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 我们周围的空气(第1课时)(导学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高效课堂(人教版2024)(解析版)_第1页
课题1 我们周围的空气(第1课时)(导学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高效课堂(人教版2024)(解析版)_第2页
课题1 我们周围的空气(第1课时)(导学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高效课堂(人教版2024)(解析版)_第3页
课题1 我们周围的空气(第1课时)(导学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高效课堂(人教版2024)(解析版)_第4页
课题1 我们周围的空气(第1课时)(导学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高效课堂(人教版2024)(解析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课题1我们周围的空气课时1空气的组成一、学习目标1.了解空气的组成及各成分的含量。2.初步学习分析科学家研究空气的实验,并通过仿照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3.初步认识物质的分类,能区分一些常见的纯净物和混合物。二、学习重难点重点:空气的组成;纯净物和混合物。难点: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三、学习过程【课前预习】1.下列事实说明空气中含有哪些成分。(1)动植物可以呼吸,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2)植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3)饼干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答案】(1)氧气;(2)二氧化碳;(3)水蒸气。2.查阅资料,了解人类研究空气成分的历史。【答案】略。【课堂探究】任务一:阅读教材P30-31拉瓦锡实验的介绍,了解拉瓦锡的测定原理和结论。原理:1.汞+氧气EQ\*jc2\*hps12\o\ad(\s\up11(加热),→)氧化汞;2:氧化汞EQ\*jc2\*hps12\o\ad(\s\up11(加热),→)汞+氧气。结论:空气由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组成。【答案】氧气(O2)氮气(N2)任务二:思考与讨论(1)曲颈甑中和汞槽中的汞分别起什么作用?(2)为什么玻璃钟罩内汞的液面会上升?(3)什么现象能说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答案】(1)曲颈甑中的汞:与密闭体系中的氧气反应,将其耗尽;汞槽中的汞:形成密闭体系;通过汞槽中汞的液面变化情况进而判断密闭体系中氧气的体积。(2)汞和密闭体系中的氧气反应,生成固体氧化汞,密闭体系中气体的量减少,气压变小,小于大气压,因此大气压将汞压入到玻璃钟罩内,钟罩内汞的液面上升。(3)容器内减少的空气的体积。任务三:阅读教材P31,认识空气的组成和各组分的体积分数,将下图中的数据或物质补充完整。【答案】78%;氧气;稀有气体;0.03%。任务四:阅读教材P31《思考与讨论》,观看实验视频《测定空气里的氧气含量》,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1)反应原理:红磷+氧气EQ\*jc2\*hps12\o\ad(\s\up11(点燃),→)____________(红磷为暗红色固体,五氧化二磷为白色固体)(2)实验装置:装置密闭,气密性良好(3)实验操作与实验现象实验步骤实验现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导管口有气泡均匀冒出将燃烧匙中的过量红磷点燃迅速放入集气瓶中红磷燃烧,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的_________反应停止,冷却到室温后打开止水夹水顺着导管流入集气瓶,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内空间的____________(4)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答案】(1)五氧化二磷(3)白烟1/5任务五:思考与讨论(1)红磷的作用是什么?(2)为什么烧杯中的水会进入集气瓶?(3)什么现象能说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答案】(1)红磷与密闭体系中的氧气反应,将其耗尽。(2)红磷和密闭体系中的氧气反应,生成固体五氧化二磷,密闭体系中气体的量减少,气压变小,小于大气压,因此大气压将水压入到集气瓶内。(3)容器内空气的体积差不多减少了1/5。任务六:阅读教材P32,总结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并举例说明。【答案】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叫做混合物,如空气;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叫做纯净物,如氮气、氧气、二氧化碳。任务七:判断下列常见的物质中,哪些属于纯净物?哪些属于混合物?干净的空气五氧化二磷氧化汞冰水混合物稀有气体液氧澄清石灰水二氧化碳河水【答案】纯净物:五氧化二磷、氧化汞、冰水混合物、液氧、二氧化碳;混合物:干净的空气、稀有气体、澄清石灰水、河水。【课堂练习】1.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是()A.氮气B.氧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答案】A【解析】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及杂质0.03%。故选A。2.空气和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通过实验测定了空气的组成的科学家是(

)A.拉瓦锡B.张青莲C.道尔顿D.门捷列夫【答案】A【解析】A.拉瓦锡通过实验测定了空气的组成,故A正确;B、张青莲教授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做出了卓越贡献,他主持测定了铟(In)、铱([r)等几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故B错误;C、道尔顿提出原子论和分子学说,故C错误;D、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故D错误。故选A。3.我国空间站的太空舱里的“人造空气”与我们身边的空气成分含量基本相同,“人造空气"中氧气含量约为()A.78%B.21%C.0.94%D.0.03%【答案】B【解析】空气中氧气含量约占空气体积的21%,则人造空气”中氧气含量约为21%,故选B。4.从化学角度来讲,物质可以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两类,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A.冰水B.液氧C.洁净的空气D.氮气【答案】C【解析】A、冰是固态的水,冰水中只含有水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选项错误;B、液氧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选项错误;C、洁净的空气中也有氧气、氮气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正确;D、氮气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选项错误;故选C。5.下图所示是利用红磷燃烧仿照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空气。A、B、C、D分别是集气瓶剩余容积的五等分线(虚线)。当足量红磷燃烧停止,温度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烧杯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