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7-第1课时大气受热过程(建议用时:40分钟)[合格过关练]1.主要由大气反射作用产生的自然现象是()A.夏季天空多云时,白天气温不会太高B.晴朗的天空多呈蔚蓝色C.冬季多云的夜晚常比晴朗的夜晚暖和D.日落后的黄昏,天仍是光明的A[夏季天空多云时,云层反射太阳辐射,白天气温不会太高,属于大气的反射作用,A选项正确;晴朗的天空多呈蔚蓝色,属于大气的散射作用,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冬季多云的夜晚常比晴朗的夜晚暖和,是由于阴天时大气逆辐射强,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日落后的黄昏,天仍是光明的,属于大气的散射作用,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2024年12月15日,北京发布当年首个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提示各相关单位和市民提前做好打算应对污染。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2~3题。2.图中a、b、c分别代表()A.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B.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C.大气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D.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太阳辐射3.近地面大气的干脆热量来源于()A.a B.bC.c D.d2.B3.B[第2题,图中a表示太阳辐射,b表示地面辐射,c表示大气逆辐射,结合各个选项可知,B选项正确。第3题,大气主要的、干脆的热源是地面辐射,据上题可知,b表示地面辐射,故B选项正确。](2024·北京西城区上学期期末)某校学生设计了验证大气受热过程的试验。试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在阳光下放置一段时间后,两个塑料桶中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数值呈现明显差异。据此完成4~5题。天气状况:晴朗、微风场地:学校操场气温:22℃时间有土瓶空瓶16:08(起先)30℃30℃16:17(结束)38℃31℃4.该试验得出的结论是()A.大气主要靠太阳辐射加热B.下垫面是大气的干脆热源C.晴朗天气不存在减弱作用D.土壤汲取的大气辐射较少5.该试验及结论可以用来说明()A.最高气温多出现在午后 B.不同纬度存在气温差异C.沿海地区海陆风的形成 D.阴坡阳坡植被差异明显4.B5.A[第4题,由于两个瓶子中的填充物不同,有土的瓶子升温快,空瓶升温慢。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那就是下垫面的物质性质不同,会导致大气的升温速度不同,由于土壤比热容小,升温快,导致释放出的辐射量也大,即下垫面是大气的干脆热源。B正确。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大气汲取极少,A错误。晴朗的天气也存在大气减弱作用(如紫外线),C错误。土壤能够汲取太阳的短波辐射,并将其转化成长波辐射传递给大气,D错误。第5题,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是因为太阳辐射须要先被地面汲取然后转化成长波辐射后再被大气汲取从而升温,这个过程须要肯定的时间,因此太阳辐射最强的正午并不是气温最高的时候,会延后两个小时左右。这与试验所体现的原理相像,A正确。不同纬度间存在气温差异是因为太阳高度不同,B错误。沿海地区海陆风的形成缘由是因为海陆热力性质存在差异,从而导致升温速度不同,进而导致海陆间存在气压差,与试验不同,C错误。阴阳坡植被差异是因为光照条件不同,D错误。]6.(2024·浙江台州高一期末)据图分析,玻璃温室内气温高于温室外的缘由,错误的是()A.太阳辐射大部分透过屋顶被地面汲取B.地面长波辐射无法穿透温室的玻璃C.温室内的大气剧烈汲取太阳辐射D.温室玻璃阻隔了内外大气的热量交换C[玻璃对太阳短波辐射几乎是透亮的,大部分透过屋顶被地面汲取,A正确;玻璃对长波辐射几乎是不透亮的,因此热量被保存在室内,使温室保暖,B正确;温室内的大气很少汲取太阳短波辐射,C错误;温室保暖最重要的缘由是阻隔了室内空气与室外冷空气的热交换,D正确。]每年冬天,浙江省农业厅专家都要为西湖龙井茶树防冻支招。以下是两种常见的防冻措施:①覆盖防寒(寒潮来临前,用网纱等覆盖茶树蓬面,以爱护茶树,如图1);②熏烟驱霜(晚霜来前,气温降至2℃左右时点火生烟,以减轻晚霜冻害,如图2)。读图,回答7~8题。图1图27.图1中的网纱在冬季主要能够()A.防太阳暴晒 B.阻隔霜冻干脆接触叶面C.防病虫害 D.防洪、防涝8.图2中的熏烟能够减轻霜冻,是因为烟雾能够()A.使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大气逆辐射增加B.使水汽含量增加,太阳辐射增加C.使地面温度增加,地面辐射增加D.使大气温度增加,大气逆辐射增加7.B8.A[第7题,覆盖防寒,即阻断寒潮、霜冻干脆接触茶树叶面。第8题,熏烟能使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使大气汲取地面辐射的实力增加,大气逆辐射增加,从而起到保温作用。]当空气中有凝聚核时,饱和空气如接着有水汽增加或接着冷却,便会发生凝聚。凝聚的水滴如使水平能见度降低到l千米以内时,雾就形成了。大雾天气,导致居民出行困难,城区内汽车缓慢行驶。右图为城区某马路在浓雾中若隐若现。据此回答9~10题。9.深秋、初冬季节是大雾多发期,这其中的道理是()A.昼夜温差减小,水汽易凝聚,但风力微弱,水汽不易扩散B.昼夜温差减小,水汽不易凝聚,干脆悬浮于大气中C.昼夜温差较大,水汽不易凝聚,干脆附着在地面上D.昼夜温差较大,水汽易凝聚,且该季节晴好天气多,有利于扬尘的产生10.虽然为浓雾天气,能见度不是很好,但是红、绿色的交通信号灯却是很醒目。运用地理原理分析大雾期间红、绿色光仍旧很醒目的缘由()A.红、绿色光不简单被散射B.红、绿色光最简单被散射C.红、绿色光不简单被遮挡D.红、绿色光不简单被汲取9.D10.A[第9题,深秋、初冬季节是大雾多发期,这其中的道理是该时期云量少,昼夜温差较大,水汽易遇冷凝聚。且该季节晴好天气多,有利于扬尘的产生,大气中凝聚核多。第10题,读图可以发觉此时虽然为浓雾天气,能见度不是很好,但是红、绿色的交通信号灯却是很醒目。大雾期间红、绿色光仍旧很醒目的缘由是红、绿色光不简单被散射,散射作用主要针对波长较短的蓝色光线,红、绿色光传播得较远。大气中光线没有被阻挡。大气对可见光汲取的很少。]11.(2024·日照高一检测)读地球大气热量传递与平衡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冬半年的霜冻灾难多发生在晴朗的夜间,其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缘由与图中甲、乙、丙中的________过程有关。(2)多云的白天比晴天气温低,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缘由与图中甲、乙、丙中的________过程相关。(3)对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缘由是__________,这一缘由与图中甲、乙、丙中的________过程有关。(4)一般状况下,多年平均而言,应B=A+C+D。但是,近年来,上述平衡被打破,变成了不等式,产生温室效应。出现这一现象的缘由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解析]第(1)题,图中甲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乙表示地面辐射,丙表示大气逆辐射,晴朗的夜间,云量少,大气逆辐射作用弱,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弱,气温下降快,气温低,水汽凝聚形成霜冻,与丙有关。第(2)题,多云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比晴天强,大气对太阳辐射减弱作用强,气温低,与甲过程有关。第(3)题,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对流层)大气热量的干脆来源,对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距热源(地面)越远,气温越低,与地面辐射乙有关。第(4)题,温室效应产生的缘由首先是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排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过多;其次是乱伐森林,使森林汲取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数量削减。[答案](1)晴夜少云,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弱,气温下降快丙(2)白天多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减弱作用强甲(3)对流层大气的热量干脆来源于地面辐射乙(4)大量燃烧化石燃料乱伐森林[素养培优练]科学探讨发觉,北极地区的候鸟产生的鸟粪被微生物分解后会释放出氨,氨与海水中的硫酸盐及水分子混合,形成大量悬浮在空气中的尘埃颗粒,这些颗粒可以起到降低北极气温的作用。读图,完成12~13题。12.与鸟粪降低北极地区气温相关的环节是()A.①增加 B.②增加C.③增加 D.④增加13.该影响最明显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12.D13.B[第12题,依据材料可知,鸟粪被微生物分解后会释放出氨,氨与海水中的硫酸盐及水分子混合后,形成大量悬浮在空气中的尘埃颗粒,这些颗粒会增加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使得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削减,从而降低北极的气温。故选D。第13题,由材料可知,鸟粪被微生物分解后,最终形成大量悬浮在空气中的尘埃颗粒,进而影响北极地区的温度,夏季北极地区气温较高,微生物分解作用强,因此该影响最明显的季节是夏季。故选B。]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平安越冬,采纳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肯定空间),效果显著。下图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改变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改变。据此完成14~15题。14.图中表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改变的曲线是()A.① B.②C.③ D.④15.该地寒冷期()A.最低气温高于-16℃B.气温日改变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C.膜内温度日改变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D.膜内温度日改变与气温日改变一样14.B15.C[第14题,材料中提到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平安越冬,采纳双层覆膜技术,效果显著,说明①②为覆盖地膜的膜内平均温度日改变曲线,解除③④。又依据枯雪年降水少,昼夜温差较大,丰雪年降水多,昼夜温差小,可进一步推断:①为丰雪年覆盖地膜的膜内平均温度日改变曲线,②为枯雪年覆盖地膜的膜内平均温度日改变曲线。第15题,由图可知,图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的平均气温日改变,不能确定当地最低气温;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改变(即平均气温改变状况和昼夜温差)大致相同;膜内温度日改变丰雪年小于枯雪年,主要是由于丰、枯雪年积雪厚度存在较大差异。]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山体效应是指由隆起山体造成的垂直带界限如林线(山地森林分布的最高界线)、雪线等在内陆的巨型山体或者山系中心比外围地区分布要高的现象。形成缘由是山体的热力效应所产生山体内部比外部(或外围低地)温度高的温度分布格局。探讨表明,影响山体效应强度的因素主要是山体基面高度和降水。图a示意山体效应概念模型,图b、c示意某山脉不同纬度带山体内外最热月10℃等温线分布高度。a.山体效应概念模型(1)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说明山体效应产生的缘由。(2)简述10℃等温线在该山体的分布高度差异。[解析]第(1)题,通过阅读材料,理解什么是“山体效应”,再依据题干提示“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及对图a的解读,总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子商务平台搭建立项审批表
- 智能物流保险理赔要点
- 三亚市电动自行车行业技术
- 商业步行街消防施工合同
- 科技园区草坪施工协议
- 电子厂安全防护用品管理标准
- 保健按摩行政助理聘用合同
- 体育场馆建设项目挡墙施工合同
- 电影剧组演员聘用合同
- 城市绿地防水改造工程合同
- 各专业文件准备目录-内分泌科药物临床试验机构GCP SOP
- 化妆培训课件教学课件
- 车间员工安全培训试题附参考答案【典型题】
- 2024年保密基础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共350题)
- 《江西数学三年级上学期数学期中试卷》
- 《万维网安全新协议》课件 2024-2025学年人教版新教材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全一册
- 部编版历史高一上学期期中试卷与参考答案(2024-2025学年)
- 数据备份与恢复应急预案
- 印刷包装岗位招聘笔试题与参考答案(某大型国企)
- 变电站新建工程三通一平场地平整施工方案
- 陪护公司运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