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 初三道德与法治试卷_第1页
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 初三道德与法治试卷_第2页
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 初三道德与法治试卷_第3页
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 初三道德与法治试卷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初三道德与法治试卷(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时,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2.答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3.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一、择优录取。(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每小题2分,共60分)1.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A.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 B.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C.个人可以脱离社会而生存和发展 D.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2..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从社会关系建立的基础可分为

)①血缘关系

②敌对关系

③地缘关系

④业缘关系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3.学会亲近社会,要

)①有亲社会的情感和行为②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人民和中华民族③自觉服务社会④克服对社会的冷漠情绪,不做“看客”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③④4.亲近社会,就是要有亲社会的情感和行为。下列不属于亲社会的情感或行为的是

)A.以天下兴亡为己任

B.文明礼貌、爱护公物C.见义不为、见死不救D.积极弘扬真、善、美5.网络交往实现了古人“天涯若比邻”的梦想,这是因为

(

)A.网络交往超越了时间B.网络交往改变了角色C.网络交往超越了空间D.网络交往改变了对象6.2024年两会期间,人民网开设了“我给两会捎句话”建言征集活动,人民可以围绕家乡发展和国家建设的方方面面向省委书记和部长建言献策。这说明网络 () 为科技创新搭建了新平台B.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C.扩大了民主权利解决了所有问题D.解决了所有问题7.近年来,利用网络对青少年实施诱拐、欺诈等案件时有发生。为避免此类侵害,我们应该

)①提高警惕,安全上网

②抵制诱惑,拒绝上网③谨慎交友,防止上当

④保护隐私,避免泄露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8.防止网络谣言

(

)①政府部门应依法严惩网络谣言制造者②各大网站关闭所有网页和微博③广大网民自觉抵制与举报网络谣言④网吧要监控网民,不让他们自由发表言论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9.假如让你劝说造成十字路口交通拥挤的司机,你认为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

)A.驾车上路玩潇洒,秩序混乱别管它B.行车上路要小心,规则二字值千金C.道路是汽车运行的轨道,法规是驾车的准绳D.规范交通行为,争做文明司机10.你去银行办理存取款业务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一米线”?“一米线”就是银行在距营业柜台或窗口一米处划线,并在一旁挂牌,以提醒顾客在线后排队等候。遵循“一米线”规则,是(

)①尊重个人隐私的要求②维护公共秩序的需要③自身文明素养的表现④能够杜绝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A.②③④

B.①③④C.①②③

D.①②④11.遵守社会规则,需要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下列行为属于他律的是(

)A.出租车司机小王将乘客遗忘在车上的钱物拿到公司并设法寻找失主B.小林坚持锻炼身体C.小强在上网时发现不健康的网页立即关闭D.小亮被妈妈从网吧带回家12.某青年搭公交车不买票,和售票员发生口角,且动手打伤售票员,公安机关给予拘留15日、罚款200元的处罚。青年的行为警示我们(

)①需要增强规则意识②要自觉遵守社会规则③需要提高自律能力④享有自由就不能遵守规则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13.“敬人者,人恒敬之。”这句话告诉我们()A.可以冷落、忽视他人B尊重,即尊敬、重视他人C.可以轻视、歧视他人D尊重是相互的,要形互敬互爱的融洽关系14.下列做法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解读相符的有()①学会换位思考 ②努力克服自己的缺点 ③理解、包容他人 ④强迫他人与自己意愿一致A.①②

B.②④C.③④

D.①③15.中华文化宝库中有许多表示谦虚、恭敬的礼貌用语,如:请人帮助说“劳驾”,请人指点说“赐教”,求人谅解说“包涵”,等等。这告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 () A.欣赏他人 B.换位思考 C.文明有礼 D.乐善好施 16.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这告诉我们()A.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B.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C.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D.文明有礼带来物质回报17.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与最高人民法院等八家机构签订信息采集合作备忘录,对法院判决后有钱不还的被执行人实施出入境、银行贷款限制等信用惩戒。这告诉我们(

)A.不讲诚信的人一定会受到法律的制裁B.诚信是获得成功的唯一条件C.诚信的核心是尊重客观事实D.不讲诚信的人将难以在社会上立足18.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 () ①秩序②道德③纪律④法律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9.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的共同点有()①都要承担法律责任②都应受到刑罚处罚③都具有社会危害性④都是触犯了刑事法律的行为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20.如图所示是几个同学对违法与犯罪关系的理解,你认为正确的是()21.犯罪的严重危害性即刑事违法性的必然后果(

)A.违反了刑法B.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C.具有一般社会危害性D.刑罚当罚性22.在法律家族中,刑法是比较特别的一种法律。下列对刑法认识正确的是(

)①刑法和宪法处于同等地位,一样重要②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③刑法明确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④刑法规定了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A.①②③

B.①③④C.①②④

D.②③④23.小李在工地辛苦工作一年,工地负责人竟以种种借口拖欠工资不还。万般无奈,小李要用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讨回工资,该手段是(

)A.请求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解B.到当地人民法院状告工地负责人C.向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反映问题D.通过媒体曝光工地负责人的行为24.如果某公民有经济困难,无力支付法律服务费用,又需要打官司,下列可以为其提供帮助的机构是()A.法律援助中心 B.律师事务所 C.法律服务所 D.公证处 25.当我们在为别人、为社会承担责任的同时,很多人也在为我们的成长和生活承担着责任,如(

)①父母为我们提供衣食

②老师传授我们知识③警察为我们提供安全保障,维护交通秩序④清洁工人为我们提供整洁的环境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②③④

D.①②④26.小王在家里主动帮助妈妈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在学校努力学习,认真完成学习任务;在社区主动担任卫生监督员。小王的这些行为表明(

)A.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B.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C.承担责任意味着付出代价并获得回报D.青少年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知识与参加劳动27.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可以选择承担责任。既然我们选择了自立自强的人生,就应该(

)①对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进行正确的评估,作出合理的选择

②义无反顾地承担起我们的责任③只能付出代价,不能得到回报

④只能获得回报,不能付出代价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28.有些该做的事情,并不是我们自愿选择的,对于这些事情,我们(

)A.要评估回报的大小来确定投入的时间和精力B.应视为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积极承担C.要采取抱怨、懈怠等消极态度冷处理D.改变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位置29.下列属于行政违法行为的有()①小朱向别人借款后,到期拒不归还 ②超市保安怀疑小明偷窃,强行搜包检查③小强无聊时拨打“110”电话谎报警情 ④小李态度蛮横,在高铁上强行霸占他人座位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0.下面的漫画直接说明了①网络拓宽了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渠道②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③网络提高了文化传播的速度 ④网络给政府工作带来了负担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二、判断说理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判断下列各题的做法或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内画“√”,错误的在括号内画“×”,并简要说明理由)31.亲社会行为是自然形成的,不需要培养。判断()理由:32.在网络上,我们是自由的,不用遵守规则判断()理由:、文明有礼是大人的事情,与中学生无关。判断(),理由34.担责任只会付出代价,不会获得回报。判断()理由:材料分析题(本题8分)35.材料一:小方与同学约好周日一起参加志愿者活动,早上八点在校门口集合。早晨,闹钟响了,但是小方翻身又睡了。妈妈来催他:“赶紧起床,要迟到了!”“没事,我不到,他们不会走的。”结果小方迟到了。材料二:诚信就是诚实、守信用。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中国的建设需要你我共同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及自身实际,回答下列问题:(1)结合材料一,请你列举日常生活中不讲诚信的行为。(2分)(2)诚信无价,诚信有什么重要意义?(6分)四、情境探究题(本题共两小题,共12分)36.【榜样的力量】江苏宜兴一个小宝宝在小区池塘边玩耍,不小心打碎了玻璃瓶,碎片掉进池塘。爸爸顾先生立刻下水捡起玻璃碎片。顾先生称,这里经常有小朋友来玩,还定期有保洁人员来收拾,怕碎片割到别人,必须都捡起来。这样做是想让孩子知道,有些事虽然不是故意为之,但可能会伤害到别人,也要承担属于自己的责任。(1)这位爸爸的做法对我们承担责任有什么启示?(4分)【文明的色彩]一位头戴黄色安全帽,身穿蓝色工作服的农民工在河南郑州某公交车站台等车。公交车进站后,这位农民工刚跑出去两步,又赶紧折返到刚才坐的椅子旁,用手套擦拭座椅。他擦完已经来不及赶车,只好站在一旁再等下一班车。(2)请简要评析这位农民工的做法。(4分)【法律的边界]王某在微博上转发了一张涉及“成都疫情及赵某身份信息、活动轨迹”的图片,严重侵犯他人隐私,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经公安机关调查,王某对泄露、散布赵某个人隐私的行为供认不讳,并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王某被依法予以行政处罚。(3)王某泄露、散布他人隐私被依法予以行政处罚,给我们什么警示?(4分)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初三道德与法治答题卡(全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校、班级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答题无效。一、择优录取。(6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判断说理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31.判断()(1分)理由:(4分)32.判断()(1分)理由:(4分)33.判断()(1分)理由:(4分)34.判断()(1分)理由:(4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