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北京五十五中高一(上)期中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1页
2024年北京五十五中高一(上)期中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2页
2024年北京五十五中高一(上)期中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3页
2024年北京五十五中高一(上)期中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4页
2024年北京五十五中高一(上)期中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北京五十五中高一(上)期中历史本试卷共8页,共100分,调研时长90分钟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共60分)单选题(本大题共40小题,1.5﹡40,共60分)1.我国已发现的旧石器时代人类化石点遗址有数百处,代表性的有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和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的北京人。研究元谋人和北京人的原始资料来自于()A.考古发掘B.神话传说C.史书记载D.学术论著2.了中华文明起源于晚商时期这一传统观念。良渚文化已进入成熟文明和早期国家阶段,良渚是实证中华五()①良渚文化说明中华文明起源具有多元性②良渚文化有力证明中华文明具有五千年历史③史料实证是历史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④良渚文化在中国都邑发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下列关于夏朝的评述,正确的是()①以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②中国最早奴隶制国家③是早期国家的形成时期④殷墟是夏文化的遗存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4.料可用以研究()①内外服制②分封制③宗法制④共和行政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5.下列是对我国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评述,其中正确的是()①青铜铸造是商周时期手工业的主要部门②青铜器种类繁多,工艺精湛③青铜器铭文是研究商周历史的重要史料④青铜材质的农具大量出现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6.如图为2019183字,记载了晋文公祖先辅佐周天子开疆拓土、治理晋国等功绩以及将女儿孟姬嫁到楚国的过程。下列对其史学价值认识正确的是()①为研究晋国历史提供直接证据②呈现了家庭手工业的最高水平③是研究春秋青铜工艺的实物资料④说明长江流域是当时的经济重心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7.《左传》记载,西周初年,周王责令鲁国国君赴镐京贡献鲁国特产。春秋初年,周王先后派人去鲁国求)A.鲁国当时实力最强B.周王是天下共主C.鲁国服从周王调遣D.周王室逐渐衰微8.春秋战国500多年的斗争与融合为后来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准备了诸多条件。以下符合上述条件的有()①中原周边的戎狄蛮夷产生认同观念,融入华夏族②战乱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灾难,人民渴望安定统一③各地经济的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所带来的阻碍④北方各诸侯国为抵御匈奴族南下在北部修筑长城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9.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主观因素是()A.生产力的显著提高C.道家学派提倡变法B.国君谋求争霸战争中的优势D.周王室衰微,失去政治优势10.对下栏材料所反映的主张解读准确的是()A.老子将万物本原归结为“道”B.C.法家主张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D.荀子从人性出发,主张隆礼重法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秦汉时期阶段特征的归纳,正确的是()A.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B.大一统国家的建立与巩固C.政权的更迭与民族交融D.经济的繁荣与开放的社会12.《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在之罘立石刻辞颂德,称“禽灭六王,阐并天下,甾害绝息,永偃戎)A.统一六国B.建立皇帝制度C.设立郡县D.征服南方越族13.下图所示的中央机构创立于()A.夏朝B.西周C.秦朝D.东汉14.在秦始皇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中,既有对中国文化教育影响深远的措施,又有严重摧残文化的措施,这两方面的突出表现分别是()①统一文字②统一度量衡③焚书坑儒④严刑峻法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5.西汉初,统治者尊崇黄老之学的原因是黄老之学()A.适应了经济恢复和巩固统治的需要B.体现了统治者对黄帝和老子的敬仰C.取代了已过时的儒学D.宣扬以法治国的思想16.下图中政治制度的确立,目的在于()A.削弱和分化相权B.削弱地方诸侯国势力C.加强中央集权D.对地方进行监察17.)A.实现民族交融B.恩泽贵族C.削弱王国势力D.增加税收18.汉代共历29帝,享国407年。下列汉代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光武中兴②文景之治③汉武盛世④党锢之祸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③②④①D.④①③②19.AB两处应为()A.外戚专权、宦官得宠B.宦官得宠、党锢之祸C.宦官专权、皇帝亲政20.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对应正确的是()史实结论A战国至西汉间的《黄帝内经》中国古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D.党锢之祸、太后摄政B东汉《神农木草经》C蔡伦改进造纸术奠定中医理论基础改变了书写材料D班固撰写《汉书》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21.《晋书·地理志》记载“至恒帝永寿三年(东汉156元年(西晋280)A.政局动荡战乱频繁C.北方自然条件恶劣B.北方人口大量南迁D.经济重心完成南移22.两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水稻由原来的直播变成育秧移栽,普遍实行麦稻兼作,还发展了种桑养蚕、培植果树、种植药材等。这表明()A.南方赋轻役稀,社会相对安定B.南方商业活跃,城市经济繁荣C.江南开发加速,农业多种经营D.经济重心南移,租佃关系发展23.下列是关于十六国时期的叙述,正确的是()A.指在北方建立的十六个割据政权B.各政权都是由内迁少数民族建立C.彼此征战客观上有利于民族交融D.黄河流域一直处于分裂混战局面24.下面砖画出土于甘肃嘉峪关魏晋古墓,生动反映了当时汉人胡食的生活习俗。这组砖画可以用来研究()《制作蒸馍与烙饼》《食用烧烤食品》A.江南开发B.民族交融C.政权并立D.南北统一25.一材料评价的是()A.通行全国的驰道B.沟通南北的大运河C.丝绸之路的开通D.隋朝实现南北统一26.唐玄宗统治前期,选贤任能,改革吏治,发展生产,大兴文治,将唐朝推向全盛时期,史称()A.文景之治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D.康乾盛世27.()A.安史之乱B.藩镇割据C.宦官专权D.朋党之争28.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实质上是()A.统治阶级内部争夺皇位的斗争B.中原十五个割据政权的长期对峙混战C.汉族政权和边疆少数民族政权的并立D.唐朝藩镇割据和唐朝后期政治的延续29.至连白痴也可出任高官。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A.郡县制的推行B.九品中正制的变化C.科举制的设置D.中央集权的加强30.史学家徐中约称“它鼓励社会流动并减弱阶级划分,使来自全国各地和各种生活背景的受教育者集合到)A.郡县制B.科举制C.九品中正制D.察举制31.三省六部制的确立使得中央决策和执行体系日臻完备,其决策体系包括()A.皇帝尚书省六部B.皇帝中书省门下省C.六部尚书省门下省D.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32.唐朝后期土地兼并加剧,租庸调制己无法维持,于是实行()A.废井田,开阡陌B.均输平准C.租调制D.两税法33.唐朝出现诗歌繁荣的局面,主要是因为()①民族交融形成多元文化②唐朝社会经济高度繁荣③以诗赋取士的科举制度④开放和宽松的社会环境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34.代宫廷妇女的身份和风采。其绘画特点是()A.以形写神B.气势雄浑C.骨力遒劲D.不拘成法35.在事死如生的唐代中上层人士的墓葬中,陪葬的骆驼俑蔚成风尚。许多陶骆驼背上驮着丝绸,驭手几乎都是表情各异的胡人,做工精美异常。由此可见,唐代()A.海上丝绸之路畅通C.汉藏文化交流频繁B.民间制造瓷器技术高超D.经济交流影响社会习俗36.识读历史地图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与下图所示路线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①玄奘西游②鉴真东渡③马可波罗东行④郑和下西洋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37.960)A.标志着五代十国分裂局面的结束B.是五代十国时期武将篡位的延续C.意味着节度使逐渐退出历史舞台D.反映了北宋中央集权统治的强化38.如图是北京某学校小张同学做的中国古代一个历史朝代的权力分配示意图,但不小心破损了一部分。请根据所学判断这是()A.汉代地方权力分配示意图B.隋唐中央权力分配示意图C.宋代地方权力分配示意图D.宋代中央权力分配示意图39.至宋的这种变化()A.源于唐朝武则天开创武举科B.导致宰相的职权被严重削弱C.与宋朝崇文抑武的方针相关D.是唐朝设置节度使的直接结果40.有学者说,王安石“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改革精神,数百年之下依然凛凛有生气。其变法的主要目的是()A.削弱割据军阀,加强中央集权B.实现富国强兵,克服统治危机C.实行休养生息,发展社会经济D.打击官僚地主,抑制土地兼并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40分)41.14分)材料一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到卫国,卫灵公向孔子问起军队作战的事。孔子回答,祭祀的事我听说过,排兵布阵的事,我还不曾学呢。第二天,孔子与卫灵公谈话的时候,卫灵公不再看孔子,孔子于是离开卫国。后鲁昭公二十五年,孔子因鲁乱而适齐,与齐景公谈政,因为当时齐国的政权已操纵在卿大夫手中,(16分)材料二从孔孟荀到董仲舒,儒学完成了由平民儒学到官方儒学的第一次转型和跨越,自此以下,两千多年间,儒学一直充当着国家意识形态的角色。儒学由民间进入宫廷后,借助强大的国家机器,尤其是教育制度和人才选拔制度,使儒学得以广泛传播和普及,并不断向周边国家和地区渗透。然而,官方化儒的创造力,甚至败坏了儒学的声誉。——颜炳罡《民间儒学何以可能?》(28分)42.18分)材料一两汉的察举制,大体可分为在先的“贤良”与后起的“孝廉”两大项。汉廷每诏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之士,简称则曰“贤良”……“孝廉”为孝子廉吏之简称,武帝元光元年,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是为汉室令举孝廉之始……此项制度之演进,一面使布衣下史有政治上的出路,可以奖拔人才,鼓舞风气;一面使全国各郡县常得平均参加中央政局,对大一统政府之维系尤为有效。而更要的,则在朝廷用人,渐渐走上一个客观的标准,使政府性质确然超出乎王室私关系之上而独立。——钱穆《国史大纲》(16分)材料二今立中正,定九品,高下任意,荣辱在手。操人主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势。爱憎决于心,情伪由于己。……所欲与者,获虚以成誉;所欲下者,吹毛以求疵。高下逐强弱,是非由爱憎。随世兴衰,不顾才实,衰则削下,兴则扶上。或以货赂自通,或以计协登进;附托者必达,守道者困悴。无报于身,必见割夺;有私于己,必得其欲。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房玄龄等《晋书·刘毅传》(24分)材料三科举考试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主要方法。它所一直坚持的是自由报名、公开考试、平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皇族及豪强宗法势力对于政治权力的垄断,促进了社会的良性流动,从而扩大了统治阶级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基础。——摘自邹一南《浅谈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3)据材料二、三,分析从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选官制度出现了哪些变化?(4分)结合所学概括科举443.8分)材料一——《史记·秦始皇本纪》(1)根据材料指出王绾、李斯争论的焦点是什么?结合所学说明秦始皇在这一问题上采取的措施及其影4分)材料二艺祖(宋太祖)革命,首用文吏而夺武臣之权,宋之尚文,端本乎此。……自时厥后,子孙——《宋史文苑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特点。并分析这一特点对北宋历史发展产生的影4分)参考答案1.A2.C3.A4.B5.B6.B7.D8.A9.B10.DB12.A13.C14.C15.A16.A17.C18.B19.A20.C21.A22.C23.C24.B25.B26.C27.B28.D29.B30.B31.B32.D33.D34.A35.D36.A37.A38.C39.C40.B41.(1)时代背景:春秋时期,社会动荡,诸侯争霸,分封制、宗法制遭到破坏,礼崩乐坏孔子在卫国失败的具体原因:孔子反对战争,主张以德治国,而卫国国君关心战争之事,孔子的政治主张与卫国国君的需求不符;孔子的政治改革方案过于理想化,未能适应卫国复杂的政治环境。孔子在齐国失败的具体原因:孔子提出的“君君、臣臣”的政治方略,直接威胁到了当时齐国卿大夫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反对和阻挠;齐景公虽然认可孔子的政治主张,但受限于国内政治力量的对比,无法将其付诸实践。(2)表现:儒学思想被统治者确立为正统思想:儒学教育逐渐官方化和制度化,如设立大学等教育机构,将儒学经典作为教科书;儒学成为选拔官员的标准,如察举制、科举制等。影响:儒学成为国家意识形态,推动了儒学的广泛传播和普及;儒学成为统治者维护统治的工具,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但儒学被曲解和僵化,扼杀了儒学的创造力,败坏了儒学的声誉。42.(1)察举制度创立的背景是西汉初期“贤良”推荐制度的弊端显现,以及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提高政府效率的需求。其积极作用在于打破了世家大族对官职的垄断,使得更多有才之人得以进入官场;扩大了统治阶级的政治统治合法性基础,增强了政府的权威性和稳定性;促进了社会的良性流动,为平民提供了上升通道,增强了社会的活力和凝聚力。(2)材料二中的选官标准相较于材料一,从原先的“贤良”推荐转变为更加注重品德和才能的考量。然而,这种选官制度存在弊端选拔标准过于主观,易受个人情感和偏见影响选拔过程缺乏透明度和公正性,易于滋生腐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