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直播平台内容审核与监管规定_第1页
网络直播平台内容审核与监管规定_第2页
网络直播平台内容审核与监管规定_第3页
网络直播平台内容审核与监管规定_第4页
网络直播平台内容审核与监管规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网络直播平台内容审核与监管规定TOC\o"1-2"\h\u23275第一章总则 3299601.1立法目的与依据 359771.1.1立法目的 396301.1.2立法依据 314301.1.3适用范围 3179241.1.4定义 38614第二章平台责任与义务 4159161.1.5内容审核机制 419901.1.6主播审核责任 413221.1.7用户审核责任 459751.1.8建立健全监管制度 4140621.1.9技术手段监管 4138891.1.10联合监管 5155361.1.11违规内容处理 5271.1.12违规用户处理 5178921.1.13违规主播处理 518394第三章内容审核标准 5321811.1.14合法性原则 5184031.1.15公正性原则 523791.1.16及时性原则 5316581.1.17完整性原则 6321181.1.18保密性原则 6141501.1.19内容分类 6118861.1.20违规分类 6298541.1.21初步审核 648041.1.22详细审核 6192351.1.23处理措施 6314231.1.24反馈与改进 628210第四章直播内容分类 7101661.1.25定义与范围 7121681.1.26审核要点 7274301.1.27定义与范围 7118991.1.28审核要点 7295951.1.29定义与范围 7250421.1.30审核要点 7239611.1.31定义与范围 8228911.1.32审核要点 84402第五章直播行为规范 8158941.1.33直播主体资格认证 8309571.1.34直播主体资格管理 823851.1.35遵守法律法规 9176941.1.36遵守社会公德 9316801.1.37遵守直播平台规定 9181561.1.38互动内容管理 9206391.1.39互动行为管理 921961.1.40互动氛围营造 1023930第六章用户权益保护 10134791.1.41权益保障原则 1022881.1.42权益保障措施 10113511.1.43投诉渠道 1162241.1.44投诉处理流程 11279181.1.45投诉处理时限 1149371.1.46隐私保护原则 11102141.1.47隐私保护措施 11138411.1.48隐私保护监督 1216829第七章审核人员管理 12280631.1.49资质要求 12268671.1.50资质认证 12304561.1.51资质管理 1256571.1.52培训内容 12167941.1.53培训形式 12141041.1.54培训效果评估 13303471.1.55考核内容 131561.1.56考核方法 13206331.1.57考核结果处理 1332710第八章处罚与整改 1360841.1.58处罚原则 1357411.1.59处罚种类 13248221.1.60整改期限 1478061.1.61整改内容 14318551.1.62处罚流程 1454281.1.63整改流程 144235第九章法律责任与纠纷处理 15300191.1.64网络直播平台的法律责任 1530271.1.65网络直播平台用户的法律责任 15243641.1.66内部纠纷处理 15124051.1.67外部纠纷处理 15269591.1.68法律适用 16196041.1.69管辖 1632122第十章附则 1636071.1.70本规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解释。 1661491.1.71本规定中未明事项,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执行,或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具体解释。 1655921.1.72各级网络直播平台内容审核与监管部门应严格按照本规定执行,如有疑问,应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请示。 1673571.1.73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16198101.1.74本规定发布前已开展的网络直播平台内容审核与监管工作,应按照本规定进行调整。 16225671.1.75各级网络直播平台内容审核与监管部门应在本规定实施之日起六个月内,完成对本地区网络直播平台内容审核与监管工作的全面梳理和自查。 16234651.1.76本规定所涉及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如有修订或更新,各级网络直播平台内容审核与监管部门应按照最新规定执行。 16143101.1.77各级网络直播平台内容审核与监管部门应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共同推进网络直播平台内容审核与监管工作。 16144201.1.78本规定发布后,各级网络直播平台内容审核与监管部门应积极开展宣传和培训,提高从业人员对内容审核与监管的认识和技能。 17233691.1.79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各级网络直播平台内容审核与监管部门应建立定期报告制度,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工作进展和问题情况。 17第一章总则1.1立法目的与依据1.1.1立法目的为了加强网络直播平台内容审核与监管,规范网络直播市场秩序,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促进网络直播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特制定本规定。1.1.2立法依据本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国网络直播行业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第二节适用范围与定义1.1.3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在我国境内从事网络直播服务的平台运营者、网络直播内容提供者以及与网络直播相关的其他主体。1.1.4定义(1)网络直播平台:指通过互联网提供实时音视频信息传输服务的平台,包括但不限于PC端、移动端、智能设备端等。(2)网络直播内容提供者:指在网络直播平台上提供音视频节目内容、直播节目、互动环节等服务的主体。(3)平台运营者:指负责网络直播平台运营、管理的主体。(4)审核与监管:指对网络直播平台内容进行审查、监督、管理的活动。(5)直播监管机构:指依法对网络直播行业进行监管的部门。(6)直播行业协会:指依法成立的,由网络直播行业相关企业和组织组成的行业自律组织。本规定未涉及的其他事项,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执行。第二章平台责任与义务第一节平台审核责任1.1.5内容审核机制网络直播平台应建立完善的内容审核机制,保证直播内容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社会公德。具体包括:(1)制定内容审核标准,明确审核范围、标准和流程;(2)设立专业审核团队,对直播内容进行实时监控;(3)利用技术手段,对直播内容进行自动识别和过滤。1.1.6主播审核责任(1)平台应对主播进行实名认证,保证主播身份真实、合法;(2)平台应加强对主播的培训,提高主播的法律意识和道德素养;(3)平台应对主播的直播内容进行实时监控,对违规行为及时进行处理。1.1.7用户审核责任(1)平台应对用户进行实名认证,保证用户身份真实、合法;(2)平台应加强对用户言论的监管,对违规言论及时进行处理;(3)平台应建立用户信用体系,对违规用户进行信用降级或封禁。第二节平台监管措施1.1.8建立健全监管制度(1)平台应制定完善的监管制度,明确监管范围、内容和要求;(2)平台应设立专门的监管机构,负责对直播内容的监管;(3)平台应定期对监管制度进行评估和修订,保证其适应性和有效性。1.1.9技术手段监管(1)平台应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对直播内容进行实时监控;(2)平台应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用户行为进行监测和分析;(3)平台应研发智能审核系统,提高审核效率和准确性。1.1.10联合监管(1)平台应与相关部门建立良好的沟通协调机制,共同推进直播行业监管;(2)平台应与行业协会、其他平台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共同打击违规行为;(3)平台应积极参与行业自律,共同维护直播行业秩序。第三节平台违规处理1.1.11违规内容处理(1)平台发觉违规内容时,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删除或屏蔽;(2)平台应对违规内容进行记录,作为后续处理的依据;(3)平台应对违规内容进行分类,针对不同类型的违规内容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1.1.12违规用户处理(1)平台发觉违规用户时,应立即采取措施限制其账号功能;(2)平台应对违规用户进行警告、封禁等处罚,直至账号注销;(3)平台应对严重违规用户纳入黑名单,限制其在平台内的活动。1.1.13违规主播处理(1)平台发觉违规主播时,应立即采取措施限制其直播权限;(2)平台应对违规主播进行警告、封禁等处罚,直至取消主播资格;(3)平台应对严重违规主播纳入黑名单,限制其在平台内的活动。第三章内容审核标准第一节审核原则1.1.14合法性原则网络直播平台内容审核应严格遵循国家法律法规,保证直播内容合法合规,不得传播违法违规信息。1.1.15公正性原则内容审核应保持公正、客观、中立,避免因个人主观因素影响审核结果。1.1.16及时性原则审核人员应迅速响应,保证对违规内容的发觉和处理及时有效。1.1.17完整性原则审核过程中应全面分析直播内容,保证审核结果的完整性。1.1.18保密性原则审核人员应严格遵守保密规定,不得泄露审核过程中涉及的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第二节审核分类1.1.19内容分类(1)文字内容:包括直播标题、弹幕、评论等。(2)图片内容:包括直播封面、直播画面等。(3)音频内容:包括直播语音、背景音乐等。(4)视频内容:包括直播视频、剪辑视频等。1.1.20违规分类(1)违法违规内容:包括涉及违法犯罪、暴力、恐怖等。(2)违规广告:包括虚假广告、违法广告等。(3)违规言论:包括涉及歧视、侮辱、诽谤等。(4)违规行为:包括违反平台规定、侵犯他人权益等。第三节审核流程1.1.21初步审核(1)审核人员对直播内容进行初步浏览,了解直播主题、内容、形式等。(2)对疑似违规内容进行标注,记录相关信息。1.1.22详细审核(1)审核人员对初步审核中标注的疑似违规内容进行详细分析,判断其是否违反相关规定。(2)对确认为违规的内容,记录违规类型、违规程度等信息。1.1.23处理措施(1)对违规内容进行删除、屏蔽等处理。(2)对违规行为进行警告、封禁等处罚。(3)对严重违规行为,报告相关部门,依法进行处理。1.1.24反馈与改进(1)审核人员对处理结果进行记录,定期进行数据分析。(2)根据分析结果,调整审核策略,提高审核效率。(3)定期对审核人员进行培训,提升审核能力。第四章直播内容分类第一节信息类1.1.25定义与范围信息类直播内容主要包括新闻、资讯、报告等,旨在传播实时信息、知识分享和观点交流。此类直播内容应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1.1.26审核要点(1)信息来源:保证信息来源可靠、权威,不得传播虚假信息、谣言等。(2)信息内容:不得包含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损害国家利益、破坏社会稳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等内容。(3)信息传播方式:遵循客观、公正、中立原则,不得恶意炒作、歪曲事实、误导观众。第二节娱乐类1.1.27定义与范围娱乐类直播内容主要包括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游戏、综艺节目等,旨在为观众提供轻松愉快的娱乐体验。1.1.28审核要点(1)内容健康:不得包含低俗、恶俗、暴力、恐怖等不良内容。(2)尊重他人: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肖像权等合法权益。(3)社会责任:传播正能量,倡导文明风尚,不得传播不良风气。第三节教育类1.1.29定义与范围教育类直播内容主要包括学术讲座、课堂教学、技能培训等,旨在传播知识、提高观众的文化素养和技能水平。1.1.30审核要点(1)教育质量:保证内容具有教育价值,不得传播错误知识、误导观众。(2)教育方式:遵循教育规律,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不得采取侮辱、体罚等不当教育手段。(3)教育资源:合理使用教育资源,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版权等。第四节其他类1.1.31定义与范围其他类直播内容主要包括生活服务、科技、旅游、美食等,旨在为观众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1.1.32审核要点(1)服务质量:保证内容真实、可靠,不得传播虚假信息、误导消费者。(2)服务方式:尊重消费者权益,不得侵犯消费者隐私、强制消费等。(3)社会责任:传播正能量,倡导文明风尚,不得传播不良风气。第五章直播行为规范第一节直播主体资格1.1.33直播主体资格认证网络直播平台应当建立严格的直播主体资格认证制度,保证所有直播者均具备合法资格。直播主体资格认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实名认证:直播者需提供有效身份证件进行实名认证。(2)资质认证:直播者需提供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学历证书等证明其具备相关领域知识和技能的材料。(3)安全审查:直播平台应对直播者进行安全审查,保证其无不良记录和违法乱纪行为。1.1.34直播主体资格管理网络直播平台应建立健全直播主体资格管理制度,加强对直播者的管理,具体要求如下:(1)完善直播主体档案:直播平台应建立健全直播主体档案,记录直播者的基本信息、直播内容、违规行为等。(2)定期审查:直播平台应定期对直播主体进行审查,保证其仍具备合法资格。(3)撤销资格:直播平台有权对不符合资格要求的直播者撤销直播资格,并依法进行处理。第二节直播行为准则1.1.35遵守法律法规直播者应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不得从事以下行为:(1)制作、复制、发布、传播含有禁止内容的信息;(2)利用网络直播进行违法犯罪活动;(3)侵犯他人知识产权、肖像权等合法权益。1.1.36遵守社会公德直播者应遵守社会公德,不得从事以下行为:(1)散布虚假信息,误导观众;(2)传播低俗、淫秽、暴力、恶俗等不良信息;(3)侮辱、诽谤、威胁他人,侵犯他人人格尊严。1.1.37遵守直播平台规定直播者应遵守直播平台的相关规定,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遵守直播平台的管理制度;(2)配合直播平台进行内容审核;(3)接受直播平台的处罚措施。第三节直播互动管理1.1.38互动内容管理网络直播平台应加强对互动内容的管理,保证互动内容健康、文明、有序,具体要求如下:(1)实时监控:直播平台应设立专门的互动内容监控系统,对直播过程中的互动内容进行实时监控。(2)审核过滤:直播平台应对互动内容进行审核过滤,删除含有违法违规、不良信息的内容。(3)用户举报:直播平台应设立互动内容举报渠道,鼓励用户举报违规互动内容。1.1.39互动行为管理网络直播平台应加强对互动行为的管理,保证互动行为合规、文明,具体要求如下:(1)规范互动行为:直播平台应制定互动行为规范,引导用户文明互动。(2)惩戒违规行为:直播平台应对违规互动行为进行惩戒,包括但不限于禁言、封号等措施。(3)保护用户隐私:直播平台应加强对用户隐私的保护,不得泄露用户个人信息。1.1.40互动氛围营造网络直播平台应积极营造健康、文明的互动氛围,具体要求如下:(1)举办主题活动:直播平台可举办各类主题活动,引导用户参与互动,营造良好氛围。(2)奖励优秀互动:直播平台应设立优秀互动奖励机制,鼓励用户发表有益、积极的互动内容。(3)加强互动引导:直播平台应通过公告、弹幕提示等方式,引导用户文明互动。第六章用户权益保护第一节用户权益保障1.1.41权益保障原则网络直播平台应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切实保障用户的合法权益,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平等权:用户在平台内享有平等的参与和表达权利,不得因性别、年龄、种族、地域等因素受到歧视。(2)知情权:用户有权了解平台的相关规则、服务内容、费用标准等信息,保证用户在充分知情的基础上进行选择。(3)选择权:用户有权自主选择是否使用平台服务,以及在平台内自由选择关注的直播内容。(4)安全权:用户有权要求平台提供安全、可靠的网络环境,保障个人信息和财产不受侵害。1.1.42权益保障措施(1)平台应建立健全用户权益保障机制,明确用户权益保障的具体措施和责任部门。(2)平台应定期对用户权益保障情况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和完善相关政策和措施。(3)平台应采取技术和管理手段,保证用户信息的安全,防止用户信息泄露、篡改、丢失。第二节用户投诉处理1.1.43投诉渠道(1)平台应设立专门的投诉渠道,包括但不限于在线客服、投诉邮箱、电话等,保证用户能够便捷地提出投诉。(2)平台应在显著位置公示投诉渠道,方便用户查找和使用。1.1.44投诉处理流程(1)用户提交投诉后,平台应在规定时间内予以受理,并进行初步审查。(2)平台应根据投诉内容,采取相应的调查措施,收集相关证据。(3)平台应在调查结束后,根据事实和证据,依法依规作出处理决定,并及时告知用户处理结果。1.1.45投诉处理时限平台应在收到投诉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完成处理,并告知用户处理结果。如情况复杂,经批准可适当延长处理时限,但最长不得超过30个工作日。第三节用户隐私保护1.1.46隐私保护原则(1)平台应尊重用户隐私,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收集和使用用户个人信息。(2)平台应保证用户个人信息的安全,采取技术和管理措施,防止用户信息泄露、篡改、丢失。1.1.47隐私保护措施(1)平台应明确告知用户个人信息的收集、使用、存储和删除规则,并在用户同意的基础上进行操作。(2)平台应采取加密、匿名化等技术手段,保护用户个人信息的安全。(3)平台应建立健全个人信息安全事件应急响应机制,一旦发生个人信息泄露等事件,应立即启动应急响应,采取有效措施减轻损失。1.1.48隐私保护监督(1)平台应设立专门的隐私保护监督机构,负责监督和检查平台隐私保护措施的执行情况。(2)平台应定期接受第三方隐私保护评估,保证隐私保护措施的有效性。(3)平台应鼓励用户参与隐私保护监督,建立用户反馈和投诉机制,及时回应和处理用户隐私保护问题。第七章审核人员管理第一节审核人员资质1.1.49资质要求(1)审核人员应当具备大专及以上学历,专业背景与网络直播内容审核相关,如新闻学、传播学、法学等。(2)审核人员应具备一定的网络直播行业经验,熟悉直播平台的内容审核政策及法规。(3)审核人员需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1.1.50资质认证(1)审核人员需通过国家相关职业资格考试,取得相应资质证书。(2)平台应定期对审核人员资质进行审核,保证其符合岗位要求。1.1.51资质管理(1)平台应建立健全审核人员资质档案,详细记录审核人员的资质信息。(2)平台应定期对审核人员资质进行动态管理,保证审核人员资质与岗位需求相匹配。第二节审核人员培训1.1.52培训内容(1)审核人员应接受网络直播相关政策、法规和行业动态的培训。(2)审核人员应掌握网络直播内容审核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技巧。(3)审核人员应了解网络直播平台的技术特点和运营模式。1.1.53培训形式(1)审核人员应参加定期举办的培训课程,包括线上和线下培训。(2)平台可邀请行业专家、知名律师等进行授课,提高培训质量。(3)审核人员应定期参加业务交流会议,分享经验,提高业务水平。1.1.54培训效果评估(1)平台应定期对审核人员的培训效果进行评估,以保证培训成果。(2)审核人员需通过培训考核,以证明其培训效果。第三节审核人员考核1.1.55考核内容(1)审核人员的业务能力,包括对网络直播内容的识别、判断和处理能力。(2)审核人员的职业素养,包括责任心、敬业精神、团队合作能力等。(3)审核人员的工作效率,包括审核速度、准确率等。1.1.56考核方法(1)平台应设立专门的考核机构,负责对审核人员进行定期考核。(2)考核可采用书面考试、实际操作、民主测评等多种形式。(3)平台应建立审核人员考核档案,记录考核成绩和评价。1.1.57考核结果处理(1)对考核不合格的审核人员,平台应给予相应的培训、调整岗位或解除劳动合同等处理。(2)对考核合格的审核人员,平台应给予奖励和晋升机会。(3)平台应定期对考核结果进行分析,以优化审核人员管理和培训体系。第八章处罚与整改第一节处罚措施1.1.58处罚原则网络直播平台内容审核与监管中,对于违规行为的处罚应遵循以下原则:(1)公正、公平、公开;(2)根据违规行为的性质、情节和影响,依法依规采取相应措施;(3)保护合法权益,维护网络秩序。1.1.59处罚种类(1)警告:对轻微违规行为进行警告,提醒直播平台及主播注意改正;(2)罚款:对情节较重的违规行为,依法依规处以罚款;(3)限制功能:对严重违规行为,限制直播平台及主播的部分功能,如限制直播、评论等;(4)暂停直播:对情节恶劣的违规行为,暂停直播平台及主播的直播权限;(5)吊销许可证:对严重违法、违规的直播平台,依法吊销其许可证。第二节整改要求1.1.60整改期限网络直播平台及主播在接到处罚通知后,应在规定期限内完成整改。具体期限根据违规行为的性质和情节确定。1.1.61整改内容(1)整改直播内容:对违规的直播内容进行删除、修改或下线;(2)整改直播平台管理制度:完善内容审核机制、建立健全主播管理制度等;(3)加强培训:对主播进行法律法规、道德规范等方面的培训;(4)加强技术手段:运用技术手段,提高内容审核的准确性和效率。第三节处罚与整改流程1.1.62处罚流程(1)发觉违规行为:监管部门通过技术手段、群众举报等途径,发觉直播平台及主播的违规行为;(2)调查核实:监管部门对涉嫌违规的直播平台及主播进行调查核实;(3)下达处罚通知:根据调查结果,依法依规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并向直播平台及主播下达处罚通知;(4)执行处罚:直播平台及主播应在规定期限内执行处罚决定;(5)复核与申诉:直播平台及主播如对处罚决定有异议,可在规定期限内向监管部门提出复核或申诉。1.1.63整改流程(1)接到处罚通知:直播平台及主播接到处罚通知后,应在规定期限内进行整改;(2)提交整改报告:直播平台及主播在完成整改后,向监管部门提交整改报告;(3)审核整改报告:监管部门对直播平台及主播提交的整改报告进行审核;(4)整改验收:监管部门对整改情况进行验收,合格后解除处罚措施;(5)持续监管:监管部门对直播平台及主播进行持续监管,保证整改措施得到有效执行。第九章法律责任与纠纷处理第一节法律责任1.1.64网络直播平台的法律责任(1)未按照规定进行内容审核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2)未按照规定履行监管职责,导致出现严重违法行为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3)网络直播平台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4)网络直播平台涉嫌犯罪的,应当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1.1.65网络直播平台用户的法律责任(1)用户发布违法内容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2)用户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