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试题训练1_第1页
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试题训练1_第2页
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试题训练1_第3页
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试题训练1_第4页
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试题训练1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届优质试题训练1

命题:李洁雄

西咸新区地处关中平原,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首个以创新城市发展方式为主题的国家级

新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和咸阳市建成区之间,区域范围涉及西安、咸阳两市所辖7县(区)23

个乡镇和街道办事处,规划控制面积882平方千米。新区将以"核心区+组团”为模式,打

造"便捷交通连接、优美小镇点缀、都市农业村托"的生态田园新都市西咸新区地处关中平

原,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首个以创新城市发展方式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位于陕西省西安

市和咸阳市建成区之间,区域范围涉及西安、咸阳两市所辖7县(区)23个乡镇和街道办事处,

规划控制面积882平方千米。新区将以“核心区+组团”为模式,打造“便捷交通连接、优

美小镇点缀、都市农业村用”的生态田园新都市“开建以来,作为西北地区唯一的海绵城市

(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

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建设试点,西威新区秉持生

态文明建设理念,结合本区自然区域特征,在地域性城市雨洪管理方面积累了不少些经脸。

通过不断探索与实践,逐步建设了一批各具特色的优美小镇,带动了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实

现了当地农民的就地城镇化。图8示意西咸新区在关中平原城市群的分布位置。。开建以来,

作为西北地区唯一的海绵城市(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

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

建设试点,西咸新区秉持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结合本区自然区域特征,在地域性城市雨洪管

理方面积累了不少些经验,通过不断探索与实践,逐步建设了一批各具特色的优美小镇,带

动了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实现了当地农民的就地城镇化,图1示西咸新区在关中平原城市

群的分布位舌.

图1示意

(1)指出(简述)建设西咸新区的主要目的。(8分)【中】

(2).简析(分析、指出)西咸新区建设优美小镇的主要自身优势。(6分)【中】

(3)推测西咸新区建设海绵城市可能产生的效益。(6分)【中】

(4)新区就地城镇化对我国城市化发展有什么意义?(4分)【难】

1.井i山建设西J戌新区的主峡II的。<8分)

<304体进西安、成PH—彳和•(匕设社,建*殳m见状.•(匕大.四安;

②带动以屿发展,如进西北区3越标注4利航;

(35公的t历.史.i氮垃6勺保护和斗卜埋分质之彳匕遗,产合与传承;

④深.入实,超四4门大开发3比格;

③徒进4匕地•区拄;并与全国登&;并自与t办汕I发展。(任.殍臼,他口p可)

2.筛折“i/戊新区设仆T.关小钊I门勺小理口i>优收“<6公)

①新li农业用上也松.妥且利用率优.,,成.饮化率4交低。

②3斤区伍于国交■石,成1旧之问.与"一定6与产业屋■石出.

G5J也处中华元明6勺七系发密J也.历史文化债•滋丰回。

斤区行能参妗.9年分明.三河■贺穿.白然生态环上免受好e

国一宰石欧靖.史》*〈存二.,条即-可》

3.然;测WU)戊新区建iii沟纳班巾,J他产生的效温。CG分)

①“攵朱才,J”】丽水.彳如,啊水资冰4匕:

密通过吸水、希*、冷水.咸少地表彳至流,布效应少,成中内汾:

9)处一进水•机i环,公降■水>圣:

④戒缆3成市熄岛效应:

<5);成衽喊市,也曲彳堂;在可染:'C任咨三,0舛可)

4.说明西/戌新IX划打也就;卅.城制“七*J//闲城H"匕发屐有什么卷义?(4分)

①为我,国广大衣材,成市化建设才求木了一条所造:②讹,也实,见农村•余•芳就力收4步化,,寂小,成,乡差.冽:③可

“曲纪3成.冲,文应现3W,”•不丁朱伍;"J成.巾外"(女.,曲.力tj,着、d壬房,格■««、以、,克.•染号)-(珏令3

忏为动同二大剧懵能力的。求中”

5先向。忻为动诃制♦与答*.M介他那学科泰律的火电修检力的要求.・过.储建(■述人伤

析.mm4通明.“*》”的只体案例.用曲卜制的M论.

I."A"、Mtft.=*",昵。育岫砰-Mtlft〃的—体现.体MA:靖嗓tt只•小欢布比,和标A1B

报.不要求助4"体的H域岫再*拘和她,现数*没值抬里,咨49席内也不・求1*只仃因瓢X.4U

2.”睨明"足扁匕密传学台中“«粒的曜求.筌**说明的内♦拿・土裨。的■求.4犍乂“0•比4t

***>,f附■■迷臭RS.♦.■(&星利♦良《g”・3人体Wd”体分品.

3.-OM,冷丽、比淤岛,号。想播懒力的二鸟体理.[・体耀在的论•门仃I——介、

(KM电搐从能力望学.番也明育-比“竹阳黑关祭.风姿全面分析.又望通过具体的【*0*网震

美无中时眼.

I.・・曲.H*.“M”足号小学今她k/m眦力的*>低・*.mb-•比.迪5”犬uu・也利,内♦”

样.如该山第,衣业的"公姓济17氟.指搦―等热线力■的词长等・和列举员安汆柑”•

5.~修崖"品号,?'I的“百网说小”胧,J・e小川)♦■、上迹$苻“、运ML通.

H.“»价-足«地“坤堆.mM.“饿、他3遇打4住"〃“"步】"”。/,“为~”"・ux«

于”刈。”?的观也.只看山■的尬呻燃例,a/wstt《优力,”a.经精》.“《«士”四》

命题的方法

一.命题的方圆怎么把握

1.基于考试大纲和课程标准

考试大纲对必修和选修的考查范围有清晰的界定和说明(考什么),课程标准则是基于地

理学科核心素养要求下对不同考点的基本考法(怎么考),指明了考点的考查方向,需特

别注意课程标准中行为动词的解读,如描述、阐述、分析、举例、说明等表述对考查的深

度和方向的要求不同。

2.基于全国卷的研究

(1)全国卷的命题导向:空间尺度变化一小尺度变多尺度(小尺度、大尺度);(试题)

(自然、人文)成因过程考查比重增加;(试题)以真实情境为主,考查现实情境下的不

良结构;

常识性知识应该考到什么程度(再认再现知识的考查),如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的常识考

查程度是不同的,中国地理常识要求高于世界地理一指导命题材料和答案;全国卷命题材

料的选择、来源、加工方式;体现国家大政方针,彰显立德树人理念;

(2)试卷的组合形制

①每组试题图文信息的组合;

②卷不同图表类型的组合

③人文、自然地理的比值组合

④中国和世界地理的组合一如:9年全国一、二卷大题并未出现一中国一世界的区域地理

组合形式

⑤选择题设问的不同组合

⑥大题行为动词的不同组合

3.关注国家的大政方针:核心素养、立德树人、产业扶贫、一带一路走出去、弘扬传统文

化等。

二.命题材料的来源

►1.全国卷试卷

全国卷中的新的考查方向、高频考点、独特视角都可以作为我们的命题参照。包括全国卷

不同年份的试卷,也有互相参考的成分。如2018年一卷“扎龙湿地水平衡变化”与2019

年一卷“里海水平衡变化”问题、2016年全国三卷“内格罗河泥沙含量问题”和2014年

全国二卷“叶尼塞河、鄂毕河含沙量比较”及2019年全国三卷“美国某高山河流河道变

化问题”、2014年全国一卷“错那湖冬春季扬沙”与2013年全国二卷“M地沙源丰富的

原因”问题。(试题)

2.专业学术期刊

知网、万方数据库等收录的专业期刊,保证命题的学术性、准确性。材料提取难度大。

►3.媒体途径

网络、电视、报刊杂志新闻,这类命题材料贴近生活,材料提取难度更小。

►4.生活资源的开发

生活化的乡土地理资源开发,源于生活,利于学生体验感知,适用于案例化教学,作为大

规模统一考试可能会缺乏公平性。(试题)

案例1:

港珠澳大桥由人工岛、跨海大桥和岛隧工程组成,设置三地口岸,珠海和澳门口岸分别位于

同一人工岛南北两端,其中澳门口岸设置泊车位约7000个,为三地口岸最多。图2为港珠

澳大桥示意图。据此完成卜3题

1澳门口岸设置泊车位数量最多,是因为在三地当中,澳门

A.经济发达B.地狭人稠C.地租昂贵D.游客众多

2将珠海、澳门口岸建于同一人工岛的主要原因是利于

A.节约土地资源B.拓展城市空间C.降低建设成本D.统一行政管理

3推测工程东段建设海底隧道而非架桥的主要目的是

A.降低施工难度B.保护海洋生物C.避免海洋污染D.利于海空交通

一、命题方向:考查地理热点。近两年,特别是去年全国卷越发关注地理热点时事问题,

命题方向紧跟我国的方针政策;注我国海外投资热点,体现我国企业响应一带一路号召走

出去对别国的意义,展示大国担当;题集中体现了我国次贫、生态、产业发展的热点方向。

二、选材思路:港珠澳大桥于2018年10月建成通车,既具有工程建设史上的重大意义,

也为我国粤港澳大湾区的未来长久稳定繁荣奠基,是地理热点问题,但由于2019年绵阳

二诊、四市联考二诊等各地诊断题均涉及此热点,不宜再对相似知识点进行过多重复考查,

因此需要选择不同的视角。查阅资料后选取了两个特别视角:澳门口岸泊车位数量最多、

珠海澳门共用同一人工岛。该题材料源自新闻报道。

三、选项(答案)设置:从考试时间来看,临近高考,题目和答案设置难度不宜过大,需

提振学生应试信心,从近三年三卷选择题难度来看,人文地理选择难度不宜过大。但考虑

多数学生人文地理类选择题一直是弱项,缺乏材料信息准确加工和解读能力,因此有意识

每个小问设置一个干扰选项,使难度稍有增加。

案例2

帕隆江为雅鲁藏布江支流,流域内山高谷深,气候湿润。受某次突发灾害影响,灾害点(L

地)上下游河道横断面发生骤变,图la为L地上游断面,图1b为L地下游断面。灾害发生

数日后,断面水位恢复至壬常水平。河道横断面指河槽中某处垂直于流向的断面。据此完成

4~6题

(

5

水加宽(m)水面宽(m)

4引发L地临近上下游断面突变的原因最可能是

A.强降雨致山洪爆发3.滑坡土石阻断河道

C.地震迫使河流改道D.上游大坝开闸泄流

5此次灾害的生消过程中L地下游水量

A.不断增加B.不断减少C.先增加后减少I).先减少后增加

6河道断面骤变至水位恢复正常水平期间,L地下游应

A.迁离沿岸居民B.清理河道淤泥C.大坝蓄水防旱D.积极恢复生产

案例3

7深圳是珠江三角洲核心城市之一,其夜间灯光照明强度大,范围广,对周边地理环境干扰

较强。位于深圳湾的福田红树林国家自然保护区是国际候鸟迁徙线上重要的“中转站”和“加

油站”,也是我国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被列为深圳市城市照明规划重点保护区域。图为福

田红树林国家自然保护区位置示意图。

⑴分析深圳上红树林湿地公园成为候鸟“中转站”和“加油站”的自碇原因。(4分)

(2)分析深圳湾夜间照明对保护区生物的不利影响。(6分)

(3)指出深圳湾需要重点监测灯光干扰候鸟的季节,并说明理由。(6分)

(4)为减少灯光对红树林湿地的干扰,保护区附近夜间照明应如何设置?(6分)

总结一下.

►确定命题方向:调用基础知识,解决地理新情境类问题,考查地理综合思维、人地

协调观。

►选材思路:生物类问题一直是全国卷高频考点,暗夜保护的相关新闻近年频繁出现,

两者结合考查,角度较新,命题也比较容易入手。临场应变、新情境的解读能力均

是学生能力的体现,也利于提升试卷区分度。材料来自于文献。

►题目设置:高考题目设置切口小,设问层层深入,因此该题力求围绕一个主题设问,

尽量体现问题的逻辑性和层次性,并且体现情境的新颖性。

►答案设置:尽量保证答案的简练,全国卷试题答案往往因果逻辑性强,多为一因推

多果,多因推多果,答案很多时候杂糅在一起,并未有明确的分点,强调答案的连

贯性。因此该题答案也力求言简意赅,保留了一些生物学专业名词,尊重论文原成

果,但为了便于教师阅卷和考虑学生的实际能力,答案仍进行了分点,以分号隔开

(我们鼓励学生分点答题)。

►试题问题:图像包含的信息较少,可以再协调文字材料和图像材料的信息比重。

案例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