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1
总
则
1.0.1为全面推进杭州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实施,进一步提升我市无障碍环境
建设水平,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全龄化、复合度和连续性,实现无障碍环境建
设包容共享、共建共管、以人为本、平等参与的目标,从而改善人居环境,方便
人民群众的社会生活,制定本指南。
1.0.2本指南适用于杭州市域范围内新建、改建、扩建的城市道路,城市广场,城
市绿地,公共建筑,居住区、居住建筑,工业建筑,村镇社区的无障碍设计。指
南未涉及的建筑和公共空间,可参照本指南要求执行。
1.0.3无障碍设计应符合国土空间规划的总体要求,遵循实用、易行和广泛受益
的原则,并与周边环境、建筑风貌相协调。
1.0.4无障碍设计应与杭州市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结合,应与杭州市无
障碍专项规划相衔接。
1.0.5应融合杭州智慧化、数字化优势,依托城市大脑,建立信息无障碍平台,
提高信息无障碍建设水平。
1.0.6建设过程中的建设管理应按本指南实施。
1.0.7各类场所的无障碍设计除应符合本指南所规定的内容外,尚应符合国家及
地方现行规范和标准的相关规定。
2
2
术
语
2.0.1无障碍融合设计syncreticaccessibledesign
将无障碍设计与总体设计相结合,强调全龄化、复合度和连续性,提高环境
设计的通适性,消解无障碍设施的特殊性,扩大可利用人群,实现大美无障
碍目标的设计方法。
2.0.2无障碍设计专篇specificaccessibledesign
包含场地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标识设计和器物设计,从方案设计、
初步设计到施工图设计均需体现的专项设计说明。
2.0.3无障碍通行流线accessiblecirculation
在城市开敞空间、建筑场地、建筑内部的不同区域,保障残障人士、老年人
和其他有需求的人自主安全地通行的交通流线。
2.0.4平坡地形rampterrain
地面坡度不大于1:20,且地坪过渡高差不大于10mm的地形。
2.0.5无障碍坡道accessibleramp
在坡度、宽度、高度、地面材质、扶手形式等方面方便行动障碍者通行的坡
道。
2.0.6社会民生服务类建筑socialandlivelihoodservicesbuildings
包括城市服务场所、民政建筑、监管建筑等。
2.0.7无障碍厕所unisexwheelchair-accessiblelavatory
方便残障人士、老年人和其他有需求的人使用的小型无性别厕所。
3
2.0.8无障碍卫生间wheelchair-accessiblebathroom
设置在无障碍客房和无障碍住房、居室内,方便残障人士、老年人和其他有
需求的人使用的卫生间。
2.0.9第三卫生间gender-freewashroom
用于协助老、幼及行动不便者使用的厕所间。
2.0.10母婴室babycareroom
为便于哺乳期妇女给婴儿哺乳或集乳设置的专用房间。
2.0.11随身电子设备portableElectronicDevices
残障人士随身携带的电子智能辅助设备,如内置芯片的智能盲杖、语音导示
器和安装特定应用程序的手机等具有无障碍引导功能的设备。
2.0.12无障碍机动轮椅车停车位parkingspaceforcombustion-motor-driven
wheelchairs
方便行动障碍者停放机动轮椅车的停车位。
2.0.13容膝容脚空间kneeclearance
不小于宽750mm、高650mm、距地面高度250mm范围内进深不小于450mm、
其他部分进深不小于250mm的容纳乘轮椅者腿部和足部并满足其移动需求
的空间。
4
3
基本规定
3.0.1无障碍设计要坚持“逢棱必圆、逢台必坡、逢高必低、逢陡必缓、逢滑必
涩、逢沟必盖、逢缝必接、逢碍必除、逢险化吉、逢源左右”的理念。
3.0.2在器物、文化和制度三个层面体现无障碍设计“杭州模式”。在器物层面,
建设兼顾艺术性和可达性的城市空间;在文化层面,推动无障碍理念的普及;在
制度层面,实现无障碍设计专项审查和验收制度。
3.0.3无障碍设计应与城市设计、场地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标识设计和
器具设计相结合,形成一体化设计。并要求无障碍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步规划、
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
3.0.4新建、改(扩)建的项目均应在场地、建筑和室内装修等施工图设计中编制
无障碍设计专篇,确保无障碍设施的全龄化、复合度和连续性,且应与周边已有
的无障碍设施有效衔接。
3.0.5无障碍设施应保证安全及各类人群的使用方便,应满足坚固、适用、美观、
经济的要求。
5
4
无障碍环境融合设计要求
4.1无障碍通行设施
4.1.1无障碍通行类设施包括缘石坡道、盲道、无障碍出入口、无障碍坡道、无障
碍通道、楼梯、无障碍电梯、门与门禁、扶手、无障碍机动车/机动轮椅车停车位。
4.1.2缘石坡道应符合下列规定(图4.1.2a、b、c、d):
1缘石坡道坡面应平整、防滑、不积水,宜优先选用全宽式单面坡缘石坡道;
2缘石坡道上下坡处不应设置雨水箅子;设置阻车桩时,阻车桩的净间距不
应小于900mm;
图4.1.2a路口全宽式坡缘石坡道平面图4.1.2b路口全宽式坡缘石坡道轴测
图4.1.2c人行道全宽式坡缘石坡道平面图4.1.2d人行道全宽式坡缘石坡道轴测
6
3缘石坡道顶端处应留有过渡空间,过渡空间沿坡口一边不应小于坡口宽
度,另一边长度不应小于900mm;
4缘石坡道的坡口与车行道之间不应设高差;
5缘石坡道下口离路缘石250mm~300mm处应设置提示盲道,提示盲道的
长度应与缘石坡道的宽度相对应(图4.1.3)。
4.1.3缘石坡道的坡度应符合下列规定(图4.1.3):
1全宽式单面坡缘石坡道的坡度不应大于1:20;
2其他形式的缘石坡道的坡度不应大于1:12,且不宜大于1:20。
图4.1.3各类缘石坡道做法图示
7
4.1.4缘石坡道的宽度应符合下列规定(图4.1.3):
1全宽式单面缘石坡道的宽度应与人行道宽度相同;
2三面缘石坡道的正面坡道宽度均不应小于1.20m;
3其他形式的缘石坡道的坡口宽度均不应小于1.50m。
4.1.5盲道应符合下列规定:
1盲道按其使用功能可分为行进盲道和提示盲道(图4.1.5-1);
2盲道的铺设应保证视觉障碍者安全行走和辨别方向
3盲道铺设应连续,并应避开障碍物,任何设施不得占用;
4盲道的纹路应凸出路面4mm高;
5盲道应与相邻人行道铺面的颜色或材质形成差异,宜采用中黄色;
6盲道型材表面应作防滑处理;
7需要安全警示和提示处应设置提示盲道,其长度应与需安全警示和提示的
范围相对应。
图4.1.5-1常用规格盲道砖
8
4.1.6行进盲道应符合下列规定:
1行进盲道应与人行道的走向一致,其宽度宜为250mm~500mm;人行道宽
度允许时,进行盲道的设置宜考虑为非机动车停车预留空间;
2行进盲道宜在距围墙、花台、绿化带250mm~500mm处设置;如无树池,
行进盲道与路缘石上沿在同一水平面时,距路缘石不应小于500mm,行进
盲道比路缘石上沿低时,距路缘石不应小于250mm(图4.1.6-2);
3行进盲道的触感条规格应符合表4.1.6的规定;
4当井盖无法避开盲道时,宜采用顶面与路面同标高且上部可设置盲道的下
沉式井盖;设置下沉式井盖确有困难时,可采用直接通过型井盖
(图4.1.6-4);
5除以下情况外,当人行道通行净宽不大于1.50m,可不设行进盲道:
1)对于改建道路,改建前设有行进盲道;
2)道路两端均设有盲道;
3)道路节点断面发生变化导致的局部人行道通行净宽小于1.50m。
9
表4.1.6
行进盲道触感条与提示盲道触感圆点规格
行进盲道触感条规格
提示盲道触感圆点规格
部位
尺寸要求(mm)
部位
尺寸要求(mm)
面宽
25
表面直径
25
底宽
35
地面直径
35
高度
4
圆点高度
4
中心距
62~75
圆点中心距
50
图4.1.6-2盲道与障碍物关系
图4.1.6-4盲道与井盖关系
10
4.1.7提示盲道应符合下列规定:
1行进盲道的起点、终点、小于135°的转弯处,应设置提示盲道,其宽度
不应小于300mm,且不应小于行进盲道的宽度(图4.1.7-1);
2人行道中的提示盲道应设置在距台阶、坡道和障碍物等250mm~300mm
处;人行横道、人行天桥、人行通道等设施的出入口处应设置提示盲道,位
置距出入口处250mm~300mm;
3提示盲道的触感圆点规格应符合表4.1.6的规定。
4.1.8无障碍出入口包括平坡出入口、同时设置台阶和无障碍坡道的出入口(图
4.1.8a)、同时设置台阶和升降平台的出入口(图4.1.8b)等,宜优先采用平坡出
入口。
图4.1.8a同时设置台阶和无障碍坡道的出入口图示
图4.1.8b同时设置台阶和升降平台的出入口图示
11
4.1.9无障碍出入口应符合下列规定:
1出入口的地面应平整、防滑;
2室外地面滤水箅子孔洞宽度或直径不应大于13mm,条状孔洞应垂直于通
行方向;
3同时设置台阶和升降平台的出入口宜只用于受场地限制无法改造坡道的
工程,并应符合本指南第4.1.19条的有关规定;
4除平坡出入口外(图4.1.9-4),无障碍出入口的门前应设置平台;在门完
全开启的状态下,平台的净深度不应小于1.50m,人员密集场所、大中型公
共建筑、设有电梯的高层住宅及公寓建筑无障碍出入口的平台净深度不应小
于2.00m;
5无障碍出入口的上方应设雨篷,深度不宜小于1.50m;
6设置出入口闸机时,至少有一台开启后的通行净宽不应小于900mm,或
者在紧邻闸机处设置供乘轮椅者通行的出入口,通行净宽不应小于900mm;
7无障碍出入口及其通道安全范围内的平台临空侧应设置安全阻挡措施。
图4.1.7-1行进盲道小于135°转弯处设置提示盲道图示
图4.1.9-4无障碍出入口图示图4.1.8c升降平台出入口图示
12
4.1.10无障碍出入口的的坡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平坡出入口的地面坡度不应大于1:20,当场地条件比较好时,不宜大于
1:30;
2同时设置台阶和无障碍坡道的出入口,无障碍坡道的坡度应符合本指南第
4.1.11、4.1.12条的有关规定。
4.1.11无障碍坡道应符合下列规定:
1无障碍坡道宜设计成直线形、直角形或折返形(图4.1.11-1);
2无障碍坡道的通行净宽不应小于1.20m;
3无障碍坡道的高度超过300mm且纵向坡度大于1:20时,应在两侧设置扶
手,坡道与休息平台的扶手应保持连贯,并符合本指南第4.1.21条的有关规
定;
4无障碍坡道的坡面应平整、防滑、无反光;
5无障碍坡道的起点、终点和休息平台的通行净宽不应小于坡道的通行净
宽,水平长度不应小于1.50m,门扇开启和物体不应占用此范围空间;
6设置扶手的无障碍坡道临空侧应设置安全阻挡措施。
13
图4.1.11-1无障碍坡道图示
14
4.1.12无障碍坡道的坡度和坡段提升高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横向坡度不应大于1:50,纵向坡度不应大于1:12,当条件受限且坡段起
止点的高差不大于150mm时,纵向坡度不应大于1:10;
2每段坡道的提升高度应符合表4.1.12的规定。
表4.1.12
无障碍坡道的坡度、最大高度和水平长度
坡度
1:20
1:16
1:12
1:10
最大高度(m)
0.75
0.75
0.75
0.15
水平长度(m)
15.00
12.00
9.00
1.50
4.1.13无障碍通道的宽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无障碍通道的通行净宽不应小于1.20m,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的通行净宽
不应小于1.80m;无障碍通道上的门洞口应满足轮椅通行,通行净宽不应小
于900mm;
2室外通道不宜小于1.50m;
3检票通道、结算通道、闸机通道、安检通道应至少有1处的通行净宽不应
小于900mm,或者在紧邻处设置供乘轮椅者通行的无障碍通道,通行净宽
不应小于900mm。(图4.1.13-3)。
图4.1.13-3检票通道、结算通道、安检通道、闸机通道图示
15
4.1.14无障碍通道应符合下列规定:
1无障碍通道应连续,其地面应平整、防滑、反光小或无反光,且不宜设置
厚地毯;
2无障碍通道上有高差时,应设置无障碍坡道或缘石坡道;
3无障碍通道上有井盖、箅子时,井盖、箅子孔洞的宽度或直径不应大于
13mm,条状孔洞应垂直于通行方向;
4无障碍通道上的标识物、垃圾桶、座椅、灯柱、隔离墩、地灯和地面布线
(线槽)等设施均不应妨碍行动障碍者的独立通行。固定在无障碍通道、无
障碍坡道、楼梯的墙或柱面上的物体,突出部分大于100mm且底面距地面
高度小于2.00m时,其底面距地面高度不应大于600mm,且应保证有效通
行净宽。(图4.1.14-4);
5无障碍通道在临近地形险要地段处应设置安全防护设施,必要时应同时设
置安全警示线。
6墙体或固定设施的阳角处宜作圆角、切角处理或采用软性材料包裹;
7自动扶梯、楼梯等下部和其他室内外低矮空间可以进入时,应在净高不大
于2.00m处采取安全阻挡措施(图4.1.14-6)。
16
图4.1.14-4无障碍通道上的障碍物尺寸关系图示
图4.1.14-6无障碍通道保护区域图示
17
4.1.15视觉障碍者主要使用的楼梯和台阶应符合下列规定(图4.1.15a、b):
1宜采用直线形楼梯;
2不应采用无踢面和直角形突缘的踏步,踏面和踢面的颜色宜有区分和对
比;
3如采用栏杆式扶手,在栏杆下方宜设置安全阻挡措施;
4距踏步起点和终点250mm~300mm处应设置提示盲道,提示盲道的长度
应与梯段的宽度相对应;
5楼梯上行及下行的第一阶应在颜色或材质上与平台有明显区别;
6踏步防滑条、警示条等附着物均不应突出踏面。
4.1.16行动障碍者和视觉障碍者主要使用的三级及三级以上的台阶和楼梯应在
两侧设置扶手。
图4.1.15a无障碍楼梯平面图示
图4.1.15b无障碍楼梯剖面图示
18
4.1.17无障碍电梯的候梯厅应符合下列规定(图4.1.17a、b):
1电梯门前应设直径不小于1.50m的轮椅回转空间,公共建筑的候梯厅深度
不应小于1.80m;
2最高处呼叫按钮的中心点距地面高度应为0.85m~1.10m,且距内转角处侧
墙距离不应小于400mm,按钮应设置盲文标志;
3电梯门洞宜采用梯形入口,门洞宜朝外放大,最窄处净宽度不应小于
900mm;
4候梯厅应设电梯运行显示装置和抵达音响;
5宜在距地100mm~350mm高度设置脚部控制按钮;
6呼叫按钮前应设置提示盲道。
图4.1.17a无障碍电梯候梯厅平面图示
图4.1.17b无障碍电梯候梯厅立面图示
19
4.1.18无障碍电梯的轿厢应符合下列规定(图4.1.18a、b、c):
1新建和扩建建筑的电梯门开启后的通行净宽不应小于900mm,轿厢侧壁上
应设高0.90m~1.10m带盲文的选层按钮,盲文宜设于按钮旁;
2轿厢内应设电梯运行显示装置和报层音响;轿厢三面壁上应设高850mm~
900mm扶手,扶手应符合本指南第4.1.21条的有关规定;轿厢正面高900mm
处至顶部应安装镜子或采用有镜面效果的措施以满足无障碍使用的要求;
3轿厢的规格应依据建筑性质和使用要求的不同而选用;满足乘轮椅者使用
的最小轿厢规格,深度不应小于1.40m,宽度不应小于1.10m。同时满足乘
轮椅者使用和容纳担架的轿厢,如采用宽轿厢,深度不应小于1.50m,宽度
不应小于1.60m;如采用深轿厢,深度不应小于2.10m,宽度不应小于1.10m。
轿厢内部设施应满足无障碍要医疗建筑与康养类建筑宜选用病床专用电梯;
4无障碍电梯门应为水平滑动式门,完全开启时间应保持不小于3s。
图4.1.18a无障碍电梯平面图示
图4.1.18b无障碍电梯剖面图示图4.1.18c电梯按钮图示
20
4.1.19升降平台应符合下列规定:
1升降平台只适用于场地有限的改造工程;
2深度不应小于1.20m,宽度不应小于900mm,应设扶手、挡板及呼叫控制
按钮,呼叫控制按钮的高度应符合本指南第4.1.17条第2款的有关规定;
3应采用防止误入的安全防护措施;
4传送装置应有可靠的安全防护装置。
4.1.20门与门禁应符合下列规定(图4.1.20):
1满足无障碍要求的门应易于辨认,且不应设挡块和门槛,应保证方便开关
和安全通过;门口有高差时,高度不应大于15mm,并应以斜面过渡,斜面
的纵向坡度不应大于1:10;
2采用手动门时,新建和扩建建筑的门开启后的通行净宽不应小于900mm;
平开门的门扇外侧和里侧均应设置执手,执手应保证单手握拳操作,操作部
分距地面高度应为0.85m~1.00m;除防火门外,门开启所需的力度不应大于
25N;安装有闭门器的门,从闭门器最大受控角度到完全关闭前10°的闭门
时间不应小于3s;
3采用自动门时,新建和扩建建筑的门开启后的通行净宽不应小于1.00m;
自动门从开启最大状态到完全关闭状态的时间不应小于3s;
4采用玻璃门时,应有醒目的提示标志;开启扇左右两侧为玻璃隔断时,门
应与玻璃隔断在视觉上显著区分开,并应采取醒目且横跨玻璃门或隔断的提
示措施,提示措施距地面高度应为0.85m~1.50m;
5单扇手动门的门把手一侧和自动门的开关按钮一侧,应设宽度不小于
400mm的墙面;
6在门扇内外应留有直径不小于1.50m的轮椅回转空间;在连续设置多道门
时,两道门之间的距离除去门扇摆动的空间后的净间距不应小于1.50m;
7设置门禁时,宜同时配置高度为0.90m~1.20m的低位门禁设施;
8满足无碍要求的双向开启的门应在可视高度部分安装观察窗,通视部分的
下沿距地面高度不应大于850mm;
9在无障碍通道上不应使用旋转门。
21
图4.1.20门的无障碍设计要求图示
22
4.1.21扶手应符合下列规定(图4.1.21):
1无障碍单层扶手的高度应为850mm~900mm,无障碍双层扶手的上层扶手
高度应为850mm~900mm,下层扶手高度应为650mm~700mm;
2行动障碍者和视觉障碍者主要使用的楼梯、台阶和无障碍坡道的扶手应在
全长范围内保持连贯;
3行动障碍者和视觉障碍者主要使用的楼梯和台阶、无障碍坡道的扶手起点
和终点处应水平延伸,延伸长度不应小于300mm;扶手末端应向墙面或向
下延伸,延伸长度不应小于100mm;
4扶手应安装坚固,形状易于抓握,圆形扶手的直径应为35mm~50mm;矩
形扶于截面尺寸应为35mm~50mm,且宜在四角作半径不小于5mm的圆角
处理;
5扶手截面内侧与墙面的净距离不应小于40mm;
6扶手的材质宜选用防滑、热惰性指标好的材料;
7扶手应与背景有明显的颜色或亮度对比。
图4.1.21扶手设计图示
23
4.1.22无障碍机动车停车位应符合下列规定(图4.1.22):
1应将通行方便、行走距离路线短的停车位设为无障碍机动车停车位;
2地面应平整、防滑、不积水;坡度不应大于1:50;
3一侧应设宽度不小于1.20m的轮椅通道,轮椅通道与其所服务的停车位不
应有高差,与人行通道有高差处应设置缘石坡道,且应与无障碍通道衔接;
4地面应涂有停车线和轮椅通道线,应采用可认性强、牢固可靠、不影响通
行的涂料,颜色宜采用中黄色;
5应设置标识,地面喷涂的标识尺寸不宜小于1.00m×1.00m,立式标识牌的
尺寸不宜小于600mm(宽)×800mm(高);应设置引导标识,尺寸不宜小
于600mm(宽)×300mm(高);
6总停车数在100辆以下时应至少设置1个无障碍机动车停车位,100辆以
上时应设置不少于总停车数1%的无障碍机动车停车位;城市广场、公共绿
地、城市道路等场所的停车位应设置不少于总停车数2%的无障碍机动车停
车位。
图4.1.22无障碍机动车位布置图示
24
4.1.23无障碍机动轮椅车停车位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宜在室外场地的适合位置设置无障碍机动轮椅车停车位,且与机动车停车
区有一定分隔(图4.1.23);
2地面应平整、防滑、不积水,坡度不大于1:50;
3最小宽度宜为1.00m,长度宜为2.10m,有条件时一侧宜设宽度不小于
1.20m的通道;
4无障碍机动轮椅车停车位的地面应涂有停车线、轮椅通道线和标识,并应
设置引导标识。
4.1.24无障碍小汽(客)车上客和落客区的尺寸不应小于2.40m×7.00m,和人行
通道有高差处应设置缘石坡道,且应与无障碍通道衔接。
图4.1.23无障碍机动轮椅车停车位布置图示
25
4.2无障碍服务设施
4.2.1无障碍服务设施包括无障碍厕所、第三卫生间、无障碍厕位、无障碍洗手
盆、无障碍小便器、无障碍坐便器、安全抓杆、母婴室、洗浴设施、更衣设施、
低位服务设施、轮椅席位和救助呼叫装置(图4.2.1)。
4.2.2无障碍厕所的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单独设置;
2出入口、室内空间、地面材质及设施应满足无障碍使用要求;
3应至少包括无障碍坐便器、无障碍洗手盆、多功能台、低位挂衣钩和救助
呼叫装置,并宜设置无障碍小便器。
4.2.3第三卫生间的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满足本指南第4.2.2条的规定;
2应配设全龄化无障碍使用设施,至少应包括儿童坐便器、儿童洗手盆和婴
儿安全座椅。
图4.2.1卫生间无障碍无障碍服务设施设计图示图4.1.19升降平台图示
26
4.2.4无障碍厕所应符合下列规定(图4.2.4):
1位置应靠近公共卫生间(厕所),面积不应小于4.00㎡,内部应留有直径
不小于1.50m的轮椅回转空间;
2应设置水平滑动式门或向外开启的平开门,宜采用电动移门,平开门的门
扇外侧和里侧均应设置扶手,扶手应保证单手握拳操作,操作部分距地面高
度应为0.85m~1.0m,在门扇里侧应采用门外可紧急开启的门锁;
3地面应防滑、不积水;
4坐便器应符合本指南第4.2.8条的有关规定,洗手盆应符合本指南4.2.6条
的有关规定;
5多功能台长度不宜小于700mm,宽度不宜小于400mm,高度宜在
600mm~900mm之间;空间有限时,宜为可上翻式;
6安全抓杆的设计应符合本指南第4.2.9条的有关规定;
7挂衣钩距地高度不应大于1.20m;
8救助呼叫装置的设置应符合本指南第4.2.17条的有关规定;
9满足第三卫生间(图4.2.4-9a、b)要求的无障碍厕所,面积不应小于6.50
㎡,门净宽不应小于1.00m,儿童坐便器高度宜为300mm;
10宜增设语音提示功能。
图4.2.4无障碍厕所图示
27
图4.2.4-9a第三卫生间图示
图4.2.4-9b第三卫生间平面图示
28
4.2.5无障碍厕位应符合下列规定(图4.2.5a、b):
1无障碍厕位应方便乘轮椅者到达和进出,尺寸不宜小于2.00m×1.50m,不
应小于1.80m×1.50m;
2无障碍厕位的门宜向外开启,如向内开启,需在开启后厕位内留有直径不
小于1.50m的轮椅回转空间,门的通行净宽不应小于900mm;平开门的门
扇外侧和里侧均应设置扶手,扶手应保证单手握拳操作,操作部分距地面高
度应为0.85m~1.00m,并应采用门外可紧急开启的插销;
3厕位内应设无障碍坐便器;
4宜在距地高度不大于1.20m处设置挂衣钩。
图4.2.5a无障碍厕位平面图示
图4.2.5b无障碍厕位图示
29
4.2.6无障碍洗手盆应符合下列规定(图4.2.6):
1水嘴中心距侧墙应大于550mm,其底部应留出宽750mm、高650mm、距
地面高度250mm范围内进深不小于450mm、其他部分进深不小于250mm
的容膝容脚空间,出水龙头应采用杠杆式水龙头或感应式自动出水方式;
2洗手盆高度不应大于800mm,儿童洗手盆高度应为500mm~550mm;
3洗手盆上方应安装镜子,镜子反光面的底端距地面的高度不应大于
1.00m,镜子宜防雾;
4安全抓杆宜设在洗手盆两侧50mm处,距地高度800mm,长度不小于
500mm,距洗手盆前端20mm~30mm宜设置安全抓杆;安全抓杆应安装牢
固,内侧距墙不应小于40mm;台式洗手盆的两侧可不设安全抓杆;
5洗手液、取纸器等宜靠近无障碍洗手盆设置,且操作点高度不应大于
1.2m。
图4.2.6无障碍洗手盆图示
30
4.2.7无障碍小便器(图4.2.7)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下口距地面高度不应大于400mm;
2应在小便器两侧设置长度为550mm的水平安全抓杆,距地面高度应为
900mm;应在小便器上部设置支撑安全抓杆,距地面高度应为1.20m。
图4.2.7无障碍小便器图示
31
4.2.8无障碍坐便器应符合下列规定(图4.2.8a、b):
1无障碍坐便器两侧应设置安全抓杆,轮椅接近坐便器一侧应设置可垂直或
水平90°旋转的水平抓杆,另一侧应设置L形抓杆;水平安全抓杆距坐便
器的上沿高度应为250mm~350mm,长度不应小于700mm;无障碍坐便器另
一侧L形安全抓杆的水平部分距坐便器的上沿高度应为250mm~350mm,长
度不应小于700mm;其竖向部分应设置在坐便器前端150mm~250mm,竖向
部分顶部距地面高度应为1.40m~1.60m;两侧安全抓杆的间距应为
700mm~750mm;
2水箱控制装置应位于易于触及的位置,且应可自动操作、单手或单拳操作,
操作所需力度不应大于25N;取纸器应设在无障碍坐便器的侧前方,高度距
无障碍坐便器的上沿应为150mm~450mm;
图4.2.8a无障碍坐便器图示
32
图4.2.8b无障碍坐便器图示
33
4.2.9安全抓杆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安全抓杆宜选用耐潮湿、防滑、热惰性好的材料;
2安全抓杆外径应为30mm~40mm,固定在墙壁上的,应离墙留出不小于
40mm的抓握空间;
3安全抓杆应坚固耐用,并能承受100kg以上荷载。
4.2.10母婴室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母婴室面积不宜小于10.00㎡;应有独立的出入口,如必须与公共场所卫
生间贴邻的,其出入口应错开布置且互不干扰;
2母婴室地面应平整、防滑;
3母婴室宜划分哺乳区、护理区和休憩区;哺乳区与护理区、休憩区之间,
或哺乳单间之间,宜通过隔墙或拉帘(空间受限时)隔开;哺乳区内应设置
座椅和放置哺乳有关用品的桌子;
4应配置哺乳座椅、婴儿护理台、婴儿安全座椅、提供热水和洗手液的洗手
台、婴儿床,大型母婴室(图4.2.10-4)应设置儿童洗手盆;婴儿护理台面
尺寸(长×宽)宜为900mm×600mm,台面距地面高度宜为850mm~950mm,
并应配备安全扣;儿童洗手盆台面距地面高度宜为500mm~550mm,宽度宜
为400mm~450mm;婴儿安全座椅不可设置于转角,当设置在隔墙处时,应
保证墙体坚固稳定;
5宜提供纸巾、湿巾纸;应根据使用需求配备电源插座;应配备垃圾桶;
6母婴室内距地面高度1.30m以下的内墙阳角、窗台及窗口竖边等阳角处,
应处应作圆角、切角处理或采用软性材料包裹;
7条件充裕时,宜配备恒温空调、尿不湿自动销售机、呼叫设备。
34
图4.2.10-4大型母婴室图示
35
4.2.11无障碍洗浴设施应符合下列规定(图4.2.11):
1无障碍洗浴设施包括更衣、淋浴间、盆浴间、厕位和洗手盆等;
2无障碍洗浴设施的门应满足无障碍要求,入口和室内空间应方便乘轮椅者
进入和使用,内部应能保证轮椅进行回转,回转直径不小于1.50m;
3地面应防滑、不积水;
4淋浴间入口应采用活动门帘;
5厕位应符合本指南第4.2.5条的有关规定,洗手盆应符合本指南第4.2.6条
的有关规定。
图4.2.11无障碍洗浴设施平面图示
36
4.2.12无障碍淋浴间应符合下列规定(图4.2.12a、b):
1无障碍淋浴间的短边宽度不应小于1.50m,淋浴间前应设一块不小于
1.50m×0.8m的净空间,和淋浴间入口平行的一边的长度不应小于1.50m;
2淋浴间坐台应安装牢固,高度应为400mm~450mm,深度应为
400mm~500mm,宽度应为500mm~550mm;当设置活动座椅时,应有靠背
和扶手,且能平稳放置;
3应设置L形安全抓杆,其水平部分距坐台高度应为250mm~350mm,长度
不应小于700mm,其垂直部分应设置在淋浴间坐台前端,顶部距地面高度
应为1.40m~1.60m;
4控制淋浴的开关距地面高度不应大于1.00m;应设置一个手持的喷头,其
支架高度距地面高度不应大于1.20m,淋浴软管长度不应小于1.50m。
5毛巾架的高度不应大于1.20m。
图4.2.12a无障碍淋浴间平面图示
图4.2.12b无障碍淋浴间立面图示
37
4.2.13无障碍盆浴间应符合下列规定(图4.2.13a、b):
1浴盆侧面应设不小于1.50m×0.80m的净空间,和浴盆平行的一边的长度
不应小于1.50m;
2浴盆距地面高度不应大于450mm;在浴盆一端设置方便进入和使用的坐
台,其深度不应小于400mm;
2沿浴盆长边应设高600mm和900mm的两层安全抓杆,水平长度不小
800mm;洗浴坐台旁应设高900mm、水平长度不小于600mm的安全抓杆;
3毛巾架的高度不应大于1.20m。
图4.2.13a无障碍盆浴间平面图示
图4.2.13b无障碍盆浴间立面图示
38
4.2.14无障碍更衣设施应符合下列规定(图4.2.14):
1宜设置更衣坐凳,其高度应为400mm~450mm,深度不小于450mm,坐凳
两侧宜距地面高700mm设长度不小于700mm的水平安全抓杆,抓杆宜为可
上翻形式;
2固定挂衣钩距地高度不应大于1.20m;
3储物柜的操作高度不应大于1.20m,其前方应设直径不小于1.50m的轮椅
回转空间。
图4.2.14无障碍更衣设施图示
39
4.2.15低位服务设施应符合下列规定(图4.2.15):
1设置低位服务设施的范围包括问询台、问询台、接待处、收银台、服务窗
口、电话台、安检验证台、行李托运台、借阅台、各种业务台、饮水设施等;
2当设置饮水机、自动取款机、自动售票机、自动贩卖机等时,每个区域的
不同类型设施应至少有1台为低位服务设施;
3低位服务设施上表面距地面高度宜为700mm~850mm,台面的下部应留出
不小于宽750mm、高650mm、距地面高度250mm范围内进深不小于450mm、
其他部分进深不小于250mm的容膝容脚空间;
4低位服务设施前的通道宽度不宜小于1.20m,且应有轮椅回转空间,回转
直径不小于1.50m。
图4.2.15低位服务设施图示
40
4.2.16轮椅席位应符合下列规定(图4.2.16):
1轮椅席位应设在便于疏散的位置,不得设在公共通道范围内;
2轮椅席位区应通过无障碍通行设施与疏散出口、公共服务、卫生间、讲台
等必要的功能空间和设施连接;观众厅内通往轮椅席位的通道宽度不应小
于1.20m;
3每个轮椅席位的净尺寸深度不应小于1.30m,宽度不应小于800mm;地面
坡度不应大于1:50,且应平整、防滑,在边缘处宜安装栏杆或栏板;
4在轮椅席位上观看演出和比赛的视线不应受到遮挡,但也不应遮挡他人的
视线;
5在轮椅席位旁或在邻近的观众席内应设置1:1的陪护席位;
6观众席为100座及以下时应至少设置1个轮椅席位;101座~400座时应至
少设置2个轮椅席位;400座以上时,每增加200个座位应至少增设1个轮
椅席位;
图4.2.16轮椅席位图示
41
4.2.17救助呼叫装置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救助呼叫装置按钮应为红色;应能发出连续的、易于听见、引起警觉的声
音;
2无障碍坐便器侧前方,距离坐便器前缘200mm~300mm,距离地面
400mm~500mm,应设置救助呼叫装置,并可增设拉绳;并宜在坐便器侧边,
距离地面高度0.90m~1.20m间增设一处救助呼叫装置;救助呼叫装置与安
全抓杆的设置不应互相影响(图4.2.17-2);
3无障碍洗手盆侧边,距离地面100mm~300mm宜设置低位救助呼叫装置;
4无障碍小便器侧边,距离地面900mm宜设置救助呼叫装置,
100mm~300mm宜设置低位救助呼叫装置;
5无障碍淋浴坐凳侧前方,距离坐凳前缘200mm~300mm,距离地面
400mm~500mm,应设置救助呼叫装置,且宜在坐凳前缘500mm~700mm,
距离地面100mm~300mm增设低位救助呼叫装置;
6无障碍浴盆坐台侧墙上,距离地面600mm高度,距离坐凳前缘
200mm~300mm,应设置救助呼叫装置;
7无障碍更衣凳侧边,距离地面100mm~300mm宜设置低位救助呼叫装置;
8无障碍住房、客房和宿舍的居室内,应配置救助呼叫装置,高度为
400mm~500mm,且不应被其他家具遮挡;卫生间内救助呼叫装置的设置应
符合本条文以上各款的规定。
图4.2.17-2卫生间内救助呼叫装置按钮布置图示
42
4.3无障碍信息交流设施
4.3.1无障碍信息交流设施应纳入城市环境或建筑内部的引导标识系统,应能连
续并清楚地指明无障碍设施的走向及位置。无障碍信息交流设施包括视觉标识、
触觉标识、听觉标识、感应标识以及交互标识。视觉标识包括名称标识、方向标
识、说明标识、危险标识、限制标识等;触觉标识包括盲文标牌、盲文按钮、盲
文地图等;听觉标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视频点播服务运营合同3篇
- 2024年水产养殖场地租赁合同附养殖技术支持服务3篇
- 2024年版技术开发合同:委托方提供技术需求受托方研发新技术并交付成果的合同
- 酒店员工激励奖励管理
- 2025版高档酒店房间升级修缮合同2篇
- 核磁共振科护士的服务总结
- 2024年纺织品出口分包合同协议书
- 《电工与电子技术》课件第2章
- 心理咨询室护士工作总结
- 急诊护士的工作回顾
-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说课
- 河北省石家庄市药品零售药店企业药房名单目录
- 《来自地球的力》名师教案
- 食堂亏损分析报告范文5篇
- 锚杆锚索钻机操作规程
- 《录音技术与艺术》课程教学大纲
-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下册教材解读分析精编ppt
- InternationalSettlementsLecture3InternationalClearingSystems
- (完整版)景观园林工程施工规范和技术要求
- (完整版)六年级转述句练习题
- 苏武传作文素材整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