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责任追究预案_第1页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责任追究预案_第2页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责任追究预案_第3页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责任追究预案_第4页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责任追究预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责任追究预案TOC\o"1-2"\h\u240第一章应急预案制定与修订 340281.1应急预案的制定 3272591.1.1制定依据 396681.1.2制定流程 3119151.1.3制定注意事项 3196551.1.4修订时机 4202371.1.5修订流程 4238691.1.6修订注意事项 412249第二章组织架构与职责 4194391.1.7概述 5229401.1.8应急组织架构设置 5291171.1.9应急指挥部职责 5289421.1.10应急办公室职责 6149571.1.11各应急小组职责 627917第三章预警与监测 6150821.1.12预警系统概述 6108271.1.13预警系统建设内容 6293541.1.14监测概述 6127251.1.15监测与信息报告内容 722800第四章应急响应 7283441.1.16级别划分 779381.1.17级别判定 7156331.1.18应急响应启动 835961.1.19应急响应准备 8127551.1.20应急响应实施 8311761.1.21应急响应结束 8250161.1.22后期处置与恢复 87529第五章现场处置 8140881.1.23组织指挥体系 9201071.1.24组织指挥原则 9152471.1.25现场评估 9306641.1.26现场救援 1080651.1.27现场管控 1083441.1.28善后处理 1019516第六章应急物资与设备 10137011.1.29概述 1026231.1.30储备内容 1068481.1.31储备方式 11153251.1.32储备管理 1193671.1.33概述 11313381.1.34调配原则 11113561.1.35调配流程 1146011.1.36调配管理 1228088第七章应急人员培训与演练 12306931.1.37培训目标 12306061.1.38培训对象 12314141.1.39培训内容 1253191.1.40培训方式 1277181.1.41培训时间 12298971.1.42演练目的 13277251.1.43演练类型 13226341.1.44演练组织架构 1333971.1.45演练流程 13285631.1.46演练时间 1316572第八章信息发布与舆论引导 13135591.1.47信息发布的重要性 13290101.1.48信息发布的原则 14165211.1.49信息发布的方式 1460751.1.50舆论引导的必要性 1437331.1.51舆论引导的策略 1451001.1.52舆论引导的注意事项 1526788第九章应急救援与医疗救治 1553601.1.53队伍组成 15180781.1.54队伍培训 15112791.1.55队伍职责 16291161.1.56医疗救治体系 16200701.1.57医疗救治队伍 16164561.1.58医疗救治设施 16246221.1.59医疗救治流程 16144101.1.60协同作战 1632572第十章跨区域协同与支援 1762771.1.61背景及意义 17119061.1.62跨区域协作的主要形式 176261.1.63跨区域协作的实践案例 17211461.1.64支援与援助的内涵 1754151.1.65支援与援助的主要形式 17121931.1.66支援与援助的实践案例 182113第十一章应急结束与恢复 18232731.1.67基本条件 1839121.1.68具体条件 18264501.1.69恢复重建原则 19207871.1.70恢复重建内容 192372第十二章应急责任追究 19237851.1.71科学严谨原则 2060481.1.72依法依规原则 2028081.1.73实事求是原则 20146331.1.74注重实效原则 20322171.1.75报告 20189891.1.76调查 20157351.1.77责任认定 2093331.1.78处理建议 2040571.1.79责任追究 209691.1.80行政处理 20201.1.81经济处罚 20213911.1.82刑事责任 20199651.1.83整改措施 20220831.1.84信息公开 21第一章应急预案制定与修订1.1应急预案的制定1.1.1制定依据应急预案的制定必须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企业的实际情况。这些依据包括但不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66)以及各类行业特定预案编制要求。1.1.2制定流程(1)成立预案编制小组:由企业相关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专业应急人员组成,保证预案的专业性和实用性。(2)调研与分析:对企业的安全生产现状、潜在风险和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全面的调研与分析。(3)确定预案内容:包括预案的目的、适用范围、组织机构、应急响应程序、资源配置、培训与演练等内容。(4)撰写预案文本:根据调研和分析的结果,撰写详细的预案文本,保证内容全面、逻辑清晰、易于操作。(5)审议与批准:预案文本完成后,需提交给企业高层审议,并根据审议意见进行修改,最终由相关负责人批准实施。1.1.3制定注意事项(1)预案内容应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避免过于笼统或过于复杂。(2)预案应充分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包括人员配置、设备条件、环境因素等。(3)预案应定期进行修订,以适应企业安全生产的变化和外部环境的变化。第二节应急预案的修订1.1.4修订时机应急预案的修订应定期进行,一般不少于每年一次。以下情况也应及时进行预案修订:(1)企业安全生产状况发生变化,如工艺流程、设备设施、人员结构等。(2)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发生变化。(3)企业周边环境发生变化,可能影响应急预案的实施。(4)应急预案演练中发觉问题或不足。1.1.5修订流程(1)组织评审:成立评审小组,对预案进行全面的评审,包括预案内容的完整性、适用性、可操作性等。(2)分析问题:针对评审中发觉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原因。(3)修订预案:根据评审结果和分析结果,对预案进行修订,包括调整组织结构、优化响应程序、更新资源配置等。(4)提交审议:修订后的预案需提交给企业高层审议,并根据审议意见进行最终修改。(5)发布实施:修订后的预案经批准后,应及时发布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学习和演练。1.1.6修订注意事项(1)修订过程中应充分听取基层应急人员的意见和建议,保证预案的实用性和有效性。(2)修订后的预案应进行充分的培训和演练,保证相关人员熟悉预案内容和应急响应流程。(3)修订过程中应保留预案的原始版本和修订记录,以便于追溯和查阅。第二章组织架构与职责第一节应急组织架构1.1.7概述应急组织架构是针对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而设立的一种临时性组织结构。其主要目的是保证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高效地组织相关资源,进行应急处理和救援工作。应急组织架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级:(1)应急指挥部:作为应急组织的最高领导机构,负责指挥、协调和监督整个应急工作。(2)应急办公室:作为应急指挥部的执行机构,负责具体实施应急措施,协调各相关部门和单位的工作。(3)各应急小组:根据应急任务的需要,分为若干个专业小组,如救援组、医疗组、物资保障组等,分别承担相应的应急任务。1.1.8应急组织架构设置(1)应急指挥部(1)指挥长:由单位主要领导担任,负责组织架构的建立和运行,对应急工作进行总体指挥。(2)副指挥长:协助指挥长工作,负责具体应急任务的组织实施。(2)应急办公室(1)主任:由单位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负责应急办公室的日常工作。(2)副主任:协助主任工作,负责协调各应急小组的工作。(3)各应急小组(1)救援组:负责现场救援工作,包括人员搜救、物资搬运等。(2)医疗组:负责现场伤员的救治和卫生保障工作。(3)物资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的调配和供应。(4)其他应急小组: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设立相应的应急小组。第二节职责分配1.1.9应急指挥部职责(1)制定应急组织架构和应急工作计划。(2)指挥和协调应急办公室及各应急小组的工作。(3)审批应急资金、物资和设备的使用。(4)对应急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5)及时向上级领导报告应急工作情况。1.1.10应急办公室职责(1)负责应急组织架构的日常运行和管理。(2)组织实施应急工作计划。(3)协调各应急小组的工作。(4)负责应急物资的采购、储备和管理。(5)对应急工作进行记录和归档。1.1.11各应急小组职责(1)救援组:负责现场救援工作,保证救援任务的高效完成。(2)医疗组:负责现场伤员的救治和卫生保障工作,保证伤员得到及时救治。(3)物资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的调配和供应,保证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4)其他应急小组:根据各自职责,负责相应的应急任务。第三章预警与监测第一节预警系统建设1.1.12预警系统概述预警系统是通过对各类风险因素进行监测、评估和预警,为防范和应对突发事件提供决策支持的重要手段。预警系统建设旨在提高我国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气象灾害、公共卫生等领域的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1.1.13预警系统建设内容(1)制度建设:建立健全预警制度,明确预警信息分级标准,规范预警信息的发布、传递和处理流程。(2)技术手段: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提高预警系统的监测、评估和预警能力。(3)人才培养:加强预警人才队伍建设,提高预警系统的专业水平。(4)联动机制:建立与相关部门的预警联动机制,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应对。第二节监测与信息报告1.1.14监测概述监测是预警系统建设的基础,通过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气象灾害、公共卫生等领域的数据进行实时监测,为预警系统提供数据支持。1.1.15监测与信息报告内容(1)监测体系建设:构建涵盖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气象灾害、公共卫生等领域的监测网络,提高监测数据的全面性和准确性。(2)信息报告制度:建立健全信息报告制度,明确报告流程、责任主体和报告时限,保证预警信息的及时、准确传递。(3)信息共享机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信息共享,实现预警信息的快速传播和协同应对。(4)预警信息发布:根据预警级别,通过多种渠道发布预警信息,提高预警信息的覆盖面和受众知晓率。(5)预警信息反馈:对预警信息的发布效果进行评估,及时调整预警策略,提高预警系统的实战化水平。第四章应急响应第一节应急响应级别1.1.16级别划分应急响应级别根据事件发生的紧急程度、发展事态和危险程度划分为四个级别,分别为一级(特别严重)、二级(严重)、三级(较重)和四级(一般)。各级别对应的颜色分别为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1.1.17级别判定(1)一级响应:出现集体性30人以上死亡或失踪,或危及30人以上生命安全,100人以上中毒或重伤,以及对经济造成1亿元以上的直接损失。(2)二级响应:出现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失踪,或危及10人以上30人以下生命安全,50人以上100人以下中毒或重伤,以及对经济造成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的直接损失。(3)三级响应:出现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失踪,或危及10人以上,30人以下生命安全,或是30人以上,50人以下中毒或重伤,而直接造成经济损失较大的。(4)四级响应:其他对生命、财产、环境造成一定影响,但未达到上述级别标准的事件。第二节应急响应流程1.1.18应急响应启动(1)事件发生后,现场负责人立即上报公司应急指挥部。(2)公司应急指挥部根据事件级别,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1.1.19应急响应准备(1)确定应急响应级别后,公司应急指挥部组织召开应急响应会议,明确应急响应任务、责任人和联系方式。(2)各相关部门根据应急响应级别,做好人员、物资、设备等准备工作。1.1.20应急响应实施(1)现场救援:现场负责人组织人员进行现场救援,包括救治伤员、疏散人员、控制发展等。(2)信息报告:公司应急指挥部及时向上级和相关部门报告事件情况,并根据事件发展实时更新信息。(3)应急处置:各相关部门按照应急预案,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包括技术支持、物资保障、交通协调等。(4)监测与评估:公司应急指挥部组织专家对事件进行监测与评估,为应急响应调整提供依据。1.1.21应急响应结束(1)事件得到有效控制,无新增伤亡和损失,经公司应急指挥部评估,可结束应急响应。(2)结束应急响应后,公司应急指挥部组织总结会议,总结应急响应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1.1.22后期处置与恢复(1)对事件原因进行调查,明确责任,采取整改措施。(2)修复受损设施,恢复正常生产秩序。(3)对受影响人员进行心理疏导和关怀。(4)对应急响应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整改,提高公司应急响应能力。第五章现场处置第一节现场组织指挥1.1.23组织指挥体系现场组织指挥是保证突发事件处置工作有序、高效进行的重要环节。突发事件现场组织指挥体系应遵循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协同作战的原则,形成上下贯通、横向联动的指挥体系。(1)指挥部:现场指挥部是突发事件处置工作的最高指挥机构,负责组织、指挥、协调现场救援力量,制定处置方案,指导现场救援工作。(2)分指挥部:根据现场救援任务需要,可设立若干分指挥部,分别负责相应区域或任务的救援工作。(3)指挥员:现场指挥员是突发事件处置工作的直接领导者,负责组织、指挥、协调本区域或任务的救援力量,保证救援工作顺利进行。1.1.24组织指挥原则(1)快速反应:接到突发事件报告后,指挥员应迅速到达现场,了解情况,及时启动应急预案。(2)统一指挥:现场救援工作实行统一指挥,保证救援力量有序、高效开展救援。(3)分级负责:现场救援工作按照职责分工,分级负责,保证各项工作有序进行。(4)协同作战:现场救援力量应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形成合力。(5)安全第一:在救援过程中,始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保证救援人员、受困群众的生命安全。第二节现场处置措施1.1.25现场评估(1)了解突发事件基本情况:包括事件类型、发生时间、地点、影响范围、受困人数等。(2)评估现场安全风险:分析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制定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3)评估救援资源:了解现场救援力量、设备、物资等情况,合理调配资源。1.1.26现场救援(1)救援队伍:根据现场救援任务,组织相应的救援队伍,包括消防、医疗、公安、交通等专业救援力量。(2)救援设备:运用救援设备,如救生器材、破拆器材、通讯设备等,提高救援效率。(3)救援物资:保证救援物资充足,包括食品、饮水、药品、帐篷等,满足受困群众和救援人员需求。1.1.27现场管控(1)设立警戒区:根据现场安全风险,设立警戒区,限制无关人员进入。(2)交通管制:对现场周边道路实行交通管制,保障救援通道畅通。(3)信息发布:及时发布现场救援进展,引导社会舆论,维护社会稳定。1.1.28善后处理(1)受困群众安置:妥善安置受困群众,保证其基本生活得到保障。(2)伤员救治:组织医疗力量,对伤员进行救治,保证伤员得到及时救治。(3)赔偿与救助:对受突发事件影响较大的群众,给予相应的赔偿与救助。(4)生态环境恢复:对突发事件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恢复。(5)经验总结:总结现场处置经验,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第六章应急物资与设备第一节物资设备储备1.1.29概述应急物资设备储备是应对突发事件、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等紧急情况的重要环节。建立完善的应急物资设备储备制度,可以保证在突发情况下迅速、高效地投入使用,降低灾害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1.1.30储备内容(1)应急救援物资:主要包括食品、药品、医疗器械、防护用品、照明设备、通信设备等。(2)生活必需品:如帐篷、毛毯、衣物、床上用品等。(3)应急处置装备:如救援车辆、无人机、无人机遥感设备、无人机喷洒设备等。1.1.31储备方式(1)集中储备:在指定地点建立应急物资设备储备库,统一管理、调度。(2)分散储备:在基层单位、社区等地点设置小型储备库,便于快速响应。(3)社会储备: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应急物资设备储备。1.1.32储备管理(1)储备计划:根据应急物资设备需求,制定储备计划,保证储备数量、质量、品种的合理配置。(2)储备维护:定期检查、维护应急物资设备,保证设备功能良好。(3)储备更新: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更新应急物资设备,淘汰过期、损坏设备。第二节物资设备调配1.1.33概述应急物资设备调配是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合理分配、调度应急物资设备,保证救援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1.1.34调配原则(1)快速反应:在突发事件发生后,迅速启动应急物资设备调配工作,保证救援物资及时到位。(2)合理分配:根据救援任务、受灾程度、地域特点等因素,合理分配应急物资设备。(3)优先保障:优先保障重点区域、重点单位、重点人群的应急物资设备需求。(4)统一调度:在应急指挥部统一领导下,实现应急物资设备调配的有序、高效。1.1.35调配流程(1)信息收集:收集受灾情况、救援需求等信息,为调配决策提供依据。(2)调配决策:根据信息收集结果,制定应急物资设备调配方案。(3)实施调配:按照调配方案,将应急物资设备迅速送达指定地点。(4)监督检查:对应急物资设备调配过程进行监督检查,保证调配工作顺利进行。1.1.36调配管理(1)调配协调:加强与相关部门、单位的沟通协调,保证应急物资设备调配的顺利进行。(2)调配信息化: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应急物资设备调配的效率。(3)调配培训:加强应急物资设备调配人员的培训,提高调配能力。第七章应急人员培训与演练第一节培训计划1.1.37培训目标(1)提升应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2)熟悉应急预案的操作流程和各项职责。(3)掌握应急救援技能和设备使用方法。1.1.38培训对象(1)全体应急人员,包括指挥人员、救援人员、保障人员等。(2)物业管理人员、安全监管人员等相关人员。1.1.39培训内容(1)应急预案的制定、修订和实施。(2)应急救援基础知识、法律法规及标准。(3)应急救援组织指挥与协调。(4)应急救援技能训练,如心肺复苏、灭火、疏散等。(5)应急设备的使用与维护。(6)应急演练的策划与实施。1.1.40培训方式(1)理论授课:讲解应急预案、应急救援知识、法律法规等。(2)实操训练:进行心肺复苏、灭火、疏散等实际操作训练。(3)案例分析:分析典型应急案例,提高应急处理能力。(4)互动交流:组织应急人员间的互动交流,分享经验和心得。1.1.41培训时间(1)每年度进行一次全面培训。(2)根据实际情况,可进行专项培训。第二节演练组织1.1.42演练目的(1)检验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2)锻炼应急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3)提高应急组织协调水平。1.1.43演练类型(1)桌面演练:针对特定应急场景进行桌面推演,分析应急处理流程和措施。(2)实战演练:模拟真实应急场景,进行实战演练。(3)综合演练:结合多种应急场景,进行综合演练。1.1.44演练组织架构(1)演练领导小组:负责演练的总体策划、组织协调和总结评估。(2)演练执行小组:负责演练的具体实施,包括场景布置、人员调度等。(3)演练评估小组:负责对演练过程进行观察、记录和评估。1.1.45演练流程(1)演练准备:明确演练目标、类型、场景,制定演练方案,进行人员分工。(2)演练实施:按照演练方案进行实战演练,应急人员根据职责进行操作。(3)演练评估:评估小组对演练过程进行观察、记录,分析存在的问题。(4)演练总结:演练结束后,组织总结会议,对演练情况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措施。1.1.46演练时间(1)每年度至少进行一次综合演练。(2)根据实际情况,可进行专项演练。第八章信息发布与舆论引导第一节信息发布1.1.47信息发布的重要性信息发布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它关系到社会舆论的走向,影响着公众对事件的认知与态度。在信息化时代,信息发布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信息透明度:信息发布有助于提高企业等机构的透明度,使公众能够及时了解相关政策和动态。(2)引导社会舆论:通过信息发布,可以引导公众关注重点事件,形成积极的舆论氛围。(3)促进社会和谐:信息发布有助于消除误解,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1.1.48信息发布的原则(1)真实性:信息发布必须保证内容真实可靠,不得发布虚假信息。(2)客观性:信息发布应保持公正、客观,避免偏颇和误导。(3)时效性:信息发布应及时,保证公众在第一时间了解相关信息。(4)可读性:信息发布应注重语言表达,使公众易于理解和接受。1.1.49信息发布的方式(1)传统媒体:包括报纸、电视、广播等,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和传播力。(2)新媒体:如互联网、移动客户端等,具有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的特点。(3)社交媒体:如微博、等,便于公众参与讨论和传播。第二节舆论引导1.1.50舆论引导的必要性舆论引导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手段。在当前社会环境下,舆论引导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引导公众关注重点:舆论引导有助于将公众注意力聚焦到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2)塑造积极舆论氛围:舆论引导可以引导公众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和舆论氛围。(3)预防和化解社会风险:舆论引导有助于及时发觉和应对社会风险,维护社会稳定。1.1.51舆论引导的策略(1)强化正面宣传:通过宣传正面典型,展示社会进步成果,引导公众树立正确价值观。(2)及时回应热点事件:对热点事件进行及时回应,引导公众关注事实真相,避免谣言传播。(3)利用新媒体平台:利用新媒体平台,加强与公众的互动,引导舆论走向。(4)培养舆论领袖:培养一批有影响力的舆论领袖,引导公众形成积极的舆论氛围。1.1.52舆论引导的注意事项(1)尊重公众知情权:在舆论引导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公众的知情权,保证信息真实、客观。(2)保持舆论引导的适度:避免过度引导,以免引起公众反感。(3)注重舆论引导的多样性:采用多种方式,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4)加强舆论引导的监督:对舆论引导工作加强监督,保证其符合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第九章应急救援与医疗救治第一节应急救援队伍1.1.53队伍组成应急救援队伍是由一群具备专业救援技能和丰富救援经验的人员组成的,他们在应对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时,承担着重要的救援任务。队伍成员通常包括消防员、救援队员、警察、民兵预备役人员等,他们具备快速反应、高效救援的能力。1.1.54队伍培训(1)定期培训:应急救援队伍应定期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救援能力。(2)实战演练:通过模拟真实救援场景,让队伍在实际操作中熟悉救援流程和技巧,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3)跨区域协作:加强与其他地区应急救援队伍的交流与合作,提升队伍的协同作战能力。1.1.55队伍职责(1)现场救援:在突发事件发生后,迅速抵达现场,进行人员搜救、物资转运等工作。(2)应急处置:对灾害现场进行评估,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态发展,减少灾害损失。(3)协同作战:与其他救援队伍密切配合,共同完成救援任务。第二节医疗救治安排1.1.56医疗救治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包括现场急救、转运救治和后续治疗三个阶段。各阶段相互衔接,形成完整的医疗救治流程。1.1.57医疗救治队伍(1)现场急救队伍:由专业急救人员组成,负责现场伤员的初步救治和紧急转运。(2)转运救治队伍:由具备专业救治能力的医护人员组成,负责将伤员安全转运至医疗机构。(3)后续治疗队伍:由各级医疗机构组成,负责对伤员进行详细检查、诊断和治疗。1.1.58医疗救治设施(1)救援车辆:配备完善的急救设备,保证伤员在转运过程中的安全。(2)医疗设备:为医疗机构提供先进的医疗设备,提高救治水平。(3)医疗物资:保证充足的医疗物资供应,满足救治需求。1.1.59医疗救治流程(1)现场救治:对伤员进行初步评估,进行必要的急救处理。(2)转运救治:将伤员安全转运至医疗机构,途中进行病情监测和救治。(3)后续治疗:对伤员进行详细检查、诊断和治疗,保证病情稳定。(4)康复治疗:针对伤员的康复需求,提供专业的康复治疗服务。1.1.60协同作战(1)与应急救援队伍紧密配合,保证伤员得到及时救治。(2)加强与其他医疗机构和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作,共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第十章跨区域协同与支援第一节跨区域协作1.1.61背景及意义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区域间差距逐渐凸显。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我国积极推进跨区域协作。跨区域协作旨在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推动全国经济一体化发展。1.1.62跨区域协作的主要形式(1)产业协作:各地区根据自身优势,共建优势产业链,推动产业升级。(2)政策协同:各地区在政策制定、实施等方面加强沟通与协调,形成政策合力。(3)项目共建:各地区共同投资、共同建设一批具有全局意义的项目,实现资源共享。(4)人才交流:各地区加强人才合作,促进人才合理流动,提高人才使用效益。(5)科技合作:各地区共享科技资源,开展科技研发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1.1.63跨区域协作的实践案例(1)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庆市和四川省共同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形成了一批跨区域协作的好经验、好做法。(2)浙江山海协作:浙江省推动山区与沿海地区的协作,实现了山海互济、良性互补。第二节支援与援助1.1.64支援与援助的内涵支援与援助是指各地区在自然灾害、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事件中,相互提供物资、技术、人力等支持,共同应对突发事件,减轻灾害损失。1.1.65支援与援助的主要形式(1)物资支援:各地区根据受灾地区需求,提供生活物资、医疗物资等。(2)技术支援:各地区向受灾地区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协助恢复生产生活秩序。(3)人力支援:各地区组织志愿者、救援队伍等参与受灾地区的救援与重建工作。(4)资金援助:各地区向受灾地区提供财政资金支持,协助受灾地区恢复经济。1.1.66支援与援助的实践案例(1)2020年新冠疫情:全国各地向湖北省提供大量物资、技术和人力支援,共同抗击疫情。(2)2018年四川汶川地震:全国各地向汶川地震灾区提供大量物资、技术和人力支援,协助灾区重建家园。(3)2013年雅安地震:全国各地向雅安地震灾区提供大量物资、技术和人力支援,共同应对地震灾害。第十一章应急结束与恢复第一节应急结束条件1.1.67基本条件应急结束的基本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灾害得到有效控制。通过采取紧急救援、疏散转移、排险除害等措施,灾害影响范围内的风险得到有效降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隐患基本消除。(2)受灾地区基本恢复正常秩序。受灾地区的交通、通信、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得到修复,基本满足受灾群众的生活和生产需求。(3)受灾群众基本得到安置。受灾群众得到妥善安置,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逐步恢复正常。(4)防灾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