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TOC\o"1-2"\h\u12792第一章中医药适宜技术概述 2322791.1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定义与特点 259861.2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应用范围 3569第二章针灸疗法 3200942.1针灸疗法的基本原理 3288012.2常用穴位及其功效 3118872.3针灸操作技术 480522.4针灸适应症与禁忌症 418409第三章推拿按摩疗法 5102843.1推拿按摩疗法的基本原理 5220023.2常用推拿按摩手法 537443.2.1按摩手法 5218903.2.2按压手法 5187573.3推拿按摩操作技巧 58183.3.1操作姿势 526853.3.2操作力度 5141723.3.3操作顺序 56843.3.4操作时间 672663.4推拿按摩适应症与禁忌症 6184283.4.1适应症 6225113.4.2禁忌症 614595第四章中药疗法 6182834.1中药的基本作用与分类 666454.2常用中药及其功效 6125474.3中药煎制与用药方法 7266304.4中药疗法适应症与禁忌症 75612第五章火罐疗法 7320285.1火罐疗法的基本原理 7306725.2火罐操作方法 8118025.3火罐适应症与禁忌症 8129275.3.1适应症 882425.3.2禁忌症 821603第六章艾灸疗法 9138646.1艾灸疗法的基本原理 9295036.2常用艾灸方法 9154806.2.1直接灸 9103076.2.2间接灸 9296116.2.3温和灸 9300876.2.4雷火灸 9210976.3艾灸适应症与禁忌症 9103256.3.1艾灸适应症 9258646.3.2艾灸禁忌症 109980第七章草药疗法 1078487.1草药疗法的基本原理 10199657.2常用草药及其功效 10205117.2.1黄芪 10245257.2.2人参 10233527.2.3当归 10254787.2.4陈皮 11115517.3草药煎制与用药方法 11292417.3.1草药煎制 1184277.3.2用药方法 11122287.4草药疗法适应症与禁忌症 11132147.4.1适应症 11213307.4.2禁忌症 1132029第八章食疗与养生 1112718.1食疗的基本原理 11158498.2常用食疗食材及其功效 12166418.3食疗配餐原则 1240018.4养生保健方法 1214067第九章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常见疾病中的应用 13303609.1常见疾病的中医药防治方法 1323799.1.1感冒 13176609.1.2胃病 13154869.2中医药适宜技术在疾病康复中的应用 1311269.2.1脑卒中康复 13222269.2.2骨折康复 142099.3中医药适宜技术在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 14327629.3.1高血压 14103049.3.2糖尿病 149887第十章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推广与发展 141961310.1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国内外的推广 14902810.2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与传承 1541210.3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15第一章中医药适宜技术概述1.1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定义与特点中医药适宜技术是指在中医药理论体系指导下,针对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运用中医药方法,简便易行、安全有效、成本低廉、易于推广的技术。这些技术包括药物疗法、非药物疗法以及养生保健方法等。中医药适宜技术具有以下特点:(1)理论基础深厚:中医药适宜技术以中医药理论体系为依据,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实践经验。(2)治疗方法多样:中医药适宜技术包括药物疗法、非药物疗法以及养生保健方法等多种治疗手段,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灵活运用。(3)简便易行:中医药适宜技术操作简便,易于学习掌握,便于在基层医疗机构和社区推广应用。(4)安全有效:中医药适宜技术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疗效确切,副作用较小。(5)成本低廉:中医药适宜技术所需设备和药材成本较低,有利于降低医疗费用,减轻患者负担。1.2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应用范围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应用范围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内科疾病:如感冒、咳嗽、失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2)外科疾病:如颈椎病、腰椎病、关节疼痛、软组织损伤等。(3)妇产科疾病:如痛经、月经不调、产后病等。(4)儿科疾病:如小儿感冒、咳嗽、消化不良、生长发育迟缓等。(5)皮肤科疾病:如湿疹、荨麻疹、银屑病等。(6)五官科疾病:如鼻炎、咽炎、扁桃体炎、视力下降等。(7)养生保健:包括推拿按摩、拔罐、刮痧、艾灸等,用于调理身体、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中医药适宜技术还可应用于康复治疗、心理调适、慢性病管理等领域,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中医药服务。第二章针灸疗法2.1针灸疗法的基本原理针灸疗法,源于我国古代医学,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在人体特定的穴位上施加刺激,调整人体的气血运行,以达到疏通经络、调和阴阳、平衡脏腑功能的目的。针灸疗法具有简、便、验、廉的特点,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2.2常用穴位及其功效穴位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定部位。以下为几种常用穴位及其功效:(1)合谷穴:位于手背,当第1掌骨与第2掌骨之间,具有疏风解表、清热解毒、调和气血的功效。(2)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具有健脾和胃、补中益气、强壮身体的作用。(3)内关穴:位于前臂内侧,当曲泽穴与太渊穴的连线上,具有宽胸理气、安神定志、调和阴阳的功效。(4)涌泉穴:位于足底部,当足底前三分之一与后三分之二交界处的凹陷处,具有滋阴降火、平肝潜阳、镇静安神的功效。2.3针灸操作技术针灸操作技术包括进针、行针、留针、出针等步骤。以下为简要介绍:(1)进针:根据穴位所在部位,选择适当的进针角度、方向和深度。(2)行针:通过旋转、提插等手法,使针在穴位内产生酸、麻、胀、痛等感觉,称为“得气”。(3)留针:根据病情和穴位特点,留针时间为1030分钟。(4)出针:待针灸效果达到后,迅速将针退出,并用棉球按压针孔,防止出血。2.4针灸适应症与禁忌症针灸疗法的适应症广泛,以下为常见适应症:(1)疼痛性疾病:如偏头痛、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2)神经系统疾病:如中风后遗症、面瘫、三叉神经痛等。(3)消化系统疾病:如功能性消化不良、急慢性胃炎、胃溃疡等。(4)呼吸系统疾病:如感冒、咳嗽、支气管哮喘等。针灸疗法的禁忌症包括:(1)严重心脏病、高血压患者。(2)孕妇、月经期间妇女。(3)局部皮肤感染、溃疡、肿瘤等。(4)体质极度虚弱者。(5)精神病患者。第三章推拿按摩疗法3.1推拿按摩疗法的基本原理推拿按摩疗法是一种传统的中医外治方法,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手法操作,调整人体的生理功能,消除病理产物,促进气血运行,以达到预防疾病、治疗疾病的目的。推拿按摩疗法主要作用于人体的经络、穴位和肌肉,通过手法刺激,使经络通畅,气血调和,从而改善脏腑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3.2常用推拿按摩手法3.2.1按摩手法按摩手法包括:推法、揉法、摩法、擦法、滚法、拍打法等。推法:用手指或掌根在皮肤表面进行直线或曲线推动。揉法:用手指或掌根对皮肤进行旋转、揉捏的动作。摩法:用手指或掌根在皮肤表面进行往返摩擦。擦法:用手指或掌根在皮肤表面进行快速摩擦。滚法:用手指或掌根在皮肤表面进行滚动。拍打法:用手指或手掌拍打皮肤。3.2.2按压手法按压手法包括:点压、捏压、揉压等。点压:用手指尖端对穴位进行定点按压。捏压:用手指对肌肉进行捏挤。揉压:用手指对穴位进行旋转按压。3.3推拿按摩操作技巧3.3.1操作姿势操作者应保持身体放松,站立或坐姿自然,双手清洁,指甲修剪整齐。被按摩者取舒适体位,全身放松。3.3.2操作力度推拿按摩力度应根据被按摩者的体质、病情和部位进行调整,以舒适为度,避免过度用力造成损伤。3.3.3操作顺序推拿按摩应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一般先从头部开始,然后是颈部、胸部、腰部、四肢等部位。3.3.4操作时间推拿按摩时间应根据病情和部位的需要进行调整,一般每次按摩时间为1530分钟。3.4推拿按摩适应症与禁忌症3.4.1适应症推拿按摩疗法适用于各种疼痛、肌肉劳损、关节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3.4.2禁忌症推拿按摩疗法禁忌症包括:急性炎症、传染病、皮肤病、骨折、严重心脏病、高血压、妇女月经期间等。在操作过程中,如出现不适,应立即停止按摩,并及时就医。第四章中药疗法4.1中药的基本作用与分类中药的基本作用是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增强机体抗病能力,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中药的分类繁多,根据药材的来源、性质、功效等因素,可分为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等。植物药:以植物为原料,如人参、黄连、甘草等。动物药:以动物为原料,如鹿茸、阿胶、珍珠粉等。矿物药:以矿物为原料,如石膏、磁石、滑石等。4.2常用中药及其功效以下列举了几种常用中药及其功效:(1)人参:补气养阴,健脾益肺,安神益智。(2)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3)甘草:调和药性,缓解痉挛,解毒。(4)鹿茸:壮阳益精,强筋骨。(5)阿胶:补血养颜,滋阴润燥。(6)珍珠粉:清热解毒,镇静安神。4.3中药煎制与用药方法中药煎制方法:(1)浸泡:将药材放入清水中浸泡30分钟至1小时。(2)煎煮:将浸泡好的药材放入煎锅中,加入适量水,先用大火煮沸,然后转小火煎煮30分钟至1小时。(3)过滤:将煎好的药液过滤,去除药渣。(4)服用:将过滤后的药液分次服用。用药方法:(1)内服:将中药煎煮后服用,每日23次。(2)外敷:将中药研磨成粉末,用水或酒调和,敷在患处。(3)泡浴:将中药煎煮后,加入浴水中,泡浴30分钟。4.4中药疗法适应症与禁忌症适应症:(1)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2)亚健康状态:如疲劳、失眠、免疫力低下等。(3)功能性病变:如胃炎、胃溃疡、肠易激综合症等。(4)疼痛性疾病:如关节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禁忌症:(1)孕妇:慎用或禁用具有破血、滑胎作用的中药。(2)过敏体质:对某些中药成分过敏者禁用。(3)体质虚弱者:慎用或禁用具有峻烈作用的中药。(4)急性病:如急性感染、急性中毒等,应优先采用西医治疗。第五章火罐疗法5.1火罐疗法的基本原理火罐疗法,又称拔罐疗法,是中医药适宜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燃烧、抽吸等方法,在罐体内形成负压,使之吸附于体表特定部位,以达到疏通经络、调节气血、消除疲劳、缓解疼痛等目的。火罐疗法具有操作简便、疗效显著、副作用小等优点,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火罐疗法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负压效应:火罐吸附于体表,形成局部负压,使局部组织产生轻微的撕裂和牵拉,从而刺激局部皮肤、肌肉、神经、血管等组织,促进血液循环和代谢。(2)温热效应:火罐疗法的操作过程中,罐体内燃烧的酒精或艾条产生的热量,可以温暖局部皮肤,促使局部血管扩张,改善血液循环。(3)机械刺激:火罐吸附于体表,对局部皮肤产生机械刺激,刺激皮肤感受器,通过神经系统传递,调节内脏器官功能。5.2火罐操作方法火罐疗法的操作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准备:选择合适大小的火罐,检查火罐是否完好无损。操作者需洗净双手,患者取舒适体位,暴露治疗部位。(2)点火:使用酒精或艾条点燃火罐,待火罐内温度升高后,迅速将火罐扣在治疗部位。(3)吸附:火罐吸附于体表,保持一定时间,一般为515分钟。期间,操作者可用手轻轻拍打火罐,以增强疗效。(4)起罐:治疗结束后,用一只手按住火罐,另一只手轻轻拍打火罐周围的皮肤,使火罐与皮肤之间的吸附力减小,然后迅速将火罐拔起。(5)整理:火罐疗法结束后,帮助患者整理衣物,休息片刻,观察患者反应。5.3火罐适应症与禁忌症5.3.1适应症火罐疗法适用于以下病症:(1)肌肉骨骼系统疾病:如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等。(2)神经系统疾病:如面瘫、偏头痛、三叉神经痛等。(3)呼吸系统疾病:如感冒、咳嗽、支气管炎等。(4)消化系统疾病:如胃痛、腹痛、便秘等。(5)妇科疾病:如痛经、月经不调等。5.3.2禁忌症火罐疗法禁忌症如下:(1)严重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患者。(2)孕妇、月经期妇女。(3)皮肤破损、感染、过敏者。(4)极度疲劳、饥饿、醉酒者。(5)体质虚弱、出血性疾病患者。(6)局部皮肤感觉减退或消失者。(7)患有精神疾病、癫痫等不宜进行火罐疗法者。第六章艾灸疗法6.1艾灸疗法的基本原理艾灸疗法是中医传统疗法之一,起源于我国古代,具有悠久的历史。艾灸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艾绒燃烧产生的热力、药力和光辐射,刺激人体特定的穴位,以调节人体阴阳平衡,增强机体免疫力,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艾灸疗法具有操作简便、疗效确切、副作用小等优点,深受广大患者欢迎。6.2常用艾灸方法6.2.1直接灸直接灸是将艾绒直接放置在穴位皮肤上燃烧,根据艾绒大小可分为小炷灸、中炷灸和大炷灸。直接灸适用于寒湿痹症、关节疼痛、肌肉劳损等疾病。6.2.2间接灸间接灸是将艾绒放在穴位皮肤与艾灸器之间进行燃烧,常用的有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等。间接灸适用于脾胃虚弱、腹痛、腹泻等疾病。6.2.3温和灸温和灸是将艾绒放在穴位皮肤上,用火点燃后,保持一定的距离,使患者感到温热舒适。温和灸适用于失眠、头痛、高血压等疾病。6.2.4雷火灸雷火灸是将艾绒制成特制的艾条,点燃后快速在穴位皮肤上移动,以产生较强的热力。雷火灸适用于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6.3艾灸适应症与禁忌症6.3.1艾灸适应症艾灸疗法适用于以下疾病:(1)内科疾病:如感冒、咳嗽、哮喘、胃病、便秘、失眠等;(2)外科疾病:如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关节炎等;(3)妇科疾病:如痛经、月经不调、慢性盆腔炎等;(4)儿科疾病:如感冒、咳嗽、消化不良、遗尿等;(5)皮肤科疾病:如荨麻疹、湿疹、带状疱疹等。6.3.2艾灸禁忌症艾灸疗法不适用于以下情况:(1)孕妇及月经期间妇女;(2)高热、急性传染病患者;(3)心脏病、高血压患者;(4)皮肤过敏、局部皮肤破损者;(5)精神病、严重心理障碍者。在实施艾灸疗法时,应严格掌握适应症与禁忌症,保证患者安全。第七章草药疗法7.1草药疗法的基本原理草药疗法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原理在于利用自然界的植物资源,通过草药的性味归经理论,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草药中的有效成分能够直接作用于人体,发挥其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补益肝肾等功效,从而促进身体健康。7.2常用草药及其功效7.2.1黄芪黄芪具有补气固表、利水消肿、托毒生肌的功效,适用于气虚乏力、久泻脱肛、面目浮肿等症状。7.2.2人参人参具有大补元气、补脾益肺、安神益智的功效,适用于气短乏力、心悸失眠、食欲不振等症状。7.2.3当归当归具有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润燥滑肠的功效,适用于血虚头晕、月经不调、关节疼痛等症状。7.2.4陈皮陈皮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适用于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咳嗽痰多等症状。7.3草药煎制与用药方法7.3.1草药煎制草药煎制是将草药加水煎煮,使有效成分充分释放的过程。煎制时,应根据草药的性质和患者体质,选择适当的火候和时间。一般而言,草药煎煮时间为2030分钟,期间需不断搅拌,以充分提取有效成分。7.3.2用药方法草药疗法用药方法多样,包括内服、外用、煎剂、丸剂等。内服药物需按照医嘱剂量服用,外用药物可直接涂抹于患处。煎剂和丸剂则需按照规定的用法用量使用。7.4草药疗法适应症与禁忌症7.4.1适应症草药疗法适用于多种疾病,如感冒、咳嗽、失眠、消化不良、关节炎等。对于慢性病和亚健康状态,草药疗法也有较好的调理作用。7.4.2禁忌症草药疗法并非适用于所有人,以下情况需谨慎使用或避免使用:(1)孕妇、哺乳期妇女及月经期间妇女应避免使用具有破血作用的草药。(2)过敏体质者应谨慎使用草药,以免发生过敏反应。(3)患有严重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草药。(4)体质虚弱、久病体虚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草药,以免加重病情。第八章食疗与养生8.1食疗的基本原理食疗,即通过食物的摄入,调整和改善人体内部环境,以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目的。食疗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调整阴阳平衡:中医认为,阴阳平衡是人体健康的基础。食物有寒、热、温、凉四性,通过合理搭配食物,可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2)调养脏腑功能: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可滋养脏腑,改善脏腑功能。如:甘味食物能补脾气,酸味食物能收敛肺气,苦味食物能清心火等。(3)增强免疫力:食物中的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能增强人体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4)调节气血: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能滋养血脉,调节气血运行,改善血液循环。8.2常用食疗食材及其功效(1)粮食类:如小麦、大米、玉米、红薯等,具有补中益气、养胃健脾的作用。(2)蔬菜类:如菠菜、芹菜、白菜、胡萝卜等,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能滋养脏腑、增强免疫力。(3)水果类:如苹果、香蕉、葡萄、西瓜等,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具有润肺、生津、养胃等功效。(4)肉类:如猪肉、牛肉、羊肉、鸡肉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等,能滋养身体、增强体力。(5)水产类:如鲫鱼、鲤鱼、甲鱼、虾等,具有滋阴、壮阳、补虚损等作用。(6)药材类:如红枣、枸杞、黄芪、参等,具有补气、养血、益精等功效。8.3食疗配餐原则(1)注重营养均衡:合理搭配食物,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2)适应个人体质:根据个人体质,选择适宜的食物,如阳虚体质者宜多吃温性食物,阴虚体质者宜多吃凉性食物。(3)注意食物相克:避免食用相克的食物,如葱与蜂蜜、胡萝卜与白萝卜等。(4)适量摄入:合理控制食物摄入量,避免过食、暴饮暴食。8.4养生保健方法(1)起居有常: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2)运动锻炼:适当参加运动,增强身体素质。(3)心理调养: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4)饮食调养:合理搭配饮食,注重营养均衡。(5)药物辅助:根据个人体质,适当使用中药进行调理。第九章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常见疾病中的应用9.1常见疾病的中医药防治方法9.1.1感冒感冒是临床常见疾病,中医药防治感冒具有显著优势。常用的中医药防治方法包括:(1)辨证论治:根据患者体质、病情、气候等因素,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法。(2)中药汤剂:如银翘散、荆防败毒散等,具有解表、清热、解毒作用。(3)中成药:如板蓝根颗粒、感冒清热颗粒等,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感冒。(4)针灸:选取风池、合谷、曲池等穴位,具有疏风解表、清热解毒作用。9.1.2胃病胃病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疾病,中医药在防治胃病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常用的中医药防治方法包括:(1)辨证论治:根据患者体质、病情、饮食等因素,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法。(2)中药汤剂:如半夏泻心汤、和中丸等,具有调和脾胃、降逆止呕作用。(3)中成药:如香砂养胃丸、胃苏颗粒等,适用于不同类型的胃病。(4)针灸:选取中脘、足三里、内关等穴位,具有调理脾胃、缓解疼痛作用。9.2中医药适宜技术在疾病康复中的应用9.2.1脑卒中康复脑卒中康复是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应用重点。常用的中医药康复方法包括:(1)针灸:选取百会、曲池、足三里等穴位,具有疏通经络、促进功能恢复作用。(2)推拿:通过按摩、推拿等手法,促进患者肌肉、关节功能的恢复。(3)中药熏蒸:选用具有活血化瘀、舒经活络作用的中药,进行熏蒸治疗。(4)中药敷贴:将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作用的中药敷贴于患处。9.2.2骨折康复骨折康复是中医药适宜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常用的中医药康复方法包括:(1)中药敷贴:选用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作用的中药敷贴于患处。(2)针灸:选取合谷、曲池、足三里等穴位,具有疏通经络、促进骨折愈合作用。(3)推拿:通过按摩、推拿等手法,促进患者肌肉、关节功能的恢复。(4)功能锻炼: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关节活动,以促进骨折愈合。9.3中医药适宜技术在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9.3.1高血压中医药在高血压管理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常用的中医药管理方法包括:(1)辨证论治:根据患者体质、病情等因素,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法。(2)中药汤剂:如天麻钩藤饮、半夏白术天麻汤等,具有平肝潜阳、熄风止痉作用。(3)中成药:如降压丸、天麻首乌片等,适用于不同类型的高血压。(4)针灸:选取百会、曲池、足三里等穴位,具有疏通经络、调节血压作用。9.3.2糖尿病中医药在糖尿病管理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常用的中医药管理方法包括:(1)辨证论治:根据患者体质、病情等因素,选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业经理人考试的必考知识模块试题及答案
- 生物质燃气的可行性研究与市场潜力评估考核试卷
- 生物质燃气的风能利用技术考核试卷
- 电热电蚊香液消耗速率考核试卷
- 矿山机械电子商城与网络营销考核试卷
- 2024年项目管理考试题型分析试题及答案
- 资格认证考试实战模拟的重要性试题及答案
- 电缆 融资租赁方案范本
- 2025年国际金融理财师考试注意事项试题及答案
- 开荒卫生清洁方案范本
- 浴池出兑合同协议
- 2025年辽宁能源控股集团所属铁法能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跨境物流部门管理制度
- 防空掩体知识培训课件
- 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发展促进中心招聘笔试真题2024
- 2025年医保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新政策调整下的医保选择
- 呼吸科知识解剖课件
- 【MOOC】工程材料学-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自动化立体仓库仓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煤矿安全规程执行说明
- 隧道二衬、仰拱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