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全册知识清单(长沙市湘军高级中学陈海燕)本课程通过国家制度和社会治理的相关内容,揭示人类政治生活的发展。本课程由6个专题组成,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的递进与拓展。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国家的产生,国家统治依赖一系列制度建设,包括建立组织和制定规则。以权力分配、机构设置和运行为主的政治体制,规定了国家制度的基本框架。人事管理、法律、外交、财政都是国家制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治理则是国家关注的重点。自古及今,东西方各国的制度建设和社会治理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历程,中国也发生过多次变法与改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深刻的教训,不能脱离特定社会政治条件和历史文化传统来抽象评判。学习这些内容,加深学生运用唯物史观的阶级分析方法,对上层建筑的各领域的实质进行深入分析,认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性。第一单元政治体制【课程标准】了解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在秦朝建立前后的巨大变化;通过宰相制度和地方行政层级管理的变化,认识自秦起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演变线索;了解古代至近代西方政治体制各主要类型的产生和演变过程,以及共和制在中国建立的曲折过程,理解中国政治道路发展的独特性。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唯物史观认识夏商周三代的主要政治制度。时空观念认识三代政治制度对后世政治制度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影响;理解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演变的奠基作用;理解各主要朝代的中央中枢权力机构与地方行政管理层级的变化。史料实证理解秦朝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建立及秦朝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的措施。史料解读理解两汉至时清时期中央行政制度和地方行政制度的沿袭与变迁,理解其演变的规律和影响,科学解释古代中国不同朝代的地方层级管理制度。家国情怀理解秦朝的统一对中华民族、中华文化发展的影响。教学重点:秦朝大一统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宰相制度和地方行政层级管理的变化。教学难点:秦朝至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主义中权集权政体的演变线索。思维导图:一、先秦时期的政治体制(一)夏朝王位世袭制:约公元前2070年,禹打破了原始民主制下的禅让政治传统,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世袭制王朝国家。宗族关系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二)商朝内外服制:商朝建立后,实行内外服体制,商王直接控制内服王畿地区,王畿四周是外服。商朝已经有了比较系统的国家机构和分掌内外服各类事务的官吏。(三)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礼乐制相配合,政治权利分配与血缘关系相结合,是西周政体的基本特征。1.贵族等级分封体制内容:周天子是国家最高统治者,控制着镐京和东都洛邑附近的王畿地区,其他地方则分封给与周天子有血缘关系的同姓贵族、异姓功臣或旧贵族,在各地建立诸侯国。诸侯在国内又分封卿大夫,卿大夫再分封士,形成贵族等级分封序列。评价:分封制是较内外服制更进一步的政治体制,诸侯虽享有受封土地上的统治权,但也要服从周天子的政令,承担对周王室的义务。2.宗法制内容:用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周天子与各级贵族都实行嫡长子继承制。3.礼乐制维护统治的文化制度。4.等级分封政体的特征①政治权力和血缘关系相结合,是西周整体的基本特征。②君主的权力不是绝对的,原始民主遗存对君主权力有制约作用。③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中央集权。④王权具有神秘色彩。原始民主遗存①商王和周天子的权力都不是绝对的,其中的原始民主传统,对君主的权力有着制约作用。在春秋各国政治中仍然有一定影响。②国家遇到重大问题时,君主要征求“庶民”(国人)的意见,国人也可以通过舆论来影响朝政。③西周晚期,召公曾劝谏厉王不要限制民众的言论。【思维拓展】1.分封制的历史影响①影响中国封建社会中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皇族分封。②中国姓氏的起源中,有很多是源于西周的封国,如宋、鲁、郑、陈等。③中国的地名简称多源于西周时期的诸侯国国名,如山东省简称鲁、山西省简称晋等。④后世朝代的变异:西汉(郡国并行制)、两晋(八王之乱)、明朝(王子镇九边)、清朝初期(三藩之乱)都曾实行过“分封”。但上述中央集权时代的“分封”已是过时的制度,在大多数时候只是郡县制的补充,大多数分封的“王”根本没有封民或臣民,他们只能享受依食税租之利,没有任何实权。2.商朝内外服制度和西周分封制的异同相同:都有直接控制的王畿之地;商王与周王都没有形成高度集中的政治权力。商王与外服之间、周王与诸侯国之间都是间接统治。不同: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进行分封,对诸侯的控制比商朝对外服的管辖更有效。二、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建立(一)春秋战国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宗法血缘关系的瓦解,西周贵族等级分封制开始解体。为适应社会变化的需要,各国政治都进行了重大改革,君主专制加强,郡县制、官僚制等封建政治体制开始产生。(二)秦朝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1.皇帝制度(秦朝政治体制的核心)特点:皇权至上、皇位世袭、皇帝独裁。2.三公九卿制(中央政府)内容:三公:丞相(百官之长)、太尉(掌管军事,秦时无实权)、御史大夫(协理国政,掌管图籍文书、监察百官);九卿:分掌各类政务的机构。运作:国家重大事情由公卿进行廷议,最后由皇帝裁断。3.郡县制(地方政府)内容:地方政府分为郡、县两级。郡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置郡守、郡丞和郡尉,另设监御史掌监察。郡下设县或道,根据户数的多少,置县令(长)、丞、尉。郡县主要官吏都由中央直接任命。4.文书行政各级官僚机构以文书行政,建立邮传为中心的文书传送系统,以保障皇帝和中央的政令能传送到全国各地。【思维拓展】1.秦朝的政治体制变革①贵族等级分封制被郡县制取代,官员的产生由皇帝任命取代原来的贵族世袭,即官僚政治代替贵族政治。②皇帝制度的创立产生了高度集中的君主政治权力;郡县制在全国实行,形成了中央集权,改变了先秦时期分封诸侯制的松散同盟体制。三、两汉至明清行政体制(一)中央行政体制1.西汉:汉承秦制,中央行政体制仍为三公九卿制。汉武帝时期:中外朝制度。中朝:又称内朝,包括侍中、尚书令、常侍,负责决策。影响:削弱相权、加强皇权。西汉晚期后,丞相制被三公制取代,中朝尚书的权力逐渐增大。2.东汉:尚书台。刘秀将尚书台确立为新的行政中枢,三公权力受到削弱。3.魏晋:三省体制逐渐形成。4.隋唐:三省六部制。内容:三省:指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是由皇帝直接掌控的中枢。三省长官中书令、门下侍中、尚书令并称宰相,分掌宰相职权。他们共同议政的地方叫政事堂。六部: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工处理各项具体政务。评价:三省分工明确,互相牵制,削弱相权,加强皇权。三省六部制的确立,标志着中央行政体制发展到一个新阶段。5.宋朝:二府三司制。宋朝设置三省六部制,但职能废弛瘫痪。二府三司:宋朝设中书门下省掌握行政权,其长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履行宰相的职权;枢密院掌管调兵权,此二者合称二府。三司:盐铁、度支、户部掌管财权。6.元朝:一省制。也叫一省(中书省)一台(御史台)一院(宣政院)制,一省制: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7.明朝:内阁制。明太祖废除中书省和丞相,亲理政务,绵延1000多年的丞相制度终结,标志着封建君主专制发展到更高阶段。内阁制:内阁大学士协助皇帝处理大量政务,成为事实上中央行政的中枢首脑。性质: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行政机构,是内侍顾问机构,无决策权。作用:加强了君主专制。8.清朝:军机处。军机处:军机大臣直接秉承皇帝,逐渐成为掌管处理全国军政事务的中枢。特点:精、简、密、速。地位:跪受笔录、上传下达。影响: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二)地方行政体制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金元明清州道路行省布政使司省郡(国)郡州州路、府、州府、直隶州/州府、直隶州县县县县县县州、县汉朝:郡县两级制郡:太守、郡尉、郡丞;太守开府分曹理事。县:(有少数民族地方设道)县令或县长,丞、尉及分曹属吏。京师所在地设内史或京兆尹,级别高于一般郡)。王国与侯国:不断被削弱,武帝推恩令后不再威胁中央集权。2.东汉:刺史为州牧原来的监察区“州”变为一级行政机构。3.魏晋:州、郡、县三级制州刺史不仅有行政权,还有领兵权,形成内轻外重、干弱枝强的局面。隋朝:州、县二级制隋朝废郡,以州统县,实行州、县二级制。5.唐朝:州、县二级制继承隋制,实行州、县二级制。唐朝根据山川形势把全国划分为10道(后增至15道),作为中央派出的监察机构。唐中期后,设节度使(州以上的地方军政长官),逐渐兼并役使州县,拥兵自重,形成藩镇割据势力。安史之乱后,道变成州、县以上的一级行政实体。6.宋朝:路、府、县三级制7.元朝:行省制内容:地方设立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形成省、路、府、州、县的多级行政体制。意义:是中国省制的开端,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8.明朝:三司和巡抚废行省,设三司。三司:布政使、按察便、都指挥使(原本行省权力由三司分割)。明朝后期,各省派出巡抚、巡按,逐渐总揽一省之权。9.清朝:省、府、县三级制清承明制,巡抚成了一省长官,又设总督掌管数省军政大权。明清时期,省之下设府(直隶州),府下设县(州),相对较为稳定,形成省、府、县三级级行政体制。【思维拓展】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趋势及原因。演变趋势:①二级制和三级制是主体,沿袭变革是变迁的主线。②州的地位由高到低,县最稳定,下稳上动是地方行政层级变化的特征。③最高行政区划的边界设置山川形势和犬牙交错原则并行。④中央集权是推动地方行政层级变化的主要因素。⑤南方行政区划数目逐渐增多,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设置不同于汉族的行政制度进行管辖。原因:①经济、社会发展,地区(南方)开发人口增多;②疆域的扩展;③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强化的需要。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唯物史观认识到西方政体产生、发展是当时的社会经济形态、阶级力量变化、地理环境、民族传统等多方面因素引起的,了解西方国家政治制度产生和发展的具体时代背景或意图解决的问题;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认识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的本质;能够对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的利弊得失加以辩证分析。时空观念理解西方政治体制产生及演变的脉络,认识古代、中古、近代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的时代特征;分析不同时期和地区政治制度之间的联系,理解制度的变化与延续、统一与多样。史料实证合理利用文献、地图等多种形式的历史资料认识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史料解读多角度解释西方国家政治制度形成和变化的复杂原因。家国情怀正确认识西方政治制度演进的长期性、多样性和局限性,增强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培养时代担当精神。教学重点: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中古时期法国的等级君主制和英国的议会君主制确立的过程;近代英、美、法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确立的过程。教学难点:雅典民主政治的影响、中古西欧封建制度的特征、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特征、作用及确立的启示。思维导图:一、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公元前6世纪,古代希腊城邦国家形成,城邦的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其制度包含一定的民主因素,但各城邦实行的制度千差万别。雅典:古典民主城邦的代表。特征:直接民主、轮番而治、小国寡民、公民积极参与国家管理。权力机关产生方式职责性质或地位公民大会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决定国家法律和政策,监督官员(陶片放逐法)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议事会公民抽签产生为公民大会准备决议草案,参与国家日常管理公民大会的附属机构官员选举产生任期一年,接受监督,随时可被罢名和审判参与城邦管理陪审法庭抽签产生审理各种案件(6000人)日常司法机关局限性:直接民主使不同素养的人享有国家管理权力、导致权力滥用;民主范围狭小(仅限成年男性公民)。斯巴达:希腊城邦国家中寡头政治的代表。特征:君主寡头政治、军国主义。权力机关产生方式职责性质或地位国王王位世袭、二王制垄断军事统帅权王权受到限制公民大会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参加议案的表决和官员的选举名义上的最高权力机关长老会议议员30人,终身任职影响议案通过,拥有司法权公民大会的附属机构检察官选举产生主持公民大会,审判国王等任期一年,不得连任【思维拓展】雅典和斯巴达的政治制度的异同相同点:都是奴隶社会的政治制度,二者性质相同;都注重权力分配,都含有选举制、任期制等因素。不同点:雅典全体公民管理国家(民主政治),斯巴达国王和贵族管理国家(寡头政治)。二者类型不同。罗马共和国:罗马共和国的主要机构包括执政官等高级官员、元老院和公民大会。特征:三权分立。权力机关产生方式职责性质或地位执政官共两人,由选举产生,一年一任担任军事统帅主持公民大会和元老院,并执行相关决议元老院卸任高级官员组成,终身任职负责向官员提出建议,协调他们的行动所有官职均无薪金,穷人实际上无法当选公民大会全体公民有权立法、宣战、媾和和审判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但公民大会的召开和表决都受到高级官员和元老院的限制,难以有效发挥作用。(四)罗马帝国公元前1世纪末,罗马共和国崩溃,屋大维建立元首制:实际掌握罗马国家大权,形成君主政治。皇帝(元首)掌握最高权力,集立法、司法、军权于一身,实行独裁统治。【思维拓展】罗马共和国到罗马帝国的政治制度变化的规律政治制度要与国家有效治理的需求相适应,要因时因势而变,不断调整和创新。古希腊罗马政治制度异同①国家制度整体存在区别,古希腊为民主制、斯巴达为寡头制、罗马共和国为贵族寡头制。②公民大会的权力不同。二、中古欧洲的封建制度中古西欧的政治制度以法国、英国为代表,分别形成了等级君主制和议会君主制。(一)法国1.王权和基督教会长期并立国王依靠教会支持获得政权的合法性;教会依靠王权扩展基督教,维护教会权威。2.三级会议组成:教士、贵族、市民代表。内容:三级会议支持国王,反对教皇,确立了国王有权征税的原则。影响:标志着法国进入等级君主制阶段;利于进一步强化王权。3.等级君主制王权借助等级代表会议实施统治的一种政权形式,贵族和市民阶层共同参政,并在一定程度上分享权力。(二)英国1.《大宪章》限制了国王的司法权、征税权,体现了“王权有限、法律至上”和保护公民权利的观念。2.国会(议会)过程:1265年,召开国会(大贵族、骑士代表、市民代表);1295年,再次召开;14世纪中期,议会分为上下两院,英国进入议会君主制时期。3.议会君主制君主虽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但并不享有无限权力,作为等级代议机构的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君主和议会共同统治国家。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产生与发展16—18世纪,资产阶级对专制王权与封建制度发起冲击,进行了多次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确立了近代西方政治制度,其中以英国君主立宪制、美国联邦制和法国共和制最为典型。英国美国法国政治体制议会制君主立宪制总统共和制议会共和制国家元首国王总统总统元首产生继承选举选举元首任期终身四年一届,可连选两届七年一届,
可连选连任政府首脑首相总统总统行政权归属首相、内阁总统总统、内阁立法权归属议会国会议会司法权归属各级各类法院联邦法院州法院各级各类法院(一)英国君主立宪制1.君主立宪制含义:以世袭的君主为国家元首,君主的权力受到宪法和法律的限制。特点:以代议制为基础(议会至上),以责任制内阁为核心,君主制(虚君立宪)、民主制、贵族制三者融为一体。国王:国家的象征,英联邦的纽带;统而不治。议会:国家权力中心(立法权、行政监督权、司法权)。内阁:掌握行政权,受议会监督,对议会负责。(如果议会通过对内阁的不信任案,内阁下台;首相也有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2.《权利法案》内容:英国的法律由议会制定,国王无权废止;议会定期召开;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征收新税和招募常备军。3.责任内阁制1721年,沃波尔担任首席财政大臣,责任内阁形成。内容:国王的权力限于邀请议会多数派领袖出任首相,并批准首相提名的各部大臣,内阁实际掌握政府权力。3.议会改革19世纪中后期,英国先后进行了3次议会改革。(二)美国联邦制1.美国独立美国1775年爆发独立战争,1776年颁布《独立宣言》,建立邦联制国家。1787年召开制宪会议,颁布1787年宪法,建立联邦制国家。2.联邦制共和国联邦制原则:美国为联邦制共和国,联邦政府对外代表国家主权,各州政府有一定的自主权。从国家结构形式上说,是联邦制,从政体上说,是总统制共和制。3.1787年宪法内容:美国是联邦制共和国,实行三权分立。总统:政府首脑,掌握行政权,兼任陆海军总司令。国会:分为众议院和参议院,拥有立法权,包括批准税收的权力。最高法院和国会规定设立的下级法院:拥有司法权,对宪法和法律有最终解释权。三大原则:人民主权、联邦制、共和制原则、分权与制衡原则。积极影响:美国宪法首次在一个大国中确立了共和民主制度,保持了政治的长期稳定,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4.民主制度逐渐完善1865年,废除奴隶制,1920年,妇女获得公民权。(三)法国共和制1.艰难的共和之路根本原因:法国工业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相对缓慢。2.1875年新宪法宪法规定,法国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众议院有权通过法律,可以推翻内阁。总统任期7年,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这样,法国中央政府形成了总统和议会两大权力中心,导致第三共和国政局不稳。经过数年动荡后,共和派最终在国会中获得优势,并控制了总统职位。至此,法国成为一个议会制共和国。 (四)政党政治最早实行两党制的国家是英国,特点:两党交替,轮流执政。西方近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评价积极意义:近代西方政治制度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部分实现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理想,但它仍有历史局限:如英国选民长期仅占人口的很少比例,美国宪法一度承认了黑人奴隶制的合法地位。经过19—20世纪的多次改革和革命,西方政治制度逐渐走向稳定和成熟。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唯物史观能够运用唯物辩证史观及有关理论,从历史发展规律的角度认识理解新民主主义时期和新中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政治制度的探索、发展与完善。时空观念认识中共不同时期政治制度的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理解中国政治发展道路的独特性。史料实证通过对历史地图和史料的分析,能够解读中共政治制度探索的曲折性与复杂性。史料解读能够归纳不同阶段中共政治制度的性质与特点,培养自主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家国情怀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历史的必然、人民的选择,增强对国家制度的认同感,增强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培养时代担当精神。教学重点:了解共和制在中国建立的曲折近程,理解中国政治发展道路的独特性。教学难点: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思维导图:一、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一)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成立1911年10月10日爆发辛亥革命,1912年1月1日建立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意义: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主义统治,标志着资产阶级共和国制度在中国的诞生。采用象征“满汉回蒙藏五族共和”的五色旗作为国旗,改用阳历,以中华民国纪年。(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目的:为防止袁世凯独裁统治,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内容:以主权在民、平等自由为原则,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总统颁布命令须由内阁总理副署才能生效。意义: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对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思维拓展】《临时约法》与《临时政府组织大纲》的不同及原因不同:①削弱总统权力,将总统制改为责任内阁制。②扩大参议院的权力,增加了制衡力量,加强了对总统的监督。③为了防止袁世凯破坏临时约法,规定了极其严格的修改程序。④《临时约法》较之于《临时政府组织大纲》,还增设了“人民”一章。原因:《临时约法》是在“南北议和”的过程中由南京临时政府政府匆忙制定的。革命党人为保卫辛亥革民的成果,他们积极主张尽快制定《临时约法》,试图从各个方面阻止袁世凯的复辟,巩固辛亥革命的成果。(三)政党政治的尝试1.政党政治指一个国家通过政党行使国家政权的形式。起源于英国,是对封建君主专制政治的一个进步。政党政治的核心:政党争取成为执政党,然后通过领导和掌握国家政权来贯彻实现党的政纲和政策,使自己所代表的阶级或阶层、集团的意志变为国家意志。积极意义:①宣传近代政治思想,促进了民主共和观念在中国的传播。②坚持资产阶级民主共和的原则,奠定了民主共和制度的社会基础。消极影响:造成党派纷争、政局动荡甚至国家分裂。2.民国初期的党派①三大党:同盟会、共和党和统一共和党②1912年8,国民党成立。1913年1月,国民党在国会选举中获胜,宋教仁成为国会中多数党的领袖,将负责组织责任内阁。这威胁到了袁世凯的独裁统治。于是爆发了刺杀宋教仁案,引发二次革命。3.1928年后的政治①军政:以积极武力扫除一切障碍而奠定民国基础;19231928年,从孙中山平定陈炯明叛乱、到张学良改旗易帜、国民党形式上统一中国。②训政:以文明法理,督率国民建设地方自治;19281948年,从张学良改旗易帜到国民党第一届“国民大会”,实质:违背了孙中山“主权在民”原则,是剥夺人民权利的一党专政。③宪政:待“地方自治完备之后”创制和颁布宪法。19481991年,从第一届“国民大会”颁布《中华民国宪法》到《中华民国宪法增修条文》颁布。1948年,国民大会选举蒋介石、李宗仁为总统、副总统。实质:为其独裁统治披上“宪政”的外衣,结果:阻挡不住崩溃的命运。4.《训政纲领》规定:在训政时期,由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国民大会领导国民行使政权,大会闭会期间,把政权托付给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治权之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项,托付给国民政府总揽执行,五权分立的五院制即依此而设;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则负责指导监督国民政府的重大国务。实质:国民党一党专政。【思维拓展】1.宪政宪政:①指导宪法制定或推动宪法实施的实践;②建立并推动特定类型政治制度(有限政府、权力分立、代议民主、司法独立)的实践。二、中共在根据地的制度探索(一)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1.1931年11月,在江西瑞金召开了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选举毛泽东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制订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意义:标志着工农民主专政的新型国家政权和宪政模式的确立。地位:是创立人民革命政权的尝试。《宪法大纲》主要内容:中华苏维埃政权所建设的是工人和农民的民主专政国家,苏维埃政权属于工人、农民、红军士兵及一切劳苦民众。意义:是新中国宪法的历史基础,为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二)抗日战争时期1.边区政府抗日根据地初期称为“边区”,后期称“解放区”。初期的根据地有陕甘宁、晋察冀、晋冀鲁豫、晋绥等边区,抗战胜利时发展为19个解放区。为适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设立边区政府,作为民国地方政府。2.三三制原则实质:抗日民主制度。原则:“三三制”原则,与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内容:在政府和其他民意机构中,共产党员只占1/3。意义: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加强了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三)解放战争期间1、设置行政区背景:战局的发展变化和解放区的日益扩大,内容:东北、华北、中南、西北行政区,内容:行政区设军政委员会或人民政府,作为最高一级的地方政府机关,各自管辖若干省级及以下行政单位。意义:巩固新兴的人民政权,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2.《论人民民主专政》1947年6月30日,毛泽东发表了《论人民民主专政》。内容:指出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已经破产,资产阶级共和国应让位给人民共和国,“要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意义:为建立人民共和国奠定了理论基础。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有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一)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1949年,政协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标志着我国政党制度的建立。政协会议职能:暂代人大职能、最高权力机。颁布了《共同纲领》,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2.1954年,政协会议成为统一战线组织,主要职能:政治监督、民主协商、参政议政。1956年,提出八字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意义:从根本上解决了民主党派的发展前途问题,进一步确立了社会主义条件下我国多党合作的基本格局。3.改革开放后,1982年,提出十六字方针,增加了“荣辱与共、肝胆相照”。“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被写入宪法,使得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走上了制度化轨道。(二)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创建时期:1954年9月,通过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内容:以人民代表大会为核心和主要内容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保证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这一组织形式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意义: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标志:以根本大法的形式规定了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中央到地方正式建立起来。2.曲折发展:1957年以后反右斗争扩大化和“左”倾思想影响,“文革”十年。3.改革开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逐渐恢复和完善。例如:颁布1982年宪法;改进选举制度:直接选举的范围扩大到县一级,实行差额选举;扩大人大常委会的权力,固定任期(5年);省级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地方性法规。(三)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1.提出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2.评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确保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思维拓展】我国不采用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的原因①从历史上看:西方民主共和制在中国行不通(辛亥革命的教训)。②从国家性质看:人民民主专政决定了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③从代表阶级利益看: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④从经济基础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与公有制经济基础相适应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和西方资产阶级议会制之间的区别
人民代表大会制
资产阶级代议制经济基础社会主义公有制资本主义私有制阶级本质(权力主体)人民民主专政资产阶级专政组织原则(活动原则)民主集中制分权制衡政党活动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两党或多党轮流执政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唯物史观通过学习,运用唯物排证史观及有关理论,分析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的必然性;多层次认识变法改革的影响,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时空观念通过教科书和配套课件,认识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史料实证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深刻认识改革内容与时代背景、历史影响之间的相互关系,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史料解读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教材中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了解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的内容、特点、影响及评价,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家国情怀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改革家们在改革中体现的远见卓识和敢于牺牲自我的精神,体会中华民族在政治制度上不断与时俱进、求变求新的变革精神。教学重点:中国历代重要变法与改革内容,近代维新变法、中华民国改革内容,现代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及不断深化内容。教学难点:把握改革的背景和共性、认识改革对历史进程的推动作用及中国历代改革对于建成当今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意义,改革家的精神品质。中华民族求新求变的传统。思维导图:中国古代重要的变法与改革商鞅变法背景和原因:政治上:兼并战争不断,各诸侯国变法以图富国强兵。经济上:铁犁牛耕的出现推动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急剧变动。文化上:百家争鸣。过程和措施:变法共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主要措施:连坐法、统思想、禁私斗、小家庭、重农抑商、军功爵制。第二阶段的主要措施:设县制、废井田开阡陌。性质和意义:性质;一次较为彻底的地主阶级领导的封建化改革。直接目的:富国强兵。根本目的:建立地主阶级统治,发展封建经济。变法的历史意义:①政治上:打击了血缘宗法制度,中央集权制度建设从此开始。②经济上:从根本上改变了旧有的生产关系,确立了土地私有制。③军事上:极大地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秦国在对外兼并战争中掌握主动权。④国力上:增强了国力,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变法的历史局限:①政治上:剥削沉重和轻罪重罚,易激化社会矛盾。②经济上:埋下了土地兼并的祸根,重农抑商,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③文化上:实行思想专制,不利于思想发展。④其他:未与旧制度划清界限,带有奴隶制残余。北魏孝文帝改革背景和原因:南北朝时期(420589年),战乱与民族交融并存,民族交融成为历史发展潮流。公元439年,北魏统一北方后采取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民族矛盾尖锐,农民受到沉重剥削和压迫,阶级矛盾激化,人民起义不断,北魏统治面临严重危机。近程和措施:魏孝文帝改革共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由冯太后主持,重点是创建新制度:实行俸禄制,推行均田制、租调制、三长制等。第二阶段由孝文帝主持,重点是推行汉化运动:迁都洛阳、易服装、改汉姓、说汉话、通婚姻。性质和意义:巩固了北魏政权,促进了民族融合和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为隋唐盛世打下基础,缩小了南北差距,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作出贡献。【思维拓展】北魏孝文帝推行三长制、均田制、租调制的原因①国家与豪强地主间的矛盾:宗主督护制下,豪强地主隐瞒控制人口,避税,避役,影响封建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②国家、地主与农民阶级的矛盾:地方官吏与地主勾结,农民负担沉重。2.北魏衰落的根本原因:是封建统治阶级与农民阶级矛盾发展的结果,非改革本身所致。(三)王安石变法1.背景和原因①宋太祖改革:宋太祖赵匤胤登基后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强干弱枝、崇文抑武;经济上不抑兼并。消极后果:形成冗官、冗兵、冗费的“三冗”局面,机构重叠,财政拮据,地方贫弱,对辽、西夏战争连连失利,并爆发了王小波、李顺农民起义。②范仲淹改革:又称庆历新政,新政集中于吏治与财政,因触犯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而失败。2.过程和措施公元1069年,宋神宗拜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各方面实施改革措施,史称熙宁变法。变法共分两个阶段,围绕“富国强兵”展开。为克服恩荫泛滥弊病,为变法培养选拔人才,王安石还改革科举制、废诗赋取士,注重能力的经义策论考试、整顿太学、惟才用人。间接土地兼并青苗法理财——“富国”农民斗争募役法直接冗官、冗兵、冗费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直接辽、夏威胁保甲法军事——“强兵”将兵法3.失败的原因①1085年,宋神宗去世,宋哲宗继位,司马光重新受到起用,新法逐渐被废除,变法派相继被排挤出朝廷,史称“元佑更化”。②指导思想有误,某些措施违背客观经济规律(如均输法)。变法措施过于激进,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强烈反对。变法过程中出现用人不当,出现危害百姓的现象。变法后期,宋神宗决心动摇及其去世,使王安石变法失去强大的支持。根本原因:未从根本上触及封建制度,以维护地主阶级统治为目的,无法真正给农民利益。4.性质和意义①性质:地主阶级对封建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的一次改革。积极作用:①促进了北宋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治军事实力的壮大,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②王安石勇于改革的精神值得肯定。局限性:①它是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而进行的自救运动,所以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的危机;②农民负担依然沉重。5.改革的启示①改革必然会遭到旧势力的阻挠,不可能一帆风顺,要充分考虑到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②改革的成败关键要看其积极成果能否得以保留和维持,不以改革者个人命运为转移。③改革措施要针对实际情况,推行改革要用人得当。④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四)张居正改革1.背景和原因政治上:最高统治者昏庸腐朽,吏治腐败、官员贪污。经济上:土地兼并、催征搜刮导致阶级矛盾尖锐。军事上:边患猖獗、外敌入侵,危机四伏。2.过程和措施1572年,明神宗即位,张居正出任内阁首辅进行改革。第一阶段:着重从政治上整顿吏治。第二阶段:重点转向经济改革,还创立“考成法”,用以考核官吏。考成法虽是一种政治改革,但它对整顿田赋、增加国家财政收入起了很大作用。改革内容整顿吏治“尊主权”、考成法提高了行政效率、增加了防御能力、减轻了农民负担、活跃了商品贸易、增加了财政收入、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富国强兵边防新政外示羁糜、内修守备理财新法清丈土地、一条鞭法3.结果和影响张居正死后身败名裂,除一条鞭法被保留外,考成法等被破坏,人亡政息。【思维拓展】指出明代货币流通变化的趋势并分析其原因。变化趋势:白银货币化。原因:①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②大明宝钞贬值失去民众信任;③铜钱使用不便和铜的成色不足;④政府赋役折银的改革的推动;⑤海外贸易发展白银大涌入中国。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一)戊戌变法1.背景和原因①政治:民族危机的加深(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列强来袭);②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得到较快发展;③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④思想:资产阶级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⑤发展资本主义成为世界潮流。2.近程和措施①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光绪皇帝在维新派推动下,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先后发布上百道变法诏令,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除旧布新的举措,前后共103天,史称“百日维新”。类别颁布新法改革旧制政治允许官民上书言事,任用维新人士改订律例、裁撤冗员、澄清吏治经济设矿务铁路总局和农工商总局,保护农工商业的发展,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决算,设邮局取消旗人寄生特权、裁撤驿站文教开办新式学堂,设京师大学堂、译书局、报馆等,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派人出国留学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军事精炼陆军,改实洋操、实行征兵制等裁撤绿营3.结果和影响①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除京师大学堂外其他新法全部被废。②进步性:是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启蒙运动,促进了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局限性:没有行宪法、开国会,没有实行君主立宪制,没有触动封建统治的基础,改革是不彻底的,具有一定落后性。失败的原因客观原因:①封建顽固势力的阻挠和破坏。②缺乏群众基础;③国际上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缺乏稳定的环境。根本原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缓慢,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封建守旧势力在中国则相对较强大。教训: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二)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1.时间:1901年1月29日,光绪帝颁布《变法上谕》,标志着清末新政的正式开始。目的:变法自强。主要内容:①裁撤绿营,编练新兵,开办警政。②振兴商务,奖励实业。③废除科举,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④改革官制,整顿吏治。2.时间:1906年9月1日,清廷颁布《宣示预备立宪谕》,预备立宪由此开始。(1)1908年8月,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23条,其中关于“君上大权”的14条。核心内容:①改革行政、司法、教育,核心:改革官制。②设立议会。③实行地方自治。(2)1911年5月,清政府裁撤军机处等机构,组成新内阁,其中皇族占7人,被讥为皇族内阁。皇族内阁的成立标志着预备立宪的破产。(三)中华民国的改革1.目的:为了缓和国内矛盾、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树立自主的外交形象、巩固统治。2.内容:(1)地方管理上:撤除道,废除府州,存县并县,设立专署作为省的派出机构,并设立特别市,即直辖市。(2)财经上:统一全国财政、建立国家银行、裁撤厘金、废两改元、整理公债、实行国地税等。(3)教育上:不拜孔子,不读四书五经,教科书必须符合共和民国宗旨。(4)外交上:改订新约运动、实行关税自主。3.结果:由于政局动荡,国家始终未能实现实质上的统一,这些改革多以失败告终。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要改革(一)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1.新中国成立初期(过渡时期的改革)内容:推行土地改革和各项民主改革、进行“一化三改造”。结果:恢复了国民经济,巩固了新生政权,在短时间内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评价: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正确的探索:1956年,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中共八大的召开。错误的探索:中共八届二中全会,三面红旗:总路线(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大跃进、人民公社。结果:由于缺乏经验,急于求成,犯了“左”倾错误,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出现了严重曲折。评价:初步建立起现代化建设所必需的物质技术基础,培养了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积累了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停止“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山东东营市垦利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101人历年管理单位笔试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宜昌五峰国土资源局等部门事业单位招考管理单位笔试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定西市漳县事业单位招考及管理单位笔试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安徽黄山徽州区事业单位招聘人员非幼儿教师岗位拟聘用历年管理单位笔试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安徽马鞍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所属事业单位招聘拟聘历年管理单位笔试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4-2030年改性苯丙乳液搬迁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推力杆公司技术改造及扩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国家甲级资质:中国阿昔洛韦胶囊融资商业计划书
- 烘手器课程设计
- 有关小兔子的课程设计
- 高尔夫简介及球场建造方案
- Q∕GDW 11311-2021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特高频法局部放电在线监测装置技术规范
- [玻璃幕墙施工方案]隐框玻璃幕墙施工方案
- 中联QY100T汽车吊主臂起重性能表
- 支付宝手持承诺函
- 国航因私免折票系统
- 三相自耦变压器设计模版
- 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
- 二面角的求法---三垂线法
- 煤矿井下供电设计课件
- 未婚承诺书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