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家校共育视角下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分析摘要: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双减”的继续推进,“核心素养”的思想和“家校共育”的思想逐渐被人们接受,这不仅给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指明了发展的方向,也给他们带来了发展的助力,更是给他们带来了新的思想和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和学校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作用,重视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并制定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案。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家长,都应该高度重视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帮助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在此基础上,本文将重点放在了家校共育的模式上,探索在家校共育的视野下,如何进行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希望能够在更深的层面上,构建起家庭和学校之间的纽带,从多个角度来帮助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关键词:家校共育;中小学;心理健康引言在当今社会,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中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如学习压力、人际关系、情感困扰等。因此,如何在中小学教育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成为了当前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家校共育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它强调家庭和学校之间的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发展。在家校共育的视角下,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可以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支持和协同教育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和启示。家庭教育方面,家长需要关注孩子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并给予积极的引导和支持。家长可以通过陪伴、沟通、理解和尊重等方式,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孩子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学校教育方面,学校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心理辅导、课外活动等方式,提供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学校还应该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室或心理辅导室,配备专业的心理教师或心理咨询师,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心理健康服务。协同教育方面,家庭和学校需要建立密切的联系和合作,共同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提供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例如,家庭和学校可以共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家庭和学校可以相互沟通和交流,了解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孩子提供个性化的心理健康服务。总之,家校共育视角下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分析,可以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协同教育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和启示[1]。一、家校共育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概述(一)心理健康概述在学生身心发展过程中,心理健康是一个非常重要但又常常被人们忽略的问题。近几年来,由于各种原因,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比以前有了很大的增加,严重地威胁到了他们的身心健康,甚至是生命安全。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因素,大致可以被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先天遗传因素,另一种是后天主观因素,另一种是客观因素。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我国中小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主要诱因有学业负担、家庭教育、学校环境以及青春期心理变化。因此,家庭和学校要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并切实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2]。俞国良教授,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秘书长,曾经提出了“大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这个理念的深层含义,对中小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不断推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二)家校共育概述家校共育通常指的是,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家长和学校可以通过一定的平台,以一个共同的目标为指导,共同开展某种教育工作。因此,在“家校共育”的视野中,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成为一项值得关注的课题。家校共育保障中小学生的健康心理发展,是一项结构化、体系化的教育项目,它是一种需要多方共同协作来运作的动态机制,它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层面都有牵连,需要所有人共同努力才能达到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教育目标[3]。二、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问题第一,在当前的中小学教育体制中,心理问题并未受到足够的关注,在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估时,家长和学校都对孩子的学习成绩给予了很高的关注,心理问题是一种不明显、不易被发现、难以量化的问题,它极易被忽略,而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加重了学生在学业成绩上的心理负担,从而导致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第二,在心理健康教育上,我国目前普遍存在家庭缺位的问题。而且,已经有研究显示,在家庭中,家长对子女成长的参与程度,会对子女将来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但是,当前,我国的家庭教育现状,与儿童健康成长的客观要求之间,存在着很大的距离。《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于2022年生效,提出要加强家庭对青少年的参与,同时,国家对家庭教育的重视,也要求父母更加重视儿童的心理健康,并对儿童的心理问题给予恰当的干预和指导。但是,一些父母因为缺少专业知识和与子女交流的有效技巧,造成了他们在家庭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不理想,迫切需要提高他们的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水平[4]。第三,在家校合作的模式中,存在结构性的问题。当前,有些学校的家校互动交流模式比较僵化,家长会是家长与学校进行沟通的主要渠道。但是,在家长会的开展交流的过程中,一般都是老师主动传递学生的信息和教学方法,而家长则处于被动式聆听的状态,这对家长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有不利影响。此外,每一位学生的家庭教育方式都不一样,老师们所说的内容大部分都是一些一般性的问题,很难对每一位学生的具体问题进行细致的分析,因此针对性很弱,不利于发现学生们的潜在心理问题[5]。三、家校共育视角下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策略家校共育是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家长与学校应加强沟通,加强对儿童精神健康的重视,为儿童提供全面的精神健康教育。比如,家长与学校可以结合起来,为儿童提供更多的心理健康教育;家长与学校之间能够进行沟通与交流,对儿童的心理健康情况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为儿童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服务。(一)正确认识心理健康问题中小学生因为即将进入青春期,所以他们的情绪比较不稳定,比较敏感,比较暴躁,所以他们的心理“免疫力”比较低,很可能会造成各种心理压力和问题。而且,他们的生活经历一般都比较少,心智发育也比较幼稚,经常会很难应对各种各样的挫折和心理波动,这个时候,就需要父母和学校及时地发现和干预。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先决条件,就是家长和学校必须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一个正确和科学的认识。学校是较为专业的教育主体,在进行家长工作时,要注重引导家长认识到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性,积极地向家长传播与心理健康相关的知识,并分享一些可行性强的实操小经验,获得家长的支持。学校还可以发放相关的宣传手册,拍摄相关的心理卫生小视频,尽可能地扩大知识的传播范围,让家长对心理健康问题有更好的认识。与此同时,家长和学校都应该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性有充分的了解,在家庭和学校共同培养的过程中,要注意在适当的地方发力,比如,要为孩子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健康成长的外在环境。一般而言,人的精神世界的形成和发展,既受家庭的影响,也受成长环境的影响。家庭是一个人成长的主要环境,相对于老师来说,家长对自己孩子的性格和成长过程要比老师更了解,所以,在进行有关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学校不能只局限在学校里,而是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渗透到每一个学生的家庭里,为他们创造一个全方位的心理健康发展的环境[6]。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家长也要积极参与,教师起到主导的作用,家长起到辅助的作用,从而共同对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进行积极的调节和优化。与此同时,可以号召全社会营造一个有利于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良好环境,让学校、家庭、社会三个主体相互配合,一起为中小学生的心理稳步健康发展,让他们适应社会环境,应对挫折和失败,提供一个强有力的环境保障。(二)丰富家校共育模式家长和学校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双翼”,家长对孩子的个人认识更为透彻,而学校老师则具有更为专业和科学的知识储备,两者必须齐头并进,互相促进,才能使其教育效果达到最大。在这种情况下,要将教育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健全家校合作的教育现代化机制,使各主体在教育中的作用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已经有调查表明,在我国当前中小学的家校共育模式中,家长会是最主要的共育方式,除此之外,还有家访、电话沟通、线上微信群交流、家长学校等多种方式,这些方式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它们通常都只起到了表层的作用,家长与学校之间缺少更深层次的接触与交流,很难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深入地发现并解决,因此,家校共育方式迫切需要进一步优化。比如,可以针对每一位同学的性格特点和性格特点,建立“家庭教育档案”、“家校网”、编写“家长简报”,从而使家校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更好地促进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三)创新家校心理辅导内容家校共育要对心理辅导的内容进行切实的创新,坚持“预防为主,化解为重”的原则,让心理辅导变得更加科学化、趣味化、多元化。第一,在新学期初,通过“开学第一课”,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使其尽快地融入校园生活;家长可以建立一个家委会,充分发挥家委会的作用,经常组织一些讨论活动,将自己的教育经验和相关的心理知识进行交流,从而有效地提高家庭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第二,学校可以在公众号上发布一些关于心理健康的信息,让家长们了解到更多关于心理健康的信息,从而更好地了解如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第三,学校也可以对有需求的家庭,进行系统性的心理辅导,针对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通过家长的帮助,解决“症结”,改善孩子的成长环境,从而使孩子建立起一个独立、自爱、自信、自我接受的精神世界。(四)深化家校心理教育合作在深入开展家校共育时,应做到“生活化”、“多元化”、“个性化”。一是生活化。生活化共育要求家校双方要在切实提高共育意识的基础上,贴近学生心理发展的实际状况,有针对性地在学校和家庭教育中积极整合和运用教育资源。比如,每个月都要举办一次主题活动,老师给学生和家长们布置一份亲子作业,根据不同的主题,制定出一份与之相关联的家校合作项目,并引导家长和学生在合作过程中加深他们之间的感情,让他们学会互相之间进行交流和理解,这对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二是多元化。家校双方可以通过图片、视频、音频等方式展开沟通,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家校共育的形式,还可以将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展现出来,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推进家校协同共育的策略。三是个人化。每一个家庭都有自己的教育模式和特征,比如,学者邱维利以五大类父母为基础,分别是:自我中心型、过度关注型、望子成龙型、自我放任型、隔代照顾型,他提出了一种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方法。所以,家长和学校要共同探索和探索个体化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四、结语总之,“家校共育”是一种很好的适合于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这种情况下,家校双方应该通力合作,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作用,为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顺利开展提供帮助和榜样。通过扩大家校合作的渠道,提高家校共育的途径,使家长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得到明显提高,开展多元化的合作,确保家校共育的能力得到稳步提升,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确保家校共育的心理健康效果。在保证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率和质量的同时,也为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帮助学生尽快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社会主义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参考文献[1]刘继荣.家校共育视角下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探析[J].当代教研论丛,2023,9(01):59-62.[2]刘娟.为孩子的心灵护航——家校共育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2年大学轻工纺织食品专业大学物理二期中考试试题A卷-附解析
- 2022年高考小题集训《农业区位与现代农业》(解析版)
- 2022年大学电气信息专业大学物理下册月考试卷D卷-附解析
- 2022年大学机械专业大学物理二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
- 2022年大学化工与制药专业大学物理下册开学考试试卷B卷-附解析
- 年度功率测量仪表战略市场规划报告
- 矿山开采地基钎探技术方案
- 旅游业紧急情况应对演练方案
- 小区居住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施工进度计划方案
- 三叉神经痛的中医预防与治疗方案
- 我国绿色化工未来发展战略与思考
- 苏里南商业机会多多
- 高考数学小题狂练:每题都附有详细解析
- 浮动码头施工方案
- Poka-Yoke防错技术(完整版)
- 保安交接班记录表(2)
- 神明—EZflame火焰检测系统
- 个人简历求职简历课件.ppt
- 2018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在母语的屋檐下
- 新青岛版五四制2021-2022四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指导
- 小学四年级音乐课程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