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专题训练 【铁及其化合物】_第1页
高中化学专题训练 【铁及其化合物】_第2页
高中化学专题训练 【铁及其化合物】_第3页
高中化学专题训练 【铁及其化合物】_第4页
高中化学专题训练 【铁及其化合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铁及其化合物

题组一:铁铁的氧化物

(建议用时:20分钟)

1.我国宋代《开宝本草》中记载了中药材铁华粉的制作方法:“取钢城作叶,

如笏或团,平面磨错令光、净,以盐水洒之,于醋瓮中阴处埋之一百日,铁上

衣生,铁华成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取钢城作叶,如笏或团”说明金属铁有较好的延展性

B."平面磨错令光、净”的目的是除去表面的铁锈

C.“铁上衣生”的原因是铁被氧气氧化

D.中药材铁华粉的主要成分是醋酸亚铁

【解析】选C。A钢殿作叶,如笏或团,发生形态变化,说明金属铁有较好的延

展性,故A正确;B.空气中Fe易被氧化生成氧化膜,则“平面磨错令光、净”的

目的是除去表面的铁锈,故B正确;C.于醋瓮中阴处埋之一百日,铁上衣生,

可知“铁上衣生”的原因是铁被醋酸氧化,故C错误;D.于醋瓮中阴处埋之一百

日,铁上衣生,可知Fe与醋酸反应生成铁华粉,则铁华粉的主要成分是醋酸亚

铁,故D正确。

2.铁是当前应用量最大的金属元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生铁与普通钢都是以铁为主的含碳合金

B.与铜质水龙头连接处的铁质水管不容易发生腐蚀

C.红色涂料中的“铁红"其主要化学成分是Fe2O3

D.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有助于人体对铁元素的吸收

【解析】选B。A.由生铁与普通钢的组成可知,二者都是以铁为主的含碳合金,

故A正确;B.铁质水管与铜质水龙头连接后形成原电池,铁比铜活泼,则铁质

水管作负极被腐蚀,故B错误;C红色涂料中的“铁红”,其主要化学成分是铁

2+

的氧化物Fe2O3,故C正确;D.人体吸收的铁元素主要是Fe,Fe?+极易被氧

化,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能防止亚铁离子被氧化,即食用维生素C含量较高

的食物有利于人体对铁元素的吸收,故D正确。

3.自来水厂利用铁屑及FeCL溶液处理泄漏的C12,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b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2O+CLq=Cl-+HC1O+H

2+3+

B.吸收泄漏氯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Cl2=2Cl-+2Fe

C.铁屑的作用是将FeC13还原为FeCL

D.铁屑耗尽时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Fe2+、Fe3\CIO".Cl"

【解析】选D。ACL和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为弱电解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H2O+Cbu^ci-+HC1O+H+,故A正确;B.氯气具有强氧化性,能将FeCl2

2+3+

氧化为FeCh,离子方程式为2Fe+Cl2=2Cl-+2Fe,故B正确;C.FeCh

能与铁屑反应生成FeCh,故C正确;D.C1O-具有强氧化性,Fe2+具有强还原

性,CIO-和Fe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

4.绿色酸性废蚀液中含有4种离子Fe3+、Cu2\Cl-、H+,向其中加入铁粉充

分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的废蚀液中,离子浓度最大的为C1-

B.加入铁粉反应后,离子浓度最大的为Fe2+

C.反应后的溶液若为绿色,则溶液中不存在Fe3+、Ci?+

D.反应后若固体有剩余,该固体为过量的铁

【解析】选AoA.反应前后的废蚀液中,依据电荷守恒,离子浓度最大的都为

C1-,故A正确;B.溶液中电荷守恒可知,溶液中只含有一种阴离子为氯离子,

所以不管铁粉是否过量,离子浓度最大的是氯离子,故B错误;C.反应后的溶

液若为绿色,则有两种可能,第一,依据题干信息溶液中仍存在Fe3\Cu2+,

第二,溶液中Fe3+、Cu2+都参与反应,绿色由Fe2+确定,故C错误;D.若铁粉

过量,则固体为铜和铁的混合物,若铁粉刚好与铁离子和铜离子反应,则剩余

固体为铜,故D错误。

5.为了探究铁与水的反应,某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图实验,虚线框处用来检验

生成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后,装置B中生成红棕色固体

B.虚线框C处应该选择装置甲,试管中是灼热的铜丝

C.虚线框C处应该选择装置乙,试管中是灼热的表面覆盖氧化铜的铜丝

D.实验后,将装置B中的固体溶于足量稀硫酸,所得溶液中一定含有Fe3+

【解析】选CoA.装置B中生成黑色固体,故A错误;B.虚线框C处应该选择

装置乙,试管中是灼热的表面覆盖氧化铜的铜丝,氢气还原CuO可检验,故B

错误;C.虚线框C处应该选择装置乙,可将装置内空气排出后,试管中是灼热

的表面覆盖氧化铜的铜丝,观察颜色可检验氢气,故C正确;D.若Fe剩余,将

装置B中的固体溶于足量稀硫酸,所得溶液中一定含有Fe2+,不一定含Fe3+,

故D错误。

6.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请你参与“研究铁与水蒸气反应所得固体物质的成分、性

质及再利用”实验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探究一:设计如图1所示装置进行“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夹持仪器略)。

(1)硬质玻璃管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探究二:设计如下实验方案确定反应后硬质玻璃管B中黑色固体的成分(已知酸

性KMnCU溶液能与盐酸发生反应生成氯气)。

⑵待硬质玻璃管B冷却后,取少许其中的固体继续进行如图2实验。

证明Fe?+

滴加

分・现象存在一

两试剂92f

滴加份固体物

证明Fe3+'为FeQ,

滴加

・现象If存在一

B中固体物KSCNI

溶液E

图2

①试剂A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o

②现象2为并写出发生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③若现象1中溶液变红色,请写出发生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o若现象1中溶液未变红色,请从硬质玻璃管B中

固体物质的成分分析可能的原因:0

⑶将铜片放入0.1molL-FeCb溶液中,反应一定时间后取出铜片,溶液中

c(Fe3+):c(Fe2+)=2:3,则C/+与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解析】⑴硬质玻璃管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4H2O(g)旦外Fe3O4

+4H2O(2)①由于酸性KMnCU溶液与盐酸发生反应,所以在溶解反应后的黑色

固体时,不能用盐酸,可用稀硫酸溶解,即试齐(JA为稀硫酸。②反应生成的溶

液中可能含有Fe3+和Fe2+,Fe?+会干扰Fe?+的检验,Fe?+具有还原性,可用酸

性KMnCU溶液检验,即试齐UB为酸性KM11O4溶液,实验现象为酸性KMnO4

3+2+

溶液褪色,发生的离子反应为MnO4'+5Fe2++8H+=5Fe+Mn+4H2Oo

③若现象1中溶液变红色,发生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3++3SCN-

2+

=Fe(SCN)3,若B中固体可能有Fe3O4和Fe,Fe能将Fe3+全部还原为Fe,

导致现象1中溶液未变红色。⑶发生Cu+2FeCl3=2FeCl2+CuCl2,反应一定

时间后取出铜片,溶液中c(Fe3+):c(Fe2+)=2:3,设生成亚铁离子为3mol,

则生成铜离子为1.5mol,反应后溶液中含铁离子为2mol,则Cu2+与Fe3+的物

质的量之比为1.5mol:2mol=3:4O

答案:(l)3Fe+4H20(g)量遢Fe3O4+4H2

232

(2)①稀硫酸②酸性KMnO4溶液褪色MnO;+5Fe++8H+=5Fe++Mn

++4H2O③Fe3++3SCN-=Fe(SCN)3B中固体可能有Fe3O4和Fe,Fe将

Fe3+全部还原为Fe2+(3)3:4

题组二:铁的氢氧化物

(建议用时:20分钟)

1.取少量Fe2(SO4)3溶液于试管中,滴入KOH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A.产生白色沉淀

B.产生蓝色沉淀

C.产生红褐色沉淀

D,无明显变化

【解析】选Co取少量FeXSO》溶液于试管中,滴入KOH溶液,发生复分解反

3+

应生成红褐色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3OH-=Fe(OH)3;,故选C。

2.有关铁的化合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I

丁NaOH

/溶液

年一煤油

-A_FeSO

宜一溶液4

A.由图示操作制取Fe(OH)2,可以长时间看到白色沉淀

B.Fe3(XFe(OH)3都可以由化合反应制得

C.Fe(OH)3胶体呈红褐色、透明,能发生丁达尔效应

D.鉴别FeCL溶液可以先通入Cl2,再滴加KSCN溶液

【解析】选D。A.煤油能减少Fe(OH)2与氧气接触,可以避免试管中氧气对氢氧

化亚铁的氧化,故A正确;B.铁在氧气中燃烧可生成Fe3O4,属于化合反应,可

通过4Fe(OH)2+2H2O+O2=4Fe(OH)3化合反应制取Fe(OH)3,故B正确;

C.Fe(OH)3胶体呈红褐色、透明,能发生丁达尔效应,故C正确;D.鉴别亚铁离

子:溶液滴加KSCN溶液,无现象,再通入Cl2,溶液会变红,可以检验亚铁离

子的存在,故D错误。

3.氧化锌为白色粉末,可用于治疗皮肤病。提纯工业氧化锌(含有Fe、Mn、Ni

的氧化物等杂质)的流程如图所示:

过量稀H>S()),

工业Zn()---------丁一>浸出液

调pH约为5过滤、卜〜Zn、卜一NaC()3

----------*►滤液>滤液2►

适量高镒酸钾溶液②-----------③---------④

、七』煨烧,,,、

滤饼)Zn()

提示:在本实验条件下,Ni2+不能被氧化;Fe(OH)3在溶液pH约为4时已完全

沉淀,MnO;与Mi?+在弱酸性条件下生成MnCh。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2+

A.②中除去的杂质离子只有Mn,其化学方程式是2MnO4-+3Mn+

+

2H2O=5MnO2i+4H

B.调节pH约为5的目的是增强高镒酸钾溶液的氧化性

C.③过滤得到的滤渣中,除了过量的锌外还有Fe和Ni

D.④中产物的成分可能是ZnCO3^Zn(OH)2,取干燥后的滤饼5.6g,燃烧可得

到产品4.05g,则%=1

【解析】选D。A项,本实验条件下,《+不能被氧化,反应②中除掉的杂质离

2+2+

子是MM+和Fe,其离子方程式是2MnO3+3Mn+2H2O=5MnO2i+4H

2++

+和MnO]+3Fe+7H2O=MnO2;+3Fe(OHR+5H;B项,调节pH约为

5的目的是使Fe3+水解生成氢氧化铁沉淀,从而达到除杂的目的;C项,反应③

为Zn与Ni2+发生反应得到Zr)2+和Ni,Fe3+在调pH时已除尽;D项,④中产

物的成分可能是ZnCO3-xZn(OH)2,设ZnCO3为amol,Zn(OH)2为bmol,则有

125g-mol■'xtzmol+99g-mol''xZ?mol=5.6g,燃烧后产物全部为ZnO,则有81

g-mol*'x(6!+/?)mol=4.05g;解得a=h=0.025mol,。:人=1:1,贝!]*=1。

4.甲同学用FeCb和烧碱制备Fe(OH)2;乙同学用如图装置制备Fe(OH)2,为了

生成的产物不容易被氧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稀硫酸、1-/NaOH

%Fe|

A酒己制溶液所用的蒸储水通常要煮沸

B.甲同学可在FeCL溶液的上面加一层植物油,以隔绝空气

C.甲同学向FeCb溶液中滴加烧碱溶液时,胶头滴管尖嘴可以伸入试管内

D.乙同学应该先关闭止水夹,一段时间以后再打开止水夹

【解析】选D。A酒已制溶液时为防止水中溶解的氧气氧化亚铁离子,应先加热

煮沸蒸馔水除去溶解氧,故A正确;B.植物油的密度比水小,浮在水面上可以

起到隔绝空气的作用,防止亚铁离子被氧化,故B正确;C.向FeCL溶液中滴加

烧碱溶液,为防止空气中的氧气被带入溶液中,将胶头滴管尖嘴直接伸入试管

内再挤出氢氧化钠,故C正确;D.实验过程中应先打开止水夹,让产生的氢气

排尽装置内的空气,以防亚铁离子被氧化,故D错误。

5.某化学学习小组设计了下列方法探究氢氧化亚铁的制备等相关问题。

(1)用NaOH溶液和FeSO4溶液直接反应,方法如图。该方法能观察到白色的

Fe(OH)2沉淀,但沉淀颜色快速发生变化。请分析沉淀颜色变化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该小组为探究反应物浓度对Fe(OH)2制备效果的影响,以Fe(OH)2沉淀白色

持续时间⑺为指标J越大,实验效果越好。部分实验数据如表(卬代表质量分数):

实验序号vv(FeSO4)/%w(NaOH)/%t/s

i2.515149

NaOHJ

溶液Iii515138

FeSoJiii101593

溶液包

iv525142

V535180

①实验i、式、皿的目的是

②该小组同学通过实验推断:其他条件不变时,所用NaOH溶液的浓度越大,

实验效果越好。推断的证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0

③由绿矶晶体(FeSO4,H2O)固体配制250mL0.10mol-L」FeSC)4溶液,需要用到

的仪器有药匙、玻璃棒、烧杯、量筒、托盘天平、250mL容量瓶、。

以下操作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低的是_______。

A.容量瓶中原有少量蒸储水

B.洗涤烧杯和玻璃棒的溶液未转入容量瓶中

C.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D.定容摇匀后发现溶液体积低于刻度线,再补加少量蒸储水至刻度线

⑶若向FeSO4溶液中加入足量NazCh,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l)FeSO4和NaOH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Fe(OH)2,Fe(OH)2被空气中的

氧气氧化生成Fe(OH)3,化学方程式为4Fe(OH)2+O2+2H2O=4Fe(OH)3;(2)

①实验i、五、出的变量是FeSCU溶液浓度,目的是探究其他条件相同时,FeSC>4

溶液浓度对Fe(OH)2制备效果的影响;②实验v、iv、ii的变量是NaOH溶液

浓度,其他条件不变时,所用NaOH溶液的浓度越大,沉淀持续时间越长,实

验效果越好,则证据是沉淀白色持续时间t:v>iv>ii;③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

度溶液的步骤:计算、称量、溶解、移液、洗涤、定容等,用到的仪器:药匙、

玻璃棒、烧杯、托盘天平、250mL容量瓶、胶头滴管;A.定容时还需要加入蒸

储水,则容量瓶中原有少量蒸播水对所配溶液浓度无影响,A不选;B.洗涤烧杯

和玻璃棒的溶液未转入容量瓶中,则残留的溶质没有完全转移到容量瓶中,导

致所配溶液浓度偏低,B选;C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偏小,依据c=

p可知溶液浓度偏高,C不选;D.定容摇匀后发现溶液体积低于刻度线,再补

加少量蒸储水至刻度线,导致加入水的体积增大,溶液浓度偏低,D选;(3)Na2O2

和水反应生成NaOH和02,NaOH再和FeSCU溶液反应生成Fe(OH)2,由于Na2O2

过量,则Fe(OH)2被氧化为Fe(OH)3,观察到的现象是有红褐色沉淀生成,有气

体放出,溶液变无色。

答案:(l)4Fe(OH)2+O2+2H2O=4Fe(OH)3(2)①探究其他条件相同时,FeSO4

溶液浓度对Fe(OH)2制备效果的影响②沉淀白色持续时间t:v>iv>ii③胶

头滴管BD(3)有红褐色沉淀生成,有气体放出,溶液变无色

题组三:铁盐和亚铁盐的性质及检验

(建议用时:20分钟)

1.硫酸亚铁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如图所示)。下列说

法错误的是()

H2()2溶液Fe4(OH)2(SO4)5

(碱式硫酸铁)

NHiHCQ;溶液空气〜

FcSO,FcCQ,西tFc式为(铁红)

(NHQ2SO4溶液(NHi)2Fe(SO1)2•6FLO

一冷却结晶一A(硫酸亚铁镂晶体)

A.碱式硫酸铁水解能产生Fe(OH)3胶体,可用作净水剂

B.为防止NH4HCO3分解,生产FeCO3需在较低温度下进行

C.可用KSCN溶液检验(NH4)2Fe(SO4)2是否被氧化

D.常温下,(NH4)2Fe(SO4)2-6H2O在水中的溶解度比FeSO4的大

【解析】选D。碱式硫酸铁能发生水解生成Fe(OH)3胶体,Fe(OH)3胶体具有较

强的吸附性,可用作净水剂,A项正确;NH4HCO3不稳定,受热易分解,所以

为防止NH4HCO3分解,生产FeCCh需在较低温度下进行,B项正确;KSCN溶

液遇Fe2+无明显现象,(NH4)2Fe(SC)4)2若被氧化,其中的Fe?+变成Fe3+,KSCN

溶液遇Fe3+变红,C项正确;FeSO4与(NHD2SO4溶液反应冷却时有

(NH4)2Fe(SO4)2-6H2O析出,说明(NH4)2Fe(SO4)2-6H2。在水中的溶解度比FeSO4

的小,D项错误。

2.FeCl3易潮解、易升华,实验室制备FeCls的装置如图所示(加热和夹持装置

已略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导管g的作用是平衡气压,便于液体滴下

B.试剂X和试剂Y分别为浓硫酸、饱和食盐水

C.直接用E接收产物比用导管连接D、E的优点是可防止堵塞

D.出于简化装置的目的,F装置可拆除

【解析】选A、Co为得到干燥纯净的Ch,应先用饱和食盐水除去HC1,再通

过浓硫酸干燥气体,B错误;FeCL易潮解,而F中的浓硫酸起到干燥的作用,

防止G中水蒸气进入D中,不能拆除,D错误。

3.某班同学用如下实验探究Fe2+、Fe3+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取一定量氯化铁、氯化亚铁固体,均配制成01moll-的溶液。在FeCL

溶液中需加入少量铁屑,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2)甲组同学取2mLFeCL溶液,加入几滴氯水,再加入1滴KSCN溶液,溶液

变红,说明Cb可将Fe2+氧化。FeCL溶液与氯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⑶乙组同学认为甲组的实验不够严谨,该组同学在2mLFeCL溶液中先加入0.5

mL煤油,再于液面下依次加入几滴氯水和1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煤油的

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4)丙组同学取10mLO.lmolL-'KI溶液加入6mL0.1molL-】FeCb溶液混合。

分别取2mL此溶液于3支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

①第一支试管中加入1mLCCL充分振荡、静置,CCL层显紫色;

②第二支试管中加入1滴K3[Fe(CN)6]溶液,生成蓝色沉淀;

③第三支试管中加入1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

实验②检验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实验①和③说明:在I-过量

的情况下,溶液中仍含有(填离子符号),由此可以证明该氧化还

原反应为O

⑸丁组同学向盛有H2O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几滴酸化的FeCL溶液,溶液变成棕

黄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一段时间后,溶

液中有气泡出现,并放热,随后有红褐色沉淀生成。产生气泡的原因是

;生成沉淀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

【解析】(l)Fe2+具有还原性,FeCL溶液易因被氧化而变质,酉己制FeCL溶液时

加入少量铁屑,目的是防止Fe2+被氧化。(2)溶液变红,说明有Fe3+生成,则FeCL

溶液与氯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Fe3++2C1-。(3)甲组实验中,

FeCb易被空气中的02氧化,会生成FeCl3,因此实验不够严谨。加入煤油,煤

油的密度比水小,可以起到隔绝空气的作用,从而排除氧气对实验的影响。(4)

实验②中K3[Fe(CN)6]溶液的作用是检验Fe2+。根据实验①,CCL层显紫色,说

明有b生成,根据实验②,生成蓝色沉淀,说明有Fe2+生成,根据实验③,溶

液变红,说明有Fe3+剩余,「过量的情况下,溶液中仍含有Fe3+,由此说明该

反应为可逆反应。(5)溶液变为棕黄色,说明生成了Fe3+,离子方程式为2Fe2+

+3+

+H2O2+2H=2Fe+2H2OO溶液中有气泡出现,说明H2O2在Fe?+的催化

作用下发生了分解反应,生成了02。随后生成红褐色沉淀,则沉淀为Fe(OH)3,

H2O2分解放出热量,Fe3+的水解平衡Fe3++3H2O==Fe(OH)3+3H+向正反应

方向不断进行,因此得到Fe(OH)3沉淀。

2+3+

答案:(1)防止Fe2+被氧化(2)2Fe+Cl2=2Fe+2C1-(3)隔绝空气(排除氧

2+323

气对实验的影响)(4)FeFe+可逆反应(5)2Fe++H2O2+2H+=2Fe+

33

+2H2OFe+催化H2O2分解产生O2H2O2分解反应放热,促进Fe+的水解平

衡正向移动

4.某溶液A中可能大量含有CO1-、SO;-、OH,H+、Ni2\Fe2\Fe3\

Mg2+、Mn2+中的若干种,从A中分离所含金属元素的流程如图所示:

加广|滤渣1

冈噎5乒仁3汨

>(TTJ至PH=

(PH过滤②渣

加NaOH

1=2)|滤3

至plI=9.5

过滤③

3

已知:Mn元素将以MnO2的形式进行分离,其余金属元素若从溶液中分离,都

将以氢氧化物的形式析出,部分金属元素开始沉淀与完全沉淀的pH如下表。

物质Fe(OH)3Fe(OH)2Ni(OH)2Mg(OH)2

开始沉淀的pH2.77.67.29.6

完全沉淀的pH3.79.69.211.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溶液A呈强酸性,确定其中不能大量存在COi-.OH-

2+3+

B.滤渣1为MnO2,步骤①还一定发生反应2H++CIO-+2Fe=2Fe+Cl

'+H2O

C.滤渣2为Fe(OH)3,滤液2中至少含有2种金属阳离子

D.溶液A中肯定存在Ni2+、Mn2+,不能确定是否存在Mg2+

【解析】选Bo加入NaClO后溶液仍显酸性,说明原溶液呈强酸性,则不能大

量存在coy、OH-,一定存在SO4■,A项正确;在pH=2的溶液中有沉淀

析出,则该沉淀应为MnO2溶液的pH=5时有沉淀产生则滤渣2应为Fe(OH)3,

说明原溶液中存在铁元素所对应的离子,但不一定是Fe2+,B项错误”虑渣3

2

应为Ni(OH)2,由于滤液2中一定存在Na+,所以滤液2中至少含有Na+、Ni

+这2种金属阳离子,C项正确;溶液A中肯定存在Ni2\Mn2+,存在Fe2\

Fe3+中的至少一种,无法确定是否存在Mg2+,D项正确。

题组四:不同价态的铁盐的转化

(建议用时:20分钟)

1.部分含铁物质及化合价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工业上用热还原法冶炼a

B.b是黑色固体,在空气中加强热变为红色

C.c可以通过化合反应生成d

D.e可以加快H2O2的分解

【解析】选B。由图中元素的化合价及类别可知,a为Fe、b为FeO、c为Fe(OH)2s

d为Fe(OH)3、e为FeCh或硝酸铁、硫酸铁等,以此来解答。A.a为Fe,为较活

泼金属,可采用热还原法冶炼,故A正确;B.b为FeO,是黑色固体,在空气中

加强热生成四氧化三铁,仍为黑色,故B错误;C.氢氧化亚铁、氧气、水发生

化合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故C正确;D.e若为氯化铁,可催化H2O2的分解,加

快反应速率,故D正确。

2.某硫酸厂产生的烧渣(主要含Fe2O3,FeO、CaO,还有一定量的SiC)2)可用于

制备绿机(FeSO4-7H2。),其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硫酸

烧酸f

渣一

A.“酸溶,时,为提高浸出率,硫酸浓度越大越好

B.“滤渣1”的成分只有SiO2

C.“还原”时,每消耗1molA,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D.“一系列操作”为蒸发溶液至有大量晶体出现,停止加热,用余热蒸干

【解析】选C。烧渣(主要含FezCh、FeO、CaO,还有一定量的SiO”用硫酸浸取,

过滤后滤液中含有硫酸铁、硫酸亚铁、未反应的硫酸,滤渣为二氧化硅和少量

的硫酸钙,用铁还原Fe3+后过滤,得滤液中含有硫酸亚铁,将滤液蒸发浓缩、

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硫酸亚铁的晶体,以此来解答。A.酸溶是氢

离子与铁、钙氧化物反应生成硫酸盐和水,硫酸浓度过大不利于反应还会造成

危险,故A错误;B.“滤渣1”的成分除了SiO2外,还有少量硫酸钙,故B错误;

C.“还原”时是加入铁与三价铁离子反应生成二价铁离子,故每消耗1molFe,转

移的电子数为2NA,故C正确;D.”一系列操作”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洗涤、干燥,故D错误。

3.Fe3O4中含有Fe(II)、Fe(III),以Fe3O4/Pd为催化材料,可实现用H2消除酸

性废水中的致癌物NO2-,其反应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d作正极

B.Fe(II)与Fe(IH)的相互转化起到了传递电子的作用

C.反应过程中NO2-被Fe(II)氧化为N2

D.用该法处理后水体的pH降低

【解析】选BoA.由图可知Pd上氢气失电子生成氢离子,电极反应为H2-2e-

=2H+,Pd作负极,故A错误;B.Fe(III)得电子生成Fe(II),Fe(H)失电子生

成Fe(III),则Fe(II)与Fe(IH)的相互转化起到了传递电子的作用,故B正确;

C.由图可知反应过程中NO2-得到Fe(II)给的电子生成N2,所以反应过程中

NO2-被Fe(II)还原为N2,故C错误;D.由图可知总反应方程式为2H++2NO2-

+3H2催切N2+4H2O,所以用该法处理后水体的pH升高,故D错误。

4.某化学实验小组探究Fe2+和Fe3+性质时,发现:往FeCb和KSCN的混合溶

液中滴加氯水,溶液变成红色,但当氯水过量时,红色却会褪去。为此,他们

已知:①X为NaClO溶液,Y为FeCL和KSCN的混合溶液。

②持续缓慢滴入NaClO溶液至过量的过程中,圆底烧瓶中红色变浅,有大量气

泡产生;Ca(OH)2溶液变浑浊。根据实验现象推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氯水可以将Fe2+氧化成Fe3+

B.烧瓶中还可能产生红褐色沉淀

C.烧瓶中产生的气体中一定含有SO2

D.KSCN中的N元素一定被氧化

3+2+3+

【解析】选coA.氯水可以将Fe2+氧化成Fe:2Fe+Ch=2Fe+2C1-,

故A正确;B.由于NaCIO是强碱弱酸盐,水解使溶液显碱性,烧瓶中的Fe3+与

水解产生的OH-反应会生成Fe(OH)3红褐色沉淀,故B正确;C.由于二氧化碳

也能使石灰水变浑浊,故无法确定烧瓶中产生的气体中含不含二氧化硫,故C

错误;D.最终集气瓶中有气泡冒出,则说明一定产生了氮气,故D正确。

5.某化学小组在实验室进行铁盐与亚铁盐相互转化的实验。

实验I:将F/+转化为Fe2+(如图)

过量fU粉3滴0.1molL'1KSCNi容液

取上层清液

摄4mL0.1mol-L-'2产生白色沉淀

Fe2(SO。溶液

(l)Fe3+与Cu粉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

⑵探究白色沉淀产生的原因,请填写实验方案。查阅资料:

i.SCN-的化学性质与I-相似。

2+

ii.2Cu+41-=2CuI](白色)+12

实验方案现象结论

取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