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江西省高考地理试卷真题(含答案逐题解析)_第1页
2024年江西省高考地理试卷真题(含答案逐题解析)_第2页
2024年江西省高考地理试卷真题(含答案逐题解析)_第3页
2024年江西省高考地理试卷真题(含答案逐题解析)_第4页
2024年江西省高考地理试卷真题(含答案逐题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江西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地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越南是东南亚最大的摩托车拥有国之一。相对于燃油摩托车,电动摩托车拥有量占比较小,但增长势头强劲。M公司是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中国电动摩托车龙头企业。2019年该公司在越南投资建厂,年产20万辆,并计划在新厂设立研发中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越南民众纷纷转而购买电动摩托车,考虑的最主要因素是()A.环保 B.经济 C.舒适度 D.质量2.M公司计划在越南设立研发中心的主要目的是()A.提升产品产能 B.提高技术水平C.降低生产成本 D.适应当地市场3.M公司的投资有利于越南相关产业()①劳动力价格降低②能耗总量减少③转型升级加速④国际竞争力提升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农业新质生产力正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有力保障。生长期短的早稻品种,产量一般不高。我国研发的水稻高速育秧机突破了传统育秧模式,将育秧搬至工厂,通过智能控制,提前和缩短了早稻育秧的时间,可为早稻生长赢得更长的时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应用高速育秧机克服的传统育秧限制因素主要是()A养分 B.气温 C.水分 D.光照5.与传统育秧比,采用高速育秧机育秧主要是为了()A.增加育秧数量 B.改良水稻品种C.提高水稻产量 D.节约耕地资源货物周转量指在一定时期内,由各种运输工具运送的货物重量与其相应运输距离的乘积之总和。下图示意某年甲、乙、丙、丁四个省级行政区的铁路、公路与水路货物周转量占三者总量的比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四个省级行政区的铁路货物周转量占比从大到小的排序是()A.甲>乙>丙>丁 B.乙>丙>甲>丁C.甲>丁>丙>乙 D.乙>丙>丁>甲7.据图判断甲、乙、丙、丁分别可能是()A.湖南、上海、山西、重庆 B.山西、湖南、上海、重庆C.湖南、山西、重庆、上海 D.山西、上海、重庆、湖南小东赴下图所示区域开展研学活动,发现该区域河岸冲刷严重,滑坡易发,公路安全受到威胁。在综合分析了该区域滑坡的原因及潜在风险之后,小东应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等地理信息技术设计了一套滑坡预警监测系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该区域滑坡易发的主要原因是()①地壳运动活跃②冰川运动强烈③公路维护频繁④区域降水丰沛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9.图中最可能发生滑坡的是()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10.推断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该预警系统中发挥的作用是()A.采集地表形变数据 B.分析居民点分布数据C.分析植被分布数据 D.采集区域降水数据人类活动和气候变暖对土壤有机碳密度影响显著。云南省表层(0~20cm)土壤有机碳密度存在随海拔升高呈单峰变化的现象。下图示意1986年和2010年该省不同海拔范围的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导致该省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随海拔呈单峰变化的直接因素是()A.降水 B.温度 C.地形 D.植被12.1986—2010年,该省以下海拔范围中,当地人类活动引起的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变化量最大的是()A.<1000m B.3000~4000m C.4000~5000m D.>5000m13.1986—2010年,气候变暖对该省海拔5000m以上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变化的影响主要表现为()A.植被增多,有机碳来源增加 B.温度升高,有机碳分解加快C.冰川退缩,有机碳侵蚀减弱 D.降水增加,有机碳侵蚀增强下图示意某年3月份某气旋从初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甲、乙、丙分别是气旋发展过程的三个时刻。此次气旋移动过程引起的风暴潮导致部分区域的海水水位发生明显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P甲、P乙、P丙分别为甲、乙、丙三个时刻气旋中心气压值,按大小顺序排列,依次是()A.P甲>P乙>P丙 B.P甲>P丙>P乙 C.P丙>P乙>P甲 D.P丙>P甲>P乙15.此次气旋移动过程中,乙时刻渤海海峡出现()A.偏东风,低水位 B.偏东风,高水位 C.偏西风,高水位 D.偏西风,低水位16.图示区域中①②③三地按风暴潮导致的最高海水水位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最可能是()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②① D.②①③二、综合题:共3大题,共52分。17.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小题。中国西南某县豆腐已有600多年的生产历史,因采用天然地下“酸水”为原料,风味独特。早期的豆腐生产以家庭小作坊为主,产生的尾水污染了周边湖泊。2014年,受环保标准提高的影响,豆腐产业亟待转型升级。近几年,该县出台相关扶持政策,成立了豆腐工业园和电商创业中心,建立了污水处理厂,并引进众多豆制品企业和相关企业进入工业园。豆制品龙头企业使用自动化生产线,开发新豆制品,探索销售新模式。相关企业围绕豆腐的副产品开展研发,为其它产业提供原材料。当地还建设了豆腐主题旅游小镇,展示制作豆腐的古法技艺,吸引力不少游客。(1)指出早期豆腐产业成为该县特色产业的优势。(2)说明众多豆制品企业聚集在工业园对企业发展的益处。(3)类比材料中的产业,分别简述政府和龙头企业在产业升级中可以发挥的作用。18.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小题。格陵兰岛绝大部分区域被冰盖覆盖,沿海区域少量土地出露,生长着苔原植被。冰盖变化可以影响该岛地壳升降,进而引起海平面的相对变化。考古资料显示,10世纪末,以航海为生的维京人开始定居在该岛南端;定居中后期,该区域气候明显变冷,冰盖变化显著,环境持续恶化。15世纪中叶,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维京人最终放弃了该定居区。下图示意维京人古定居点分布及区域地形。(1)概括维京人古定居点在图示区域的分布特征,并说明其形成原因。(2)分析区域气候变冷对图示区域的维京人古定居区的影响。19.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小题。我国某沙漠内散布大量高大沙山(约20000km²)和湖泊(约20km²),多年平均年降水量约70mm,水面蒸发量约2000mm。沙漠中湖泊水量的补给来源引起了科研小组的关注。科研小组一研究发现:相对于平坦沙地,沙山增强了降水下渗补给地下水的强度;沙山表层0.3m以下为湿沙层;多次降水实验发现15mm的一次降水能下渗至0.3m深。假设“一次降水超过15mm的部分都补给地下水”(如18mm的一次降水补给地下水3mm),则可根据每年超过15mm的降水场次及相应降水量(数据省略)计算出“沙山区降水对地下水的年补给量多年平均值约8mm”。科研小组一基于“沙山区降水对地下水的年补给量多年平均值约8mm”的推断,通过计算发现“沙山区地下水—湖泊”系统的降水年补给量大于湖泊的年蒸发量(如下图示意);若忽略地下蒸发,当地降水足以维持湖泊水量的稳定。而科研小组二则认为“一次降水超过15mm的部分都补给地下水”的假设不合理,并猜测“沙山区地下水—湖泊”系统的主要补给来源可能是通过深层大断裂获得的沙漠区域外水量。(1)科研小组一计算了“沙山区地下水—湖泊”系统的降水年补给量和湖泊的年蒸发量(以m3计)。给出计算过程及结果。(2)科研小组二认为“一次降水超过15mm的部分都补给地下水”的假设不合理,列出2条反对理由。(3)为验证猜测,科研小组二计划选择湖泊的水温、水位、水化学成分等指标进行监测。针对其中任意2个指标,分别说明其选择依据。

2024年江西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地理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越南是东南亚最大的摩托车拥有国之一。相对于燃油摩托车,电动摩托车拥有量占比较小,但增长势头强劲。M公司是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中国电动摩托车龙头企业。2019年该公司在越南投资建厂,年产20万辆,并计划在新厂设立研发中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越南民众纷纷转而购买电动摩托车,考虑的最主要因素是()A.环保B.经济C.舒适度D.质量2.M公司计划在越南设立研发中心的主要目的是()A.提升产品产能B.提高技术水平C.降低生产成本D.适应当地市场3.M公司的投资有利于越南相关产业()①劳动力价格降低②能耗总量减少③转型升级加速④国际竞争力提升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答案】1.B2.D3.C【解析】【1题详解】电动摩托更环保,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并不是民众买车优先考虑的角度,A错误:燃油摩托车较电动摩托车的使用情况来看,电费比油费便宜,更实惠,民众优先从用车的成本角度考虑,B正确;摩托车的舒适程度取决于车量的配置,与车辆是燃油或者电动的类型关系不大,C错误;两类车型的质量取决于多种因素,D错误。故选B。【2题详解】M公司计划在越南设立研发中心,属于产业转移,M公司是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中国电动摩托车龙头企业,在越南设立研发中心,可以充分了解当地民众的消费需求,做好产品调研,适应当地市场,D正确;将研发中心设立在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能提高技术水平,越南属于发展中国家,技术水平较为落后,B错误;在机械化水平高,劳动力素质较高的地区容易提升产品产能,越南属于发展中国家,生产力水平有限,生产效率较低,A错误;在越南投资设厂,需重新建厂、培训员工等支出费用较高,一定程度上会增加生产成本,C错误。故选D。【3题详解】M公司的投资有利于越南摩托车的相关产业转型升级速度加快,③正确;中国的生产技术较为成熟,有助于提高越南相关产业国际竞争力,④正确:其中,研发中心需要高素质人才,劳动力的价格不会降低,①错误;电动摩托车的生产环节需要消耗绝大部分能量,能耗总量增加,②错误。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工业区位因素分析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土地,资源,水源等)和社会经济因素(地价,劳动力,技术,市场,交通等),不同指向型的工业类型,其主导因素略有不同。工业区位因素中,市场,交通,技术等方面变化较为明显,对其依赖度逐步提升。农业新质生产力正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有力保障。生长期短的早稻品种,产量一般不高。我国研发的水稻高速育秧机突破了传统育秧模式,将育秧搬至工厂,通过智能控制,提前和缩短了早稻育秧的时间,可为早稻生长赢得更长的时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应用高速育秧机克服的传统育秧限制因素主要是()A.养分B.气温C.水分D.光照5.与传统育秧比,采用高速育秧机育秧主要是为了()A.增加育秧数量B.改良水稻品种C.提高水稻产量D.节约耕地资源【答案】4.B5.C【解析】【4题详解】由材料可知,我国研发的水稻高速育秧机突破了传统育秧模式,将育秧搬至工厂,通过智能控制,提前和缩短了早稻育秧的时间,可为早稻生长赢得更长的时间,可以推断传统的育秧在露天进行,育苗周期更长,高速育秧机在温室中育秧,可以智能调节气温,缩短育苗周期,提高育秧效率,B正确;高速育秧机可改善养分、水分、光照等条件,影响育秧的质量,但不是高速育秧机克服的传统育秧主要限制因素,ACD错误。故选B。【5题详解】由材料可知,生长期短的早稻品种,产量一般不高。与传统育秧比,采用高速育秧机育秧,通过智能控制,提前和缩短了早稻育秧的时间,可为早稻生长赢得更长的时间,有利于有机质的充分积累,进而提高水稻产量,C正确:高速育秧机育秧能够增加育秧数量,节约耕地资源,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但都不是主要目的,主要目的是缩短育秧周期,进而提高粮食的产量,AD错误;高速育秧机无法改良水稻的品种,B错误。故选C。【点睛】工厂化育秧是指利用现代化的农业装备和技术,在可控的环境条件下,如温室或特定的大棚内,通过机械化播种、催芽、育秧等流程,高效、规模化地生产出符合机械化栽插标准的秧苗。这种生产方式不仅提高了秧苗的质量和产量,还大大缩短了育秧周期,降低了劳动力成本。货物周转量指在一定时期内,由各种运输工具运送的货物重量与其相应运输距离的乘积之总和。下图示意某年甲、乙、丙、丁四个省级行政区的铁路、公路与水路货物周转量占三者总量的比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四个省级行政区的铁路货物周转量占比从大到小的排序是()A.甲>乙>丙>丁B.乙>丙>甲>丁C.甲>丁>丙>乙D.乙>丙>丁>甲7.据图判断甲、乙、丙、丁分别可能是()A.湖南、上海、山西、重庆B.山西、湖南、上海、重庆C.湖南、山西、重庆、上海D.山西、上海、重庆、湖南【答案】6.C7.D【解析】【6题详解】读图可知,甲铁路货物周转量占比约为52%,乙铁路货物周转量占比约为2%,丙铁路货物周转量占比约为9%,丁铁路货物周转量占比约为34%,因此甲乙丙丁四个省级行政区的铁路货物周转量占比从大到小的排序是甲>丁>丙>乙,C正确,ABD错误,故选C。【7题详解】选项中四省山西水运条件最差,读图可知,甲水路货物周转量占比几乎为0%,应为山西;选项中四省上海位于黄金水道长江的入海口,还是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点,水运条件最为优越,是我国最大的港口城市,乙水路货物周转量占比约为95%,应为上海;重庆位于嘉陵江和长江交汇处,水运条件较好,丙水路货物周转量占比约为68%,远高于甲和丁,应为重庆:丁公路货物周转量占比约为50%,水路货物周转量占比比山西高,比重庆低,应为湖南。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上海是中国重要的的经济、交通、科技、工业、金融、会展和航运中心,是世界上规模和面积最大的都会区之一。上海港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均居世界第一,是一个良好的滨江滨海国际性港口。小东赴下图所示区域开展研学活动,发现该区域河岸冲刷严重,滑坡易发,公路安全受到威胁。在综合分析了该区域滑坡的原因及潜在风险之后,小东应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等地理信息技术设计了一套滑坡预警监测系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该区域滑坡易发的主要原因是()①地壳运动活跃②冰川运动强烈③公路维护频繁④区域降水丰沛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9.图中最可能发生滑坡的是()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10.推断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该预警系统中发挥的作用是()A.采集地表形变数据B.分析居民点分布数据C.分析植被分布数据D.采集区域降水数据【答案】8.D9.C10.A【解析】【8题详解】结合图中经纬度可知,该地靠近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①正确;该地纬度较低,冰川运动不强烈,②错误:公路维护频繁可以及时发现隐患并采取相关防范措施,不利于滑坡发生,③错误;该区域深受夏季风影响,降水丰沛,促进了滑坡的产生,④正确。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9题详解】甲处和丁处等高线相对较为稀疏,不是最可能发生滑坡的位置,AD错误;乙位于北坡,属于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不是最可能发生滑坡的位置,B错误;丙等高线密集,坡度大,且位于南坡,处于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量大,是最可能发生滑坡的位置,C正确。故选C。【10题详解】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提供三维坐标,进行定位和导航,可以获得监测点的位置和高度的变化数据(地表形变数据),从而预测滑坡的发生,A正确:分析居民点分布数据和植被分布数据需要借助GIS,BC错误;采集区域降水数据需要人工进行采集,D错误。故选A。【点睛】3S各自功能:RS:地理信息的获取:GIS:能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输入、管理、分析和表达:GNSS:能为各类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人类活动和气候变暖对土壤有机碳密度影响显著。云南省表层(0~20cm)土壤有机碳密度存在随海拔升高呈单峰变化的现象。下图示意1986年和2010年该省不同海拔范围的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导致该省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随海拔呈单峰变化的直接因素是()A.降水B.温度C.地形D.植被12.1986—2010年,该省以下海拔范围中,当地人类活动引起的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变化量最大的是()A.<1000mB.3000~4000mC.4000~5000mD.>5000m13.1986—2010年,气候变暖对该省海拔5000m以上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变化的影响主要表现为()A.植被增多,有机碳来源增加B.温度升高,有机碳分解加快C.冰川退缩,有机碳侵蚀减弱D.降水增加,有机碳侵蚀增强【答案】11.D12.B13.A【解析】【11题详解】生物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不同的植被类型,有不同的养分归还方式,所形成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也是不同的,导致该省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随海拔呈单峰变化的直接因素是植被,D正确。山地上植被的演替受降水、温度和地形影响,降水、温度和地形是间接因素,ABC错误,故选D。【12题详解】1986—2010年,海拔小于1000m和4000~5000m的地区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变化量很小,AC错误:海拔3000~4000m的地区有机碳密度明显变小,是受当地人类活动引起的,B正确:海拔大于5000m的地区有机碳密度变大,是因为气候变暖,有机碳来源增加所引起的,D错误。综上所述,ACD错误,故选B。【13题详解】气候变暖,会导致植被增多,有机碳来源增加,使土壤有机碳密度增加,A正确;温度升高,有机碳分解加快,会导致土壤有机碳密度减少,B错误:冰川退缩,会使土壤失去冰川覆盖,且冰川融水增多,有机碳侵蚀增强,土壤有机碳密度减少,C错误;降水增加,有机碳侵蚀增强,土壤有机碳密度减少,D错误。综上所述,BCD错误,故选A。【点睛】生物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也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不同的植被类型,有不同的养分归还方式,所形成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也是不同的。森林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一般低于草地,这是因为草类根系茂密且集中在近地表的土壤中,向下则根系的集中程度递减,从而为土壤表层提供了大量的有机质:树木的根系分布很深,直接提供给土壤表层的有机质不多,主要以枯枝落叶的形式将有机质归还地表。下图示意某年3月份某气旋从初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甲、乙、丙分别是气旋发展过程的三个时刻。此次气旋移动过程引起的风暴潮导致部分区域的海水水位发生明显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P甲、Pz、P丙分别为甲、乙、丙三个时刻气旋中心气压值,按大小顺序排列,依次是()。沿岸地点·不同时刻的气旋中心。沿岸地点·不同时刻的气旋中心4007.6A.P甲>Pz>P丙B.P甲>P则>P乙C.P15.此次气旋移动过程中,乙时刻渤海海峡出现()A.偏东风,低水位B.偏东风,高水位C.偏西风,高水位D.偏西风,低水位16.图示区域中①②③三地按风暴潮导致的最高海水水位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最可能是()A.①②③B.②③①C.③②①D.②①③【答案】14.C15.B16.A【解析】【14题详解】气旋是低压系统,中心气压比四周低,气旋从初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中,中心气压会越来越低,势力越来越强。甲时刻1007.5hp的等压线离中心最远,其中心气压P甲是最低的;丙时刻1007.5hp的等压线离中心最近,其中心气压P丙是最高的,故P甲、P乙、P内的大小顺序为P丙>Pz>P甲,故选C。【15题详解】在渤海海峡处画风向,垂直于等压线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再向右偏转30~45度,渤海海峡处吹偏东风,CD错误;此次气旋移动过程引起风暴潮,使得渤海海峡出现高水位,A错误,B正确。综上所述,ACD错误,故选B。【16题详解】风向与海岸线垂直时,风暴潮导致海水位较高,丙时刻①地吹东北风,风暴潮导致最高海水水位出现:乙时刻②地吹偏北风,海水水位最高:甲时刻③地吹西北风,海水水位最高:由于甲乙丙三个时刻的先后排序是丙乙甲,故三地按风暴潮导致的最高海水水位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①②③。【点睛】画风向的步骤:①垂直于等压线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②根据地转偏向力(南左北右)进行偏转30~45度,高空偏转90度。二、综合题:共3大题,共52分。17.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小题。中国西南某县豆腐已有600多年的生产历史,因采用天然地下“酸水”为原料,风味独特。早期的豆腐生产以家庭小作坊为主,产生的尾水污染了周边湖泊。2014年,受环保标准提高的影响,豆腐产业亟待转型升级。近几年,该县出台相关扶持政策,成立了豆腐工业园和电商创业中心,建立了污水处理厂,并引进众多豆制品企业和相关企业进入工业园。豆制品龙头企业使用自动化生产线,开发新豆制品,探索销售新模式。相关企业围绕豆腐的副产品开展研发,为其它产业提供原材料。当地还建设了豆腐主题旅游小镇,展示制作豆腐的古法技艺,吸引力不少游客。(1)指出早期豆腐产业成为该县特色产业的优势。(2)说明众多豆制品企业聚集在工业园对企业发展的益处。(3)类比材料中的产业,分别简述政府和龙头企业在产业升级中可以发挥的作用。【答案】(1)自然资源独特;生产历史悠久;产业基础较好;当地人喜欢豆腐,市场稳定;产品风味独特。(2)享受政府优惠政策:共享基础设施,降低生产成本;促进企业人员和信息交流,利于创新发展;利于打造豆腐品牌。(3)政府:出台扶持政策,加大基础设施投入,规范市场秩序,引进配套产业,宣传传统文化。龙头企业:引进生产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排放量,研发新产品,拓宽销售市场,促进行业标准的形成。【解析】【分析】本题以中国西南某县豆腐产业为材料,设置3个小题,涉及工业区位、工业集聚的意义、工业发展措施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小问1详解】结合材料信息可知,该县有天然地下“酸水”作为原料,自然资源独特;该县豆腐已有600多年的生产历史,生产历史悠久,有丰富的生产经验:该县成立了豆腐工业园和电商创业中心,建立了污水处理厂,并引进众多豆制品企业和相关企业进入工业园,产业基础较好;当地人喜欢豆腐,市场需求稳定;由于采用特殊的地下“酸水”为原料制作而成,产品风味独特,品质好。【小问2详解】该县出台相关扶持政策,企业聚集在工业园可以享受政府优惠政策;建立了污水处理厂和工业园,可以共享基础设施,降低生产成本和治污成本;企业集聚利于加强企业之间的人员和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利于创新发展;集聚可以获得规模效应,提高知名度,利于打造豆腐品牌。【小问3详解】政府: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建立了污水处理厂和工业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引进众多豆制品企业和相关企业进入工业园,规范市场秩序,引进配套产业;建设了豆腐主题旅游小镇,宣传传统文化。龙头企业:引进生产技术,使用自动化生产线:围绕豆腐的副产品开展研发,为其它产业提供原材料,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排放量;开发新豆制品,探索销售新模式,拓宽销售市场,促进行业标准的形成。18.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小题。格陵兰岛绝大部分区域被冰盖覆盖,沿海区域少量土地出露,生长着苔原植被。冰盖变化可以影响该岛地壳升降,进而引起海平面的相对变化。考古资料显示,10世纪末,以航海为生的维京人开始定居在该岛南端:定居中后期,该区域气候明显变冷,冰盖变化显著,环境持续恶化。15世纪中叶,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维京人最终放弃了该定居区。下图示意维京人古定居点分布及区域地形。(1)概括维京人古定居点在图示区域的分布特征,并说明其形成原因。(2)分析区域气候变冷对图示区域的维京人古定居区的影响。【答案】(1)特征:分布不均,临低地或谷地分布:临水域或峡湾分布。原因:低地或谷地海拔较低,气温较高:背风,气温相对较高;有苔原分布,便于生产生活;水域或峡湾方便停靠船舶,利于出海贸易和获取食材。(2)气候变冷,冰盖扩张,占据定居空间;气候变冷,冰盖增厚,地壳受压力变大,地壳下沉,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淹没,生存空间缩小,海水倒灌(洪灾加剧);气候变冷,土壤冻结,温度下降,植被退化,影响(食物)生产生活,农牧业萎缩。【解析】【分析】本题以维京人古定居点的分布为材料,设置2个小题,涉及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气候变冷对人类的影响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小问1详解】特征:读图可知,维京人古定居点在图示区域分布并不均匀,明显呈现出临低地或谷地分布和临水域或峡湾分布的特点。原因:维京人生活的格陵兰岛纬度较高,气候寒冷,热量条件差,低地或谷地海拔较低,气温较高:谷地地形较为闭塞,背风条件好,受冷空气影响小,热量不宜扩散,气温相对较高;格陵兰岛绝大部分区域被冰盖覆盖,沿海低地区域有少量土地出露,生长着苔原植被,利于农牧业生产,便于生产生活;该地陆地能提供的食物较少,水域或峡湾方便停靠船舶,利于出海贸易和从水体进行捕捞,获取食材。【小问2详解】气候变冷,温度会下降,冰川面积扩大,会占据定居空间,是定居区范围减小;气候变冷,冰盖还会增厚,地壳受压力变大,在巨大的重力作用下,地壳下沉,海平面相对上升,沿海低地淹没,生存空间进一步缩小,海水倒灌还会加剧洪灾,威胁人类的生存:气候变冷,冻土面积增大,由于土壤冻结,温度下降,不利于植被生存,导致植被退化,人们的食物来源减少,影响生产生活,农牧业萎缩。19.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小题。我国某沙漠内散布大量高大沙山(约20000km²)和湖泊(约20km²),多年平均年降水量约70mm,水面蒸发量约2000mm。沙漠中湖泊水量的补给来源引起了科研小组的关注。科研小组一研究发现:相对于平坦沙地,沙山增强了降水下渗补给地下水的强度;沙山表层0.3m以下为湿沙层;多次降水实验发现15mm的一次降水能下渗至0.3m深。假设“一次降水超过15mm的部分都补给地下水”(如18mm的一次降水补给地下水3mm),则可根据每年超过15mm的降水场次及相应降水量(数据省略)计算出“沙山区降水对地下水的年补给量多年平均值约8mm”。科研小组一基于“沙山区降水对地下水的年补给量多年平均值约8mm”的推断,通过计算发现“沙山区地下水——湖泊”系统的降水年补给量大于湖泊的年蒸发量(如下图示意):若忽略地下蒸发,当地降水足以维持湖泊水量的稳定。而科研小组二则认为“一次降水超过15mm的部分都补给地下水”的假设不合理,并猜测“沙山区地下水——湖泊”系统的主要补给来源可能是通过深层大断裂获得的沙漠区域外水量。(1)科研小组一计算了“沙山区地下水—湖泊”系统的降水年补给量和湖泊的年蒸发量(以m³计)。给出计算过程及结果。(2)科研小组二认为“一次降水超过15mm的部分都补给地下水”的假设不合理,列出2条反对理由。(3)为验证猜测,科研小组二计划选择湖泊的水温、水位、水化学成分等指标进行监测。针对其中任意2个指标,分别说明其选择依据。【答案】(1)沙山区地下水的降水量补给量:(8/1000×湖泊的降水年补给量:70/1000ד沙山区地下水——湖泊”系统的降水年补给量:11.6×108+1.4×106=1.614×10⁸湖泊的年蒸发量(2000(2)该部分降水下渗至0.3m以下后仍有蒸发,忽略该部分蒸发消耗会增大地下水补给的估算量;该部分降水下渗至0.3m前会蒸发,忽略该部分蒸发消耗会增大地下水补给的估算量:该部分降水在下渗过程中会有蒸发,忽略该部分蒸发消耗会增大地下水补给的估算量;该部分降水在下渗过程中可能在沙山下部以径流或泉水的形式渗出地表(最终消耗于蒸发)忽略该部分蒸发消耗会增大地下水补给的估算量;该部分降水可能有一部分未下渗,在地表形成径流(最终消耗于蒸发),忽略该部分蒸发消耗会增大地下水补给的估算量。(3)水温:流经深层大断裂带的地下水水温较高且稳定,如果监测到湖泊水温的季节变化小且年均水温明显高于平均气温(冬季水温明显偏高且稳定):水位:流经深层大断裂带的地下水量稳定(不受当地降水影响),如果监测到湖泊水水位季节变化小(稳定),且与当地降水变化没有明显相关性(不受当地降水影响)水化学成分:流经深层大断裂带的水,含有较高的深层地质背景矿物(锶/硒/锂/锌/偏硅酸等)化学成分,且水中矿物含量稳定(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小)。【解析】【分析】本题以我国某沙漠中湖泊水量的补给来源研究为材料,设置3个小题,涉及水量平衡原理、水循环环节、水体相互关系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小问1详解】沙山区面积约为20000km²,沙山区降水对地下水的年补给量多年平均值约8mm,因此沙山区地下水的降水年补给量=8mm×20000km²=(8/1000)m×(20000×1000²)m²=1.6×10⁸(m³);湖泊面积约20km²,多年平均年降水量约70mm,因此湖泊的降水年补给量==70mm×20km²=m²=1.4×10⁶m³;据此可计算得知“沙山区地下水—湖泊”系统的降水年补给量=沙山区地下水的降水年补给量+湖泊的降水年补给量湖泊面积约20km²,湖泊水面蒸发量约2000mm,因此湖泊的年蒸发量==2000mm×20km²=20001000【小问2详解】“一次降水超过15mm的部分都补给地下水”的假设不合理,反对理由有很多,任意写两条即可。如该部分降水下渗至0.3m以下后仍有蒸发,如果忽略该部分蒸发消耗,就会增大地下水补给的估算量:同理,该部分降水下渗至0.3m前也会蒸发,忽略该部分蒸发消耗也会增大地下水补给的估算量:该部分降水在下渗过程中也会有蒸发,忽略该部分蒸发消耗会增大地下水补给的估算量:该部分降水在下渗过程中不一定全部转化为了地下水,也可能在沙山下部以径流或泉水的形式渗出地表,最终也消耗于蒸发,如果忽略该

部分蒸发消耗,也会增大地下水补给的估算量:该部分降水不一定全部下渗转化成了地下水,也可能有一部分未下渗,在地表形成径流,最终消耗于蒸发,忽略该部分蒸发消耗会增大地下水补给的估算量。【小问3详解】水温:流经深层大断裂带的地下水受外界大气温度影响较小,且断裂带附近地壳活跃,地热能较丰富,因此该处地下水水温较高且稳定,如果监测到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