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目标分类_第1页
社会目标分类_第2页
社会目标分类_第3页
社会目标分类_第4页
社会目标分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社会活动设计与指导2009.12.18第一章幼儿园社会教育目标的意义、目标

第一节幼儿园社会教育的意义一、涵义:幼儿园的社会教育是指以幼儿的社会性为目标,以增进幼儿的社会认知、激发幼儿的社会情感、引导幼儿的社会行为为主要内容的教育。二、意义:培养让幼儿终身受益的品质,即初步掌握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及行为技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内在动力(二)有利于幼儿自我发展能力的提高(三)有利于加快幼儿社会化的进程第二节幼儿园社会教育目标的特点

一、概念:1、自我系统的发展2、情绪情感的发展3、社会交往的发展4、品德的发展

二、特点(一)科学性(二)可行性(三)灵活性第三节确定幼儿园社会教育目标的依据和原则一、依据

(一)国家的教育方针与政策(二)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三)幼儿的发展

二、原则

(一)整体性原则(二)科学性原则(三)基础性原则第四节幼儿园社会教育的目标

一、分类形式

(一)以时间维度来划分幼儿园社会教育总目标——用来指导整个幼儿阶段┋幼儿园各年龄班的社会教育目标——用来指导一个年龄段,是总目标在不同年龄阶段具体化┋幼儿园学期目标——按照幼儿园的有效教育时间将年龄段目标进行合理的安排┋幼儿园月目标——幼儿园结合实际将学期目标在月主题中的具体化┋幼儿园周目标——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一个活动、一节课的社会教育活动目标(二)以社会教育目标的范围来划分幼儿园社会教育总目标——用来指导各级各类幼儿园┋第二层目标——用来指导一个幼儿园的社会教育目标┋第三层目标——指导一个班的社会教育目标,是幼儿园年龄段的目标结合本班幼儿实际情况而制定的目标┋第四层目标——指导一个单元活动的社会教育目标┋第五层目标——指导一项活动或一节课的社会教育目标二、社会教育的总目标

(一)《纲要》的总目标(二)《纲要》目标的具体化1、增强幼儿的自信心、自尊心,培养幼儿关心、合作与分享的态度和行为,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2、帮助幼儿形成初步的自我意识,学会初步评价自己,树立自信心、自尊心和进取心,掌握基本的自我控制能力。3、引导幼儿乐意与人交往、合作、诚实、礼貌、文明、大方,培养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喜欢集体生活,体验合作与分享的快乐。富有同情心,愿意帮助和关心他人。4、引导幼儿初步掌握社会行为规范,形成初步的社会规范意识、公德意识和责任感。5、引导幼儿初步接触多元文化,了解不同地域、种族的人及其风俗习惯和文化特色,感受中华民族和世界的优秀文化,增进积极的情感体验,萌发爱祖国、爱家乡、爱和平的情感。三、分类目标

(一)自我意识:是指幼儿对自我及自我与客观世界关系的一种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对自我意识的培养应该达到以下目标:1、引导幼儿认识和接纳自己,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意志想法和态度,增进幼儿的自信心。2、引导幼儿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改正自己的缺点,学会初步评价自己的和同伴。3、引导幼儿初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遵守最基本的集体规则和社会规范,鼓励幼儿学会克服困难,坚持有始有终地做完一件事,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4、引导幼儿初步学会自由选择、自我决断,初步学习独立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了解自己和其他同伴的情绪,培养幼儿的同情心和宽容心,促进其移植能力的发展。(二)交往与人际关系:是指幼儿在与人交往、在参与社会活动时掌握的交往技能和基本的行为规范。包括交往技能、行为规则、道德品质。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引导幼儿初步认识幼儿园中的小朋友和承认,激发幼儿与他人交往的愿望;初步掌握日常生活中的礼貌用语,学会有礼貌地与他人进行交往;2、引导幼儿学会协调自己和他人的兴趣和想法,掌握基本的交往技能,学会分享、谦让、合作、轮流,促进幼儿社会交往技能的发展。3、引导幼儿理解并初步掌握社会行为规则。4、引导幼儿初步了解父母和老师的劳动,培养幼儿关心、理解、尊重和赞赏他人的态度。5、鼓励幼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初步懂得爱惜劳动成果、爱惜公物。(三)社会环境:是指幼儿生活的周围环境(幼儿园、家庭、社区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引导幼儿逐步熟悉幼儿园的环境及自己所在班级的环境,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激发爱集体的情感。2、引导幼儿了解周围的主要社会机构、社区设施,了解他们的作用及与人们的生活关系,激发幼儿尊重劳动者的情感,爱惜别人的劳动成果。3、引导幼儿了解自己所在的社区、城市或乡村,了解家乡的风土认清、名胜古迹和家乡特产等,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4、引导幼儿掌握更多的急救自救的方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应变能力,提高幼儿的生存能力。(四)文化:民族文化、世界文化。1、引导幼儿了解我国的国名、国旗、国旗和国徽,了解我国主要民族和人文经管、风景名胜,激发幼儿爱祖国的情感。2、引导幼儿初步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节日、端午节、中秋节等)和社会重大的事件、各地的风土人情、民间艺术、激发幼儿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和热爱。3、引导幼儿初步了解世界主要国家的文化,感知世界著名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及优秀的艺术精品,感受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初步了解国家间的友好往来(特别是我们的邻国),激发幼儿爱和平、爱世界文化的情感。四、年龄段目标:是把社会教育目标落实到具体的年龄阶段,是各个年龄段社会教育应达到的具体陈述。应该根据小中大的年龄特点,有易到难、有具体到抽象,使幼儿的社会性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一)小班社会教育目标1、自我意识(1)引导幼儿初步了解自己的和班上其他小朋友的基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让幼儿初步认识自己和他人的不同。(2)让幼儿知道自己是幼儿园的小朋友,学会独立起床、穿衣、洗涑,培养幼儿初步的独立性。(3)引导幼儿尽量用自己的语言向小朋友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意愿与情感,培养幼儿的自信心。(4)引导幼儿逐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因为一件小事就发脾气。2、交往与人际关系(1)引导幼儿尽快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熟悉老师和同伴。(2)引导幼儿逐步掌握日常生活中的礼貌用语,学会有礼貌地同他人交往,见了老师要问好,离开老师要说再见。(3)让幼儿掌握最基本的生活要求:卫生要求(饭前便后要吸收、早晚要刷牙等)、饮食要求(不挑食、定时定量进餐等)、睡眠要求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4)引导幼儿保持良好的情绪,愿意与他人进行交往,并且学会友好、礼貌、合作等交往技能。(5)让幼儿掌握基本的交通规则和交通安全常识(红灯停、黄灯准备、绿灯行;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等)。3、社会环境(1)引导幼儿逐步西幼儿园所在的地址、环境和自己班的环境。(2)引导幼儿逐步了解自己家庭的住址、成员、父母的姓名、工作单位和电话。(3)鼓励幼儿积极地参加集体生活。(4)引导幼儿初步掌握一定的家庭防范措施(触电、煤气泄露、家庭烧烫伤等预防措施和自救方法)。4、文化(1)引导幼儿认识自己是一个中国人,知道北京是我国的首都,认识国旗、国徽、国歌。(2)引导幼儿认识一些节日,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和含义。(二)中班社会教育目标1、自我意识(1)引导幼儿初步学会评价自己和同伴,并勇敢承认错误、改正缺点,培养幼儿诚实、勇敢的品质及对挫折的承受能力。(2)引导幼儿遇到困难自己想办法独立解决,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和意志力。(3)引导幼儿初步了解自己与他人的情绪,学会同情和关心他人。(4)引导幼儿初步学会克制自己,遵守基本的集体规则,完成一定的任务,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任务意识及自我控制能力。2、交往与人际关系(1)引导幼儿在与同伴或成人交往时,学会使用准确的礼貌用语,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分享。(2)引导幼儿遵守基本的游戏规则,需要时要学会等待、轮流和排队。(3)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父母和老师对自己的感情,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乐于参与幼儿园和家庭的力所能及的劳动,逐步培养幼儿爱劳动的好习惯。(4)引导幼儿减少与同伴间的矛盾,发生矛盾后能用礼貌语言解决或采用其他办法。3、社会环境(1)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周围的社会机构、社区设施,了解它们与人们的关系,简单知道它们的用途(医院是看病的、学校是上学的、商场是买东西的)。(2)让幼儿初步了解家乡的名胜古迹、风俗习惯等,鼓励幼儿参与社区的活动和民间节日活动,萌发爱家乡的情感。(3)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更多地了解面对灾难的应急措施。4、文化(1)引导幼儿认识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初步感知我国的民间艺术及传统文化精品。(2)引导幼儿了解我国主要城市的人文景观、名胜,初步了我国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和传统节日,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3)引导幼儿初步了解中国的主要邻国的国名、国旗。(三)大班社会教育目标1、自我意识(1)引导幼儿比较全面地评价自己和他人,鼓励幼儿虚心向别人学习,同伴之间要学会互谅互让。(2)引导幼儿初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学会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变方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3)引导幼儿要自己独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必要时求救于老师。(4)培养幼儿的自尊心、自信心、成就感、进取心。(5)鼓励幼儿克服困难,培养其坚持力、自制力、抗挫折的能力。(6)引导幼儿初步学习制订计划,形成初步的目的意识、规则意识。2、交往与人际关系(1)引导幼儿学会尊重他人的需要,进一步体验人与人相互交往、合作的重要性和快乐。(2)乐意与同伴合作活动,体验合作的快乐。并且能与同伴共同协商,按意愿经常活动及活动中协商自己及他人的行为。(3)引导幼儿在教师的提示和鼓励下,遵守活动纪律和游戏的规则。(4)引导幼儿具有初步的是非感、道德意识,了解基本的社会规范。(5)引导幼儿掌握基本的社会交往技能,了解大家喜欢的人的特点。(6)引导幼儿主动照顾、关心和帮助自己的同伴或小弟弟、小妹妹。(7)引导幼儿主动帮助父母和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培养幼儿对社会的责任感。3、社会环境(1)引导幼儿了解各行各业劳动人民的特点和作用,使幼儿尊重劳动者,尊重他人的劳动。(2)引导幼儿了解自己所在的幼儿园,学会应该为幼儿园做有益的事,培养幼儿初步的集体荣誉和责任心。(3)引导幼儿掌握一定的自我防护知识和技能,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应变能力和自我生存能力,学会积极的和自救方法。4、文化(1)引导幼儿初步了解我国丰富的物产,激发幼儿爱祖国的情感。(2)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与我国相邻国家的风土人情、生活习惯及文化特色。(3)引导幼儿初步了解世界著名的人文景观、自然景观及优秀的文化艺术,激发幼儿对世界文化的热爱。(4)引导幼儿了解几个主要的国际性的节日及节日的由来和含义。第二章幼儿园社会教育的内容、途径与方法

第一节幼儿园社会教育的内容一、《纲要》对幼儿园社会教育的相关规定(一)内容与要求(二)指导要点二、社会教育的内容:是以幼儿社会性教育目标为先导和依据的,根据幼儿社会教育总目标,我们把幼儿社会教育的内容具体分解成便于操作的四个方面,并具体规定各个方面应该达到的水平,即:自我意识、交往和人际关系、社会环境及文化。(一)自我意识方面1、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能体验到与同伴交往的快乐。2、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二)交往与人际关系方面1、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2、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三)社会环境方面幼儿园环境、家庭环境、社区环境、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四)文化:民族文化、世界文化三、分层内容1、小班(1)知道自己的性别、年龄和姓名,知道自己是和别人不同的。(2)不好哭、不怕生,保持愉快的情绪;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会寻求帮助;当同伴遇到困难时,能及时帮助或告诉成人。(3)愿意表现对游戏、活动选择的喜好。(4)乐意在吃饭、睡觉、做操、学习等方面表现自己,愿意做自己会做的事。(5)逐步学会独立吃饭、穿衣、独睡,逐步让幼儿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道理,培养幼儿初步的独立性。(6)通过掌握“你的、”我的物主代词,引导幼儿不争夺或独占他人的玩具,不把幼儿园的图书、玩具带回家。(7)学会把用过的玩具、用品放回原处,培养幼儿的责任感。(8)让幼儿知道自己和小伙伴的姓名、性别,并教幼儿学会依据具体行为,从好与不好的角度评价他人。2、中班(1)知道自己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人和自己完全一样,喜欢自己的长相。愿意用自己的特殊才能为大家服务。(2)知道人有喜怒哀乐等情绪,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喜好、需要以及情感。(3)感受与了解周围环境的变化,并能很快适应。(4)遇到困难或挫折时,愿意动脑筋想办法,自己尝试解决。(5)能以积极愉快的情绪参加各种活动,对完成任务有信心。(6)进一步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同时能够帮助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7)学会行为的各个方面评价自己及小伙伴,充分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同时鼓励幼儿大胆承认错误,培养幼儿城市、勇敢的品质及对挫折的心理耐力。3、大班(1)知道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人,有着与别人相同或不同之处,对自己的优点和进步感到自豪和光荣。(2)敢于面对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有改正的愿望与行动。(3)不害怕环境的变化,在新环境中能自己照顾自己。(4)热爱劳动,有责任心,在劳动过程中有始有终地做完没一件事。(5)愿意接受有难度的任务,尝试新活动。(6)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不气馁,敢于不断尝试。(7)从内心与行为两方面评价自己和他人,鼓励幼儿想他人学习,并能对他人的行为机遇理解和宽容。(8)培养幼儿克服困难、抗挫折、勇敢、诚实的品质。(9)培养幼儿的自尊心、自信心和同情心。(10)培养幼儿不断学习的欲望和能力。(11)学会克制自己遵守基本的集体规则,完成一定的任务,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12)培养幼儿学会独立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二)人际交往1、小班(1)知道班级中同伴的姓名、性别,会辨别生人。(2)能与同伴友好相处,愿意和同伴一起游戏;在许多客人面前仍能愉快地游戏、玩耍、交谈。(3)遇到纠纷时,不打人、不骂人,试图将道理;体验与老师和同伴共同生活的乐趣。(4)会运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礼貌用语,主动问候、招呼小朋友。(5)能听动成人的指令性语言,并按指令行动。(6)知道做客的要求,不乱翻别人的东西,不要吃要喝。(7)了解集体生活中基本规则,知道一日生活中主要环节的要求。(8)不受冷热和天气变化的影响,坚持上幼儿园。(9)愿意和他人分享游戏材料,不干扰和妨碍别人的游戏活动。游戏开始和结束时,能按要求拜访和收拾玩具材料。(10)愿意按“三轻”的要求游戏活动。(11)理解幼儿园日常生活中的教师付出的规则性信号,并按要求执行。(12)引导幼儿尽快与教师建立感情。(13)通过教师的中介,熟悉同伴,并能逐步和小伙伴建立良好的关系,以适应幼儿园的生活。2、中班(1)喜欢和同伴共同游戏。(2)主动与认识的人打招呼,愿意与人聊天、交谈。(3)学习用正确的方法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想法。(4)关心弱小同伴和有困难的人,帮助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5)愿意与父母或成人一道参加社区或团体组织的活动。(6)与周围的外国友人友好相处,不胆怯害怕。(7)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交谈、说话,不随意插嘴。(8)知道不能把集体的或的东西带回家占为己有。(9)努力遵守集体活动的各项规则。(10)了解简单的公共规则,并自觉遵守。(11)在绘画、阅读活动中,努力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12)引导幼儿学习与同伴友好游戏,学会谦让、分享与合作。(13)进一步了解父母的辛苦,了解父母对自己的感情,使幼儿初步学会关心父母。3、大班(1)主动、准确地使用礼貌用语。(2)愿意与周围的人打招呼、说话或开展访问活动。(3)知道接待客人的方法,主动与客人聊天。(4)主动带年幼的同伴共同游戏,体验大带小的快乐。(5)愿意和众多的同伴合作游戏,能坚持到底完成预定的有、活动内容。(6)能友善地对待外国友人,礼貌地与他们交流。(7)愿意听从成人和同伴的劝告,不做危险的事。(8)实习有关安全、交通、环保的标记,自觉按标记的提示行动。(9)会用轮流、合作、交换、等待等方法与同伴游戏。(10)会根据需要自己制订区域游戏的规则,并制作响应的提醒标记。(11)有环保意识,当发现他人不当的行为举止时,敢于劝阻。(12)引导幼儿主动帮助父母做事,关心父母,培养幼儿对家庭的责任感。(13)引导幼儿掌握基本的社会交往技能,了解大家喜欢的人的特点。(14)引导幼儿主动帮助老师,帮助小朋友,为集体做好事,培养集体意识。3、社会环境(1)小班(1)引导幼儿了解自己家庭成员,了解父母姓名,教育幼儿爱长辈、爱父母,不对父母乱发脾气。(2)引导幼儿尽快熟悉幼儿园的环境。(3)引导幼儿掌握简单的礼貌用语,了解集体生活的基本规则。(4)引导幼儿认识商店、公园、公共汽车,让幼儿懂得在这些地方,不能大哭大闹,不能随地吐痰及大小便,不能乱扔瓜果皮核。(5)教育幼儿不能随便与陌生人说话,不能接受陌生人的赠于,不能将卫星物品做玩具,遇到危险要向成人求救。2、中班(1)引导幼儿进一步掌握礼貌用语。(2)引导幼儿了解幼儿园各种集体规则,进一步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3)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周围的上机构,交通设施,掌握行为规范,学会在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学会遵守交通规则,培养初步的公德意识。(4)引导幼儿了解自己所在地的名称、风景名胜、主要建设成就,鼓励幼儿参加社区的大型活动,积分幼儿爱家乡的感情。(5)教育幼儿了解自己家庭及家庭成员的电话号码,具备初步的自我保护能力,了解简单的自救措施,能主动原理危险物品,不做危险游戏。3、大班(1)引导幼儿遵守幼儿园的规则,有一定的规则意识。(2)引导幼儿认识各行各业人们的劳动特点,使幼儿学会爱惜物品,爱护环境,尊重劳动者和他人的劳动。(3)进一步巩固幼儿的公德意识,遵守社会公德,并组织他人的不良行为,培养幼儿的社会责任感。(4)认识小学环境、小学生活及小学纪律,为幼儿入小学做好准备。(5)朋友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更多了解灾难的应急措施,知道各种急救电话号码,能采取的应急方法,把奉贤和危害降低最低,保护自我。(四)文化1、小班(1)了解幼儿园、家庭、社区周围环境,喜欢自己居住和生活的地方。(2)了解为自己服务和帮助自己的人,尊重他们的劳动。(3)认识“六一”、“新年”等节日,感受节日的欢乐气氛,体验节日的快乐。(4)认识自己是一个中国人,并认识。2、中班(1)感知与了解自己的生活与他人劳动的关系,感激劳动者、尊重和爱戴他们。(2)认识首都,认识并喜欢家乡著名的风景名胜和环境,了解中国最著名的风景名胜,感受其中的美。(3)认识并尊重国旗,认识自己的民族及其服饰特点,生活习惯,知道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初步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精品,激发幼儿爱祖国的情感。(4)了解“中秋节”“端午节”等节日,在主要的节日活动中,体验节日的欢乐气氛,能用绘画、制作等表现自己的感受。(5)了解家乡独特的传统民俗和民间工艺、特产,有求知和学习的愿望。3、大班(1)了解各行各业劳动者的工作,感激他们的劳动付出,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2)关注家乡的新成就,为家乡的变化而自豪。(3)知道中国的首都、认识并尊重国旗,学唱国歌,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4)了解传统民间节日的由来和庆贺方式,喜欢民俗习惯。(5)了解著名的民间工艺,萌发对民间工艺的兴趣。(6)知道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尊重少数民族。(7)了解各种传统节日及传统文化精品、英雄任务、建设成就。(8)了解我国主要城市风景名胜,激发幼儿爱祖国的情感。了解世界上有许多民族及不同的生活习惯。(9)了解中国的几个邻国的主要生活习惯及服饰特点,了解几个主要的国际性节日及活动。四、社会教育内容的整合(一)选择幼儿社会教育内容的依据

1、社会现实2、幼儿发展(二)确定幼儿社会教育内容的原则1、渐进性原则2、适度性原则3、活动性原则4、真实性原则:5、统一性原则(三)幼儿社会教育的内容:自我意识教育人际交往教育社会环境适应教育文化教育(四)幼儿社会性发展教育的实施:应基于幼儿的身心特点和原有认知水平,原有认知水平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外露的水平、二是潜在的水平。

在制订教育计划时要注意:一是在确定教育目标时,要注意给教师与幼儿留有教和学的空间,使幼儿在学习中有个体各自的收获,感受学习的快乐,保持学习的兴趣;二是要充分认识到审视、调适计划的重要性,要努力避免执教过程中硬套计划而忽视幼儿实际水平发展需要的现象。第二节幼儿园社会教育的途径一、幼儿园社会教育的开展方式(一)立足幼儿园,重视幼儿社会化教育(二)建构有效的社会化环境,培养幼儿的社会化情感(三)开展有益的社会化活动,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二、社会教育中社会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一)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二)社区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人力资源、物质资源、文化资源(三)家庭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四)幼儿园自身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五)网络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三、社会教育的主要手段(一)专门性教育活动:幼儿集体参与的、专门性的、比较规范的教育活动。(二)渗透性教育活动:《纲要》指出社会领域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幼儿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更应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

(三)契机性教育活动:1、及时发现,及时指导。2、创设条件,增加教育机会。3、在指导时,要充分体现以幼儿为主体的原则。4、教师要提高教育技能,以胜任教育指导工作。(四)游戏活动第三节幼儿园社会教育的方法

一、社会教育的教育原则

1、活动性2、正面性3、情感性4、渗透性5、生活化二、社会教育的组织形式(一)集体教育活动(二)小组教育活动(三)个别教育活动三、幼儿园社会教育的方法(一)语言传递法:是指以教师和幼儿口头语言活动为主的教育方法。1、讲解法2、谈话法3、讨论法(二)直观教育法:是以直接知觉为主的教育方法,主要是指教师通过实物或直观材料的演示、组织参观等使幼儿形成正确的认识的教育方法。1、演示法2、参观法3、调查法(三)实践训练法:使以幼儿技能、技巧与知识练习为主的教育方法,以行为练习为主。(四)陶冶熏陶法:是利用环境条件、生活气氛及教师本身的言行举止,对幼儿进行积极感化、熏陶,发挥潜移默化影响的教育方法。1、环境陶冶法2、艺术感染法(五)移情训练法:通过故事、情境表演等形式使幼儿理解和分享别人的情绪体验,使幼儿在日后生活中对他人类似的情绪体验主动地习惯地产生理解和分享。

(六)角色扮演法:是一种使幼儿暂时置身于他人的社会位置,并按这一位置所要求的方式和态度行事,以增进幼儿对他人社会角色及自身原有角色的理解。

1、情境分析扮演2、剧本扮演3、角色互换表演

四、社会领域中不良行为的矫正(一)执拗发脾气的矫正1、冷却情绪2、转换方式满足要求3、其他原因(二)过度侵犯行为及攻击性行为的矫正1、首先要使有上述行为的幼儿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2、要注意培养幼儿对他人的情感,培养爱心,懂得不能去伤害他人。3、不使幼儿有模仿侵犯行为的机会和条件。4、年龄大些的幼儿侵犯行为或攻击行为发生后,要让幼儿自己去道歉,弥补情感的裂痕,并向幼儿讲清为什么其行为是错的。5、正确引导幼儿,要让幼儿掌握是非观念。(三)胆怯和孤独行为的矫正1、要更多地关心这些幼儿,使他消除恐惧、疑虑,不可当面向幼儿指明这一弱点,不增加其心理压力。2、由成人带领幼儿多做活动,接触更广阔的生活天地,用有趣的活动吸引他们,使他们忘记或淡化恐惧心理。3、不可勉强地让过度胆怯和孤独的幼儿接触生人或人多的环境,而应该自然地慢慢地让幼儿适应。(四)对于幼儿说谎行为的矫正1、首先要认真分析当时的背景。包括幼儿的年龄、一贯表现、能力水平、说话动机和当时情景等方面的情况。同时还要检查教育措施本身是否存在问题等。2、其次可以观察幼儿的面部表情。幼儿说谎时脸上很容易流露出不安的神色来。3、幼儿的谈话还可能吞吞吐吐甚至相互矛盾。4、让幼儿去实践说过的话。第三章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第一节幼儿园上教育活动设计的原则一、目标性原则二、针对性原则三、活动性原则四、全体性原则五、整体性原则第二节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的设计一、设计教案(一)活动名称:指教育活动的题目,是内容和目标的反映。(二)活动目标的设计与拟定1、主要由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行为技能发展等几方面构成。2、表述时应做到简洁、明了,可操作性强,尽量从幼儿学习的角度出发。3、在目标的表述上,要根据幼儿的发展现状和需要,适当体现各领域的教育目标。(三)活动准备1、物质方面的准备2、知识准备(四)活动过程的设计1、活动的开始部分:是引导幼儿活动的第一个步骤,起到初步引导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及调动幼儿学习主动性的作用。2、活动的基本部分:这是完成目标的主要部分,是活动的重点和难点所在。3、活动的结束部分:引导幼儿自然地过度到下一个活动方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中结束活动。(五)活动延伸:可以通过游戏或区域活动,让幼儿继续学习巩固在活动中所了解的社会认知和社会技能;利用家庭、社区条件,帮助幼儿学习社会知识,锻炼社会技能等。第三节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一、对教师的要求(一)对幼儿社会性发展及社会性教育要有正确认识(二)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会性品质,尤其需要教师高度的责任心和钻研精神二、社会性教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一)对正规性社会教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1、开始部分的指导:

设疑、图片、故事、情境、游戏2、基本部分的指导:(1)始终围绕活动目标进行(2)以多种形式让幼儿参与活动,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3)教师的提问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要尽量引导幼儿发散性思维。(4)避免使用成人化语言。(5)教师在活动过程中要尊重幼儿的愿望,适当调整教育目标及教学环节。3、结束部分的指导(1)小结活动主题(2)小结师幼的共同感觉(3)展示活动的可见成果(4)布置以后的任务(5)让幼儿逐步参与总结和成为总结的主体。(二)非正规性社会教育活动的组织和指导:

1、生活活动

2、角色游戏几区角活动

3、户外集体游戏(三)在其他领域活动中社会教育目标的体现(四)利用环境的作用影响作用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第四章幼儿园社会教学模式一、生活感知教学模式1.教学目标:让幼儿直接深入社会生活,扩大眼界,丰富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