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绿色建筑设计与节能技术应用指南TOC\o"1-2"\h\u537第一章绿色建筑概述 2318611.1绿色建筑的定义与意义 2144991.1.1绿色建筑的定义 239731.1.2绿色建筑的意义 22691.2绿色建筑的发展历程 3165391.2.1国际绿色建筑发展历程 385581.2.2我国绿色建筑发展历程 3196311.3绿色建筑的评价体系 37476第二章绿色建筑设计原则与方法 4170202.1绿色建筑设计原则 494802.2绿色建筑设计方法 43572.3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 511964第三章建筑节能设计基础 5133443.1建筑节能的定义与意义 5157873.2建筑节能设计原则 6199843.3建筑节能设计方法 626433第四章建筑围护结构节能设计 721134.1墙体节能设计 7154804.2门窗节能设计 78574.3屋面节能设计 718579第五章建筑设备节能设计 876795.1供暖系统节能设计 857275.2通风系统节能设计 8193325.3空调系统节能设计 830906第六章建筑照明节能设计 9217186.1照明节能设计原则 9307826.1.1合理选择照明方式 9322566.1.2优化照明系统布局 959436.1.3提高照明设备效率 973726.1.4注重照明品质 10261896.2照明系统节能设计 10207966.2.1照明系统设计原则 10306056.2.2照明系统设计要点 10222556.3照明设备节能设计 10273216.3.1照明设备选型 10242526.3.2照明设备布局 10258566.3.3照明设备控制 106654第七章建筑给排水系统节能设计 1160317.1给水系统节能设计 11116277.2排水系统节能设计 11214057.3雨水利用与回收 1212135第八章绿色建筑材料应用 12245408.1绿色建筑材料概述 13138758.2绿色建筑材料选择原则 1388268.3绿色建筑材料应用案例 1323665第九章建筑绿化与景观设计 1430919.1建筑绿化设计 1458359.1.1设计原则 14213119.1.2设计内容 14193879.2景观设计 14198869.2.1设计原则 14263209.2.2设计内容 15232699.3绿色屋顶设计 15109819.3.1设计原则 15138489.3.2设计内容 1525368第十章建筑智能化与节能技术应用 152860610.1建筑智能化概述 152062110.2智能化系统节能设计 16532310.3智能化节能技术应用 1625411第十一章绿色建筑评价与认证 173090211.1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173238111.2绿色建筑认证流程 1718111.3绿色建筑评价与认证案例 1819858第十二章绿色建筑发展趋势与展望 1847212.1绿色建筑发展趋势 18515412.2绿色建筑政策与市场前景 19432112.2.1政策层面 193199712.2.2市场前景 192306012.3绿色建筑未来展望 19第一章绿色建筑概述1.1绿色建筑的定义与意义1.1.1绿色建筑的定义绿色建筑,又称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是指在建筑的设计、施工、运营、维护及拆除等全过程中,遵循生态环保、节能降耗、以人为本的原则,实现建筑物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绿色建筑旨在降低建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1.1.2绿色建筑的意义绿色建筑具有以下意义:(1)保护生态环境:绿色建筑通过降低能耗、减少污染排放,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2)节约资源:绿色建筑在设计、施工、运营等环节,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3)改善居住环境:绿色建筑注重室内外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4)提高生活质量:绿色建筑关注人的生活需求,以人为本,提高居住者的生活质量。(5)促进经济发展:绿色建筑产业的发展,有助于推动建筑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持续发展。1.2绿色建筑的发展历程1.2.1国际绿色建筑发展历程20世纪60年代,美国建筑师保罗·索勒瑞提出“生态建筑”概念,标志着绿色建筑在国际范围内的兴起。此后,各国纷纷开展绿色建筑研究与实践,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绿色建筑体系。1.2.2我国绿色建筑发展历程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我国开始引进国际绿色建筑理念,并在政策、技术、标准等方面进行摸索。进入21世纪,我国绿色建筑发展步伐加快,政策体系不断完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市场规模逐步扩大。1.3绿色建筑的评价体系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是对建筑物在全生命周期内各阶段的环境功能进行评价的标准体系。以下为几种常见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1)国际评价体系:如美国的LEED、英国的BREEAM、德国的DGNB等。(2)我国评价体系: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等。(3)地方评价体系:如北京市、上海市、广东省等地制定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节能:评价建筑物的能耗水平,包括供暖、空调、照明等。(2)节水:评价建筑物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包括给水、排水、雨水利用等。(3)节材:评价建筑物的材料利用效率,包括建筑材料、装修材料等。(4)环境影响:评价建筑物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包括噪音、空气污染、生态环境等。(5)室内环境:评价建筑物室内空气质量、光照、温度等。(6)社会效益:评价建筑物对周边社区的贡献,包括教育、就业、文化等。第二章绿色建筑设计原则与方法2.1绿色建筑设计原则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设计、施工、运行、维护和拆除等全过程中,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障人体健康为核心目标的一种建筑形式。绿色建筑设计原则是指导绿色建筑设计和实施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环境友好原则: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环境因素,减少建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2)资源节约原则:在建筑设计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消耗,实现可持续发展。(3)以人为本原则:关注人体健康和舒适度,提供安全、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4)技术创新原则: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材料,提高建筑功能,降低建筑能耗。(5)经济合理原则:在满足绿色建筑要求的前提下,力求降低建筑成本,提高经济效益。2.2绿色建筑设计方法绿色建筑设计方法是指在遵循绿色建筑设计原则的基础上,运用各种技术和手段进行建筑设计和实施的方法。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绿色建筑设计方法:(1)生态规划:在建筑项目选址、规划阶段,充分考虑地形、气候、水资源等自然条件,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协调。(2)绿色建筑评价体系:采用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对建筑的设计、施工、运行等全过程进行评价,保证建筑符合绿色建筑标准。(3)节能设计:通过优化建筑布局、选用高效节能设备、采用绿色建筑材料等手段,降低建筑能耗。(4)绿色建筑材料:选用环保、可再生、低污染的建筑材料,提高建筑物的环保功能。(5)室内环境质量保障:通过合理设计室内空间、选用环保装饰材料、优化室内空气流通等方式,保障室内环境质量。2.3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绿色建筑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关注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环境、社会和经济影响。可持续发展要求建筑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满足自身需求的能力。绿色建筑通过降低能耗、减少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手段,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在绿色建筑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2)减少建筑对自然资源的占用和消耗,实现资源节约。(3)关注建筑物的环境功能,降低建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4)保障建筑物使用者的健康和舒适度,提高生活质量。(5)注重建筑物的经济性,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第三章建筑节能设计基础3.1建筑节能的定义与意义建筑节能是指在建筑物的设计、建造和运行过程中,通过采用节能技术和措施,降低建筑物的能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建筑节能是我国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缓解能源紧张、保护环境、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建筑节能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降低能源消耗:建筑节能可以减少建筑物在运行过程中的能源消耗,降低能源成本,提高经济效益。(2)减少环境污染:建筑节能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其他污染物排放,改善环境质量。(3)提高建筑舒适度:建筑节能设计可以提高室内环境质量,使建筑物具有更好的保温、隔热和隔音功能,提高居住和办公的舒适度。(4)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建筑节能有利于推动绿色建筑和低碳经济的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3.2建筑节能设计原则建筑节能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综合考虑:在建筑节能设计中,要综合考虑建筑物所处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建筑功能等因素,制定合理的节能策略。(2)系统优化:建筑节能设计应注重系统优化,通过优化建筑物的围护结构、空调系统、照明系统等,实现整体节能效果。(3)技术创新:积极引进和推广先进的建筑节能技术,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4)经济合理:在建筑节能设计中,要充分考虑投资成本和经济效益,保证节能措施具有良好的经济性。(5)人性化设计:建筑节能设计应关注人的需求,提高室内环境质量,创造舒适的居住和办公空间。3.3建筑节能设计方法建筑节能设计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围护结构设计:通过优化建筑物的围护结构,提高其保温、隔热功能,减少冷热损失。(2)空调系统设计:合理选择空调系统类型和设备,提高空调系统的运行效率,降低能源消耗。(3)照明系统设计:采用高效照明设备,合理布置照明系统,提高照明效率。(4)能源回收利用:利用可再生能源和余热资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5)智能控制系统:采用智能控制系统,实现建筑物的自动化管理,降低能源消耗。(6)绿色建筑设计:结合绿色建筑理念,采用绿色建筑材料和施工工艺,降低建筑物的环境影响。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建筑物的节能功能,实现建筑节能的目标。第四章建筑围护结构节能设计4.1墙体节能设计墙体作为建筑围护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温功能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建筑的节能效果。在墙体节能设计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1)选择合适的保温材料:选用导热系数低、保温功能好的轻质高效保温材料,如聚氨酯、聚苯乙烯等,与砖、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砌块等主墙体材料组成复合保温墙体构造。(2)采用封闭空气间层:在墙体结构中设置封闭空气间层,可以有效降低墙体热传导,提高墙体的保温功能。(3)提高墙体的热稳定性:采用内侧为重质材料的复合保温墙体,或选用蓄热功能好的墙体材料或相变材料复合在墙体内侧。(4)优化墙体构造设计:根据建筑所在地的气候条件、结构形式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墙体构造形式,如夹心保温、外保温等。4.2门窗节能设计门窗在建筑围护结构中,其绝热功能相对较差,对室内热环境质量和建筑节能影响较大。门窗节能设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控制窗墙比:根据不同朝向,合理控制窗墙比,尽量避免东西向开大窗,减少热损失。(2)提高窗户遮阳功能:采用固定式或活动式遮阳设施,降低太阳辐射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3)提高窗户气密性:加强窗户的气密性设计,采用气密条、提高窗用型材的规格尺寸、准确度、尺寸稳定性和组装精确度等措施。(4)选用保温功能好的门窗材料:如木窗、塑料窗、铝木复合门窗等。4.3屋面节能设计屋面作为建筑围护结构的一部分,其保温功能对建筑节能具有重要意义。屋面节能设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选择合适的保温材料:选用密度小、导热系数小,且符合强度要求的保温材料,如聚苯乙烯、聚氨酯等。(2)严格控制吸水率:屋面保温材料应具有较低的吸水率,以减少水分对保温效果的影响。(3)优化屋面构造设计:根据建筑所在地的气候条件、结构形式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屋面构造形式,如坡屋面、平屋面等。(4)加强屋面隔热措施:在屋面结构中设置隔热层,降低太阳辐射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第五章建筑设备节能设计5.1供暖系统节能设计供暖系统是建筑设备中能耗较大的部分,因此,在供暖系统设计中注重节能。供暖系统节能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合理选择供暖方式。根据建筑物的特点、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供暖方式,如散热器供暖、地板供暖等。(2)优化供暖设备选型。选用高效率、低能耗的供暖设备,如节能型锅炉、热泵等。(3)合理设计供暖管道。优化供暖管道布局,减少管道长度,降低管道阻力,提高供暖效率。(4)采用智能控制系统。通过智能化控制系统,实现供暖设备的自动启停、温度调节等功能,提高供暖系统的运行效率。5.2通风系统节能设计通风系统在为建筑物提供新鲜空气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能耗。通风系统节能设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合理选择通风方式。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通风方式,如自然通风、机械通风等。(2)优化通风设备选型。选用高效率、低噪音的通风设备,如节能型风机、空气净化器等。(3)合理设计通风管道。优化通风管道布局,减少管道长度,降低管道阻力,提高通风效率。(4)采用智能化控制系统。通过智能化控制系统,实现通风设备的自动启停、风速调节等功能,提高通风系统的运行效率。5.3空调系统节能设计空调系统在为建筑物提供舒适环境的同时也存在较大的能耗。空调系统节能设计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合理选择空调方式。根据建筑物的特点、用途和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空调方式,如空调、分体空调等。(2)优化空调设备选型。选用高效率、低能耗的空调设备,如节能型压缩机、变频器等。(3)合理设计空调管道。优化空调管道布局,减少管道长度,降低管道阻力,提高空调效率。(4)采用智能化控制系统。通过智能化控制系统,实现空调设备的自动启停、温度调节等功能,提高空调系统的运行效率。(5)加强空调系统的维护与管理。定期清洗空调设备、管道,保证系统处于良好运行状态。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建筑设备在供暖、通风和空调方面的能耗,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第六章建筑照明节能设计6.1照明节能设计原则照明节能设计是建筑节能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6.1.1合理选择照明方式合理选择照明方式是照明节能设计的基础。应根据建筑功能、空间形态、使用需求等因素,选择适宜的照明方式,如自然采光、人工照明、混合照明等,以降低照明能耗。6.1.2优化照明系统布局优化照明系统布局,使照明系统更加高效、合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合理划分照明区域,避免照明盲区和过度照明;(2)采用分区控制,实现不同区域的照明需求;(3)利用照明系统的智能化控制,实现照明设备的自动调节。6.1.3提高照明设备效率提高照明设备效率是照明节能设计的关键。选用高效节能的照明设备,如LED灯具、节能灯具等,降低照明能耗。6.1.4注重照明品质在照明节能设计过程中,要注重照明品质,保证照明效果符合舒适、安全、美观等要求。6.2照明系统节能设计6.2.1照明系统设计原则照明系统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满足照明需求,保证照明效果;(2)提高照明效率,降低能耗;(3)注重照明品质,营造良好环境。6.2.2照明系统设计要点(1)合理选择照明设备,提高照明系统效率;(2)优化照明布局,实现照明效果与能耗的平衡;(3)采用智能化控制,实现照明系统的自动调节。6.3照明设备节能设计6.3.1照明设备选型照明设备选型应遵循以下原则:(1)选用高效节能的照明设备,如LED灯具、节能灯具等;(2)根据照明需求,合理选择照明设备的功率和规格;(3)考虑照明设备的寿命、可靠性和维护成本。6.3.2照明设备布局照明设备布局应遵循以下原则:(1)保证照明效果,避免照明盲区和过度照明;(2)考虑建筑空间形态,合理布置照明设备;(3)采用分区控制,实现不同区域的照明需求。6.3.3照明设备控制照明设备控制应遵循以下原则:(1)采用智能化控制,实现照明设备的自动调节;(2)实现照明设备的远程控制,提高照明系统的管理水平;(3)根据实际需求,调整照明设备的亮度和运行时间。第七章建筑给排水系统节能设计7.1给水系统节能设计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的能耗问题日益突出。给水系统作为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节能设计对于降低建筑能耗具有重要意义。以下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给水系统的节能设计:(1)给水设备选型与配置在给水系统的设计过程中,应选用高效、低耗的给水设备,如变频调速泵、无负压供水设备等。同时合理配置给水设备,降低系统运行能耗。例如,采用分区给水、分时给水等方式,减少泵房规模,降低泵房能耗。(2)给水管网设计给水管网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优化管路布局,减少管路长度和弯头数量,降低水头损失;(2)选用合适的管材和管径,保证管道输送效率;(3)采用节能型阀门,降低阀门能耗;(4)合理设置减压装置,减少水锤现象,降低管网压力损失。(3)给水系统自动化控制采用自动化控制系统,实时监测给水系统运行状态,根据用水需求自动调节给水设备,实现节能运行。例如,采用PLC控制系统,对给水泵、阀门等进行智能调节,降低系统运行能耗。(4)给水系统保温隔热对给水管道进行保温隔热处理,降低管道热损失,提高给水系统运行效率。在寒冷地区,还应考虑防冻措施,避免管道冻裂。7.2排水系统节能设计排水系统的节能设计同样重要,以下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1)排水设备选型与配置选用高效、低耗的排水设备,如节能型水泵、雨水收集系统等。合理配置排水设备,降低系统运行能耗。(2)排水管网设计排水管网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优化管路布局,减少管路长度和弯头数量,降低水头损失;(2)选用合适的管材和管径,保证管道输送效率;(3)采用节能型阀门,降低阀门能耗;(4)合理设置排水设施,减少污水排放过程中的能耗。(3)排水系统自动化控制采用自动化控制系统,实时监测排水系统运行状态,根据排水需求自动调节排水设备,实现节能运行。(4)排水系统保温隔热对排水管道进行保温隔热处理,降低管道热损失,提高排水系统运行效率。7.3雨水利用与回收雨水利用与回收是建筑给排水系统节能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1)雨水收集系统在建筑设计中,设置雨水收集系统,收集屋面、地面等部位的雨水,用于绿化、景观、道路清洗等用途。雨水收集系统应包括雨水收集池、雨水处理设施、雨水输送管道等。(2)雨水利用将收集到的雨水经过处理后,用于建筑内部非饮用水用途,如冲厕、绿化、洗车等。雨水利用可降低建筑对市政供水的依赖,实现节能降耗。(3)雨水回收对建筑内部产生的废水进行处理,回收利用。废水回收系统包括废水处理设施、废水输送管道等。废水回收利用可降低建筑对新鲜水资源的需求,提高水资源利用率。(4)雨水管理系统建立完善的雨水管理系统,包括雨水收集、处理、利用、回收等环节,实现雨水资源的高效利用。雨水管理系统应与建筑整体设计相结合,提高建筑节能效果。第八章绿色建筑材料应用8.1绿色建筑材料概述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日益繁荣,但在传统建筑材料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往往伴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材料应运而生。绿色建筑材料是指在生产、使用和废弃处理过程中,具有节能、环保、可持续利用等特性的建筑材料。它不仅能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还能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舒适性。8.2绿色建筑材料选择原则在选择绿色建筑材料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节能:选用具有良好保温、隔热功能的建筑材料,降低建筑物的能耗。(2)环保:选用无毒、无害、低污染的建筑材料,减少对环境的破坏。(3)可持续利用:选用可循环、可再生、可降解的建筑材料,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4)经济性:在满足绿色建筑要求的前提下,降低建筑材料的成本。(5)适用性:根据建筑物的功能、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因素,选用适宜的绿色建筑材料。8.3绿色建筑材料应用案例以下是一些绿色建筑材料的应用案例:(1)玻璃棉:玻璃棉是一种优良的保温隔热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的外墙保温、屋顶隔热等领域。它具有良好的保温功能,可以有效降低建筑物的能耗。(2)木材:木材是一种天然、可再生的建筑材料,具有优良的保温、隔热功能。在建筑物的室内装修中,选用优质木材,可以提高室内的舒适度。(3)竹材:竹材是一种快速生长的植物,具有很高的可持续利用价值。在建筑物的结构构件、室内装修等方面,竹材的应用越来越广泛。(4)生态混凝土:生态混凝土是一种具有环保、节能、可持续利用等特点的新型建筑材料。它由工业废弃物、尾矿等资源制备而成,广泛应用于道路、桥梁、建筑等领域。(5)碳纤维:碳纤维是一种高功能的复合材料,具有轻质、高强度、耐腐蚀等特点。在建筑物的加固、修复等领域,碳纤维的应用逐渐受到关注。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可以看到绿色建筑材料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第九章建筑绿化与景观设计9.1建筑绿化设计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绿化逐渐成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绿化设计旨在提高建筑物的生态效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居民创造宜居的生活环境。9.1.1设计原则(1)生态优先原则:在建筑绿化设计中,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需求,优先选择具有较强生态功能的植物。(2)功能性与美观性相结合原则:在满足生态功能的同时注重绿化景观的美观性,提升建筑物的整体视觉效果。(3)经济合理性原则:在绿化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投资成本,选择适宜的绿化植物和绿化方式。(4)可持续发展原则:建筑绿化设计应考虑长远发展,保证绿化效果持久,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9.1.2设计内容(1)绿化植物选择:根据建筑物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土壤类型等因素,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2)绿化布局:合理规划绿化空间,使绿化植物与建筑物、环境相互协调,形成优美的景观效果。(3)绿化设施配置:包括绿化给水、排水、照明等设施,以满足绿化植物的生长需求。9.2景观设计景观设计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创造和谐、优美的城市景观,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9.2.1设计原则(1)人文关怀原则:景观设计要关注人的需求,以人为本,创造宜人的生活环境。(2)生态优先原则:在景观设计中,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需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3)创新性原则:景观设计要勇于创新,体现时代特色,展现城市个性。9.2.2设计内容(1)景观空间布局:合理规划景观空间,形成丰富的景观层次,提升城市整体景观效果。(2)景观设施配置:包括座椅、照明、休息亭等设施,以满足居民休闲娱乐的需求。(3)景观小品设计:通过雕塑、水景、景观墙等小品,丰富景观效果,提升城市文化内涵。9.3绿色屋顶设计绿色屋顶是建筑绿化的一种重要形式,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绿色屋顶设计旨在提高建筑物的生态环境质量,降低建筑能耗,实现可持续发展。9.3.1设计原则(1)安全性原则:绿色屋顶设计要保证建筑物的结构安全,防止屋顶渗漏。(2)生态效益原则:绿色屋顶设计要充分考虑植物的生长需求,提高屋顶绿化的生态效益。(3)经济合理性原则:在绿色屋顶设计中,要充分考虑投资成本,选择适宜的绿化植物和绿化方式。9.3.2设计内容(1)屋顶绿化植物选择:根据屋顶的气候条件、土壤类型等因素,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2)屋顶绿化布局:合理规划绿化空间,使绿化植物与屋顶环境相互协调,形成优美的景观效果。(3)屋顶绿化设施配置:包括绿化给水、排水、照明等设施,以满足绿化植物的生长需求。第十章建筑智能化与节能技术应用10.1建筑智能化概述建筑智能化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对建筑设备、能源、安全、环境等进行智能化监控和管理,以提高建筑的安全、舒适、节能、环保功能,实现建筑的智能化、信息化和绿色化。建筑智能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对建筑内的空调、照明、电梯、给排水等设备进行实时监控,实现设备的自动控制和优化运行。(2)能源管理系统:对建筑内的能源消耗进行实时监测、分析和控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3)安全防范系统:包括视频监控、门禁控制、入侵报警等,保证建筑的安全。(4)环境监测系统:对建筑内的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等环境参数进行实时监测,为用户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5)信息管理系统:对建筑内的物业、设备、能源等信息进行统一管理,提高管理效率。10.2智能化系统节能设计智能化系统节能设计是指在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能源的合理利用和节能要求,采用相应的技术措施,实现建筑的节能目标。以下是智能化系统节能设计的几个关键点:(1)优化设备选型:根据建筑的实际需求,选择高效率、低能耗的设备,降低能源消耗。(2)合理布局系统:合理配置各子系统,实现资源的共享和协同工作,提高系统的整体效率。(3)优化控制策略:采用先进的控制算法,根据建筑的使用需求和环境参数,自动调整设备运行状态,实现节能目标。(4)能源监测与优化:实时监测建筑能源消耗,分析能耗数据,制定合理的节能措施,持续优化能源利用。10.3智能化节能技术应用智能化节能技术在建筑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应用案例:(1)空调系统节能:通过智能化控制系统,根据室内外温度、湿度等参数自动调整空调运行状态,实现空调系统的节能运行。(2)照明系统节能:采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根据室内外光线、人员活动等参数自动调整照明亮度,降低照明能耗。(3)电梯系统节能:通过智能化控制,实现电梯的群控运行,提高电梯的运行效率,降低能耗。(4)给排水系统节能:采用智能化控制系统,实时监测给排水系统的运行状态,实现水泵的变频调速,降低给排水能耗。(5)新风系统节能:通过智能化控制系统,合理调节新风量,提高室内空气质量,降低新风系统能耗。(6)太阳能利用:利用太阳能发电、太阳能热水等技术,降低建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通过以上智能化节能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降低建筑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建筑的绿色、可持续发展。第十一章绿色建筑评价与认证11.1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是衡量建筑环境功能和可持续性的重要工具。该体系旨在通过一系列的评价指标和方法,对建筑在设计、施工、运营和维护等各个阶段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以下是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主要内容:(1)评价指标:包括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室内环境质量、生态环境、运营管理等方面。(2)评价方法: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对各项指标进行评分,最终得出绿色建筑评价等级。(3)评价等级:分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三个等级,星级越高,表示绿色建筑功能越好。11.2绿色建筑认证流程绿色建筑认证是依据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对建筑项目进行评估和认证的过程。以下是绿色建筑认证的基本流程:(1)项目申报:建筑项目在设计阶段或施工阶段,向认证机构提交绿色建筑认证申请。(2)资料审查:认证机构对申报资料进行审查,确认项目是否符合绿色建筑评价要求。(3)现场评估:认证机构派员对项目现场进行实地评估,检查各项指标是否达到评价要求。(4)评价报告:评估完成后,认证机构出具绿色建筑评价报告,包括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南京邮电大学《程序设计语言B》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省上饶市2024年中考数学二模试题含答案
- 九江职业大学《商业推广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航空职业技术学院《Premere视频编辑应用与实践》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黄淮学院《舞蹈编创(一)》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物理】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章末练习-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册人教版物理
- 重庆商务职业学院《工程制图与CAD》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药物流行病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普通生物学(一)》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建筑工程计里与计价》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钢材压延加工生产技术
- 农村教师政协提案范文
- JT-T 1495-2024 公路水运危险性较大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审查规程
- 2024年高级养老护理员职业鉴定考试题库大全-下(多选、判断题)
- 数学学科的重要性与应用
- 【阅读提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阅读要素解析 类文阅读课外阅读过关(含答案)
- 病理科医院感染控制
- 购销合同电子版完整版
- 福建省福州市延安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模拟试卷+
- 2024年度医院肝胆外科实习生带教计划课件
-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考试试题及答案(综合-必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