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五育融合”视域下的校训育人模式创新与探索_第1页
新时代“五育融合”视域下的校训育人模式创新与探索_第2页
新时代“五育融合”视域下的校训育人模式创新与探索_第3页
新时代“五育融合”视域下的校训育人模式创新与探索_第4页
新时代“五育融合”视域下的校训育人模式创新与探索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新时代“五育融合”基本内涵(一)“五育融合”理念的来源与发展“五育融合”是“五育并举,融合育人”的简称。从“五育并举”到“五育融合”,是新时代中国教育变革与发展的基本趋势。1912年,蔡元培先生在《对于新教育之意见》中首次提出“五育并举”主张。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提出了坚持“五育并举”。“五育融合”理念则是在发展中不断完善,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发展素质教育,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有机融合。[1]“五育融合”需要有“共同行动”为支撑,即发展素质教育,在立德树人的引领下,优化评价方式、三全育人、学生自我管理等路径,以“立德铸魂”为核心,围绕培智固本、健体强基、尚美培元、以劳立身进行人才培养,在具体实践中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夯实“五育融合”底色,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二)“五育融合”的整体内涵“五育融合”是整体性、系统性的教育价值观、教育思维、教育理念,体现了“重点”与“全面”的统一。其中,德育是核心,强化价值引领,培养道德品质,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工匠精神、爱国精神等,重在铸魂,促人向善;智育是基础,聚焦知识技能,培养学生专业能力,重在固本,教人求知;体育是身体保障,塑造体格体魄,重在强身健体,增强学生体质;美育是精神力量,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人文素养,审视身体、外在、思想、心灵之美,重在浸润,审美创美;劳动教育是实践,引领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培育学生实践技能、创造能力,重在淬炼,养人劳力。五育不是孤立、静态发展,不是平均发力,也不是各育均极致发展,而必须是相互融合、动态转化、均衡发展,即不断促进德智体美劳各自发展,同时相互联系、有机融合、动态发展,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二、高职院校实施“五育融合”的常见问题(一)五育相互割裂,厚此薄彼高职院校主要存在“五育分离”或“五育割裂”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疏德、偏智、弱体、抑美、缺劳”等不均衡不全面的情况,厚此薄彼,未实现全面发展、融合发展、全面育人。(二)“三全育人”工作未形成合力高职院校目前尚未真正形成“三全育人”共同体,学校、社会、家庭尚未形成有机结合的协同育人机制,学生自我管理的内驱力有待提升。(三)忽略了校训对“五育融合”的引领作用高职院校没有发挥校训对“五育融合”的引领作用和精神导向作用,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未能以校训为指引汲取育人的精神力量。三、校训育人对实现“五育融合”的意义及重要性(一)校训是构建“五育融合”立体场域的重要范畴校训是在学校办学宗旨的指导下,以简明扼要、意蕴深远的词句为表现形式,引导全校师生思想和行为举止的训导性的文化形态,是学校核心精神、办学宗旨、育人理念、人文精神、办学风格、治学方针、校园精神等的高度提炼和表达,具备领航思想意识的导向功能、激励奋发向上的激励功能、升华内外兼育的育人功能。[2]校训文化渗透到高职院校育人的全部环节,是构建“三全育人”工作格局、深入落实高职院校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应有之义。[3](二)校训育人对实现“五育融合”意义重大“五育融合”需要有“共同行动”为支撑,即发展素质教育,我们可以创新、探索校训育人模式作为发展素质教育的“共同行动”支撑,充分发挥校训的作用,推动校训育人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横向贯通构建工作合力、纵向链接搭建育人过程、主动联动形成融合效应。四、创新校训育人模式,推进实现“五育融合”——以广东新安职业技术学院“鲲鹏计划”为例广东新安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于1998年,由杰出的人民教育家王屏山同志创办,并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一所全日制民办普通高等院校,集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继续教育、社会培训为一体,系深圳市唯一一所民办高职院校。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顶层设计,印发《广东新安职业技术学院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统筹推进学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实施以校训“学会做人、打好基础、培养专长、加强实践、报效祖国”为模块、以“学生综合素质拓展学分”为支撑的“鲲鹏计划”,推进落实“以德立人”“以智育人”“以美化人”“以体健人”“以劳塑人”,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以期培养政治合格、技能精湛、体能过硬、文化素养高、劳动意识强的新时代专业人才。“鲲鹏计划”中的“鲲鹏”两字源自《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鲲鹏计划”蕴含新时代深圳精神、校训精神以及学校办学理念等核心要义,是校训育人工作的升华和集中体现。主要表现在:第一,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粹,体现“但立鲲鹏志,扶摇千万里”的进取精神,与校训“学会做人”的立身之本、“报效祖国”终极目标同向而行。第二,学校扎根深圳大地办学,“鲲鹏计划”与“敢闯敢试、开放包容、务实尚法、追求卓越”为基本内涵的新时代深圳精神同频共振,承载着高度的情感认同、价值认同、文化认同。第三,蕴含了学校创办人、杰出的人民教育家王屏山同志的教育理念,突出“打好基础、培养专长、加强实践”的素质拓展教育,实现从“鲲”(鱼)到“鹏”(鸟)的转化,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从“量变”到“质变”的“融合”转化。第四,彰显学校文化的精神标识。“鲲鹏计划”突出了学校校徽的象征意义。学校校徽标志选取“大鹏”为核心设计元素。“大鹏”取意深圳的别称“鹏城”,校徽主体是一只“大鹏”展翅翱翔在旭日东升的大海上,象征着学校依托深圳(鹏城)改革开放的热土积极探索、翱翔。“鲲鹏计划”总体目标是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以服务学生成长需求为导向,突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评价体系建设,全力打造以校训为模块的“学生综合素质拓展学分”教育管理、综合评价体系,不断促进德、智、体、美、劳有机融合,实现“五育融合”。(一)加强顶层设计,构建学校“三全育人”共同体学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有效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等文件精神,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顶层设计,着力构建学校“三全育人”共同体,建立“校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校院两级负责、部门协同配合、学生自我教育”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一是学校成立“鲲鹏计划”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鲲鹏计划”的顶层设计与统筹部署。领导小组坚持以思想引领为核心,整体谋划、系统设计、一体推进,理论教育和实践活动相结合、阶段性目标与整体性目标相结合、全面推进与重点突出相结合。二是建立内容完善、标准健全、运行科学、保障有力、过程可控、成效直观的流程体系。三是落实“三全育人”工作机制,构建“鲲鹏计划”工作任务清单,明确育人工程、责任部门、主要职责、责任清单、成果清单,建立目标管理机制,通过横向协作、纵向联动、内外协同,做好资源整合、平台搭建、载体设计、后勤保障等工作,形成校、院两级联动的工作格局。(二)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学生综合素质拓展学分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职教大会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团中央、教育部《关于在高校实施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学校构建“第二课堂成绩单”,开设鲲鹏计划-大学生综合素质拓展教育课程,设置学生综合素质拓展学分(必修,5个学分),纳入各二级学院人才培养方案,按照校训五大模块,每个模块由1个学分构成。学生在读期间,原则上大一、大二每学年至少需修满2个学分,三年共需修满5个学分方能毕业。学生在校期间参与的第二课堂活动,按照相关认定办法换算成相应学分。此举推动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深入融合,将课内教育和课外教育、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集体培育和个体修养等各方面有机融合,切实发挥教育管理工作在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主要作用。(三)以校训为模块,构建学生“五育融合”培养评价体系学校着力构建“五育融合”工作体系,强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以校训“学会做人、打好基础、培养专长、加强实践、报效祖国”为模块,构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评价体系。第一,“学会做人”模块。主要观测点(项目)包括但不限于:(1)“励志·修身·报国”主题系列活动、“灯塔工程”以及“助学·筑梦·铸人”等主题教育学习活动;(2)“青年大学习”、主题团日、主题班会;(3)党(团)课培训,青马班培训;(4)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完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规范发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等。第二,“打好基础”模块。主要观测点(项目)包括但不限于:(1)学风建设活动,建立校-院-班“三级”学风督导制度及奖励机制,开展读书月活动;(2)全员注册志愿者活动,实施育苗计划,举办公益志愿节;(3)各类劳动教育讲座、劳动主题演讲、劳动榜样人物进校园等劳动主题教育活动,创建绿色校园专项项目及活动;(4)抓实体育工作,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完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健全完善体育评价体系、考查机制;(5)推动“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等。第三,“培养专长”模块。主要观测点(项目)包括但不限于:(1)“攀登计划”“挑战杯”“互联网+”等竞赛的培育、孵化;(2)校企共建创新创业学院,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举办创新创业讲座和沙龙;(3)“美育浸润行动计划”,完善课程教学、艺术实践、校园文化活动、艺术展演“四位一体”的普及艺术教育推进机制;(4)校园文化艺术节、学术科技季、社团文化节活动,举办各类学术讲座,鼓励学生参与专利发明和论文发表;(5)拓宽学生升学渠道,逐年提高升学比率等。第四,“加强实践”模块。主要观测点(项目)包括但不限于:(1)“三下乡”、展翅计划、“社区实践”、红色之旅等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培育省级以上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重点团队;(2)岗位见习、校内勤工助学等实践活动;(3)“职业教育进社区”活动,发挥专业优势,提升社会服务水平等。第五,“报效祖国”模块。主要观测点(项目)包括但不限于:(1)爱国主义教育、国家安全教育、军事兴趣类社团、国旗护卫队和国防教育宣读团活动;(2)校园网络新媒体矩阵建设,大学生新媒体中心相关活动;(3)应征入伍活动;(4)推进实现高质量就业,提升就业指导服务质量等。学生可结合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自主、合理安排时间,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学生综合素质拓展活动项目,依据项目定级标准,取得相应的积分。由学校构建学生综合素质拓展教育相关积分认定实施细则或学生综合素质拓展学分认定办法,将学生所获得的积分置换成课程学分。(四)加强学分项目管理,夯实学生“五育融合”实践路径“五育融合”是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化、实践化、路径化。学校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德、智、体、美、劳等融入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中,并作为阶段连续的过程体系,依据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评价体系主要观测点,按照模块培养目标,科学、合理规划学生综合素质拓展教育项目,实施项目化管理,清单化推进落实。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做好学生参与学生素质拓展教育项目全过程管理,汇集素质拓展成长记录和获奖荣誉证明材料;设置积分预警机制,对未修满积分和学分的学生予以重点关注和帮扶。各相关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积极开展学生思想成长、技能竞赛、创新创业、文体健康、公益服务、劳动实践等项目,为学生获得综合素质拓展学分、圆满完成学业创造条件,拓展学生“五育融合”实践路径。学分项目管理主要包括四个“突出”:一是突出“整体”,设计项目要围绕“五育融合”和“全面培养体系”的关系进行整体设计,构建整体实施和评价体系,在五育相互关联的层面上避免简单叠加,应全面思考、整体设计其在项目中的具体实施。二是突出“融合”,项目管理要善于借力,优化资源,统筹兼顾,用好各项资源、空间、场域和媒介。三是突出“过程”,注重以“五育融合过程”为对象的评价,积分管理全面真实展示参加“鲲鹏计划”的学生综合素质拓展教育的过程与成果。四是突出“主体”,学生是“鲲鹏计划”的主体,是受益者,更是参与者,项目设计的目的是让全体学生参加,项目实施要以学生为主,项目评估要以学生是否受益为准。(五)树立成果导向,夯实学生“五育融合”教育效果创新探索校训育人模式,要树立成果导向,把检验学校工作成效的导向和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