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作业指导书TOC\o"1-2"\h\u20991第1章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基础 385571.1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体系概述 3145471.2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相关法律法规 3313561.3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 44895第2章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估 443012.1危险源识别 4244922.1.1收集信息 4325842.1.2现场观察 440922.1.3询问与沟通 447862.1.4分析与归纳 486512.2风险评估方法 5199052.2.1检查表法 585292.2.2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 5140082.2.3预先危险分析(PHA) 5171352.2.4故障树分析(FTA) 57642.3风险控制措施 5304432.3.1工程措施 562152.3.2管理措施 5123912.3.3个人防护 5226182.3.4应急措施 583782.3.5监测与检查 54960第3章作业场所环境管理 6293873.1环境卫生管理 677833.1.1环境卫生要求 6118163.1.2清洁与整理 6139743.1.3消毒与杀菌 6266033.2照明与通风 6243223.2.1照明要求 6224413.2.2通风要求 657223.3空气质量与温湿度控制 6227893.3.1空气质量要求 6273273.3.2温湿度控制要求 726260第4章职业病防治 7259804.1职业病概述 7166994.2主要职业病及其防治措施 7218974.2.1尘肺病 7202734.2.2职业中毒 7304474.2.3噪声聋 8225954.2.4职业性皮肤病 898684.3职业病诊断与鉴定 812563第5章个体防护装备与使用 832775.1个体防护装备分类与选择 8136655.1.1个体防护装备分类 8162105.1.2个体防护装备选择 9127125.2个体防护装备的使用与维护 962985.2.1个体防护装备的使用 978265.2.2个体防护装备的维护 9159155.3个体防护装备的检验与报废 10258705.3.1个体防护装备的检验 10206855.3.2个体防护装备的报废 1022538第6章应急预案与处理 10245316.1应急预案的编制与实施 10146326.1.1编制原则 10162686.1.2编制程序 1020176.1.3实施要求 1192956.2报告与调查 1158746.2.1报告 11119606.2.2调查 115226.3处理与善后 11151286.3.1处理 11117936.3.2善后工作 115417第7章安全教育与培训 1142287.1安全教育制度与要求 12313557.1.1制度建设 1278557.1.2教育要求 12269397.2安全培训内容与方法 1230287.2.1培训内容 12261767.2.2培训方法 12300857.3安全培训效果评估 12318817.3.1评估方法 12224507.3.2评估结果运用 132442第8章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13118338.1安全生产标准化概述 13176568.2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 1361478.3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与持续改进 1410238第9章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审核与认证 14122679.1审核概述 14140729.1.1基本概念 14128079.1.2审核目的 1425999.1.3审核原则 14307319.2审核程序与要求 1553829.2.1审核计划 15281169.2.2审核准备 15269059.2.3审核实施 15264779.2.4审核报告 15226459.2.5审核跟踪 15194599.3认证流程与证书管理 15157019.3.1认证流程 15260159.3.2证书管理 165999第10章持续改进与创新发展 162551310.1持续改进机制 162993310.1.1改进目标 162009010.1.2改进措施 16312710.1.3改进流程 162368910.2安全生产创新与发展 162173710.2.1创新理念 162405510.2.2创新技术 16862410.2.3创新管理 172291910.3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与实践经验分享 17253610.3.1信息化管理 17365210.3.2实践经验分享 171053110.3.3持续优化 17第1章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基础1.1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体系概述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体系是企业为保障员工身心健康、预防和职业病、提高劳动生产率,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要求,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建立的一套系统、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它包括组织结构、计划与实施、检查和纠正、管理评审等环节,旨在持续改进企业的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水平。1.2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涉及以下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了职业病防治的基本要求、用人单位的责任、劳动者的权益及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等内容。(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明确了安全生产的基本要求、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处理和法律责任等内容。(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了劳动者的权益保障、劳动条件、劳动保护、劳动时间、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等内容。(4)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相关标准:如GB/T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等,为企业建立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体系提供了具体指导。1.3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以人为本:关注员工身心健康,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员工在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中的积极作用。(2)预防为主:采取有效措施,预防职业病和的发生,降低职业健康与安全风险。(3)全员参与:企业全体员工应积极参与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共同提高职业健康与安全水平。(4)持续改进:通过不断优化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体系,提高企业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水平。(5)科学管理: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职业健康与安全进行系统管理。(6)遵守法律法规:严格遵守国家职业健康与安全相关法律法规,保证企业合法合规经营。第2章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估2.1危险源识别危险源识别是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的关键环节,旨在全面、准确地识别出可能导致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的各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步骤:2.1.1收集信息收集与工作场所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作业指导书、工艺流程、设备资料等,以便了解潜在的危险源。2.1.2现场观察对工作场所进行实地观察,了解工作环境、作业过程、设备设施、人员操作等方面可能存在的危险源。2.1.3询问与沟通与作业人员、管理人员、安全员等进行沟通,了解他们对危险源的识别和看法。2.1.4分析与归纳根据收集的信息,运用系统性分析方法,识别出可能导致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的危险源。2.2风险评估方法风险评估是对已识别的危险源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以确定风险的程度和优先级。以下为常用的风险评估方法:2.2.1检查表法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标准等,制定检查表,对危险源进行逐项检查,评估风险程度。2.2.2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结合发生的可能性(L)、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E)和后果(C),计算风险值(D),以评估风险程度。2.2.3预先危险分析(PHA)在发生前,对可能出现的危险源进行分析,评估风险程度,并提出预防措施。2.2.4故障树分析(FTA)通过构建故障树,分析导致的各种因素及其逻辑关系,评估风险程度。2.3风险控制措施针对已评估的风险,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以降低或消除风险。主要包括以下方面:2.3.1工程措施通过设计、改造设备设施,采用隔离、密闭、通风、防尘、防毒等手段,降低风险。2.3.2管理措施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制定操作规程,加强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降低风险。2.3.3个人防护为员工提供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眼镜、耳塞、口罩、防护服等,降低风险。2.3.4应急措施制定应急预案,进行应急演练,保证在突发情况下能够迅速采取措施,降低风险。2.3.5监测与检查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监测和检查,保证风险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并及时发觉新的危险源。第3章作业场所环境管理3.1环境卫生管理3.1.1环境卫生要求作业场所应保持干净、整洁,避免垃圾、油污、尘埃等杂物堆积,保证工作环境符合职业健康与安全标准。3.1.2清洁与整理(1)定期对作业场所进行清扫、清洁,保证地面、设备、工具等清洁卫生;(2)及时清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废料,严格按照废弃物分类和处置规定执行;(3)对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进行妥善存放,设置明显标识,并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3.1.3消毒与杀菌根据作业场所的需要,定期进行消毒、杀菌,防止病毒、细菌等病原体传播,保障员工健康。3.2照明与通风3.2.1照明要求(1)作业场所应保证充足的照明,避免因光照不足导致视觉疲劳、发生;(2)合理设置照明设备,保证光线均匀、柔和,避免产生眩光;(3)定期检查照明设备,发觉问题及时维修或更换。3.2.2通风要求(1)作业场所应保持良好的通风,保证空气流通,降低有害气体、粉尘等污染物浓度;(2)合理设置通风设施,保证通风效果,必要时采取强制通风措施;(3)对特殊作业场所,如高温、高湿、有毒有害气体等环境,应采取相应的通风降温、除湿、排毒措施。3.3空气质量与温湿度控制3.3.1空气质量要求(1)作业场所空气质量应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保证员工健康;(2)定期检测空气质量,对超标情况及时整改,采取措施降低污染物浓度;(3)加强源头控制,减少污染物产生,提高生产过程的环境保护水平。3.3.2温湿度控制要求(1)作业场所的气温、湿度应保持在适宜范围内,避免因高温、高湿导致员工中暑、疾病等问题;(2)根据季节、气候特点,合理调整作业场所的温湿度,保证舒适的工作环境;(3)对特殊作业场所,如高温作业、冷藏作业等,应采取相应的温度调节措施,保障员工健康。第4章职业病防治4.1职业病概述职业病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而导致的疾病。职业病防治是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提高劳动生产率,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本章主要介绍职业病的基本概念、特点及防治原则。4.2主要职业病及其防治措施4.2.1尘肺病尘肺病是由于长期吸入有害粉尘而引起的肺部纤维化疾病。防治措施如下:(1)改善作业环境,降低粉尘浓度;(2)选用合适的防尘口罩,加强个人防护;(3)定期对劳动者进行尘肺病筛查;(4)做好职业健康教育,提高劳动者的自我保护意识。4.2.2职业中毒职业中毒是由于长期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导致体内毒性积累而引发的疾病。防治措施如下:(1)选用无毒或低毒的原材料;(2)加强通风排毒设施,降低有毒有害物质浓度;(3)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避免违章操作;(4)定期为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及时发觉中毒症状。4.2.3噪声聋噪声聋是由于长期接触噪声而引起的听力损伤。防治措施如下:(1)改善作业环境,降低噪声强度;(2)选用合适的防噪声耳塞,加强个人防护;(3)控制作业时间和噪声暴露剂量;(4)定期对劳动者进行听力检测。4.2.4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皮肤病是由于接触有害化学物质而导致的皮肤损伤。防治措施如下:(1)选用无毒或低毒的化学品;(2)加强皮肤防护,避免直接接触有害物质;(3)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教育,提高劳动者的防护意识;(4)及时治疗皮肤疾病,防止病情恶化。4.3职业病诊断与鉴定职业病诊断与鉴定是对劳动者疑似职业病症状进行科学评估和诊断的过程。主要步骤如下:(1)收集病史和职业史资料;(2)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3)分析劳动者接触的职业性有害因素;(4)参照国家职业病诊断标准进行诊断;(5)对疑似职业病进行鉴定,保证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通过以上措施,为劳动者提供及时、准确的职业病诊断与鉴定服务,为职业病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第5章个体防护装备与使用5.1个体防护装备分类与选择个体防护装备是为了保护员工在工作中免受伤害而采取的最后一道防线。在选择个体防护装备时,应根据工作性质、潜在危害以及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合理分类与选择。5.1.1个体防护装备分类个体防护装备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头部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面具等;(2)呼吸防护装备:如防尘口罩、防毒面具等;(3)眼面部防护装备:如防护眼镜、面罩等;(4)听力防护装备:如耳塞、耳罩等;(5)手部防护装备:如防护手套、防静电手套等;(6)足部防护装备:如安全鞋、防护靴等;(7)身体防护装备:如防护服、防静电服等;(8)坠落防护装备:如安全带、防坠器等。5.1.2个体防护装备选择在选择个体防护装备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根据工作场所的潜在危害,选择合适的防护装备;(2)结合员工的具体需求,保证防护装备的舒适性和实用性;(3)选用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质量合格的防护装备;(4)考虑防护装备的耐用性和经济性;(5)关注防护装备的售后服务和培训支持。5.2个体防护装备的使用与维护5.2.1个体防护装备的使用在使用个体防护装备时,应遵循以下要求:(1)按照产品说明书正确佩戴和使用防护装备;(2)定期对防护装备进行检查,保证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3)在使用过程中,如发觉防护装备损坏或失效,应及时更换;(4)不得擅自拆卸、改装防护装备;(5)使用过程中,应保持防护装备的清洁和干燥。5.2.2个体防护装备的维护为延长个体防护装备的使用寿命,保证其防护效果,应进行以下维护:(1)定期清洗、消毒防护装备;(2)根据产品说明书,进行必要的保养和润滑;(3)妥善存放防护装备,避免受潮、受热、受腐蚀;(4)定期对防护装备进行功能检查,保证其正常使用。5.3个体防护装备的检验与报废5.3.1个体防护装备的检验为保证个体防护装备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应定期进行以下检验:(1)外观检查:检查防护装备是否有破损、变形、老化等现象;(2)功能检查:检查防护装备的防护功能是否符合标准要求;(3)定期检查:根据产品说明书,进行定期检查;(4)后检查:发生后,应对相关防护装备进行详细检查。5.3.2个体防护装备的报废当个体防护装备出现以下情况时,应及时报废:(1)防护功能严重下降,无法满足工作需求;(2)结构损坏,无法修复;(3)超过产品使用期限;(4)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报废条件。(5)经检验机构鉴定,不再具备使用价值。第6章应急预案与处理6.1应急预案的编制与实施6.1.1编制原则应急预案的编制应遵循以下原则:合法性、科学性、实用性、针对性和完整性。保证预案内容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注重实效,明确应急响应程序和措施。6.1.2编制程序(1)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小组;(2)开展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3)编写应急预案;(4)组织专家评审;(5)报批发布;(6)培训与演练;(7)持续改进。6.1.3实施要求(1)明确应急预案的责任人、应急组织和相关人员职责;(2)定期组织应急预案培训和演练,提高应对突发的能力;(3)保证应急物资和设备完好,随时应对突发;(4)对应急预案进行定期评估和修订,以适应企业发展和外部环境的变化。6.2报告与调查6.2.1报告(1)发生后,现场负责人应立即上报企业负责人;(2)企业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3)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情况;(4)报告内容应包括发生的时间、地点、类型、伤亡情况、已采取的措施等。6.2.2调查(1)企业应成立调查组,查明原因、经过和责任;(2)调查组应邀请相关部门和专家参加,保证调查的客观、公正;(3)调查报告应包括概况、原因分析、责任认定、预防措施等;(4)企业应按照调查报告提出的要求,认真落实整改措施。6.3处理与善后6.3.1处理(1)企业应立即组织救援,控制发展,减少损失;(2)对受伤人员及时进行救治,妥善安置;(3)对现场进行保护,收集相关证据;(4)按照调查报告,对责任人进行处理,落实整改措施。6.3.2善后工作(1)对受害者及其家属进行慰问,依法妥善处理赔偿事宜;(2)总结教训,加强安全管理和应急预案的完善;(3)对处理结果进行公告,接受监督;(4)对涉及人员开展心理疏导,恢复正常生产和生活秩序。第7章安全教育与培训7.1安全教育制度与要求7.1.1制度建设为保证员工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公司应建立健全安全教育制度。该制度应包括但不限于入职安全教育、定期安全教育、专项安全教育、应急预案演练等内容。7.1.2教育要求(1)新员工入职必须接受不少于24学时的安全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公司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案例分析等。(2)在职员工每年应接受不少于8学时的定期安全培训,培训内容应结合岗位特点和安全生产实际需求。(3)针对特殊作业、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等,应开展专项安全培训,保证员工掌握相关安全知识和技能。(4)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7.2安全培训内容与方法7.2.1培训内容(1)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2)公司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岗位安全操作规程。(3)岗位安全风险识别与防范。(4)案例分析。(5)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与维护。(6)应急处置与救援知识。(7)其他与安全生产相关的知识。7.2.2培训方法(1)理论培训:采用授课、讨论、案例分析等形式进行。(2)实操培训:结合岗位实际,进行操作演练、模拟演练等。(3)线上培训: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线上学习、考试等。(4)现场培训:组织员工到现场实地学习、观摩、操作等。7.3安全培训效果评估7.3.1评估方法(1)理论考试:通过试卷形式,检验员工对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2)实操考核:观察员工在实际操作中是否能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3)问卷调查:了解员工对安全培训的满意度及意见建议。(4)现场观察:检查员工在日常工作中的安全操作行为。7.3.2评估结果运用根据评估结果,对安全培训工作进行持续改进,优化培训内容和方法,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同时将安全培训效果评估作为员工晋升、评优的重要依据。对未达到培训要求的员工,应进行补训或重新培训,保证全体员工具备必要的安全素养。第8章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8.1安全生产标准化概述安全生产标准化是指在企业的生产活动中,遵循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通过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完善安全生产制度,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和技能,实现安全生产的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是企业实现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重要手段,对于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水平具有重要意义。8.2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领导重视与责任明确:企业领导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安全生产责任,形成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2)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生产会议制度、安全生产培训制度、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等,保证制度的有效执行。(3)安全生产投入与设施:保证必要的安全生产投入,完善生产设施和安全设施,提高设备本质安全。(4)安全生产培训与教育:加强员工安全生产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技能,降低人为发生率。(5)生产过程安全管理:对生产过程进行风险识别和评估,制定和落实安全操作规程,保证生产过程的安全。(6)应急预案与救援: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建立应急救援组织,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7)安全绩效评定与持续改进:建立安全绩效评定机制,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定期评价和总结,不断改进安全生产管理水平。8.3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与持续改进企业应按照以下步骤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1)制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方案,明确目标、任务、时间表和责任人。(2)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培训,提高员工对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认识。(3)按照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开展自评和整改工作。(4)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长效机制,保证标准化建设的持续改进。(5)定期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情况进行检查、评价和总结,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通过以上措施,不断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保证企业生产安全、稳定、健康发展。第9章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审核与认证9.1审核概述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是对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全面检查和评价,以保证其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要求。审核旨在促进企业持续改进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提高安全生产水平。本节主要介绍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的基本概念、目的和原则。9.1.1基本概念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是指对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规划、实施、运行、监控和改进等方面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价的活动。9.1.2审核目的(1)确认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性、适宜性和充分性;(2)识别潜在的危险源和风险,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3)保证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持续改进;(4)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9.1.3审核原则(1)独立性:审核活动应独立于被审核部门;(2)公正性:审核员应保持公正、客观的态度;(3)保密性:审核过程中涉及的企业内部信息应严格保密;(4)透明性:审核过程和结果应向企业及相关方公开。9.2审核程序与要求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应按照以下程序进行:9.2.1审核计划(1)确定审核范围、时间和地点;(2)确定审核员和审核团队;(3)制定审核计划,并提交企业批准。9.2.2审核准备(1)收集并研究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文件和资料;(2)制定审核检查表;(3)审核员培训。9.2.3审核实施(1)召开首次会议,介绍审核目的、范围和程序;(2)按照审核检查表进行现场审核;(3)收集证据,进行访谈、观察和记录;(4)召开末次会议,通报审核发觉。9.2.4审核报告(1)编写审核报告,包括审核发觉、不符合项和改进建议;(2)提交审核报告给企业及相关方。9.2.5审核跟踪(1)企业对不符合项进行整改;(2)审核员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3)确认整改效果。9.3认证流程与证书管理9.3.1认证流程(1)企业向认证机构提出认证申请;(2)认证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石河子大学《园艺植物育种学》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语文情景剧主持词
- 石河子大学《农村公共管理》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石河子大学《国际贸易实务》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沈阳理工大学《体验型交互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沈阳理工大学《模拟电子技术》2022-2023学年期末试卷
- 沈阳理工大学《机械原理》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关于山林看护合同
- 国外采购合同
- 合同把关管理要求
- 压路机合格证及检验报告(共3页)
- Maxsurf 的中文使用手册(船舶设计建造软件)
- 《园冶》全文
- 2号表-天津市基本医疗保险住院医疗费申请支付审核单
- 留守儿童成长档案(精编版)
- 单位对个人教育教学情况定性综合分析
- 数字音效处理器 项目报告
- 外墙真石漆技术交底(完整版)
- 赶工措施施工方案(完整版)
- 随机前沿分析完整版
- 超市值班经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