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项二标题的含义及作用
知识梳理
1、标题含义一般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两个方面
(1)表层含义指标题的字面义和本义。
(2)深层含义可从以下角度分析:
①分析标题和文章主旨的关系。(可从文章表达的情感出发)
②分析标题与人物情感态度的关系。
③分析标题在结构上白的作用。
④分析标题的修辞义。首先将标题中运用的修辞还原,然后理解文章标题的内容。
⑤分析标题的双关义。
2、文章标题一般有以下几点作用
(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揭示文章中心。标题中往往会出现表示情感或作用的词语。
(3)交代文章线索标题往往是物,且在文中多次出现,贯穿全文。
(4)交代写作对象。
(5)新颖别致或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6)含义含蓄隽永,具有象征意义。
3、考试题型
标题作用:(1)为什么以“xx”为标题?或以“xx”为标题,有什么妙处?
【答题方法】标题含义+标题作用+内容分析。
(2)标题“xx”可否换成“xx”?
【答题方法】表明观点(不可以);结合主要内容、标题含义、标题作用分析;说明改后的不足。
标题含义:
(1)标题的含义是什么?
(2)文章标题具体指什么?
【答题方法】同上面1。
针对训练
一、一、(2023•四川凉山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梨花开了
青辰
①离上学的日子越来越近,我的学费还差一大截,母亲催促父亲想办法,父亲低头沉默着,光秃秃的
屋子里,有种被生活压迫的窒息感。我快快地问母亲,为什么不向邻居借点钱。母亲无奈地说:“借了之
后拿什么还,而且邻居比我们也好不到哪里去。”
②最后,父亲红着眼眶问我:“还想去上学吗?"我拼命点头。父亲朝我一挥手、我乖乖跟在他身后
朝后山走去。
③到后山要经过一片竹林,竹林里落了一层厚厚的竹叶和笋壳,踩上去嘎吱作响。我满腹疑惑,猜不
出父亲究竟要干什么。直到进入山中,父亲站在一棵腰身粗的大树前,压低嗓而对我说,只要咱们把这棵
树砍了,拖到集市上卖了,你的学费就有着落了。
④我大吃一惊。原来,父亲是要“偷”树。在那个年代,没有审批手续,即使自家的树也不可以砍,
情节严重的还会被抓起来坐牢。我知道,父亲也是万般无奈。可我绝不接受父亲为了我读书冒这样的险。
当时我就哭了,打定主意退学,不再让父母为难。
⑤开学前两天,父亲一进门就喜滋滋地冲我喊:“丫头,你可以上学了。村里出面联系学校,把你的
学费全免了...”躺在床上,多日魂不守含的我听完前半部分,瞬间回神,高兴地跳了起来。
⑥多年后,我读完大学回老家镇中学教书,假期就和父亲一起打理梨园。当年准备砍树的那片后山,
早就被父亲承包,种上了许多梨树。灿烂春阳下,梨花重重叠叠争相盛放,赶着来赴这场久违的邀约。在
星光、月光的映衬下,梨花散发出柔和的光芒,把整个乡村的夜晚渲染得明媚动人。
⑦梨花芳菲,白墙红瓦、翠竹掩映,仿佛一幅清新古典的田园画。途经的路人忍不住驻足观看,连声
夸赞。婚纱摄影馆的老板发现了这处美景胜地,特意推出父亲的梨园作为摄影景点,大受欢迎。渐渐地,
父亲的梨园成为远近闻名的风景,一到周末,三三两两周边城镇的居民就来此赏花游玩。
⑧村里发现了其中蕴藏的商机,做了个大胆的决定,号召其他人将闲置土地都种上梨树,并请技术员
到村里示范教授科学栽培梨树。在村里的动员下,母亲率先开办起家庭食堂,供游客吃饭,其他有条件的
人家也纷纷开起农家乐。七八年的时间,村子被打造成生态旅游村。春天,络绎不绝的游客来村里休闲观
光;初秋时,村里邀请外地客商前来参加品果订货会,分外热闹。
⑨记得第一年砂梨成熟时,父亲特意开车给我送来一箱梨。当时,我已调到县城工作并安家。我一口
咬下去,汁水流溢,甘甜润喉,眯着眼睛回味了好久。
⑩每到收获季节,父母总要留一小枝梨子在枝头,我不解其意,母亲说是要报恩。我问报谁的恩呢?
母亲说:“地啊,树啊,每个帮助过我们的人啊。"我笑了,我知道母亲除了想给游客们制造一点惊喜,
更多的是想给越来越多的鸟儿留下些许粮食。从母亲的言语间,我感受到了她的感激和谢意。过去的苦难
早已被岁月磨砺成闪亮的珍珠,在我们心里发出温润的光。今朝和往昔终于能平和共处,融于一体了。
(选自《小品文选刊》,有删改)
1.从修辞的角度品味文中第⑥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灿烂春阳下,梨花重重叠叠争相盛放,赶着来赴这场久违的邀约。
2.文章开头写了父亲带我去"偷"树这件事,请简要回答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3.每到收获季节,父母为什么总要留一小枝梨子在枝头?
4.“梨花开了”有什么含义?请简要回答。(考查标题含义)
二、(2023•江苏连云港中考真题)文学作品阅读课,老师节选了《从文自传》里的一篇文章作为阅读材料,
请完成下面小题。
我读一本小书的同时又读一本大书
沈从文
①我家中到那个新的学塾里去时,路上我可看到针铺门前永远必有一个老人戴了极大的眼镜,低下头
来在那里磨针。又可看到一个伞铺,大门敞开,做伞时十几个学徒一起工作,尽人欣赏。又有皮靴店,大
胖子皮匠,天热时总腆出一个大而黑的肚皮,用夹板绡鞋。又有个剃头铺,任何时节总有人手托一个小小
木盘,呆呆的在那里尽剃头师傅刮脸。又可看到一家染坊,有强壮多力的苗人,踹在凹形石碾上面,站得
高高的,手扶着墙上横木,偏左偏右的摇荡。又有三家苗人打豆腐的作坊,小腰白齿头包花帕的苗妇人,
时时刻刻口上都轻声唱歌,一面引逗缚在身背后包单里的小苗人,一面用放光的红铜勺舀取豆浆。又有铁
匠铺,制铁炉同风箱皆占据屋中,大门永远敞开着,时间即或再早一些,也可以看到一个小孩子两只手拉
着风箱横柄,把整个身子的分量前倾后倒,风箱于是就连续发出一种吼声,火炉上便放出一股臭烟同红光。
待到把赤红的热铁拉出搁放到铁砧上时,这个小东西,赶忙舞动细柄铁锤,把铁锤从身背后扬起,在身面
前落下,火花四溅的一下一下打着——日子一多,关于任何一件铁器的制造秩序,我也不会弄错了。我还
得经过一家扎冥器出租花轿的铺子,有白面无常鬼,蓝面阎罗王,鱼龙轿子,金童玉女。每天且可以从他
那里看出有多少人接亲,有多少冥器,那些定做的作品又成就了多少,换了些什么式样。并且还常常停顿
下来,看他们贴金,敷粉,涂色,一站许久。
②我就欢喜看那些东西,一面看一面明白了许多事情。
③我从不用心念书,但我从不在应当背诵时节无法对付。许多书总是临时来读十遍八遍,背诵时节却
居然琅琅上口,一字不遗,也似乎就由于这份小小聪明,学校把我同一般同学一样待遇,更使我轻视学校。
家中不了解我为什么不想上进,不好好地利用自己聪明用功,我不了解家中为什么只要我读书,不让我玩。
我自己总以为读书太容易了点,把认得的字记记那不算什么稀奇。最稀奇处,应当是另外那些人,在他那
份习惯下所做的一切事情。为什么骡子推磨时得把眼睛遮上?为什么刀得烧红时在盐水里一淬方能坚硬?
为什么雕佛像的会把木头雕成人形,所贴的金那么薄又用什么方法做成?为什么小铜匠会在一块铜板上钻
那么一个圆眼,刻花时刻得整整齐齐?这些古怪事情实在太多了。
④我生活中充满了疑问,都得我自己去找寻解答。我要知道的太多,所知道的又太少,有时便有点发
愁。就为的是白日里太野,各处去看,各处去听,还各处去嗅闻,死蛇的气味,腐草的气味,屠户身上的
气味,烧碗处土窑被雨以后放出的气味,要我说来虽当时无法用言语去形容,要我辨别却十分容易,蝙蝠
的声音,一只黄牛当屠户把刀进它喉中时叹息的声音,藏在田滕土穴中大黄喉蛇的鸣声,黑暗中鱼在水面
拨剌的微声,全因到耳边时分量不同,我也记得那么清清楚楚。因此回到家里时,夜间我便做出无数稀奇
古怪的梦。经常是梦向天上飞去,一直到金光闪烁中,终于大叫而醒。这些梦直到将近二十年后的如今,
还常常使我在半夜里无法安眠,既把我带回到那个过去的空虚里去,也把我带往空幻的宇宙里去。
⑤在我面前的世界已够宽广了,但我似乎就还得一个更宽广的世界。
(节选自《从文自传》岳麓书社2010年版有删改)
1.简要分析第①段画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2.文章第②段“我就欢喜看那些东西,一面看一面明白了许多事情”中的“许多事情”指哪些事情?请简
要概括。
3.如何理解文章标题中的“小书”和“大书”?作者更爱读哪本书?为什么?(考查标题含义)
4.沈从文善于描写平凡的人物,写出不平凡的美。你从文中读出了平凡人物哪些“不平凡的美”?
5.第④段画波浪线的句子与我们的作文主张“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或体验写作”是一致的,结合文本,谈
谈你的理解。
三、(2023•山东聊城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大地的滋味
刘江滨
①《道德经》中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这话多少有点令人沮丧。如
果我们换一个角度看,大地之上,有青黄赤白黑五色人目,有宫商角微羽五音贯耳,还有酸甜苦辣咸五味
咂舌,色、声,味都在大自然之间蓬勃地存在着,呈现着,这是多么神奇瑰丽的景象!
②这一切,都拜大地所赐。酸甜苦辣咸。大地上的自然物都浸润其中,各有各的滋味。
③五味中,甜绝对是当仁不让的一号主角,最受人们喜爱追捧。
④或许我们生下来品啜的第一口乳汁是甜的,那是生命的芬芳,从此烙下深刻的味蕾记忆。大地和上
苍也从不吝啬甜品的供应,如草盈野,如花满地。
⑤每一个童年都有一个“甜蜜史”,跟糖、草秫,瓜果有关。糖需要花钱购买,而草林,瓜果可在田
野中寻找获取。有一种野草叫茅根,长在坡坡坎坎,它的根茎呈白色,一节一节的,挺长,从地下拔出来
擦去泥土搁嘴里嚼一嚼,汁液不盛,甜味也淡淡的,聊胜于无,嚼着玩儿。瓜地、果园都有人看管,最诱
人也最易吃到嘴的是“甜棒”,即玉米秸和高粱秆。浓密的庄稼棵形成天然的屏障,趁割草的时候,钻进
去谁也瞧不见。此时挑着粗壮的秸秆用镰刀砍断,用牙僻去一条一条篇皮,一口一口咔嚓咔嚓大嚼起来,
满口甜汁,美不可言。一会儿工夫,眼前一地废渣残末。
⑥大地上的植物结出的瓜果底几都是甜的,甜瓜、西瓜,苹果,桃子、梨子、香蕉、葡萄……只不过
甜味浓淡不一、纯度不同。人们醉心于甜味给舌头和口腔带来的美妙感受,并将这种滋味延伸到人生的方
方面面。譬如,相貌要甜美,声音要甜润,爱情要甜蜜,睡觉做梦都要香甜,日子更是要比蜜甜。总之,
甜就是幸福,欢快的滋味。
⑦大地上长着甜,也长着苦。
⑧我的第一口苦水来自我村的一眼老井。有一天我在街上疯跑着玩儿,满头大汗,极渴,在一拐角处
看到一个我叫婶子的妇人从井里提出一臂水,我趴到臂边便喝,妇人欲制止,已来不及了,我喝到嘴里一
口水,随即噗的一下吐了出来,真苦啊,且涩,吐出来之后舌头还打皱。我龊牙咧嘴x拧着眉头。妇人哈
哈大笑,说,你不知道这井水是苦的?
⑨树叶草叶大多都是苦的。最苦的草叫黄连,有句歌后语叫“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这黄连是
中药,而几乎所有中草药都苦,应了那句“良药苦口”之说。那年我生病煎了中药汤,捏住鼻子灌了进去,
赶紧用糖来甜口,还是压不住,真是苦不堪言。不是所有的苦都不堪,譬如苦瓜,表面看品相不佳,一身
疙瘩颇类癞蛤蟆,吃到嘴里苦中却有一股清新的味道,耐人回味。又如咖啡,那种又苦又香的味道特别容
易让人沉迷上瘾。《诗经》有云:“谁谓茶苦,其甘如荒。”这种甘苦相依,苦尽甘来的滋味蕴藏着人生的
真谛。
⑩有趣的是,甜虽为人喜,人们却对苦的体味更深刻更宽广,好像有一肚子苦水无处倾泻。痛苦,艰
苦,吃苦、受苦,辛苦,疾苦...汇成一句悠长的嗟叹:苦——哇!其实,苦与甜是相对的,不吃苦中苦,
哪知甜上甜?就像瓜蔓蒂根是苦的,而甜只是结出的果。苦,虽不堪言,却最耐人品咂回味,最为人间值得。
⑪对酸的最早体验是吃青杏。当小小青查挂满枝头的时候,小孩子就忍不住下手了,咬到嘴里,吃吃
哈哈那叫个酸,口水立马充溢口腔,一旁看的人都能流出哈喇子。更要命的是.酸倒了牙,整个腮帮子木
木的,那牙不能沾任何食物,酸疼,得好久才能恢复。尽管如此,我们对酸味还是乐此不疲。“望梅止渴”
的故事人人皆知。许多水果在未成熟时都是青色的,亦青涩,除了青杏,还有青枣,青葡萄、青苹果、李
子等,熟了之后由青变红(黄、紫),由酸变甜。这是不是与人生很像?
⑫把辣归到五味中实在是一种误读,辣是一种作用于舌头的痛觉,而非味道。葱、姜、薜、辣椒是常
见的辣味蔬菜,其中最辣的是辣椒。《通俗文》云:“辛甚日辣。“辣椒圆锥的形状像二把弯曲的利刃,由
青转红,收后堆在场院,红形形的仿佛平地燃起大火。由辣的词性本意而生发引中与人有关的譬喻,做事
老辣、作风泼辣等。《红楼梦》中那个被贾母谑称“凤辣子”的王熙凤,从性情到手腕,从口齿到心肠,都
最生动诠释了“辣”的品性。
⑬少小家贫,常吃腌制的萝卜、芥菜疙瘩、韭菜花、大蒜等成菜,积习至今难改,馒头,粥加咸菜就
是最好的饭食。北方人爱吃咸,口味重。咸味不仅是调味,更是生理生命的必需。
⑭盐同样来自大地。旧时农村有大片大片的盐碱地,土壤贫瘠,寸草不生。土地表层有一层松软的盐
土,农人将之用铲子刮了,放到一个专门砌成的盐池用清水反复浸泡导引,流出的盐水经太阳晒或用大锅
煮,白色的晶体盐就产生了。这个过程被称为“淋小盐”。而今这些早已尘封于泛黄的记忆中了。但是,
盐依然是大地慷慨的馈赠。
⑮五味是大地的滋味,也是人生的滋味,“五味杂陈”“百感交集”之谓好像略有消极颓唐之意,其
实在我看来是盈满,是丰厚,是自足,是上苍的赐子。人活一世,少了哪般滋味岂不是都觉乏味,都感寡
淡?只是,甜了别沉溺,苦了别沉沦,酸了别倒牙,辣了别放任,咸了别过度,要以它味来填充,来调和,
来平衡。苏东坡尝云“人间有味是清欢”,善于知味于口深味于心,才会不负大地,不负人生。
(选自《2022年中国精短美文精选》,有删改)
1.文章以“大地的滋味"为题,有什么好处?(考查标题作用)
2.文中说"大地上长着甜,也长着苦”。请概述大地上长着的"苦"。
3.作者为什么说苦"最为人间值得"?
4.赏析句子。
①当小小青杏挂满枝头的时候,小孩子就忍不住下手了,咬到嘴里,吃吃哈哈那叫个酸,口水立马充溢口
腔,一旁看的人都能流出哈喇子。
②辣椒圆锥的形状像一把弯曲的利刃,由青转红,收后堆在场院,红彤彤的仿佛平地燃起大火。
5.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人间有味是清欢”的理解。
四、(2023•湖南永州中考真题)阅读记叙性文章,完成各题。
30年的重量
余秋雨
①时至岁末,要我参加的多种社会文化活动突然拥塞在一起,因此我也变得"重要”起来,一位朋友甚至
夸张地说,他几乎能从报纸的新闻上排出我最近的日程表。难道真是这样了?我只感到浑身空荡荡、虚飘
飘。
②实在想不到,在接不完的中,生愕愕地插进来一个苍老的声音。待对方报清了名字,我不由自主
地握着话筒站起身来!那是我30年前读中学时的语文老师穆尼先生。他在中说,30年前的春节,我曾
与同班同学曹齐合作,画了一张贺年片送给他。那张贺年片已在“文革"初抄家时遗失,老人说:"你们能不
能补画一张送我,作为我晚年最珍贵的收藏?"老人的声音,诚恳得有点颤抖。
③放下,我立即断定,这将是我繁忙的岁末活动中最有意义的一件事。
④我呆坐在书桌前,脑海中出现了60年代初欢乐而清苦的中学生活。那时候,中学教师中很奇异地隐
藏着许多出色的学者,记得初中一年级我们自修课的督课老师竟是著名学者郑逸梅先生,现在说起来简直
有一种奢侈感。到高中换了一所学校,依然学者林立。我的英语老师孙珏先生对英语和中国古典文学的双
重造诣,即便在今天的大学教师中也不多见。穆尼先生也是一位见过世面的人,至少当时我们就在旧书店
里见到过他在青年时代出版的三四本著作,不知什么原因躲在中学里当个语文教师。记得就在他教我们语
文时,我的作文在全市比赛中得了大奖,引得外校教师纷纷到我们班来听课。穆尼老师来劲了,课程内容
越讲越深,而且专挑一些特别难的问题当场向我提问。我几乎一次也答不出来,情景十分尴尬。我在心中
抱怨:穆尼老师:你明知道有那么多人听课,向我提这么难的问题为什么不事先打个招呼呢!后来终于想
通:这便是学者,半点机巧也不会。
⑤哪怕是再稚嫩的目光,也能约略辨识学问和人格的亮度。我们当时才十四五岁吧,一直傻傻地想着
感激这些老师的办法。凭孩子们的直觉,这些老师当时似乎都受着或多或少的政治牵累,日子过得很不顺
心。到放寒假,终于有了主意,全班同学约定在大年初一到所有任课老师家拜年。那时的中学生是买不起
贺年片的,只能凑几张白纸自己绘制,然后成群结队地一家家徒步送去。说好了,什么也不能吃老师家的,
怯生生地敲开门,慌忙捧上土土的贺年片,嗫嚅地说上几句就走。老师不少,走得浑身冒汗。节日的街道
上,一队匆匆的少年朝拜者。
⑥我和曹齐代表全班同学绘制贺年片。曹齐当时就画得比我好,总该是他画得多一点,我负责写字。
不管画什么,写什么,也超不出10多岁的中学生的水平。但是,就是那点稚拙的涂划,竟深深地镌刻在一
位长者的心扉间,把30年的岁月都刻穿了。
⑦今日的曹齐,已是一位知名的书画家,在一家美术出版社供职。我曾看到书法选集乃至月历上印有
他的作品,画廊上也有他的画展。当他一听到穆尼老师的要求,和我一样,把手上的工作立即停止,选出
一张上好宣纸,恭恭敬敬画上一幅贺岁清供,然后迅速送到我的学院。我早已磨好浓浓一砚墨,在画幅上
端满满写上事情的始末,盖上印章,再送去精细裱装。现在,这卷书画已送到穆尼老师手上。
⑧老师,请原谅,我们已经忘记了30年前的笔墨,失落了那番不能复制的纯净,只得用两双中年人的
手,卷一卷30年的酸甜苦辣给你。在你面前,为你执笔,我们头上一切名号、头衔全都抖落了,只剩下两
个赤诚的学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才能超拔烦嚣,感悟到某种跨越时空的人间至情。
⑨凭借着这种至情,我有资格以30年前的中学生的身份对今天的青少年朋友说:记住,你们或许已在
创造着某种永恒。你们每天所做的事情中,有一些立即就会后悔,有一些却有穿越几十年的重量。
(选自《开花的课桌一一当代散文佳作选读》)
L请你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⑤段中加点词"学问和人格的亮度”在文中指什么。
2."贺年片”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3.第④⑤⑥段运用了哪种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请从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④段中画横线的句子。
5.有人建议将标题“30年的重量”改为“跨越时空的师生情”。你认为哪个标题更好?请说明理由。(考
查标题作用+含义)
五、(2023•山东滨州中考真题)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又见白杨
张伟忠
①这次到西北,看到冬天的白杨树,又一次想起了茅盾先生的《白杨礼赞》。
②第一次看见白杨是在2001年夏天去新疆的途中,在疾驰的火车上看到“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的”
白杨树,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脑中:冬冬闪过《白杨礼赞》中的片段,心中:懑遏默诵其中的词句。同
行的一位老教师说:“教了一辈子《白杨礼赞》,第一次知道新疆的白杨和平常所见的枝叶‘婆娑’的杨树
不一样。”并即兴背出了《白杨礼赞》中描写白杨的句子:“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我也是在那一
刻才真正理解了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和布局谋篇的精妙,脑海中的语言积累和眼中所见的现实景象一下子
融合在一起,产生了心理和视觉上的双重冲击力,我被这种庄严的美深深地震撼了。
③再次见到白杨,则是在冬季的酒泉和嘉峪关,而且是近距离的。在酒泉中学、西汉酒泉胜迹公园和
嘉峪关长城内,都有成片的白杨树,在冬日耀眼的阳光下,在积雪覆盖的黄土地上,在北国单调的景色中,
它们虽然落尽了叶子,可淡青色的树干和挺拔的身姿仍然包蕴着勃勃生机,那些“紧紧靠拢”的“丫枝”
直刺向蔚蓝的天空,成为冬日美丽的风景。我站在白杨树下,仰视着它们,又想起茅盾先生对它们的赞誉:
“这是虽在北方的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
④《白杨礼赞》中的意象和现实所见的白杨树重叠在一起,让我感受到作为一个北方人乃至中国人的
自豪和骄傲,也在一刹那间真正感受到白杨树所代表的那种“朴质、严肃、坚强不屈”的精神。这是中华
民族历经磨难而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一种文化性格和精神象征,它激励人心的功能,半个多世纪后
仍未减退。茅盾先生发现并发掘了白杨精神,白杨也因此具有了不朽的象征意义和激励功能。从此白杨树
就不仅仅是一自然之物,而是和古诗中的月亮一样成为一种文学意象,反映了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伟大
精神。这种精神和形象的契合,又是那么自然。
⑤《白杨礼赞》写于1941年。1947年3月,叶圣陶等主编的《开明新编国文读本》(甲种)第三册就
收录了这篇文章,题为《白杨树》。1949年,由叶圣陶校订、文化供应社出版的《新编初中精读文选•语体
文选》第二册又选入了这篇文章,并改名为《白杨礼赞》。在该书前的“编辑例言”中,说明了这本教材选
文的标准,如:“符合新民主主义的精神”,“切合现代学生的思想与生活”,“为初中学生所能理解和
接受”,“注重国文的教学价值”等。显然,《白杨礼赞》是完全符合这几条标准的。即使以今天的眼光来
看,《白杨礼赞》的文学价值、教学价值仍然不可低估。
⑥建国后,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初中语文教材一直选入这篇散文,并在教学参考书中把教学重点定为“散
文的形散神不散”和象征手法。不过从2001年开始的语文教材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屋面防水课件教学课件
- 2024年度大数据中心建设与运维合同
- 2024年度供应链管理与融资合同
- 2024年度CRM系统升级合同:增强销售合同管理功能
- 2024年度5G基站建设施工合同
- 2024年建筑工程环保分包合同
- 2024上海市室内装修合同协议书范本
- 2024年度企业合规性检查与咨询服务合同
- 2024年夫妻财产清算协议
- 2024天然气管网运营管理合同
- 出租车行业管理方案
- 【课件】第四章《第三节平面镜成像》课件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 DB34∕T 2290-2022 水利工程质量检测规程
- 2024年中国彩屏GPS手持机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4年广东省清远市佛冈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历年高频500题难、易错点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 文印竞标合同范本
- 2024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历史试题
- 2024至2030年全球及中国强光手电筒行业发展现状调研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 2024年秋新教材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课件
- 加气站质量管理手册样本
- 2019版外研社高中英语必选择性必修一-四单词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