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山东省德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2024.9)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礼记・丧服传》中记载:“诸侯之子(非嫡长子)称公子,公子不得称(祭祀)先君;公子之子称公孙,公孙不得祖(祭祀)诸侯。此自卑别于尊者也。”材料中的规定主要体现的是A.宗法制 B.分封制 C.内外服制 D.世袭制【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因此根据材料“诸侯之子(非嫡长子)称公子,公子不得称(祭祀)先君”可知与宗法制有关,A项正确;分封制是地方的政治制度,排除B项;内外服制度是商朝的地方政治制度,排除C项;材料与世袭制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2.《说文解字》解释说:“宗,尊祖庙也。”也就是说,宗法的“宗”本义是宗庙。这说明维系宗法制度的纽带是()A.地域关系 B.血缘关系 C.信仰关系 D.财产关系【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中国)。根据材料“宗法的‘宗’本义是宗庙”可知,尊尊、亲亲的宗法制以血缘为纽带,B项正确;地域与“宗,尊祖庙也”不符,排除A项;材料不能说明宗法制的纽带是信仰,排除C项;财产并非宗法制的纽带,排除D项。故选B项。3.汉代大体是秦代之延续,“尽管表面上与秦及其制度划清了界限,但汉朝实质上重建了秦的中央集权官僚政治。”以上认识基于汉代A.设立中朝限制相权 B.设置刺史监察地方C.分封诸侯郡国并行 D.广置列侯层层分封【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尽管表面上与秦及其制度划清了界限,但汉朝实质上重建了秦的中央集权官僚政治”,可得出,材料强调“汉承秦制”,结合所学可知,西汉实行郡国并行制,继承和发展了秦朝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故C项正确;中朝制度、刺史制度都始设于西汉,与题意不符,故A、B项错误;“广置列侯层层分封”是汉武帝为解决王国问题颁布的推恩令内容,也是汉代的制度创新,与题意不符,故D项错误。4.汉初,统治者吸取道家无为而治思想,刘邦、萧何相继去世后,宰相曹参对萧何所制定的规章制度一律照搬,出现了“萧规曹随”现象。材料反映出汉初()A.政治制度未出现创新 B.出现了崇道抑法现象C.治国政策颇具连续性 D.政治对后世影响深远【答案】C【解析】材料“统治者吸取道家无为而治思想”“宰相曹参对萧何所制定的规章制度一律照搬”可得出治国政策颇具连续性,坚持无为而治,修养生息,故C符合题意;材料突出汉初政治制度的继承性,但没有反映是否存在创新,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抑制法家思想的信息,故B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提出汉初的政治制度对后世的影响,故D不符合题意。5.如表唐、北宋、明、清时期四省状元数据汇总表。其中③为地区河北河南江苏浙江①171270②314520③12044④221519A.唐代 B.北宋 C.明代 D.清代【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表中③河南状元最多、江苏浙江较少、河北最少,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时期应为北宋。因为北宋时期,河北为辽朝统治区域,经济重心正逐渐南移,且北宋定都于东京(开封),故B项正确;①河北状元最多,其次是河南,南方较少,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时期应为唐代;②江苏状元最多,其次是浙江,北方较少,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时期应为清代;④浙江状元最多,其次是江苏,北方较少,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时期应为明代;①②④分别为唐代、清代和明代,与题意不符,故排除ACD项。6.中国历史上有监察区转为行政区的现象,如汉代的州、唐代的道、宋代的路,这体现出A.中央集权促成地方行政制度变迁 B.经济发展导致地方行政区域调整C.中央对地方的检查力度越来越弱 D.疆域变化影响地方行政区域设置【答案】A【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知识理解能力。汉代的州、唐代的道、宋代的路、元代的省、明清的督抚等,都是中央政府的派出机构,其目的是要维护中央集权制度。选A;B项中的经济发展材料没有体现;C项不符合历史史实,应为中央对地方的检查力度呈现越来越强的趋势;D项错误。7.有学者指出,皇帝亲自下发公文的情况历代均有,唐宋时期,不经中书、门下程序的制敕(称为墨敕或中旨)是不合法的;皇帝的秘密谕旨不经正常程序发布,在明代开始较多使用,但是到了清代才开始制度化。这说明()A.三省体制有利于公文正规化 B.权力集中促进公文制度演化C.明代公文体系缺乏制度建设 D.中央集权加强改变公文发布【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唐宋时期,制敕需经正常程序发布,至清代,皇帝的秘密谕旨不经正常程序发布开始制度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君主专制加强的结果,B项正确;材料并未反映公文正规化与三省体制的关系,排除A项;由材料无法得出明代公文体系的建设情况,排除C项;题干材料强调的是君主专制的加强,未涉及中央集权,排除D项。故选B项。8.中世纪的西方封建国家中,与君权平列的有教权。君权是世俗权力,管辖世俗界,教权是精神权力。封建君主如果侵犯了封臣的权利,封臣可以不对封主尽义务。这表明中世纪的西方封建国家()A.君主专制政体尚未形成 B.君权与教权的分权制衡C.封君与封臣间互不隶属 D.国王与教会的矛盾尖锐【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中世纪的西方封建国家中,与君权平列的有教权”、“封建君主如果侵犯了封臣的权利,封臣可以不对封主尽义务”可知,中世纪的西欧君主的权利并没有达到专制的程度,表明君主专制政体尚未形成,A项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出君权与教权的制衡关系,排除B项;封臣隶属与封君,排除C项;材料主旨强调中世纪西欧君主的权利并没有达到专制的程度,并没有涉及国王与教会的矛盾问题,排除D项。故选A项。9.19世纪中期,英国国王有选择和任命首相及其他内阁大臣法定权力。但实际上,国王只能接受议会选举结果,委任在选举中获胜的党派领袖为首相,授权首相组阁。这说明当时英国A.法律未能得到执行 B.内阁权力开始膨胀C.议会主权得以确立 D.国王“统而不治”【答案】D【解析】国王只能接受议会的选举结果,不能表达自己的意见,说明英国国王的权力受到严重限制,是“统而不治”的表现,D项正确;材料反映是英国国王统而不治,而非法律没有执行,内阁权力开始膨胀,排除AB项;在17世纪议会作为国家权力中心的地位就得到确认,排除C项。故选D项。10.东汉时期,察举制逐渐形成了由本乡名士主导的乡闾品评传统。至曹魏时,中正(品评官)由朝廷政府委任,私人品评变为官家品评。由此变化可知,曹魏时期的九品中正制()A.与东汉察举制一脉相承 B.以门第为品评标准C.加强了地方门阀的势力 D.意在加强中央集权【答案】D【解析】据材料“东汉时期,察举制逐渐形成了由本乡名士主导的乡闾品评传统。至曹魏时,中正(品评官)由朝廷政府委任,私人品评变为官家品评。”可知,察举制由东汉时期的由本乡名士主导的乡闾品评传统转变为曹魏时期的中正(品评官)由朝廷政府委任,即私人品评变为官家品评,这体现了选官权力由中央控制,其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D项正确;材料主旨是九品中正制品评官的任命,而东汉察举制由本乡名士主导的乡闾品评传统,故A项说法不准确,排除A项;材料主旨是九品中正制品评官的任命,而东汉察举制由本乡名士主导的乡闾品评传统,而不是选官标准的变化,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选官制度的权力由中央控制,而不是地方权力的扩大、加强,排除C项。故选D项。11.《宋神宗实录》初编于哲宗元祐年间,书中大量采用了司马光《日记》;绍圣年间哲宗亲政,又以王安石《日录》为依据重新编修;南宋高宗绍兴初年,又因所谓神宗末年的“宜仁谤史”涉及孟太后及高宗继位正当性的书写问题,再次重修。这种现象表明()A.实录作为信史记述非常审慎 B.历史叙述随研究深入更完善C.历史记述受政治因素的影响 D.原始史料能准确地再现历史【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宋代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题干信息,宋哲宗即位之初,由祖母太皇太后高氏临朝听政。高氏起用司马光等,废除王安石变法的举措,恢复旧法,《宋神宗实录》采用了司马光《日记》,否定王安石变法。哲宗亲政后,复用王安石的变法措施,《宋神宗实录》又以王安石《日录》为依据重新编修,肯定王安石变法。南宋高宗又对《宋神宗实录》再次重修,否定王安石变法。宋朝时期不同皇帝多次修撰《宋神宗实录》,并对新法等态度不一,反映历史记述受政治因素的影响,C项正确;材料反映不同皇帝根据自己的利益需求修改实录,不能体现更加审慎和完善,排除A项、B项;材料并未比较哪种记述更符合历史,实际上不同记述各有其价值,需要甄别比较,排除D项。故选C项。12.1898年7月4日,张之洞、陈宝箴联名呈递《妥议科举新章折》,主张废八股、改进科举。7月19日,光绪帝发布上渝,认为张之洞、陈宝箴的方案“剀切周详,颇中肯綮”,并以此为蓝本进行改革。据此推知,该方案()A.推动新旧势力间的合流 B.颠覆了“中体西用”的理念C.有助于减少变法的阻力 D.否定了维新变法的理论基础【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98年7月4日,张之洞与湖南巡抚陈宝箴联名呈上《妥议科举新章折》,就废八股之后如何改进科举制度,提供了全面的方案。这是一个变通方案,虽还有保守的色彩,但考虑到八股取士的长期影响,采取渐进的、非一步到位的方式,也有其合理性,这显然有助于减少变法阻力,因此C项正确;该方案并不能推动新旧势力合流,排除A项;该方案沿用了“中体西用”的思想,排除B项;该方案并未否定维新变法的理论基础,排除D项。故选C项。1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十六条规定“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第三十三条规定“临时大总统得制定官制官规,但须提交参议院议决。”。上述条文A.保证了人民享有民主权利 B.充分体现了民主自由原则C.体现了民主进程的曲折性 D.意在防止权力的过度集中【答案】D【解析】材料“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得制定官制官规,但须提交参议院议决”体现的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注重议会对总统权力的制约,主要是为了防止权力过度集中,D项正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维护的是资产阶级利益,保障人民享有民主权利的说法与其代表的阶级利益矛盾,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民主自由原则,排除B项;材料与民主进程的曲折性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14.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革命根据地、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建立的不同形式的人民政权,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各时期依次建立的人民政权是()A.苏维埃政权一边区政府一行政区 B.边区政府一苏维埃政权一行政区C.苏维埃政权一行政区一边区政府 D.行政区—苏维埃政权一边区政府【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1930年夏,全国建立起大小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分布在十多个省。在各个革命根据地,各级苏维埃政权也陆续建立起来。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大会制定了宪法大纲,通过了土地法、劳动法等法令,宣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正式成立。抗日战争爆发后,领导的抗日根据地逐步扩大。抗日根据地初期称为“边区”,后期称“解放区”。初期的根据地有陕甘宁、晋察冀、晋冀鲁豫、晋绥等边区,抗战胜利时发展为19个解放区。为适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设立边区政府,作为民国地方政府。设置各级参议会,推行抗日民主制度,边区政府委员由边区参议会选举产生。解放战争期间,在政权建设上采取在解放区设置行政区的办法,巩固新兴的人民政权。先后建立东北、华北、中南、西北行政区。行政区设军政委员会或人民政府,作为最高一级的地方政府机关,各自管辖若干省级及以下行政单位,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因此,各时期依次建立的人民政权是苏维埃政权一边区政府一行政区,A项正确;各时期依次建立的人民政权是苏维埃政权一边区政府一行政区,BC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BCD项。故选A项。15.汉朝采取一种由下而上推荐人才的制度,自东汉后期其选举标准往往取决于地方上少数人的品评。如许劭、郭太都擅长品评人物,“天下言拔士者,咸称许、郭”。这一历史现象较适用于研究A.察举制选举标准的完善 B.世家大族的没落C.九品中正制产生的渊源 D.中央集权的加强【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九品中正制用各州郡有声望的人任“中正”官,负责在本地区品评人物,选拔官吏,因此根据材料“许劭、郭太都擅长品评人物”可知适用于研究九品中正制产生的渊源,C项正确;察举制并不完善,存在较大缺陷,在后期十分明显,排除A项;材料与世家大族的没落无关,排除B项;选官权力掌握在地方手里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排除D项。故选C项。16.据统计,1912-1928年,全国有1300多个大小军阀,一共发动了140次以上的省内及省际战争;总统、执政、大元帅多次更换,内阁总理的更换频繁。这反映了北洋时期A.思想解放文明开化 B.共和制度名存实亡C.民族工业迅速发展 D.军阀割据政治动荡【答案】D【解析】材料“1912-1928年,全国有1300多个大小军阀,一共发动了140次以上的省内及省际战争”'“内阁总理的更换频繁”体现的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军阀割据混战,政治动荡,D项正确;材料与思想解放、共和制度名存实亡及民族工业发展迅速的说法无关,排除ABC项。故选D项。17.陈寅恪先生认为,“盖进士之科虽创于隋代,然当日人民致身通显之途径并不必由此”,据统计,唐早期的科举入仕官员有245名,在整个唐早期的899名官员中占比仅为27.8%。由此可知,隋代至唐早期()A.地方割据势力潜滋暗长 B.科举制度不受帝王重视C.选官制度改革流于形式 D.士族门阀政治影响较大【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唐早期的科举入仕官员有245名,在整个唐早期的899名官员中占比仅为27.8%”可知,除科举并非主要的选官制度,士族门阀政治影响较大,D项正确;材料无法看出地方割据势力潜滋暗长,排除A项;帝王很重视科举制度,排除B项;选官制度改革并非流于形式,排除C项。故选D项。18.19世纪中期以后,社会化大生产导致西方各国的政府主管事务的膨胀,除了管理治安、国防、财政.税收等传统事务外,日益增加了对经济、文化教育等新的事务的管理。某些西方学者把这种变化称为政府从“消极防卫职能”向“积极发展职能”的转变。这一转变()A.广泛提升了官员的执政素养 B.强化了国家干预经济的职能C.成为文官制度改革的推动力 D.导致各国政府行事更加专制【答案】C【解析】据材料“19世纪中期以后,社会化大生产导致西方各国的政府主管事务的膨胀,除了管理治安、国防、财政.税收等传统事务外,日益增加了对经济、文化教育等新的事务的管理”可知,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西方各国的政府主管事务随之膨胀,除了管理治安、国防、财政、税收等传统事务外,日益增加了对经济、文化教育等新的事务的管理,进而推动了文官制度改革,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官员素养的提升,排除A项;材料不仅强调国家对经济等传统事务的管理,还增加了对经济、文化教育等新的事务的管理,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政府办事的方式,D项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19.19世纪初,对英国官吏制度的批评之声已零星出现,但政府并无改变由王公贵族“恩赐”官职做法的打算,直到1855年,《关于建立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才被政府接受,议会根据其改革建议通过了一系列的相关法令。由此可推知,英国文官制度的建立主要得益于A.工业资产阶级的壮大 B.责任内阁制的形成C.君主权力被逐渐架空 D.人民主权论的传播【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文官制度建立的主要原因工业革命发展,工业资产阶级要求参与政权管理,因此根据材料“议会根据其改革建议通过了一系列的相关法令”可知A项正确;责任内阁制确立于1721年英国财政大臣沃波尔首相组阁,排除B项;材料与君主权力被架空的说法无关,排除C项;材料与人民主权论的传播说法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20.在英国,撒切尔夫人将“政治态度”作为选拔高级文官的一个基本的前提条件,白20世纪80年代初到1987年,白金汉宫中的40位常任次官和135位副常任次官,大多数是由撒切尔夫人与其大臣根据他们的政治倾向而任命的。这一行为()A.不利于文官参与政策的制定和决策 B.导致了政务官和事务官职不分C.试图打破文官“政治中立”的传统 D.破坏了文官制度职务常任原则【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撒切尔夫人将‘政治态度’作为选拔高级文官的一个基本的前提条件”可知,撒切尔意在加强对文官队伍的控制,试图打破文官“政治中立”的藩篱,C项正确;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这些举措有利于文官参与决策,排除A项;“导致了”表述太绝对,排除B项;材料中并没有体现破坏职务常任原则,排除D项。故选C项。21.1928年,国民党公布的《训政纲领》规定,“指导监督国民政府重大国务之施行,由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会议行之”。它反映出国民党()A.强化了对国家行政权力的控制 B.加强了对政党权力的约束C.力图实现政党权力的相互制约 D.效法欧美实行民主政治【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1928年中国。根据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会议负责指导监督国民政府的重大国务,体现了以党治国、一党专政的特点,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国民党可以取代国民政府,强化国民党对行政权力的控制,没有体现对政党权力的约束,排除B项;材料只有国民党对行政权力的控制,没有与其他政党权力的相互制约,排除C项;在欧美民主政治之下党不能代替政府行政,排除D项。故选A项。22.隋唐时期,御史与谏官相辅相成的监察制度体系臻于完备。宋以后,谏官制度逐渐衰微,明清时期逐渐形成以御史与谏官制度合一的、以督察院为主体的单一监察制度体系。可见古代监察体系的演变()A.适应了古代专制权力强化的趋势 B.提高了中央的行政效率C.保障了监察权力机构的高效运作 D.缓和了官员内部的矛盾【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隋唐至明清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宋以后,谏官制度逐渐衰微,明清时期逐渐形成以御史与谏官制度合一的、以督察院为主体的单一监察制度体系。”并结合所学可知,宋代到明清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加强,题干中的监察体系的演变正是受这一趋势的影响而形成的,说明古代监察体系的演变适应了专制权力强化的趋势,A项正确;监察体系逐渐向单一发展,不能用以说明中央的行政效率得以提高,排除B项;监察体系逐渐向单一发展,无法为监察权力机构的高效运作提供保障,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古代监察体系的演变适应了专制权力强化的趋势,与官员内部矛盾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23.下面为1930年左右,在江西地区广泛传播的一首民间歌谣。该类歌谣的流传()同志哥,扁担闪闪亮,朱军长带头挑粮上井冈;井冈兵强马又壮,粮食充足装满仓;消灭白狗子,分田又分粮;保卫根据地,人民得安康A.丰富了民间歌谣的艺术形式 B.利于激发根据地民众的革命热情C.展现了民间艺术的地域特色 D.巩固了当时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30年左右(中国)。据本题材料“消灭白狗子,分田又分粮”概括得出结论是:这些歌谣生动反映了井冈山根据地的情况,有利于激发民众革命的热情,B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歌谣内容,不是歌谣形式,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不同地域的特色,排除C项;此时处于土地革命时期,排除D项。故选B项。24.1946年4月,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布的《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规定:“边区、县、乡人民代表会议(参议会)为人民管理政权机关”,“人民普遍直接平等无记名选举各级代表,各级代表会选举政府人员”。这一文件颁布A.壮大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力量 B.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C.体现了中共探索民主政治的尝试 D.适应了土地革命运动形势的需要【答案】C【解析】根据文件内容可知,陕甘宁边区政府实行人民代表会议,同时实行民主选举代表的方式产生政府人员,这是中共对于民主政治的有益尝试,C项正确;题干主旨是关于边区政府民主政治建设的尝试,无法体现出“扩大”的特征,排除A项;1946年,抗战已经结束,排除B项;土地革命时间是在1927年至1937年,排除D项。故选C项。25.有人指出,中国政府非常稳定,政策非常持续,没有被竞选左右的思维模式。西方的问题就是由于竞选导致各个党派互相竞争。这肯定了中国的()A.民主集中制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分权制衡制度D.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答案】D【解析】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也是我国的政党制度。相对于西方的多党制,我国的一党执政、多党参政的政治模式,不被竞选左右也不轮流执政,有效地防止了多党执政带来的政策不稳定和缺乏长远规划的缺点,故答案为D。民主集中制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原则,与政党制度无关,排除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中共作为执政党与民主党派之间的关系不属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容,排除B;我国政党制度中执政党与民主党派不存在分权制衡的关系,排除C。26.美国1978年通过《文官制度改革法》打破职位分类的限制,1986年通过了文官制度简化法案,在职位分类上,把性质相近的职位进行合并。这些改革措施旨在()A.维护文官系统的稳定性 B.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C.改变文官政治中立原则 D.消除政党政治的弊端【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方文官在发展的过程中,人数急剧膨胀,层次变多,影响了政府的工作效率,材料内容表明美国通过立法,“把性质相近的职位进行合并”,目的就是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B项正确;这些措施的目的并非是维护文官系统的稳定性,排除A项;。这些改革措施的目的并非是改变文官政治中立原则,排除C项;政党政治的弊端无法彻底消除,D项表述错误,且与材料主旨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27.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英国长期处于两党轮流执政的局面,甚至后来工党逐渐取代了自由党的地位,但执政党的频繁更替并没有导致政府工作混乱。这主要得益于A.政府公职向社会开放 B.书面考试程序的完善C.政党分肥制得到加强 D.常任文官制度的推行【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由于英国实行了常任文官制度,所以虽然执政党频繁更替,但文官并不是经常更换,因此并没有导致政府工作的混乱,D项正确;执政党的频繁更替并没有导致政府工作混乱主要是因为常任文官制度的推行,而非政府公职向社会开放和书面考试程序的完善,排除AB项;政党分肥主要是政党之间的利益交换,和材料中的现象没有直接关系,排除C项。故选D项。28.民国时期文官考试时,“试卷之弥封、弥封号册之固封保管、试题之交出及发给、试卷之点收及封送、弥封之拆去及对号、应试人总成绩之审查、及格人员之榜示公布”,都要在监试委员监视之下进行。这一举措A.强化了监察权力 B.有利于公平公正C.提高了官员素质 D.杜绝了腐败行为【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监试委员监督文官考试的各个过程,有利于保证考试的公平公正,B项正确;考试监察是监察委员的职责,与强化权力无关,A项错误;材料与官员素质无关,C项错误;D项说法过于绝对,错误。29.下图所示《奏定学堂章程》颁布的内容表明,当时中国()学堂分为初等和高等小学堂、中学堂、高等学堂三级……高等学堂毕业生授予举人功名,中学堂和高等小学堂毕业生授予生员功名。A.政府废除了科举制 B.近代教育事业起步C.完全确立近代学制 D.新旧教育体制并存【答案】D【解析】从材料表格可以看出,1903年的学堂章程规定了三级教育,呈现出近代化的特点,但是其内容则是延续了传统的旧的学制,反映了此时新旧学制并立,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科举制是否废除的情况,排除A项;近代教育事业起步的说法材料没有体现,无法看出此时是近代教育的开始,排除B项;C项“完全”说法绝对化,排除C项。故选D项。30.强调,好干部是选出来的,更是管出来的。为此,要坚决落实()A.党管干部原则 B.公务员制度建设C.民主选举原则 D.公平竞争原则【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中好干部“更是管出来的”可知,强调要加强对干部的管理。我国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A项正确。B、C、D三项均体现不出“管”的含义,排除。第Ⅱ卷二、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31.【国家治理与监察制度】材料一秦汉统一国家形成后,中央设有御史大夫主管监察,下设御史中丞及各类御史专掌监察。在地方上,由秦以来的御史监郡制,逐渐过渡到汉武帝时期的刺史巡视监察。东汉,御史大夫不再是监察官,御史中丞掌管的御史台成为专门监察机构。从御史大夫到御史台,从御史监郡到刺史巡视,这是秦汉监察制度在向组织独立化、机构化演变。特别是西汉开始,地方监察与行政不再合署办公,是监察脱离行政干预的标志。但是,这时的监察组织仍有很强的依附性,职能交叉明显。例如,西汉御史大夫府与丞相府在职能上还有重叠,东汉御史台隶属于少府,少府属于皇帝的私人机构,其依附性又十分明显。——摘编自卜宪群著《谈我国古代的监察制度》材料二唐朝建立了稳定的一台三院制的监察体制。御史台下分设台院、殿院、察院,统辖诸御史,御史台长官御史大夫“掌邦国刑宪典章之政令,以肃正朝列”,“掌以刑法典章,纠正百官之罪恶”。台院,设侍御史,主要职掌纠弹中央百官,参加大理寺审判和推鞠由皇帝制敕交付的案件。殿院,设殿中侍御史,职掌朝会时百官仪态行止、言行队列,以维护朝仪的秩序和尊严,并负责推按狱讼,监察和巡视京城内外及驻屯京师的诸卫和禁军。察院,设监察御史。武德初年,负责巡按地方,纠视刑狱,并监察百官和在京的所有中央机关的工作和簿案。——摘编自李青《中国古代监察机构的演变及其改革的经验教训》(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汉监察体系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汉到唐朝监察体系的变化,说明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主要作用及局限。【答案】(1)特点:中央和地方监察体系分开;监察向独立化、机构化演变;监察权逐步脱离行政干预;监察对政府机构有依附性,独立性有限;监察官员位卑权重。(2)变化:从御史台到一台三院,御史台内部结构和分工更细致。作用:加强政府对官吏的监察,严肃纲纪,防止贪污腐败;严格中央对地方官员的管理,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治理;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封建统治的巩固,对后世影响深远。局限:服务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依附于皇权,基本出发点是维护以皇权为核心封建统治,作用的大小取决于皇帝。【解析】【小问1】特点:根据材料“中央设有御史大夫主管监察,下设御史中丞及各类御史专掌监察。在地方上,由秦以来的御史监郡制,逐渐过渡到汉武帝时期的刺史巡视监察”可知,中央与地方监察机构的设置;根据材料“东汉,御史大夫不再是监察官,御史中丞掌管的御史台成为专门监察机构”可知,监察权与行政权的分离;根据材料“秦汉监察制度在向组织独立化、机构化演变”可知,监察的独立化和机构化;根据材料“这时的监察组织仍有很强的依附性,职能交叉明显”及所学,可知监察对政府机构有依附性,独立性有限及监察官员位卑权重。【小问2】变化:根据材料二“唐朝建立了稳定的一台三院制的监察体制”、“御史台下分设台院、殿院、察院,统辖诸御史”,可知从御史台到一台三院,御史台内部结构和分工更细致。作用:结合所学,从整顿吏治、加强中央集权、社会经济的发展、巩固封建统治、对后世的借鉴等角度分析。局限:结合所学,从监察制度的本质来分析,古代监察制度主要服务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依附于皇权,基本出发点是维护以皇权为核心的封建统治,作用的大小取决于皇帝。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英国政治变革大事记(部分)1215年《大宪章》限制王权,保障贵族特权,保护部分骑士与市民的利益1265年孟福尔议会召开。英国议会产生的标志1628年《权利请愿书》1689年《权利法案》1701年《王位继承法》1721年沃波尔主持内阁会议,开创了多数党领袖组阁的先例1747年君主不再行使立法否决权19世纪50年代责任内阁制趋于完备19世纪中叶两党制度形成1867年第二次议会改革,城市工人获得选举权19世纪晚期内阁权力膨胀,人称议会“第三院”1884年第三次议会改革,农村工人和矿工获得选举权1911年《阿斯奎斯法案》,上院权力进一步削弱1948年议会通过《人民代表法案》,确立“一人一票”制度(1)分别指出中世纪及近代英国限制王权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事件,并指出中世纪与近代限制王权的本质区别。(2)若进一步研究近代英国政治变革的历程,你认为还需要补充什么史实?举2例并说明理由?【答案】(1)《大宪章》;《权利法案》;《王位继承法》等。中世纪:是贵族、骑士、市民限制王权,调整封君封臣关系,维护封建贵族统治;近代: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限制王权,维护的资产阶级统治。(2)补充1:1688年光荣革命的相关史实。理由:1688年,资产阶级与新贵族发动不流血的宫廷政变;光荣革命结束专制王权;昭示王权源于议会;为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奠基。补充2:1832年议会改革的相关史实。理由:工业革命深入发展,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英国进行议会改革重新划分选区名额,使得工业资产阶级取得更多席位,完善君主立宪制,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类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为古代、近代(英国)。第一小问事件,据材料“1215年,《大宪章》限制王权,保障贵族特权,保护部分骑士与市民的利益”可知,中世纪后期,英国颁布了《大宪章》,限制王权;据材料“1689年《权利法案》”“1701年《王位继承法》可知,为限制王权,近代英国议会先后制定了《权利法案》《王位继承法》等。第二小问,结合所学,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可得出,中世纪的英国,贵族、骑士、市民限制王权,调整封君封臣关系,旨在维护封建贵族统治,而近代限制王权的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其目的在于维护的资产阶级统治。【小问2】本题是开放性试题。时空为近代(英国)。首先,综合材料和所学,列举表格内容之外,近代英国政治史上的两个重大事件,然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建筑涂料工程皮卡租赁合同
- 药物研发学徒技能提升计划
- 贸易余款偿还协议
- 2022年大学能源动力专业大学物理下册月考试卷A卷-附解析
- 结直肠狭窄内镜治疗
- 垃圾问题与学校教育的整合与创新
- 2022年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专业大学物理二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 2022年大学环境生态专业大学物理二期末考试试卷D卷-含答案
- 消化道疾病的护理常规
- 智能餐厅解决方案
- 2023年营养师营养指导员专业技能及理论知识考试题库附含答案
- 单位职工独生子女父母一次性退休补贴申请表
- 国有集团公司中层及员工履职追责问责处理办法模版
- 管理学-第6章-组织设计
- 信用卡提额申请表
- 2020医用氧药典标准
- 七年级生物作业设计
- 2023年考研英语二真题(含答案及解析)【可编辑】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至四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 食堂员工规章制度
- 英文介绍中国饺子-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