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而优·教有方学而优·教有方PAGE2PAGE12020年新高考全国1生物高考真题变式汇编【原卷1题】知识点细胞器的结构、功能及分离方法,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酶的特性【正确答案】D【试题解析】【分析】1、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2、分析题干信息可知,经内质网加工的蛋白质,只有在S酶的作用下形成M6P标志,才能被高尔基体膜上的M6P受体识别,最终转化为溶酶体酶,无识别过程的蛋白质则被运往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详解】A、酶具有专一性的特点,S酶在某些蛋白质上形成M6P标志,体现了S酶的专一性,A正确;B、由分析可知,部分经内质网加工的蛋白质,在S酶的作用下会转变为溶酶体酶,该蛋白质是由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B正确;C、由分析可知,在S酶的作用下形成溶酶体酶,而S酶功能丧失的细胞中,溶酶体的合成会受阻,则衰老和损伤的细胞器会在细胞内积累,C正确;D、M6P受体基因缺陷的细胞中,带有M6P标志的蛋白质不能被识别,最终会被分泌到细胞外,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溶酶体的形成过程及作用等知识,旨在考查考生获取题干信息的能力,并能结合所学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1-1【基础】下是关于酶专一性的实验设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步骤12345淀粉溶液蔗糖溶液某酶溶液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后观察现象试管I2mL—2mL2ml①试管Ⅱ—2mL2mL2mL②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酶的种类,步骤3可选用新鲜的淀粉酶,也可选用蔗糖酶B.该实验的无关变量有底物的量、酶的用量、温度、pH等C.该实验的因变量也可用底物剩余量表示,可用碘液作为检测试剂D.若“某酶溶液”是新鲜的淀粉酶,则①为无砖红色沉淀【正确答案】B
1-2【基础】与细胞衰老相关的β-半乳糖苷酶是溶酶体内的水解酶,该酶通常在pH为4.0的条件下表现活性;但是衰老细胞内β-半乳糖苷酶在pH为6.0的条件下表现活性;已知溶酶体内的pH约为5.0,细胞质基质中的pH约为7.2。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溶酶体膜上存在转运H+的载体,以维持溶酶体内的酸性环境B.衰老细胞内溶酶体破裂,释放出水解酶,可导致细胞“自溶”C.衰老细胞体积增大、细胞核缩小,水解酶的活性降低D.溶酶体膜蛋白高度糖基化,有助于保护自身不被酶水解【正确答案】C
1-3【巩固】苏氨酸在苏氨酸脱氨酶等酶的作用下,通过5步反应合成异亮氨酸。当细胞中异亮氨酸浓度足够高时,其与苏氨酸脱氨酶结合,抑制酶活性;当异亮氨酸的浓度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异亮氨酸脱离苏氨酸脱氨酶,使苏氨酸脱氨酶重新表现出活性,从而重新合成异亮氨酸。反应过程如下图所示:以下推测合理的是()A.异亮氨酸的合成一定不需要ATP提供能量B.细胞通过正反馈调节机制控制异亮氨酸的浓度C.苏氨酸脱氨酶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后可恢复正常D.异亮氨酸的合成不需要其它酶催化其反应【正确答案】C
1-4【巩固】酶抑制剂是指使酶的活性下降或丧失的物质。酶抑制剂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类是可逆抑制剂(与酶可逆结合,酶的活性能恢复);另一类是不可逆抑制剂(与酶不可逆结合,酶的活性不能恢复)。已知物质甲对酶A有抑制作用,某生物兴趣小组欲探究物质甲对酶A的抑制作用类型,进行了如下实验。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注:透析袋是人工合成的半透膜,物质甲能透过半透膜A.酶活性是指酶催化一定化学反应的能力,其大小可用酶促反应速率表示B.该实验还需要设置一组加入等量蒸馏水和酶A溶液的试管作为对照C.透析处理的目的是去除试管中的甲物质D.若透析后的酶活性升高,则物质甲为可逆抑制剂【正确答案】B
1-5【巩固】高尔基体可分为顺面区和反面区,顺面区接受由内质网合成的物质并将其转入中间膜囊进一步修饰加工,反面区参与蛋白质的分类和包装。下图表示高尔基体的结构及发生在其反面区的三条分泌途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调节型分泌途径和组成型分泌途径会导致高尔基体膜面积发生较大改变B.溶酶体由高尔基体顺面区出芽产生,该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的特点C.消化酶的分泌一定属于调节型分泌,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D.来自内质网的多肽链在高尔基体中间膜囊中会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蛋白质【正确答案】D
1-6【巩固】酶的“诱导契合学说”认为酶蛋白的构象会在底物的诱导下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使酶和底物结合,并引起底物发生反应。下图1~3表示酶a催化底物分解的过程,图4表示底物类似物甲与酶a结合却不被分解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降低温度不会改变酶a的空间结构,所以不会影响酶的催化效率B.图1~4中酶a和底物的识别及结合过程说明酶具有高效性C.物质甲可诱导酶a发生构象改变,但因二者不能完全契合故物质甲不能被分解D.向存在酶a和底物的反应体系中加入物质甲,底物反应速率不受影响【正确答案】C
1-7【提升】2020年3月4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了新增新冠病毒特异性IgM和IgG抗体作为血清学诊断标准。下图曲线表示新冠病毒感染人体后抗体的变化情况,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与IgM抗体合成、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细胞核、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等B.新冠病毒主要攻击人体的免疫细胞,导致人体的免疫功能丧失C.某人核酸检测为阴性,但是血清学诊断体内存在IgG抗体,最大的可能是采集的呼吸道标本过少D.在阻断病毒传染上,核酸检测比血清学检测更有优势【正确答案】D
1-8【提升】关于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下列选项正确的是()①激素、抗体和酶都具有特异性,只能参与特定靶细胞的代谢反应②看物体时,神经冲动是由脑和脊髓产生的,在视网膜上形成视觉③由垂体分泌功能不足引起的呆小症,可通过注射生长激素治疗④O2从红细胞内进入组织细胞中被利用需要穿过12层磷脂分子层⑤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的变化会引起包括植物激素合成在内的多种变化,但不会引起基因组表达的改变。因此,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组程序性表达的结果A.有1项说法正确 B.有3项说法正确C.有1项说法不正确 D.没有正确的【正确答案】A
【原卷2题】知识点有氧呼吸过程,无氧呼吸过程【正确答案】B【试题解析】2-1【基础】下列关于ATP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A.与安静状态相比,人体剧烈运动时消耗等量的葡萄糖产生的ATP更多B.人的成熟红细胞进行细胞呼吸时,ATP的形成过程不受外界氧气浓度的影响C.细胞呼吸伴随着ATP的合成,是一种吸能反应D.肺炎双球菌进行有氧呼吸时,产生ATP最多的场所为线粒体内膜【正确答案】B
2-2【基础】马铃薯块茎储藏不当会出现酸味,这种现象与马铃薯块茎细胞的厌氧呼吸有关。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块茎细胞厌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CO2B.块茎储藏库中氧气浓度的升高会增加酸味的产生C.块茎细胞厌氧呼吸第一阶段与需氧呼吸第一阶段相同D.块茎细胞厌氧呼吸将葡萄糖分子中的大部分能量转化为热能【正确答案】C
2-3【巩固】下图为有关细胞利用葡萄糖进行呼吸作用的图解,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阶段生成ATP的过程中都伴随着NADH的生成B.A物质是丙酮酸,经过③④阶段,只有少量能量释放出来存储在ATP中,剩余大部分储存在酒精或乳酸中C.在人的成熟红细胞中,只能进行①④阶段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D.③④阶段的呼吸产物不同,是因为在细胞内反应的场所不同【正确答案】C
2-4【巩固】将酵母菌研磨成匀浆,经离心处理后得上清液(细胞质基质)和沉淀物(含线粒体),把等量的上清液、沉淀物和未曾离心的匀浆分别放入甲、乙、丙三个试管中,各加入等量葡萄糖溶液,然后隔绝空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试管中反应最后无[H]的积累,并伴随ATP的生成B.乙试管中最终产物中有CO2,葡萄糖中的能量大部分储存进ATP中C.乙试管和丙试管内都有大量的ATP产生D.丙试管中无CO2产生【正确答案】A
2-5【巩固】“格瓦斯”是一种由酵母菌和乳酸菌双菌发酵形成的饮料,其中含有微量酒精、一定量的CO2,以及丰富的有机酸。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这两种生物都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葡萄糖生成丙酮酸B.这两种生物的遗传物质都主要是环状的DNA分子C.酵母菌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D.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的过程中产生了CO2和有机酸【正确答案】A
2-6【提升】图是外界条件对植物呼吸速率的影响曲线图,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A.从图甲可知细胞呼吸最旺盛时的温度是B点对应的温度B.曲线Ⅰ表示的生理过程所利用的有机物主要是葡萄糖C.图乙中曲线Ⅰ表示有氧呼吸,曲线Ⅱ表示无氧呼吸D.曲线D最终趋于平衡,可能是受到温度或呼吸酶数量的限制【正确答案】C
2-7【提升】[H]是在生物细胞广泛存在的递氢体,对生物细胞内的多种化学反应的正常进行具有重要作用。下图是小麦叶肉细胞中[H]在细胞代谢中的产生和传递途径,X、Y、Z表示不同的物质,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X表示丙酮酸,形成X的同时有[H]产生 B.Z表示CO2,②过程有[H]消耗无[H]产生C.Y表示酒精,③过程有[H]消耗和[H]产生 D.在O2充足的情况下,①②发生在线粒体【正确答案】A
【原卷3题】知识点观察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质流动实验,质壁分离及其复原实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正确答案】C【试题解析】【分析】黑藻叶片细胞含有较多的叶绿体,可以用于观察植物细胞中的叶绿体,也可以用于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提取色素的原理:色素能溶解在乙醇或丙酮等有机溶剂中,所以可用无水乙醇等提取色素;同时,黑藻叶片细胞是成熟的植物细胞,含有大液泡,可用于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但黑藻叶片细胞已经高度分化,不再分裂,不能用于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详解】A、黑藻叶绿体的双层膜结构属于亚显微结构,需要用电子显微镜来观察,A正确;B、黑藻成熟叶片为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具有分裂能力,故不能用来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B正确;C、质壁分离过程中,植物细胞失水,原生质层体积变小,绿色会加深,而随着不断失水,细胞液的浓度增大,吸水能力增强,C错误;D、叶绿体中的色素易溶于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提取黑藻叶片中光合色素时,可用无水乙醇作提取液,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以黑藻为素材,考查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等,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材料的选择是否合理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积累。3-1【基础】下列有关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外表皮细胞较大,可用于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和细胞质的流动B.内表皮细胞有大液泡,可用于观察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C.外表皮细胞含有色素,可用于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D.内表皮细胞容易获取,可以用于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正确答案】B
3-2【基础】下列两个实验中所使用实验方法或试剂作用相同的是()A.纸层析法:胡萝卜粗品的鉴定、绿叶中色素的提取B.差速离心:将细胞中各种细胞器分离开、含15N与不含15N标记的DNA分子分离C.蒸馏水:在“提取纯净的动物细胞膜”和“观察叶绿体”中的作用D.盐酸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和“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中的作用【正确答案】D
3-3【巩固】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NaOH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和蛋白质”中的作用相同B.脂肪的鉴定实验中必须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染色后显示的颜色C.对黑藻叶片进行割伤处理,更有利于观察细胞质的流动D.在解离液中加入适量的纤维素酶,有利于提高洋葱根尖组织的解离效果【正确答案】C
3-4【巩固】下列有关实验及模型构建的叙述,正确的是()A.将公鸡的睾丸摘除后进行移植实验,可以证明睾丸产生的睾酮与公鸡的第二性征有关B.在解离液中加入适量的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可以提高洋葱根尖细胞的解离效果C.向切碎的洋葱组织中加入适量清水,可以获得含大量DNA的溶液D.将黑藻叶肉置于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可以观察到绿色的原生质层颜色逐渐变深【正确答案】B
3-5【巩固】在进行“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活动中,需将洋葱放在温暖的地方,经常换水培养,然后取根尖进行观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待根长至2~3mm长时,便可取分生区部位进行解离B.不同时期细胞都无法同时观察到细胞核与染色体C.有丝分裂后期可以观察到细胞两极各有一个中心体D.经过染色,部分细胞可以观察到染色体形态的差异【正确答案】D
3-6【提升】在“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活动中,观察到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图甲中的DNA与蛋白质不再结合,形成染色质B.图乙中DNA分子和染色体分子均加倍C.图丙中同源染色体分开,染色体数目加倍D.图丁时期重新形成核膜和核仁【正确答案】D
3-7【提升】如图有关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甲中色素带②和④分别是黄色的叶黄素和蓝绿色的叶绿素aB.若乙图表示正在发生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其吸水能力逐渐增强C.丙图中培养酵母菌的锥形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目的是让酵母菌繁殖D.丁图表示洋葱根尖的培养,洋葱底部不能接触到烧杯内液面【正确答案】B
【原卷4题】知识点细胞癌变的原因及防治,遗传病的监测、预防、治疗及实例,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正确答案】B【试题解析】【分析】1、基因治疗就是用正常基因矫正或置换致病基因的一种治疗方法。目的基因被导入到靶细胞内,他们或与宿主细胞染色体整合成为宿主遗传物质的一部分,或不与染色体整合而位于染色体外,但都能在细胞中得以表达,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2、产前诊断又称宫内诊断,是对胚胎或胎儿在出生前应用各种先进的检测手段,了解胎儿在宫内的发育情况,如胎儿有无畸形,分析胎儿染色体核型,检测胎儿的生化检查项目和基因等,对胎儿先天性和遗传性疾病做出诊断,为胎儿宫内治疗及选择性流产创造条件。【详解】A、癌症产生的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故可以通过检测cfDNA中相关基因来进行癌症的筛查,A正确;B、提取cfDNA进行基因修改后直接输回血液,该基因并不能正常表达,不可用于治疗遗传病,B错误;C、孕妇血液中的cffDNA,可能来自胚胎细胞或母体胎盘细胞脱落后破碎形成,C正确;D、提取孕妇血液中的cffDNA,因其含有胎儿的遗传物质,故可通过DNA测序技术检测其是否含有某种致病基因,用于某些遗传病的产前诊断,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结合cfDNA和cffDNA的产生过程,考查癌症的产生原因、人类遗传病和产前诊断的相关内容,旨在考查考生获取题干信息的能力,并能结合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准确判断各选项。4-1【基础】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是一种常染色体遗传病,病因是患者体细胞中的视网膜色素变性GTP酶调节蛋白(RPGR)丧失活性。与正常人相比,某患者的BPRG基因缺少了4个脱氧核苷酸,进而导致组成RPGR的氨基酸数目减少了384个。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该患者的BPRG基因与相应正常基因的差异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的B.该患者的BPRG基因缺少了4个脱氧核苷酸导致翻译进程提前终止C.可通过孕妇血细胞检查诊断胎儿是否患有此病D.调查该病的发病率时应注意在人群中随机调查【正确答案】C
4-2【基础】血友病A、B、C是一组遗传性凝血功能障碍的出血性疾病。血友病A是一种较为常见的X连锁隐性遗传病,男性发病率约为1/6000,致病基因位于染色体Xq28.血友病B致病基因定位于Xq27,血友病C致病基因定位于15q11(15表示染色体,q28、q27、q11表示基因座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出现多种类型血友病是因为基因突变具有多方向性B.血友病B和C的致病基因分别在X染色体、常染色体上C.某血友病A男患者生出的后代中发病率为1/12000D.因血友病为单基因病,不能通过产前诊断等方法进行判断【正确答案】B
4-3【巩固】苯丙酮尿症是一种人类遗传病,正常人群中每70人有1人是该致病基因的携带者,未经治疗的患儿可表现严重的智力障碍和癫痫。产前诊断可监测和预防遗传病的发生。下图是某患者的家族系谱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苯丙酮尿症属于单基因遗传病,且男女患病概率均等B.该病是由于患者体内缺少一种酶,使苯丙氨酸转变成苯丙酮酸积累所致C.II3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1/70,Ⅲ1患病的概率为1/560D.对Ⅲ1的胚胎进行DNA检测,可确定胎儿是否患有苯丙酮尿症【正确答案】C
4-4【巩固】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有几项()①苯丙酮尿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禁止近亲结婚可以降低苯丙酮尿症的发生②多基因遗传病在群体中的发病率比较高③先天性愚型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遗传病,可通过显微镜观察染色体数目进行检测④只要有一个软骨发育不全基因就会患软骨发育不全⑤产前基因诊断不含致病基因的胎儿不可能患遗传病⑥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和猫叫综合征均能用光镜检测出A.三项 B.四项 C.五项 D.六项【正确答案】B
4-5【巩固】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妻子在孕周15~20周时做唐氏筛查,推测其胎儿患21三体综合征的概率。医生通过某种技术手段测定并计算了胎儿与孕妇第21号染色体DNA含量的比值,得到的结果可能有两种(如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根据结果⒉显示胎儿患21三体综合征的风险较大B.羊水检查是产前诊断中筛查胎儿染色体病的唯一手段C.21三体综合征患者细胞中不携带致病基因,不属于遗传病D.人群中21三体综合征的发病率需要在患者家系中开展调查【正确答案】A
4-6【巩固】粘多糖贮积症患者缺少粘多糖水解酶,表现为骨骼畸型,智力低下,2-3岁生长几乎停止,少年期即死亡。如图为某患者家族遗传系谱图,其中4号不含致病基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病的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2号一定为杂合子B.若9号与一正常男性婚配,生育出患病男孩的概率是1/8C.若7号不含致病基因,则9号生育前无需进行遗传咨询D.人群中无女性患者,原因可能是男性患者幼年生长停滞而无法生育【正确答案】C
4-7【提升】图1、2表示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其中一种病的致病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甲病相关基因用A(a)表示、乙病相关基因用B(b)表示;图3表示I3、I4、II5和II10四个个体与甲病和乙病有关基因经过限制酶处理后再经电泳所形成的条带分布情况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II5的甲病基因和II7的乙病的致病基因均来自I1和I2B.图3中的条带1、2、3、4对应的基因分别是A、a、b、BC.II7、II9、II10的基因型分别是AAXbY、aaXBY、AAXBXBD.可以通过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等手段,对遗传病进行监测和预防【正确答案】BD
4-8【提升】研究者从一个爱尔兰家庭中发现了一个完全色盲患者,绘制了患者的家系图(如图1),并对该患者和正常人进行基因测序,部分测序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病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B.据图2分析,致病基因与正常基因相比碱基对变化是C/G→T/AC.若对系谱图中患者的姐姐进行测序,只能出现正常基因测序结果D.若对系谱图中患者的哥哥进行测序,可能同时出现正常基因和致病基因的测序结果【正确答案】C
【原卷5题】知识点细胞增殖的方式及细胞周期【正确答案】C【试题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可知,在正常细胞中,DNA复制开始后,CDK1磷酸化水平升高,当细胞中DNA复制完成后,CDK1的磷酸化水平降低,使细胞进入分裂期,从而完成正常的细胞周期。感染BYDV的细胞中,间期DNA复制时,CDK1磷酸化水平升高后则不再降低,使细胞不能进入分裂期而停留在间期,不能完成正常的细胞周期。由此可推测M蛋白可能是通过抑制CDK1的去磷酸化过程而影响细胞周期的。【详解】A、由分析可知,正常细胞中DNA复制未完成时,磷酸化的CDK1去磷酸化过程受到抑制,使其磷酸化水平较高,A正确;B、正常细胞中,磷酸化的CDK1发生去磷酸化后,会使细胞进入分裂期,在分裂期的前期染色质会螺旋化形成染色体,B正确;C、由分析可知,感染BYDV的细胞中,M蛋白可能是通过抑制CDK1的去磷酸化过程而影响细胞周期的,C错误;D、由分析可知,M蛋白发挥作用后,感染BYDV的细胞不能进入分裂期而停留在分裂间期,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通过题图信息介绍了CDK1与细胞周期的关系以及感染BYDV的细胞发生病变的原因,准确获取题干信息,并能结合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判断各选项是解题的关键。5-1【基础】农作物感染大麦黄矮病毒(BYDV)会造成其植株矮化,产量降低。该病毒的关键因子17K蛋白可通过提高宿主细胞中CDK1的磷酸化水平而发挥作用。CDK1是维持细胞周期正常运行的关键蛋白。DNA复制开始后,CDK1发生磷酸化导致其活性被抑制;DNA复制完成后,CDK1去磷酸化使其被激活,细胞进入分裂期。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17K蛋白发挥作用后,感染BYDV的细胞染色质变为染色体B.正常细胞中DNA复制未完成时,CDK1去磷酸化过程被抑制C.BYDV可能通过17K蛋白干扰细胞正常分裂而造成宿主矮化D.17K蛋白的发现有助于科学家设计出靶向性的病毒防治手段【正确答案】A
5-2【基础】细胞周期检验点是细胞周期调控的一种机制,当细胞周期中某一节点出现“异常事件”,调节机制就被激活,排除“故障”或使细胞周期中断。如G2期末检验点主要检测复制后的DNA是否损伤,细胞中合成的物质是否够多,细胞的体积是否足够大;纺锤体组装检验点(SAC)能够检查纺锤体是否正确组装,纺锤丝是否正确连接在染色体的着丝点上。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通过细胞周期检验点的调节,可以使细胞周期同步B.G2期末检验通过后,说明具备分裂条件,细胞能进入分裂期C.SAC检验未通过,细胞将停留在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的状态D.细胞周期检验点往往与相应的分子修复机制共同作用【正确答案】C
5-3【巩固】利用一定的方法,使细胞群体处于细胞周期的同一阶段,称为细胞周期同步。高浓度TdR(胸腺嘧啶核苷)双阻断法是常用的同步化方法。它可逆地起作用,且不影响其他时期细胞的活动,最终可使细胞停留在S期或G1/S交界处。研究人员利用胡萝卜细胞,经下图过程的处理,成功将所有细胞阻断在G1/S交界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注:胡萝卜细胞周期中G1为1.3h、S为2.7h、G2为2.9h、M为0.6hA.细胞周期同步利于研究某一时期细胞的代谢、增殖、基因表达或凋亡B.通过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可使细胞同步于M期C.t1、t3的处理时长都应大于或等于4.8hD.t1、t2和t3三次处理的总时长为7.5h【正确答案】D
5-4【巩固】在细胞增殖过程中,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1)是细胞由DNA复制后进入分裂期的主要酶,CDK1的活性受周期蛋白(cyclinB)的调节,cyclinB的降解则是进入分裂期的必要条件,CDK1在连续分裂的细胞中一直存在。HIV感染T细胞可使CDK1失活,并使cyclinB积聚。下图表示cyclinB的含量与CDK1的活性在细胞周期中规律性的变化曲线,有关叙述不合理的是()A.CDK1的活性下降是因为cyc1inB在M期不能合成所致B.CDK1持续保持较高活性的细胞,细胞周期会延长C.CDK1可能具有促进染色质凝缩的作用D.HIV感染会使T细胞停留在图中的G2期【正确答案】A
5-5【巩固】研究者将处于G1/S交界期的稳定低表达CUL4B蛋白的HeLa细胞株与对照组的HeLa细胞株同时进行正常培养。每组设置多个培养瓶,分别在不同的时间点掺入BrdU并计数BrdU阳性细胞(含BrdU的细胞)所占的比例,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HeLa细胞株的培养基中加入DNA复制抑制剂,会使所有细胞处于G2期B.据图分析可知,若干扰CUL4B表达使其含量降低,可使该细胞周期延长C.S期与M期之间有一个间隙期,此时细胞中一对中心粒已完成复制并分开D.不同时间点BrdU阳性细胞所占比例大小表示处于M期的细胞数量的多少【正确答案】B
5-6【巩固】20世纪50年代初,人们用32P标记蚕豆根尖细胞并作放射自显影实验,发现DNA合成是在分裂间期的S期,从上次细胞分裂结束至S期存在一个时间间隔(gap),称为G1期;在S期DNA复制完成至细胞分裂之前存在一个时间间隔,称为G2期。细胞核分裂时期称为M期。绝大多数真核细胞的细胞,周期的时间长短有所不同。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说法,错误的是()A.一个细胞周期通常包括G1、S、G2和M期B.不同种类细胞的周期长短不同,相同种类的细胞周期长短相同C.细胞分裂期,也有一些物质准备,主要用于调控细胞分裂进程D.在高倍显微镜下,不能清晰的分辨出上述4个时期的细胞【正确答案】B
5-7【提升】流式细胞仪是根据细胞中DNA含量的不同对细胞分别计数,测定细胞群体中处于不同时期的细胞数和DNA相对含量的装置。图1表示植物细胞周期中的几个时期(用①②③表示)流式细胞仪分析图谱(注:横坐标表示DNA量;纵坐标表示细胞数量;阴影表示处于该阶段的细胞数量相对值)。图2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一对姐妹染色单体(a、b)的切面变化及运行,①→②→③表示a、b位置的依次变化路径,据图分析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2中的①②③变化可出现在图1中①时期B.茎尖细胞周期可表示为图1中的①→②→③C.图1中②时期时细胞可能会大量利用T和UD.若不考虑变异,在图2的②→③过程中,a和b上的等位基因会发生分离【正确答案】A
5-8【提升】研究人员分别从处于分裂期和分裂间期的非洲爪蟾细胞中制备提取液,注入未受精的卵母细胞中,发现卵母细胞出现不同变化,如图1。经检测发现,细胞内MPF活性与CDK蛋白浓度在细胞周期中呈现周期性变化,且两者与细胞分裂的调控有关,如图2。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分裂期细胞的细胞质中MPF和较多的CDK蛋白会促进卵母细胞分裂B.注射分裂间期细胞的细胞质,CDK蛋白对卵母细胞分裂具有抑制作用C.MPF和CDK蛋白可催化纺锤体合成和DNA复制,从而调控细胞周期D.MPF活性增强或CDK蛋白浓度增大均能缩短细胞周期分裂间期的时间【正确答案】A
【原卷6题】知识点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正确答案】C【试题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可知,缺失端粒的染色体不稳定,其姐妹染色单体可能会连接在一起,着丝点分裂后形成“染色体桥”结构,当两个着丝点间任意位置发生断裂,则可形成两条子染色体,并分别移向细胞两极,根据以上信息答题。【详解】A、由题干信息可知,着丝点分裂后向两极移动时出现“染色体桥”结构,故可以在有丝分裂后期观察到“染色体桥”结构,A正确;B、出现“染色体桥”后,在两个着丝点间任意位置发生断裂,可形成两条子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其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不会发生改变,B正确;C、“染色体桥”现象使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片段的转接,不会出现非同源染色体片段,C错误;D、若该细胞的基因型为Aa,出现“染色体桥”后着丝点间任意位置发生断裂时,一条姐妹染色单体上的a转接到了另一条姐妹染色体上,则会产生基因型为Aaa的子细胞,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结合“染色体桥”现象,考查染色体的变异,要求考生识记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的类型及原理,并结合题图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6-1【基础】某植株的一条染色体上发生缺失突变,含有该缺失染色体的花粉不育,缺失染色体上具有红色显性基因B,正常染色体上具有白色隐性基因b,下图为该植株染色体复制之后的示意图。若以该植株为父本,测交后代预期应全部表现为白色性状,而实际所得后代中有一定数量的个体表现为红色性状。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A.该植株减数分裂时染色单体1或2上的基因b突变为BB.该植株减数分裂I时非同源染色体之间自由组合C.减数分裂I时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互换D.该植株减数分裂II时姐妹染色单体3与4分离【正确答案】C
6-2【基础】如图表示人类的22号染色体和9号染色体形成费城染色体的过程。9号染色体上的原癌基因ABL和22号染色体上的BCR基因重新组合成融合基因(BCR—ABL)。BCR—ABL蛋白能增强酪氨酸激酶的活性,使细胞恶性增殖,这是慢性髓性白血病(CML)的发病原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费城染色体的形成是非同源染色体片段移接的结果B.图中所示的变异可以导致细胞中基因总数目的变化C.原癌基因ABL通过促进细胞凋亡维持细胞正常功能D.对费城染色体的检测和分析是诊断CML的重要方法【正确答案】C
6-3【巩固】研究者观察到某雄性哺乳动物(2n=24)处于四分体时期的初级精母细胞中的两对同源染色体发生了特殊的联会现象,形成了图示“四射体”(字母为染色体区段的标号,数字为染色体的标号),若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四射体”的4条染色体随机地两两分离,且只有遗传信息完整的精子才能成活,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除去“四射体”外,处于四分体时期的初级精母细胞中还有8个四分体B.出现“四射体”的原因是s-s、w-w、t-t、v-v均为同源区段,能发生联会C.若不考虑致死,从染色体的组合(①-④组合)来看,该动物能产生4种精子D.只有遗传信息完整的精子才能成活,推测该动物产生的精子有1/2会致死【正确答案】B
6-4【巩固】在某严格自花传粉的二倍体植物中,发现甲、乙两类矮生突变体(如图所示),矮化植株无A基因,矮化程度与a基因的数量呈正相关。丙为花粉不育突变体,含b基因的花粉败育。甲、乙、丙均为纯合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类变异属于基因突变,乙类变异是在甲类变异的基础上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B.乙减数分裂产生2种花粉,在分裂中期,一个次级精母细胞最多带有4个a基因C.乙的自交后代中,F1有3种矮化类型,F2植株矮化程度由低到高,数量比为3:2:3D.若a与b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丙(♀)×甲(♂)得F1,F1自交后代中只有一种矮生类型【正确答案】D
6-5【巩固】果蝇体内两条X染色体有时可融合成一个X染色体,称为并连X(记作“X^X”),其形成过程如图所示,一只含有并连X的雌蝇(X^XY)和一只正常雄蝇杂交,子代的基因型与亲代完全相同。子代连续交配也是如此,因而称为并连X保持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并连X保持系中,亲本雄蝇的Y染色体传向子代雄蝇B.染色体组成为X^XX、YY的果蝇无法发育为新个体C.形成X^X的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变异D.利用该保持系,可“监控和记录”雄蝇X染色体上的新发突变【正确答案】A
6-6【巩固】某生物基因组成及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该生物性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了如下图所示的几种配子。下列关于这几种配子形成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配子一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B.配子二发生了染色体变异,最可能发生在减数分裂Ⅱ过程中C.配子三发生了染色体易位,原因可能是基因b转移到非同源染色体上D.配子四的变异属于基因突变,原因可能是染色体复制发生错误导致基因A或a缺失【正确答案】D
6-7【提升】某精原细胞中m、n为一对同源染色体,其中m为正常染色体。该对同源染色体联会后发生的特殊过程如图所示,其中A~E表示染色体片段,染色体桥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会在两着丝粒之间随机断裂,后续的分裂过程正常进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所示过程发生在初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桥是减数分裂过程中特有的现象B.该精原细胞形成染色体异常的配子占3/4C.形成染色体桥的细胞中着丝粒数目发生改变D.图示“染色体桥”中不存在染色体的同源区段【正确答案】B
6-8【提升】倒位是指染色体发生断裂后,某一区段颠倒180°后又重新连接的一类染色体变异。9号染色体的倒位在人群中的发生率高达1%,携带者表型一般正常。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倒位杂合子在分裂时两条同源染色体不能以直线形式配对,而是有一条染色体形成一个圆圈才能完成同源部分的配对,称为倒位环(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染色体上倒位不会改变细胞中基因的数目,对个体表型不会产生影响B.要清晰观察到倒位环,应选择有丝分裂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中期C.9号染色体的倒位携带者与正常个体婚配,后代表型正常的概率为1/2D.若在倒位环内发生片段互换,可能会产生染色体片段缺失的异常配子【正确答案】D
【原卷7题】知识点反射与反射弧,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正确答案】A【试题解析】【分析】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反射活动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如果反射弧中任何环节在结构或功能上受损,反射就不能完成。2、分析题干信息可知,当声音传到听毛细胞时,纤毛膜上的K+通道开放,K+内流而产生兴奋,该过程为顺浓度梯度的运输,属于协助扩散。【详解】A、分析题意可知,K+内流为顺浓度梯度,可知静息状态时,纤毛膜外的K+浓度高于膜内,A错误;B、K+内流而产生兴奋,该过程为顺浓度梯度的运输,属于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ATP,B正确;C、兴奋在听毛细胞上以局部电流,即电信号的形式传导,C正确;D、由题干信息可知,兴奋最终到达大脑皮层产生听觉,没有相应的效应器,反射弧不完整,故不属于反射,D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结合听觉的产生过程,考查神经调节的相关内容,掌握兴奋在神经元上的传导和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并准确获取题干信息是解题的关键。7-1【基础】有研究发现,当有辣椒素刺激时,感受器上的TRPV1离子通道被打开,阳离子顺浓度梯度进入相应细胞,引发兴奋的产生与传送,最终引起痛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阳离子经TRPV1离子通道进入细胞属于被动运输B.TRPV1离子通道被打开能引发动作电位的产生C.辣椒素刺激并最终引起痛觉依赖于一个完整的反射弧D.推测辣椒素与异性受体结合是TRPV1离子通道打开的原因【正确答案】C
7-2【基础】如图为高等动物神经系统的局部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刺激图中1、2、3、4四处,均能引起肌肉收缩B.刺激3处时,兴奋部位膜内外电位为外正内负C.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D.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双向传递【正确答案】C
7-3【巩固】下图为反射弧模式图,请选择下列陈述中正确的选项()①若在a点上刺激,神经就发生兴奋,从这一点向肌肉方向传播,肌肉就收缩②如果给予相同的刺激,刺激点a与肌肉之间的距离越近,肌肉的收缩就越强③神经纤维传播兴奋的大小,与刺激强弱无关,通常是恒定的④当兴奋时,神经细胞膜的离子通透性会急剧发生变化,钾离子流入细胞内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 D.①③【正确答案】D
7-4【巩固】如图为某实验小组探究兴奋在神经元上的传导和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特点实验,图中a和b表示神经元,甲和乙表示两个微电流计。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每个电流计的两电极可能同时置于神经元细胞膜的内表面或外表面B.若适宜刺激两个电流计之间的神经纤维,则两电流计指针各偏转2次C.刺激位点施加适宜刺激后,甲、乙两个电流计指针各偏转1次且方向相同D.若a和b是某反射弧上的两个神经元,则效应器位于图中刺激位点的左侧【正确答案】C
7-5【巩固】炎症为何会引起疼痛?当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会引起免疫细胞释放炎症因子IL-6,IL-6使细胞甲Ca2+通道(TRPV1)通透性增强(细胞外Ca2+浓度为细胞内的15000倍),进而引起疼痛感,机制如图1所示,曲线乙是微电流计记录到的神经纤维上的电信号,图2是信号传至大脑皮层的某个环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甲产生神经冲动传至大脑皮层产生痛觉,这一过程叫做反射B.Ca2+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细胞C.曲线乙的形成与Na+、K+的跨膜转运相关D.图2中越多神经递质进入突触后神经元,疼痛感越强【正确答案】C
7-6【巩固】下图为神经—肌肉连接示意图,①~⑦表示神经纤维。肌肉受到刺激会不由自主地收缩,大脑也能产生感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大脑支配肌肉运动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依次是⑥⑤④B.肌肉受到刺激不由自主地收缩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依次是①②③C.神经冲动只能由⑦传递至③而不能由③传递至⑦D.肌肉受到刺激,大脑产生感觉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依次是④⑤⑥【正确答案】A
7-7【提升】研究人员发现,当以弱刺激施加于海兔的喷水管皮肤时,海兔的鳃很快缩入外套腔内,这是海兔的缩鳃反射。若每隔1分钟重复此种弱刺激,海兔的缩鳃反射将逐渐减弱甚至消失,这种现象称为习惯化。图1表示海兔缩鳃反射习惯化的神经环路示意图,图2表示习惯化前后轴突末梢变化模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1中反射弧的效应器为鳃B.缩鳃反射发生时,受刺激部位神经元膜内电位变化是正电位→负电位C.若在图1中b处给予有效刺激,还可在图中c、d处检测到电位变化D.要去除习惯化,可给予海兔头部强刺激,最终使感觉神经末梢释放的物质增加【正确答案】D
7-8【提升】图1为某反射弧的部分结构,在其上连接了甲、乙两个灵敏电流计(cd>de),经过该反射弧中某一突触传递兴奋时,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的膜电位变化情况分别是图2的①②两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当刺激d点时,骨骼肌收缩,甲偏转1次,乙偏转2次B.由图2分析推理出兴奋经过该突触传递时有突触延搁C.由图2可知该突触释放的神经递质为抑制性递质D.和CD、DE段一样,EF时间段的Na+、K+跨膜运输也不消耗ATP【正确答案】D
【原卷8题】知识点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人体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种类和功能【正确答案】B【试题解析】【分析】1、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主要受下丘脑控制,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运输到垂体后,促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随血液运输到甲状腺,促使甲状腺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当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又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进而使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减少,这样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含量就不至于过高。可见,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也存在着反馈调节机制。2、钠-钾泵(也称钠钾转运体),为蛋白质分子,进行Na+和K+之间交换。每消耗一个ATP分子,逆浓度梯度泵出三个Na+和泵入两个K+,保持膜内高钾、膜外高钠的不均匀离子分布。【详解】A、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长期缺碘可导致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从而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会增加,A错误;B、用钠-钾泵抑制剂处理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会使钠-钾泵的运输功能降低,从而摄取碘的能力减弱,B正确;C、抑制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活性,碘不能被活化,可使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减少,C错误;D、使用促甲状腺激素受体阻断剂,可阻断促甲状腺激素对甲状腺的作用,从而使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减少,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旨在考查学生识记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同时获取题干信息准确答题。8-1【基础】夏季,消防人员身着厚重的防护服在执行灭火任务时,身体要受到高温、脱水的挑战。下列有关其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炎热时血管舒张,主要通过体液调节实现B.消防员心率加速、警觉性提高与肾上腺素分泌增多有关C.大量流汗,既不利于体温的维持,也不利于体内水盐的平衡D.脱水时,下丘脑和垂体能通过分级调节增加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和释放【正确答案】B
8-2【基础】一位56岁女性在过去几年里嗜睡伴有体重增加。查体时发现患者甲状腺肿痛,皮肤厚硬,低碘血症。对于该患者的诊断结论以及其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水平应该是()A.甲状腺功能亢进,高水平TSH B.甲状腺功能亢进,正常水平TSHC.甲状腺功能减退,高水平TSH D.甲状腺功能减退,低水平TSH【正确答案】C
8-3【巩固】如图所示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其中①②③代表相关激素,A、C代表相应器官,当某种内分泌腺发生病变时,血液中激素的含量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为探究甲、乙两种甲状腺功能减退小鼠的致病原因,科研人员测定了甲鼠体内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促甲状腺激素(TSH)和甲状腺激素(TH)的含量分别是偏高、偏低、偏低,乙鼠体内TRH、TSH和TH的含量分别偏高、偏高、偏低。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过程存在反馈调节机制B.甲状腺细胞有TRH和TSH的受体,两种激素协同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C.能作用于器官A的信息分子除TRH外,还有其他信息分子D.甲鼠的垂体可能发生病变,乙鼠甲状腺功能减退最可能是由于食物中缺碘【正确答案】B
8-4【巩固】早期的研究人员做实验并观察到:阻断实验动物垂体与下丘脑之间的血液联系,可导致其生殖器官萎缩;若恢复垂体与下丘脑之间正常的血液联系,生殖器官的功能恢复正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实验运用了实验变量控制中的“减法原理”B.阻断垂体与下丘脑之间的血液联系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量增加C.该实验表明,实验动物的发育受垂体的直接控制D.该实验表明,垂体的活动可能受下丘脑产生的化学物质调控【正确答案】C
8-5【巩固】桥本甲状腺炎患者体内存在甲状腺抗体,此抗体能破坏甲状腺上皮细胞。下图是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的模式图,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过程中存在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B.①、②分别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C.桥本甲状腺炎患者表现为甲减时激素①②的水平升高D.可通过检测血清中激素③的水平对桥本甲状腺炎予以确诊【正确答案】D
8-6【巩固】雌激素与哺乳动物的繁殖行为密切相关,也会诱导胸腺细胞凋亡。雌激素分泌的调节机制类似于甲状腺激素。在畜牧业生产中,常利用注射促性腺激素的方法促进动物的繁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注射促性腺激素可促进雌性动物排卵B.长期注射促性腺激素会使动物的免疫力下降C.卵巢细胞上具有促性腺激素的特异性受体D.幼年动物体内雌激素含量低而促性腺激素含量较高【正确答案】D
8-7【提升】以大鼠为实验材料,检测甲减仔鼠及补充甲状腺激素的甲减仔鼠的各项指标,结果见下表。结合上表分析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及其与心肌生长的关系,错误的是()指标正常仔鼠甲减仔鼠补充甲状腺激素的甲减仔鼠甲状腺激素总量(pmol/L)20.425.9015.92促甲状腺激素(TSH,mIU/L)3.129.294.97心肌重量(mg)68.2741.2965.66A.TSH的增加抑制了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也抑制了心肌发育B.补充甲状腺激素后TSH的分泌减少,属于负反馈调节C.甲状腺激素可促进心肌的生长D.补充甲状腺激素可用于治疗甲减,恢复心肌的正常生长【正确答案】A
8-8【提升】糖是组织细胞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胰岛素对血糖的平衡发挥重要作用。下图为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的部分作用机理模式图(糖尿病病因之一是患者体内存在甲、乙、丙的异常抗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血糖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胰岛素是人体内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B.图中作用于胰岛B细胞的信息分子是神经递质和葡萄糖C.患者体内若存在乙的异常抗体,属于一种自身免疫型糖尿病D.体内出现丙的异常抗体的糖尿病患者可通过注射胰岛素治疗【正确答案】D
【原卷9题】知识点其他植物激素的产生、分布和功能,植物组织的培养及基本过程【正确答案】A【试题解析】【分析】1、生长素类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主要有:(1)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2)促进果实发育;(3)防止落花落果。2、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秆伸长和植物增高.此外,它还有防止器官脱落和解除种子、块茎休眠促进萌发等作用。3、细胞分裂素在根尖合成,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器官中含量较高,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扩大,此外还有诱导芽的分化,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4、脱落酸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中合成较多,在将要脱落和进入休眠期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较多,脱落酸是植物生长抑制剂,它能够抑制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还有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促进休眠和提高抗逆能力等作用。5、乙烯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此外,还有促进老叶等器官脱落的作用.植物体各部位都能合成乙烯。【详解】A、提高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含量的比值,有利于愈伤组织分化成芽,A错误;B、生长素类似物可以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所以如果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授粉的番茄雌蕊,可以获得无子番茄,B正确;C、赤霉素可以打破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C正确;D、乙烯可以促进果实成熟,成熟木瓜释放的乙烯可以促进未成熟的柿子成熟,D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功能,考生需要识记不同植物激素的功能,特别是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的作用。9-1【基础】植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激素的调节。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调节错误的描述是()A.植物的根尖可以合成脱落酸、细胞分裂素和乙烯B.各种激素间通过相互拮抗共同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C.温度、光照等环境因素可以通过影响植物激素的产生调节细胞内基因组的表达D.顶芽产生生长素向下输送,由于侧芽对生长素浓度比较敏感,植物表现出顶端优势【正确答案】B
9-2【基础】植物生长时会出现各种现象,以下现象中与自身植物激素作用无关的是()A.经历干热之后的大雨天气,小麦植株出现“穗上发芽”现象B.自然生长的松树顶端优先生长,植株呈现“宝塔状”C.放在窗台上久不移动的盆栽植物的枝条朝向窗外生长D.水稻感染了赤霉菌后出现植株疯长的现象【正确答案】D
9-3【巩固】在自然界中,种子的萌发受到光的调控,光敏色素是一种植物接受光信号的分子。科学家利用不同的光照方法对一批莴苣种子进行处理,然后置于暗处放置2天,之后统计种子萌发率,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处理方法种子萌发率(%)无(黑暗对照组)8.5红光98红光→红外光54红光→红外光→红光100红光→红外光→红光→红外光43红光→红外光→红光→红外光→红光99红光→红外光→红光→红外光→红光→红外光54A.红光可以促进莴苣种子的萌发,红外光能逆转红光的作用B.该实验表明植物可以感知光信号,并据此调控自身的生长发育C.反复照射时,种子萌发率的高低取决于最后照射的是哪种光D.光敏色素被激活后,进入细胞核内调控特定基因的表达【正确答案】D
9-4【巩固】下列关于植物激索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生长产生的效果可能相同B.生长素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只能给细胞传达促进生长的信息C.赤霉菌产生的赤霉素会使水稻得恶苗病D.秋天落叶中脱落酸的合成量增加既受基因调控也受环境影响【正确答案】B
9-5【巩固】生长素和乙烯对菠萝开花的调节机制如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生长素催化了蛋氨酸转变为乙烯的过程B.图中生长素和乙烯的生成之间存在正、负反馈两种调节机制C.生长素、乙烯的合成受基因的控制,二者也调节基因组的表达D.因为生长素促进乙烯的生成,因此二者合成部位相同【正确答案】C
9-6【巩固】植物的生命活动受植物激素在内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赤霉菌滤液中分离出的使水稻患恶苗病的赤霉素属于植物激素B.玉米开花期遇到雨天错过了最佳传粉季节,可以通过喷撒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提高产量C.春季补种的冬小麦只有经过0-5℃的低温处理才能正常开花,说明植物的发育受温度的影响D.稻农将水稻种子置于流动的河水中一段时间,可以提高赤霉素的含量,有利于种子萌发【正确答案】C
9-7【提升】对正常生长且生理状况一致的①、②、③三组杜鹃兰假鳞茎分别进行如下处理:①组:对照组不做处理;②组:去除顶芽;③组:顶芽涂抹能影响生长素运输的三碘苯甲酸。实验处理第5天后②、③组侧芽开始萌发并在第9天后快速生长,在实验的第0、6、10天分别检测各组侧芽处的生长素(IAA)和细胞分裂素(CTK)的含量,结果如图甲和乙所示。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涂抹三碘苯甲酸和去除顶芽均可抑制生长素运输,促进侧芽萌发B.持续降低的内源生长素含量有利于杜鹃兰侧芽的萌发与生长C.推断三碘苯甲酸同时具有促进细胞分裂素从顶芽往侧芽运输的作用D.IAA与CTK的比例可调控侧芽的萌发与生长,增大该比例有利于侧芽生长【正确答案】D
9-8【提升】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细胞生长,作用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生长素的受体既存在于细胞膜上也存在于细胞内B.生长素通过调节相关基因的表达来调节植物生长C.Ca2+能够促进生长素的合成与释放D.生长素与细胞膜受体结合可引发H+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运到细胞壁,使其膨胀松软【正确答案】C
【原卷10题】知识点隔离与物种的形成,种群的概念及特征,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作用及传递过程,保护生物多样性及可持续发展【正确答案】D【试题解析】【分析】1、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的种类:(1)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如蜘蛛网的振动频率。(2)化学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中,产生了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如植物的生物碱、有机酸,动物的性外激素等。(3)行为信息:动物的特殊行为,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也能够传递某种信息,如孔雀开屏。2、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3、隔离:不同种群间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发生自由交流的现象.常见的有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地理隔离在物种形成中起促进性状分离的作用,是生殖隔离必要的先决条件,一般形成亚种,生殖隔离:不同物种之间一般是不能相互交配的,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的现象。【详解】A、将割裂的栖息地连接,打破了种群之间的地理隔离,促进绿孔雀间的基因交流,A正确;B、提高出生率可以增加绿孔雀的种群数量,B正确;C、雄鸟发出的鸣叫声属于物理信息,C正确;D、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就地保护,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生态学和物种进化的知识,难度较低,识记教材基本内容即可。10-1【基础】下列有关珍稀动物及其保护的叙述,正确的是()A.全球气候异常是绝大多数珍稀动物面临的主要威胁B.基因多样性降低会导致珍稀动物更容易灭绝C.开展人工繁育是保护珍稀动物的首选方案D.应加大对珍稀动物原生境的植树造林、食物投放等活动【正确答案】B
10-2【基础】为加大对濒危物种的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将割裂的栖息地连接起来,促进了濒危物种种群数量的增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割裂的栖息地连接,促进了不同濒危物种间的基因交流B.建立自然保护区,有利于濒危物种的共同进化,提高出生率C.繁殖期的雄绿孔雀为驱赶其他雄鸟发出的鸣叫声,属于物理信息D.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就地保护,为濒危物种提供最后的生存机会【正确答案】C
10-3【巩固】高温天气和干旱导致澳大利亚林火肆虐,许多野生动物难以找到庇护之所而大量死亡,持续数月的森林大火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影响。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火灾导致大量二氧化碳短时间内释放出来,加剧了温室效应B.对火灾地区濒危动物最有效的保护措施是就地保护C.若干年后火灾地区重新长出的某植物种群是按“J”型曲线增长D.火灾对当地生物多样性直接价值的影响大于对间接价值的影响【正确答案】A
10-4【巩固】松材线虫等主要农林外来入侵物种每年对我国造成巨额经济损失,同时引起本土物种、特别是珍稀濒危物种的消失。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化学防治是控制松材线虫的最好方法B.松材线虫在入侵地与相关物种的竞争处于优势地位C.松材线虫入侵提高了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导致松材线虫在入侵地呈“J”形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基因突变【正确答案】B
10-5【巩固】2020年9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上的讲话中说“生物多样性关系人类福祉,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物种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B.“蚂蚁森林”在沙漠中种树体现的是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C.在某地引入外来物种可以增加当地的物种多样D.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濒危物种最有效的措施是易地保护【正确答案】B
10-6【巩固】支付宝“蚂蚁森林”公益活动在荒漠化地区至今已经种植了1亿棵树,为荒漠化地区的治理做出了重大贡献。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在荒漠演替为森林的过程中,该生态系统生产者固定的CO2量小于生物群落排出的CO2量B.荒漠化地区经过退耕还林改造后,生态环境有所改善,此过程发生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C.对荒漠中某种仙人掌种群密度调查,应当使用样方法D.随着荒漠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逐渐提高【正确答案】A
10-7【提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只有正确处理人、资源、环境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才是人类唯一正确的选择。下列与环境保护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温室效应可能导致南极地区的部分海冰融化,从而导致南极企鹅的栖息地越来越少B.从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来分析,洞庭湖湿地具有蓄洪抗旱、净化水质等直接价值C.常有人将从市场上买来的动物放归自然环境,这种“放生”行为一定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D.应将各地濒危野生物种都迁移到自然保护区并加以保护,禁止一切形式的猎采和买卖【正确答案】A
10-8【提升】某地对废弃矿区生态恢复,先后引入草本植物和灌木,然后放养牛、羊、兔等植食性动物等,经过一段时间,基本实现了"景美""羊肥"的治理目标。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引入草本植物时,应注意植物与当地水土环境、气候的适应性B.引入的灌木可以固定水土,还可以为放养的动物提供食物、栖息场所C.生态恢复过程中,该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是平衡的D.这一成功案例说明调整生态系统的结构是生态恢复的重要手段【正确答案】C
【原卷11题】知识点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群落中生物的种间关系【正确答案】B【试题解析】【分析】从图中看出,单独培养甲和乙种群都呈“S”型增长,在混合培养后,乙藻数量降低直至0,甲藻数量增加,说明甲和乙之间是竞争关系。【详解】A、单独培养时,甲藻的K值约为2.0×106个,所以种群增长最快的是K/2时,约为1.0×106个,A正确;B、10-12天乙藻种群数量接近0,所以竞争强度低,此时甲藻数量增长缓慢的原因是培养液和空间有限,B错误;C、由于空间和资源有限,所以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C正确;D、据图可知:混合培养时,乙藻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导致灭绝,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需要考生结合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和群落种间关系进行解答,结合图形分析出甲藻和乙藻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1-1【基础】下列关于种群数量变化的表述,正确的是()A.一个种群迁入新的地区后,其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一定为Nt=N0λtB.在环境条件变化的情况下,种群数量都会在K值附近波动C.在环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种群的增长都有在K值上下维持稳定的趋势D.自然界的种群增长到一定程度都会在K值保持稳定,因此都呈“S”形增长【正确答案】C
11-2【基础】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说法正确的是()A.年龄组成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可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B.竹子有高有矮,属于群落垂直分层C.一片草地上所有的跳蝻属于一个种群,可以通过样方法来调查跳蝻的种群密度D.利用数学模型研究J型曲线时,食物空间充足,气候适应,属于模型假设【正确答案】D
11-3【巩固】鲫鱼是微山湖中主要的鱼类之一,科学家曾经对微山湖鲫鱼的种群的数量进行了13年的连续研究,结果如下图所示(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前4年间,该种群数量保持稳定,年龄组成为稳定型B.第4年到第5年间,该种群数量开始下降C.第5年到第9年间,该种群数量达到K值并保持相对稳定D.从第11年开始该种群数量不断上升,到第13年达到新的K值【正确答案】C
11-4【巩固】下列有关种群“S”型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种群数量达到K值后,种群数量保持不变B.种群数量大于K/2后,其出生率小于死亡率C.培养瓶中的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之前,密度就对其增长有了制约作用D.鱼类养殖过程中,在种群数量达到K/2时进行捕捞有利于鱼类资源的可持续增产【正确答案】C
11-5【巩固】如图表示某种鱼类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的种群增长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出生率和死亡率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B.该鱼类种群数量的增长受自身种群密度的制约C.气候条件的改变不会影响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D.渔业捕捞后剩余量需控制在c点以保持最高的增长速率【正确答案】B
11-6【巩固】在对某自然保护区内某物种的种群数量进行了调查之后,又开展了连续四年的跟踪调查,计算其L值,L=(当年末种群个体数量-前一年末种群个体数量)÷前一年末种群个体数量,结果如图所示。关于这四年前一年末种群个体数量调查期间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四年调查期内,最少种群数量出现在丙时间B.乙时和丁时的种群密度相等C.甲乙时间段内,该种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D.乙丁时间段曲线出现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环境导致的【正确答案】D
11-7【提升】下列关于四幅图的表述,正确的是()A.若种群的年龄组成如图甲所示,则该种群数量可能会上升B.图乙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渐减弱C.图丙中两种草履虫的数量此消彼长,他们之间为捕食关系D.图丁中植物群落结构的分层现象是由于动物的分层导致的【正确答案】A
11-8【提升】下列对种群数量变化曲线的解读,合理的是()A.图1、2所示为种群在自然环境条件下的增长规律,图3所示为曲线Ⅰ条件下种群的存活率B.若图1为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则Ⅰ为培养早期,Ⅱ的cd段酒精大量积累C.鱼类捕捞在图1的e点、图2的g点和图3的i点时进行,能获得最大日捕捞量D.图3曲线的i点,种内斗争最激烈【正确答案】B
【原卷12题】知识点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正确答案】C【试题解析】【分析】参与酒精的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将葡萄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在无氧条件下生成酒精和二氧化碳。【详解】A、“浸曲发”是将酵母菌活化,可以使微生物代谢加快,A正确;B、“鱼眼汤”是指酵母菌在呼吸过程中产生CO2,使溶液中出现气泡,B正确;C、在做酒过程中,为消除杂菌的影响主要靠“炊作饭”,即蒸熟,C错误;D、“舒令极冷”是将米饭摊开冷透,防止温度过高导致微生物(酵母菌死亡),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需要考生结合酵母菌的代谢类型进行分析,理解题干中的相关术语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2-1【基础】樱桃果实富含糖、蛋白质、维生素等多种物质,但不易储存,人们常利用其酿制成果酒、果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制作果酒时的温度要比制作果醋时的温度低B.制作果酒时,需要对樱桃和发酵装置进行消毒C.发酵过程中,醋酸菌与酵母菌的呼吸方式相同D.醋酸菌在糖源充足、有氧条件下利用乙醇进行发酵【正确答案】A
12-2【基础】某同学选用新鲜成熟的葡萄制作果酒和果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果酒发酵时,每日放气需迅速,避免空气回流入发酵容器B.果酒发酵时,用斐林试剂检测葡萄汁中还原糖含量变化,砖红色沉淀逐日增多C.果醋发酵时,发酵液产生的气泡量明显少于果酒发酵时D.果醋发酵时,用重铬酸钾测定醋酸含量变化时,溶液灰绿色逐日加深【正确答案】A
12-3【巩固】钙果又名欧李,果实中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元素,其钙元素的含量比一般的水果都高。钙果用途广泛,叶可做茶,花、仁、根能制作中药,果实可加工成果汁、果酒、果醋等产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利用酵母菌进行钙果果醋发酵过程中温度应控制在18~30℃B.在钙果果酒发酵期间,为保持无氧条件,不能拧松发酵瓶的盖子C.制作钙果果酒、果醋时,应将原料钙果果汁进行高压蒸汽灭菌D.钙果果酒的颜色是钙果果皮和果肉中的色素进入发酵液形成的【正确答案】D
12-4【巩固】银杏叶酒具有浓郁的天然银杏叶风味,其总黄酮醇苷及萜类内酯等有效成分含量高,能有效调节血脂、降低血压。银杏叶酒的酿制流程:洗净、烘干、碾碎银杏叶→加入白腐真菌和纤维素酶发酵,加速降解→与大米粉混合搅拌、30℃恒温发酵→笼蒸后快速降温至30~35℃→加入小曲和红曲发酵,制成银杏叶酒坯→加入银杏叶和大米恒温发酵,蒸馏制成银杏叶酒。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银杏叶洗净的目的是洗去灰尘,碾碎可有效加速其降解过程B.笼蒸的目的是进行严格消毒和利于原料发酵分解,快速降温可减少杂菌污染C.第二、三次发酵使用的菌种相同,但环境条件、目的和产物不同D.制酒坯时应保持半封闭环境,目的是让菌种在有氧条件下快速繁殖【正确答案】C
12-5【巩固】下列关于传统发酵食品生产过程或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制作泡菜时将新鲜蔬菜洗净,切成块状或条状,混合均匀,晾干后与蒜瓣、生姜等香辛料混合装满泡菜坛B.酿制果酒时,取新鲜葡萄,去除枝梗和腐烂的籽粒,再用清水冲洗1~2次,沥干然后榨汁装入发酵瓶中C.制作果醋时,可以先在碗中倒入少量醋,一段时间后用其表面产生的一层薄膜进行接种可以明显缩短制作果醋的时间D.传统发酵食品生产利用了天然存在的菌种,品质稳定,风味独特,是我国传统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答案】C
12-6【巩固】我国的酿酒技术历史悠久,古人在实际生产中积累了很多经验。《齐民要术》记载:“世人云:‘米过酒甜’此乃不解法候。酒冷沸止,米有不消者,便是曲势尽。”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米过酒甜是因为米中有糖类物质未被完全消耗B.酿酒过程起泡现象是微生物无氧呼吸产生的CO2释放形成的C.糖类等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以热能形式散失会导致温度升高D.“曲势尽”的原因可能是发酵过程pH值升高或酒液中酒精含量升高【正确答案】D
12-7【提升】下图为某同学设计的酿制苹果醋的基本流程图和发酵装置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①过程要先清洗再切块以减少杂菌的污染B.②过程加入果胶酶可以提高苹果的出汁率C.③过程发酵所用的醋酸菌无具膜结构的细胞器D.④过程需要将图2发酵装置中的充气口开关打开【正确答案】C
12-8【提升】某兴趣小组利用石榴为原料制备石榴酒和石榴醋,其简要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操作中对石榴破碎、榨汁的主要目的是增加原料与酵母菌的接触面积,提高发酵效率B.调整成分中需加入一定量的蔗糖,其主要作用是为酵母菌提供充足糖源,增加酒精含量C.石榴酒发酵中需始终打开实验装置充气口并将温度控制在18~25℃D.用制备的石榴酒发酵制取石榴醋,需加入醋酸菌并适当提高发酵温度和充入足量O2【正确答案】C
【原卷13题】知识点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正确答案】C【试题解析】【分析】从图中看出①是去掉植物细胞壁,②是用紫外线诱导染色体变异,③融合形成杂种细胞。【详解】A、过程1是获得植物细胞的原生质体,需要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将细胞壁分解,A正确;B、根据题干信息“将其中一个细胞的染色体在融合前断裂,形成的染色体片段在细胞融合后可能不会被全部排出,未排出的染色体片段可以整合到另一个细胞的染色体上而留存在杂种细胞中,将普通小麦与耐盐性强的中间偃麦草进行体细胞杂交获得了耐盐小麦新品种,”故过程②通过紫外线照射是使中间偃麦草的染色体断裂,B正确;C、灭活的病毒诱导是动物细胞融合特有的方法,诱导植物原生质体融合常用物理法、化学法,C错误;D、实验最终将不抗盐的普通小麦和抗盐的偃麦草整合形成耐盐小麦,说明耐盐小麦染色体上整合了中间偃麦草的染色体片段,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的难点是对过程②的分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煤炭行业信息化建设合同范本7篇
- 2025年度旅行社与旅游培训教育合作合同4篇
- 2025年私人房屋买卖合同范本:带储藏室版3篇
- 二零二五版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合同范本6篇
- 2025年水稻种植与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合作购销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智能锚杆施工技术合作开发合同2篇
- 二零二四年专业早教中心品牌授权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特种安保任务执行合同范本
- 2025年拓展训练合同范本大全:青少年成长夏令营活动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编织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合同3篇
- 验货报告范本(英文版)
- 理想气体热力过程
- 2022度机构编制重要事项的报告【3篇】
- GB/T 25772-2010滚动轴承铁路客车轴承
- GB 31247-2014电缆及光缆燃烧性能分级
- 专利评估报告模板
- 士卓曼种植系统外科植入流程课件
- 二年级下册《一起长大的玩具》导读教学-一场别样的童年之旅
- 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共17张课件
- 某环保企业业务介绍课件
- 心脏瓣膜病护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