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汤显祖作品(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5/2F/21/wKhkGWc3mCqABy76AAJ9sP7omNo808.jpg)
![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汤显祖作品(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5/2F/21/wKhkGWc3mCqABy76AAJ9sP7omNo8082.jpg)
![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汤显祖作品(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5/2F/21/wKhkGWc3mCqABy76AAJ9sP7omNo8083.jpg)
![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汤显祖作品(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5/2F/21/wKhkGWc3mCqABy76AAJ9sP7omNo8084.jpg)
![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汤显祖作品(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5/2F/21/wKhkGWc3mCqABy76AAJ9sP7omNo808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专题训练....汤显祖作品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青莲阁记
汤显祖
李青莲居士为谪仙人,金粟如来后身,氐是。按其乐末,斑峨嵋,张洞庭,卧济阳,醉
响山,孤纵腌映,止此长江一带耳。风流遂远,八百年而后,乃始有广陵李季宣焉。
季宣生有奇质,就傅之龄,《骚》《雅》千篇,殆欲上口。弱赳,能为文章。云霞风霆,
藻神逸气。拜贤学书,名在河岳。公车数上,尊人惜之,曰:“古昔闻人雅好鸣琴①之理,
子无意乎?”
李宣奉命筮仕,授山以东济阳长。资事父以事君亦资事君而事父也三年大著良声雅歌徒
咏然而雄心未奔侠气犹厉处世同于海鸟在俗惊其神骏遂乃风期为贾患之媒,只招残之极矣。
君慨然出神武门,登泰山美观而啸日:“使吾一饮扬子口泠水,亦何必三周华不注耶!且亲
在,终致吾臣而为子矣。”则归而从太公。群从骤牢,夷犹乎江皋,眺听壶觞,言世外之事,
颓如也。
起而视其处,有最胜焉。江南诸山,翠微泡晔几席,欣言外之。望远可以赋诗,居清可
以读书。书非仙释通隐丽娟之音,皆所不取。然季宣为人伟朗横绝,喜宾客。而芜城宾州,
故天下之轴也,四方游人,车盖帆影无绝,通江不见李宣,即色沮而神懊。以是李宣日与天
下游士通从,相与浮拍跳跟②,淋漓顿挫,以极其致。时时挟金、焦而临北固,为寨裳蹈海
之谈久故常与游者,莫不哈愕相视,叹曰:“季宣殆青莲后身也。”相与卓其阁曰“青莲”。
季宣叹日:“未敢然也。吾有友,江西清远道人④,试尝问之。“道人闻而嘻日:“有
是哉!古今人不相及,亦其时耳。世有有情之天下,有有法之天下。唐人受陈、隋风流,君
臣游幸,率以才情自胜,则可以共浴华清。令白也生今之世,滔荡零落,尚不能得一中县而
治,彼诚遇有情之天下也。今天下大致灭才情而尊吏法,故季宣内萄而在此。假生白时,其
才气凌厉一世,倒崎驴,岂足道哉!”
海风江月,千古如斯,吾以为《青莲阁记》。
(有删节)
【注】①用“鸣琴”称颂地方官简政清刑,无为而治。②浮拍:诗酒娱情。跳踉:跳跃。
③襄裳蹈海之谈:谓谈论方外神仙之事。④清远道人:汤显祖的号。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帮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资事父以事君亦/资事君而事父也/三年大著/良声雌歌徒咏/然而雄心未免/侠气犹厉/
处世同于海鸟/在俗惊其神骏/
B.资事父以事君亦/资事君而事父也/三年/大著良声/雅歌徒咏/然而雄心未竟侠气/犹厉/
处世同于海鸟/在俗惊其神骏/
C.资事父以事君/亦资事君而事父也/三年/大著良声/雅歌徒咏/然而雄心未竟/侠气犹厉/
处世同于海鸟/在俗惊其神骏/
D.资事父以事君/亦费事君而事父也/三年大著/良声靡歌徒咏/然而雄心未竟侠气/犹厉/
处世同于海鸟/在俗惊其神骏/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金粟如来后身,良是”与“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过秦论》)中的“良''含义不同。
B.筮仕,古人将做官时必先卜问吉凶,后亦指初出做官。文中的“筮仕”指初出做官。
C.“相与颜其阁曰崎莲与"使人听此凋朱颜“(《蜀道难》)中的“颜”含义不同。
D.“故季宣低眉而在此”与“低眉信手续续弹”(《琵琶行》)中的“低眉”含义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写的是李季宣,但从李白开始写,体现了季宣与李白在为人处世上的相近,文
末又将两人的命运做比较,抒发了作者的感悟。
B.李季宣风神韵秀,生而有奇质,二十岁时,就能写一手好文章。他拜圣贤之人读书,
深受启发,便立志要游历山河°
C.李季宣居住的地方,景色优美,可以望远赋诗,可以闲居读书。他也喜爱宾客,与
天下游士来往,饮酒赋诗,纵情娱乐,每每达到极致。
D.李季宣常常在金山、焦山、北固山之间穿梭,谈论方外神仙之事,常常和他一起游
历的人,没有不惊讶相看,感叹说他或许是青莲的后身。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群从骚牢,夷犹乎江皋,眺听壶觞,言世外之事,颓如也。
(2)唐人受陈、隋风流,君臣游幸,率以才情自胜,则可以共浴华清。
5.李季宣辞官归乡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临川县古永安寺复寺田记
(明)汤显祖
天下有闲人则有闲地,有忙地则有忙人。何谓忙人?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此皆天
下之忙人也,即有忙地焉〃苦之。何谓闲人?知者乐山,仁者乐水,此皆天下之闲人心,即
有闲地焉而甘之。甘苦二者,诚不知于道何如,然而趣则远矣。朝市之积,则有田庐;山水
之馀,则为寺观。故寺观者,忙人之所不留:而田庐者,闲人之所不夺也。
临川古为名郡,五峰、三市在焉。三市者,市也。五峰之间,闻有观九,寺十三。盖入
明以来,大多忙人割夺尽,乃至稗粥无所。而古永安寺境界启然独字,其田则大半无有矣。
邑侯袁公起于薪、黄,来宰于兹。披图而叹曰:“临川人之憎闲人也,一至此乎!有能从吾
言而反其田者,吾徒也。’于是郡弟子刘某首箝所买田若干亩.上之侯以归于寺,侯为欣然。
而适是时,有僧大千购得南都藏经以至,而尊置之寺。侯日:“有其书矣,而无其人何?”
于是有浮梁僧水月,精心若行,通于评唱之义,适来寓斯。人士与游,始知有所谓宗门者。
久之,长干寺僧大初来讲《莲华经》,听者千余人。得田而食,无不欢喜赘叹,日:“此固我
侯之福田也。”
嗟夫!当忙々之急得比田也,岂不日彼无父母妻子之属,先王所禁游民者,吾非真有所
憎利其田,姑以蕃其种类云耳。嗟夫!此所谓夺闲人之物以将养忙人也,固一其说。然试以
语彼使天下皆忙人而无一闲人皆忙地而无一闲地则亦岂成其世相也哉且今所从游于二氏者
彼亦有所业非所禁游民也,如其为游民,法固禁之久矣。所惜者,游人之非游,而闲人之未
尝闲也。非闲非游,不可以涉道。
如以食百千万人之闲者奉以养百千万忙人,其必无翼于有道者矣,则亦蕃其种类而已3
然则侯所为存寺者,或不在田而在道。饭器无穿,香色有异。后之游闲往来食于兹田者,其
亦有感于侯之弘愿云。
(选自《汤若士小品》,有删节)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古永安寺境界帽然独定完:完好
B.于是郡弟子刘某首母所买田若干亩籍:登记
C.姑以菩其种类云耳蕃:捍卫
D.饭器无然,香色有异殊:不同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天下有闲人则有闲地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B.此皆天下之闲人也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C.大为忙人割夺尽君为我呼入
D.当忙人之急得此田也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8.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天下有闲人也有忙人,朝市的忙人忙于枳累财富,闲人纵情山水着意寺观,
两者志趣不同。
B.临川县原来有很多的寺观,但后来忙人将寺观田产掠夺殆尽,大多寺观景象衰败,
僧人稗粥无所。
C.僧人大初在长干寺讲习《莲花经》时,听众有上千人,都能得到寺田的供给,大家
非常感激袁公。
D.作者非常看重悠游闲适的状态,他认为把供养闲人的财富掠夺去供养忙人,是不利
于道的弘扬的。
9.用“尸给文中画波浪线的文字断句。
然试以语彼使天下皆忙人而无一闲人皆忙地而无一闲地则亦岂成其世相也哉FL今所从游干
二氏者彼亦有所业非所禁游民也
10.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I)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此皆天下之忙人也,即有忙地焉以苦之。
(2)临川人之憎闲人也,一至此乎!有能从吾言而反其出者,吾徒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点校《虞初志》序
(明)汤显祖
昔李太白不读非圣冬书,国朝李献吉①亦劝人弗读唐以后书。语非不高,然未足以季旷
览之上也。何者?盖神丘火穴,无害山川岳渎之大现;飞墓秀萼,无害豫章竹箭之美殖;飞
胤立鹘,无害祥麟威风之游栖。
然则稗官小说,奚害于经传亍史?游戏墨花,又奚害于涵养性情耶?东方曼倩②以岁星人
汉,当其极谏,时杂滑稽;马季长③不拘儒者之节,鼓琴吹笛,设绛纱帐,前授生徒,后列
女乐;石曼卿④野饮狂呼,巫医皂隶徒之游。之三子,曷宏以调笑损气节,窘乐堕儒行,任
诞妨贤达哉!读书可譬已。太白故颓然自放,有而不取,此天授,无假人力;若献吉者,诚
增矣!
《虞初》一书,罗唐人传记百十家,中略引梁沈约二数则,以奇僻荒诞,若灭若没,可
喜可惜之事,读之使人心开神释,骨飞眉舞。虽雄尚不如《史》《汉》,篇澹不如《世说》,
前婉缗流丽,沟小说家之珍珠船也。其述飞仙盗贼,则曼倩之滑稽:有佳冶窈窕,则李长之
绛纱;一切花妖木魅,牛鬼蛇神,则曼卿之野饮。意有所荡激,语有所托归,律之风流之罪
人,彼固歉然.不辞矣。..使,咄-咄--读古---而-不知此味-即---.•…日……垂…--衣--..执..笏..陈..宝.---列俎终是---三馆画手一堂木-偶
耳何如甘其趣战!
余暇日特为点校之,以借世之奇隽沈丽才。
【注】①李献吉:李梦阳,字献吉,与何景明等六人合称明代“前七子”,倡导“文必秦汉,
诗必盛唐''的文学复古运动。②东方曼倩:西汉文学家东方朔。③马季长:东汉经学家、文
学家马融。④石曼卿:北宋文学家石延年。
H.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然未足以缠旷览之士也绳:说明
B.若献吉者,诚型矣陋:浅薄
C.闻小说家之珍珠船也洵:确实
D.本佳冶窈窕志:记载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昔李太白不读非圣本书哀吾生之须臾
B.而•婉缗流丽穷山之高而•止
C.彼固歉等不辞矣沛公默缪
D.以借世之奇隽沈丽者所以遣将守关者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积极肯定了小说应有的地位,认为人们多读小说跟读经传子史一样,可以增进
自身的道德修养。
B.李梦阳作为复古派代表,从守旧的原则出发,劝人不读唐代以后的书。作者并不赞
同李梦阳的观点。
C.《虞初志》一书收录唐人传奇,内容丰富,题材广阔,包罗万象,其不同类型的作品
大都能给人启发和审美愉悦。
D.本文笔势纵横,思维开阔,论述严密,举例丰赡,同时也可以看出汤显祖对浪漫主
义审美风格的向往。
14.用“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使咄咄读古而不知此味即日垂衣执笏陈宝列俎终是三馆画手一堂木偶耳何所讨真趣哉
1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I)然则稗官小说,奚害于经传子史?游戏墨花,乂奚害于涵养性情耶?
(2)之三子,易尝以调笑损气节,奢乐堕儒行,任诞妨贤达哉!
参考答案:
I.c2.D3.B4.(1)人们议论纷纷,他平静的就如同听到江水之声的皋地一
样,听任自己田间饮酒,说的都是世外田园之事,总是像这样恭顺。
(2)唐人受陈和隋的风流遗风,皇帝和臣子可以一起游览观光,都能用才情来约束自己,
所以能够共同在华清池沐浴。5.①李季宣对朝廷的忠心和他的才华招来了攻击他的檄
文。
②李季宣后悔出来做官。
③李季宣想辞官回家好好侍奉父亲,尽一个孝子的责任。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他用侍奉父亲的态度来侍奉国君,也可以说是用侍奉国君的态度来侍奉父亲。三年,
在这里获得了很好的声誉,简政清刑,百姓安乐。然而他的雄心还没有被遮蔽,侠气还很高
涨,处世如同海鸟一般穿梭其间,世俗方人都惊叹仙的风采。
“良声”是“大著”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D;
“侠气”是“犹厉”的主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及了解并掌握常见文化常识的能
力。
A.良:确实。/好的,优秀的。句意:是维摩诘大士转世,确熨是这样的啊"/好的将领手执
强弩,守卫着要害的地方,
B.正确。
C.颜:通“言”,说,称。/面容容颜。句意:一起称他的喽阁为“青莲/使人听到此处容颜
为之衰老。
D.E低眉,含义相同”错误,低眉:低着头,表示谦卑。/形容顺从或和善的样子。句意:因此
季宜谦卑地屈居丁此。/她低着头随手连续地弹个不停。两个“低眉”含义不同。
故选D。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便立志要游历山河”无中生有,原文第二段“弱冠,能为文章。云霞风霆,藻神逸气,拜
贤学书,名在河岳”,意思是李季宣二十岁时,已经能写出好的文章。其文章有云霞之资,
风雨之态,神气轩逸。于是拜圣贤之人读书,在河岳一带很有名气。并没有介绍他立志要游
历山河。
故选B.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从”,议论;“骚牢”,指人们言论众多:“江泉”,江边的皋地:“壶觞名词作动词,用
酒壶饮酒;“颓”,恭顺。
(2)“幸”,指封建帝王到达某地;“率”,都;“胜”,克制,约束;“华清”,华清池。
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
原文第三段介绍了李季宣辞官I可家的内容,所以可从第三段整理本题答案。
①根据“资事父以事君亦,资事君而事父也”可知李季宣对朝廷一片忠心,根据“乃风期为贾
患之媒,只招残之檄矣”可知,他的才华招来了攻击他佗檄文。
②根据“使吾•饮扬子中泠水,亦何必三周华不注耶”可知,李季宣自己说如果不出来做官,
就不会受人嫉妒陷害,可见他后悔出来做官。
③根据“FI.亲在,终致吾臣而为子矣”可知,李季宣想辞官回家好好侍奉父亲,尽一个孝子的
责任。
参考译文:
青莲阁记
汤显祖
李白是被贬谪下凡的仙人,是维摩诘大士转世,确实是这样的啊。察看他一生的经历,
游览峨眉山和洞庭湖,醉卧于洋阳青山之中,孤高放纵的情怀和长江一带山水景物彼此掩映
衬托,只是在长江一带啊,其流风馀韵渐渐远了,八百年之后,才有了广陵的李季宣。
季宣天生有奇异的资质,到了上学的时候,《离骚》和《诗经》的《大雅》《小雅》等千
篇文章,他几乎都能背诵下来了。二十岁时,已经能写出好的文章。其文章有云霞之资,风
雨之态,神气轩逸。于是拜圣贤之人读书,在河岳一带很有名气。公车多次征召,他的父亲
怜惜他,说:“听说古人喜好做简政清刑,无为而治的地方官,你难道没有这个意向吗?”
手宣于是奉命出仕,朝廷任命他为山东济阳的长吏。他用侍奉父亲的态度来侍奉国君,
也可以说是用侍奉国君的态度来侍奉父亲。三年,在这里获得了很好的声誉,简政清刑,百
姓安乐。然而他的雄心还没有被遮蔽,侠气还很高涨,外世如同海鸟一般穿梭其间,世俗之
人都惊叹他的风采。于是他的风度品格成为了招致祸患的媒介,在朝廷上招来了攻击自己的
檄文。于是他愤然走出神武门,登上泰山的吴观峰长啸说:“如果当初我只喝扬子江中泠泉
的泉水(即不做官),又怎么会有被人追逐,如同围绕华不注山逃跑的样子啊。况且父亲还
健在,我一定要辞官,好好去尽为人子的贲任。“于是回到家里侍奉父亲。人们议论纷纷,
他平静的就如同听到江水之声的皋地一样,听任自己田间饮酒,说的都是世外田园之事,总
是像这样恭顺。
观察他的住处,有最美的景致。江南的山,满山翠绿,烟雨迷蒙,光明灿烂,让人欣喜
如同世外桃源。在楼阁之上远眺,可以赋诗吟咏,平时可以在这里读书。不是那些仙释通隐
丽娟之音的书,都不拿来阅读。然而李宣为人伟岸俊朗,横绝当世,喜好宾客。而且芜城真
州,本来就是天下的重镇,来自四方的游学之人,其马车和船帆络绎不绝,如果在江上见不
到季宣,就会神色沮丧神情懊恼。因此李宣就每天都和这些游学之人来往,一起诗酒相娱,
尽兴吟咏,每每达到极致。在镇江金山、焦山、北固山之间穿梭,谈论方外神仙之事。所以
经常和他交往的人,没有人不惊讶地互相看,并感叹道:“李季宣大概是李白的转世。”一
起称他的楼阁为“青莲”,
季宣感叹说:“不敢迷样啊。我有一个朋友,在长江西边,称为清远道人,我曾经向他
就教。”道人听到之后嬉笑着说:“有这样的事。古人和今人不能相提并论,也是他们的时
运不同罢了。世事有有情的天下,有法治的天下。唐人受陈和隋的风流遗风,皇帝和臣子可
以一起游览观光,都能用才情来约束自己,所以能够共同在华清池沐浴。如果让李白生于今
世,以他的放荡的性格,一定会零落潦倒,连一个中等县都不能够治理,他实在是遇到了一
个有情的天下啊。如今天下人大都熄灭了才情而尊崇法令,因此李宣谦卑地屈居于此。如果
让季宣生于李白的朝代,他的才情会一世显现,倒骑毛驴,又哪里值得说起呢。
海风江月,千年来就是这样的啊。我写成了这篇《青莲闰记》3
6.C7.D8.C9.然试以语彼/使天下皆忙人而无一闲人/皆忙地而无一床地/
则亦岂成其世相也哉/且今所从游于二氏者/彼亦有所业/芈所禁游民也10.(1)在朝廷
上争夺名位,在集市上争夺利益,这些都是天下的忙人,(世上)也就有忙碌的地方来使他
们劳累。
(2)临川人憎恶闲人,竟然到了这地步!能听从我的劝导返还寺观田地的,就是我佗同类
人。
【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
C.“蕃:捍卫”错,“姑以蕃其种类云耳”的意思是“(他们)垢且是来繁衍自己的种类罢了”,“蕃”
应译为“使……多,繁衍
故选C。
7.本题考查学生埋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第一个“则”,副词,就;第二个“则”,连词,却;
B.第一个“也”,助词,表判断;第二个“也”,句末语气词,不译;
C.第一个“为”,介词,表被动;第二个“为”,介词,替:
D.第一个“之”,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第二个“之”,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
独立性,不译。
故选D.
8.本题考杳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僧人大初在长干寺讲E《莲花经》时"错,原文是“久之,长干寺僧大初来讲《莲华经》”,
意思是“时间久了之后,长干寺僧人大初前来(永安寺)讲授《莲华经》
故选C。
9.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然试以语彼“,“彼”是"语”的宾语,后面断开:
“皆忙人而无一闲人”“皆忙地而无一闲地”,结构对称,各自单独成句,断开;
“则亦岂成其世相也哉”,“岂……哉”,哪里……呢,固定用法,后面断开;
“且今所从游于二氏者",“且“,况且,用于句首,前面断开;“从游于二氏者”与后文“彼''复
指,主语过长,可以断开;
“彼亦有所业”,“彼,主语;“有”谓语;“所业”宾语,本句主谓宾齐全,结构完整,前后断
开;
“非所禁游民也”,“非……也”,否定判断句,前后断开。
本句译为:然而试着来告诉他们,假使天下都是忙人而没有一个闲人,都是忙忙碌碌的地方
而没有一处清闲的地方,那么哪里还是社会的本来面貌呢!况且现在跟随在佛、道两家后面
游学悟道的,他们也都从事某种行业,不是先王所禁止的游民。
10.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得分点:
(1)”争名者于朝“,状语后置,“于朝'’作“争名”的状语;“争利者于市”,状语后置,“于市”
作“争利”的状语;“忙地”,忙碌的地方;“苦”,使……劳累。
(2)“憎”,憎恶;f乃、竟然;“从”,听从;“反”,同“返”,返还;“徒”,一类人。
参考译文:
天下有清闲的人就有清闲的地方,有忙碌的地方就有忙碌的人。什么是忙人呢?在朝廷
上争夺名位,在集市上争办利益,这些都是天下的忙人,也就有忙碌的地方使他们劳累。什
么是清闲的人呢?智慧的人喜爱水,仁义的人喜爱山,这些人都是天下的闲人,(世上)也
就有清闲的地方让他们享受了。享受与吃苦(受累)这两者,实在是不知对于道怎么样,但
是对于情趣而言就相差远了。(忙人)在朝廷、集市积累名利后,就会置办田产房屋;(闲人)
在游山玩水之余,就会修建寺庙道观。所以寺庙道观这样的地方,是忙人不会停留的:而田
产房,也是闲人不会抢占的。
临川自古以来就是名郡,五峰、三市都在这里。三市是一个做买卖的地方。五峰之间,
听说有九皇道观。,十三个寺庙。自从明朝建立以来,大多被忙人分割抢夺光了,竟然到连
(僧人)都没有地方吃到碑子粥了。而古永安寺是境内岗然不动独自完好的地方,但那里的
田地也大半没有了。邑侯友公从靳州、黄州任职,后来来到这里担任县令。打开地图慨叹说:
“临川人憎恶闲人,竟然到了这地步,能听从我的劝导返还寺观田地的,就是我的同类人。”
于是郡内弟子刘某首先登记了所买的田地若干亩,上交给邑侯袁公以归还给寺里,邑侯袁公
为此感到很高。恰恰在这小时候.有个僧人大千购得南都藏经来到永安寺,并恭敬地放忍在
寺里。邑侯袁公说:“(现在永安寺里)有那些经书了,但没有人(来诵读)又怎么办呢?”
于是有个浮梁僧人水月,精心苦练修行,精通经书评唱的要义,刚好来到并居住在这里。有
名望的人和他交游,才知道有所谓佛教宗派。时间长了以后,长干寺僧人大初来(古永安寺)
讲授《蓬华经》,听的人有一千多人。他们能得到寺田的供给,没有不欢喜赞叹的,都说:
“这原来是我们邑侯袁公的福田啊。”
唉!当忙人急着得到这些田时,难道不是说他们是没有父母妻子儿女的人,是先王所禁
止的游民吗?我不是真的对他们夺取那些田的好处有所憎恶,(他们)姑且是来繁衍自己的
种类罢了。唉!这就是所说的夺取闲人的财物来供养忙人啊,同那个说法本来就是一个意思。
然而试着来告诉他们,假使天下都是忙人而没有一个闲人,都是忙忙碌碌的地方而没有一处
清闲的地方,那么哪里还是社会的本来面貌呢!况且现在跟随在佛、道两家后而游学悟道的,
他们也都从事某种行业,不是先王所禁止的游民。如果他们是游民,法令坚定地禁止他们(占
有田地)好久了。可惜的,游人不是真正的游人,而闲人不管清闲啊。既不清闲也不能各处
从容地行走,是不可以涉足道的。
如果把百千万个闲人的财物掠夺来供养百千万忙人,那样也一定是对有道的追求不抱希
望了,繁衍自己的种类罢了。这样那么邑侯袁公为保存寺庙所做的事情,或许不在田地而在
于布道。盛饭的器皿没有什么不同,但香色有异。后来游闲往来从这块田地获得供给的人,
他们或许也会对邑候袁公的宏大的心愿有所感慨吧。
11.A12.C13.C14.使咄咄读古/而不知此味/即Fl垂衣执筑/陈宝列俎/终是二
馆画手/一堂木偶耳/何所讨真趣哉15.(1)既然这样,那么野史小说,对儒家的经典和
百家著作、历代史书有什么妨碍呢?轻松活泼的文字,对修身养性有什么妨碍呢?
(2)这三个人,又何曾因为戏谑玩笑而有损气节呢?又怎么会因为喜欢玩耍而毁坏了儒生
的品行呢?又怎么会因为放任不受拘束而妨害(自己成为)贤明通达的人呢!
【解析】11.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
先应审题,看是选择正确的选项还是错误的,别出现因为审题不清导致正误错位,留下遗憾.
最好的方法是凭借知识迁移能力兼用排除法。
A项,“然未足以绳旷览之士也”中的“绳”,应译作“约束工
故选Ao
12.本题考查理解运用文言文中虚词的能力。关于“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这一考点,《考试大纲》已明确规定了18个文言虚词……而、何、平、乃、其、FL、若、所、
为、焉、也、以、因、于、与、贝k者、之。但在平时的学习中,有必要涉及这18个虚词
之外的虚词。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注重课本,系统积累;其次要根据语境分清虚实;再次
要处理好用法与意义的关系:用法决定意义,用法不同,意义也不同。
A.项,前一个“之”是结构助词,可译作“的”;后一个“之''是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B项,前一个“而“表转折关系,可译作“但是”;后一个"而''表顺承,可译作“然后
C项,两个“然”都是用作形容词或副词的词尾,表示状态,有“如''的意义,译为……的样子"
D项,前一个“者”可译作“……的人”;后一个“者”表停顿。
故选C。
13.本题考查理解和辨析文本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
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
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夕亍比较分析。要判断精准,一要有整体阅读的意识,在把握文章大
意的基础上分析归纳文章内容,分析其主要艺术手法,感悟其语言特点和作品风格,二耍带
着选项回原文,比照其相关信息区仔细辨析,因为问题往往出在细节处,可能仅是一字之差。
考查翻译的,可以使用代入法判断,但一定要注意理性分析智慧选择,千万别先入为主导致
误判。
C项,“《虞初志》一书收录唐人传奇”说法错误,原文口说“《虞初》一书,罗唐人传记百
十家,中略引梁沈约十数则”,可见《《虞初志》不仅收录了唐人传奇,还收录了南朝梁沈约
的文章十几篇。
故选c。
14.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一般有如下切入角度:I.从特殊标志词切
入;2.从特殊文言语句切入:①明句式,助断句②修辞句,找特点③审关系,明结构:3.利
用对称(偶)句式断句法。古人写作,常常喜欢“对举成文”,即两个句子成对称(偶)形式,
这给断句提供了重要依据,也应高度重视。
本题中,根据“垂衣执筑”和“陈宝列俎”的对称性,可知“筑”和“陈”之间应断开,“殂”后应断
开;根据“耳”在句末,表示“罢了”的意思,可知“耳”后要断开;根据“三馆画手”和“一堂木偶”
的对称结构,可知“手”和“一”之间应断开;根据"而''字的转折用法,可知“而”前应断开:“即
日”的意思是''即使每天”,因此"即''前应断开。
15.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
这样才能做到不关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献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
在考查课内文言时,还要注意平时的阅读和复习。
本题翻译时要注意到以下这些重点字词:“然则”:既然这样;“稗官野史”:野史小说;“害”:
妨碍;"奚":什么;"游戏墨花”:轻松活泼的文字;“涵养”:修养;“耶”:呢;“之”:这;
“尝”:曾经;“以”:因为;“调笑”:戏谑玩笑;“堕”:毁坏;"妨”:妨碍;“任诞”:放任不
受拘束;“贤达”:贤明通达。
【点睛】文言文的断句可以遵循下面几个步噱:第一步,初读文段,分层次。先通读所给文
段或画线语句,在了解文意的基础上,对给定语句的内容划分层次,先断出几个大的段落或
层次。第二步,寻找标志,细切分。(1)查名词、代词、动词,定主语、谓语、宾语。(2)
找对话词语:“日”“云”“言”,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三年级数学五千以内加减混合两步运算同步练习训练题带答案
- 小学三年级数学三位数乘以一位数水平作业题
- 艺术校园新风尚
- 春分节气讲解
- 医学知识全景
- 山西省运城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 士兵困难补助申请书
- 学校申请书模板
- 高项继续教育试题及答案
- 团总之申请书
- Unit 4 A glimpse of the future 说课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英语外研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001
- 加气站安全课件
- 《民营企业清廉建设评价规范》
- 智能RPA财务机器人开发教程-基于来也UiBot 课件 第2章-常用机器人流程自动化
- 公务车辆定点加油服务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 安徽工程大学《回归分析》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读书分享《给教师的建议》课件
- 《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工作指引》专题讲座
- GB/T 12996-2024电动轮椅车
- 广东省茂名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期末试卷(含答案)
-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太仓、常熟、张家港四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阳光测评生物学试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