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实务操作作业指导书_第1页
税务实务操作作业指导书_第2页
税务实务操作作业指导书_第3页
税务实务操作作业指导书_第4页
税务实务操作作业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税务实务操作作业指导书TOC\o"1-2"\h\u2415第1章税务基础知识概述 2212481.1税收的概念与特征 387161.2税制结构与分类 3133431.3税收法律法规体系 314577第2章纳税人义务与税收管理 439092.1纳税人的义务与权利 4235822.1.1纳税人义务 4193392.1.2纳税人权利 4274022.2税收管理体制 4133502.2.1税收管理机构的设置 4202772.2.2税收管理职能 449432.3税收征收管理程序 5240332.3.1税务登记 5300792.3.2纳税申报 5217172.3.3税款缴纳 5245002.3.4税务检查 5128392.3.5税收违法行为查处 5226662.3.6纳税信用管理 526458第3章增值税实务操作 5254563.1增值税纳税义务人 5108293.1.1适用范围 5179923.1.2纳税人认定 5314443.2增值税税率与计税方法 5299933.2.1增值税税率 6271243.2.2计税方法 674593.3增值税申报与缴纳 6225483.3.1申报 6200213.3.2缴纳 6188533.3.3申报缴纳方式 614893.4增值税发票管理 6117833.4.1发票种类 698923.4.2发票领用 648023.4.3发票开具 639633.4.4发票管理 619779第4章消费税实务操作 7211204.1消费税纳税义务人 7142684.1.1定义 7223034.1.2纳税人识别 7168644.2消费税税目与税率 7174914.2.1税目 7236874.2.2税率 7159234.3消费税申报与缴纳 8162654.3.1申报 863784.3.2缴纳 8172274.4消费税优惠政策 8298354.4.1免税项目 850744.4.2减税项目 841854.4.3暂免税项目 829021第5章企业所得税实务操作 9229085.1企业所得税纳税义务人 948125.2企业所得税税率与计税依据 962075.3企业所得税申报与缴纳 983015.4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930786第6章个人所得税实务操作 10127606.1个人所得税纳税义务人 10192756.2个人所得税税率与计税方法 10204816.3个人所得税申报与缴纳 1091196.4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 1117592第7章财产税与行为税实务操作 1125597.1财产税概述 1128507.2行为税概述 11298937.3财产税与行为税申报与缴纳 1143327.3.1申报 1142767.3.2缴纳 11139087.4财产税与行为税优惠政策 1212662第8章税收筹划与风险防范 12110678.1税收筹划概述 12119998.2税收筹划方法与技巧 12311808.3税收风险防范 12239148.4税收筹划案例解析 1321392第9章税务检查与处罚 139149.1税务检查概述 1371349.2税务检查程序与方法 13314739.3税务处罚种类与标准 14171599.4税务行政诉讼与复议 1425414第10章国际税收实务操作 152450110.1国际税收概述 151608910.2国际税收协定 15826410.3跨国公司税收实务 151915910.4国际避税与反避税措施 15第1章税务基础知识概述1.1税收的概念与特征税收是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依据法律规定,对纳税人依法征收的一种财政收入。税收具有以下特征:(1)强制性:税收是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税务机关必须依法征税。(2)无偿性:纳税人缴纳的税款,一经征收,不再直接返还给纳税人。(3)固定性:税收征收标准、税率和征收办法等,由国家法律规定,税务机关和纳税人必须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执行。(4)普遍性:税收征收对象包括所有符合条件的纳税人,具有广泛性。1.2税制结构与分类我国税制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流转税类:主要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等,主要针对商品和劳务的流转环节征税。(2)所得税类:主要包括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等,主要针对纳税人的所得额征税。(3)财产税类:主要包括房产税、车船税等,主要针对纳税人拥有的财产征税。(4)资源税类:主要包括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主要针对开发、利用资源的企业和个人征税。(5)行为税类:主要包括印花税、车辆购置税等,主要针对特定行为征税。1.3税收法律法规体系我国税收法律法规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次:(1)宪法:宪法对税收的基本原则和制度进行了规定。(2)税收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等,对税收的具体制度进行规定。(3)税收行政法规:国务院根据税收法律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4)税收部门规章: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等税务机关制定的针对税收具体问题的规范性文件。(5)税收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地方根据授权制定的税收规范性文件。(6)税收规范性文件:税务机关为执行税收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的具有指导性、操作性的文件。(7)税收国际条约和协定:我国与其他国家或国际组织签订的涉及税收的条约和协定。第2章纳税人义务与税收管理2.1纳税人的义务与权利2.1.1纳税人义务纳税人在享受国家提供公共服务和保障的同时必须承担以下基本义务:(1)依法办理税务登记,取得税务登记证;(2)按照规定的期限、方式申报纳税;(3)按照规定的税率、税种缴纳税款;(4)接受税务机关的税务检查,如实提供有关资料;(5)遵守税收法律法规,不得有偷税、逃税、骗税等行为。2.1.2纳税人权利纳税人在履行纳税义务的同时享有以下权利:(1)依法申请减免税、退税;(2)了解税收法律法规,获得税务咨询服务;(3)对税务机关的违法违纪行为进行举报;(4)对税务机关的处罚决定提出申诉;(5)依法参加税收征收管理活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2.2税收管理体制2.2.1税收管理机构的设置我国税收管理机构主要包括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和海关关税部门。各级税务机关按照职责分工,负责税收的征收、管理、检查和处罚工作。2.2.2税收管理职能税收管理职能主要包括:(1)制定税收政策,发布税收法律法规;(2)税收征收管理,保证税收收入及时、足额入库;(3)税收减免审批,规范税收优惠政策;(4)税收违法行为查处,维护税收法律法规的严肃性;(5)税收信息化建设,提高税收管理效率。2.3税收征收管理程序2.3.1税务登记纳税人应在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前,向税务机关办理税务登记,领取税务登记证。2.3.2纳税申报纳税人应按照税务机关规定的期限、方式,向税务机关申报应纳税款。2.3.3税款缴纳纳税人按照纳税申报的结果,及时、足额缴纳应纳税款。2.3.4税务检查税务机关依法对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情况进行检查,纳税人应积极配合。2.3.5税收违法行为查处税务机关对查实的税收违法行为,依法进行查处,保障税收法律法规的执行。2.3.6纳税信用管理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纳税信用进行评价,实施分类管理,促进纳税人依法诚信纳税。第3章增值税实务操作3.1增值税纳税义务人3.1.1适用范围增值税纳税义务人包括在我国境内从事销售货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销售服务、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3.1.2纳税人认定增值税纳税人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一般纳税人是指年应税销售额超过规定标准的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是指年应税销售额未超过规定标准的纳税人。3.2增值税税率与计税方法3.2.1增值税税率增值税设置三档基本税率,分别为17%、11%和6%,并根据国家税收政策调整,实施相应的低税率、零税率和免税政策。3.2.2计税方法增值税计税方法包括简易计税方法和一般计税方法。(1)简易计税方法:适用于小规模纳税人,按照销售额和规定的征收率计算应纳税额。(2)一般计税方法:适用于一般纳税人,按照销项税额减去进项税额计算应纳税额。3.3增值税申报与缴纳3.3.1申报增值税纳税人应按照税务机关的规定,定期进行增值税申报,如实填写申报表,并附上相关资料。3.3.2缴纳增值税纳税人应在规定期限内,按照税务机关核定的税额,及时足额缴纳增值税。3.3.3申报缴纳方式增值税申报缴纳方式包括网上申报、自助终端申报、办税服务厅申报等。3.4增值税发票管理3.4.1发票种类增值税发票包括增值税专用发票、增值税普通发票、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等。3.4.2发票领用增值税纳税人应向税务机关申请领用发票,并按照规定使用、保管发票。3.4.3发票开具增值税发票开具要求真实、完整、准确,不得虚开发票、伪造发票、出售伪造发票等。3.4.4发票管理增值税纳税人应建立健全发票管理制度,保证发票安全、合规使用。对已开具的发票,应按照规定期限保存,以备税务机关查验。第4章消费税实务操作4.1消费税纳税义务人4.1.1定义消费税的纳税义务人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委托加工、进口应税消费品的单位和个人。4.1.2纳税人识别纳税人在办理税务登记时,应主动向税务机关申报消费税纳税义务,并按照税务机关的规定办理消费税纳税登记。4.2消费税税目与税率4.2.1税目消费税税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类:(1)烟草制品;(2)酒类;(3)高档化妆品;(4)贵重首饰及珠宝玉石;(5)鞭炮、焰火;(6)成品油;(7)汽车;(8)摩托车;(9)游艇;(10)高档手表。4.2.2税率消费税税率分为比例税率和定额税率两种。具体税率如下:(1)烟草制品: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36%;(2)酒类: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3)高档化妆品: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15%;(4)贵重首饰及珠宝玉石: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10%;(5)鞭炮、焰火: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15%;(6)成品油:适用定额税率,税率分为不同类别;(7)汽车: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10%;(8)摩托车: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10%;(9)游艇: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10%;(10)高档手表: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4.3消费税申报与缴纳4.3.1申报纳税人应按照税务机关规定的期限和方式,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消费税纳税申报表。4.3.2缴纳纳税人应在申报期限内向指定银行缴纳消费税税款。缴纳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银行转账、支票、现金等。4.4消费税优惠政策4.4.1免税项目以下项目免征消费税:(1)农业生产资料;(2)图书、报纸、杂志;(3)饲料;(4)化肥;(5)农药;(6)其他经国务院批准的免税项目。4.4.2减税项目以下项目减征消费税:(1)节能减排产品;(2)新能源车船;(3)其他经国务院批准的减税项目。4.4.3暂免税项目以下项目暂免征收消费税:(1)出口应税消费品;(2)加工贸易保税进口料件;(3)其他经国务院批准的暂免税项目。第5章企业所得税实务操作5.1企业所得税纳税义务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包括在我国境内依法成立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上述纳税人包括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居民企业指在中国境内具有实际管理控制权的企业;非居民企业指在中国境内没有实际管理控制权,但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企业,或者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但有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的企业。5.2企业所得税税率与计税依据企业所得税的税率分为一般税率和优惠税率。一般税率为25%,适用于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机构、场所。优惠税率根据国家政策规定,对特定项目或企业给予税收优惠,税率低于25%。计税依据为企业所得税税前收入减去相关成本、费用、税金及损失后的余额,即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需遵循税法及相关规定,合理确定收入、成本和费用。5.3企业所得税申报与缴纳企业所得税的申报与缴纳分为以下步骤:(1)企业在每个纳税年度结束之日起5个月内,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财务报表等相关资料。(2)企业根据税法规定,计算当期应纳税所得额,确定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3)企业在申报期内,按照主管税务机关的要求,将企业所得税税款缴纳至指定银行账户。(4)企业在规定的时间内,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申报表,结清税款。5.4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高新技术企业:对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2)小型微利企业:对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3)西部地区企业:对在西部地区设立的企业,符合条件的,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4)创业投资企业:对从事国家鼓励发展的创业投资企业,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5)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国家鼓励发展的项目,可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第6章个人所得税实务操作6.1个人所得税纳税义务人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包括在我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包括中国公民、个体工商户以及在我国境内居住满一年的外籍个人等。个人纳税义务人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相关规定,依法履行纳税义务。6.2个人所得税税率与计税方法个人所得税采用超额累进税率与比例税率相结合的税率制度。(1)超额累进税率:适用于综合所得,包括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等。税率分为七个级距,分别为3%、10%、20%、25%、30%、35%、45%。(2)比例税率:适用于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以及其他所得。税率为20%。个人所得税的计税方法主要有两种:查账征收和核定征收。6.3个人所得税申报与缴纳个人所得税的申报与缴纳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自行申报:纳税义务人应在每年3月1日至6月30日,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上一年度的个人所得税自行申报。(2)代扣代缴:扣缴义务人应在支付个人所得税所得时,按照法定税率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3)预缴税款:纳税义务人在取得应税所得时,可向主管税务机关预缴税款。(4)汇算清缴:纳税义务人应在每年3月1日至6月30日,对上一年度的综合所得进行汇算清缴。6.4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包括以下几类:(1)免征个人所得税:如基本免税额、赡养老人、子女教育、住房贷款利息等。(2)减免税:如残疾、孤老、烈属等特殊情况,可以享受减免税优惠。(3)税收抵免:如捐赠、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支出,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予以抵免。(4)税收优惠地区:在我国部分税收优惠地区,个人可以享受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第7章财产税与行为税实务操作7.1财产税概述财产税是指以纳税人所拥有或支配的财产为征税对象的一类税收。财产税主要包括房产税、车船税、契税等。财产税的征收目的是调节财产分配,实现社会公平。本章主要介绍财产税的实务操作,包括财产税的申报、缴纳、优惠政策等。7.2行为税概述行为税是指以纳税人的特定行为为征税对象的一类税收。行为税主要包括印花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等。行为税的征收目的是引导纳税人的消费行为,调节市场经济。本节主要介绍行为税的实务操作,包括行为税的申报、缴纳、优惠政策等。7.3财产税与行为税申报与缴纳7.3.1申报(1)财产税申报:纳税人应按照税务机关规定的期限和程序,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财产税申报表。申报内容包括财产的种类、数量、价值等。(2)行为税申报:纳税人应按照税务机关规定的期限和程序,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行为税申报表。申报内容包括行为的种类、金额等。7.3.2缴纳财产税与行为税的缴纳方式有以下几种:(1)自行缴纳:纳税人根据税务机关开具的缴款书,自行到银行或通过网上银行缴纳。(2)代扣代缴:扣缴义务人在支付款项时代扣代缴应纳税款。(3)委托代征:税务机关可以委托其他单位或个人代为征收税款。7.4财产税与行为税优惠政策财产税与行为税的优惠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减免税优惠:对符合条件的纳税人,可以减免部分或全部税款。(2)税率优惠:对特定财产或行为,可以适用较低的税率。(3)抵免优惠:纳税人可以将其应纳税款与其他税种的税款进行抵免。(4)退税优惠:对符合条件的纳税人,税务机关可以将其已缴纳的税款部分或全部退还。第8章税收筹划与风险防范8.1税收筹划概述税收筹划是指企业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通过合法手段降低税收负担,优化税务结构,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一种行为。本章主要介绍税收筹划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意义,以及税收筹划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8.2税收筹划方法与技巧本节主要介绍以下几种税收筹划方法与技巧:(1)税收优惠政策利用:分析国家和地方的税收优惠政策,合理利用政策降低企业税负。(2)税收筹划基本方法:包括税种选择、税率选择、税基调整、税收抵免和退税等。(3)税收筹划技巧:如关联方交易、资产重组、融资租赁、税收延期支付等。(4)税收筹划与会计处理:分析税收筹划对会计处理的影响,保证税务合规。8.3税收风险防范税收风险防范是企业税收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节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税收风险防范:(1)税收法规风险:关注税收法规变化,及时调整税收筹划策略。(2)税收合规风险:加强税收合规管理,保证企业税收行为符合法律法规要求。(3)税收争议风险:建立健全税收争议解决机制,降低税收争议对企业的影响。(4)税务审计风险:积极配合税务审计,提高税务审计通过率。8.4税收筹划案例解析以下通过具体案例,分析税收筹划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1)某企业通过关联方交易实现税收筹划。(2)某企业利用税收优惠政策进行税收筹划。(3)某企业通过资产重组降低税负。(4)某企业运用税收抵免政策实现税收筹划。通过以上案例,可以为企业提供税收筹划的参考和借鉴,帮助企业实现合法合规的税收优化。第9章税务检查与处罚9.1税务检查概述本章主要对税务检查的基本概念、目的、原则等进行概述。税务检查是指税务机关依法对纳税人、缴费义务人和扣缴义务人的税收法律法规执行情况进行审查、核实的一种行政行为。税务检查的目的是保证税收法律法规的正确实施,维护税收秩序,保障国家财政收入。税务检查应遵循以下原则:(1)合法性原则:税务检查应依法进行,保证检查行为合法、合规。(2)公平公正原则:税务检查应公平对待所有纳税人,保证税务执法的公正性。(3)保密原则:税务检查过程中获取的信息应予以保密,不得泄露给无关人员。9.2税务检查程序与方法税务检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程序:(1)检查计划制定:税务机关根据工作需要,制定税务检查计划,明确检查对象、时间、内容和要求。(2)检查通知:税务机关在实施检查前,应向被检查人发出检查通知书,告知检查事项。(3)检查实施:税务机关按照检查计划,对被检查人的税收法律法规执行情况进行审查、核实。(4)检查结果处理:税务机关根据检查结果,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处理,并依法作出处理决定。税务检查方法主要包括:(1)审查财务报表和账簿:检查纳税人的财务报表、账簿等资料,核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和合规性。(2)现场检查:实地查看纳税人的生产经营场所、设备等,了解其纳税情况。(3)询问调查: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及相关人员进行询问,了解税收法律法规执行情况。(4)数据分析: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纳税人的税收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发觉异常情况。9.3税务处罚种类与标准税务处罚是指税务机关依法对违反税收法律法规的行为给予的制裁。税务处罚主要包括以下种类:(1)罚款:对违反税收法律法规的行为,税务机关可以依法处以罚款。(2)没收违法所得:对违法行为所获得的利益,税务机关可以依法予以没收。(3)责令停产停业:对严重违反税收法律法规的企业,税务机关可以依法责令其停产停业。(4)吊销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