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德兴通中英文学校八年级(上)开学语文试卷_第1页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德兴通中英文学校八年级(上)开学语文试卷_第2页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德兴通中英文学校八年级(上)开学语文试卷_第3页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德兴通中英文学校八年级(上)开学语文试卷_第4页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德兴通中英文学校八年级(上)开学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2-2023学年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德兴通中英文学校八年级(上)开学语文试卷一、基础题(共5题,共30分)1.(10分)古诗文默写(1)《钱塘湖春行》通过禽鸟的活动传达春天来临的信息,透露诗人喜悦之情的两句诗是:,。(2)《渡荆门送别》中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述作者对故乡依依不舍的感情的诗句是:,。(3)《野望》中描写秋意正浓的山野景色的诗句是:,。(4)晓雾将歇,猿鸟乱鸣;,。(陶弘景《答谢中书书》)(5)亭亭山上松,。(刘桢《赠从弟(其二)》)(6),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2.(4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1)总之:都是些fánsuǒ之至,至今想起来还觉得非常麻烦的事情。(2)队伍还是极迟慢地向前行动。我们就跟瑶民pāntán起来。(3)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fùrújiēzhī的人物了。(4)闻先生xīnbùzàiyān,抱歉地道一声:“秩序不在我的范围内。”3.(3分)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海天一色的青澳湾,历史悠久的总兵府,险峻高耸的黄花山……这些美景让每一位来南澳的游客都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B.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汕头当之无愧地获得了2021年亚青会的主办权。 C.对于重要的书,我们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D.环卫工人的劳动也许是具体而微的,但不可缺少,因为我们的城市需要整洁干净,他们应受到尊重。4.(3分)下列句子修改错误的一项是()A.在这次综合性活动中,从各个方面探寻黄河的历史,感受黄河的风采,了解黄河的隐患。(把“了解黄河的隐患”放到“感受黄河的风采”的前面) B.他的父母都是中学教员,他妈妈就在他的母校西乡一中任教,这次千里迢迢地作为校方代表赶到北京来了。(“千里迢迢地”放到“代表”后面) C.这本杂志的对象,主要是面向中学语文教师及其他语文工作者。(去掉“面向”) D.顺着笛声看去,一个青年坐在湖边吹笛,吹得那么哀怨凄楚。(主语不一致,去掉“顺着笛声看去,”)5.(10分)学完《雨的四季》,七年级(1)班开展了“走进雨季”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1)【雨之诗】古诗词中描写“雨”的诗句不胜枚举,请结合自己的积累,写出完整的诗句上下句。(2)【雨之韵】当冬天来临,雨已经化了妆,变成了美丽的雪花。你看那来自塞北的雪:我爱你,塞北的雪/飘飘洒洒漫天遍野/你的舞姿是那样的轻盈/你的心地是那样的纯洁/你是春雨的亲姐妹哟/你是春天派出的使节,春天的使节……——《塞北的雪》歌词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上面的歌词。(3)【雨之声】请你仿照下面的句子,从雨的角度来向人类诉说你的心声。人类朋友,请你听听我的诉说:我可以是一场及时雨、一场酸雨、一场暴雨,给人类带来福祉或灾难。我是一场及时雨,用我甘甜的乳汁浇灌久旱干渴的原野;,;,。二、阅读题(共3题,共40分)6.(15分)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完成题目。【甲】马说韩愈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选自《韩昌黎文集校注》)【乙】华章藻蔚①,非朦瞍②,所玩;英逸之才,非浅短所识。聪鉴③不足,则俊民与庸夫一概矣。夫以玉为石者,亦将以石为玉矣;以贤为愚者,亦将以愚为贤者矣。以石为玉,未有伤也;以愚为贤者,亡之诊④也。盖诊亡者,虽存而必亡;犹脉死者虽生而必死也悲夫!(节选自《抱朴子外篇•擢⑤才》)【注】①藻蔚:光彩鲜艳的样子。②朦瞍:盲人。③聪鉴:鉴别人物的才智。④亡之诊:亡国的征兆。诊,征兆。⑤擢:选拔。(1)请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①骈死于槽枥之间②才美不外见③非浅短所识④以贤为愚者(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虽有千里之能鹏之徙于南冥也(《北冥有鱼》)B.其真无马耶不知其旨也(《虽有嘉肴》)C.则俊民与庸夫一概矣选贤与能(《大道之行也》)D.以愚为贤者死者长已矣(《石壕吏》)(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4)用“/”标示出下列句子中的停顿。(标示2处)犹脉死者虽生而必死也悲夫!(5)回答问题。①两文都探讨了的问题。【甲】文通篇运用的手法,“食马者”实则就是埋没、摧残人才的人。【乙】文通篇运用类比手法,“俊民”实则就是【甲】文中的“。”②两文结尾分别在“呜呼”“悲夫”什么?都传递出作者怎样的情感?7.(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融张金刚①融,有形,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浸润着时间的味道,演绎着渗透的传奇。②融,无形,是一种情感的交汇,凭借着心灵的沟通,形成了彼此的默契。③生活的圈子,是无数个体在不同领域的交集,让邂逅成为永恒的要旨便是“融”。④央视2012年《开学第一课》,于丹讲得好:把生鸡蛋、胡萝卜、茶叶分别放在三个锅里煮。第一个锅里,生鸡蛋被煮熟,变得硬邦邦。生活中有些只固守着自己内心、不肯融合的人,最后变成了孤家寡人,被生活煮硬。第二个锅里,胡萝卜被煮得软塌塌,成了胡萝卜泥。有些人因为没有生命的坚持,被生活煮得没了自己。第三个锅里,茶叶在沸腾中自己舒展了、丰美了、滋润了,同时它把无色无味的水变成了一锅香茶,有些人,在煎熬里成全了自己,改变了别人。⑤其实,这正是社会、个体间正能量、负能量的较量与融合。社会并不完美,个人也不是完人,学会适应,彼此融入,才会统一。有时,坚守,并不合时宜,就要尝试接纳和改变;有时,妥协,就会被现实无情地打败和抛弃;最佳,便是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生共荣,做一片既能释放、传递正能量,又能承受煎熬、历炼,涅槃重生的“茶叶”。这便是做人、处世的通用法则。⑥一直有人在置疑,仅一些模范、英雄能否撑社会善美的天空。我无法回答。但我更希望将他们看作“源头活水”,在其汩汩喷涌、涓涓流淌间,滋润、浇灌出周边茂盛的花草,融汇、吸纳无数奔流向海的细流,一起融入浩瀚的湖海。一人、两人、多人,渐渐传递、互融,终可汇成大爱、大德、大义。人与人,融洽和睦,其乐融融。社会,被爱包容,和谐祥和,自会一派融融。(1)请结合全文,概括作者的主要观点。(2)第④段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其作用是什么?(3)联系上下文,理解第⑥段中划线的句子。8.(15分)现代文阅读。边城端午①边城所在一年中最热闹的日子,是端午,中秋和过年。三个节日过去三五十年前如何兴奋了这地方人,直到现在,还毫无什么变化,仍能成为那地方居民最有意义的几个日子。②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任何人家到了这天必可以吃鱼吃肉。大约上午十一点钟左右,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饭,把饭吃过后,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河街有熟人的,可到河街吊脚楼门口边看,不然就站在税关门口与各个码头上看。河中龙船以长潭某处作起点,税关前作终点,作比赛竞争。因为这一天军官税官以及当地有身份的人,莫不在税关前看热闹。划船的事各人在数天以前就早有了准备,分组分帮各自选出了若干身体结实手脚伶俐的小伙子,在潭中练习进退。船只的形式,与平常木船大不相同,形体一律又长又狭,两头高高翘起,船身绘着朱红颜色长线,平常时节多搁在河边干燥洞穴里,要用它时,拖下水去。每只船可坐十二个到十八个桨手,一个带头的,一个鼓手,一个锣手。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带头的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即刻蓬蓬镗镗把锣鼓很单纯的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一船快慢既不得不靠鼓声,故每当两船竞赛到剧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梁红玉老鹳河时水战擂鼓的种种情形。凡把船划到前面一点的,必可在税关前领赏,一匹红,一块小银牌,不拘缠挂到船上某一个人头上去,皆显出这一船合作的光荣。好事的军人,且当每次某一只船胜利时,必在水边放些表示胜利庆祝的五百响鞭炮。③赛船过后,城中的戍军长官,为了与民同乐,增加这节日的愉快起见,便把三十只绿头长颈大雄鸭,颈脖上缚了红布条子,放入河中,尽善于泅水的军民人等,下水追赶鸭子。不拘谁把鸭子捉到,谁就成为这鸭子的主人。于是长潭换了新的花样,水面各处是鸭子,各处有追赶鸭子的人。④船与船的竞赛,人与鸭子的竞赛,直到天晚方能完事。⑤掌水码头的龙头大哥顺顺,年青时节便是一个泅水的高手,入水中去追逐鸭子,在任何情形下总不落空。但一到次子傩送年过十二岁时,已能入水闭铺汆着到鸭子身边,再忽然从水中冒水而出,把鸭子捉到,这作爸爸的便解嘲似的说:“好,这种事有你们来作,我不必再下水了。”于是当真就不下水与人来竞争捉鸭子。但下水救人呢,当作别论。凡帮助人远离患难,便是入火,人到八十岁,也还是成为这个人一种不可逃避的责任!⑥天保傩送两人皆是当地泅水划船好选手。⑦端午又快来了,初五划船,河街上初一开会,就决定了属于河街的那只船当天入水。天保恰好在那天应向上行,随了陆路商人过川东龙潭送节货,故参加的就只傩送。十六个结实如牛犊的小伙子,带了香烛、鞭炮、同一个用生牛皮蒙好绘有朱红太极图的高脚鼓,到了搁船的河上游山洞边,烧了香烛,把船拖入水后,各人上了船,燃着鞭炮,擂着鼓,这船便如一枝箭似的,很迅速的向下游长潭射去。⑧那时节还是上午,到了午后,对河渔人的龙船也下了水,两只龙船就开始预习种种竞赛的方法。水面上第一次听到了鼓声,许多人从这鼓声中,感到了节日临近的欢悦。⑨蓬蓬鼓声掠水越山到了渡船头那里时,最先注意到的是那只黄狗。那黄狗汪汪的吠着,受了惊似的绕屋乱走,有人过渡时,便随船渡过河东岸去,且跑到那小山头向城里一方面大吠。⑩翠翠正坐在门外大石上用粽叶编蚱蜢蜈蚣玩,见黄狗先在太阳下睡着,忽然醒来便发疯似的乱跑,过了河又回来,就问它骂它:⑪“狗,狗,你做什么!不许这样子!”⑫可是一会儿那声音被她发现了,她于是也绕屋跑着,且同黄狗一块儿渡过了小溪,站在小山头听了许久,让那点迷人的鼓声,把自己带到一个过去的节日里去。——选自沈从文《边城》(1)第①段中提到节日“兴奋了这地方的人”,下文第②段中“这地方的人”兴奋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2)品味下列句子,思考并回答括号里的问题。①于是长潭换了新的花样,水面各处是鸭子,各处有追赶鸭子的人。(品析加点字的妙处。)②这作爸爸的便解嘲似的说:“好,这种事有你们来作,我不必再下水了。”(品味顺顺话语中传达的含义和情感。)(3)选文结尾部分提到黄狗有什么作用?(4)有人评价,《边城》刻画的是一个近乎“世外桃源”的乡村社会,你赞同这种看法吗?结合选文内容,并联系本学期所学的《桃花源记》,谈谈你的看法。三、写作题(共1题,共50分)9.(50分)人的一生是漫长的,在时光赛道上,我们正忙碌地行走着,而那一段段逝去的生活却让我们忍不住回头观望,或温暖,或开心,或烦恼……引人无限回想。请以“那段_____的生活”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填“温暖”“奋斗”“诗意”“幸福”……(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3)不少于600字。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德兴通中英文学校八年级(上)开学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基础题(共5题,共30分)1.(10分)古诗文默写(1)《钱塘湖春行》通过禽鸟的活动传达春天来临的信息,透露诗人喜悦之情的两句诗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2)《渡荆门送别》中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述作者对故乡依依不舍的感情的诗句是: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3)《野望》中描写秋意正浓的山野景色的诗句是: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4)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陶弘景《答谢中书书》)(5)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刘桢《赠从弟(其二)》)(6)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解答】答案:(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2)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3)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重点字:唯)(4)夕日欲颓,沉鳞竞跃(重点字:颓)(5)瑟瑟谷中风(重点字:瑟)(6)老骥伏枥(重点字:骥)2.(4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1)总之:都是些fánsuǒ烦琐之至,至今想起来还觉得非常麻烦的事情。(2)队伍还是极迟慢地向前行动。我们就跟瑶民pāntán攀谈起来。(3)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fùrújiēzhī妇孺皆知的人物了。(4)闻先生xīnbùzàiyān心不在焉,抱歉地道一声:“秩序不在我的范围内。”【解答】答案:(1)烦琐(2)攀谈(3)妇孺皆知(4)心不在焉3.(3分)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海天一色的青澳湾,历史悠久的总兵府,险峻高耸的黄花山……这些美景让每一位来南澳的游客都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B.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汕头当之无愧地获得了2021年亚青会的主办权。 C.对于重要的书,我们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D.环卫工人的劳动也许是具体而微的,但不可缺少,因为我们的城市需要整洁干净,他们应受到尊重。【解答】A.使用正确,心旷神怡:旷:开阔;怡:愉快。心境开阔,精神愉快。B.使用正确,当之无愧:无愧:毫无愧色。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无须感到惭愧。C.使用正确,开卷有益:开卷:打开书本,指读书;益:好处。读书总有好处。D.使用有误,具体而微:具体:各部分已大体具备;微:微小。指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大体都有了,不过形状和规模比较小些。此处应该为“微不足道”。故选:D。4.(3分)下列句子修改错误的一项是()A.在这次综合性活动中,从各个方面探寻黄河的历史,感受黄河的风采,了解黄河的隐患。(把“了解黄河的隐患”放到“感受黄河的风采”的前面) B.他的父母都是中学教员,他妈妈就在他的母校西乡一中任教,这次千里迢迢地作为校方代表赶到北京来了。(“千里迢迢地”放到“代表”后面) C.这本杂志的对象,主要是面向中学语文教师及其他语文工作者。(去掉“面向”) D.顺着笛声看去,一个青年坐在湖边吹笛,吹得那么哀怨凄楚。(主语不一致,去掉“顺着笛声看去,”)【解答】A.有误,成分残缺,可将“在……中”删去;BCD.正确。故选:A。5.(10分)学完《雨的四季》,七年级(1)班开展了“走进雨季”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1)【雨之诗】古诗词中描写“雨”的诗句不胜枚举,请结合自己的积累,写出完整的诗句上下句。(2)【雨之韵】当冬天来临,雨已经化了妆,变成了美丽的雪花。你看那来自塞北的雪:我爱你,塞北的雪/飘飘洒洒漫天遍野/你的舞姿是那样的轻盈/你的心地是那样的纯洁/你是春雨的亲姐妹哟/你是春天派出的使节,春天的使节……——《塞北的雪》歌词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上面的歌词。(3)【雨之声】请你仿照下面的句子,从雨的角度来向人类诉说你的心声。人类朋友,请你听听我的诉说:我可以是一场及时雨、一场酸雨、一场暴雨,给人类带来福祉或灾难。我是一场及时雨,用我甘甜的乳汁浇灌久旱干渴的原野;我是一场酸雨,用我委屈的泪水淋洗废气弥漫的天空;我是一场暴雨,用我凶猛的力量洗劫物欲横流的城市。【解答】答案:(1)示例: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注意“涨”的书写)(2)示例:歌词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塞北的雪轻盈、洁白的特点,赞美了其给人间带来希望与美好,表达了作者对雪的喜爱、赞美之情。(3)示例:我是一场酸雨用我委屈的泪水淋洗废气弥漫的天空我是一场暴雨用我凶猛的力量洗劫物欲横流的城市二、阅读题(共3题,共40分)6.(15分)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完成题目。【甲】马说韩愈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选自《韩昌黎文集校注》)【乙】华章藻蔚①,非朦瞍②,所玩;英逸之才,非浅短所识。聪鉴③不足,则俊民与庸夫一概矣。夫以玉为石者,亦将以石为玉矣;以贤为愚者,亦将以愚为贤者矣。以石为玉,未有伤也;以愚为贤者,亡之诊④也。盖诊亡者,虽存而必亡;犹脉死者虽生而必死也悲夫!(节选自《抱朴子外篇•擢⑤才》)【注】①藻蔚:光彩鲜艳的样子。②朦瞍:盲人。③聪鉴:鉴别人物的才智。④亡之诊:亡国的征兆。诊,征兆。⑤擢:选拔。(1)请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①骈死于槽枥之间并列②才美不外见同“现”,显现③非浅短所识辨识④以贤为愚者贤能的人(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DA.虽有千里之能鹏之徙于南冥也(《北冥有鱼》)B.其真无马耶不知其旨也(《虽有嘉肴》)C.则俊民与庸夫一概矣选贤与能(《大道之行也》)D.以愚为贤者死者长已矣(《石壕吏》)(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4)用“/”标示出下列句子中的停顿。(标示2处)犹脉死者虽生而必死也悲夫!(5)回答问题。①两文都探讨了选拔人才的问题。【甲】文通篇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食马者”实则就是埋没、摧残人才的人。【乙】文通篇运用类比手法,“俊民”实则就是【甲】文中的“千里马。”②两文结尾分别在“呜呼”“悲夫”什么?都传递出作者怎样的情感?【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①句意: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骈:并列;②句意:才能和美德不能表现在外面。见:同“现”,显现;③句意:不是见识浅薄的人所能够辨识的。识:辨识;④句意:把贤者当作愚人的人。贤:贤能的人。(2)本题考查一词多义。A.不同,的/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不同,难道/代词,它;C.不同,和/同“举”,选举;D.相同,……的人。故选:D。(3)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结合。句中重点词语有:食,同“饲”,喂养;尽,竭尽。句意为:喂养它却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4)本题考查句子的断句。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根据句意进行分析。句意为:就像脉象出现了死亡症状的人,虽然还活着却必死无疑。唉,真是可悲啊!故断为:犹脉死者/虽生而必死也/悲夫!(5)①本题考查学生的比较阅读能力。【甲】文把伯乐比喻为知人善任的贤君,把千里马比喻为未被发现的真正人才,阐述了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原因,对统治者不识人才和摧残人才的社会现象进行了抨击,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人才、埋没人才的强烈愤慨的发泄。【乙】文也是谈论人才问题,运用了类比的手法,其中“俊民”实则就是【甲】文的“千里马”。②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情感的把握能力。【甲】文“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表明作者感叹人才被埋没,作者对人才被埋没的愤慨。【乙】文“以愚为贤者,亡之诊也。盖诊亡者,虽存而必亡;犹脉死者,虽生而必死也。悲夫”感叹如果不识人才就会灭国。所以,两文都表达了作者对人才被埋没的愤慨。答案:(1)①并列;②同“现”,显现;③用马鞭驱赶;④贤能的人。(2)D(3)喂养它却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2)①(它)鸣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②优秀出色的人才,不是见识浅薄的人所能够辨识的。(4)犹脉死者/虽生而必死也/悲夫!(5)①选拔人才;托物言志;千里马。②【甲】文感叹人才被埋没,【乙】文感叹如果不识人才就会灭国。两文都表达了作者对人才被埋没的愤慨(愤懑、悲叹)7.(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融张金刚①融,有形,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浸润着时间的味道,演绎着渗透的传奇。②融,无形,是一种情感的交汇,凭借着心灵的沟通,形成了彼此的默契。③生活的圈子,是无数个体在不同领域的交集,让邂逅成为永恒的要旨便是“融”。④央视2012年《开学第一课》,于丹讲得好:把生鸡蛋、胡萝卜、茶叶分别放在三个锅里煮。第一个锅里,生鸡蛋被煮熟,变得硬邦邦。生活中有些只固守着自己内心、不肯融合的人,最后变成了孤家寡人,被生活煮硬。第二个锅里,胡萝卜被煮得软塌塌,成了胡萝卜泥。有些人因为没有生命的坚持,被生活煮得没了自己。第三个锅里,茶叶在沸腾中自己舒展了、丰美了、滋润了,同时它把无色无味的水变成了一锅香茶,有些人,在煎熬里成全了自己,改变了别人。⑤其实,这正是社会、个体间正能量、负能量的较量与融合。社会并不完美,个人也不是完人,学会适应,彼此融入,才会统一。有时,坚守,并不合时宜,就要尝试接纳和改变;有时,妥协,就会被现实无情地打败和抛弃;最佳,便是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生共荣,做一片既能释放、传递正能量,又能承受煎熬、历炼,涅槃重生的“茶叶”。这便是做人、处世的通用法则。⑥一直有人在置疑,仅一些模范、英雄能否撑社会善美的天空。我无法回答。但我更希望将他们看作“源头活水”,在其汩汩喷涌、涓涓流淌间,滋润、浇灌出周边茂盛的花草,融汇、吸纳无数奔流向海的细流,一起融入浩瀚的湖海。一人、两人、多人,渐渐传递、互融,终可汇成大爱、大德、大义。人与人,融洽和睦,其乐融融。社会,被爱包容,和谐祥和,自会一派融融。(1)请结合全文,概括作者的主要观点。(2)第④段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其作用是什么?(3)联系上下文,理解第⑥段中划线的句子。【解答】(1)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提炼和概括议论文的论点,论点是作者的完整看法、见解或主张,能够统摄全文,本文额中心论点需要概括,那么首先读懂文章的内容,弄清作者针对什么问题而发表议论,然后再看作者对这个问题的观点是什么,进而概括即可。根据文章第五段“其实,这正是社会、个体间正能量、负能量的较量与融合”,第六段“一人、两人、多人,渐渐传递、互融,终可汇成大爱、大德、大义。人与人,融洽和睦,其乐融融。社会,被爱包容,和谐祥和,自会一派融融”,可以明确作者提出的是社会、个体之间要相互融合,才能和睦和谐。据此解答,表述完整,意思对即可。(2)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辨析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解答此类题需要正确辨别论证方法,然后根据各种论证方法的答题格式,具体分析,进行解答。根据“央视2012年《开学第一课》,于丹讲得好…”可以看出运用了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用“生鸡蛋、胡萝卜、茶叶”进行比喻,是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将不同的人的不同结果进行对比,是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然后根据具体内容,利用论证方法的作用的答题模式进行解答即可。(3)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文章中的关键句子的理解,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意思,然后结合文章作者的思想、观点、态度来理解句子。划线句中“他们”指的是上文的“一些模范、英雄”,再根据句子中把这些模范和英雄看作“源头活水”,流淌、滋润,浇灌,实际含义就是让这些英雄的释放传递正能量,带动周围的人们,让人与人、人与社会和睦和谐。据此解答,意思对即可,不能照抄原文。答案:(1)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只有相互融合,才能共生共荣。(2)比喻论证,对比论证,道理论证(写出其中两个即可).深入浅出、生动形象地诠释“融”的含义,并在对照(比较,对比)中突出了传递正能量,彼此融入的必要性(论证方法1分,作用2分)。(3)作者希望英雄模范发挥榜样引领作用,不断释放自己的正能量(1分),带动(影响,辐射)越来越多的人相互接纳,融入社会(1分)最终达成共生共荣(或人与人融洽和睦,社会和谐祥和)之目的(1分)(得分要点:英雄个人践行﹣﹣带动他人践行﹣﹣达成目的。三个阶段各1分,若直接抄句子至段末而不分析得1分)8.(15分)现代文阅读。边城端午①边城所在一年中最热闹的日子,是端午,中秋和过年。三个节日过去三五十年前如何兴奋了这地方人,直到现在,还毫无什么变化,仍能成为那地方居民最有意义的几个日子。②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任何人家到了这天必可以吃鱼吃肉。大约上午十一点钟左右,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饭,把饭吃过后,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河街有熟人的,可到河街吊脚楼门口边看,不然就站在税关门口与各个码头上看。河中龙船以长潭某处作起点,税关前作终点,作比赛竞争。因为这一天军官税官以及当地有身份的人,莫不在税关前看热闹。划船的事各人在数天以前就早有了准备,分组分帮各自选出了若干身体结实手脚伶俐的小伙子,在潭中练习进退。船只的形式,与平常木船大不相同,形体一律又长又狭,两头高高翘起,船身绘着朱红颜色长线,平常时节多搁在河边干燥洞穴里,要用它时,拖下水去。每只船可坐十二个到十八个桨手,一个带头的,一个鼓手,一个锣手。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带头的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即刻蓬蓬镗镗把锣鼓很单纯的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一船快慢既不得不靠鼓声,故每当两船竞赛到剧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梁红玉老鹳河时水战擂鼓的种种情形。凡把船划到前面一点的,必可在税关前领赏,一匹红,一块小银牌,不拘缠挂到船上某一个人头上去,皆显出这一船合作的光荣。好事的军人,且当每次某一只船胜利时,必在水边放些表示胜利庆祝的五百响鞭炮。③赛船过后,城中的戍军长官,为了与民同乐,增加这节日的愉快起见,便把三十只绿头长颈大雄鸭,颈脖上缚了红布条子,放入河中,尽善于泅水的军民人等,下水追赶鸭子。不拘谁把鸭子捉到,谁就成为这鸭子的主人。于是长潭换了新的花样,水面各处是鸭子,各处有追赶鸭子的人。④船与船的竞赛,人与鸭子的竞赛,直到天晚方能完事。⑤掌水码头的龙头大哥顺顺,年青时节便是一个泅水的高手,入水中去追逐鸭子,在任何情形下总不落空。但一到次子傩送年过十二岁时,已能入水闭铺汆着到鸭子身边,再忽然从水中冒水而出,把鸭子捉到,这作爸爸的便解嘲似的说:“好,这种事有你们来作,我不必再下水了。”于是当真就不下水与人来竞争捉鸭子。但下水救人呢,当作别论。凡帮助人远离患难,便是入火,人到八十岁,也还是成为这个人一种不可逃避的责任!⑥天保傩送两人皆是当地泅水划船好选手。⑦端午又快来了,初五划船,河街上初一开会,就决定了属于河街的那只船当天入水。天保恰好在那天应向上行,随了陆路商人过川东龙潭送节货,故参加的就只傩送。十六个结实如牛犊的小伙子,带了香烛、鞭炮、同一个用生牛皮蒙好绘有朱红太极图的高脚鼓,到了搁船的河上游山洞边,烧了香烛,把船拖入水后,各人上了船,燃着鞭炮,擂着鼓,这船便如一枝箭似的,很迅速的向下游长潭射去。⑧那时节还是上午,到了午后,对河渔人的龙船也下了水,两只龙船就开始预习种种竞赛的方法。水面上第一次听到了鼓声,许多人从这鼓声中,感到了节日临近的欢悦。⑨蓬蓬鼓声掠水越山到了渡船头那里时,最先注意到的是那只黄狗。那黄狗汪汪的吠着,受了惊似的绕屋乱走,有人过渡时,便随船渡过河东岸去,且跑到那小山头向城里一方面大吠。⑩翠翠正坐在门外大石上用粽叶编蚱蜢蜈蚣玩,见黄狗先在太阳下睡着,忽然醒来便发疯似的乱跑,过了河又回来,就问它骂它:⑪“狗,狗,你做什么!不许这样子!”⑫可是一会儿那声音被她发现了,她于是也绕屋跑着,且同黄狗一块儿渡过了小溪,站在小山头听了许久,让那点迷人的鼓声,把自己带到一个过去的节日里去。——选自沈从文《边城》(1)第①段中提到节日“兴奋了这地方的人”,下文第②段中“这地方的人”兴奋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2)品味下列句子,思考并回答括号里的问题。①于是长潭换了新的花样,水面各处是鸭子,各处有追赶鸭子的人。(品析加点字的妙处。)②这作爸爸的便解嘲似的说:“好,这种事有你们来作,我不必再下水了。”(品味顺顺话语中传达的含义和情感。)(3)选文结尾部分提到黄狗有什么作用?(4)有人评价,《边城》刻画的是一个近乎“世外桃源”的乡村社会,你赞同这种看法吗?结合选文内容,并联系本学期所学的《桃花源记》,谈谈你的看法。【解答】(1)本题考查提取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此题要从选文第②段中提出关键信息,用简洁的语句加以概括。第②段写了以下几种人及其表现: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军官税官以及当地有身份的人“莫不在税关前看热闹”;划船的各人“在数天以前就早有了准备”。这些都是众人兴奋的表现。(2)本题考查提取赏析和理解句子的能力。①“各处”是到处的意思。“各处是鸭子”表现了鸭子多;“各处有追赶鸭子的人”表现出人多,两个“各处”写出了当时场面的热闹。②描写爸爸的话,是语言描写。“这种事有你们来作”表现对儿子技艺的肯定,“我不必再下水了”表现出对儿子的信任,肯定儿子,信任儿子,也流露出做父亲的对儿子的喜爱和赞赏。(3)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写法的能力。狗被惊醒,“发疯似的乱跑”烘托了赛龙舟的热闹;骂狗和跟着狗跑,表现翠翠的稚气可爱;跟着黄狗“绕屋跑”,“且同黄狗一块儿渡过了小溪,站在小山头听了许久”,表现鼓声的迷人,也为后文翠翠回忆往事做了铺垫。(4)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和个性表达的能力。《桃花源记》描写的社会没有剥削和压迫,民风淳朴,人们安居乐业。选文中的人们也淳朴友善,赛龙舟时大家团结合作,充满欢乐,城中的戍军长官也“与民同乐”,边城也和世外桃源一样。解答此题围绕两个地方的共同点简洁分析即可。答案:(1)三个方面:妇女孩子穿新衣,额角画王字;全茶峒人午饭后倒锁了门,全家出城看划船;军官税官当地有身份的人都在税关前看热闹;划船的各人在数天以前就早有了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