人的体内一共有206块骨头;

・知道组成骨骼的骨是有生命的,骨可以生长,骨中间的软物质叫骨髓,骨

髓能够制造血细胞;

・知道人体的骨骼具有塑造体形、支持躯干、运动、保护内脏器官、制造血

细胞、储存身体所需的某些物质等多方面的作用。

・通过自己制作人体骨骼模型,激发学生关注人体结构、研究人体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通过多种活动体验到人体骨骼对于人体的重要作用;

1.课前学生把活动记录上的人体骨骼图贴在硬纸板上,剪下来,上课时

带到科学教室。

2.利用学校食堂安排吃鸡腿的时候收集煮熟的、结构比较完整的鸡腿骨,

清洗后以备上课观察之用;另外找一些形体较小的石块,准备放大镜、锤子

等观察工具;

教学准备

3.课前去菜场购买一些无肉的猪骨头供学生观察用;

4.放大的人体骨骼的教学挂图;

5.人体各部分的X光图片;

6.人体骨骼的相关电教资料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随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观察图片,揭示课题

1.提问:同学们见过建筑工人是如何造房子的吗?建筑工人为什么预

先要搭建钢筋框架呢?(电子幻灯片出示建筑工地的钢筋框架)

2.(电子幻灯片出示竣工后的大楼)提问:大楼建成了,原来的钢筋

框架怎么不见了?

3.谈话:与钢筋框架一样,人体内部也有一个框架,但不是由钢铁建

成的,而是由骨骼构成的。(揭示课题:骨骼)

4.提问:关于骨骼,你们想知道些什么?

5.归纳学生想研究的问题,布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二、探究:人体骨骼系统的构成

1.谈话:骨骼隐藏在我们身体的内部,难以直接用眼睛观察,你觉得

可以用什么方法来研究我们的骨骼?

2.学生交流方法。

3.实践活动:摸一摸我们的骨头,你可以感知到些什么?

4.学生汇报、交流。

5.提问:你知道我们的身体里有多少块骨头吗?你能摸到多少块?

6.布置任务:把我们全身的骨头分成四部分一一头、躯干、手臂、大

腿。分组各摸一个部分,看能摸出几块骨头。比一比,看哪个小组分得清、

摸出得多。

(学生分组活动:摸骨数骨)

7.汇报交流活动情况,对照活动记录里的骨骼图,了解骨骼的分布。

8.提问:大家摸出自己的手上共有几块骨头?(观看人体骨骼的X光

照片)

9.小结:人们肉眼看不到身体内部骨骼的结构,但X光却可以。一只

手上竟然有27块骨头呢!

10.读一读:人体的骨头共有206块,它们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支架一一

骨骼。

11.补充:人体内骨骼系统中的数量由年龄决定。一个刚出生的婴儿有275

块骨,而一个成年人的身体里却只有206块骨。因为,婴儿在成长的过程

中,一些骨会合并在一起。例如,婴儿刚出生时,其头盖骨分为许多块独

立的骨,随着人体不断地生长发育,独立的骨合并在一起,形成了较大的

头盖骨。

12.动手做:拼装人体骨骼的模型图片

13.出示人体骨骼教学挂图,比一比:你拼对了吗?

14.小结:骨骼是人体的支架,成年人一般共有206块骨头。这些骨头

是有规律的组合在一起的。

【说明】要指导学生善于利用身边的学习资料。骨骼图资料:见《现代

汉语词典》“骨骼”词条。

三、体验:人体骨骼系统的作用

1.谈话:人体的骨骼具有什么作用呢?

2.学生交流讨论。

3.组织活动:体验人的骨骼有什么作用。

(1)队列训练一一运动;

(2)站姿训练一一塑造体形、支持躯干;

(3)呵护“小娃娃”一一保护内脏器官。

4.学生汇报活动体验。

5.拓展:像肋骨一样保护内脏器官的骨头还有哪些?

(颅骨保护着脑髓和感觉器官;胸骨和肋骨保护和支持着心、大血管、

肺等重要器官;盆骨等保护和支持着消化、泌尿、生殖器官)

6.小结:人的骨骼具有运动、支持躯体、塑造体形、保护内脏器官等

多种作用。

【说明】学生在不同的活动中能够体验到骨骼的不同作用,但他们在交

流体验时往往周旋于事实本身而缺乏一定的概括能力,教师要善于倾听学

生的发言,把握交流中的闪光点,引导学生概括出人体骨骼具有的多种作

用。

7.提问:如果人体的骨骼受伤了,会给人的生活带来哪些改变?

8.安全教育。

四、作业

1.看图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哪些骨骼参与了运动?

(1)跳绳时;(2)吃饭时;(3)静坐时……

2.完成活动记录上的作业。

3.请爸爸妈妈做一次排骨汤,吃排骨时注意观察猪骨头的内部是怎么

样的。选一根吃过的骨头带到科学课上。

【说明】科学课前的预习与搜集资料也是学习,有意识地提前布置学习

任务,将更好地挖掘科学学习的社区及环境资源。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了解人体的骨骼系统

1.活动:分组组装人体骨骼模型,说说人体的骨骼由哪几部分组成。

2.思考:人体的骨骼系统有什么作用?

二、探索:了解骨头的特点

1.探索活动:发现骨头的特点。

(1)各组学生从老师处领取一根煮熟的鸡腿骨和一块石头和相关观察

工具;

(2)用放大镜观察石头和鸡腿骨;

(3)用锤子轻轻敲打石头和鸡腿骨的表面;

(4)掂一掂这两样物品,感觉一下各自的重量;

(5)洗干净手,把观察的结果记录下来。

2.学生汇报交流。

3.思考讨论:根据观察结果,你认为骨和石头有哪些相同之处和不同

之处。

4.活动:说说动物的骨头是什么样子的。(建议用多种方法描述骨头

的特点)

【说明】通过对鸡腿骨和石头的比较,将更好地发现骨头表面结构紧密、

坚硬、质量轻等特点。

三、观察:了解骨头的结构

1.讲述:在希腊文中,“骨骼”的原意是“一个死亡了的身体”。其

实,骨骼中的骨都是由活细胞构成的,骨是有生命的。

2.观察活动:提供猪的腿骨解剖实物,观察骨头的结构图,说说骨头

是由哪些部分构成的。

3.讲解骨头的结构组成:骨密质内有一些细小的导管,将骨表面的血

管和神经与骨中的活细胞连接起来。骨头中间有一种软组织叫骨髓,它能

制造血细胞。

4.提问:你还可以提供哪些证据来说明骨头是有生命的吗?

【说明】学生对于骨头是有生命的这一认识缺乏相关的基础认识,对于

骨头中间能够制造血细胞的软组织骨髓也比较陌生,因此必须借助于多种

资料及实物让他们在直接的感知和具体的事实面前建构正确的意义。

四、巩固拓展

1.谈话:通过两节课的学习,你对人体的骨骼有了哪些了解?

2.补充:了解人体内的另一种骨头一一软骨。

(1)摸一摸鼻子尖,感觉到了什么?

(2)鼻尖中含有软骨。

(3)讲述: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软骨会发生变化。婴儿的骨骼大部分

都是软骨,随着人体的生长发育,大部分的软骨会被硬骨所代替。

(观察不同年龄的孩子的手的X光照片)

(4)讲述:当人停止发育后,大部分的软骨被骨组织完全代替。当然,

还存在少部分软骨,除了鼻尖的软骨外,在我们的膝盖处还有软骨

板书设计

课后拓展练习

教学探讨

与反思

教案,—

课题2,关节

・能够通过活动找出人体上可以自由活动的关节;

・能够通过多种活动体验、比较人体上各种关节的多种连接方式;

・能够借助于模型、实物等了解几种常见的自由活动关节的工作方式及原

理。

教学目标・知道骨头与骨头相连的地方叫关节;

・知道有了关节,骨可以按不同的方式运动;

・认识钱链关节、旋转关节、鞍状关节、球状关节等四种常见的自由活动关

下。

・体会到关节在人体各种运动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认识到人体各部分的结构与功能是紧密联系并相互适应的;

教学重难点

・感受人体关节的神奇与巧妙,激发研究人体的兴趣。

1.学生课前准备一些方便用来固定手指、手臂、下肢等部位的木棒、胶带

教学准备等物品;

2.四种常见的自由活动关节的模型及生活中具有相似结构特点的某些物品,

如钱链关节一一较链、旋转关节一一旋转式门锁等;

3.课前去菜场购买部分猪蹄、去肉排骨等作为观察关节连接的材料;

4.学生课前吃鸡、鸭、排骨等的时候注意观察动物的骨头与骨头之间是如

何连接的。

教学时间

教学随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谈话,揭示课题

1.投影出示机器人行走、工作的视频,观察:机器人行动起来与我们

有什么不同?你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2.学生交流介绍。

3.提问:人可以灵活地做各种动作跟我们身上的哪部分结构有很大的

关系呢?(揭示课题:关节)

4.谈话:关于关节,你想知道些什么?

【说明】机器人行动时的动作比较僵硬,关节处的衔接也比较便于观察,

能够为引入“关节”这一研究主题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认识关节,体验关节的作用

1.讲解:什么是关节?(骨头与骨头相连的地方叫关节)

2.讲述:人体的支架一一骨骼是一个完整的整体。人体由许多块小骨

组成,而不是一块块的大骨,每两块小骨之间由关节相连。

3.介绍:关节可以分为固定关节和活动关节两种。身体内的某些关节

以某种方式连结后,骨的活动性较小,或是不能运动。我们把这些骨的连

接叫做固定关节。头盖骨的骨就是由固定关节连结的,连接肋骨和胸骨的

也是固定关节。人体内的大多数关节都是活动关节。活动关节使人体能够

进行大幅度的运动。

4.小组活动:活动一下身体,找一找身上有哪些是可以自由活动的关

节,在人体图上标出来。

5.汇报交流,实践体验。

【说明】科学教学需要“告诉”,也需要“发现”。告诉学生他们所发

现不了的,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那些可以被发现的,科学学习就显露出了一

种活力。”找身上可以自由活动的关节”这一活动同时也为后面认识人体

内的自由活动关节作好了准备、埋下了伏笔。

6.小结并设疑:这些可以自由活动的关节有什么作用呢?你能想办法

设计实验验证一下吗?

7.谈话:如果这些自由活动的关节不能够自由活动了,会出现什么样

的情况呢?分组实验活动,体验一下,关节绑住之后做这些动作跟原来比

较有什么不一样?

(1)绑住食指关节一一写字、穿回形针项链、把豆子放进小口瓶;

(2)绑住肘关节一一系鞋带、拉拉链、写字;

(3)绑住膝关节一一走路、下蹲。

8.汇报实验结果,交流试验体验。

9.小结:如果没有关节,人体就会像木板一样僵硬。

学生积极参与、亲身经历科学活动时,他们的眼、耳、身、心等多种

感官协同活动,能够丰富他们的体验,强化他们的认识。这次体验活动的

重点在于比较“关节绑住之后做这些动作跟原来有什么不一样”,明显的

差异、强烈的体验必然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到关节在运动中的主要作用。

三、体验关节的多种连接方式

1.活动:按要求做各种动作,比较一下,身上的关节所能够做的动作

有什么不同。

2.学生交流汇报。

3.预测:里面的骨头是怎么连接的?

4.谈话:你的预测正确吗?请阅读资料:四种常见的自由活动关节。

5.学生交流讨论。

6.出示猪蹄、排骨等实物,指导学生观察骨与骨之间是如何连接的。

借助于动物骨骼及关节来认识人体内部的关节连接方式是可行且具

有重要意义的,学生不仅可以观察到骨头之间不同的连接方式,还可以观

察到教材上所没有提及的韧带、关节窝等更丰富的结构。

7.完成下列各项活动:

(1)转动你的胳膊;

(2)推开门;

(3)从桌子上拿起一本书;

(4)大幅度甩手;

(5)转动你的头;

(6)跪下。

列出完成每一项动作所涉及到的关节的类型。

8.对号入座一一找一找身上还有哪些部位的关节分别是这四种常见关

节类型。

9.小结:不同的活动关节使人体能以多种方式运动。

学生的生活是科学学习的源泉。人们日常所做的许多活动与身体的结

构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通过完成各项活动来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关节的不

同类型是帮助学生认识自己身体的一个过程。

四、总结拓展

1.谈话: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对关节有了哪些了解?

2.思考:关节还有什么作用?

3.活动体验:将你的脚尖踮起,然后迅速将脚跟落下。比较一下,在

身体挺直和膝关节弯曲两种状态下,做这个活动你的感觉有什么不同?

课堂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但学生对科学问题的探究是无限的。提一

个留有思考余地的问题犹如在学生的心田播下一颗科学的种子,在合适的

气温、环境下,这颗种子将生根、发芽、开花。

附录:主要的四肢关节

肩关节由关节囊包围肱骨头与肩胛骨的关节盂而成。因肱骨头的关节面

大,呈半球形,肩胛骨关节盂小而且浅,加上关节囊松而薄,所以,肩关

节活动灵活,是全身易脱位的关节之一。

肘关节是一个复关节,由三个关节共居同一关节囊而成。肱尺关节是肘

关节的主关节,由肱骨滑车与尺骨滑车切迹构成。可展伸140°o肱槎关

节:由肱骨小头和楼骨的关节凹构成。只能作屈伸和回旋运动。槎尺近侧

关节:由楼骨环状关节面与尺骨上端的槎切迹构成。伸肱时,前臂与上臂

不在一条直线上,前臂与上臂之间形成一开向外侧的角度,这个角叫提携

角(男性约为165。,女性约为135。)。槎腕关节由槎骨的腕关节面与舟、

月和三角骨构成,可做屈伸、内收、外展和环转运动。槎腕关节与腕间关

节共同活动的范围是:屈最大,约90°,伸45°,内收40°,外展20°,

环转度极小。

腕掌关节由下排腕骨与掌骨构成。除拇指腕掌、小指拇掌关节能作屈伸、

收展、对掌及环转(仅拇指腕掌关节有)等运动外,余三个腕掌关节基本不

动。

骸关节由骸臼和股骨头组成。由于髓臼较深能容纳股骨头的2/3,而且

髓关节囊及其周围的肌肉又比较强厚,因此,稳固性比肩关节大。髓关节

脱位也仅次于肘关节和肩关节。

膝关节由股骨下端的关节面,胫骨上端的关节面和t宾骨关节面构成。滑

膜腔被两条交叉韧带分割。前、后两条交叉韧带尚有防止胫骨前、后移位

的作用。膝关节内有月牙状的关节盘,叫半月板,其内侧大,外侧小。当

膝关节半屈于内旋或外旋位时,突然的强力伸膝运动,可使半月板损伤。

膝关节囊坚韧,关节囊的前壁有t宾骨和f宾韧带;两侧有胫、腓侧副韧带;

后方有斜韧带加强。

踝关节由胫骨下端及内踝、腓骨外踝与距骨构成,属于滑车关节。踝关

节负重最大,关节面较小,但踝关节囊有韧带加强,内侧韧带从内侧将内

踝、足舟骨、距骨和跟骨连结起来;在外侧有距腓前、后韧带和跟腓韧带

连结腓骨、距骨和跟骨。因踝关节周围韧带强而有力,以致在踝扭伤时,

即使内外踝发生了骨折,韧带尚未受损。

板书设计

课后拓展练习

教学探讨

与反思

教案」—

课题3.肌肉

・能够借助于直接摸、看图片等多种方法了解人体肌肉的分布;

•能够借助于手臂活动模型了解肌肉的工作方式。

・知道人体内大约有600多块肌肉,约占体重的40%左右;

教学目标・知道人体内有三类肌肉: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它们具有不同的特点与

功能;

・知道人体的各种动作都是由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带动骨、关节实现的;

・了解手臂是如何运动的,附着在骨头上的肌肉总是成对在一起工作,一个

收缩,另一个就舒张。

・通过自己制作手臂活动模型,激发学生对人体运动研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通过多种活动体验到人体肌肉在运动中的重要作用;

・了解人体内的骨骼、肌肉以及身体其他部分相互作用才能够完成各种运

动,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

1.课前去菜场购买一个完整的鸡翅膀解剖后供学生观察模拟手臂肌肉

的工作方式用;

教学准备2.人体肌肉的教学挂图;

3.手臂活动模型;

4.人体肌肉的相关电教资料片。

教学时间

教学随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谈话,揭示课题

1.谈话:你们有没有手和脚被冻麻的经历?那个时候你能拿住东西、

做出你想做的动作吗?为什么?

2.讲述:仅靠骨骼还不能使我们的身体动起来,要使我们的身体动起

来,必须有肌肉的参与。(揭示课题:肌肉)

借助于学生的生活经历来初步感知肌肉在运动中的作用,使教材上

文字的介绍不再是简单的灌输而是真切的体验。

二、了解肌肉的分布及类型

1.提问:我们身上哪些地方有肌肉呢?

2.学生交流。

3.利用电教资料介绍:肌肉的类型。

人体内有三类肌肉: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三种肌肉的特点。

4.观察人体肌肉挂图,了解人体的骨骼肌分为头颈肌、躯干肌、四肢

肌。

【说明】科学教材上没有涉及到肌肉的作用、肌肉的类型这几方面知识

的介绍,这是教者增添的部分内容。作为知识的介绍,本人认为这些内容

对学生正确建构有关肌肉的科学概念是有帮助的。

5.小结:我们的身体上有600多块肌肉,肌肉约占体重的40虬人体的

各种动作都是由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带动骨、关节而实现的。

6.活动:摸摸自己的身体,哪里的肌肉最多?哪里的肌肉最少?

使骨骼产生运动的是附着在骨骼上的肌肉。遵循“从整体到部分”的

观察顺序,将学生的关注点引向本课的研究重点一一骨骼肌。通过观察挂

图、触摸等多种方式感知的骨骼肌的存在与分布。

三、观察体验:肌肉是如何工作的

1.探索活动:肌肉在运动中所起的作用

(1)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一个晒衣服的弹性夹子,在2分钟内以尽可

能快的速度来回夹紧、松开夹子。数一数在肌肉疲劳之前你能夹几下。

(2)休息一会儿,然后重复第1步的动作。

(3)思考、预测:如果你用另一只手重复第1步和第2步的动作,那

么会发生怎样的情况呢?检验一下你的预测。

2.预测:肌肉是如何工作的?

3.活动体验:

(1)站直后向前弯腰。用手摸后背下部和肚子及大腿的前部,感觉肌

肉有什么不同?

(2)左手掌心向上,用指敲桌面。用另外一只手摸手臂的前部和手臂

的后部,感觉肌肉有什么不同?再把手翻过来使劲压,胳膊各部分有什么

感觉?

4.学生交流体验。

对学生们从所亲历的事物中产生的一些问题进行探究,是科学教学

所要采取的主要做法。教师要提供机会把在课堂上、在户外、或者在实验

室里的探究活动大都集中在现实中的一些现象上,让学生们去思考,去研

究,去调查。

5.教师相机出示手臂活动模型,并观察教学插图,讲解肌肉是如何工

作的。

人体日常所做的许多看似平常的举动其实是身体多部分关节和肌肉

的配合,身体的“暗盒”结构使学生难以直接观察到身体内部骨骼、关节

和肌肉的运动方式。借助于一定的模型和直观的教学插图,可以更直接地

展示肌肉在人体运动过程中的变化,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肌肉到底是如何工

作的。

6.学生阅读资料。

7.利用视频观察解剖好的鸡翅膀,模拟手臂肌肉的工作方式。

8.小结:手臂上的肌肉通过收缩或者变短、变厚来完成它们的工作。

当收到来自于神经系统的指令后,肌肉细胞会收缩。因为肌肉细胞只能够

收缩而不能够伸展,所以骨骼肌必须成对地工作。当一块肌肉收缩时,与

它成对工作的那一块肌肉会恢复到原来的长度。

五、总结拓展

1.谈话: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与研究,你有哪些收获?对人体的肌

肉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2.游戏:谁是木头人?

讨论:当我们不运动时,身体的哪些肌肉仍在工作?

3.作业:

(1)做一个手臂活动的模型;

(2)选用其他材料做一个其他的人体运动模型。

板书设计

课后拓展练习

教学探讨

与反思

教案4

课题4.骨骼、肌肉的保健

•能够联系实际说出体育运动和合理膳食对保持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能够根据教材指导开展合适的运动保持骨骼和肌肉的健康;

・能够在运动过程中进行积极的预防并在出现意外受伤时进行初步的救护。

知识与技能

・知道坚持体育锻炼和保持膳食平衡可以增进骨骼与肌肉的健康;

教学目标

•知道不同的体育运动对增强体力、柔软性和耐力的效果不一样;

・知道穿戴适当的防护性装备、运动前做一些准备活动等可以预防骨骼和肌

肉在运动中受伤。

・训练正确的运动方式,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增进学生自我保健和自我防护的意识。

・能够在运动过程中进行积极的预防并在出现意外受伤时进行初步的救护。

教学重难点

知识与技能

•知道坚持体育锻炼和保持膳食平衡可以增进骨骼与肌肉的健康;

L体操、游泳、健美操等各种体育运动项目比赛过程的录像;

2.武术、太极拳等传统体育项目的相关资料介绍;

教学准备

3.“食物金字塔”等电教资料;

4.部分体育运动防护用品;

5.各种防护知识资料介绍。

教学时间

教学随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设置情境,揭示课题

1.律动:播放《健康歌》,跟着音乐跳起来。

2.讨论:刚才的活动中我们主要锻炼了身体的哪些部分?

3.谈话:骨骼和肌肉执行着人体所必需的很多功能,因此保持它们的健

康十分重要。(揭示课题:骨骼、肌肉的保健)

4.提问:那么,怎样才能保持骨骼、肌肉的健康呢?

二、了解体育运动对骨骼、肌肉的影响

1.谈话: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要保持骨骼、肌肉的健康必须合理

地参加一些运动。

2.提问:经常参加体育运动有哪些好处?(视频资料:人们参加晨练、

同学们在学校参加锻炼的活动镜头)

3.学生交流介绍。

4.小结:体育运动可以增强我们的骨骼和肌肉,使人们的身体更加健康。

经常运动可以改善人体的柔软性、增强心肌和肺活量,使人更有耐力,可

以使肌肉发达、体力充沛。

5.谈话:各种体育运动对增强体力、柔软性和耐力的效果不完全一样。

(自由阅读教材11页资料)

6.思考、比较、讨论:

(1)要想提高自己的耐力,你可以选择哪些运动项目进行训练?

(2)要增强身体的柔软性,可以参加哪些运动?

(3)要提高体力,可以推荐参加哪些运动?

(4)哪一项体育运动对增强身体各方面能力效果比较好?

7.交流:平时你最喜欢参加哪些体育运动?你知道这些体育运动对你身

体的哪一个方面有好处吗?

8.同桌一起对做一节广播体操,并讨论:这些动作对锻炼身体的哪一部

分肌肉、关节特别有用?

9.交流、小结:做广播体操不仅能使全身大肌肉群、大关节、韧带等得

到充分的锻炼,还能锻炼人体身体内部器官,改善人体心血管系统的功能,

促进新陈代谢,达到增强全身健康的目的。

10.拓展:武术是我国特有的一项民族传统体育,其内容繁多,门派林立,

表现形式多样,具有极大的健身价值。(视频资料:武术的健身价值)

三、了解运动中的安全要求

1.谈话:我们平时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人发生骨折、扭伤、脱臼、肌肉拉

伤等损伤。身边的案例:某位学生在参加体育运动时受了伤。提问:如何

在运动中注意安全、避免受伤?

2.交流运动中应该采取的安全措施:

(1)穿戴适当的防护性装备;

(2)运动前做一下准备活动;

(3)遵守合理的运动规则;

(4)选择安全的运动场所等。

3.活动指导:溜冰时必须穿戴哪些防护性装备?(请一生当模特,出示

相关护膝、护腕、手套、头盔等,体会这些装备在活动中的防护作用)

4.总结:赛前做热身运动后,关节就会变得柔软、灵活,这样就可以帮

助避免扭伤和脱臼。止匕外,在活动中穿戴适当的安全装备也是很重要的。

头盔、护膝、垫肩、手套都可以帮助你避免受伤。同时,你还应该穿适合

运动的鞋子。另外,运动前应该留意你周围的环境,如果你在特定的马路

或者跑道上滑冰、跑步或者骑自行车,你就不大可能被一辆小汽车或其他

人卷入到事故中去了。

5.拓展:一旦在运动时受了伤,应该如何处理呢?

(1)骨骼、关节受伤如何处理?

(如果你确实受了伤,一定要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将一块冰敷在受伤的

部位并高高地抬起,这样能把疼痛和肿胀降低到最低程度。当你受伤后,

一定要把受伤情况告诉家长、老师或者其他长辈。如果老师、医生或者护

土给你医疗指示,你一定要配合他们,遵照他们所说的去做。若伤口没有

痊愈,不要马上就参加运动,给骨头和关节充分愈合的时间,这样你就能

够避免旧伤复发。)

(2)如何避免肌肉受伤?

(不要让肌肉过于疲劳,运动量不要突然增大,要循序渐进。)

(3)防护知识介绍。

四、了解营养对骨骼、肌肉的影响

1.谈话:另外,食物营养对人体骨骼、肌肉的健康也具有至关重要的影

响。儿童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四大营养素:蛋白质、矿物质(尤其是钙及各

种微量元素)、脂肪酸(尤其是必需脂肪酸)以及维生素(如维生素A、D、C)。

为了使肌肉和骨骼保持正常工作,平时需要多吃些蛋白质含量高、含钙量

高的食品。

2.讨论、交流:你知道哪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钙吗?(具体见

附录)

3.拓展:营养与健康。

蛋白质是构成及修补人体肌肉、骨骼及各部位组织的基本物质,缺乏蛋白

质会导致发育迟缓,骨骼和肌肉也会萎缩。肉类、海鲜和牛奶等动物性食

品是完整的蛋白质来源,植物性来源则可以从豆类、谷类及核果类中获得。

钙质则是制造骨骼的原料,可以促进生长并增加骨头密度。所以每天喝两

杯牛奶,是累积骨本的好方法。维生素D是另一个令骨头强健的营养素,

除了可以由牛奶和鱼肝油、动物肝脏等食物中获得外,每天晒10〜15分

钟太阳,人体便可以自行制造维生素D。

五、拓展延伸

1.总结:如何保持骨骼、肌肉的健康?

(合理锻炼、丰富营养、注意安全)

2.延伸:身边的科学

说出你和家人锻炼身体的五种方法,然后与家人讨论对每一项活动应该采

取的安全措施。把它们都列出来。思考:如何将这些安全措施付诸实践呢?

板书设计

课后拓展练习

教学探讨

与反思

第一单元小结及质量分析

本单元教学情况总结:

单元检测分析

应考人数实考人数总分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及格人数及格率后进人数

从教学中和单元检测中发现的问题:

改进措施:

第二单元备课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由以下四个方面建构而成。

第一方面,引发并指导学生展开养蚕活动,即第一课“我们来养蚕”。该课以课题激发学生

的养蚕热情,指导学生观察、了解蚕的卵以及幼蚕,为学生有蚕可养和整个饲养活动的顺利

开展奠定基础。

第二方面,引导学生观察、记录蚕的发育过程并开展一些观察实验活动,了解蚕的生长发

育过程,即第二课“给蚕宝宝记日记”。本课内容贯穿养蚕活动的全过程,时间跨度为一个多

月。要求孩子们不仅要亲手照料蚕宝宝的“饮食起居”,还要详细观察和记录下它们的进食、

眠起、蜕皮、羽化、繁殖的全过程。本课还鼓励孩子们在养蚕过程中自选课题,开展一些探

究性活动,如,“怎样识别蚕的雌雄”、“吃桑叶的蚕和吃饲料的蚕哪个长得好”、“没有茧的蛹

能羽化成蛾吗”等。

第三方面,介绍我国古代的养蚕业,指导学生抽丝,即第三课“我们来抽丝”。它是养蚕活

动的高潮。学生们将亲自堞丝,并测量丝的长度,了解到我国的桑蚕业历史悠久。

第四方面,交流养蚕中的发现,即第四课“养蚕经验交流会”。它是养蚕活动的总结课。学

生们将通过整理记录、汇报发现,概括出蚕一生变化的主要阶段,并尝试和蝴蝶的一生进行

比较,形成“昆虫”和“变态”的概念.

本单元涉及到《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有:

科学探究:

1.知道在探究过程的各个环节,需要探究者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与分享。。

2.提出问题能提出与科学有关的问题.能从问题中筛选出自己能够研究的问题。

3.收集证据能对收集到的证据用文字、图表等方式来呈现。能根据需要,从更

多渠道查阅有关资料。

科学知识:

1饲养小动物、了解动物生长的大致过程。

2.认识昆虫身体的基本结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学习有毅力,愿意参与中长期科学探究活动。

4.愿意合作与交流。

5.珍爱动植物的生命

教案二—

课题1.我们来养蚕

1.1提出有关养蚕的问题,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边养蚕边研究;

2.观察蚕卵和蚁蚕;

3.能够用语言和图画描述蚕卵和蚁蚕;

4.能够对蚁蚕的长度做定量测量,并记录下来。

科学知识:

教学目标1.知道养蚕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2.知道卵是蚕生命的开始;

3.知道蚕卵能孵出幼虫,刚出壳的小蚕叫蚁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领略生命的神奇与伟大;

2.关注生命、亲近生命、珍爱生命。

教学重难点知道养蚕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教学准备蚕卵,蚁蚕,放大镜,羽毛,图片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随录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师出示一块丝绸,谈话:这是什么材料?丝绸是用什么织成的?(蚕

丝)蚕丝是从哪里来的?(蚕吐的)

2、询问:你们养过蚕吗?

3、谈话: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交流如何养蚕。

二、学习新课

讨论“关于养蚕我们知道些什么”、“有哪些问题需要研究”

提问:关于养蚕你最想了解些什么?

讨论:蚕和我们人类一样,也共同拥有宝贵的生命。那么在蚕宝宝出生前,

要做好哪些准备?

我们该如何做才能成为称职的“蚕妈妈”?

(引导学生从食、宿、呼吸、保健、安全等方面为蚕宝宝做考虑)

提问:还有哪些问题需要研究?

蚕宝宝吃什么?

如果没有桑叶,可以用什么代替桑叶?

(告诉学生可以用葛笋叶代替桑叶,但要记住不可以两种叶子混吃,如果

用葛笋叶,一开始就用并不要改变。)

观察蚕卵,说一说蚕卵是什么样的

仔细观察蚕卵(提示用尺子测量直径,用放大镜观察蚕卵的形态)(提醒

蚕卵也是有生命的,要轻拿轻放)

启发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对蚕卵进行观察,并用语言或图画的形式描述蚕

卵。

谈话:把我们刚才观察蚕宝宝的过程记录下来,就成为蚕宝宝的第一篇日

记。

观察蚁蚕,说一说蚁蚕是什么样的

提问:刚刚孵化出来的蚕是什么样的?

看书上第15页你认为这时候的蚕像什么?你知道这时候的蚕叫什么名

字?

分组观察蚁蚕(或看有关蚁蚕的图片或音像资料)

用语言描述蚁蚕。

养过蚕的同学介绍蚁蚕的有趣事情。

三、总结

讨论:用哪些方法记录蚕宝宝的成长过程?

启发学生可以通过画像、拍照、录像、文字记录等方法为蚕宝宝做好成长

记录。

谈话:鼓励学生坚持为蚕宝宝记日记。

板书设计

课后拓展练习

教学探讨

与反思

教案6

课题2、给蚕宝宝记日记

1、学会养蚕。

2、能够较长时间观察、描述蚕的生长和变化。

3、能够预测、比较和讨论蚕的整个生长期的外观变化。

4、能通过图画和文字表述,交流观察结果。

5、能够自主地探究关于蚕的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科学知识

1、知道幼虫期需要食物、空气、空间等生活和成长的必要条件。

教学目标2、知道幼虫形成了蛹,蚕蛾是从蚕蛹里羽化出来的。

3、知道蚕的成虫一一蚕蛾从蛹里孵化出来后,不再吃食物也不再长大。

4、知道雌雄蚕蛾交尾后,雌蚕蛾产卵,卵孵化出下一代幼虫。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进一步感受到生命的神奇和伟大。

2、更加关注生命、亲近生命、珍爱生命。

3、珍视在整个养蚕期搜集的科学信息。

4、体验养蚕及研究蚕的乐趣。

5、养成把养蚕活动坚持到底的科学态度。

1,了解蚕在每一个阶段的生长变化。

教学重难点

2,养成把养蚕活动坚持到底的科学态度

1.蚕的生长过程的教学碟片,

教学准备2.蚕的一生标本。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随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汇报蚕已经经历的生长情况

谈话:你们的蚕宝宝怎么样了?你们在饲养蚕宝宝的时候为它们记录了成

长的过程。我们就叫“给蚕宝宝记日记”(板书课题)

讨论:你是怎样给蚕宝宝记的?

你在记录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问题?

二、感受蚕生长中的变化。

1、了解蚕宝宝吃什么对它的影响

提问:你的蚕宝宝吃什么?

比较:吃桑叶和葛笋叶的蚕哪个长的好。

2、了解蚕是怎样蜕皮的

谈话:蚕生长一段时间后,会有几天不吃不喝,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呢?

请了解的学生介绍:怎么蜕,从哪里开始蜕皮,一生蜕皮几次。

提问:蚕为什么蜕皮?蜕皮后蚕宝宝有什么变化?

3、了解吐丝结茧

谈话:经过四次蜕皮以后蚕开始吐丝了,你见过吗?它会形成什么?

布置:观察蚕茧是什么样的?称一称一只茧有多重?量一量蚕茧的长度和

宽度。

剪开一个茧子观察,再用手碰一碰。

讨论:剪开的茧子能活吗?(做好观察记录)

提问:蚕茧过几天后又发生什么变化?

4、观察蚕蛾

同学介绍蚕蛾及产卵。

强调为保证交配成功可以将几家的蛹放一起。

三、归纳蚕的一生

提问:蚕的一生分为几个阶段?

展示蚕的一生的标本。

四、布置作业:记好观察日记,过段时间进行交流。

板书设计

课后拓展练习

教学探讨

与反思

教案上

课题3、我们来抽丝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种方法了解我国养蚕抽丝的历史及对人类的贡献。

2、学习抽丝的基本方法,掌握抽丝的一般技术。

3、测量一根丝的长度。

科学知识

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养蚕抽丝的历史及对人类服饰业的贡献。

2、知道缭丝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生命创造的奇迹。

2、为祖国灿烂的古代蚕业文明而自豪。

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学会缭丝的方法

1、有关养蚕和真丝织物图片(课件)。

教学准备

2、实验器材:蚕茧、炊帚、小水槽、小锅一只、小苏打、缠线板、直尺。

3、学生收集种桑、养蚕、缄丝的相关资料。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随录

第一课时

一、一、指导学生了解我国养蚕抽丝的历史。

提问:在古代,只有中国是种桑、养蚕的国家,你知道我国养蚕抽丝的传

说和历史吗?

学生交流

小结:交流成果,说明华丽的真丝织物是用蚕丝织成的。

二、指导学生进行抽丝活动

1、谈话:通过本单元前两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蚕吐丝结成茧,蚕茧又是

怎样加工成蚕丝的呢?

2、阅读课文

3、小组讨论:开展抽丝活动需要的材料、活动步骤、小组分工、结果预

测、注意的问题等

4、集体探讨抽丝方法

先把蚕茧表面的乱丝摘掉。

接着把蚕茧放在开水浸泡10T5分钟,同时加入配好的小苏打。

再用小炊帚轻轻搅动,找出丝头,接着抽丝、测量、缠绕在线板上。

最后记录测量结果。

5、教师带领学生分组活动

各组把蚕茧表面的乱丝摘掉,放在教师准备好的锅内。

教师倒入开水浸泡并加入配好的小苏打。

教师用小炊帚轻轻搅动,找出丝头,交给各组学生。

各组分组抽丝。

测量蚕丝长度并作记录。

6、汇报测量结果

7、师生小结:蚕丝是最长的天然动物性蛋白纤维,最长达3000米,是高

级的纺织原料,被称为“纤维皇后”

三、巩固总结

1、讨论:

(1)我国养蚕抽丝的历史及对人类服业的贡献有哪些?

(2)你是通过哪些方法知道的?

2、说一说抽丝的方法,你认为抽丝技术的关键是什么?

四、布置作业

1、课后探究对蚕茧抽丝的最佳时机是什么?

2、查阅资料:蚕和蚕丝的其他用途。

板书设计

课后拓展练习

教学探讨

与反思

教案

课题4养蚕经验交流会

过程与方法:

1.讨论蚕一生的变化;

2.能通过图画和文字整理、表述、交流观察结果。

科学知识:

1.知道蚕及其他昆虫的一生要经过变态;

教学目标2.知道昆虫的外形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珍视在整个养蚕期间的科学信息;

2.体验养蚕及研究蚕的乐趣;

3.为自己长时间观察研究获得的成果而自豪;

4.能正确看待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重点:交流养蚕经验,了解蚕及其他昆虫的一生变化。

教学重难点

难点:能将自己的养蚕记录进行整理、分析。

教师:有关蚕及其他昆虫一生的标本、图片或录像。

教学准备

学生:各种养蚕的记录。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随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交流会

谈话:同学们,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你们养的蚕宝宝都变成什么了呀?

在这期间一定是收获不小,积累了不少经验吧?今天我们就来开个养蚕经

验交流会。(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共同交流蚕一生的变化过程。

(1)提问:在这一个多月的养蚕活动中,你们一定发现了许多有趣的现

象,谁能给大家说说蚕都经过了哪些变化?

提示问题:最初是什么样子的?(卵)颜色逐渐有什么变化?刚刚孵出的

蚕宝宝是什么样子的?在成长中有什么变化?你还发现了那些有趣的现

象?

(2)学生翻看自己的观察活动的记录,分组讨论。

(3)师生交流养蚕的发现。

(4)教师将学生的发现有重点的记录。

(5)讨论:通过大家这段时间的养蚕活动,你们发现蚕的一生要经过几

次变化?

2、指导学生把蚕的一生画下来。

(1)谈话:我们知道蚕的一生要经过多次的变化,在养蚕的过程中,我

们很多同学也写了养蚕日记,那么谁能用个比较简单明了的方式说明蚕的

一生变化呢?

(2)看书第28页上图,书上是用什么方式来记录的?

(3)讨论:那你还能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说明蚕的一生?

(4)学生分组讨论。

(5)学生把蚕的一生用图画画下来,要求标明哪个阶段比较有代表性。

(6)展示学生有创意的记录形式。

3、比较蚕蛾与蝴蝶有哪些相同和不同指出,形成昆虫概念。

(1)我们在养蚕中发现蚕最有意思的是会结个茧,出茧后于之前完全两

样,这种变化过程科学上叫做“变态”。

(2)提问:你还见过哪些动物有这样的变化?

(3)对照书上28页下图说说蝴蝶一生有哪些变化?

(4)讨论:蚕和蝴蝶的一生很相似,蚕蛾和蝴蝶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5)小组讨论,进行比较。

(6)根据学生对蚕蛾和蝴蝶的比较,总结昆虫的特征,形成昆虫概念。

(7)出示各种虫子的图片,判断:哪些虫子属于昆虫?说说理由。三、

综合小结

谈话:在我们养蚕的这段时间,全班有的同学是从蚕卵一直养到产卵结束,

经历了蚕的一生过程,有了很多发现,但有些同学没能完整的饲养成功,

谁能说说自己这段时间养蚕的一些心得和体会?

四、布置作业

查阅资料:昆虫对人类有哪些作用?

板书设计

课后拓展练习

教学探讨

与反思

第二单元小结及质量分析

本单元教学情况总结:

单元检测分析

应考人数实考人数I总分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及格人数及格率后进人数

从教学中和单元检测中发现的问题:

改进措施:

第三单元备课

本单元依据《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关于位置与移动的要求,从认识运动的普遍性

和相对性出发,围绕运动的速度和方式展开。它通过一系列的分辨活动和探究活动,引导学

生认识运动以及影响运动速度的一些要素、运动方式的特点,学习使用“控制变量”的方法

进行科学探究,以及对物体进行简单的定量观察。

本单元涉及到《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有:

科学探究:1.知道在科学探究中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要以收集到的事实证据为基础,

证据的收集可以有观察、实验等多种方法。

2.知道在科学探究中,要运用理性思维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

等整理加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种种解释。

3.知道探究过程与探究结论应该允许别人的质疑,结论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

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证据;尊重事实,对收集到的证据能做好原始记录,

并注意保留且不随便涂改原始数据;能对收集到的证据用文字、图表等方式来呈现;能根据

需要,从更多渠道查阅有关资料。

4.能条理清晰地陈述自己的观点,并为自己的观点辩护,阐明自己观点的合理性;能

对研究过程和结果、对证据与解释之间的逻辑关系,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评论,并与他人交流;

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评议或质疑,并反思和改进自

科学知识:1.根据一个指定物体描述另一个物体的位置(前后、左右、远近等)。

2.知道描述物体的运动需要位置、方向和快慢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方面,识别运动。即本单元教材的第一课“一切都在运动中”。教材从两幅充满运动

物体的对比图片入手,在学生描述运动物体之后,重点说明“如何知道它运动了没有”,使其

逐渐建立“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的标志是这一物体相对于另外一个物体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

化”的概念。

第二方面,学习描述运动。它包括本单元的第二课“运动的快慢”和第三课“运动的

方式”。第二课“运动的快慢”。从讨论学生熟悉的几种运动的行驶快慢和110米栏比赛,

使学生意识到物体运动的快慢需要用一定的距离中所用时间的多少来进行描述。接下来的速

度排序活动、测量走路速度的活动和阅读有关风的方向的资料,使学生认识到运动速度是由

时间、距离及方向等几个要素来描述的。第三课“运动的方式”。按不同的维度对运动

的方式可以有不同的分法。教材是让学生在按照运动轨迹进行画图的基础上将其分成两类,

即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此处重点不在于分类,而在于能描述这几种不同的运动方式的特点。

第三方面,探究影响小车运动速度的重要因素和摆。它包括本单元的第四课“小车的

运动”和第五课“摆、第四课“小车的运动”。教材以问题直接入手:一辆载重汽车行

驶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引导学生进行预测,作出假设,然后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其

中,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学会控制变量,开展对比实验,从而达到收集证据的目的。教材还提

供了“小车运动的快慢与拉力大小有关”实验的方法及实验记录,帮助学生开展探究活动。

第五课“摆,通过做摆,指导学生探究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带领学生再一次经历“预测一

一设计并进行实验一一整理分析收集的证据一一表达与交流”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控制变

量。止匕外,教材在此还要求学生设计一个摆的长度,努力使15秒内摆动的次数与教师规定的

次数相符,在不断尝试调整中巩固“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这一认识,

教案9

课题1、一切都在运动中

能够依据不同参照物描述物体相对的运动与静止状态。

科学知识

1.知道物体的运动是这一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的变化。

2.知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结论也不相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目标

意识到事物之间的相对性,能运用辩证的眼光看问题。

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

1.意识到事物之间的相对性,能运用辩证的眼光看问题。

2.知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结论也不相同。

3.知道物体的运动是这一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的变化。

4.能够依据不同参照物描述物体相对的运动与静止状态。

1.能定性地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前后、左右、远近等),理解物体的位置

需要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来确定。

教学重难点2能测量并记录一个沿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并能用简单的图

表或图形来表示距离与时间的关系。

3知道描述物体的运动需要位置、方向和快慢。

多媒体课间

教学准备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随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交流

教师出示书上的图片:你们观察这副图,你觉得哪些物体在运动?你怎么

知道他们在运动?

学生回答:鸭子、汽车、自行车等等。

教师在这里最好能让学生用贴切的词汇来形容这些运动的物体是怎样运

动的。

二、探究

教师:大家刚才说得都非常好,给学生看一段汽车在行驶的录象。

看完后让学生讨论:坐在缓慢行驶的汽车上,怎么知道汽车是否在前进。?

学生的观点可能很多。教师可以不急与给予评价,让学生大胆发言,倾听

学生的意见可以发现学生原本的知识构成。

教师:你们是这样认为的吗?下面我们来做个小模拟实验。

模拟实验:让学生站在滑板上进行滑动。

教师在这个时候可以提问:你们觉得谁在动?怎么动?你根据什么标准说

他在动?

学生回答是因为和其他物体相比,他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教师可以设定其他参照物,如坐着的同学、黑板等,让滑板车上的学生体

验出自己的运动状态。

提问,现在你觉得谁在运动?为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以此巩固参照物的概念。

教师可以增加难度:提出问题:如果参照物选滑板车本身呢?

先提问在滑板车上的学生:你和滑板车比较,你在运动吗?

学生回答没有。

教师:为什么?

学生回答,因为和它相比,我自己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

教师:如果再有一辆滑板车和他同时同方向同速度前进呢?在实际操作

中,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这个问题。

教师可以进行一项活动:让学生三人或者四人一个小组通过用不同的参照

物来说说自己目前的状态(学生可以用各种方式来运动)

教师指导学生认识到世界上没有绝对不运动的物体。

教师提问:原处的大树在运动吗?你的根据是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提问:你们的参照物是什么?

教师提问,如果给你们机会到宇宙中去,你还能看见这课树的话,你觉得

它是在运动吗?

学生回答:在运动因为地球本身在转动。

教师:你有什么想法?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世界上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

三、巩固

请学生回去讨论为什么要选择参照物才能判断是否运动?并举出例子。

板书设计

课后拓展练习

教学探讨

与反思

教案”

课题2、运动的快慢

1、会测量走路的速度,能给各种物体运动的速度排序;

会使用秒表。

教学目标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