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密仪器与设备维护作业指导书TOC\o"1-2"\h\u1090第1章精密仪器与设备维护基础 3110011.1仪器与设备维护的重要性 355831.1.1功能保障 3263221.1.2延长使用寿命 3296711.1.3降低维修成本 3282181.2维护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4298871.2.1基本原则 4128381.2.2维护方法 412989第2章环境要求与设施准备 4172872.1环境要求 4252552.1.1温度要求 4136292.1.2湿度要求 4772.1.3灰尘与污染 578322.1.4震动与噪音 5116332.1.5电磁干扰 5192392.2设施准备与布局 5156092.2.1设施准备 5188382.2.2布局 5298762.3环境监测与调控 5232782.3.1环境监测 587542.3.2环境调控 63196第3章维护工具与仪器选用 6172883.1常用维护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6230683.1.1通用工具 6191803.1.2专用工具 6255393.2精密仪器及其选用 6318963.2.1示波器 6226543.2.2频谱分析仪 782713.2.3信号发生器 726223.3仪器的校准与验证 7195763.3.1校准 7310163.3.2验证 732432第4章日常维护操作流程 7231074.1日常巡检与检查 756894.1.1巡检目的 7319294.1.2巡检内容 799194.1.3巡检流程 8189554.2清洁与保养 836434.2.1清洁目的 8166084.2.2清洁内容 8202264.2.3保养流程 818834.3故障排查与处理 8305314.3.1故障排查 8228154.3.2故障处理 927010第5章预防性维护措施 9303085.1预防性维护计划制定 9137735.1.1制定原则 994235.1.2制定步骤 9291245.1.3维护内容 961215.2关键部件的保养与更换 9116845.2.1关键部件识别 916375.2.2保养方法 10222665.2.3更换标准 1068155.3预防性维护的实施与记录 1075995.3.1实施要求 1081795.3.2记录管理 10221395.3.3记录使用 107129第6章精密仪器拆装与组装 10281746.1拆装工具与操作方法 11145786.1.1工具选型 11231536.1.2操作方法 11233966.2仪器拆装流程与注意事项 1193186.2.1拆装流程 11126066.2.2注意事项 11124976.3仪器组装与调试 12262886.3.1组装 12293046.3.2调试 129570第7章校准与精度检测 12119217.1校准原理与方法 12325617.1.1校准原理 1248577.1.2校准方法 12102627.2精度检测标准与流程 1348857.2.1精度检测标准 13163897.2.2精度检测流程 13267817.3校准数据处理与分析 13135747.3.1校准数据处理 13163627.3.2校准数据分析 1318135第8章故障诊断与维修 1449828.1故障分类与诊断方法 14165978.1.1故障分类 1463268.1.2诊断方法 14256038.2常见故障分析与处理 14287968.2.1硬件故障 1426588.2.2软件故障 1480478.3维修流程与质量保障 1456278.3.1维修流程 14141898.3.2质量保障 154426第9章维护人员培训与管理 1583969.1维护人员技能要求 15214819.2培训内容与方式 15109679.2.1培训内容 15219349.2.2培训方式 1512739.3维护人员管理与评价 16275429.3.1管理措施 1636989.3.2评价方法 1617718第10章维护记录与档案管理 16628710.1维护记录的内容与格式 163034610.1.1维护记录内容 162245210.1.2维护记录格式 173106110.2档案管理规范与流程 172502710.2.1档案管理规范 171086910.2.2档案管理流程 171961610.3维护数据的分析与利用 181095910.3.1维护数据分析 182198210.3.2维护数据利用 18第1章精密仪器与设备维护基础1.1仪器与设备维护的重要性精密仪器与设备作为科研和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关键要素,其功能的稳定与精确直接影响到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生产效率。有效的维护工作对于保障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延长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成本具有重要意义。1.1.1功能保障定期对精密仪器与设备进行维护,可以保证其各项功能指标处于最佳状态,从而保障实验和生产的准确性和稳定性。1.1.2延长使用寿命通过定期维护,可以及时发觉并处理潜在故障,降低设备损耗,延长其使用寿命。1.1.3降低维修成本预防性维护可以减少突发性故障的发生,避免因设备损坏而导致的昂贵维修费用。1.2维护的基本原则与方法1.2.1基本原则(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以预防性维护为主,避免设备发生故障,并结合定期检查和及时维修,保证设备功能稳定。(2)分类管理,重点突出:针对不同类型的精密仪器与设备,制定相应的维护方案,关注关键部位和易损件的维护。(3)规范操作,安全第一:严格按照设备操作规程进行维护,保证人身和设备安全。1.2.2维护方法(1)日常巡检:对设备进行日常巡检,观察设备运行状态,及时处理异常情况。(2)定期保养:根据设备保养计划,进行定期保养,包括清洁、润滑、紧固、调整等。(3)定期校准:对精密仪器进行定期校准,保证其测量精度符合要求。(4)备品备件管理:合理储备关键备品备件,保证设备故障时能及时更换。(5)维修记录与统计分析:详细记录设备维修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为预防性维护提供依据。通过以上原则和方法,对精密仪器与设备进行科学、合理的维护,可保证设备功能稳定,为科研和生产提供有力保障。第2章环境要求与设施准备2.1环境要求为保证精密仪器与设备的正常运行及延长使用寿命,环境要求是的。以下是对环境要求的详细阐述:2.1.1温度要求温度对精密仪器与设备的稳定运行具有直接影响。一般而言,仪器设备的运行环境温度应控制在20±5℃范围内,尽量避免温度波动过大,防止因温度变化导致的设备功能降低或损坏。2.1.2湿度要求湿度对精密仪器与设备的正常运行同样具有重要影响。理想的环境湿度应控制在40%60%范围内,过高或过低的湿度均可能导致设备出现故障。同时应避免湿度过大导致的设备生锈、腐蚀等问题。2.1.3灰尘与污染精密仪器与设备对灰尘和污染物非常敏感,应保持环境清洁,减少灰尘和污染物的产生。对于特殊要求的实验室,可以采用空气净化设备,保证空气质量达到相应标准。2.1.4震动与噪音震动和噪音会影响精密仪器与设备的正常运行,尤其是对高精度要求的设备。应选择远离振动源和噪音源的环境,并采取相应的减震、降噪措施。2.1.5电磁干扰电磁干扰对精密仪器与设备的功能具有潜在影响。应尽量远离强电磁场源,必要时采取屏蔽、接地等措施,降低电磁干扰的影响。2.2设施准备与布局2.2.1设施准备(1)保证实验室供电稳定,配备不间断电源(UPS)以防意外断电。(2)配置合适的空调设备,以满足环境温湿度要求。(3)准备合适的实验台、工作桌、仪器架等设施,保证设备安全、稳定放置。(4)配备必要的消防、安全设施,保证实验室安全。2.2.2布局(1)合理规划实验室空间,保证设备布局合理,避免相互干扰。(2)根据设备操作流程和功能需求,将相关设备放置在同一区域,便于操作和维护。(3)保持通道畅通,便于设备搬运和人员疏散。2.3环境监测与调控2.3.1环境监测(1)定期对环境温湿度进行监测,保证其在规定范围内。(2)监测实验室空气质量,及时采取净化措施。(3)关注实验室噪音、震动、电磁干扰等指标,发觉异常及时处理。2.3.2环境调控(1)根据监测数据,调整空调、除湿设备等,保持环境温湿度稳定。(2)采取相应措施,降低噪音、震动、电磁干扰等影响。(3)定期对实验室进行清洁、整理,保证环境整洁。通过以上环境要求与设施准备,为精密仪器与设备的正常运行提供有力保障。第3章维护工具与仪器选用3.1常用维护工具及其使用方法为了保证精密仪器与设备的维护工作顺利进行,选用合适的维护工具。以下列举了一些常用的维护工具及其使用方法:3.1.1通用工具(1)螺丝刀:用于拆装设备上的螺丝,根据螺丝头的不同形状,选择合适的螺丝刀。(2)扳手:用于紧固和松开螺栓和螺母,根据螺栓规格选择合适的扳手。(3)钳子:用于夹持、弯折或剪断金属丝等,根据需要选择尖嘴钳、老虎钳等。(4)锤子:用于敲击设备,调整设备位置或拆装部件。3.1.2专用工具(1)精密螺丝刀:用于拆装精密设备上的小型螺丝,通常具有磁性,便于操作。(2)扭矩扳手:用于精确控制螺栓的紧固力矩,避免因力矩过大或过小导致的设备损坏。(3)电子测量仪器:如万用表、示波器等,用于检测设备电气功能,保证设备正常运行。3.2精密仪器及其选用在精密仪器与设备的维护过程中,选用合适的仪器。以下是对一些常用精密仪器的选用建议:3.2.1示波器选用示波器时,应考虑以下因素:(1)带宽:根据被测信号的最高频率选择合适的带宽。(2)采样率:采样率越高,波形显示越精确,应根据实际需求选择。(3)存储深度:存储深度越大,可记录的波形数据越多,有利于信号分析。3.2.2频谱分析仪选用频谱分析仪时,应关注以下参数:(1)频率范围:根据被测信号的频率范围选择合适的频谱分析仪。(2)分辨率:分辨率越高,显示的频谱细节越丰富,有利于信号分析。3.2.3信号发生器选用信号发生器时,应考虑以下因素:(1)波形种类:根据需要产生的波形种类选择合适的信号发生器。(2)频率范围:根据被测设备的频率要求选择合适的信号发生器。(3)输出幅度:根据被测设备的输入要求选择合适的输出幅度。3.3仪器的校准与验证为保证维护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维护过程中使用的仪器进行校准与验证。3.3.1校准(1)定期对仪器进行校准,保证其测量结果的准确性。(2)根据仪器的使用说明书,按照规定的校准方法进行校准。(3)校准过程中,记录校准数据,以便分析仪器的功能变化。3.3.2验证(1)对校准后的仪器进行验证,以保证其满足使用要求。(2)通过实际测量或比对,检查仪器的测量结果是否准确。(3)如发觉仪器功能异常,应及时查找原因,进行维修或更换。第4章日常维护操作流程4.1日常巡检与检查4.1.1巡检目的对精密仪器与设备进行日常巡检,旨在保证设备正常运行,预防潜在故障,保障生产效率。4.1.2巡检内容a)检查设备外观,确认无破损、变形、漏油等情况;b)检查设备运行状态,包括温度、湿度、电压、电流等参数是否正常;c)检查设备安全防护装置是否完好;d)检查设备操作面板、显示屏等是否正常;e)检查设备各部件连接是否牢固,无松动、脱落现象;f)检查设备润滑系统是否正常,油质是否符合要求;g)其他根据设备特点需要检查的项目。4.1.3巡检流程a)制定巡检计划,明确巡检时间、频次、人员等;b)按照巡检计划,对设备进行逐项检查;c)记录巡检结果,对发觉的问题及时处理;d)对巡检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设备维护提供依据。4.2清洁与保养4.2.1清洁目的保持设备清洁,防止灰尘、油污等杂物影响设备功能,延长设备使用寿命。4.2.2清洁内容a)清洁设备外观,去除灰尘、油污等;b)清洁设备内部,包括冷却系统、过滤系统等;c)清洁设备操作面板、显示屏等;d)清洁设备各部件连接处,防止松动、磨损;e)清洁设备润滑系统,保持油质清洁。4.2.3保养流程a)制定保养计划,明保证养时间、频次、人员等;b)按照保养计划,对设备进行清洁和润滑;c)检查设备易损件,及时更换;d)对设备进行功能检测,保证设备功能稳定;e)记录保养结果,为设备维护提供参考。4.3故障排查与处理4.3.1故障排查a)收集故障现象,分析可能的原因;b)按照设备说明书和经验,对可能出现的故障部位进行检查;c)利用诊断工具,对设备进行诊断;d)根据排查结果,制定维修方案。4.3.2故障处理a)按照维修方案,对设备进行维修;b)验证维修效果,保证设备恢复正常运行;c)分析故障原因,制定预防措施,避免类似故障再次发生;d)记录故障处理过程,为设备维护提供经验。第5章预防性维护措施5.1预防性维护计划制定5.1.1制定原则预防性维护计划的制定应遵循设备功能要求、使用频率、重要性及风险评估结果,保证设备稳定可靠运行。5.1.2制定步骤(1)收集设备相关资料,包括设备说明书、操作手册、维护保养记录等;(2)分析设备功能、使用环境、历史故障等信息,确定维护需求;(3)根据设备特点,制定合理的维护周期、内容和方法;(4)评估预防性维护计划的可行性,保证计划的实施效果;(5)将预防性维护计划纳入设备管理体系,并进行动态调整。5.1.3维护内容预防性维护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1)设备的日常检查、清洁、润滑、紧固等基础维护;(2)关键部件的定期检查、更换、调整;(3)设备的功能测试及功能验证;(4)针对设备可能出现的故障,制定应急预案。5.2关键部件的保养与更换5.2.1关键部件识别根据设备功能和使用要求,识别出对设备正常运行的部件,作为预防性维护的重点。5.2.2保养方法针对关键部件,制定以下保养措施:(1)定期清洁,保持部件表面无污垢、油渍;(2)定期润滑,保证运动部件顺畅;(3)定期检查,发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4)按照设备制造商的建议,定期更换易损件。5.2.3更换标准关键部件的更换标准如下:(1)达到设备制造商规定的使用寿命;(2)出现明显的功能下降,影响设备正常运行;(3)发生故障,无法修复或修复成本过高;(4)根据设备运行情况,结合维护保养记录,提前更换高风险部件。5.3预防性维护的实施与记录5.3.1实施要求预防性维护的实施应遵循以下要求:(1)严格按照预防性维护计划执行;(2)保证维护人员具备相应技能和资质;(3)使用合适的工具、设备和材料;(4)保证维护过程中设备安全、人员安全。5.3.2记录管理预防性维护的记录应包括以下内容:(1)维护时间、地点、人员;(2)维护内容、方法、过程;(3)更换部件的型号、规格、数量;(4)设备功能、故障情况及处理结果。5.3.3记录使用维护记录应定期进行分析,以评估预防性维护计划的有效性,并根据分析结果对计划进行优化调整。同时维护记录可作为设备故障分析和维修的依据。第6章精密仪器拆装与组装6.1拆装工具与操作方法6.1.1工具选型在进行精密仪器拆装作业前,应根据仪器的结构及部件特点,选择合适的拆装工具。工具选型应考虑以下因素:(1)工具的适用性:保证工具适用于仪器拆装作业;(2)工具的精度:选用高精度的工具,避免对仪器部件造成损伤;(3)工具的材料:选用不损伤仪器部件的材料制作工具;(4)工具的尺寸:保证工具尺寸与仪器部件相匹配。6.1.2操作方法拆装操作方法应遵循以下原则:(1)轻拿轻放:在拆装过程中,避免对仪器部件造成冲击或振动;(2)顺序拆装:遵循仪器结构特点,按照顺序进行拆装,避免强行拆装;(3)使用专用工具:使用专用工具进行拆装,避免使用通用工具或自制工具;(4)遵循拆装方向:根据仪器结构,遵循正确的拆装方向。6.2仪器拆装流程与注意事项6.2.1拆装流程(1)准备工作:了解仪器结构,熟悉拆装工艺,准备所需工具;(2)拆卸防护:对仪器进行必要的防护措施,如防尘、防潮等;(3)拆卸顺序:遵循从外向内、从简到繁的原则,进行逐级拆卸;(4)部件归类:将拆卸下的部件进行分类存放,做好标记;(5)拆卸记录:记录拆装过程中的关键信息,如部件位置、拆卸顺序等;(6)清洗与检查:拆卸完毕后,对仪器部件进行清洗、检查,记录损伤情况;(7)组装:按照拆卸相反的顺序进行组装。6.2.2注意事项(1)拆装过程中,避免对仪器部件造成损伤;(2)遵循拆装工艺,不得随意更改拆装顺序;(3)避免在拆装过程中,造成仪器内部电路、光学部件等敏感部件的损坏;(4)拆装过程中,注意保护仪器表面,避免划伤;(5)遵守拆装现场纪律,保持环境卫生。6.3仪器组装与调试6.3.1组装(1)组装顺序:按照拆卸相反的顺序进行组装;(2)选用原装部件:保证组装过程中使用原装部件,避免使用非原装部件;(3)定位与固定:保证部件安装到位,按照规定力矩进行固定;(4)连接与校准:按照仪器说明书,连接内部电路、光学部件等,并进行校准;(5)组装记录:记录组装过程中的关键信息,如部件安装顺序、校准数据等。6.3.2调试(1)功能测试:检查仪器各功能是否正常;(2)功能测试:对仪器功能进行测试,保证满足技术指标;(3)稳定性测试:进行长时间运行测试,保证仪器稳定性;(4)安全性检查:检查仪器是否存在安全隐患;(5)调试记录:记录调试过程中的关键数据,为后续维护提供依据。第7章校准与精度检测7.1校准原理与方法7.1.1校准原理校准是通过对仪器设备进行比较、调整和确认,以保证其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的过程。校准原理主要依据国家或行业相关标准,结合仪器设备的特性进行。校准的基本原理包括:比较原理、替代原理、叠加原理和分割原理。7.1.2校准方法根据仪器设备的不同特性和要求,采用以下校准方法:(1)直接校准法:使用已知准确度的标准仪器对待校准仪器进行直接比较,调整至满足精度要求。(2)间接校准法:通过测量一系列已知值的标准样品,对待校准仪器进行校准。(3)自校准法:利用仪器设备自身的功能进行校准。(4)软件校准法:通过计算机软件对待校准仪器进行校准。7.2精度检测标准与流程7.2.1精度检测标准精度检测标准依据国家或行业标准,结合仪器设备的功能指标进行制定。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检测项目:根据仪器设备的功能和要求,确定需要检测的精度项目。(2)检测方法:根据检测项目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3)检测限:确定检测过程中可接受的误差范围。(4)检测频次:根据仪器设备的使用频率、重要性和稳定性,制定合理的检测周期。7.2.2精度检测流程精度检测流程如下:(1)准备阶段:检查仪器设备状态,保证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2)校准阶段:按照7.1节所述校准方法进行校准。(3)检测阶段:按照7.2.1节所述检测标准进行精度检测。(4)记录与报告:记录检测数据,编制检测报告。7.3校准数据处理与分析7.3.1校准数据处理校准数据处理包括以下步骤:(1)数据整理:将校准过程中得到的原始数据进行整理、分类。(2)数据计算:根据校准方法,对待校准仪器的测量数据进行计算。(3)误差分析:分析校准过程中产生的误差,找出原因,提出改进措施。7.3.2校准数据分析校准数据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校准结果评价:根据校准数据和误差范围,评价仪器设备的校准结果是否满足要求。(2)趋势分析:分析校准数据的变化趋势,预测仪器设备的功能变化。(3)故障诊断:根据校准数据,诊断仪器设备可能存在的故障,为维修提供依据。(4)预防性维护:根据校准数据分析结果,制定预防性维护措施,提高仪器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第8章故障诊断与维修8.1故障分类与诊断方法8.1.1故障分类故障可分为硬件故障与软件故障两大类。硬件故障主要包括元器件损坏、电路故障、机械部件磨损等;软件故障主要包括程序错误、系统崩溃、参数设置不当等。8.1.2诊断方法(1)观察法:通过观察设备运行状态、仪表指示、报警信息等,初步判断故障部位和原因。(2)试错法:按照故障现象,逐一排查可能的原因,直至找到故障点。(3)仪器检测法:利用专业检测仪器对设备进行检测,确定故障部位和原因。(4)逻辑分析法:根据设备工作原理和故障现象,分析可能的故障原因,逐步缩小排查范围。8.2常见故障分析与处理8.2.1硬件故障(1)元器件损坏:更换同型号、同规格的元器件。(2)电路故障:检查电路连接,修复或更换损坏的电路部件。(3)机械部件磨损:定期检查,及时更换磨损严重的部件。8.2.2软件故障(1)程序错误:更新或修复程序,恢复正常运行。(2)系统崩溃:重新安装系统,恢复设备出厂设置。(3)参数设置不当:检查并修改参数设置,保证设备正常运行。8.3维修流程与质量保障8.3.1维修流程(1)故障报修:用户发觉设备故障后,及时向维修部门报修。(2)故障诊断:维修人员根据故障现象,采用相应的方法进行诊断,确定故障部位和原因。(3)维修实施:根据故障原因,采取相应的维修措施,修复设备。(4)功能测试:维修完成后,对设备进行功能测试,保证设备正常运行。(5)验收交付:设备恢复正常运行后,由维修人员进行验收,并向用户交付。8.3.2质量保障(1)严格执行维修流程,保证维修质量。(2)定期对维修人员进行技能培训,提高维修水平。(3)使用正品配件,保证维修质量。(4)建立维修档案,对设备维修情况进行详细记录,为设备保养和故障预防提供依据。(5)定期对设备进行巡检,发觉隐患及时处理,降低故障发生率。第9章维护人员培训与管理9.1维护人员技能要求维护人员需具备以下基本技能要求:(1)熟悉精密仪器与设备的基本原理、功能、结构及操作方法;(2)掌握仪器与设备的维护、保养及故障排除方法;(3)具备较强的责任心,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保证设备安全运行;(4)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能及时向上级汇报工作情况;(5)了解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及质量管理体系。9.2培训内容与方式9.2.1培训内容(1)精密仪器与设备的基本原理、功能、结构及操作方法;(2)维护、保养及故障排除方法;(3)操作规程及安全防护措施;(4)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及质量管理体系;(5)沟通与团队协作能力培养。9.2.2培训方式(1)理论培训:通过课堂讲授、专题讲座等形式,使维护人员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2)实操培训:在实际设备上操作,提高维护人员的操作技能和故障排除能力;(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故障案例,提升维护人员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4)外出培训:参加相关行业展会、培训班,了解行业动态,提升自身能力;(5)内部交流:定期组织内部经验分享会,提高团队整体水平。9.3维护人员管理与评价9.3.1管理措施(1)制定维护人员岗位职责,明确工作内容和要求;(2)建立健全培训档案,记录维护人员培训经历及考核结果;(3)实行绩效考核,激发维护人员工作积极性;(4)定期开展技能竞赛,提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EC 62680-1-3:2024 EN-FR Universal serial bus interfaces for data and power - Part 1-3: Common components - USB Type-C?cable and connector specification
- 2025-2030年中国铝包木门窗行业运行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金融资产交易所行业发展趋势规划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葡萄及深加工行业发展状况及营销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色纺纱市场运行动态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羊绒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程控交换机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离心泵制造行业市场运营状况与发展潜力分析报告
- 2025辽宁省安全员C证考试(专职安全员)题库附答案
- 2025广东省安全员《C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共52题)
- 1、1~36号元素电子排布式、排布图
- advantrol-pro v2.70学习版系统组态使用手册
-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沙盘模拟企业经营赛项规程
- 国网新闻宣传与企业文化管理专责题库汇总-下(判断、简答题)
- 职业卫生调查表
- GB/T 11982.1-2005聚氯乙烯卷材地板第1部分:带基材的聚氯乙烯卷材地板
- GB/T 10046-2018银钎料
- GB 4094-2016汽车操纵件、指示器及信号装置的标志
- 第一讲 文化概论
- 小儿急性喉炎-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