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第20讲化学反应速率
一、选择题
1.(2013河北省唐山市第一次模拟)在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X(g)+Y(g)aZ(g)
△H=QkJ-moli,开始按体积比2:1将X、Y充入反应器中,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图
甲和图乙是根据反应绘制的图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图甲,
B.TI<T2>Q>0
C.图乙,灯时表示恒温、恒压条件下,向平衡体系中充入一定量的Z气体
D.图乙,如果。=3,t2时表示向体系中加入了催化剂
.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水蒸
24NH3(g)+5O2(g)4NO(g)+6H2O(g)10L
气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45mol,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7(X)(反应物的消耗速率或产物的生
成速率)可表示为()
A.I/(NH3)=0.010mol/(L-s)
B.i/(02)=0.001mol/(L-s)
C.v(NO)=0.001mol/(L-s)
D.v(H2O)=0.045mol/(L-s)
3.(2013杭州七校期中联考)一定温度下,1molX和nmolY在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
发生如下反应:X(g)+Y(g)2Z(g)+M(s),5min后达到平衡,此时生成2amolZ。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X表示5min内此反应的反应速率是(0.1—0.2a)moHL-min)r
B.当混合气体的质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向平衡后的体系中加入1molM,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向上述平衡体系中再充入1molX,可正)增大,v(逆)减小,平衡正向移动
4.(2013江西省赣州十一县期中)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有反应:mA(g)+
nB(g)pC(g)+qD(g),经过5分钟达到平衡,此时各物质的变化为A减少为amol/L,
B的平均反应速率VB=a/15mol/(L-min),C增加2a/3mol/L,这时若增加系统压强,发现
A与C的百分含量不变,则m:n:p:q为()
A.3:1:2:2B.1:3:2:2
C.1:3:2:1D.1:1:1:1
5.把下列四种X溶液分别加入四个盛有10mL2mol/L盐酸的烧杯中,均加水稀释到
50mL,此时,X和盐酸缓慢地进行反应,其中反应最快的是()
A.10℃20mL3moi/L的X溶液
B.20℃30mL2mol/L的X溶液
C.20℃10mL4moi/L的X溶液
D.10℃10mL2mol/L的X溶液
6.一定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如下图所示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反应开始到10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58mol/(L-s)
B.反应开始到10s,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79mol/L
C.反应开始到10s时,Y的转化率为79%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Y(g)Z(g)
河北省保定市第一次模拟)甲酸甲酯水解反应方程式为:
7.(2013HCOOCH3(aq)+
某温度下,溶液中各组分的起始量如下
H2O(I)HCOOH(aq)+CH3OH(aq)AH>OoUL
表,HC00CH3转化率随反应时间⑴的变化如下图(假设溶液体积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组分物质的量/mol
HCOOCH31.00
H2O1.99
HCOOH0.01
CH3OH0.52
A.温度升高,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减小
B.0~10min,HCOOCH3的平均反应速率v=0.003mol-LFmirTi
C.HCOOCH3平均反应速率先是增大,后减小,最后保持不变
D.80mir^^・,反应刚达平衡,反应物转化率保持不变
8.(2013河北省衡水中学三模)在容积为2.0L的密闭容器内,物质D在TC时发生反应,
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从反应开始到第一次达到平衡时,A物质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667mol/(L-min)
B.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D(s)2A(g)+B(g),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K=c(Apc(B)
C.已知反应的A”〉。,则第5分钟时图像呈现上述变化的原因可能是升高体系的温度
D.若在第7分钟时增加D的物质的量,则表示A的物质的量变化正确的是a曲线
二、非选择题
9.某合作小组同学将铜片加入稀硝酸,发现开始时反应非常慢,一段时间后反应速率
明显加快。该小组通过实验探究其原因。
⑴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⑵提出合理假设。该实验中反应速率明显加快的原因可能是ACo
A.反应放热导致温度升高
B.压强增大
C.生成物的催化作用
D.反应物接触面积增大
⑶初步探究。测定反应过程中不同时间溶液的温度,结果如下表:
时间/min05101520253550607080
温度/℃25262626262626.527272727
结合实验目的和表中数据,你得出的结论是温度不是反应速率明显加快的主要原
因。
⑷进一步探究。查阅文献了解到化学反应的产物(含中间产物)可能对反应有催化作用,
请根据以下实验设计表将实验目的补充完整:
0.1mol-L1
实验铜片硝酸铜亚硝酸钠
的硝酸体积实验目的
编号质量/g晶体/g晶体/g
/mL
①52000
②5200.50
③52000.5实验①和②
探究Cu2+
的影响;
实验①和③
探究亚硝
酸根的影
响
第21讲化学平衡
一、选择题
1.(2013山西省康杰中学四校第一次联考)将4molA和2molB放入2L密闭容器中发
生反应2A(g)+B(g)2C(g)AH<Oo4s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此时测得C的浓度为
0.6mol/L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达到平衡状态后,若温度不变,缩小容器的体积,则A的转化率增大,平衡常数增
大
B.当c(A):c(B):c(C)=2:1:2时,该反应即达到平衡状态
C.达到平衡状态后,若只升高温度,则C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大
D.4s内,v(B)=0.075mol/(L-s)
2.将一定量的硫化钱固体置于恒容密闭容器中(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在恒定温度
下使其达到分解平衡:下列选项中不能用来判断该反应已
NH4Hs⑸NH3(g)+H2S(g),
达平衡状态的是()
A.vJE(NH3)=i/a(H2S)
B.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C.密闭容器中的压强不变
D.密闭容器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不变
3.(2012•天津)已知2sO2(g)+O2(g)2so3(g)△”=一197"mol,向同温、同体积
的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气体:(甲)2molSO2和1molO2;(乙)1molS。?和0.5mol02;
(丙)2molSO3。恒温、恒容下反应达平衡时,下列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A.容器内压强p:P¥=PN>2p乙
B.SO3的质量m:mv—m而>2m乙
C.c(S02)与c(C>2)之比k:k单=k而>1(乙
D.反应放出或吸收热量的数值Q:Q”,=Q内>2Qc
4.(2013河南省郑州市第一次模拟)在300mL的密闭容器中,放入银粉并充入一定量的
CO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Ni(s)+4C0(g)Ni(C0)4(g),已知该反应平衡常数与温
度的关系如下表:
温度/e2580230
平衡常数5x10,21.9x10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述生成Ni(COMg)的反应为吸热反应
B.25℃时反应Ni(CO),g)Ni⑸+4C0(g)的平衡常数为0.5(mol-L
C.在某条件下达到平衡,测得Ni(C0)4、CO浓度均为0.5mol/L,则此时温度高于80℃
D.80℃达到平衡时,保持体积不变,往体系中充入一定量的CO,再次达到平衡后CO
的体积分数减小
5.某恒温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A⑸B+C(g)—Q达到平衡。缩小容器体积,重新
达到平衡时,C(g)的浓度与缩小体积前的平衡浓度相等。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产物B的状态只能为固态或液态
B.平衡时,单位时间内c(A)消耗:”(C)消耗=1:1
C.保持体积不变,向平衡体系中加入B,平衡可能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若开始时向容器中加入ImolB和ImolC,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Q
二、非选择题
6.(2013年唐山市期末测试)工业上以氨气为原料(伯铭合金网为催化剂)催化氧化法制
硝酸的过程如下:
o,ooHO
,II2.I2I2
|NH,|_"NOI~"吸收塔
⑴已知反应一经发生,粕错合金网就会处于红热状态。写出氨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
4NH3+O24N0+6H2O。当温度升高时,化学平衡常数值减小(填"增大”、
"减小"或"无影响")。
⑵硝酸厂尾气常用的处理方法是催化还原法:催化剂存在时用也将1^。2还原为电。已
知:
2H2(g)+O2(g)===2H2O(g)2H=-483.6kJ/mol®
N2(g)+2O2(g)===2NO2(g)△"=+67.7kJ/mol®
H2O(l)===H2O(g)=+44.0kJ/mol③
则8gH2恰好将NO2转化成立和%0(1)时△"=-1210.9kJ/mol。
⑶氨气是制取硝酸的重要原料,合成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N2+3H22NH3,该
反应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
①下列各项标志着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BC(填字母)。
A.容器内刈、力、NH3的浓度之比为1:3:2
B.3VjE(N2)=Vi£(H2)
C.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D.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②若在恒温条件下,将刈与出按一定比例混合通入一个容积为2L固定容积的密闭容
器中,5min后反应达平衡时,n(N2)=1.2mol,n(H2)=1.2mol,n(NH3)=0.8mol,则反
应速率I/(N2)=0.04mol-L^.min1,平衡常数=0.31(保留两位小数)。若保持容
器的温度和容积不变,将上述平衡体系中的混合气体的浓度增大1倍,则平衡向右
(填响左"、"向右"或"不")移动。
7.(2013年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次模拟)含硫化合物在工业生产中有广泛的用途。
⑴SO2可用于工业生产S03o
①在一定条件下,每生成8gSO3气体,放热9.83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②在500℃,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向容积为1L的甲、乙两个密闭容器中均充入2
molSth和1mol5。甲保持压强不变,乙保持容积不变,充分反应后均达到平衡。
I.平衡时,两容器中SO3体积分数的关系为:甲>乙(填">"、"<"或"=")。
II.若乙在hmin时达到平衡,此时测得容器乙中SO2的转化率为90%,则该反应的平衡
常数为保持温度不变,时再向该容器中充入和
810;12min1molSO?1molSC>3,t3
min时达到新平衡。请在下图中画出t2〜14min内正逆反应速率的变化曲线(曲线上必须
标明v正、va)
⑵硫酸镁晶体(MgSO/7H2。)在制革、医药等领域均有广泛用途。4.92g硫酸镁晶体受热
脱水过程的热重曲线(固体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①固体的化学式为。
MMgSO4-H2O
②硫酸镁晶体受热失去结晶水的过程分为2个阶段。
③N转化成P时•,同时生成另一种氧化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8.(2013•天津)某市对大气进行监测,发现该市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PM2.5(直径
小于等于2.5nm的悬浮颗粒物),其主要来源为燃煤、机动车尾气等。因此,对PM2.5、
SO?、NO,等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将PM2.5样本用蒸储水处理制成待测试样。若测得该试样所含水溶性无机离子的化学
组分及其平均浓度如下表:
离子K;Na(NHtsorNO;cr
浓度/4x6x2x4x3x2x
mol-L-110610610510510~5105
根据表中数据判断PM2.5的酸碱性为酸性,试样的pH=4o
(2)为减少SO2的排放,常采取的措施有:
①将煤转化为清洁气体燃料。已知:
H2(g)+l/2O2(g)===H2O(g)AH=-241.8kJ/mol
1
C(s)+l/2O2(g)===CO(g)△H=-110.5kJ-mol
写出焦炭与水蒸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②洗涤含S02的烟气,以下物质可作洗涤剂的是ab。
a.Ca(OH)2b.Na2CO3
c.CaChd.NaHSOs
⑶汽车尾气中NO8和CO的生成及转化
①已知汽缸中生成的反应为:
NON2(g)+O2(g)2NO(g)AH>0
若1mol空气中含有0.8mol”和0.2mol。2,1300℃时在密闭容器内反应达到平衡。测得
N。为8x104moI。计算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4x10-6。汽车启动后,汽缸温度越
高,单位时间内NO排放量越大,原因是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平衡右移。
②汽车燃油不完全燃烧时产生CO,有人设想按下列反应除去CO:2co(g)===2C(s)+O2(g)
已知该反应的AH>0,简述该设想能否实现的依据:该反应是焰增,焙减的反
应,任何温度下均不能自发进行。
③目前,在汽车尾气系统中装置催化转化器可减少CO和NO的污染,其化学反应方程
式为
第22讲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
一、选择题
1.(2013•北京)下列实验事实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A.将NO2球浸在冷水和热水中
B.
t「C2550100
KW/10F1.015.4755.0
C(氨水)/(mol-L1)0.10.01
pH11.110.6
2.(2013江苏扬州模拟卷)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条件下,使用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但不能改变平衡转化率
B.氢氧燃料电池的能量转换形式仅为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在NH4HSO4溶液中由于NH:的水解促进了水的电离,所以水的电离程度增大
D.在一密闭容器中发生2so2+O22sO3反应,增大压强,平衡会正向移动,
3.(2013河南省中原名校第一次联考)7℃时,将气体X与气体Y置于一密闭容器中,
反应生成气体Z,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浓度变化如图(I)所示。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在
11、两种温度下,Y的体积分数变化如图(II)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r/mol,I/1
0.7
0.5
0.4
0.3
可
A.t2时,保持其他条件和物质状态不变,增加压强,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T℃时,若密闭容器中各物质起始浓度为:0.4mol/LX、0.4mol/LY、0.2mol/LZ。保
持其他条件不变,达到平衡时Z的浓度为0.4mol/L
C.图(II)中71>72,且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D.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且X的转化率增大
4.(2013湖北省荆州市高三质量检查1)可逆反应2A(g)+B(g)2C(g),根据下表中的
数据判断下列图像错误的是()
压强A转化率温度Pi(MPa)p2(MPa)
400℃99.699.7
500℃96.997.8
反应速率
400T
°时间
5.(2013年湖北八校第二次联考)随着汽车数量的逐年增多,汽车尾气污染已成为突出
的环境问题之一。反应:2NO(g)+2CO(g)2co2他)+此值)可用于净化汽车尾气,已知
该反应速率极慢,70°C时平衡常数为1x10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提高尾气净化效率的最佳途径是研制高效催化剂
B.提高尾气净化效率的常用方法是升高温度
C.装有尾气净化装置的汽车排出的气体中不再含有NO或CO
D.70c时及时抽走CO2、刈,平衡常数将会增大,尾气净化效率更佳
6.(2013年安徽江南十校联考)下图表示反应X(g)+4Y(g)5Z(g)AH<0,在某温度时
X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
A.若Z是有色气体,只压缩容器的体积,平衡不移动,则气体颜色不变
B.若升高温度,则X的平衡转化率减小,v(逆)增大,(/(正)减小
C.若X和Y的平衡转化率相等,则起始时X和Y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
D.若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85%,则起始时Y的物质的量浓度为3.4mol/L
7.(2013湖北省七市高三4月联考)一定条件下,分别向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充入A
和足量B,发生反应如下:
2A(g)+B(s)2D(g)AH<0,测得相关数据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实验I实验n实验in
反应温度/℃800800850
c(A)起始/mo卜L=121
c(A)平衡/moM_r0.510.85
放出的热量/kJabc
A.实验IH的化学平衡常数K<1
B.实验放出的热量关系为b>2a
C.实验III在30min达到平衡时的速率v(A)为0.005mol-L^min1
D.当容器内气体密度不随时间而变化时上述反应达到平衡
二、非选择题
8.(2013•浙江)捕碳技术(主要指捕获CO?)在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
NH3和(NH4)2CO3己经被用作工业捕碳剂,它们与CO2可发生如下可逆反应:
Jg/SI:2NH3(l)+H2O(l)+CO2(g)(NH4)2CO3(aq)AHi
反应H:NH3(l)+H2O(l)+CO2(g)NH4HCO3(aq)
反应m:(NH4)2CCMaq)+H2O(l)+CO2(g)2NH4HCO3(aq)AH3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与△/、ZV72之间的关系是:△%=2AH2-AHI。
(2)为研究温度对(NH4)2CO3捕获CO2气体效率的影响,在某温度71下,将一定量的
(NH4)2CO3溶液置于密闭容器中,并充入一定量的COz气体(用氮气作为稀释剂),在t时
刻,测得容器中C02气体的浓度。然后分别在温度为72、73、74、4下,保持其他初始
实验条件不变,重复上述实验,经过相同时间测得C02气体浓度,得到趋势图(见图1)。
则:
①A〃3<0(填">"、"="或
②在7i—72及74一Is二个温度区间,容器内C02气体浓度呈现如图1所示的变化趋势,
其原因是71—72区间,化学反应未达到平衡,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所以C5被
捕获的量随温度的升高而提高。74一兀区间,化学反应已到达平衡,由于正反应是放热
反应,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不利于C02的捕获。
③反应III在温度为T1时,溶液pH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曲线如图2所示。当时间到达匕时,
将该反应体系温度迅速上升到弓并维持该温度。请在该图中画出h时刻后溶液的pH
变化趋势曲线。
⑶利用反应III捕获C02,在(NH4)2CC>3初始浓度和体积确定的情况下,提高C02吸收量的
措施有降低温度;增加C02浓度(或压强)(写出2个)。
⑷下列物质中也可能作为C02捕获剂的是BD。
A.NH4clB.Na2CO3
C.HOCH2CH2OHD.HOCH2cH2NH2
第23讲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焙变和燧变都大于0的反应肯定是自发的
B.熔变小于0而婚变大于0的反应肯定是自发的
C.因为焰变和崎变都与反应的自发性有关,因此焰变或燧变均可以单独作为反应自发
性的判据
D.在其他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2.已知:(NH4)2CO3(s)===NH4HCO3(s)+NH3(g)AH=+74.9kJ-moF1,下列说法中正确
的是()
A.该反应中燃变、熔变皆大于0
B.该反应是吸热反应,因此一定不能自发进行
C.碳酸盐分解反应中牖增加,因此任何条件下所有碳酸盐分解一定自发进行
D.能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不能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SO2(g)+l/2O2(g)SO3(g)△/■/=-98.0注1710厂:117101502与11110102充分反应放出
的热量为98.0kJ
B.2SO2(g)+O2(g)2SO3(g)数值A项给出)
C.X(g)+Y(g)Z(g)+W(s)AH>0,平衡后加入X,AH增大
D.X(g)+Y(g)Z(g)+W(s),平衡后加入少量W,X的转化率不变
4.(湖北省襄阳市2013调研)尿素[CO(NH2)2]是首个由无机物人工合成的有机物,工业
上尿素是用C02和N国在一定条件下合成,其反应方程式为2NH3+CO2一定条件
CO(NH2)2+H2O,当氨碳比:黑;=4,C02的转化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
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在60min时达到平衡状态
B.NH3的平衡转化率为30%
C.增加氨碳比可进一步提高C02的平衡转化率
D.A点的逆反应速率v逆(COR大于B点的正反应速率v,i:(CO2)
5.已知可逆反应X(g)+Y(g)Z(g)(未配平)。温度为了。时,在容积固定的容器中发生
反应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a所示。其他条件相同,温度分别为八、72
时发生反应,Z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b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发生反应时,各物质的反应速率大小关系为:v(X)=v(Y)=2v(Z)
B.图a中反应达到平衡时,Y的转化率为37.5%
C.ToC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33.3
D.该反应正反应的反应热AHvO
二、非选择题
6.(2013•广东)大气中的部分碘源于对海水中厂的氧化。将持续通入Nai溶液中
进行模拟研究。
⑴。3将「氧化成L的过程由3步反应组成:
①I(aq)+O3(g)===IO(aq)+O2(g)AHi
②IO-(aq)+K(aq)HOI(aq)A/-/2
③HOI(aq)+「(aq)+H+(aq)l2(aq)+H2O(l)AH3
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反应热△!■!=A〃I+A〃2+。
(2)在溶液中存在化学平衡:Haq)+l(aq)b(aq),其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⑶为探究Fe2+对Ch氧化厂反应的影响(反应体系如图1),某研究小组测定两组实验中日
浓度和体系pH,结果见图2和下表。
0,(K)1烟
L
・
o
-
u
O
U
C
V
编号反应物反应前pH反应后pH
第1组O3+I5.211.0
第组2+
2O3+r+Fe5.24.1
①第1组实验中,导致反应后pH升高的原因是H+被消耗,其浓度降低。
②图1中的A为Fe2+,由Fe3+生成A的过程能显著提高「的转化率,原因是
③第2组实验进行18s后,I]浓度下降。导致下降的直接原因有(双选)BC。
A.c(H')减小B.c(口减小
C.b(g)不断生成D.c(Fe3+)增加
⑷据图2,计算3〜18s内第2组实验中生成b的平均反应速率(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
留两位有效数字)。
7.(2013•福建)利用化石燃料开采、加工过程产生的H2s废气制氢气,廉价又环保。
⑴工业上可用组成为K2O-M2O3-2RO2-nH2O的无机材料纯化制取的氢气。
①已知元素M、R均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3周期,两种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之和为27,则
R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
②常温下,不能与M单质发生反应的是be(填序号)
a.C11SO4溶液b.Fe2O3
c.浓硫酸d.NaOH溶液
e.Na2cO3固体
(2)利用H2S废气制取氢气的方法有多种。
①高温热分解法
已知:H2s(g)H2(g)+l/2S2(g)
在恒容密闭容器中,控制不同温度进行H2s分解实验。以H2s起始浓度均为cmohLI测
定H2s的转化率,结果见图1。图中a为HzS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关系曲线,b曲线表
示不同温度下反应经过相同时间且未达到化学平衡时H2s的转化率。据图计算985c时
H2s按上述反应分解的平衡常数K=;说明随温度的升高,曲线b向曲线a
逼近的原因: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缩短(或其他合理答案)。
5。
4
O-
O-
3-
O-
2
O-
1
900925950975100010251050
温度1
图1
②电化学法
该法制氢过程的示意图见图2。反应池中反应物的流向采用气、液逆流方式,其目的是
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反应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后的溶液进入电解池,电解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阳离子交换膜
惰
惰
反
性
-性
应
电
电
池
极
极
溶
电
解池
液
S沉淀
图2
第20讲
1.C解析:根据甲图像,温度相同时,P1>P2,增加压强Z的体积分数减小,平衡逆向
移动,此时平衡是向气体分子总数减小方向移动,因此。>3,A错;根据甲图像,压强
相同时,71<72,升高温度Z的体积分数减小,平衡逆向移动,此时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
因此逆反应吸热,Q<0,B错;从图像乙中看出,ti时刻,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
平衡逆向移动,但温度压强不变,改变因素必为浓度,逆反应速率明显大于正反应速率,
故应是增大Z的浓度,C正确;。=3,则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总数不变,若增大压强,正
逆反应速率增大,但平衡不移动,符合乙图像,故D错。
2.C3.B4.A
5.B解析:在本题中要综合考虑浓度和温度的影响。先比较浓度的大小,这里的浓度
应该是混合以后的浓度,由于混合后各烧杯中盐酸的浓度相等,因此只要比较X的浓度,
X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因为反应后溶液的体积均为50mL,所以X的物质的量最
大,浓度就最大。通过观察可知,混合后A、B选项中X的浓度相等,且最大,但B中
温度更高,因此B的反应速率最快。本题若没有看清楚题目实质,仅仅从选项的表面看
X浓度的大小及反应温度的高低来判断反应速率的快慢,则会错选Co
6.C解析:各物质相关物理量的变化如下表:
XYZ
物质的量1.20-0.411.00-0.211.58-0
变化/mol=0.79=0.79=1.58
浓度变化
0.790.791.58
2-0.3952-0.3952-0.79
/mol/L
反应速率
0.03950.03950.079
/mol/(L-s)
反应速率之比1:1:2
化学方程式为:X(g)+Y(g)2Z(g)o
7.C
8.D解析:从反应开始到第一次达到平衡时,A物质增加了0.4mol,则A的平均反
应速率为:fJ^ic=0Q667mol/(L-min),A正确;平衡时D减少了0.4moI,A增力口了0.4
乙LxnrnIn
mol,B增加了0.2mol,即D、A、B的变化量之比是2:2:1,所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为2D⑸2A(g)+B(g),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c(Apc(B),B正确;如果正
反应是吸热反应,则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因此符合图中变化趋势,C正确;
D是固体,改变固体的质量,平衡不移动,则表示A的物质的量变化正确的是b曲线,
D不正确,答案选D。
+2+/⑶温度不是反应速率明显加快
9.(l)3Cu+8H+2NO3===3CU+2N0T+4H2O(2)AC
的主要原因⑷CiT亚硝酸根
第21讲
1.D解析: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系,选项A不正确;平衡时浓度不再发生变化,但
物质之间的浓度不一定相等或满足某种关系,选项B不正确;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
向进行,C的浓度减小,选项C不正确;C的浓度为0.6mol/L,则B的浓度变化为0.3mol/L,
所以B物质的反应速率是0.3mol/L-e-4s=0.075mol/(L-s),答案选D。
2.D
3.B解析:甲和丙容器内的平衡是完全相同的平衡(等同平衡),各物理参数除热量都
相同。甲和乙的比较可用下图处理帮助理解
2molSOz1molO21molSOz0.5molCh1molSO20.5molO?丝^^
2molSO21molO2
p甲<2p乙,m卬>2m乙,k甲=1(乙,。丙=197—Q甲,Q甲不等于Q乙,所以选B。
4.D5,B
6.⑴4NH3+O2®岩?」4NO+6H2。减小⑵一1210.9kJ/mol⑶①BC(2)0.04mol-L
1-min10.31向右
解析:⑴注意氨的催化氧化反应的条件和配平,由反应现象可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
高温度,化学平衡常数将减小。(2)根据盖斯定律,由2x(①一③x2)—②得4H2(g)+
2NO2(g)===N2(g)+4H2O(l)△"=-1210.9kJ/mol。⑶根据化学方程式中M和出的计量
关系,3V(N2)=V(H2)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该反应在反应
前后气体分子数发生了变化,故当压强不变时,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根据N2+3H22NH3
转化/mol0.41.20.8
平衡/mol1.21.20.8
V(N)=r.=0.04moH/i-mirTI根据平衡常数表达式知=[黄*]?=0.31。
2/9ITUIIJ../XJ..,
7.⑴①2so2(g)+O2(g)===2SC)3(g)AH=-196.6kJ/mol②I.>II.810(2)①
高汨
MgSO4-H2O②2③MgSCU厚垩MgO+SCh个
8.⑴酸性4(2)@C(s)4-H2O(g)===CO(g)+H2(g)△«=+131.3kJ/mol②ab⑶①
4x106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平衡右移②该反应是焰增,焙减的反应,任何
温度下均不能自发进行③2CO+2NO®®却2CO2+N2
第22讲
1.C解析:A是改变温度使平衡发生移动的现象;B不同温度下水的电离平衡常数不
同,温度升高促进水的电离,电离平衡常数增大;D是浓度改变,使平衡发生移动。C
是加入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率。
2.A3.B
4.D解析:此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越高反应物A的转化率越低;另外由反应方程式
前的系数2+1>2,此反应为体积缩小的反应,增加压强平衡向正向移动,因此分析表
格数据可得P2>Pi。A项,升高温度A的转化率减小;B项,p2>P1,增大压强平衡正
向移动,C的百分含量增大;C项,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但是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
D项,p2>pi,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丫正>1/逆,答案选D。
5.A
6.C解析: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相关知识。A项,该反应前后气体
体积不变,压缩体积,平衡不移动,但气体浓度变大,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