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丽江市(2024年-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统编版能力评测(上学期)试卷及答案_第1页
云南省丽江市(2024年-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统编版能力评测(上学期)试卷及答案_第2页
云南省丽江市(2024年-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统编版能力评测(上学期)试卷及答案_第3页
云南省丽江市(2024年-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统编版能力评测(上学期)试卷及答案_第4页
云南省丽江市(2024年-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统编版能力评测(上学期)试卷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云南省丽江市(2024年-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统编版能力评测(上学期)试卷及答案

姓名____班级____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1、书写(每题5分共1题)1).把下列古诗《从军行》抄写在竖格上,注意字距和在竖格中的位置。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评卷人得分2、填空题(每题2分共5题)1).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一声不(

)

胸(

)成(

)

(

)然起敬

极目(

)(

)

随心(

)(

)

(

)不(

)胜

(1)面对这样的难题,李明不慌不忙,显得____________。

(2)站在山顶____________,远处的景物尽收眼底,一览无余。2).积累填空。

(1)西塞山前白鹭飞,_______________。

(2)昨夜江边春水生,_______________。

(3)风一更,_______________,聒碎乡心梦不成,_______________。

(4)暖风熏得游人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美哉,我少年中国,_______________!壮哉,我中国少年,_______________!3).按照要求填空

(1)古诗《题临安邸》,作者林升,字____,又字____,____横阳亲仁乡荪湖里林坳(今属苍南县繁枝林坳)人

(2)《示儿》的作者是___代诗人____,号称___,他的诗通俗易懂。

(3)龚自珍《乙亥杂诗》表达了希望社会变革和期待人才辈出的强烈愿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4).根据所学知识完成练习。

(1)《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出了农家夏忙时的劳动场景。

(2)生活中母亲对我们照顾得无微不至,我们可以用《游子吟》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表达对母亲的感激和爱。

(3)小明不爱阅读,妈妈多次教育他,可他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一句歇后语来描述他的行为)。

(4)炽热而深沉的家国情怀、流淌在每个中华儿女的血液中,那是陆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不到朝廷军队收复失地的失望与愤慨;也是杜甫“____________,青春作伴好还乡”的极度喜悦。

(5)孟子说:“____________,仁之端也。”言下之意,有一颗同情之心,是施行仁的开始。

(6)新刷的墙上醒目地写着“不准涂画”四个大字,这与我们学过的《____________》这个成语故事如出一辙。5).认真观察图片,然后根据提示词,默写《乡村四月》的前两句。要求书写正确、美观、工整。绿遍

子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3、选择题(每题2分共3题)1).《三国演义》中,“水面偏能用火攻”指的是______这一著名战役。(

)A.血溅鸳鸯楼B.长坂坡之战C.赤壁之战D.潼关之战2).请选出加点字读音和字形正确的一组,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A.恐吓hè

倭瓜wō

绰起chāo

荳蔻年华dòuB.旖旎yī

监生jiàn

供养gōng

侧隐之心cèC.矜持jīn

镌刻juān

窘迫jiǒng

涕泪满裳chángD.徘徊huái

燕山yān

血颇pō

窈窕淑女yǎo3).下面句子使用顿号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B.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C.我们吃的粮食、蔬菜、水果、肉类,都和太阳有密切的关系。D.读《圆明园的毁灭》中火烧圆明园一段时,要读出痛惜、愤怒之情,语速要稍慢。评卷人得分4、句子训练(每题10分共1题)1).“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难道不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发扬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5、连线题(每题4分共2题)1).选择对应的诗句,用横线连起来。

(1)月上柳梢头

A.新知万里外

(2)故人不可见

B.人约黄昏后

(3)便无文与可

C.千里共婵娟

(4)但愿人长久

D.自有月传神2).“石猴”后来又有了很多称谓,你知道分别是在什么时期取的吗?请你连连线

美猴王

花果山上

孙悟空

大闹蟠桃会期间

齐天大圣

西天取经路上

弼马温

发现水帘洞后评卷人得分6、排序题(每题5分共2题)1).句子排序

(

)我们坐在河边柳树下,放下了鱼钩。

(

)忽然,浮标一沉,我急忙把鱼竿往上一提,一条银白色的小鱼钓上来了。

(

)星期天早晨,我和小明扛着鱼竿到郊外去钓鱼。

(

)浅红色的浮标漂在水面上。

(

)我们高兴地把鱼竿举在空中,摇晃着,喊着:“我们钓着鱼了!”2).把下面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括号里写上序号。

(

)忽然,他看见一个小孩子跌到了。

(

)小孩子说:“谢谢你,哥哥。”

(

)有一天,小明去上学,走在马路上。

(

)小明连忙跑过去,把小孩子扶起来。评卷人得分7、判断题(每题5分共1题)1).林海音的新家搬到了新帘子胡同,很像一把汤匙。(

)评卷人得分8、诗词鉴赏(每题10分共1题)1).阅读。

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诗的前两句写所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句写所闻:________(均用诗中词语回答)

2.“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除了指自然现象之外,还指________________,这句诗运用了________手法。

3.“黄河远上白云间”中的“远上”和“一片孤城万仞山”中的“孤”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请任选其一试做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歌前两句以远川高山衬托“孤城”,描绘出边地的雄阔苍凉之景。B.“杨柳”指《折杨柳》曲,古诗文中常以杨柳喻送别情事。C.全诗极写戍边者不得还乡的怨情,情绪消极悲切。评卷人得分9、书面表达(每题15分共1题)1).习作表达。

习作。

你喜欢看漫画吗?如果让你给一位老师画漫画,你会选择谁呢?是总爱穿裙子,说话像连珠炮的语文老师?是整天笑眯眯,走路像一阵风的数学老师?……请用文字把这位可爱的老师“画”出来吧!字数500字左右。题目自拟。

要求:(1)用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的突出特点。

(2)注意不要使用真实的校名和姓名。评卷人得分10、现代文阅读(每题5分共1题)1).现代文阅读。空城计①有一次,魏国得知蜀国的西城兵力薄____(bóbáo)弱,只有两千五百名士兵在城中,就派大将司马懿率____(shuàilǜ)领十几万大军前去攻打。以两千五百名士兵抵挡十几万敌人,如同以卵击石,必败无疑。可是诸葛亮要从别的地方调集军队增援又来不及。西城危在旦夕,大家都把希望寄托在一向足智多谋的诸葛亮身上。诸葛亮也有些犯难,但严____(骏峻)的形势又迫使他必须拿出一个应对的办法来。②诸葛亮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了一个计策。他命令城内的平民和士兵暂时躲避到一个安全的地方,然后大开城门,等____(候侯)敌人的到来。魏国大将司马懿不久即带兵包围了西城,但令他吃惊的是,本来以为会戒备森严的西城却城门大开,城墙上也看不到一个守卫的士兵,只有二十几个百姓在城门前洒扫。正当他大惑不解的时候,就看到城楼上出现了一个人,正是他的老对手诸葛亮。只见诸葛亮不慌不忙地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在一张预先放好的古琴前坐下来,随即悠扬的琴声从城楼上传下来。魏国的将士都愣住了,在大军围城的危急关头,诸葛亮却弹起了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③面对开着的城门和弹琴的诸葛亮,老奸巨猾的司马懿竟一时不知如何是好。他早就知道诸葛亮足智多谋,可诸葛亮胆敢大开城门迎候十几万大军,这太出乎他的预料了。他想,城里必定埋伏了大量兵马。这时,就听得城楼上传来的琴声由舒缓渐渐变得急促起来,仿佛暴风雨就要来临一般。司马懿越听越觉得不对劲,他怀疑这是诸葛亮发出的调动军队反攻的信号,于是急忙下令让他的军队撤退。就这样,蜀国的西城得以保全。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空城计”。1.选择正确的读音和恰当的字。

2.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①用蛋打石头,比喻不自量力,自取灭亡。___________

②指危险就在眼前。___________

3.下列对诸葛亮摆“空城计”成功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诸葛亮知己知彼,思虑周详。B.司马懿生性多疑,用兵谨慎。C.蜀国的增援军队马上就到。D.诸葛亮临危不乱,沉着应对。4.用横线画出文中两处描写琴声的句子,并说说其作用分别是什么。

第一处:

第二处:

5.分别用一个四字词语说说诸葛亮和司马懿各是怎样的人

诸葛亮:___________

司马懿:___________

6.下面的歇后语中与本故事有关的两句是(

)A.诸葛亮苦思冥想——计上心来B.半夜弹琴——暗中作乐C.诸葛亮焚香弹琴——故弄玄虚D.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评卷人得分11、信息匹配(每题5分共2题)1).选词填空。

平衡

平稳

(1)走搭石要走得快才容易保持(

)。

(2)上了点儿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

),一定会把它摆好才肯离去。

抵御

防御

(3)在古代,长城是非常牢固的(

)工程。

(4)大战将至,将军提醒士兵们要作好(

)敌军的准备。2).看拼音,写词语。

bōzhǒng

jiāodì

tíngzi

shēny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