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模块01中国古代史历史小论文+观点论述题专项50练一、观点论述题(共39小题)1.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读经学史】材料一: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梁启超《饮冰室合集》(1)结合材料一,分析华夏族形成的特点。写出对华夏族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的战役。【考古研史】材料二:(2)以上出土文物印证了炎黄传说中的哪些内容?【今人忆史】材料三:史前社会里,洪水泛滥成灾。鲧治水采用填堵的办法,没有成效。大禹从前人的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采用新的方法治理洪水。他利用自然地形,把高地筑高加固,把低地挖得更低,让水流顺畅地排出,同时选择适当的地方蓄水用于灌溉,这个办法以疏导为主,把治水患和兴水利结合起来,取得了很大的成功。(3)阅读材料三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2.建立大事年表可以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之间的联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时间事件约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约公元前1600年商朝建立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西周建立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1)从表格中找出标志我国从原始社会开始进入奴隶社会的标志性事件。(2)选择材料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事件,确定一个合适的主题,并加以阐述和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3.材料:中国优秀文化遗产及其贡献文化遗产领域贡献甲骨文文字与甲骨文同时并存的古老文字早已灭绝,只有甲骨文演变成了今天的汉字,历经数千年而不衰,成为维持和联结中华民族的根《论语》思想孔子的学说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他提出的道德规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也具有深远的影响?建筑李冰主持修建的世界著名水利工程,整个系统自流灌溉,用功省而效益大,至今一直造福于人民——摘编自柳治徵《中国文化史》根据材料,提炼一个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围绕主题,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夏朝历经400多年,到夏王桀在位时期,国力衰弱。桀不修德行,统治残暴,用武力伤害百姓,引起民众的反抗。商的首领汤联络周围部族,起兵攻伐夏王桀,桀大败,夏王朝灭亡。材料二:商朝后期,社会矛盾日趋尖锐,奴隶主贵族更加腐朽。商纣王是商朝的最后一个王,他对外征伐,耗费国力,同时修筑豪华宫殿,对百姓征收繁重的赋税,还施用酷刑,残害人民。公元前1046年,武王联合各地势力,组成庞大的政治联盟,与商军在牧野决战,商军大败,商朝灭亡。材料三:周幽王时,朝政腐败,社会各种矛盾激化。公元前771年,西周王朝被大戎族所灭。(1)结合三段材料,总结夏、商、西周三朝最后一位统治者的共同之处。并回答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2)分析上述三则材料后,同学们得出以下两种观点:第一种,统治者对国家的兴亡很重要;第二种,统治者对国家的兴亡不重要,朝代更替是历史的必然规律。你的观点是什么?请简要说出你的理由。要求:明确写出自己的观点;说明理由要有史实依据)5.阅读商鞅变法的相关材料,从材料中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实正确;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商鞅变法内容:1、政治上,确立县制,废除贵族世袭特权,改革户籍制度,严明法度。2、经济上,废除井田制,鼓励耕织,统一度量衡。3、军事上,奖励军功。作用:使秦国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6.【秦国崛起】材料一秦孝公任商鞅。鞅以(认为)三晋(山西)地狭人贫(地少人穷),秦地广人寡(地广人稀),故草不尽垦,地利不尽出。于是诱(吸引)三晋之人,利其(给他们)田宅,务本(务农)于内,而使泰人应敌于外。故废井田,制阡陌,任其所耕(鼓励开垦荒地),不限多少。数年之间,国富兵强,天下无敌。材料二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守李冰为根治岷江水患,发展川西农业,率蜀地人民选择高山与平原的交接处,利用地势和河道,建造了都江堰。在途经灌县的岷江修鱼嘴,分为内、外江两支,调节两江水量,枯水季节将水调入内江,以利用灌溉,涨水季节将水调往外江,保证灌县县城的安全。人才辈出是秦国崛起的重要原因。请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完成一篇小论文。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国优秀文化遗产及其贡献文化遗产领域贡献甲骨文文字与甲骨文同时并存的古老文字早已灭绝,只有甲骨文演变成了今天的汉字,历经数千年而不衰,成为维持和联结中华民族的根。?思想孔子的学说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他提出的道德规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也具有深远的影响。都江堰建筑李冰主持修建的世界著名水利工程,整个系统自流灌溉,用功省而效益大,至今一直造福于人民。——摘编自柳论微《中国文化史》(1)根据材料,写出与孔子言行思想相关的著作。(2)阅读材料,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围绕主题,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如图——据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材编制阅读以上材料,选择两个历史事件,确定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温馨提示:【历史事件、观点示例】历史事件1:武王伐纣历史事件2:陈胜、吴广起义观点: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注:以上示例仅供考生参考,考生作答不得选用示例中的历史事件1、2和观点)9.嬴政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为此,李老师以“秦的统一”为主题,设计了以下学习任务单,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任务一【结构图——了解政治制度】(1)某学生制作了如图,请你来完成空缺部分。图中中央政府职能部门御史大夫掌管什么事务?并指出图中秦始皇实施的地方行政制度的优势。任务二【列表格——解读治国措施】(2)请同学们根据所学,完成下表秦朝巩固统一措施内容。类别措施影响经济A加强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文化统一文字B交通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使秦朝的陆路交通四通八达军事C巩固边疆任务三【图文呈现——解析秦的辉煌】(3)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发现,是20世纪中国最重大的考古成就之一,也从侧面反映了秦朝的辉煌。请谈一谈其价值。任务四【书写感想——阐释统一启示】(4)结合上述内容提供的信息,以“秦的统一”为题,写一篇150字左右的历史小短文。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秦汉大事年表时期秦朝西汉史实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秦朝建立公元前202年,西汉建立秦始皇开始采取巩固统一的措施汉高祖开始推行休养生息政策秦朝实行暴政文景之治秦末农民起义汉武帝采取巩固大一统措施公元前207年,秦朝的灭亡汉武帝时西汉进入鼎盛时期在学习了秦汉这段历史后,历史老师给同学们拟定了以下三个研究主题:主题一:大一统王朝的确立:秦汉主题二:“文景之治”功在恤民主题三:秦朝亡于政而非亡于制请你任意选择其中一个主题,选取《秦汉大事年表》中两个或两个以上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表述成文,史论结合,条理清楚,逻辑通顺,100﹣150字)11.阅读材料,完成下面问题。秦汉大事年表(部分)秦朝西汉时间事件时间事件公元前221年秦灭齐,统一六国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开始推行休养生息政策秦始皇统一文字公元前158年汉景帝将田租减半秦始皇开始确立中央集权制度公元前167年汉文帝废除肉刑秦始皇统一货币、度量衡公元前127年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公元前220年秦始皇修建了以首都咸阳为中心的驰道公元前124年汉武帝兴办太学公元前215年秦始皇派大将蒙恬北征匈奴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征发50万军戍南越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坑杀儒生公元前117年汉武帝推行盐铁官营秦始皇建阿房宫公元前113年汉武帝收回郡国铸币权(1)依据材料用世纪年代方式写出秦完成统一时间。(2)西汉初,统治者推行修养生息政策这一施政理念主要源自于诸子百家中哪一学派思想。(3)选择材料中相互关联的史实,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至少要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史实)参考示例:选择的史事:汉高祖开始推行休养生息政策、汉文帝废除肉刑、汉景帝将田租减半。观点:汉初统治者励精图治,出现了文景之治的局面。论述:汉高祖开始推行休养生息政策,与民休息,使西汉初年经济得以恢复;汉文帝废除肉刑,以德化民,稳定了自己的统治;汉景帝将田租减半,减轻了农民负担,有利于恢复发展生产。结论:总之,汉初几代统治者以民为本,励精图治,西汉社会出现了“文景之治”的局面。12.过去的一年,是新冠疫情肆虐,给世界各国人民带来巨大灾难的一年;也是中国抓住机遇,迅速发展经济,促进中国经济腾飞的一年;更是展现中国外交风采,加速实现世界命运共同体的一年。看今朝,忆往昔,回顾中国古代历史,对我们中国梦的实现,也留下了巨大的借鉴意义。请围绕主题“经济发展与中外交流”,完成下面的探究活动。任务一:【图片识读】(1)观察上面四幅图片,谈谈工具、技术的发明和应用对我国古代经济发展有什么重要作用?任务二:【材料研读】材料一:三国和两晋时期,北方的匈奴、羯、氐、羌、鲜卑等少数民族开始内迁到黄河流域……以匈奴人灭西晋为序幕,各民族纷纷建立自己的政权……他们彼此征战,人民被屠杀,牛马被掠夺,城市化为废墟,田地大量荒芜。为躲避战乱,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了南迁的浪潮。材料二:东晋政府对待侨流的政策:建立侨郡县,承认流人为侨人,给予侨民以持白籍、免除税役的权利。东晋南朝时,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大片的荒地被开垦为农田,稻田里开始使用绿肥,牛耕和粪肥也得到推广。到梁代,(姑孰)附近已是“良畴美柘,畦畎相望,连宇高甍,阡陌如绣”。一派田美土肥之象了。——万绳楠《江东侨郡县的建立与经济的开发》(2)根据材料一说说“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了南迁的浪潮”的主要原因。材料一中“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与材料二中“江南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二者有什么内在联系?除了农业以外,江南地区的开发还有什么其他表现?任务三:【以史带论】材料一:海上丝绸之路把丝绸远销海外,古代南亚、东南亚各地人民都喜欢穿中国丝绸制成的筒裙,在中国文献中,东南亚人民“以帛缠首”的记载比比皆是。日本出现了仿制“唐绫”(中国丝绸)而发展起来的“博多织”纺织法。海上丝绸之路远远不只是向外传布丝绸,还把中国古代的发明创造,如指南针、火药、造纸、活字印刷术、瓷器、医学、中草药等传布到世界各地。——据陈炎《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材料二:2000多年前,我们的先辈穿越草原沙漠,开辟出连通亚欧非的丝绸之路;古丝绸之路打开了各国友好交往的新窗口……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这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3)据材料一,概括中国丝绸外传产生了什么影响?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张骞出使西域起到了什么作用?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一带一路”倡议的现实意义。任务四:【以史为鉴】(4)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作了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计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了坚实基础。请结合史实,以“恰当政策推动社会发展”为主题写一篇150字左右的历史小短文,要求史论结合,史实准确。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为了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进一步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孝文帝不顾守旧势力的反对,于494年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迁都以后,孝文帝要求南迁的鲜卑人必须把洛阳看作是自己的家乡,一律改穿汉服,学习汉语,采用汉姓,提倡与汉人通婚……使少数民族在语言、服饰、风俗、习惯上逐渐与汉族趋同;同时,也使中原文化得到了丰富和发展……——摘自北师大版教材七(上)历史(1)据材料,指出孝文帝“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的目的。(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14.农业是天下根本,中国自古以来重视农业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大事记(距今约10000年——魏晋南北朝)时期大事距今约10000年长江中下游先民开始栽培稻距今约7000年河姆渡人大量栽培水稻,农业工具以骨耜最为典型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战国商鞅变法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战国后期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西汉初汉文帝、汉景帝提倡以农为本,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西汉汉武帝重视兴修水利,组织人力开挖水渠,治理黄河西汉出现了耧车,可将开沟、播种、掩土三道工序一次完成东汉初光武帝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民负担曹魏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曹魏马钧改进制成了灌溉工具翻车东晋南朝时期水稻由直播变成育秧移栽北朝时期贾思勰撰写了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1)根据材料,指出北朝时期贾思勰撰写的农书名称。(2)选择材料中至少两个相互关联的事例,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参考示例,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示例】观点:中国古代水稻种植技术不断进步事件:长江中下游先民开始栽培稻;水稻由直播变成育秧移栽论述:距今约10000年,长江中下游先民开始栽培稻,这说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稻的国家,为人类文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东晋南朝时期水稻开始育秧移栽,是水稻生产技术的重大进步,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农业发展。结论:中国古代水稻种植技术的不断进步对推动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15.改革创新是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能推动生产力迅猛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时间秦与六国交战战争结果全胜失败互有胜负商鞅变法到秦王嬴政即位前(共109年)65次58次3次4次(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在商鞅变法中直接关系到秦与六国交战胜多负少的相应措施。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商鞅变法取得了怎样的成效?材料二北方的鲜卑北魏政权为确立其政治上的合法地位,也强调对汉文化的认同,北魏实行汉化改制时,在都城建制方面除依循古礼外,还参照并仿效了南朝的做法。——钟晓青《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都城与建筑》(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魏都城建制体现的时代特征,再列举一项符合该时代特征的具体表现。材料三商鞅变法侵犯了贵族利益,一开始就遭到贵族强烈抵制。在变法进行过程中,贵族继续抵制,还唆使太子故意触犯法禁。商鞅毫不退缩,动用严刑重法坚决打击。……打击了守旧势力的气焰。材料四迁都建议在北魏朝廷引起巨大震动,遭到许多鲜卑贵族大臣的反对。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改为元宏)力排众议,494年迁都洛阳。还进一步推行汉化改革。……增强了北魏的实力。——均摘编自普通高中实验教科书(3)依据材料三和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以“毅力勇气•破旧立新”为题写一篇历史小短文。(要求:史论结合,条理清晰,150字左右)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迁都洛阳前后的北魏社会情况表领域迁都前的北魏迁都后的北魏经济鲜卑族人“畜牧迁徙,射猎为业”。实行中原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鲜卑族人逐渐向从事农业生产转变。政治道武帝元年至孝文帝十八年,共有将相176人,其中鲜卑族129人、汉族47人。孝文帝十九年至孝明帝,新增将相68人,其中鲜卑族32人、汉族36人。鲜卑族人说鲜卑语、穿鲜卑服,禁止与汉族通婚。鲜卑族人用汉语、穿汉服、改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摘编自许春宏《一位历史改革者的启示﹣﹣关于北魏孝文帝改制的思考》等(1)写出表中横线处对应领域的名称,并概括汉族将相在北魏迁都后的新变化。(2)阅读材料提炼一个历史观点(结论),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对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书法作为一种供人们欣赏的艺术形式,诞生于魏晋南北朝时代。造纸术的发明,为书法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诗词文赋的大繁荣,为书法家提供了纯艺术的书写内容,而不同于在青铜器、石碑、竹简上的应用文体。《兰亭集序》是王羲之行书中的代表作,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采取“纵有行,横无列”式,每一字,皆大小参差,不求划一,长短相配,错落有致,点画亦皆映带而生,气脉顺畅。其结构变化微妙,如楷书者却不呆板,似草书者亦不狂怪,千姿百态,婀娜多姿。用笔十分精到,讲究提按分明,收起得当,可谓“得其自然而兼其众美”。——摘编自王兆军《书圣之道——王羲之传(平)》(1)根据材料,简述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作品。(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1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经过几代数学家的不懈努力,继承与创新使我国圆周率的研究领先世界水平。西汉刘歆推算圆周率数值是3.1547,东汉张衡推算圆周率数值是3.16。三国时期魏国的数学家刘徽最早提出了具有“极限”思维的圆周率的正确计算方法(割圆术),并求得圆周率为31416。南北朝的祖冲之应用刘徽的方法,在地上划了一个直径为一丈的大圆,从圆内接正6边形开始,一直算到圆内接正12288边的多边形。要使内接正多边形的数目连翻11番,每翻1番,至少要运算7次加、减,还要进行12位小数的2次乘方、2次开方。祖冲之常常天不亮就起床,一遍又一遍地挪动筹码(小竹棍),直到夜深,终于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即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摘编自《祖冲之》(1)根据材料,指出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的人物。(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时间历史事件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公元前256年?主持修建水利工程都江堰。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统一全国,建立秦朝。东汉时期蔡伦改进造纸术。公元280年西晋灭吴,统一了全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人口南迁与江南地区的开发——摘编自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科书(1)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处的人物。(2)提取材料中两个相互关联的历史事件,确定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如图):注:鱼嘴作为分水之用,将岷江分成内江和外江。注:贞观初年,玄奘经过4年的长途跋涉到达天竺。10多年后,他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注:鉴真历经12年,终于成功东渡日本。鉴真师徒用汉语讲读经书,使汉语广泛地渗入日本的社会生活。注:北京城根据我国北方建筑避寒采光的习惯,规划房屋的朝向。——以上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等阅读以上材料,选择图21至图24中的两个历史现象或事件(写出两幅图片的序号即可),确定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根据选择的两个历史现象或事件,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的一个历史现象或事件,加以论述,史论结合,条理清楚。)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唐朝的中国文化由于印度文化的输入,获得了飞跃的发展。不但在中国文化史上已达到了登峰造极之境,在世界文化史上也罕与伦比。——摘自《文化冲突与时代选择》(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位唐朝时为中日关系作出卓越贡献的人物。(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22.大唐是中国人创造性和想象力大爆发的时代,它成就了一个魅力无穷,让后世中国人感到无比骄傲与自豪的旷古盛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自贞观以后,……励精为理。至(贞观)八年、九年,频至丰稔,米斗四五钱,马牛布野,外户动则数月不闭。至(贞观)十五年,米每斗值两钱。——杜佑《通典》(1)请写出年号为“贞观”的唐朝皇帝,并根据材料概述贞观年间的社会状况。(2)根据所学知识,试从中外文化交流的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150字左右的历史小短文。(要求:①不能采用示例题目;②观点明确,重点突出,史论结合,条理清晰。)【拟题示例】唐朝与新罗的文化交流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国古代大事年表(部分)时间历史事件589年隋朝统一618年隋朝灭亡,唐朝建立627—649年唐太宗先后击败东、西突厥627—645年玄奘西行641年文成公主嫁到吐蕃754年鉴真东渡755﹣783年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881年黄巢起义,给唐朝统治以致命打击907年唐朝灭亡,五代十国时期开始——摘编自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材(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隋唐时期有何时代特征?(2)阅读以上材料,提取两个或两个以上历史事件,确定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国古代史大事记(部分)时间历史事件629年﹣646年玄奘西行641年文成公主入藏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742年﹣754年鉴真东渡821年﹣824年唐蕃订立友好盟约,立“唐蕃会盟碑”——摘编自朱绍侯、齐涛主编《中国古代史》阅读以上材料,提取两个历史事件,确定观点,并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逻辑通顺)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唐太宗统治时期唐玄宗统治前期统治措施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减轻刑罚……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整顿吏治,裁减冗员……治世局面“贞观之治”(1)依据材料,简述唐玄宗统治前期治世局面的名称。(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再举一例加以论述,史论结合,条理清楚)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宋代经济的发展情况表类别发展成就发展区域粮食作物南方水稻产量居粮食作物首位,复种技术得到推广,出现拔秧工具秧马苏州、湖州等经济作物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棉花种植由南向北推进福建、成都平原等纺织业丝织业南方胜过北方;棉纺织工具改进和棉纺织品品种增加四川、江浙、海南岛制瓷业众多名窑;景德镇瓷都;南宋制瓷业中心在江南地区江西、江南地区造船业造船业世界领先;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船坞广州、泉州、明州都市商贸大规模的都市;街市、早市、夜市、草市、市镇出现杭州货币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四川海外商贸大商港;对外贸易范围扩大;外贸收入成为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广州、泉州——《中国历史教学参考》(1)根据材料,概括宋代经济发展的区域分布的特点。(2)小历认为,出现上述特点的原因是经济发展的结果。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时间事件916年正式建立辽朝960年北宋建立1005年辽和北宋订立“澶渊之盟”1125年辽被金灭亡1127年金灭亡北宋1141年宋金议和(1)阅读材料,简述辽与北宋签订的条约名称。(2)阅读以上材料,选择两个历史事件,确定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根据选择的两个历史事件,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中的至少一个历史事件,加以论述,史论结合,条理清楚)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请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中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条理清晰,史论结合。)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试试看,根据下面提示,把答案编成一段话写出来:两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什么(概括为标题),字数控制在120字左右。30.请依据如图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请任选两幅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达完整,能体现所选两幅图片反映的内容)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试试看,根据下面问答提示,把答案编成一段话写出来:两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什么(概括为标题)?你在左图上看到哪些景象?什么人在进行商品交易?在这里可以买到哪些物品?右图纸币叫什么?纸币出现在宋朝的原因?纸币有什么历史地位?简单概括,字数控制在120字左右。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18世纪,由于各种现实动机与航海技术的不断进步,亚洲和欧洲的航海家发起了大规模的航海活动,近年来学术界将这现象称为“大航海时代”。———摘编自许倬云《历史大脉络》——依据金九鹏《中国古代的造船和航海》等绘制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围绕“大航海时代”,试拟一主题,并加以说明。(选取两个及以上信息,中外关联,主题明确,表达成文,言之有理)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时间史实作用唐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民族交往与交融唐中宗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唐玄宗尺带珠丹上书汉藏“和同为一元家”设立宣政院西藏地区正式成为我国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清顺治帝确立册封达赖的制度此后,历代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康熙帝确立册封班禅的制度雍正帝与达赖和班禅地位平等,共同管理西藏政教事务乾隆帝制定“金瓶掣签”制度有效加强管辖——据人教版七年级《中国历史》制成(1)西藏地区正式成为我国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是在哪一朝代?(2)雍正帝时期设置派遣何种官员与达赖和班禅地位平等,共同管理西藏政教事务?(3)阅读材料,围绕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34.【明清时期文化政策】围绕“明清文化政策”,提取以上一幅或多幅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论题,展开论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35.统治政策是治国理念的具体反映。【文化政策】材料一:(1)请在材料一A处填写恰当的政策名称。【对外政策】材料二:“应知汗八里城(即元大都)内外人口繁多,有若干城门即有若干附郭。……郭中所居者,有各地来往之外国人,或来入贡方物,或来售货宫中。”——《马可•波罗行纪》第二卷(2)据材料二推断元朝对外政策的影响。材料三:(清朝把)“宁可求全关不开”当做一种国策,表现了对西方人叩关的深深地疑忌。这一点,东来的西方人并不是懵然无知的。马戛尔尼说:“彼等以为苟不如此,则恐外人之交际频繁,有碍于安谧,而各界人等之服从上命,以维持皇威于不坠,乃中国政府唯一不易之格言”——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3)运用“是什么——为什么”的逻辑,概括材料三中的历史信息。(4)综合以上材料,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入一词,表明政策演变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并予以论证。(要求:①用词精确;②史论结合;③150字左右)政策演变社会发展36.根据如表所示的大事年表,解答下列问题。时间事件641年文成公主入藏。1272年元朝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1653年顺治帝赐予西藏佛教首领五世达赖金册、金印和“达赖喇嘛”封号。1713年清朝皇帝册封西藏另一位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封号。1727年设置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政务。1793年清朝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确定了金瓶掣签制度。(1)文成公主入藏发生在哪一朝代?这一历史事件体现了当时统治者采取怎样的民族政策?(2)元朝设立的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哪一中央机构直接统辖?元朝对西藏地区的有效管理,在中国国家发展和民族关系史上有什么作用?(3)清朝册封西藏另一位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封号的皇帝命令与沙俄进行了哪场战争?根据材料,归纳出清朝对边疆地区管理的主要方式。(4)选择材料中相互关联的事件,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和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37.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交融、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公元12世纪,南宋已经将澎湖纳入管辖之下,隶属于福建泉州晋江县,并派兵戍守。1335年,元朝正式在澎湖设立“巡检司”,是为中央政府派驻台澎地区的第一个行政执法机构。自此以后,历代中央王朝开始派员管理台澎地区。——张仕荣《新时期台湾问题研究》材料二:据不完全统计,清政府对于西藏地区遭受外族入侵,一向不惜耗费巨额黄金,动用数十万大军远征进剿来犯之敌,仅大的用兵就达5次之多。在这些正义的反侵略战争中,绝大多数驻藏大臣与藏族人民同命运、共患难。如雍正年间,准噶尔侵藏,清廷派大军驱逐后,驻藏大臣僧格、青保、苗寿派兵继续设卡防御,并定期轮回巡视边界,准军不敢再犯,西藏相安多年。——据《中国西藏信息中心》材料三:朝代东周秦朝西汉唐朝宋朝表现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竞相称霸、兼并战争不断。秦始皇把全国分为36郡,后增至40多郡,在郡下设县,郡县的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推恩”建议,下诏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安史之乱以后,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采取重文轻武的政策,不断削弱武将权力,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原因周王室表微,诸侯势力崛起。秦统一六国,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诸侯王势力膨胀,有的公开反抗朝廷派来的官吏,有的甚至举兵叛乱。节度使权力过重,唐朝中央政府的权力衰微,外重内轻。五代十国以来长期的藩镇割据,地方势力强大,威胁到中央集权的统治。影响导致国家长期分裂混乱,给人们带来沉重的灾难和痛苦。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开创了我国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诸侯王从此一蹶不振,中央大大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唐朝国势由盛转衰,逐渐走向灭亡。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摘编自朱绍侯、齐涛主编《中国古代史》(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出元朝管辖台湾的措施及影响。(2)根据材料二,写出清朝在西藏抵御外敌侵略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是哪一官职?(3)阅读材料三,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价值观正确。注意:可以仿照示例完成,不能照抄示例)示例:观点:加强中央集权能够稳定王朝的统治。论述:①元朝统一全国后,在地方设立行省制度,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②宋太祖下令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后陆续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消除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加强了中央对地方控制。所以,中央集权能够维护国家的统一,推动社会发展。38.史之所存,美之所在。七年级的同学开展“探究历史学科中的美”的主题学习活动。请你一起参与完成。任务一【欣赏历史自然美】材料一:明成祖朱棣永乐年间对长城进行的全方位修建,在增加实用功能的同时也增加了长城的美感……由于特殊地形的限制,长城建于山岭之巅,呈现为连续不断的一线之景。走向长城,首先产生的是一线蜿蜒的“漫长”的视觉冲击。黄褐色的城体一望无际,在远观、俯视上与长江、黄河相似,表现为极为突出的单纯简约的美感效果。——摘编自王南《明代北京长城的审美文化评价》(1)根据图1,写出明长城的东、西起止点名称。根据材料一,指出明长城之美的表现。任务二【感受历史艺术美】材料二:《红楼梦》中的戏曲考证成果表项目内容出现场景《红楼梦》中的戏剧描写有两类情况。一是每逢岁时节令、人生礼仪、或庆功贺喜之日,贾府请戏班来演戏助兴。二是在平日谈话中、酒令中、谜语中运用一些戏曲典故和戏曲曲词。剧目数量《红楼梦》中提到的……正式上演的剧目有30出,经典剧目有《孙行者大闹天宫》等。在对话、酒令、谜语、礼品名称中提到的戏曲剧目有19出之多……值得注意的是,全书没有一处提到清代非常流行的剧目《桃花扇》。剧种类型《红楼梦》中所上演的剧目……从剧种角度看,有昆曲、弋阳腔、高腔、梆子腔、传奇、杂剧等。——摘编自王潞伟《从<红楼梦>中演剧考证》(2)根据材料二,概括《红楼梦》所反映的清朝戏剧发展状况,你认为在《红楼梦》中会看到昆曲的什么代表作品?(请举出一例)任务三【体会历史社会美】材料三:时间科举发展内容唐朝唐朝孔颖达等编撰的《五经正义》便是为科举考试而编写的官方教科书。许多学者和考生都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研究《五经正义》,也使得这些儒学经典得到了更加深入的研究和理解。唐代科举中涉及到历史内容的考试科目是比较多的,于是,士子读史蔚然成风,史学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同时,各种历史类备考读物的广泛流传,扩大了史学的传播途径。宋朝宋代科举考试的内容注重对历史知识的考查,人们重视学史,培养出一批治史人才,如欧阳修、司马光等都是宋代著名的史学家。他们撰写了大量的史书,开创了新的史学编写体例等,使宋代出现“中国史学莫盛于宋”的现象。元、明、清朝元、明、清三朝时候,“四书”都是科举考试的首场考试内容,因此。“四书学”盛行。儒家文化得以不断传承,很大程度上得力于科举制的倡导。(3)根据材料三内容,从“儒家文化”“史学发展”中选取一个角度,围绕“科举制度的影响”提出观点,并在材料中选取两个对应的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总结提升。)(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感知历史学科中的美有哪些途径?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我国古代科技成就(部分)朝代成就隋朝李春修建赵州桥唐朝雕版印刷术得到发明,并开始普遍使用宋朝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指南针运用于航海元朝王祯发明了转轮排字法明朝李时珍编著《本草纲目》;宋应星编写《天工开物》——摘编自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古代科技史》(1)根据材料,找出表中的医学著作。(2)围绕表中两项或两项以上的成就,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的中国古代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