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 拓展2 碱的变质探究 同步练习_第1页
2.3.2 拓展2 碱的变质探究 同步练习_第2页
2.3.2 拓展2 碱的变质探究 同步练习_第3页
2.3.2 拓展2 碱的变质探究 同步练习_第4页
2.3.2 拓展2 碱的变质探究 同步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酸与碱第3节重要的碱第2课时拓展2碱的变质探究过关检测1、甲、乙两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验证CO2与NaOH是否发生反应。(1)甲同学用A装置进行实验,看到气球变鼓,认为CO2与NaOH发生反应,反应的方程式为。乙同学指出:CO2与水接触也能看到上述现象,因此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两位同学经过认真思考,决定从盛NaOH溶液的装置再向烧瓶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又看到气球变瘪,从而确定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解释气球变瘪的原因。(2)如果用B装置证明CO2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需要利用该装置做个对比实验,你补做的实验操作是,实验现象。(3)通过实验发现,对于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以从两个角度证明反应的发生,①通过检验反应物减少证明反应的发生,②通过证明反应的发生。2、实验室有一瓶长期露置于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确认已变质。某学习小组展开如下探究,确定该溶液的成分,并进一步从变质的溶液中回收氢氧化钠。【问题1】久置的氢氧化钠溶液是全部变质?还是部分变质?【猜想】猜想一:全部是NaOH;猜想二:全部是Na2CO3;猜想三:是NaOH和Na2CO3混合物。【实验和推断】(1)若现象a为有气泡产生,则加入的A溶液是,说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有气泡产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若A是Ca(OH)2溶液,现象a有白色沉淀,现象b为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该实验(填“能”或“不能”)说明样品中有NaOH。(3)若A为CaCl2溶液,现象a有白色沉淀,现象b为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则猜想成立。【反思】久置的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实验室中,氢氧化钠应保存。3、小明在实验室发现一瓶未密封的KOH固体,对其成分进行实验探究。【查阅资料】①KOH与NaOH的化学性质相似。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KOH变质的原因是。②K2CO3溶液呈碱性,CaCl2溶液、KCl溶液呈中性。【猜想假设】假设Ⅰ:只含KOH;假设Ⅱ:含KOH和K2CO3;假设Ⅲ:只含K2CO3。【进行实验】实验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假设不正确(2)另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振荡,静置猜想Ⅱ正确(3)取(2)中上层清液,滴加无色的酚酞试液【拓展应用】完全变质的KOH也有利用价值,从K2CO3的组成或性质看,K2CO3在农业上的用途是(填一种即可)。4、某教师在进行“常见的碱”的教学时做了以下演示实验:取少量纯净的氢氧化钠固体于50mL干燥的烧杯中,置于电子天平上。一段时间后,氢氧化钠固体表面出现了液体,天平示数增加。取下烧杯,将其放置在空气中。一周后,向烧杯中加适量水配制成溶液,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冒出。【交流与解释】(1)氢氧化钠固体表面出现液体是因为氢氧化钠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2)电子天平示数增加的原因除了吸收水分以外,还有另一个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教师安排兴趣小组同学对烧杯中的溶液是否还含有氢氧化钠进行了以下探究。【作出猜想】猜想一:有氢氧化钠猜想二:没有氢氧化钠【查阅资料】BaCl2溶液、NaNO3溶液、Ba(NO3)2溶液均呈中性。【进行实验】小明同学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观察到溶液变红,小明同学认为猜想一成立。【交流与评价】小玲同学认为小明同学的结论不一定正确,原因是。5、某实验小组在探究碱的化学性质实验时,用到了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1)甲同学不小心将这两种溶液混合在一起,结果产生白色沉淀的现象,说明氢氧化钠溶液变质了。写出变质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同学们对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成分产生了兴趣,进行如下探究:【提出问题】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做出猜想】猜想一:Na2CO3猜想二:(写化学式)【进行讨论】甲同学取少量待测液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认为猜想一成立。乙同学不同意甲同学的观点,理由是。【设计实验】请你验证猜想二成立,并完成实验报。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①取一定量的待测液于试管中,加入溶液。②充分反应后静置,取上层清液加入无色酚酞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猜想二成立【反思评价】在实验室中,氢氧化钠应保存。6、酸、碱、盐是化学学习中重要的化合物。【活动一】探究酸碱的性质(1)不同的碱溶液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含有相同的_______(填离子符号)。(2)某校实验小组学生对酸碱中和反应进行了探究。滴加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描述滴加时观察到的现象,写出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用粒子符号表示)。【活动二】粗盐的提纯海水晒盐到的NaCl中常混有泥沙、CaCl2、MgSO4等杂质,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除去杂质,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3)写出加入X溶液中X的化学式。(4)操作流程中,加入稀盐酸的目的是。【活动三】氢氧化钠的变质问题实验上有一瓶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同学们对其是否变质进行实验探究。提出问题: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呢?猜想与假设:猜想Ⅰ:没有变质,全部是NaOH猜想Ⅱ:部分变质,固体是NaOH和Na2CO3猜想Ⅲ:全部变质,全部是Na2CO3(5)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示)。实验探究:同学们分别设计了不同方案进行探究,请你协助完成相关内容(6)小朱设计的实验方案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①取一定该NaOH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成红色猜想Ⅱ成立②向①的试管中滴加过的稀盐酸有产生小周设计的实验方案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①取一定量该NaOH洛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猜想Ⅱ成立②实验①结束后进行过滤,测所得滤液的pHpH>7反思与评价:(7)同学们讨论认为,小朱的实验结论不严密,理由是。拓展实验:(8)小周实验②中所用的方法替换为下列试剂,也可以实现相同的目的。A.无色酚酞溶液 B.滴加MgSO4溶液C.通入CO2 D.滴加稀盐酸7、化学活动小组同学想验证久置的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向其中滴加氢氧化钙溶液,过滤,得到无色溶液,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质。实验后,对“无色溶液”继续探究。【提出问题】反应后的无色溶液中含有那些溶质?【猜想与假设】甲同学猜想:溶液中只含有NaOH一种溶质乙同学猜想:溶液中含有NaOH、Ca(OH)2两种溶质丙同学猜想:溶液中含有NaOH、Na2CO3和Ca(OH)2三种溶质【表达与交流】同学们讨论后认为同学猜想是错的,理由是。【活动与探究】甲同学为了验证自己猜想,设计实验方案如下: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通入适量二氧化碳,若无明显现象,即可得出自己猜想正确的结论,请对甲同学的实验设计是否合理进行评价。乙同学选择与甲同学使用的物质不同类别的另一类物质A,验证了甲的猜想不正确,在滴加A过程中某种生成物如图,则A物质的类别是(填“酸”或“碱”或“盐”)。【解释与结论】若通过实验证明甲和乙同学的猜想都是错误的,则无色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归纳与总结】向碱盐的溶液中加酸溶液时,(填“酸碱”或“酸盐”)先反应;分析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时,在选择化学试剂方面需要考虑所加试剂与反应且产生明显的实验现象,才能得出正确结论。8、小明同学在整理实验室时发现了一瓶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他认为该溶液可能变质了,于是邀来小琳和小可,对该溶液中溶质成分进行实验探究。【猜想与假设】小可认为该溶液中溶质是NaOH:小琳认为该溶液中溶质是Na2CO3:小明却认为该溶液中溶质是(填化学式)。【查阅资料】氯化钡溶液显中性:碳酸钡难溶于水。【进行实验】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①小可取适量该溶液,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②小琳取适量该溶液,滴入几滴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③小明取适量该溶液,滴入过量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④小明取适量实验③所得的上层清液,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实验结论】(1)根据实验①和②可以得出结论: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填化学式)。同学的猜想一定是错误的。原因是。(2)根据实验③和④。你认为小明同学的猜想(填“正确”或“错误”)。【反思与交流】(1)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实验室为了防止氢氧化钠溶液变质,正确的措施是(写出一条即可)。9、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和老师一起整理实验台时,发现有一瓶未盖瓶塞且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据老师回忆:可能是Na2CO3溶液和NaOH溶液中的一种。于是同学们对这瓶溶液的成分进行探究。【提出问题】这瓶溶液的成分是什么?【查阅资料】氯化钙和氯化钠的水溶液呈中性。【设计实验】方案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若该溶液是NaOH溶液2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若有气泡产生该溶液是Na2CO3溶液【交流讨论】(1)小李认为方案1的结论不合理,理由是。(2)写出方案2中有气泡产生的化学方程式。【实验探究】老师指出方案2也不够严谨。经讨论后,小组同学按以下步骤进行实验:(1)取适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A和滤液B;(2)向滤液B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的目的是;滤液B中的溶质为。【实验结论】这瓶溶液的原溶液是NaOH溶液,且溶质已部分变质。【拓展延伸】(1)取完药品后,应。(2)检验滤液B时,下列能代替酚酞溶液的有(填序号)。①氧化铜 ②铁丝 ③硫酸镁溶液10、氢氧化钠是化工生产的重要原料,保存不容易发生变质,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中发现一瓶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对其是否变质以及变质程度产生了兴趣。【提出问题】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及变质的程度?【猜想与假设】①没有变质:②部分变质:③全部变质。【实验与结论】方案实验操作现象结论方案一取该溶液2mL于试管中,滴入少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没有变质方案二首先取该溶液2mL于试管中,滴入过量氯化钡溶液溶液变浑浊部分变质静置,然后取上层清液放入试管中,滴入硫酸铜溶液有蓝色沉淀产生【评价与解释】(1)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对两种方案得出的结论不同进行了充分讨论:一致认为方案二科学合理,方案一有明显漏洞,你认为方案一的漏洞导致结论错误的原因是;(2)方案二中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的目的是,向清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思与整改】(3)该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因此需保存。11、实验室有部分已变质为碳酸钠的氢氧化钠样品,质量为1.86g。某实验小组将此样品加入水中完全溶解,配成100g溶液,然后向其中缓慢滴加9.8%的稀硫酸,搅拌使气体全部逸出。滴加过程中,相关数据如表:测定次数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第5次滴加稀硫酸总质量/g010203040溶液总质量/g100110119.56129.56m溶液pH13.310.27.00.90.8请回答下列问题:(1)氢氧化钠(NaOH)由元素组成。(2)Na2CO3中碳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为。(3)第次测定时,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表中m=。(4)计算样品中碳酸钠(Na2CO3)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1%)

第二章酸与碱第3节重要的碱第2课时拓展2碱的变质探究过关检测1、甲、乙两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验证CO2与NaOH是否发生反应。(1)甲同学用A装置进行实验,看到气球变鼓,认为CO2与NaOH发生反应,反应的方程式为。乙同学指出:CO2与水接触也能看到上述现象,因此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两位同学经过认真思考,决定从盛NaOH溶液的装置再向烧瓶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又看到气球变瘪,从而确定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解释气球变瘪的原因。(2)如果用B装置证明CO2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需要利用该装置做个对比实验,你补做的实验操作是,实验现象。(3)通过实验发现,对于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以从两个角度证明反应的发生,①通过检验反应物减少证明反应的发生,②通过证明反应的发生。【答案】稀盐酸与生成的碳酸钠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瓶中气压增大,使气球变瘪将氢氧化钠溶液换成等体积的水,重复以上实验用氢氧化钠溶液实验的试管内液面上升的高度较高检验有新物质生成【解析】(1)甲同学用A装置进行实验,看到气球变鼓,认为CO2与NaOH发生反应,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会声成碳酸钠和水,故反应的方程式为,从盛NaOH溶液的装置再向烧瓶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又看到气球变瘪,气球变瘪的原因是稀盐酸与生成的碳酸钠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即,瓶中气压增大,使气球变瘪;(2)用B装置证明CO2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二氧化碳被消耗,试管内气压减小,预设观察到的现象是试管内液面上升,但二氧化碳被消耗的原因可能是与NaOH反应,也可能是与水反应,故为了排除氢氧化钠溶液中水的干扰,需要利用该装置做个对比实验,将氢氧化钠溶液换成等体积水,重复以上实验;对比的实验现象是用氢氧化钠溶液实验的试管内液面上升的高度较高;(3)通过实验发现,对于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以从两个角度证明反应的发生,①通过检验反应物减少证明反应的发生,例如甲同学的实验;②通过检验有新物质生成证明反应的发生,例如乙同学的实验,是通过检验Na2CO3来证明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2、实验室有一瓶长期露置于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确认已变质。某学习小组展开如下探究,确定该溶液的成分,并进一步从变质的溶液中回收氢氧化钠。【问题1】久置的氢氧化钠溶液是全部变质?还是部分变质?【猜想】猜想一:全部是NaOH;猜想二:全部是Na2CO3;猜想三:是NaOH和Na2CO3混合物。【实验和推断】(1)若现象a为有气泡产生,则加入的A溶液是,说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有气泡产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若A是Ca(OH)2溶液,现象a有白色沉淀,现象b为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该实验(填“能”或“不能”)说明样品中有NaOH。(3)若A为CaCl2溶液,现象a有白色沉淀,现象b为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则猜想成立。【反思】久置的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实验室中,氢氧化钠应保存。【答案】(1)稀盐酸(或稀硫酸);Na2CO3+2HCl=2NaCl+H2O+CO2↑(或Na2CO3+H2SO4=Na2SO4+H2O+CO2↑);(2)不能;(3)三;【反思】CO2+2NaOH=Na2CO3+H2O。【解析】(1)分析猜想和流程图可知,若现象a为有气泡产生,则加入的A溶液为稀盐酸或稀硫酸(合理即可),氢氧化钠变质为碳酸钠,碳酸钠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或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则说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有气泡产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CO3+2HCl=2NaCl+H2O+CO2↑(或Na2CO3+H2SO4=Na2SO4+H2O+CO2↑);(2)分析流程图可知,A是Ca(OH)2溶液,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则现象b为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不能说明样品中有NaOH;(3)分析流程图可知,A为CaCl2溶液,现象a有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碳酸钠,现象b为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说明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则猜想三成立;【反思】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久置的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CO2+2NaOH=Na2CO3+H2O,故填:CO2+2NaOH=Na2CO3+H2O。3、小明在实验室发现一瓶未密封的KOH固体,对其成分进行实验探究。【查阅资料】①KOH与NaOH的化学性质相似。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KOH变质的原因是。②K2CO3溶液呈碱性,CaCl2溶液、KCl溶液呈中性。【猜想假设】假设Ⅰ:只含KOH;假设Ⅱ:含KOH和K2CO3;假设Ⅲ:只含K2CO3。【进行实验】实验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假设不正确(2)另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振荡,静置猜想Ⅱ正确(3)取(2)中上层清液,滴加无色的酚酞试液【拓展应用】完全变质的KOH也有利用价值,从K2CO3的组成或性质看,K2CO3在农业上的用途是(填一种即可)。【答案】【查阅资料】①2KOH+CO2===K2CO3+H2O【进行实验】(1)I(2)产生白色沉淀(3)溶液变红色【拓展应用】作钾肥【解析】【查阅资料】①KOH变质的原因是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钾和水。(1)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产生气泡,说明溶液中含有碳酸钾;(2)另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碳酸钾;(3)取②中上层清液,滴加无色的酚酞试液,酚酞试液变红色,说明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钾,实验过程如下所示:实验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假设Ⅰ不正确(2)另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振荡,静置产生白色沉淀猜想II正确(3)取②中上层清液,滴加无色的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拓展应用】(1)完全变质的KOH也有利用价值,从K2CO3的组成或性质看,碳酸钾中含有钾元素,碳酸钾易溶于水,因此K2CO3在农业上可以用作钾肥。4、某教师在进行“常见的碱”的教学时做了以下演示实验:取少量纯净的氢氧化钠固体于50mL干燥的烧杯中,置于电子天平上。一段时间后,氢氧化钠固体表面出现了液体,天平示数增加。取下烧杯,将其放置在空气中。一周后,向烧杯中加适量水配制成溶液,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冒出。【交流与解释】(1)氢氧化钠固体表面出现液体是因为氢氧化钠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2)电子天平示数增加的原因除了吸收水分以外,还有另一个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教师安排兴趣小组同学对烧杯中的溶液是否还含有氢氧化钠进行了以下探究。【作出猜想】猜想一:有氢氧化钠猜想二:没有氢氧化钠【查阅资料】BaCl2溶液、NaNO3溶液、Ba(NO3)2溶液均呈中性。【进行实验】小明同学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观察到溶液变红,小明同学认为猜想一成立。【交流与评价】小玲同学认为小明同学的结论不一定正确,原因是。【答案】【交流与解释】(2)2NaOH+CO2===Na2CO3+H2O【交流与评价】碳酸钠溶液显碱性,加入酚酞后也变红【解析】【交流与解释】(2)氢氧化钠可以吸收二氧化碳,使质量增加,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交流与评价】碳酸钠溶液显碱性,加入酚酞后也会出现红色,所以无法判断是氢氧化钠还是碳酸钠。5、某实验小组在探究碱的化学性质实验时,用到了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1)甲同学不小心将这两种溶液混合在一起,结果产生白色沉淀的现象,说明氢氧化钠溶液变质了。写出变质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同学们对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成分产生了兴趣,进行如下探究:【提出问题】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做出猜想】猜想一:Na2CO3猜想二:(写化学式)【进行讨论】甲同学取少量待测液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认为猜想一成立。乙同学不同意甲同学的观点,理由是。【设计实验】请你验证猜想二成立,并完成实验报。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①取一定量的待测液于试管中,加入溶液。②充分反应后静置,取上层清液加入无色酚酞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猜想二成立【反思评价】在实验室中,氢氧化钠应保存。【答案】(1)2NaOH+CO2=Na2CO3+H2O(2)Na2CO3和NaOH猜想二中也含有碳酸钠,加入足量的盐酸也能产生气泡足量(或过量)的氯化钙(氯化钡或硝酸钙等可溶性钙盐或钡盐)无色酚酞溶液变红密封【解析】(1)氢氧化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而变质,同时生成碳酸钠的同时还生成了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NaOH+CO2=Na2CO3+H2O。(2)[做出猜想]氢氧化钠溶液可能全部变质也可能部分变质,如果全部变质,溶质为Na2CO3,如果部分变质,溶质为Na2CO3和NaOH,结合猜想一,猜想二为Na2CO3和NaOH;[进行讨论]只要溶液中含有碳酸钠,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一定会有气泡产生,故不能根据产生气泡的现象判断猜想一是否正确。[设计实验]由于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均呈碱性,故要先检验碳酸钠的存在,同时要将碳酸钠除去,然后通过滴加无色酚酞来检验氢氧化钠的存在,方法是:取一定量的待测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或足量的氯化钙;过量或足量的氯化钡,过量或足量的硝酸钙等可溶性钙盐或钡盐),产生白色沉淀,证明含有碳酸钠;充分反应后静置,取上层清液加入无色酚酞溶液,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证明含有氢氧化钠,那么猜想二正确。[反思评价]根据在上分析可知,在实验室中,氢氧化钠应密封保存,否则易发生变质。6、酸、碱、盐是化学学习中重要的化合物。【活动一】探究酸碱的性质(1)不同的碱溶液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含有相同的_______(填离子符号)。(2)某校实验小组学生对酸碱中和反应进行了探究。滴加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描述滴加时观察到的现象,写出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用粒子符号表示)。【活动二】粗盐的提纯海水晒盐到的NaCl中常混有泥沙、CaCl2、MgSO4等杂质,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除去杂质,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3)写出加入X溶液中X的化学式。(4)操作流程中,加入稀盐酸的目的是。【活动三】氢氧化钠的变质问题实验上有一瓶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同学们对其是否变质进行实验探究。提出问题: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呢?猜想与假设:猜想Ⅰ:没有变质,全部是NaOH猜想Ⅱ:部分变质,固体是NaOH和Na2CO3猜想Ⅲ:全部变质,全部是Na2CO3(5)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示)。实验探究:同学们分别设计了不同方案进行探究,请你协助完成相关内容(6)小朱设计的实验方案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①取一定该NaOH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成红色猜想Ⅱ成立②向①的试管中滴加过的稀盐酸有产生小周设计的实验方案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①取一定量该NaOH洛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猜想Ⅱ成立②实验①结束后进行过滤,测所得滤液的pHpH>7反思与评价:(7)同学们讨论认为,小朱的实验结论不严密,理由是。拓展实验:(8)小周实验②中所用的方法替换为下列试剂,也可以实现相同的目的。A.无色酚酞溶液 B.滴加MgSO4溶液C.通入CO2 D.滴加稀盐酸【答案】(1)OH-(2)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H++OH-=H2O(3)Na2CO3(4)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5)CO2+2NaOH=Na2CO3+H2O(6)气泡(7)碳酸钠钠也能使酚酞变红色(8)AB【解析】(1)能够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为碱,则碱都能够电离出氢氧根离子,故填:OH-;(2)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呈红色,随着盐酸的滴加,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呈中性,溶液变为无色;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酸电离出的氢离子与碱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的过程,故填: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H++OH-=H2O;(3)粗盐中含有氯化钠、泥沙、氯化钙和硫酸镁,加入过量的氯化钡后,硫酸镁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镁;随后再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氢氧化镁沉淀,此时溶液中溶质除了氯化钠外,还含有氯化钙、过量的氯化钡和氢氧化钠,所以加入X的目的是除去氯化钙和氯化钡,则可加入碳酸钠,氯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碳酸钡的白色沉淀,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之后在过滤后的滤液中加入过量稀盐酸,除去多余的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即可。由分析可知,X试液的溶质为碳酸钠,其化学式为Na2CO3,故填:Na2CO3;(4)过滤后的滤液B中含有过量的碳酸钠和氢氧化钠,需要除去碳酸钠和氢氧化钠而不引入新的杂质,可加入稀盐酸,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气体和水,故填: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5)氢氧化钠放置在空气中时,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从而使得氢氧化钠变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故填:CO2+2NaOH=Na2CO3+H2O;(6)根据结论猜想二成立,说明固体中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向该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气体和水,可观察到有气泡产生,故填:气泡;(7)小朱的实验步骤①通过滴加酚酞试液变红色说明溶液呈碱性,但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溶液都是呈碱性,然后步骤②证明溶液中一定含有碳酸钠。该实验中没有证明氢氧化钠的存在,因此该实验不严谨,故填:碳酸钠钠也能使酚酞变红色;(8)小周实验的步骤②是为了验证溶液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该实验通过步骤①已经排除碳酸钠的干扰,只需要证明溶液溶质为碱性即可。A、氢氧化钠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若试液变红色则证明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故A正确;B、硫酸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镁白色沉淀,若有白色沉淀产生,证明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故B正确;C、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但是该反应进行时无明显现象,不能证明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故C错误;D、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但是该反应进行时无明显现象,不能证明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故D错误;故选AB。7、化学活动小组同学想验证久置的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向其中滴加氢氧化钙溶液,过滤,得到无色溶液,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质。实验后,对“无色溶液”继续探究。【提出问题】反应后的无色溶液中含有那些溶质?【猜想与假设】甲同学猜想:溶液中只含有NaOH一种溶质乙同学猜想:溶液中含有NaOH、Ca(OH)2两种溶质丙同学猜想:溶液中含有NaOH、Na2CO3和Ca(OH)2三种溶质【表达与交流】同学们讨论后认为同学猜想是错的,理由是。【活动与探究】甲同学为了验证自己猜想,设计实验方案如下: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通入适量二氧化碳,若无明显现象,即可得出自己猜想正确的结论,请对甲同学的实验设计是否合理进行评价。乙同学选择与甲同学使用的物质不同类别的另一类物质A,验证了甲的猜想不正确,在滴加A过程中某种生成物如图,则A物质的类别是(填“酸”或“碱”或“盐”)。【解释与结论】若通过实验证明甲和乙同学的猜想都是错误的,则无色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归纳与总结】向碱盐的溶液中加酸溶液时,(填“酸碱”或“酸盐”)先反应;分析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时,在选择化学试剂方面需要考虑所加试剂与反应且产生明显的实验现象,才能得出正确结论。【答案】丙在溶液中氢氧化钙与碳酸钠能反应,不共存不正确,若溶液的溶质为氢氧化钠和碳酸钠,通入二氧化碳也无明显现象,无法证明是否含碳酸钠酸NaOH、Na2CO3酸碱待测物质反应【解析】表达交流:氢氧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不能共存,故丙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活动与探究:若溶液的溶质为氢氧化钠和碳酸钠,通入二氧化碳也无明显现象,无法证明是否含碳酸钠,故甲同学的实验设计不合理;甲的猜想不正确,则溶液中可能含氢氧化钙或碳酸钠,检验氢氧化钙,应加入碳酸钠等盐,会产生白色沉淀,而加入A溶液后,得到的是无色溶液,说明溶液中含碳酸钠,加入的A是酸,碳酸钠和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产生气泡,则说明含碳酸钠,故A物质的类别是酸;解释与结论:由以上分析可知,无色溶液中的溶质是:NaOH、Na2CO3;归纳总结:碱盐的溶液中加酸溶液时,酸碱先反应,待碱完全反应后,酸和盐反应;分析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时,在选择化学试剂方面需要考虑所加试剂与待测物质反应反应且产生明显的实验现象,才能得出正确结论。8、小明同学在整理实验室时发现了一瓶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他认为该溶液可能变质了,于是邀来小琳和小可,对该溶液中溶质成分进行实验探究。【猜想与假设】小可认为该溶液中溶质是NaOH:小琳认为该溶液中溶质是Na2CO3:小明却认为该溶液中溶质是(填化学式)。【查阅资料】氯化钡溶液显中性:碳酸钡难溶于水。【进行实验】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①小可取适量该溶液,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②小琳取适量该溶液,滴入几滴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③小明取适量该溶液,滴入过量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④小明取适量实验③所得的上层清液,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实验结论】(1)根据实验①和②可以得出结论: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填化学式)。同学的猜想一定是错误的。原因是。(2)根据实验③和④。你认为小明同学的猜想(填“正确”或“错误”)。【反思与交流】(1)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实验室为了防止氢氧化钠溶液变质,正确的措施是(写出一条即可)。【答案】猜想与假设:NaOH和Na2CO3;Na2CO3;实验结论:(1)小可;加入氯化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一定含有碳酸钠;正确;反思交流:(1);(2)密封保存氢氧化钠溶液【解析】猜想与假设: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变质,可能不变质,部分变质或全部变质。所以小明却认为该溶液中溶质是NaOH和Na2CO3。实验结论:(1)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液均为碱性,均能使酚酞变红,①不能确定任何成分。氢氧化钠和氯化钡不反应,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所以②可确定含有Na2CO3。所以小可同学的猜想错误,因为加入氯化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一定含有碳酸钠。(2)③滴入过量氯化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有碳酸钠,且将碳酸钠溶液转化为中性的氯化钠溶液,④加入酚酞变红,说明除了碳酸钠外还含有其他碱性物质,则含有氢氧化钠。所以小明同学的猜想正确。反思与交流:(1)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原因是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实验室为了防止氢氧化钠溶液变质需要防止氢氧化钠溶液和空气接触,所以需要密封保存氢氧化钠溶液。9、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和老师一起整理实验台时,发现有一瓶未盖瓶塞且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据老师回忆:可能是Na2CO3溶液和NaOH溶液中的一种。于是同学们对这瓶溶液的成分进行探究。【提出问题】这瓶溶液的成分是什么?【查阅资料】氯化钙和氯化钠的水溶液呈中性。【设计实验】方案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若该溶液是NaOH溶液2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若有气泡产生该溶液是Na2CO3溶液【交流讨论】(1)小李认为方案1的结论不合理,理由是。(2)写出方案2中有气泡产生的化学方程式。【实验探究】老师指出方案2也不够严谨。经讨论后,小组同学按以下步骤进行实验:(1)取适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A和滤液B;(2)向滤液B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的目的是;滤液B中的溶质为。【实验结论】这瓶溶液的原溶液是NaOH溶液,且溶质已部分变质。【拓展延伸】(1)取完药品后,应。(2)检验滤液B时,下列能代替酚酞溶液的有(填序号)。①氧化铜 ②铁丝 ③硫酸镁溶液【答案】【设计实验】溶液变蓝色;【交流讨论】(1)碳酸钠溶液也呈碱性,也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2)Na2CO3+2HCl=2NaCl+H2O+CO2↑;【实验探究】(2)检验并除去碳酸钠;氯化钠、氯化钙、氢氧化钠;【拓展延伸】(1)立即盖好瓶塞;(2)③【解析】设计实验:根据实验结论:该溶液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故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蓝色;交流讨论:(1)方案1的结论不合理,理由是碳酸钠溶液也呈碱性,也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2)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CO3+2HCl=2NaCl+H2O+CO2↑;实验探究:(2)碳酸钠溶液呈碱性,对氢氧化钠的检验会产生干扰,所以在检验氢氧化钠前需将碳酸钠检验并完全除去。碳酸钠与过量的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的目的是检验并除去碳酸钠;向滤液B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说明有氢氧化钠,滤液B中的溶质为氯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钙(过量)、氢氧化钠;拓展延伸:(1)取完药品后,为防止药品与空气中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