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用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三单元全面依法治国7.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学案部编版必修第三册_第1页
浙江专用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三单元全面依法治国7.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学案部编版必修第三册_第2页
浙江专用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三单元全面依法治国7.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学案部编版必修第三册_第3页
浙江专用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三单元全面依法治国7.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学案部编版必修第三册_第4页
浙江专用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三单元全面依法治国7.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学案部编版必修第三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9-第2课时全面推动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新课程标准学业质量目标1.明确我国全面推动依法治国的总目标。2.理解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3.理解全面推动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4.驾驭贯彻全面推动依法治国应坚持的原则。合格考试1.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依法治国,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政治认同)2.坚持依法治国,要立足国情、从实际动身。(科学精神)等级考试全民尊法、遵守法律、用法,推动依法治国进程。(法治意识)必备学问·自主学习一、全面推动依法治国的总目标1.坚持依法治国的缘由:(1)必要性: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实力的重要依托。(2)目的:要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袤的发展前景,必需全面推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2.依法治国的总目标:(1)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详细内容:①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②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③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动,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遵守法律,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实力现代化。有人认为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所以我们必需全面推动依法治国,依法治国是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对此你是如何相识的?提示: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我们必需全面推动依法治国,但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而不是依法治国。二、全面推动依法治国的原则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1)缘由: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2)要求:①必需坚持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遵守法律,把依法治国与依法执政统一起来。②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必需切实敬重宪法法律权威,模范遵守宪法法律,坚持依宪执政和依法执政。2.坚持人民主体地位:(1)缘由: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气源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2)要求:必需坚持法治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爱护人民,以保障人民根本权益为动身点和落脚点,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担当应尽的义务,维护社会公允正义,促进共同富有。3.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同等:(1)缘由:同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2)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需敬重宪法法律权威,都必需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需依照宪法法律行使权力或权利、履行职责或义务,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必需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切实保证宪法法律有效实施,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借口任何形式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4.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1)缘由:国家和社会治理须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2)要求:①必需坚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②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③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5.坚持从中国实际动身:必需从我国基本国情动身,同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相适应,总结和运用党领导人民实行法治的胜利阅历,围绕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推动法治理论创新,发展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体现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依法治国供应理论指导。有人认为,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同等,包括立法、遵守法律和司法同等。对此,你怎么看?提示: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同等,是指同等地享有权利,履行义务和适用法律,它是指遵守法律同等和司法同等,不包括立法同等,因为法律具有阶级性,体现统治阶级的利益、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关键实力·议题导学议题一:如何理解全面推动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心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其次次会议上强调,改革开放40年的阅历告知我们,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离不开法治,改革开放越深化越要强调法治。要完善法治建设规划,提高立法工作质量和效率,保障和服务改革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加强涉外法治建设,为推动改革发展稳定工作营造良好法治环境。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心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2024年工作总结报告》《中心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2024年工作要点》《2024年中心党内法规制定安排》《全国人大常委会2024年立法工作安排》《国务院2024年立法工作安排》《关于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活动的看法》《关于全面推动海南法治建设、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看法》《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草案)》等文件稿。(1)为什么要推动依法治国工作?(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提示: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实力的重要依托。要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袤的发展前景,必需全面推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2)结合材料,说明我国依法治国的详细内容。(科学精神)提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动,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遵守法律,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实力现代化。全面推动依法治国的总目标1.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任务是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深化推动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增加全民法治观念,推动法治社会建设;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改进和加强党对全面推动依法治国的领导。区分不同行为主体在依法治国中的职责和作用(1)依法执政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2)科学立法的主体主要是设区市以上人民代表大会。(3)严格执法的主体主要是各级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是行政机关。(4)公正司法的主体是司法机关,依法审判的主体是各级人民法院。(5)遵守法律的主体指的是党政机关、社会组织、个人等。党的十九大提出成立中心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以此来加强党对法治建设的统一领导。这是对将来全面依法治国最大的组织保障。十九大修订了《中国共产党章程》,加上十八大以来对一系列党内重要法规诸如《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的制定完善,使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在制度层面得以进一步落实。下列法治体系中与上述材料对应正确的是 ()①法律法规体系 ②党内法规体系③法治保障体系 ④法制监督体系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解析】选B。中心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是全面依法治国最大的组织保障,这体现的是法治保障体系;《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的制定完善,体现的是党内法规体系。②③符合题意,①④与题意不符合。混淆党内法规体系和国家法律法规体系,误选①。材料表述的是共产党党内法规体系的完善,并非国家法律体系。党内法规只对党的成员或组织具有规范、调整作用与产生约束力,具有适用的限定性;而国家法律是对全部的社会成员、组织或机关具有规范、调整作用与产生约束力,国家法律的适用具有普遍性。党内法规的规范力与约束力要严于国家法律。为加强党对法治中国建设的统一领导,更好地落实全面依法治国方略,中共中心组建中心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组建中心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意在 ()①健全党领导全面依法治国的制度和工作机制②协调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③提高党依法行政的实力和水平④充分发挥党依法治国的主体作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选A。党是依法执政不是依法行政,③错误。依法治国的主体是人民群众,④错误。议题二:如何相识全面推动依法治国的原则我国立法法总则规定,立法应当遵循宪法的基本原则,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坚持改革开放。立法应当体现人民的意志,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坚持立法公开,保障人民通过多种途径参加立法活动。立法应当从实际动身,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科学合理地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与义务、国家机关的权力与责任。1.立法法相关规定贯彻了什么原则?(科学精神)提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从中国实际动身。2.贯彻上述原则有何主动意义?(政治认同)提示:有利于保证依法治国的正确方向,有利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实力现代化。1.坚持党对依法治国的领导:(1)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2)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全面依法治国才能有牢靠的政治保证。(3)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用法律手段实现和保证党的领导、人民民主,是国家长治久安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保障。2.坚持依法治国要敬重人民主体地位:(1)法治建设要为了人民。恪守“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的理念,将事关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尽可能纳入法律调整范围,转化为能够充分反映民意并为大多数人接受的法律规则,让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要把人民作为衡量法治建设水平和实力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畅通社会监督渠道,把法律监督工作真正置于人民群众监督评判之下。(2)法治建设要依靠人民。要创新公众参加立法的方式,深化推动科学立法、民主立法。(3)法治建设要造福人民。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4)法治建设要爱护人民。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决不移深化司法体制改革,让公允正义之光普照每一个人。3.坚持依法治国要从中国实际动身:必需从我国基本国情动身,同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相适应,总结和运用党领导人民实行法治的胜利阅历,围绕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推动法治理论创新,发展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体现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依法治国供应理论指导。【时政术语】以德治国,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建设为落脚点,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相配套的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并使之成为全体人民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天津市人大常委会主动落实中心和市委相关指示精神,回应广袤市民和人大代表呼吁,制定了《天津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条例起草过程中,有50余万人通过信函或网络发表看法,供应了有价值建议260余条。上述材料表明 ()①立法工作必需坚持党的领导②人大代表行使了提案权和确定权③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最高立法机关④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加民主决策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选B。天津市人大常委会主动落实中心和市委相关指示精神制定条例,体现了其立法工作坚持了党的领导,条例起草过程中有50余万人通过各种途径供应有价值建议260余条,体现了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加民主决策,①④正确;人大代表有提案权,但确定权是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立法机关,②③错误。混淆人大代表的权利与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误选②。对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性质相识错误,误选③。明确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国家权力机关的常设机关。我国最高立法机关是全国人大。人大代表的权利包括: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人大的权力包括:立法权、确定权、任免权、监督权。1.近年来,我国城乡差距渐渐缩小,年均解决1000万人以上的新增就业,实现9年义务教化全覆盖,初步形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全民医保体系和社会保障制度……中国人民千百年来“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的愿望正在成为现实。这表明 ()①我国人民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获得感日益增加②我国公民同等享有权利的物质保障更加有力③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主体更加广泛④我国公民享有的民主权利不断扩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选A。中国人民千百年来“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的愿望正在成为现实,说明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了更加切实的保障,人民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获得感日益增加,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主体没有扩大,我国公民享有的民主权利也没有扩大,③④错误,①②符合题意。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允、正义有了更多的新需求,因此,必需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保证人民在党的领导下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这说明 ()①全面推动依法治国必需坚持人民主体地位②必需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③必需坚持法治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④全面推动依法治国必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选B。材料体现的是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依法治国必需坚持人民主体地位,①③入选,②④不符合题意。核心素养·情境探究依法治“疫”2020年2月5日,习近平同志在主持召开中心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全面依法履行职责,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在全国人民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的过程中,法治已然成为抗“疫”关键词:将新冠肺炎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囯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实行甲类传染病的防控措施;多部门联合制定《关于依法惩治妨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违法犯罪的看法》,法治让疫情防控“有章可循”。中心及各地不断出台相关规定、确定,围绕疫情防控冲突焦点不断完善制度设计,为各部门主动依法履职供应依据,力避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维护全国抗疫大局;党员干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