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期末考前集训(十八)第七单元综合测试(原卷版+解析)_第1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期末考前集训(十八)第七单元综合测试(原卷版+解析)_第2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期末考前集训(十八)第七单元综合测试(原卷版+解析)_第3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期末考前集训(十八)第七单元综合测试(原卷版+解析)_第4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期末考前集训(十八)第七单元综合测试(原卷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综合测试)

题号—三四总分

得分

限时: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计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2021湖南湘潭中考,4)下列图标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是()

9®公⑨

ABCD

2.(2021广西桂林中考,14)不慎将少量酒精洒到桌面上着火了,用湿抹布覆盖能灭火的主要原因是()

A.降低着火点B.清除可燃物C.隔氧又降温D.产生二氧化碳

3.(2021江苏泰州中考,9)下列气体在空气中达到一定体积分数,遇明火不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A.甲烷B.一氧化碳C.氢气D.氮气

4.(2022辽宁大连期末,17)下列化学反应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A.蜡烛燃烧B.镁条与稀盐酸反应C.农家肥料的腐熟D.碳与二氧化碳反应

5.(2022上海松江期末,13)将酒精灯的灯芯拨得松散些,可使火焰更旺,其原理是()

A.减少空气中氧气含量B.减少二氧化碳的生成

C.提高酒精的着火点D.增大酒精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6.(教材P⑵变式题)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进行如下实验,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对比①②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可燃物接触氧气

B.对比①③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C.热水既能提供热量又能隔绝空气

D.将烧杯中的水加热至沸腾,铜片上的红磷也能燃烧

7.下列关于火灾与逃生的说法错误的是()

A.高楼住宅发生火灾时,如果楼内有电梯,则迅速使用电梯逃生

B.室内着火,不能立即打开门窗

C.发生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迅速离开火灾现场

D.发生火灾时,如果火势较大,立即拨打119电话报警

8.(2022四川成都期末,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

B.“可燃冰”是一种可以燃烧的冰,其主要成分为上0

C.煤等化石燃料若不充分燃烧,就可能产生黑烟,并生成C0等有害物质

D.有效提高煤等化石燃料的燃烧利用率,就相当于延长了化石能源的使用期限

9.(2021广西梧州中考,8)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可燃物只要与氧气接触就能燃烧

B.家用电器着火时,应先切断电源

C.将木柴架空燃烧,是为了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

D.扑灭森林火灾时,可设置隔离带将树木与燃烧区隔离

10.(2022安徽合肥期末,7)如图是我国古代使用的火折子,竹筒帽盖上时,内部可燃物保留火星。使用时,只

需打开竹筒帽,对着火星轻轻一吹,可燃物就燃烧起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竹筒帽一|

IIL—竹筒

A.竹筒要盖上竹筒帽是为了减少与氧气接触

B.竹筒帽盖上时,装在竹筒内的可燃物也在发生氧化反应

C.打开竹筒帽,吹一吹,可燃物温度升高,剧烈燃烧

D.打开竹筒帽,吹一吹,增强了空气的流动,增加了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使可燃物剧烈燃烧

11.(2021广西玉林中考,15)课堂上,老师用玻璃棒蘸取混有少许浓硫酸的高锌酸钾固体去接触酒精灯灯芯,同

学们惊奇地发现,酒精灯被点燃了!这就是神奇的化学魔术“魔棒点灯”。在此过程中浓硫酸和高镒酸钾反应

生成二氧化锌和氧气及其他物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放出的热使玻璃棒点燃了酒精灯

B.二氧化镒能促使该反应更快进行

C.反应产生的氧气具有氧化性

D.实验结束老师用灯帽盖灭了酒精灯,利用的灭火原理是隔绝空气

12.(2021江苏盐城中考,1)2020年10月,我国建成全球首套千吨级液态太阳燃料合成示范装置,其原理是:①

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②电解水获得上;③压与CO,反应合成绿色液态燃料CILOH。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太阳能是不可再生能源B.星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

C.电解水反应属于分解反应D.该装置能捕获并资源化利用C02

二'填空及简答题(共4小题,计42分)

13.(最新原创)(10分)2022年1月19日14时45分,辽宁大连甘井子区某居民楼发生火灾,起火原因系住宅内

长明酥油灯引燃灯架装饰物,进而引燃沙发、衣物及泡沫地垫等可燃物。

(1)从物质燃烧的条件看,灯架装饰物是o

(2)居民慌忙打开房门,致使火势迅速扩大,其原因是

(3)楼内居民发现后,一边拨打“119”,一边采取了下列自救措施,其中正确的是(填序号)。

①用湿毛巾捂住口鼻②低下身子沿着墙壁跑出火灾区

③立即跳楼逃生④藏在衣柜里等待救援

(4)某同学通过此事件后,认真学习灭火知识,做了以下实验,用两种方法熄灭蜡烛火焰,两个实验依据的灭

火原理分别是:实验1,

实验2o

14.(2022重庆永川期末,19)(10分)能源、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1)目前,人类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石油和天然气等。天然气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为o

(2)埋藏于海底,将来可能会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是(填“可燃冰”“氢气”或“汽油”)。

(3)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某些气体会污染环境,其中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填两

种)。为控制化石燃料产生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将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转化为重要的化工原

料乙烯(C曲)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

15.(教材Pi”变式题)(12分)为防止家用燃气泄漏造成危险,可在家中安装报警器,根据家中使用燃料的情况,

确定报警器应安装的位置。已知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90

⑴小科家使用的燃料是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是丙烯(C3H1小科应选择哪一种安装方法?(填标号),

选择这种方法的理由是o

(2)有一天夜间,密闭厨房安装的报警器响了,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呢?。

⑶写出丙烯(C3H6)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o

(4)使燃料充分燃烧,对于节约能源非常重要,发现燃气灶的火焰呈黄色或橙色,锅底还出现黑色,此时需要

调(填“大”或“小”)灶具的进风口;若家用燃气从液化石油气改为天然气,需要调(填

“大”或“小”)灶具的进风口。

16.(2022广西桂林期末,22)(10分)为了解防火、灭火知识,小李同学做了如图1(夹持仪器略去)探究:

白%广红磷

薄疝想£60%:热水

£三碧^白磷

图1

图2

实验过程:第1步,通入N?一段时间后,点燃酒精灯,a、b中均无明显现象;第2步,熄灭酒精灯,立即改

通Oz,a中无明显现象,b中红磷燃烧。

(1)第1步中,点燃酒精灯前,先通入Nz一段时间的目的是;

(2)对比第2步a、b中的实验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3)与图2相比,小李同学实验最明显的优点是;

(4)小李同学实验的第2步中使用的氧气是通过加热分解一种暗紫色固体制得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填字母)o

A.煤气泄漏时,应立即关闭阀门,开窗通风

B.油锅着火,可以用锅盖盖灭

C.室内起火时,应打开门窗,避免吸入浓烟

D.大楼里着火时,应该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俯下身子逃出火灾区

三、实验及探究题(共1小题,计12分)

17.(2022陕西澄城期末,17)(12分)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学习了探究“燃烧的条件”实验后,对书上的实验进行

了改进,利用如图微型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整套装置气密性良好)。

滴管

1卜

盐酸一与三_过氧化氢溶液

早年双球管燃烧管

尾气处理

石灰1二氧化钵红磷白磷

【进行探究】

实验步骤:①挤压右滴管并微热燃烧管,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②保持燃烧管微热,挤压左滴管,燃烧着的

白磷熄灭。

【分析与讨论】

(1)步骤①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为。请写出该步骤中双球管内发

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步骤②说明CO?具有的化学性质是,下列灭火方法与该步骤中

灭火原理相同的是(填字母)。

A.用扇子扇灭蜡烛火焰B.油锅着火时盖上锅盖灭火C.用一小盆水浇灭炭火

【拓展探究与应用】

实验步骤:①在燃烧管中仅加入镁条,挤压右滴管并引燃,镁条燃烧;②挤压左滴管,一段时间后,镁条仍能

继续燃烧。请通过这一现象谈谈你对燃烧条件或灭火方法的新认识:

⑶燃烧(填“一定”或“不一定”)需要氧气。

⑷金属镁着火时,(填“能”或“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

四'计算题(共1小题,计10分)

18.(2020福建中考,18)(10分)推广车用乙醇汽油,可以减少汽车尾气污染。利用秸秆为原料可生产乙醇(C2H6。),

其中包含葡萄糖(C6H政)转化为乙醇的反应(C6Hl催化剂2C2H60+2C02f)。每生产2.3t乙醇,理论上参加

反应的葡萄糖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七单元素养综合测试卷

题号123456789101112

答案BCDDDDABACBA

1.BA项是国家节水标志;B项是禁止燃放鞭炮标志;C项是塑料制品回收标志;D项是有毒品标志。B项图标

与燃烧和爆炸有关。

2.C用湿抹布覆盖能通过隔绝氧气和降低温度至酒精的着火点以下来灭火。

3.D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氮气不具有可燃性,与空气混合遇明火不可能发生爆炸。

4.D蜡烛燃烧是放热反应;镁条与稀盐酸的反应属于放热反应;农家肥料的腐熟属于缓慢氧化,在这一过程中

会放出热量;碳和二氧化碳是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需要吸收热量。

5.D将酒精灯的灯芯拨得松散些,增大了酒精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可以使酒精充分燃烧。

6.D铜片上的白磷与热水中的白磷温度均达到了着火点,铜片上的白磷与氧气接触,能够燃烧;热水中的白磷

与氧气隔绝,不能燃烧,对比①②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可燃物接触氧气。铜片上的白磷与红磷均与氧气接触,

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对比①③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该实验中,热水既能提供

热量又能隔绝空气。将烧杯中的水加热至沸腾,温度也达不到红磷的着火点,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

7.A发生火灾时,电梯的供电系统会随时断电,烟也会向电梯井道内蹿,故不能乘电梯逃生。室内着火,不能

立即打开门窗,以防空气流通造成火势蔓延。发生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能防止吸入燃烧时生成的烟尘;

气体受热密度变小,有毒气体上升聚集在高处,故要蹲下靠近地面,迅速离开火灾现场。发生火灾时,如果火

势较大,应立即拨打119电话报警。

8.B“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

9.A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同时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10.C竹筒盖上竹筒帽后减少了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使可燃物不能剧烈燃烧;竹筒帽盖上时,内部可燃物保留

火星,说明装在竹筒内的可燃物与少量氧气也能发生氧化反应;打开竹筒帽,吹一吹,增强了空气的流动,增

加了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使可燃物剧烈燃烧。

11.B高镒酸钾和浓硫酸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放出的热量使玻璃棒的温度达到了酒精的着火点,故酒精灯被点

燃;二氧化镐是该反应的生成物,不是催化剂;反应产生的氧气具有氧化性;用灯帽盖灭酒精灯利用的灭火原

理是隔绝空气。

12.A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氢气燃烧只生成水,不污染空气,且热值高,故氢气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水

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由题图可知,该装置能捕获并资源化利用二氧化碳。

13.【答案】:

(1)可燃物

(2)空气流动增加了室内氧气的含量

⑶①②

(4)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隔绝氧气

【解析】:

(1)从燃烧条件看,灯架装饰物是可燃物。

(2)打开房门,空气对流,室内氧气的含量增加,促进了燃烧。

(3)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能防止燃烧产生的烟尘进入呼吸道;燃烧产生的有害气体与烟尘汇聚在上方,故应低

下身子沿着墙壁跑离火灾区;立即跳楼逃生或藏在衣柜里等待救援,可能会造成更大的伤害。

(4)吹灭蜡烛的灭火原理是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用杯子扣住燃着的蜡烛使火焰熄灭,是通过隔绝

氧气灭火。

14.【答案】:

(1)煤CH4+202点燃.C02+2H20

(2)可燃冰

催化齐U

(3)二氧化硫(或SOJ、二氧化氮(或NO?)2co/6压=C2H4+4H20

【解析】:

(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2)埋藏于海底,将来可能会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是可燃冰。

(3)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气体中,形成酸雨的主要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

15.【答案1

(1)乙因为CL的相对分子质量比空气大,所以液化石油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2)关闭燃气阀门,打开门窗通风

(3)2c3H6+90?点燃6C02+6H20

(4)大小

【解析】:

(1)因为C3H6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2,而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29,所以液化石油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因此

报警器应安装在图乙所示位置。

(2)密闭厨房安装的报警器响了,应该立即关闭燃气阀门,打开门窗通风。

(3)丙烯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4)燃气灶的火焰呈黄色或橙色,锅底还出现黑色,说明氧气不足,导致燃气燃烧不充分,此时需要将灶具的

进风口调大;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由丙烯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与甲烷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知,燃

烧相同体积的丙烯和甲烷(相同条件下,相同体积的丙烯与甲烷所含分子数相同),后者需要的氧气少,若家用

燃气从液化石油气改为天然气,此时应将灶具的进风口调小。

16.【答案】

(1)排净装置内的空气,验证物质燃烧需要氧气(2)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3)环保

(4)2KMnO4K2MnO4+MnO2+O2t(5)ABD

【解析】:

(1)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支持燃烧,不可燃,第1步中,点燃酒精灯前,先通入氮气一段时间的目的是排

净装置内的空气,验证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2)通入氧气后,a中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无明显现象;b中温度达到了红磷的着火点,红磷燃烧,说

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着火点。

(4)高锦酸钾是一种暗紫色固体,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为镒酸钾、二氧化锦和氧气。

(5)室内起火时,不能打开门窗,以免空气流通造成火势蔓延。

17.【答案】:

(1)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2H三空化篦2H2O+O2t

(2)不燃烧、不支持燃烧B

(3)不一定

(4)不能

【解析】:

(1)挤压右滴管并微热燃烧管,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锌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燃烧管中白磷和红磷都接触

氧气,但是由于两者着火点不同,所以现象不同,由此可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保持燃烧管微热,挤压左滴管,因为碳酸钙和盐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所以燃烧着的白磷熄灭;其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与油锅着火时盖上锅盖的灭火原理相同。

(3)镁条不仅能在氧气中燃烧,还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说明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

(4)镁着火时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因为其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

18.【答案】:解:设参加反应的葡萄糖的质量为X。

C6H1206催化齐U2C2H60+2C02f

18092

x2.3t

18092

x2.3t

x=4.5t

答:参加反应的葡萄糖的质量为4.5t。

【新课标・新素养】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前集彳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综合测试)

题号——四总分

得分

限时: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计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

合题意的)

1.(2021湖南湘潭中考,4)下列图标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是

9®公

ABC

【答案】B

【解析】A项是国家节水标志;B项是禁止燃放鞭炮标志;C项是塑料制品回收标志;

D项是有毒品标志。B项图标与燃烧和爆炸有关。

2.(2021广西桂林中考,14)不慎将少量酒精洒到桌面上着火了,用湿抹布覆盖能灭火

的主要原因是

A.降低着火点B.清除可燃物C.隔氧又降温D.

产生二氧化碳

【答案】C

【解析】用湿抹布覆盖能通过隔绝氧气和降低温度至酒精的着火点以下来灭火。

3.(2021江苏泰州中考,9)下列气体在空气中达到一定体积分数,遇明火不可能发生

爆炸的是

A.甲烷B.一氧化碳C.氢气D.

氮气

【答案】D

【解析】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氮气不具有可燃性,与空气

混合遇明火不可能发生爆炸。

4.(2022辽宁大连期末,17)下列化学反应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A.蜡烛燃烧B.镁条与稀盐酸反应C.农家肥料的腐熟D.

碳与二氧化碳反应

【答案】D

【解析】蜡烛燃烧是放热反应;镁条与稀盐酸的反应属于放热反应;农家肥料的腐熟

属于缓慢氧化,在这一过程中会放出热量;碳和二氧化碳是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

需要吸收热量。

5.(2022上海松江期末,13)将酒精灯的灯芯拨得松散些,可使火焰更旺,其原理是

A.减少空气中氧气含量B.减少二氧化碳的生成

C.提高酒精的着火点D.增大酒精与空气的接触面

【答案】D

【解析】将酒精灯的灯芯拨得松散些,增大了酒精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可以使酒精充

分燃烧。

6.(教材P您变式题)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进行如下实

验,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对比①②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可燃物接触氧气

B.对比①③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C.热水既能提供热量又能隔绝空气

D.将烧杯中的水加热至沸腾,铜片上的红磷也能燃烧

【答案】D

【解析】铜片上的白磷与热水中的白磷温度均达到了着火点,铜片上的白磷与氧气接

触,能够燃烧;热水中的白磷与氧气隔绝,不能燃烧,对比①②说明燃烧的条件之

一是可燃物接触氧气。铜片上的白磷与红磷均与氧气接触,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

对比①③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该实验中,热水既能提

供热量又能隔绝空气。将烧杯中的水加热至沸腾,温度也达不到红磷的着火点,铜

片上的红磷不燃烧。

7.下列关于火灾与逃生的说法错误的是

A.高楼住宅发生火灾时,如果楼内有电梯,则迅速使用电梯逃生

B.室内着火,不能立即打开门窗

C.发生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迅速离开火灾现场

D.发生火灾时,如果火势较大,立即拨打119电话报警

【答案】A

【解析】发生火灾时,电梯的供电系统会随时断电,烟也会向电梯井道内蹿,故不能

乘电梯逃生。室内着火,不能立即打开门窗,以防空气流通造成火势蔓延。发生火

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能防止吸入燃烧时生成的烟尘;气体受热密度变小,有毒

气体上升聚集在高处,故要蹲下靠近地面,迅速离开火灾现场。发生火灾时,如果

火势较大,应立即拨打119电话报警。

8.(2022四川成都期末,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

B.“可燃冰”是一种可以燃烧的冰,其主要成分为比0

C.煤等化石燃料若不充分燃烧,就可能产生黑烟,并生成CO等有害物质

D.有效提高煤等化石燃料的燃烧利用率,就相当于延长了化石能源的使用期限

【答案】B

【解析】“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

9.(2021广西梧州中考,8)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可燃物只要与氧气接触就能燃烧

B.家用电器着火时,应先切断电源

C.将木柴架空燃烧,是为了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

D.扑灭森林火灾时,可设置隔离带将树木与燃烧区隔离

【答案】A

【解析】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同时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10.(2022安徽合肥期末,7)如图是我国古代使用的火折子,竹筒帽盖上时,内部可燃

物保留火星。使用时,只需打开竹筒帽,对着火星轻轻一吹,可燃物就燃烧起来,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竹筒帽一|

IIL—竹筒

A.竹筒要盖上竹筒帽是为了减少与氧气接触

B.竹筒帽盖上时,装在竹筒内的可燃物也在发生氧化反应

C.打开竹筒帽,吹一吹,可燃物温度升高,剧烈燃烧

D.打开竹筒帽,吹一吹,增强了空气的流动,增加了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使可燃

物剧烈燃烧

【答案】C

【解析】竹筒盖上竹筒帽后减少了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使可燃物不能剧烈燃烧;竹

筒帽盖上时,内部可燃物保留火星,说明装在竹筒内的可燃物与少量氧气也能发生

氧化反应;打开竹筒帽,吹一吹,增强了空气的流动,增加了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

使可燃物剧烈燃烧。

11.(2021广西玉林中考,15)课堂上,老师用玻璃棒蘸取混有少许浓硫酸的高铳酸钾

固体去接触酒精灯灯芯,同学们惊奇地发现,酒精灯被点燃了!这就是神奇的化学

魔术“魔棒点灯”。在此过程中浓硫酸和高镒酸钾反应生成二氧化镒和氧气及其他物

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放出的热使玻璃棒点燃了酒精灯

B.二氧化铳能促使该反应更快进行

C.反应产生的氧气具有氧化性

D.实验结束老师用灯帽盖灭了酒精灯,利用的灭火原理是隔绝空气

【答案】B

【解析】高锌酸钾和浓硫酸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放出的热量使玻璃棒的温度达到了

酒精的着火点,故酒精灯被点燃;二氧化锌是该反应的生成物,不是催化剂;反应

产生的氧气具有氧化性;用灯帽盖灭酒精灯利用的灭火原理是隔绝空气。

12.(2021江苏盐城中考,1)2020年10月,我国建成全球首套千吨级液态太阳燃料合

成示范装置,其原理是:①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②电解水获得压;③比与CO?反

应合成绿色液态燃料CLOH。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太阳能是不可再生能源B.H?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

C.电解水反应属于分解反应D.该装置能捕获并资源化利

用C02

【答案】A

【解析】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氢气燃烧只生成水,不污染空气,且热值高,故氢

气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由题

图可知,该装置能捕获并资源化利用二氧化碳。

二、填空及简答题(共4小题,计42分)

13.(最新原创)(10分)2022年1月19日14时45分,辽宁大连甘井子区某居民楼发

生火灾,起火原因系住宅内长明酥油灯引燃灯架装饰物,进而引燃沙发、衣物及泡

沫地垫等可燃物。

(1)从物质燃烧的条件看,灯架装饰物是。

(2)居民慌忙打开房门,致使火势迅速扩大,其原因是

(3)楼内居民发现后,一边拨打“119”,一边采取了下列自救措施,其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用湿毛巾捂住口鼻②低下身子沿着墙壁跑出火

灾区

③立即跳楼逃生④藏在衣柜里等待救援

(4)某同学通过此事件后,认真学习灭火知识,做了以下实验,用两种方法熄灭蜡烛

火焰,两个实验依据的灭火原理分别是:实验

1,

实验2。

【答案】:

(1)可燃物

(2)空气流动增加了室内氧气的含量

⑶①②

(4)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隔绝氧气

【解析】:

(1)从燃烧条件看,灯架装饰物是可燃物。

(2)打开房门,空气对流,室内氧气的含量增加,促进了燃烧。

(3)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能防止燃烧产生的烟尘进入呼吸道;燃烧产生的有害气体与

烟尘汇聚在上方,故应低下身子沿着墙壁跑离火灾区;立即跳楼逃生或藏在衣柜里

等待救援,可能会造成更大的伤害。

(4)吹灭蜡烛的灭火原理是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用杯子扣住燃着的蜡烛

使火焰熄灭,是通过隔绝氧气灭火。

14.(2022重庆永川期末,19)(10分)能源、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1)目前,人类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石油和天然气等。天然

气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埋藏于海底,将来可能会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是(填“可燃冰”“氢

气”或“汽油”)。

(3)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某些气体会污染环境,其中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

—(填两种)。为控制化石燃料产生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将

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转化为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CA)和水,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

⑴煤CH4+20Z点燃.C02+2H20

(2)可燃冰

催化剂

(3)二氧化硫(或S02)>二氧化氮(或N02)2co2+6H2=C2H4+4H2

【解析】:

(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完全燃烧生

成二氧化碳和水。

(2)埋藏于海底,将来可能会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是可燃冰。

(3)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气体中,形成酸雨的主要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

15.(教材P目变式题)(12分)为防止家用燃气泄漏造成危险,可在家中安装报警器,根

据家中使用燃料的情况,确定报警器应安装的位置。已知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为29。

(1)小科家使用的燃料是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是丙烯(C3H6),小科应选择哪一种安装

方法?(填标号),选择这种方法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2)有一天夜间,密闭厨房安装的报警器响了,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呢?

(3)写出丙烯(C3H。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4)使燃料充分燃烧,对于节约能源非常重要,发现燃气灶的火焰呈黄色或橙色,锅

底还出现黑色,此时需要调(填“大”或“小”)灶具的进风口;若家用燃

气从液化石油气改为天然气,需要调(填“大”或“小”)灶具的进风口。

【答案】:

(1)乙因为CHe的相对分子质量比空气大,所以液化石油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2)关闭燃气阀门,打开门窗通风

(3)2C3H6+902,卓燃6C02+6H20

(4)大小

【解析】:

(1)因为C3H6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2,而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29,所以液化石

油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因此报警器应安装在图乙所示位置。

⑵密闭厨房安装的报警器响了,应该立即关闭燃气阀门,打开门窗通风。

(3)丙烯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4)燃气灶的火焰呈黄色或橙色,锅底还出现黑色,说明氧气不足,导致燃气燃烧不

充分,此时需要将灶具的进风口调大;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由丙烯充分燃烧

的化学方程式与甲烷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知,燃烧相同体积的丙烯和甲烷(相同

条件下,相同体积的丙烯与甲烷所含分子数相同),后者需要的氧气少,若家用燃气

从液化石油气改为天然气,此时应将灶具的进风口调小。

16.(2022广西桂林期末,22)(10分)为了解防火、灭火知识,小李同学做了如图1(夹

持仪器略去)探究:

实验过程:第1步,通入N?一段时间后,点燃酒精灯,a、b中均无明显现象;第2

步,熄灭酒精灯,立即改通5,a中无明显现象,b中红磷燃烧。

(1)第1步中,点燃酒精灯前,先通入N?一段时间的目的是

(2)对比第2步a、b中的实验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3)与图2相比,小李同学实验最明显的优点是;

(4)小李同学实验的第2步中使用的氧气是通过加热分解一种暗紫色固体制得的,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填字母)。

A.煤气泄漏时,应立即关闭阀门,开窗通风

B.油锅着火,可以用锅盖盖灭

C.室内起火时,应打开门窗,避免吸入浓烟

D.大楼里着火时,应该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俯下身子逃出火灾区

【答案】:

(1)排净装置内的空气,验证物质燃烧需要氧气(2)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3)

环保

(4)2KMnO4K2MnO4+MnO2+O2t(5)ABD

【解析】:

(1)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支持燃烧,不可燃,第1步中,点燃酒精灯前,先通入

氮气一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