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武传(节选)
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单于使陵至
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日:"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
心欲相待。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前长君为奉车,从至
雍极阳宫,扶单下除,触柱折辕,劾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孺卿
从祠河东后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
捕,不得,惶恐饮药而死。来时,木木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子卿妇年少,
闻已更嫁矣。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人生如朝露,
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保宫。子卿不欲降,
何以过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
卿尚复谁为乎?愿听陵计,勿复有云。“武日:"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
就,位列管,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链,
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无复再言!”
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选文二
答苏武书(节选)
然陵不死,有所为也,故欲如前书之言,报恩于国主耳,诚以虚死不如立节,灭
名不如报德也。昔范蠡不殉会稽之耻,曹沫不死三败之辱,卒复勾践之仇,报鲁
国之羞。区区之心,窃慕此耳。何图志未立而怨已成,计未从而骨肉受刑,此陵
所以仰天椎心而泣血也。
足下又云:“汉与功臣不薄。”陵先将军,功略盖天地,义勇冠三军,徒失贵臣
之意,到身绝域之表。此功臣义士所以负戟而长叹者也!何谓“不薄”哉?陵谓
足下当享芳中之荐,受千乘之赏。闻子之归,赐不过二百万,位不过典属国,无
尺土之封加子之勤。而妨功害能之臣尽为万户侯亲戚贪佞之类悉为廊庙宰子尚如
此陵复何望哉?且汉厚诛陵以不死,薄赏子以守节,欲使远听之臣望风驰命,此
实难矣,所以每顾而不悔者也。陵虽孤恩,汉亦负德。愿足下勿复望陵。
(选自李陵《答苏武书》,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亚项的一项是()
A.武使匈奴使:出使
8今得杀身自效效:效力、出力
C.诚以虚死不如立节诚:实在、确实
D.何图志未立而怨已成图:料想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国谓武曰蒙故业,国遗策
13.空自苦亡人之地临不测之渊
。报恩于国主耳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D.且汉厚诛陵以不死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3.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诚甘奉之
A.单于电:其节B.忧劳可以举国
C.天下百集响应D.内立法度
4.下列各项中,特殊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皆为陛下所成就
A.送匈奴使留在汉者8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P.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S.下列对文中面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而妨功害能之臣尽/为万户侯/亲戚贪佞/之类悉为廊庙宰/子尚如此/陵复
何望哉?
8.而妨功害能之臣/尽为万户侯/亲戚贪佞之类/悉为廊庙宰/子尚如此/陵复
何望哉?
C.而妨功害能之臣/尽为万户侯/亲戚贪佞/之类悉为廊庙宰子尚/如此/陵复
何望哉?
D.而妨功害能之臣尽/为万户侯/亲戚贪佞之类/悉为廊庙宰子尚/如此/陵复
何望哉?
6.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亚项的一项是()
A.“扶辇下除",辇,皇帝的车子;除,是门与屏(今所谓照壁)之间的通
道。
B.”太夫人已不幸”,太夫人,称苏武的祖母。不幸,遭遇了不幸运的事情。
。“位列将,爵通侯”,列将,一般将军的总称。通侯,爵位名,汉朝继承秦
制。
D.“茅土之荐“茅土”,白茅和五色土,为古代受封者得以有国建社的表
征。
7.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一交代了李陵和苏武感情“素厚":李陵不仅对苏家的变故关心了解,
而且亲自为其祖母送葬,如今又为了改善苏武的伙食而不辞辛劳亲至大海上
为他“置酒设乐不
8.选文一李陵劝说苏武的话既事实清楚又入情入理,大大震动了苏武的内心,
以致苏武无言以对,只能以君臣父子、以死报君的套语陈词来答复李陵。
。选文二李陵自陈内心,他“不死”是为报恩,并列举了范蠡、曹沫、勾践的
例子来说明这样做法自古有之,自己没有成功,所以痛苦地吐血悲伤。
D.选文二李陵不同意苏武“汉与功臣不薄”的说法,他从自己先祖李广遭际
讲起,至苏武滞留匈奴十九年归汉却未得到厚遇的现状,斥责了汉廷做法的
不妥。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
(2)陵虽孤恩,汉亦负德。
(3)陵先将军,功略盖天地,义勇冠三军,徒失贵臣之意,到身绝域之表。
不请从选文一内容中概括,李陵从哪些方面劝说苏武投降匈奴?
【答案】B2.B3.A4.C5.86.87.D
8.(工)人生像早晨的露水,(一下子就消失了,)何必久久地这样折磨自己!
(2)我虽然辜负了汉朝的恩情,汉朝也亏对了我的功德。
(3)我已故的祖父李广,身任将军,其功绩略谋盖天地,忠义勇气冠于全军,
只是因为不屑迎合当朝权贵的心意,结果在边远的疆场自杀身亡。9.(i)
待遇方面:匈奴方面会“虚心相待”,即投降后会得到好的待遇。(2)结局方面:
预料苏武会终老匈奴,不会再回归汉廷,“终不得归汉”,所作所为无意义,他
的表现汉廷也不会知道。(3)家庭方面:苏武的母亲去世,兄弟惨死,妻子改
嫁,皇权薄凉,人情冷暖,不必再为家庭纠结负累。(4)朝廷方面:皇帝年高
老迈,法令无常,常常杀灭大臣,回归后福祸难料。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实词含义的能力。
效”,效忠,报效。句意:现在得到牺牲自己以效忠国家的机会。
故选0。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虚词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第一个“因",介词,趁机;句意:李陵趁机对苏武说。
第二个“因",动词,沿袭;句意:承接已有的基业,沿袭前代策略。
区第一个"之",连词,的;句意:白白地在荒无人烟的地方受苦。
第二个“之",连词,的;句意:往下看着深不可测的黄河。
C.第一个“于",介词,对;句意:对国君报恩罢了。
第二个“于",表被动;句意:聪明勇敢的人反而常被所溺爱的人或事困扰。
D.第一个“以",介词,因为;句意:而且汉朝对我的不死就严加诛戮。
第二个“以“,连词,来;句意:焚烧诸子百家的著作,来使百姓愚蠢。
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
例句:“乐”,意动用法,以……为乐,认为快乐。句意:实在是非常快乐。
A."壮”,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豪壮。句意:单于钦佩他的气节。
兴”,使动用法,使……兴盛。句意: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
云",名词作状语,像云一样。句意:天下人如同云一样聚集起来。
内",名词作状语,在国内。句意:在国内设立法度。
故选Ao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
例句:被动句,“为……所……”表被动。句意:都是被皇帝栽培提拔起来的。
A.定语后置句,应为“送留在汉者匈奴使*句意:护送扣留在汉朝的匈奴使者。
B.判断句。句意:屈原,名字叫平,是楚王的同姓。
C.被动句,“为"表被动。句意:秦王子婴死在别人(项羽)手里,被天下人耻笑,
这是为什么呢?
D.状语后置句,应为“方其以组系燕父子*句意:当庄宗用绳子捆绑着燕王父
子。
故选C。
S.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而那些排斥功臣、扼杀人才的朝臣,都成了万户侯;皇亲国戚或奉迎拍马
之流,都成了朝廷政权的主宰。您尚且如此,我还有什么希望呢?
“尽为万户侯”,动宾结构,联系紧密,不可断开,排除AD;
“亲戚贪佞之类","亲戚贪佞"作“类”的定语,不可断开,排除C。
故选0。
6.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太夫人,称苏武的祖母。不幸,遭遇了不幸运的事情”错误。太夫人,称苏
武的母亲。不幸,对去世的委婉说法。
故选0。
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亲自为其祖母送葬,如今又为了改善苏武的伙食而不辞辛劳亲至大海上为
他,置酒设乐"‘错误。"海上”指北海,为匈奴北境,不是大海;李陵是为苏母”送
葬'李陵“置酒设乐”的目的是劝降苏武。
8"震动了苏武的内心,以致苏武无言以对,只能以君臣父子、以死报君的套
语陈词来答复李陵”错误。苏武并不是被李陵的话震动的无言以对,他的话也不
是陈词套语,而是他的肺腑之言。
C.”并列举了范蠡、曹沫、勾践的例子来说明这样做法自古有之,自己没有成
功,所以痛苦地吐血悲伤”错误。没有列举勾践事例,“卒复勾践之仇”的主语是
范蠡。“泣血”不是吐血,原因也不是因为没成功,而是被汉廷杀害家人以及自
己的想法不被朝廷理解以致与自己初衷背离而气愤的。
故选D。
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能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C1)"何",何必;“自苦”,宾语前置,应为"苦自,折磨自己;
(2)"孤",通"辜”,辜负;“负”,亏待。
(3)“先”,已故的;“冠”,居于首位;“失",不符合;“绝域之表",边远的
疆场。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
由“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可知,待遇方面:匈
奴方面会“虚心相待”,即投降后会得到好的待遇。
由“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可知,结局方面:预料苏
武会终老匈奴,不会再回归汉廷,“终不得归汉”,所作所为无意义,他的表现
汉廷也不会知道。
由“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械阳宫,扶辇下除,触柱折辕,劾大不敬,伏剑自刎,
赐钱二百万以葬。孺卿从祠河东后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
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死。来时,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
阳陵。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
不可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可知,家庭方面:苏武的母亲去世,兄
弟惨死,妻子改嫁,皇权薄凉,人情冷暖,不必再为家庭纠结负累。
由“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
谁为乎?”可知,朝廷方面:皇帝年高老迈,法令无常,常常杀灭大臣,回归后
福祸难料。
参考译文:
苏武传(节选)
当初,苏武与李陵都为侍中。苏武出使匈奴的第二年,季陵投降匈奴,不敢访求
苏武。时间一久,单于派遣李陵去北海,为苏武安排了酒宴和歌舞。李陵趁机对
苏武说:“单于听说我与你交情一向深厚,所以派我来劝说足下,愿谦诚地相待
你。你终究不能回归本朝了,白白地在荒无人烟的地方受苦,你对汉廷的信义又
怎能有所表现呢?以前你的大哥苏嘉做奉车都尉,跟随皇上到雍横阳宫,扶着皇
帝的车驾下殿阶,碰到柱子,折断了车辕,被定为大不敬的罪,用剑自杀了,只
不过赐钱二百万用以下葬。你弟弟孺卿跟随皇上去祭祀河东土神,骑着马的宦官
与驸马争船,把驸马推下去掉到河中淹死了。骑着马的宦官逃走了,皇上命令孺
卿去追捕,他抓不到,因害怕而服毒自杀。我离开长安的时候,你的母亲已去世,
我送葬到阳陵。你的夫人年纪还轻,听说已改嫁了,家中只有两个妹妹,两个女
儿和一个男孩,如今又过了十多年,生死不知。人生像早晨的露水,何必长久地
像这样折磨自己!我刚投降时,精神恍惚,几乎要发狂,自己痛心对不起汉廷,
加上老母拘禁在保宫,你不想投降的心情,怎能超过当时我李陵呢!并且皇上年
纪大了,法令随时变更,大臣无罪而全家被杀的有几十家,安危不可预料,你还
打算为谁守节呢?希望你听从我的劝告,不栗再说什么了!“苏武说:“我苏武
父子无功劳和恩德,都是皇帝栽培提拔起来的,官职升到列将,爵位封为通侯,
兄弟三人都是皇帝的亲近之臣,常常愿意为朝廷牺牲一切。现在得到牺牲自己以
效忠国家的机会,即使受到斧钺和汤链这样的极刑,我也心甘情愿。大臣侍奉君
王,就像儿子侍奉父亲,儿子为父亲而死,没有什么可遗憾的,希望你不栗再说
了!”
苏武被扣在匈奴共十九年,当初壮年出使,等到回来,胡须头发全都白了。
答苏武书(节选)
既然如此,那么,我之所以不死,是因为想有所作为。本来是想如前一封信上所
说的那样,栗向皇上报恩啊。实在因为徒然死去不如树立名节,身死名灭不如报
答恩德。前代范蠡不因会稽山投降之耻而殉国,曹沫不因三战三败之辱而自杀,
终于,范蠡为越王勾践报了仇,曹沫为鲁国雪了耻。我一点赤诚心意,就是暗自
景仰他们的作为。哪里料到志向没有实现,怨责之声已四起;计划尚未实行,亲
人作刀下之鬼,这就是我面对苍天推心泣血的原因啊!
您又说道:“汉朝给功臣的待遇并不菲薄。”我已故的祖父李广,身任将军,其
功绩略谋盖天地,忠义勇气冠于全军,只是因为不屑迎合当朝权贵的心意,结果
在边远的疆场自杀身亡。这就是功臣义士手持兵刃叹息不止的原因。怎么能说待
遇“不薄”呢?我认为您应当享受封领地、赏千乘的诸侯待遇。可是,听说您回
国后,赏赐不过二百万,封官不过典属国之职,并没有一尺土的封赏,来奖励您
多年来对国家的效忠。而那些排斥功臣、扼杀人才的朝臣,都成了万户侯;皇亲
国戚或奉迎拍马之流,都成了朝廷政权的主宰。您尚且如此,我还有什么希望呢?
像这样,汉朝因为我未能死节而施以严厉的惩罚,您坚贞守节又只给予微薄的奖
赏,要想叫远方的臣民急切地投奔效命,这实在是难以办到的,所以我常常想到
这事却不觉得后悔。我虽然辜负了汉朝的恩情,汉朝也亏对了我的功德。希望您
不必再盼着我归汉了。
(2022春•上海奉贤•高二校考期中)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一)
《屈原列传》(节选)
长子顷襄王立,以其弟子兰为令尹。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屈平
既螂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
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竺志焉。然终无可奈何,故不可以反。卒
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人君不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然亡国破家相随用,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
贤也。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
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
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尊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
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日:"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
是以见放。“渔父日:"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
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铺其糟而啜其醵?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
放为?“屈原日:"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
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
之温度?”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二)
《苏武传》(节选)
单于使卫律召武受睁。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
自刺。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医。凿地为坎,置爆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
血。武气绝,半日复息。惠等哭,舆归营。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
率张胜。
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剑斩虞常已,律日:“汉使
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举剑欲击之,胜请降。律谓武曰:
“副有罪,当相坐。“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复举剑柱之,武
不动。律日:“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
寿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
律日:"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复欲见我,尚可得乎?”武
骂律曰:"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且
单于信女,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南越杀汉使者,屠
为九郡。宛王杀汉使者,头县北阙。朝鲜杀汉使者,即时诛灭。独匈奴未耳。若
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
W.解释下列加点词
(1)屈平既雄之
(2)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3)人君无愚智贤不肖
(4)然亡国破家相随属
(s)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6)单于使卫律召武受群
(7)而收率张胜
(8)马畜穿山
")空以身售草野
(工。)复举剑坦之
11.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A.被发行吟泽畔8.畔主背亲C.头县北阙D.何不畲甫其糟而啜其
幅
12.下列句子不属于被动句的一项()
A.兵挫地削8.外欺于张仪C.何以汝为见D.而自令见放为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2)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
14.茅坤评价《屈原列传》“以议论行叙事体”,即采用在叙事中插入议论的写
法,请结合语段(一)予以分析。
语段(二)画浪线部分苏武对卫律的斥责很有逻辑,请加以分析。
【答案】1(9.(工)痛恨
(2)表达
(3)无论;不管
(4)接连
(5)诋毁;说坏话
(6)审讯
(7)关押
(8)充满
(q)滋润
(工O)比划11.D12.C13.(工)谁能让自己清白的身躯,蒙
受外物的污染呢?
(2)苏武的伤势逐渐好了。单于派使者通知苏武,一起来判处虞常,想趁这个
机会使苏武投降。14.示例:“以议论行叙事体”是在叙事中间往往插入或
长或短的议论。选段第一段叙述楚国“兵挫地削"、楚怀王客死秦国的命运,“冀
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然终
无可奈何,故不可以反。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是议论的写法,作者评价怀
王的昏庸;选段第三段采用记叙的写法,记叙屈原与渔父的对话,对话中又有议
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与“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蟆”,彰显
两人不同的价值观,从而表明屈原高洁的思想。首先斥责卫律背叛汉
朝与亲人,不愿再见卫律(不愿投降);接着进一步斥责卫律不能公正审判,这
样做会导致两国相斗的后果;最后再次表明自己不会投降,义正辞严警告杀使者
的后果是导致匈奴灭亡。思路层层递进,语气越来越激烈。
【解析】W.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
(1)嫉:痛恨。句意:屈原也为此怨恨子兰。
(2)致:表达。句意:一篇作品中,都再三表现出来这种想法。
(3)无:无论;不管。句意:国君无论愚笨或明智、贤明或昏庸。
(4)属:接连。句意:然而国破家亡的事接连发生。
(5)短:诋毁;说坏话。句意:终于让上官大夫在顷襄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
(6)辞:审讯。句意:单于派卫律召唤苏武来受审讯。
(7)系:关押。句意:而把张胜逮捕监禁起来。
(8)弥:充满。句意:马和其他牲畜满山。
(9)膏:滋润。句意:白白地用身体滋润草地。
(工O)拟:比划。句意:卫律又举剑对准苏武比划。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含义之通假字的能力。
A.被,通"披",披散。句意:披着头发在泽畔边走边吟诗。
氏畔,通"叛",背叛。句意:背叛皇上、抛弃亲人。
C.县,通"悬",悬挂。句意:头颅被悬挂在宫殿的北门。
D.无通假字。句意:为什么不吃点酒糟,喝点薄酒?
故选D。
22.本题考查学生把握并辨析文言句式的能力。
A.被动句,"挫""削"意义上表被动。句意:军队被挫败,土地被削减。
B.被动句,“于"字表被动。句意:在外被张仪所欺骗。
C宾语前置句和介宾后置句,正常语序“以何见汝为”。句意:我为什么要见你!
D.被动句,“见"字表被动。句意:却使自己被放逐呢?
故选C。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工)“身之察察”,定语后置,清白的身躯;“汶汶",玷污。
(2)“益",逐渐;“晓”,通知,告知;“会论”,会同判决罪犯死刑;"因。
趁着;“降",使……投降。
1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语段表达方式的能力。
根据题干“'以议论行叙事体',即采用在叙事中插入议论的写法”的提示,可知要
分析《屈原列传》中在叙事中插入议论的写法。
《屈原列传》的显著特点,就是它不像其他史传文那样以叙事为主。主要原因在
于先秦文献中有关屈原事迹的记载本来很少,特别是秦始皇燔毁六国典籍后,有
关屈原的记载,更几乎是荡然无存,要凭史料来写出屈原的伟大精神和伟大人格
是不可能的。这就是这篇列传为什么要采用“以议论行叙事”写法的根本原因。
就具体内容来说,第一段先简洁叙事,即“长子顷襄王立,以其弟子兰为令尹。
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接着从屈原和楚王两个角度展开议论。
第三段是叙述屈原投江前与渔父谈话的事情,在这段对话中,屈原表明了自己的
心志,他的心志也是在叙事中以议论的形式来表达的。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章语言艺术特点的能力。
“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首先表明
自己鲜明的态度:卫律是一个不顾恩义叛主背亲之人,自己价值观与之不同,绝
不会因他的花言巧语而投降。
“且单于信女,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南越杀汉使者,
屠为九郡。宛王杀汉使者,头县北阙。朝鲜杀汉使者,即时诛灭。独匈奴未耳。
接着指斥卫律辜负单于的信任,不公平审判,反而打算借此机会杀害汉朝使者,
挑起匈奴与汉朝两国的战争,连举两个杀害汉朝使者导致国灭的历史事件,点出
问题的严重性。
“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再次表明自己绝不投
降的态度,指出卫律这么做最终只会导致两国相斗,而匈奴国灭。
先从道德恩义上指斥卫律,再从行为处事上指斥卫律,最后点出其肆意行事的后
果,思路层层递进,语气越来越激烈。
参考译文:
(一)
《屈原列传》(节选)
怀王的长子顷襄王即位,任用他的弟弟子兰为令尹。楚国人都抱怨子兰,因为他
劝怀王入秦而最终未能回来。屈原也为此怨恨子兰,虽然流放在外,仍然眷恋着
楚国,心里挂念着怀王,念念不忘返回朝廷。他希望国君总有一天醒悟,世俗总
有一天改变。屈原关怀君王,想振兴国家改变楚国的形势,一篇作品中,都再三
表现出来这种想法。然而终于无可奈何,所以不能够返回朝廷。由此可以看出怀
王始终没有觉悟啊。国君无论愚笨或明智、贤明或昏庸,没有不想求得忠臣来为
自己服务,选拔贤才来辅助自己的。然而国破家亡的事接连发生,而圣明君主治
理好国家的多少世代也没有出现,这是因为所谓忠臣并不忠,所谓贤臣并不贤。
怀王因为不明白忠臣的职分,所以在内被郑袖所迷惑,在外被张仪所欺骗,疏远
屈原而信任上官大夫和令尹子兰,军队被挫败,土地被削减,失去了六个郡,自
己也被扣留死在秦国,为天下人所耻笑。这是不了解人的祸害。……
令尹子兰得知屈原怨恨他,非常愤怒,终于让上官大夫在顷襄王面前说屈原的坏
话。顷襄王发怒,就放逐了屈原。
屈原到了江滨,披散头发,在水泽边一面走,一面吟咏着。脸色憔悴,形体面貌
像枯死的树木一样毫无生气。渔父看见他,便问道:“您不是三闾大夫吗?为什
么来到这儿?“屈原说:"整个世界都是混浊的,只有我一人清白;众人都沉醉,
只有我一人清醒。因此被放逐。”渔父说:“聪明贤哲的人,不受外界事物的束
缚,而能够随着世俗变化。整个世界都混浊,为什么不随大流而且推波助澜呢?
众人都沉醉,为什么不吃点酒糟,喝点薄酒?为什么要怀抱美玉一般的品质,却
使自己被放逐呢?“屈原说:"我听说,刚洗过头的一定要弹去帽上的灰沙,刚
洗过澡的一定栗抖掉衣上的尘土。谁能让自己清白的身躯,蒙受外物的污染呢?
宁可投入长流的大江而葬身于江鱼的腹中。又哪能使自己高洁的品质,去蒙受世
俗的尘垢呢?”于是他写了《怀沙》赋……于是抱着石头,就自投汨罗江而死。
(二)
《苏武传》(节选)
单于派卫律召唤苏武来受审讯。苏武对常惠说:“丧失气节、玷辱使命,即使活
着,还有什么脸面回到家乡去呢!”说着拔出佩带的刀自刎,卫律大吃一惊,亲
自抱住、扶好苏武,派人骑快马去找医生。医生在地上挖一个坑,在坑中点燃微
火,然后把苏武脸朝下放在坑上,轻敲他的背部,让淤血流出来。苏武本来已经
断了气,这样过了好半天才恢复气息。常惠等人哭泣着,用车子把苏武抬回营帐。
单于认为苏武的气节值得敬佩,早晚派人探望、问候苏武,而把张胜逮捕监禁起
来。
苏武的伤势逐渐好了。单于派使者通知苏武,一起来审处虞常,想借这个机会使
苏武投降。剑斩虞常后,卫律说:“汉使张胜,谋杀单于亲近的大臣,判处死罪。
单于招降的人,赦免他们的罪。”举剑要击杀张胜,张胜请求投降。卫律对苏武
说:“副使有罪,应该连坐到你。“苏武说:"我本来就没有参与谋划,又不是他
的亲属,怎么谈得上连坐?“卫律又举剑对准苏武,苏武岩然不动。卫律说:“苏
君!我卫律以前背弃汉廷,归顺匈奴,幸运地受到单于的大恩,赐我爵号,让我
称王;拥有奴隶数万、马和其他牲畜满山,如此富贵!苏君你今日投降,明日也
是这样。白白地用身体给草地做肥料,又有谁知道你呢!"苏武毫无反应。卫律
说:"你通过我而投降,我与你结为兄弟;今天不听我的安排,以后再想见我,
还能得到机会吗?”苏武痛骂卫律说:“你做人家的臣下,不顾及恩德义理,背
叛皇上、抛弃亲人,在异族那里做投降的奴隶,我为什么要见你!况且单于信任
你,让你决定别人的死活,而你却居心不平,不主持公道,反而想要使汉皇帝和
匈奴单于二主相斗,旁观两国的灾祸和损失!南越王杀汉使者,结果九郡被平定。
宛王杀汉使者,自己头颅被悬挂在宫殿的北门。朝鲜王杀汉使者,随即被讨平。
唯独匈奴未受惩罚。你明知道我决不会投降,想要使汉和匈奴互相攻打。匈奴的
灾祸,将从杀死我苏武开始了!
(2022春•上海浦东新•高二上海市实验学校校考期中)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
题。
(一)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
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日:"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
是以见放。"渔父日:"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
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有甫其糟而啜其醵?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
放为?“屈原日:"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
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
之温度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二)
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剑斩虞常已,律日:“汉使
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举剑欲击之,胜请降。律谓武
日:"副有罪,当相坐。“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复举剑拟之,
武不动。律日:"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
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
应。律日:"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
武骂律日:"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女为见!
且单于信女,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若知我不降明,
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
(《汉书・李广苏建传》)
16.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1)何不畲甫其糟而吸其酶(2)而蒙世之同蟆乎①)武至愈(4)会诊虞
常
17.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A.①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蟾乎②空以身膏草野
8.①乃作《怀沙》书赋②匈奴之祸,从我始矣!
C.①而自令见放为②后虽欲复见我
D.①与君为兄弟②何以女为见
18.翻译文段(一)中划横线的句子。
19.分析两个语段塑造人物形象手法的相同之处。
【答案】16.(1)啜:喝;(2)温蟆:尘滓重积的样子;(3)益:逐渐、
渐渐;(4)论:判罪。17.A18.屈原到了江滨,披散头发,在水
泽边一面走,一面吟咏着。脸色憔悴,形体面貌像枯死的树木一样毫无生气。
工不(工)典型的人物语言描写。选段(一)通过屈原与渔父的对话,展现了
屈原舍生取义、不愿折节保身,誓死同黑暗势力斗争的不屈人格;选段(二)面
对卫律以富贵利诱,苏武一番义正辞严的指斥,展现了苏武“富贵不能淫”“威武
不能屈”的大丈夫气节。
(2)鲜明的对比手法。选段(一)将渔父的圆滑的处世之道与屈原不愿与世俗
同流合污,甘愿以死明志的人生态度对比,展现了屈原的高洁和不屈。选段(二)
通过张胜、卫律与苏武的对比,展现了苏武大义凛然,为了民族尊严和汉王朝的
利益,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解析】1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1)啜:动词,喝。句意:为什么不吃点酒糟,喝点薄酒?
(2)温蟆:形容词,尘滓重积的样子。句意:蒙受外物的污染。
(3)益:副词,逐渐、渐渐。句意:苏武的伤势逐渐好了。
(4)论:动词,判罪。句意:一起来审处虞常。
1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①介词,用、让。句意:谁能让自己清白的身躯,蒙受外物的污染呢?
②介词,用。句意:白白地用身体给草地做肥料。
B.①助词,连接定语和中心词,可不译。句意:于是他写了《怀沙》赋。
②助词,的。句意:匈奴的灾祸,将从杀死我苏武开始了!
C.①助词,表被动。句意:却使自己被放逐呢?
②动词,看见。句意:以后再想见我,还能得到机会吗?
D.①动词,成为。句意:我与你结为兄弟。
②语气词,呢。句意:我为什么要见你呢!
故选Ao
2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重点词:“至于",到;"被",通"披”;"颜色”,脸色;“形容”,形体面貌。
19.本题考查学生人物塑造手法的鉴赏能力。
注意是塑造人物形象手法的“相同"之处。
(工)典型的人物语言描写。
选段(一)中,描写了屈原与渔父的一段对话,面对渔父"举世混浊,何不随其
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畲甫其糟而啜其酶?”的劝说,屈原回答,“新沐者
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
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蟆乎?”屈原虽然身处厄境,但
在人生立命的大节问题上,其原则立场却是一贯的,决不苟且。在屈原看来,常
人都懂得,刚洗了发,会弹去帽子上的灰尘,新洗了澡,要抖去衣服上的污屑,
以保持自身的清洁。那么,一个自身清白,正道直行的高洁之士,岂能为名禄地
位而改变节操,丧失自己崇高的人格和政治信念,被污浊的社会风气浸染呢!所
以,屈原以“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明志,宁愿舍生取义,葬身鱼腹,不
愿折节保身而瓦全,显示出决不向黑暗势力妥协的伟大人格力量!
选段(二)中,当卫律谓之当连坐时,苏武据理反驳,“本无谋,又非亲属,何
谓相坐?'当卫律以富贵利诱时,苏武一番义正辞严的指斥,显示了高尚的气
节,“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女为见!且单于
信女,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
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卫律软硬兼施的失败,正见苏武的过人胆略
和斗争艺术。选段中的语言描写展现了苏武“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大丈
夫气节。
(2)鲜明的对比手法。
为了表现屈原的人生追求,选段(一)中塑造了两个形象,一个是"举世皆浊我
独清,举世皆醉我独醒”的屈原,另一个是“不凝滞于物,与世推移”的渔父。从
渔父劝屈原的话“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畲甫其糟而啜其酶?”,
可以看出渔父推崇一种圆滑处世的态度,这种圆滑体现的是一种君子处世的人生
态度,遇治则仕,遇乱则隐。但是这种态度未免过于圆滑,有随波逐流之嫌。至
于屈原,其志气高洁,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甘愿以死明志。通过渔父与屈原的
人生态度对比,展现了屈原的高洁和不屈。
为了突出表现苏武的民族气节,选段(二)中着重写了两个叛徒,与苏武形成鲜
明对比:一个是副使张胜,一个是为虎作帐的卫律。“举剑欲击之,胜请降”,
张胜在死亡面前没有坚守气节;"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
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卫律以丧失气节的
投降换取荣华富贵还沾沾自喜。他们都在匈奴的威势面前丧失了民族气节,拜倒
在敌人脚下。唯独苏武大义凛然,为了民族尊严和汉王朝的利益,宁死不屈。
参考译文:
(一)
屈原到了江滨,披散头发,在水泽边一面走,一面吟咏着。脸色憔悴,形体面貌
像枯死的树木一样毫无生气。渔父看见他,便问道:“您不是三闾大夫吗?为什
么来到这儿?“屈原说:"整个世界都是混浊的,只有我一人清白;众人都沉醉,
只有我一人清醒。因此被放逐。”渔父说:“聪明贤哲的人,不受外界事物的束
缚,而能够随着世俗变化。整个世界都混浊,为什么不随大流而且推波助澜呢?
众人都沉醉,为什么不吃点酒糟,喝点薄酒?为什么要怀抱美玉一般的品质,却
使自己被放逐呢?“屈原说:"我听说,刚洗过头的一定要弹去帽上的灰沙,刚
洗过澡的一定栗抖掉衣上的尘土。谁能让自己清白的身躯,蒙受外物的污染呢?
宁可投入长流的大江而葬身于江鱼的腹中。又哪能使自己高洁的品质,去蒙受世
俗的尘垢呢?”于是他写了《怀沙》赋。因此抱着石头,就自投汨罗江而死。
(二)
苏武的伤势逐渐好了。单于派使者通知苏武,一起来审处虞常,想借这个机会使
苏武投降。剑斩虞常后,卫律说:“汉使张胜,谋杀单于亲近的大臣,判处死罪。
单于招降的人,赦免他们的罪。”举剑栗击杀张胜,张胜请求投降。卫律对苏武
说:“副使有罪,应该连坐到你。“苏武说:“我本来就没有参与谋划,又不是他
的亲属,怎么谈得上连坐?“卫律又举剑对准苏武,苏武措然不动。卫律说:“苏
君!我卫律以前背弃汉廷,归顺匈奴,幸运地受到单于的大恩,赐我爵号,让我
称王;拥有奴隶数万、马和其他牲畜满山,如此富贵!苏君你今日投降,明日也
是这样。白白地用身体给草地做肥料,又有谁知道你呢!"苏武毫无反应。卫律
说:"你通过我而投降,我与你结为兄弟;今天不听我的安排,以后再想见我,
还能得到机会吗?”
苏武痛骂卫律说:"你做人家的臣下,不顾及恩德义理,背叛皇上、抛弃亲人,
在异族那里做投降的奴隶,我为什么要见你!况且单于信任你,让你决定别人的
死活,而你却居心不平,不主持公道,反而想要使汉皇帝和匈奴单于二主相斗,
旁观两国的灾祸和损失!你明知道我决不会投降,想要使汉和匈奴互相攻打。匈
奴的灾祸,将从杀死我苏武开始了!
(2022春•上海松江•高二上海市松江二中校考期中)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汉书•苏武传》(节选)
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迨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剑斩虞常已,律日:“汉使
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举剑欲击之,胜请降。律谓武曰:
“副有罪,当相坐。“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复举剑拟之,武
不动。律日:“苏君,律前为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
弥山,富贵如此!”武不应。律日:"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
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日:"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
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
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
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藏,瓶乳
乃得归。
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单于使陵至
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日:"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
心欲相待。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前长君为奉车,从至
雍械阳宫,扶辇下除,触柱折辕,劾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陵始
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保宫。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武日:
“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链,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
亡所恨,愿勿复再言!”
(二)《后汉书•班固列传》(节选)
论日:司马迁、班固父子,其言史官载籍之作,大义粲然著矣。议者咸称二子有
良史之才。迁文直而事核,固文赡而事详。若固之序事赡而不秽详而有体使读之
者亶亶①而不厌信哉其能成名也。其论议常排死节,否正直,而不叙杀身成仁之
为美,则轻仁义,贱守节愈矣。
【注】①亶亶(W才):不倦。
2d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歪理的一项是()
A.单于使使晓武,会迨虞常论:判罪
8.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当:应当
C.扶辇下除,触柱折辕除:殿阶
D.律前或汉归匈奴负:背叛
2.1.下面各句的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举贤以自佐B.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C.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D.子卿尚复谁为乎
22.下列对加点词的词类活用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①单于"其节②天南雪③得夜见汉使④反欲斗两主⑤诚甘乐之⑥区汉
节牧羊⑦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⑧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A.①⑥/②③/④⑧/⑤⑦B.①④/②⑤/③⑦/⑥⑧
C.①⑤/②⑥/③⑦/④⑧D.①⑤/②⑥/③④/⑦⑧
2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
24.下列对选文二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若固之序/事赡而不秽/详而有体/使读之者亶亶/而不厌信哉其能成名也
B.若固之序事/赡而不秽/详而有体/使读之者亶亶而不厌/信哉其能成名也
C.若固之序/事赡而不秽详/而有体/使读之者亶亶而不厌/信哉其能成名也
D.若固之/序事赡而不秽/详而有体/使读之者亶亶而不厌/信哉其能成名也
25.范晔评论《汉书》“其论议常排死节,否正直,而不叙杀身成仁之为美,则
轻仁义,贱守节愈矣。”大意是说《汉书》有“缺少正确评价标准,看轻仁义和
气节”的不足之处,请结合选文(一)谈谈你是否赞同这种看法?并说明理由。
【答案】2dB21.C22.C23.你本是汉朝臣子,不顾恩德道
义,背叛主上,背弃双亲,在异族那里做俘虏,要见你干什么?24.B
2s.不赞同。虽然《苏武传》不像《史记》中有大段“太史公曰”等评论性文字,
没有直接写出作者的评论文字,但却鲜明表达作者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
理由如下:
①通过卫律的嚣张无耻和李陵的卑微求全,对比写出苏武的大义凛然和坚贞不屈。
②通过卫律卖主求荣、趋利避害、不顾恩义、叛主背亲的行为,嚣张无耻,不可
一世的嘴脸,与李陵兵败而叛国,具有矛盾、痛苦、忧愤、懦弱的情绪形成对比,
表达班固对卫律的憎恶,对李陵的同情惋惜之情。
③通过苏武被囚禁流放以前两度要自杀,后来又想方设法要活下去,这看似矛盾
的行为背后,实则表明苏武对单于和卫律阴谋的抗争,阐明汉使的气节不可折辱
的大义。
④班固转述苏武”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镶,诚甘乐之”之语。无不表现出
作者对其赞颂肯定之情,可知《汉书》“重仁义,贵气节”。/不能得出《汉书》
“轻仁义,贱守节”的看法。
【解析】20.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B.当:判处。句意:汉使张胜,谋杀单于亲近的大臣,判处死罪。
故选0。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
A.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举贤以佐自“。句意:选拔贤才来辅助自己。
8.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不施仁义而攻守之势异也*句意:不施行仁政而
使攻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啊。
C.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留在汉匈奴使”。句意:
于是派遣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出使,持旄节护送扣留在汉的匈奴使者回国。
D.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子卿尚复为谁乎*句意:你(苏武)还打算为谁
守节呢?
故选C。
2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
①壮: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很壮烈。句意:单于认为苏武的气节壮烈。
②雨:名词作动词,下(雨、雪)。句意:天上下起了雪。
③夜:名词作状语,在晚上。句意:得以在晚上见到了汉使。
④斗: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斗。句意:想要使汉和匈奴互相攻打。
⑤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句意:我也心甘情愿。
⑥杖:名词作动词,拄着。句意:拄着汉朝的旄节牧羊。
⑦上:名词作状语,向上。句意:我李陵与卫律罪孽深重,向上到了天,无以复
加。
⑧归: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回去。句意:全部送还了汉廷使节路充国等人。
①⑤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②⑥为名词作动词;③⑦为名词作状语;④⑧为动词
的使动用法。
故选C。
2.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重点词:"畔",通"叛。背叛;“亲",双亲;“何以汝为见”,宾语前置句,要
见你干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河南省信阳市(2024年-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统编版课后作业((上下)学期)试卷及答案
- 2024年《高等数学2》教案设计:案例分析与启示
- 2024年20加减法课件:提升教学效果的策略
- 2024年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思维教案
- 2024年《条据》公开课教案: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 2024年市场营销学课件:创新与趋势
- 河南省南阳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 语文 含答案
- 2024年教案:深度解析20以内加减法的教学方法与技巧
- 2024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主题演讲稿(31篇)
- 2024年《剪窗花》教学课件
- 校企共建项目合同违约条款
- GB/T 16716.5-2024包装与环境第5部分:能量回收
- 中小学教师如何做课题研究设计课件
- 《1.6.1 余弦定理》说课稿
- 急诊医学测试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广州铁路(集团)公司招聘468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4年消防月全员消防安全知识专题培训-附20起典型火灾案例
- 恒牙临床解剖-上颌中切牙(牙体解剖学课件)
- 戏剧鉴赏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NBT 31021-2012风力发电企业科技文件规档规范
-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解析(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