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2024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2醉翁亭记课件新人教版_第1页
辽宁省2024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2醉翁亭记课件新人教版_第2页
辽宁省2024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2醉翁亭记课件新人教版_第3页
辽宁省2024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2醉翁亭记课件新人教版_第4页
辽宁省2024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2醉翁亭记课件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12醉翁亭记目

录CONTENTS011星题积累运用022星题阅读理解033星题综合实践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D

)A.林壑.(hè)

林霏.(fēi)

觥.筹交错(guāng)B.阴翳.(yì)

琅琊.(yé)

岩穴暝.(míng)C.伛.偻(yǔ)

酒洌.(liè)

山肴野蔌.(shù)D.晦.明(huì)

颓.然(tuí)

宴酣.之乐(hān)点拨:A.“觥”应读作gōng,B.“琊”应读作yá,C.“蔌”应读作sù。D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2)醉翁之意.不在酒

⁠(3)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4)云归而岩穴暝.

⁠(5)野芳.发而幽香

⁠(6)佳木秀.而繁阴

⁠茂盛的样子意趣,情趣弥漫的云气昏暗花茂盛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7)伛.偻.提携

⁠(8)泉香而酒洌.

⁠(9)山肴野蔌.

⁠(10)杂然而前陈.者

⁠(11)宴酣.之乐

⁠(12)弈.者胜

⁠(13)觥.筹交错

⁠弯腰曲背,这里指老人清菜蔬陈列,摆开尽兴地喝酒下棋酒杯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A.山行.六七里

日行.千里B.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连月不开.C.晦明.变化

理至易明.D.至于负.者歌于途

负.势竞上点拨:A.行走/行走;B.散开/天气放晴;C.明亮/明白;

D.用背载物/依恃。A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4.下列句中“也”字不表示判断语气的一项是(

C

)A.环滁皆山也.。B.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C.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D.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点拨:A、B、D三项句中“也”字都是表判断语气,C项

句中“也”字表陈述语气。C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5.指出下列句中“而”的用法。(1)溪深而.鱼肥

⁠(2)水落而.石出

⁠(3)杂然而.前陈

⁠(4)而.年又最高

⁠(5)朝而.往

⁠(6)而.不知人之乐

⁠表示并列表示顺承表示修饰表示递进表示修饰表示转折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6.[2024·沈阳模拟改编]下列各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B

)A.“伛偻提携”和《桃花源记》中的“黄发垂髫”均指老

人和小孩。B.《醉翁亭记》中“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是作者被

贬后政治上不得意、思想消沉的表现。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点拨:“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是说作者醉酒,并不表

示他思想消沉。这是作者与民同乐、洒脱自然的表现。C.中国的“酒”文化中,“觥”是酒杯;“筹”是酒筹,

宴会上行令或游戏时饮酒计数的筹码。D.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州

永丰人,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答案:B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7.根据提示填空。(1)春夏时节的千山“

”(欧阳修《醉翁亭记》),吸引了无数游客

前来观光。(2)贬官滁州,欧阳修与民同乐,宴饮山野,“临溪而渔,

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

”。(3)《醉翁亭记》中作者用对偶句“

”准确生动地写出了琅琊山有

晦有明、交替变化的朝暮景象。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

繁阴泉香而酒洌日出而林霏

开云归而岩穴暝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

课文研读阅读《醉翁亭记》,回答问题。8.本文一、二两段文字在写景的方法上有何不同?第一段按照游踪移步换景,按照由大到小、由远及近的顺

序写景;第二段按照朝暮、四时的顺序,从嗅觉、视觉角

度写景。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如何理解作者的“醉翁之意”?请结合课文及下面的链接

材料分析。链接材料:每见前世有名人,当论事时,感激不

避诛死,真若知义者。及到贬所,则慼慼怨嗟,有不

堪之穷愁形于文字,其心欢戚无异庸人,虽韩文公不

免此累。

(节选自欧阳修《与尹师鲁第一书》,有删改)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从链接材料可知,作者具有乐观豁达的情怀,对贬谪遭遇处

之泰然。从《醉翁亭记》来看,作者通篇用了十个“乐”

字,且文章风格淡雅闲远,可见作者纵情美景,醉意山水之

乐发自内心;作者虽被贬滁州,但爱民之心未减,仍勤政为

民,他为滁州百姓生活安定富足而乐。醉翁之意,本质在于

与民同乐,这正是他的政治理想。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

拓展阅读(一)[2023·本溪模拟]阅读选文,完成小题。【甲】《醉翁亭记》(见课文)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乙】昔余少年,从子瞻①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

子瞻未始不褰裳②先之。有不得至,为之怅然移日。至其翩

然独往,逍遥泉石之上,撷林卉③,拾涧实,酌水而饮之,

见者以为仙也。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方其得

意,万物无以易之;及其既厌④,未有不洒然⑤自笑者也。

譬之饮食,杂陈于前,要之一饱,而同委于臭腐。夫孰知得

失之所在?惟其无愧于中无责于外而姑寓焉。此子瞻之所以

有乐于是也。(节选自苏辙《武昌九曲亭记》)【注释】①子瞻:苏轼的字。②褰(qiān)裳:提起衣服。③

撷(xié)林卉:摘取山林之中的花草。卉,泛指草木。撷,摘

取。④厌:满足。⑤洒然:潇洒,洒脱。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10.【易错题】选出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

一项(

B

)A.而不知.人之乐

夫孰知.得失之所在B.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盖天下之乐.无穷C.饮.少辄醉

酌水而饮.之D.杂然而前陈.者

杂陈.于前点拨:A.知道/知道;B.以……为快乐/乐趣;C.喝/喝;

D.陈列,摆开/陈列,摆开。B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1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1)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事

的人,是太守啊。(2)此子瞻之所以有乐于是也。(2)这就是子瞻在这里感到快乐的原因。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12.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惟

焉/

/

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13.[思维能力]【甲】文中“太守之乐”与【乙】文中“子

瞻之乐”有何异同?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并填入表中。相同之“乐”①

⁠不同之“乐”太守之乐②

⁠子瞻之乐③

⁠山水(安然自适)

虽遭贬谪,却都能随遇而安、寄情与民同乐

自得其乐(乐观豁达,以“适意”为乐)

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二)[2024·沈阳月考改编]阅读选文,完成小题。【甲】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

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

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

庐陵欧阳修也。

(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乙】自予归江宁,爱其山川奇胜,间尝与客登石头,

历钟阜,泛舟于后湖,南极①芙蓉、天阙诸峰,而北攀燕子

矶,以俯观江流之猛壮。以为江宁奇胜,尽于是矣。或有邀

予登览者,辄厌倦,思舍是而他游。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而四望有扫叶楼,去吾家不一里,乃未始一至焉。辛酉

秋,金坛王中子访予于家,语及,因相携以往。是楼起于岑

山之巅,土石秀洁,而旁多大树,山风西来,落木齐下,堆

黄叠青,艳若绮绣。及其上登,则近接城市②,远挹③江

岛,烟村云舍,沙鸟风帆,幽旷瑰奇,毕呈于几席。虽向之

所谓奇胜,何以加此?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凡人之情,骛远而遗近。盖远则其至必难,视之先重,虽

无得而不暇知矣;近则其至必易视之先轻虽有得而亦不暇知

矣。予之见,每自谓差远流俗④,顾⑤不知奇境即在半里

外,至厌倦思欲远游,则其生平行事之类乎是者,可胜计

哉!虽然,得王君而予不终误矣,此古人之所以贵益友与。

(管同《登扫叶楼记》)【注释】①极:至、到达。②城市:指江宁府、上元县等。

③挹:牵引。引申为联结。④流俗:泛指世俗。⑤顾:却。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14.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C

)A.去吾家不一.里

长烟一.空B.每自谓.差远流俗

太守谓.谁C.思舍是而.他游

起坐而.喧哗者D.或.有邀予登览者

或.异二者之为点拨:A.数词,一/副词,全;B.动词,认为/动词,

为,是;C.都是连词,表顺承;D.代词,有人/副

词,或许。C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15.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1)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1)树林茂密成荫,高处低处一片叫声,是游人离开鸟儿就欢乐起来了。(2)而四望有扫叶楼,去吾家不一里,乃未始一至焉。(2)但是,在四望矶上有扫叶楼,离我家不到一里之地,

竟然从未去过。

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16.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近

易/视

轻/虽

矣//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17.亭台楼阁常常是古人怡情寄趣的载体,【甲】文与

【乙】文尾段都运用了

⁠的表达方式。【甲】文

主要写了作者

以及

⁠,【乙】

文“

”一句慨叹世俗舍近求

远,对人多有启发。议论与民同乐文以记乐凡人之情,骛远而遗近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18.【辽宁人文信息题】跟随课文我们游览了醉翁亭的美

景,语文老师邀请大家做一个跨时空的联动,请大家结

合链接材料推荐一下沈阳故宫。(60字左右)

链接材料:沈阳故宫,又称盛京皇宫,位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