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市师范高级中学高三上物理期中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市师范高级中学高三上物理期中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市师范高级中学高三上物理期中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市师范高级中学高三上物理期中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市师范高级中学高三上物理期中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市师范高级中学高三上物理期中调研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如图所示,一质量为2kg的物体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原来处于静止状态,现用与水平方向成60°角的恒力F=10N作用于物体上,历时5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力F对物体的冲量大小为25N·sB.力F对物体的冲量大小为50N·sC.物体的动量变化量为50kg·m/sD.物体所受合外力冲量大小为50N·s2、如图所示,光滑水平地面上有两个大小相同、质量不等的小球A和B,A以3m/s的速率向右运动,B以lm/s的速率向左运动,发生正碰后都以2m/s的速率反弹,则A、B两球的质量之比为A.3:5B.2:3C.1:2D.1:33、一质点沿直线Ox方向做变速运动,它离开O点的距离x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为x=(5+2t3)m,该质点在t=0到t=2s间的平均速度和t=2s到t=3s间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分别为A.12m/s,39m/s B.8m/s,38m/sC.12m/s,19.5m/s D.8m/s,13m/s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在沿直线加速前进的车厢内,竖直向上跳起后,将落在起跳点的后方B、划船时浆向后推水,水就向前推浆,因为水推浆的力大于浆推水的力,船才被推着前进C、完全失重的物体将不受到重力,所以此刻一切由重力引起的现象都将消失D、物体的运动与外界的推、拉等行为相联系,如果不再推、拉,原来的运动将停下来,这说明必须有力作用,物体才能运动5、某同学以一定的初速度将一小球从某高处水平抛出.以抛出点为零势能点,不计空气阻力,小球可视为质点,图所示图线能比较符合小球从抛出到落地过程中,其动能和重力势能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是A.[Failedtodownloadimage:0:8086/QBM/2018/12/14/2096671323242496/2098779498242048/STEM/6d70413e94664c869c3b16caede678fd.png] B.[Failedtodownloadimage:0:8086/QBM/2018/12/14/2096671323242496/2098779498242048/STEM/bd5a8deed299476f938346a35034bf89.png]C.[Failedtodownloadimage:0:8086/QBM/2018/12/14/2096671323242496/2098779498242048/STEM/24af17d57dc54f759b787781fa9a4071.png] D.[Failedtodownloadimage:0:8086/QBM/2018/12/14/2096671323242496/2098779498242048/STEM/0fd106f6d5714dc48a39e418746518bb.png]6、一个匝数为100匝,电阻为0.5Ω的闭合线圈处于某一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于线圈平面,从某时刻起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按图示规律变化.则线圈中产生交变电流的有效值为()A.5A B.2AC.6A D.5A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减小B.高原地区水的沸点较低,这是高原地区温度较低的缘故C.功转变为热的宏观过程是不可逆过程D.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运动,它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E.瓶中充满某理想气体,且瓶内压强高于外界压强,在缓慢漏气过程中(内外气体的温度相同且保持不变),则瓶内气体吸收热量且分子平均动能不变8、如图,光滑水平面上有两辆小车,用细线相连,中间有一个被压缩的轻弹簧,小车处于静止状态。烧断细线后,由于弹力的作用两小车分别向左、右运动。已知两小车质量之比m1:m2=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弹簧弹开后两车速度大小之比为1:2B.弹簧弹开后两车动量大小之比为1:2C.弹簧弹开过程受到的冲量大小之比为2:1D.弹簧弹开过程弹力对做功之比为1:29、如图所示,A为静止于地球赤道上的物体,B为绕地球椭圆轨道运行的卫星,C为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卫星,P为B、C两卫星轨道的交点.已知A、B、C绕地心运动的周期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相对于地心,卫星C的运行速率等于物体A的速率B.相对于地心,卫星C的运行速率大于物体A的速率C.卫星B在P点的运行加速度等于卫星C在该点的运行加速度D.卫星B在P点的运行加速度大于卫星C在该点的运行加速度10、如图所示,A、B、C三物块叠放并处于静止状态,水平地面光滑,其他接触面粗糙,以下受力分析正确的是()A.A与墙面间有压力B.A与墙面间没有静摩擦力C.A物块共受3个力作用D.B物块共受4个力作用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11.(6分)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该同学经正确操作得到打点纸带,在纸带后段每两个计时间隔取一个计数点,依次为1、2、3、4、5、6、7,测量各计数点到第一个点的距离h,并正确求出打相应点时的速度v.各计数点对应的数据见下表:计数点1234567h/m0.1240.1940.2790.3800.4970.6300.777v/(m·s-1)1.942.332.733.133.50v2/(m2·s-2)3.765.437.459.8012.3请在图坐标中,描点作出v2­h图线________;由图线可知,重锤下落的加速度g′=________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0m/s2,根据作出的图线,能粗略验证自由下落的重锤机械能守恒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12.(12分)在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为了确定小球在不同时刻所通过的位置,实验时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实验操作的主要步骤如下:A.在一块平木板上钉上复写纸和白纸,然后将其竖直立于斜槽轨道末端槽口前,木板与槽口之间有一段距离,并保持板面与轨道末端的水平段垂直B.使小球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滚下,小球撞到木板在白纸上留下痕迹C.将木板沿水平方向向右平移一段动距离,再使小球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滚下,小球撞到木板在白纸上留下的痕迹D.将木板再水平向右平移同样距离,使小球仍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滚下,再在白纸上得到痕迹若测得间距离为,间距离为,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1)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A.斜槽轨道必须尽可能光滑B.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可以不同C.每次小球均需由静止释放D.小球的初速度可通过测量小球的释放点与抛出点之间的高度,之后再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求出(2)根据上述直接测量的量和已知的物理量可以得到小球平抛的初速度大小的表达式=___________。(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3)实验完成后,该同学对上述实验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得出如下的结论,期中正确的是________。A.小球打在点时的动量与打在点时的动量的差值为,小球打在点时的动量与打在点时动量的差值为,则应由:B.小球打在点时的动量与打在点时的动量的差值为,小球打在点时的动量与打在点时动量的差值为,则应由:C.小球打在点时的动能与打在点时的动能的差值为,小球打在点时的动能与打在点时动能的差值为△,则应由D.小球打在点时的动能与打在点时的动能的差值为,小球打在点时的动能与打在点时动能的差值为△,则应由(4)另外一位同学根据测量出的不同情况下的和,令,并描绘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若已知图线的斜率为,则小球平抛的初速度大小与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四、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26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13.(10分)如图所示,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墙壁上的O点,另一端自由伸长到A点,OA之间的水平面光滑,固定曲面在B处与水平面平滑连接.AB之间的距离s=1m.质量m=0.2kg的小物块开始时静置于水平面上的B点,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现给物块一个水平向左的初速度v0=5m/s,g取10m/s2.(1)求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所具有的弹性势能Ep;(2)求物块返回B点时的速度大小;(3)若物块能冲上曲面的最大高度h=0.2m,求物块沿曲面上滑过程所产生的热量.14.(16分)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内壁光滑的绝缘的半圆形轨道固定在水平面上,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小球,从轨道右侧A点由静止开始释放,A点与圆心O等高,当小球到达B点时,球的速度正好为零,已知角∠AOB=60°,重力加速度为g.求:(1)B、A两点的电势差;(2)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15.(12分)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有相距4m的两个波源S1、S2,它们在垂直纸面方向振动的周期分别为T1=0.8s、T2=0.4s,振幅分别为A1=2cm、A2=1cm,在介质中沿纸面方向传播的简谐波的波速v=5m/s.S是介质中一质点,它到S1的距离为3m,且SS1⊥S1S2,在t=0时刻,S1、S2同时开始垂直纸面向外振动,求:(ⅰ)S1、S2在t=0时的振动传到质点S的时间差(ⅱ)t=l0s时,质点S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大小.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B【解析】

冲量I=Ft,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物体动量的变化.【详解】A、力F对物体的冲量大小I=Ft=105Ns=50Ns,故A错误,B正确.C、根据动量定理,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物体动量的变化.F合=10N=5N,所以合外力的冲量I合=F合t=55Ns=25Ns,则物体的动量变化量为25kg·m/s,故C、D错误.故选:B【点睛】在求一个力的冲量的时候,不需要将这个力分解到物体的位移方向上,这一点最容易出错2、A【解析】

两球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以A的初速度方向为正,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mAvA-mBvB=mBvB′-mAvA′,代入数据解得:mAmB=35,故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动量守恒定律的直接应用,要求同学们能正确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注意应用动量守恒定律时要规定正方向.3、B【解析】

由x=5+2t3可知:t1=0时,x1=5m;t2=2s时,x2=21m;t3=3s时,x3=59m;所以:故平均速度分别为:=8m/s=38m/sA.描述与分析不符,故A错误B.描述与分析相符,故B正确C.描述与分析不符,故C错误D.描述与分析不符,故D错误4、A【解析】试题分析:人在沿直线加速前进的车厢内竖直向上跳起后,水平方向人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速度不变,而车厢在加速,故人会落在车厢的后部,故A正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划船时桨向后推水,水同时给桨向前的推力,故B错误;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此时物体的重力并没变,只是对支持物的压力为零,所以C错误;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维持物体运动不需要力,如果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那它一定是受到了力的作用,故选项D错误。考点:牛顿运动定律、力与运动的关系名师点睛: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力的性质相同,它们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5、C【解析】

根据动能定理可知,则选项AB错误;重力势能,则选项C正确,D错误;故选C.【点睛】此题关键是根据物理规律建立动能和重力势能与时间的函数关系,结合数学知识进行判断.6、B【解析】

0−1s内的磁通量变化率为:K1=0.01/1Wb/s=0.01Wb/s,则感应电动势为:E1=nK1=1V,1−1.2s内的磁通量变化率为:K2=0.01/0.2Wb/s=0.05Wb/s,则感应电动势为:E2=nK2=5V,对一个定值电阻,在一个周期内产生的热量:Q=Q1+Q2=×1+×0.2=12J根据有交流电有效值的定义:Q=I2RT

得:I=A,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7、ACE【解析】

A.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减小,选项A正确;B.高原地区水的沸点较低,这是高原地区大气压较低的缘故,选项B错误;C.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功转变为热的宏观过程是不可逆过程,选项C正确;D.布朗运动是固体颗粒的无规则运动,它说明液体分子的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选项D错误;E.瓶内气体缓慢流出过程中气体体积增大,气体对外做功,而温度始终相等,内能不变,则气体需要吸收热量。因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则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故E正确。故选ACE。8、AD【解析】

AB.两车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系统初动量为零,由动量守恒定律可知,弹簧弹开后系统总动量仍为零,即两车动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动量之比故A正确,B错误;C.两车弹开过程两车受到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力的作用时间相等,小车受到的冲量:I=Ft大小相等,冲量大小之比为1:1,故C错误;D.由动能定理可知,弹力对小车做功做功之比故D正确。故选AD。9、BC【解析】

抓住周期相同,运用,比较线速度的大小.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由万有引力产生加速度比较加速度的大小.【详解】由T一样根据,知:C的半径大,则C的运行速度比A大.故A错误,B正确.在P点,加速度,r相同,则加速度相等.故C正确,D错误.故选BC.10、BCD【解析】以三个物体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象,水平方向上:地面光滑,对C没有摩擦力,根据平衡条件得知,墙对A没有压力,因而也没有摩擦力,AB错误;对A:受到重力、B的支持力和摩擦力三个力作用,C正确;先对A、B整体研究:水平方向上:墙对A没有压力,则由平衡条件分析可知,C对B没有摩擦力;再对B分析:受到重力、A的压力和摩擦力、C的支持力,共四个力作用,D错误.【点睛】①整体法:以几个物体构成的整个系统为研究对象进行求解.在许多问题中用整体法比较方便,但整体法不能求解系统的内力.

②隔离法:从系统中选取一部分(其中的一个物体或两个物体组成的整体,少于系统内物体的总个数)进行分析.隔离法的原则是选取受力个数最少部分的来分析.

③通常在分析外力对系统作用时,用整体法;在分析系统内各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时,用隔离法.有时在解答一个问题时要多次选取研究对象,需要整体法与隔离法交叉使用1、当分析相互作用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整体的受力情况及分析外力对系统的作用时,宜用整体法;而在分析系统内各物体(或一个物体各部分)间的相互作用时常用隔离法.

2、整体法和隔离法不是独立的,对一些较复杂问题,通常需要多次选取研究对象,交替使用整体法和隔离法.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11、如图所示;9.75(9.68~9.79均可)图线为通过坐标原点的一条直线,所求g′与g基本相等【解析】

利用描点法作出图象如下所示:

利用v2-h图线处理数据,若mgh=mv2,那么v2-h图线的斜率就等于2g.所以重锺下落的加速度:g′=k=9.75m/s2

根据作出的图线,能粗略验证自由下落的重锤机械能守恒的依据是:图线为通过坐标原点的一条直线,斜率g′与g基本相等.12、CA【解析】

(1)[1]AB.只要保证小球每次从同一位置释放,每次摩擦力做功相同,故不需要斜槽尽量光滑,A、B错误;C.必须保证小球每次从同一位置、静止释放,才能保证每次小球平抛的速度相同,C正确;D.小球从释放点到抛出点,有摩擦力做负功,故不能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求解,D错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