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4课《山水画的意境》分层作业▲字音字形达标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孤帆(fán)
真挚(zhì)
朝霞暮霭(ǎi)B.渲染(xuàn)
灵魂(hún)
富丽堂皇(táng)C.遥望(yáo)
意境(jìng)
浮光掠影(lüě)D.惆怅(chóu)
造化(huà)
颐和园(yì)【答案】B【解析】A.“帆”应读“fān”;C.“掠”应读“lüè”;D.“颐”应读“yí”;故选B。2.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标本
身临其境
胸有层竹 B.情趣
依依送别
浮光略影C.独创
夸张渲染
富丽堂皇 D.描绘
朝朝暮暮
金壁辉煌【答案】C【解析】A.层——成;B.略——掠;D.壁——碧;故选C。▲词语达标3.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1)浮光掠影:(2)语不惊人死不休:【答案】(1)比喻印象不深刻,好像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样,一晃就消逝。(2)意思是作诗或写文章不搜寻到惊人的妙语不肯罢休。形容写作时在语言上下苦功夫。▲文学常识达标4.李可染,江苏徐州人。中国近代杰出的家、诗人,画家齐白石的弟子。以画成就最高。【答案】画山水▲文体知识达标5.下面这段文字描写了哪些意象?表现了怎样的意境?夏日的午后,阳光斜洒在小巷的青石板上,微风轻轻拂过树梢,带来阵阵清凉。小巷两旁的老屋静静地伫立着,仿佛诉说着岁月的沧桑。远处的孩子们在田野上追逐嬉戏,欢声笑语回荡在空气中。【答案】通过描写“夏日的午后”“阳光斜洒”“小巷的青石板”“微风拂过树梢”“老屋伫立”“孩子们追逐嬉戏”这些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温馨的氛围。阳光斜洒、微风轻拂、老屋静立,构成了一幅岁月静好的画面。而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则为这静谧的午后增添了几分生机和活力,使得整个意境更加生动和富有感染力。【解析】要识别文本中描述的具体事物和场景,这些通常是意象的组成部分,然后要考虑这些意象如何共同作用,创建了一个整体的场景或氛围,本段文字中的意象,营造了宁静而温馨的氛围。接着要分析文本中传达的情感和氛围。例如,文本通过描述阳光斜洒、微风轻拂等意象,传达了一种宁静和舒适的氛围;而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则为这静谧的午后增添了几分生机和活力。▲修辞达标6.下列句子使用的最主要的修辞手法分别是(
)(1)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2)秋风阵阵地吹,折扇形的黄叶落得满地都是。风把地上的黄叶吹起来,我们拍手叫道:“一群黄蝴蝶飞起来了!”(3)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4)那时狼烟四起,张全只身走南闯北,吃尽了人生的苦头。A.比喻
比喻
夸张
借代 B.比拟
排比
排比
比喻C.夸张
比喻
反复
比喻 D.拟物
比喻
反复
借代【答案】D【解析】(1)“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将侄儿宏儿比作物体,运用拟物的修辞;(2)将叶子比作黄蝴蝶,运用了比喻;(3)“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为反复,强调“我”内心的愤怒;(4)“狼烟”借代战争;故选D。▲标点达标7.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B.2017年“中国品牌日”的主题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开启自主品牌发展新时代”。C.他看上去三、四十岁,苹果脸,短发,一副菜农打扮的样子。D.对于校园暴力事件,我们既要反思发生暴力事件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还要反思暴力事件发生之前管理者都做了什么?【答案】B【解析】A.“善辩”后面的“。”应为“:”,这里“:”表示总结上文;C.两个数字连用,表示概数时不用顿号,去掉顿号;D.并非问句,不用问号,第一个问号改为“,”,后一个问号改为“。”▲病句达标8.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教育部向社会公示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中,对44个汉字的字形进行了微调。这一改动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争议。B.5月19日是中国旅游日。大众网记者从南昌市旅游局获悉,南昌市多家景区将通过打折、免费等优惠措施,迎接旅游日的到来。C.为加大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力度,学校采取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学生在活动中陶冶了情操,领会了做人、修身、行事的道理。D.中国政府今年将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目的是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开创未来、珍视和平。【答案】B【解析】A.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可将“在……中”删去;C.搭配不当,“采取”应改为“开展”;D.语序不当,“开创未来”和“珍视和平”互换。故选B。▲语法达标9.下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解说:这句话的主干是:邓稼先是儿子。B.你有没有告诉他真正的原因?/我走了,到那边来信!/哎!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解说:根据不同的语气,以上三句话按顺序分别为: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C.他从不和别人吵一句嘴。解说:这句话的主干应为:他吵嘴。D.最后一课
红得耀眼
务实求新
战果辉煌解说:这几个短语类型各不相同。【答案】C【解析】C.谓语中心语前面的否定词不能省略,本句的主干应该是:他不吵嘴。选项表述错误;故选C。▲文化常识达标10.(辨年龄排座位)出席宴会的人,年龄有如下的特点:(1)古稀(2)垂髫(3)不惑(4)花甲(5)弱冠(6)而立请你帮他按照从年长到年幼的顺序排好座位。座位排序是(填数字序号):。【答案】(1)(4)(3)(6)(5)(2)【解析】(1)古稀:人年七十;(2)垂髫:古时童子头发下垂,不加扎束,所以称幼童或童年为垂髫;(3)不惑:“四十而不惑。”指年至四十;(4)花甲:指六十岁;(5)弱冠:古时汉族男子20岁称弱冠;(6)而立:指年至三十。11.文言文中的称谓语非常丰富,有自称,有对他人的爱称、敬称等。下列句中加点的称谓语分别属于哪种情况?请你用序号填写。①卿今当涂掌事
②孤常读书
③大兄何见事之晚乎④汝亦知射乎
⑤尔安敢轻吾射
⑥同予者何人(1)自称()
(2)他称()【答案】(1)②⑥(2)①③④⑤【解析】①卿今当涂掌事:你如今掌管大权,卿:你;②孤常读书:我经常读书,孤:我;③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兄长你知晓这件事怎么这么晚呢,大兄:大哥;④汝亦知射乎:你也懂射箭吗?汝:你;⑤尔安敢轻吾射:你怎么敢看轻我射箭的本领?尔:你;⑥同予者何人: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予:我。12.你知道下列古诗与哪个节日有关吗?这些节日有什么风俗习惯?请连一连。《寒食》
春节
赏月、吃月饼《十五夜望月》
七夕节
禁火、吃生食《迢迢牵牛星》
寒食节
贴对联、贴年画《元日》
中秋节
穿针乞巧【答案】《寒食》-寒食节-禁火、吃生食;《十五夜望月》-中秋节-赏月、吃月饼;《迢迢牵牛星》-七夕节-穿针乞巧;《元日》-春节-贴对联、贴年画【解析】《寒食》,主要写了寒食节京城长安的情景,与寒食节有关。古代在清明节前两天的节日,焚火三天,只吃冷食,所以称寒食。《十五夜望月》是一首以中秋月夜为内容的七绝,与中秋节有关。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看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迢迢牵牛星》借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被银河相隔而不得相见的爱情悲剧,抒发了因爱情遭受挫折而痛苦忧伤的心情,表达了相思受阻、思而不得的离愁别恨。与七夕节有关。七夕节有拜七姐、储七夕水、吃巧果、乞求巧艺与姻缘等节日活动。《元日》,描写新年春节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充满欢快及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元日”意即“初始之日”,即中国传统节日春节。这一天中国民间有许多传统民俗活动,包括贴春联和门神,除夕守岁等。据此回答。▲课内阅读(一)阅读文章,完成下面小题。山水画的意境(节选)李可染①画山水,最重要的问题是"意境",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②什么是意境?我认为,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写景就是写情。山水画不是地理、自然环境的说明和图解,不用说,它当然要求包括自然地理的准确性,但更重要的还是表现人对自然的思想感情,见景生情,景与情要结合。如果片面追求自然科学的一面,画花、画鸟都会成为死的标本,画风景也缺乏情趣,没有画意,自己就不曾感动,当然更感动不了别人。③怎样才能获得意境呢?我以为要深刻认识对象,要有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④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的产生,又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度有关。要深入全面地认识对象,必须身临其境,长期观察。例如,齐白石画虾,就是在长期观察中,在不断表现的过程中,对虾的认识才逐渐深入了,也只有当对事物的认识全面了,做到"全马在胸""胸有成竹""白纸对青天""造化在手"的程度,才能把握对象的精神实质,赋予对象以生命。我们不能设想齐白石画虾,在看一眼画一笔的情况下能画出今天这样的作品来,而是对虾的精神状态熟悉极了,虾才在画家的笔下活起来的。对客观对象不熟悉或不太熟悉,就一定画不出好画。⑤同样,一个山水画家,对所描绘的景物,一定要有强烈、真挚、朴素的感情,说假话不行。有的画家,没有深刻感受,没有表现自己亲身感受的强烈欲望,总是重复别人的,就谈不到意境的独创性。肯定地说,画画要有意境,否则力量无处使。1.请写出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说说第⑤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能否去掉?为什么?对虾的精神状态熟悉极了,虾才在画家的笔下活起来。【答案】1.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或画山水,最重要的问题是“意境”,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2.对比论证;论证画家只有对所描绘的事物有强烈真挚的情感,有深刻的感受,才能有意境的独创性。3.不能去掉;“极”表示熟悉的程度,画竹必先胸有成竹,如果对虾的精神状态不熟悉或者不太熟悉,虾就不会在画家的笔下活起来。【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对中心论点的概括。首先要明确中心论点的特征,其次,掌握寻找中心论点的方法。中心论点一般出现在文章标题、开头、结尾。文章第①段首先提出观点“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结合标题“山水画的意境”和第③段“怎样才能获得意境呢?我以为要深刻认识对象,要有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第④段“要深入全面地认识对象,必须身临其境,长期观察”等表示作者观点的句子可知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或画山水,最重要的问题是“意境”,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2.本题考查把握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的能力。初中阶段最主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四种。做题时要深入文章具体内容,首先辨别出论证方法,然后再联系上下文,明确论证了什么观点。由“一个山水画家,对所描绘的景物,一定要有强烈、真挚、朴素的感情”和“有的画家,没有深刻感受,没有表现自己亲身感受的强烈欲望,总是重复别人的,就谈不到意境的独创性”可知,划线句子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把画家有强烈真挚的情感和没有强烈的亲身感受进行对比,突出强调了画家只有对所描绘的事物有强烈真挚的情感,有深刻的感受,才能有意境的独创性,使论证更有说服力。3.本题考查议论文语言特点的理解。议论文的语言讲究严谨、准确,解答时首先表明态度,然后释词,理解词语删除前后句子的表达效果。“极”字不能去掉。“极”的意思是顶端,最高点,尽头。句中表示熟悉的程度,意思是必须对虾的精神状态非常熟悉,才能画出活灵活现的虾,如果对虾的精神状态不熟悉或者不太熟悉,虾就不会在画家的笔下活起来。如果去掉就表达不出这个意思,“极”一词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性。▲课外阅读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中国山水画的意境美颜景龙①中国山水画可谓是中国人情思中最为厚重的沉淀。历代山水画家在画面中充分表现笔、墨、气、韵的同时,更注重意境美的营造。意境是艺术的灵魂。我们欣赏画作时,时常被其内含的艺术魅力所吸引,被画外之意、弦外之情所打动、所陶冶、所感染,这就是意境美的作用。②中国山水画的空灵之美,是山水画艺术的主要审美趣味形式。空灵之空为静、为虚、为无,空灵之灵为灵气、为实、为有。空和灵是对立统一的。宋代马远的《寒江独钓图》中,茫茫寒江,一叶孤舟,渔翁独坐,钓丝漂浮,微波之外,皆是空白,营造出一种空灵、深远、简淡的意境。空灵之美一方面使画家在意境构成上获得了充分的主动权,打破了特定时空中客观物象的局限,另一方面也给欣赏者提供了广阔的艺术想象的天地,使作品中的有限的空间和形象蕴含着无限的大千世界和丰富的思想内容。③中国山水画的外象之美不仅表现在画作本身,也包括画作以外的无限性,即“画外有画”。正如美学大师宗白华所说:“中国绘画所表现的精神是深沉静默地与这无限的自然、无限的太空浑然融化,体合为一。”山水画是一种哲理的最高境界,它追求的不是繁芜的世界,而是自然与人文的完美统一,是一种摆脱世俗的精神。从元朝的倪瓒,明清时期的石涛、董其昌等人的山水画中,我们所看到的不只是绘画的语言符号,更重要的是画家内在的精神追求。④中国山水画的诗意之美,也是中国绘画历来所提倡的。不论《春山烟雨》还是《春浦帆归》,只看画题,就会觉得诗意盎然。诗意之美丰富了中国山水画的美学意境。真正山水画中的诗境,体现在画的构思、章法、形象、色彩的诗化,诗情与画意交融。宋代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诗、画的一致,是中国山水画家追求的最高理想,也是中国山水画的最高境界。唐人王维以诗人的学养彰显画家的气质,在文学和绘画领域揭示了诗与画的关系,从而提出了山水画意境表现中的一个准则——画中有诗。比如他的作品《江山雪霁图卷》,画面上虽然没有像许多画家一样题上或多或少的诗词字句,却富有诗的意境。⑤中国山水画中所具有的那种空灵美、外象美、诗意美的意境既是画家创造的终点,又是观者再创造的起点,是画家与观者之间沟通的桥梁。当代中国山水画创作者,只有放开眼界,敞开胸怀,徜徉于大自然之中领受山川、风云、水石、林木际会之妙,铸就独特的艺术灵魂,方能构筑胸中意象,孕育笔墨语言,创作出有意境的作品,真正做到“代山川而言”。(有删改)4.请简要概述全文的论述层次。5.第②段画线句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6.中国山水画的诗意之美表现在哪些方面?请根据文章第④段作简要概括。7.从全文看,当代创作者怎样才能创造出具有意境之美的中国山水画?【答案】4.文章先提出中国山水画具有意境美的观点;再分别论述中国山水画意境的空灵之美、外象之美、诗意之美;最后指出当代中国山水画创作者,只有放开眼界,敞开胸怀,徜徉于大自然之中领受自然之妙,才能创作出有意境的作品。5.举例论证。举宋代马远的《寒江独钓图》营造出空灵、深远、简淡的意境,形象生动地论证了中国山水画的空灵之美,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6.①画题富有诗意;②画的构思、章法、形象和色彩富有诗意,诗情与画意交融;③画面上适当的诗词字句增添了画的诗意。7.①创作的山水画应该具有空灵、外象和诗意之美;打破时空局限,为欣赏者提供想象天地,做到人文与自然的统一,诗情与画意的交融。②山水画的创作者要放开眼界,敞开胸怀,融于自然,感悟造化。【解析】4.考查议论文的论证思路。分析作者论证思路,要在对文章内容整体把握的基础上,理清各部分所写的内容,分析出观点、论据、运用的论证方法,然后对内容概括作答。一般采用“先通过……引出论点或分论点,再用……事例或名言加以论述,最后得出……的结论”的答题方法,结合文本内容概括作答。文章先提出中国山水画具有意境美的观点;再分别从空灵之美、外象之美、诗意之美三个方面来论述中国山水画意境;最后得出当代中国山水画创作者,只有放开眼界,敞开胸怀,徜徉于大自然之中领受自然之妙,才能创作出有意境的作品的结论。5.考查论证方法的作用。常用论证方法有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①举例论证:通过典型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②道理论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明论点,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更有力,更具有权威性。③比喻论证:通过比喻进行证明,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④对比论证:对比论证的作用就是突出有力地论证作者所要表达的观点。划线句子举“宋代马远”的例子,运用了举例论证方法,具体有力地论证了“中国山水画的空灵之美,是山水画艺术的主要审美趣味形式。”的观点。6.考查对文段内容的概括。仔细阅读第④段的内容,梳理概括出题目要求的内容。根据“只看画题,就会觉得诗意盎然”,概括出画题富有诗意;还体现在“画的构思、章法、形象、色彩的诗化,诗情与画意交融”;“画面上虽然没有像许多画家一样题上或多或少的诗词字句,却富有诗的意境。”概括出画面上适当的诗词字句增添了画的意境。7.考查对全文内容的梳理概括。通读全文,此文在第①段提出论点后,②③④段分别从中国山水画意境的空灵之美、外象之美、诗意之美来论述,其中第④段还提到“真正山水画中的诗境,体现在画的构思、章法、形象、色彩的诗化,诗情与画意交融。”最后第⑤段指出当代中国山水画创作者,只有放开眼界,敞开胸怀,徜徉于大自然之中领受自然之妙,才能创作出有意境的作品。(四川内江·中考真题)阅读文章,完成下列小题。画山水,最重要的问题是“意境”,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什么是意境?我认为,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写景就是写情。山水画不是地理、自然环境的说明和图解,不用说,它当然要求包括自然地理的准确性,但更重要的还是表现人对自然的思想感情,见景生情,景与情要结合。如果片面追求自然科学的一面,画花、画鸟都会成为死的标本,画风景也缺乏情趣,没有画意,自己就不曾感动,当然更感动不了别人。在我们的古诗里,往往有很好的意境。虽然关于“人”一句也不写,但是,通过写景,却充分表现了人的思想感情,如李太白《送孟浩然之广陵》的诗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里包含着朋友惜别的惆怅,使人联想到依依送别的情景:帆已经远了,消失了,送别的人还遥望着江水,好像心都随着帆和流水去……情寓于景。这四句诗,没有一句写作者的感情如何,尤其是后两句,完全描写自然的景色;然而就在这两句里,使人深深体会到诗人的深厚的友情。毛主席的诗句,意境是很深的。如《十六字令三首》,每一首都是写景,每一字都是说山,但每一首、每一字又都充分表达了人的思想感情。三首词分别体现了山的崇高、气势和力量,这里并没有直接描写人,实际上都有力地歌颂了人,歌颂了人的英雄气概。古人说“缘物寄情”,写景就是写情。诗画有意境,就有了灵魂。怎样才能获得意境呢?我以为要深刻认识对象,要有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的产生,又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度有关。要深入全面地认识对象,必须身临其境,长期观察。例如,齐白石画虾,就是在长期观察中,在不断表现的过程中,对虾的认识才逐渐深入了,也只有当对事物的认识全面了,做到“全马在胸”“胸有成竹”“白纸对青天”“造化在手”的程度,才能把握对象的精神实质,赋予对象以生命……写景是为了要写情,这一点,在中国优秀诗人和画家心里一直是很明确的。无论写诗、作画,都要求站得高于现实,这样来观察、认识现实,才可能全面深入。例如例如毛主席的《沁园春▪雪》开头几句“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就充分体现了诗人胸怀和思想的崇高境界。中国画不强调“光”这并非不科学,而是注重表现长期观察的结果。拿画松树来说,以中国画家看来,如没有特殊的时间要求(如朝霞幕霭等),早晨8点钟或中午12点,有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表现松树的精神实质。像五代画家荆浩在太行山上描写松树,朝朝春暮长期观察,画松“凡数万本,始得其真”。过去见一位作者出外写生,两个礼拜就画一百多张,这当然只能浮光掠影,不可能深刻认识对象,更不可能创造意境。一棵树、一座山,观其精神实质,经过画家思想感情的夸张渲染,意境会更鲜明;木然地画画,是画不出好画。一个山水画家,对所描绘的景物,一定要有强烈、真挚、朴素的感情,说假话不行。有的画家,没有深刻感受,没有表现自己亲身感受的强烈欲望,总是重复别人的,就谈不到意境的独创性。肯定地说,画画要有意境,否则力量无处使,但是有了意境不够,还要有意匠:为了传达思想感情,要千方百计想办法。意匠即表现方法、表现手段的设计,简单地说,就是加工手段。齐白石有一印章“老齐手段”,说明他的画是很讲究意匠的。意境和意匠是山水画的两个关键,有了意境,没有意匠,意境也就落了空。杜甫说“意匠惨淡经营中”,又说“语不惊人死不休”。诗人、画家为了把自己的感受传达给别人,一定要苦心经营意匠,才能找到打动人心的艺术语言。(有删改)8.请用原文回答意境与意匠的关系。9.请简述选文的论证思路。10.作者谈山水画的意境,为什么却引用了大量的诗词?11.说说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答案】8.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意匠即表现方法、表现手段的设计。意境和意匠是山水画的两个关键。画画要有意境,否则力量无处使,有了意境,没有意匠,意境也就落了空。9.作者首先开门见山提出论点“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接着阐释了“什么是意境”,“为什么要有意境”两个问题,然后论述获得意境的方法,最后论述意匠和意境的关系。10.强调画和诗都要创设意境;以广大读者熟悉的诗词的意境来论述不太熟悉的山水画的意境,起到便于读者理解的作用,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同时还增添了文章的文学气息(使行文更加典雅)。11.过渡(承上启下)
先总结上文画画要有意境,再开启下文,提出意匠的问题。【解析】8.本题考查提炼文章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需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题目的提示,抓住关键语句来分析。结合内容,找出表现意境与意匠的关系的语句。(1)结合第一段“什么是意境?我认为,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写景就是写情”可知,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2)结合第九段“意匠即表现方法、表现手段的设计,简单地说,就是加工手段”可知,意匠即表现方法、表现手段的设计。(3)结合第十段可知二者关系是:意境和意匠是山水画的两个关键,画画要有意境,否则力量无处使,有了意境,没有意匠,意境也就落了空。9.本题考查分析议论文论证思路的能力。分析议论文的论证思路:就是在段落层次的基础上加上一些诸如“首先”、“然后”、“接着”、“最后”一类表承转启合关系的词语;做这个题目,尤其要注意开头结尾的表述。结合文章内容可知,文章第一段作者首先开门见山提出论点“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接着第二到第四段,运用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等方法阐释了“什么是意境”“为什么要有意境”两个问题;然后第五段到第八段论述获得意境的方法;最后第九和第十段论述意匠和意境的关系。10.本题考查引用语句的作用和表达效果的能力。(1)结合第二段“在我们的古诗里,往往有很好的意境。虽然关于‘人’一句也不写,但是,通过写景,却充分表现了人的思想感情”等句子可知,文章引用了李白和毛泽东的诗句,是为了证明写作和绘画有共通性,写景是为了传情,强调画和诗都要创设意境,因此都要领会其中的真情和意境。同时,这些诗词都是读者们非常熟悉的诗词,以此为例,可以让读者理解起来更容易,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2)引用诗词可以增加文章的文学色彩和底蕴,同时做到让难懂的概念通俗化,便于读者理解。11.本题考查语句的作用。解答此题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上来分析。(1)“肯定地说,画画要有意境”这句话承接上文关于“什么是意境”“为什么要有意境”“如何有意境”的内容。“但是有了意境不够,还要有意匠:为了传达思想感情,要千方百计想办法”则引出了下文关于意匠的内涵的内容。(2)故判断结构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是过渡句。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题目。形神兼备的中国画①中国画历史悠久,在中国数千年的绘画发展史上,画家辈出,名作荟萃,在世界美术领域绽放出璀璨的光辉。②中国画有整套独特的表现手法,不追求形象的逼真,而着力于意境的表现,要求做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中国画主要以笔墨纸砚为工具,有“书画同源”之说。中国画的颜料由天然的植物或矿物制成。画作以水墨为主体色,也因常用来红色和青色,所以又被称为“丹青”。③中国画按照题材主要分为以下三类。④人物画是以人物为主体的绘画。从传世的人物画作中,后人可以一窥中国古代帝王将相的面容,还能看到仕女图表现的宫廷生活和风俗画中展现的市井百态等。这些画作人物形象惟妙惟肖,注重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例如明代曾鲸的代表作《王时敏像》,画作中人物画得不大,线条流畅遒劲,形象栩栩如生;背景则大幅留白,突出了人物形象;同时配以书法题字,更彰显了人物的精神气度。⑤山水画是以山川自然景观为主要对象的画作。中国人自古以来就认为山水蕴含着天地宇宙无穷的奥妙,由此形成了独到的山水观。中国的山水画常常运用散点透视法,利用远近、高低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届山东省曲阜市物理高二第二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
- 上海建平中学2025年物理高一下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安徽省黄山地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 2025届广东省惠州市惠州中学物理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
- 2025届上海市二中学物理高二下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
- 未来的科技700字13篇
- 体育设施管理与运营合作协议
- 社区公共绿地维护合作协议
- 咖啡连锁店加盟经营协议
- 教育机构转让协议书范本
- 消防维保手册
- 2024详解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指南
- 零星维修改造工程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投标方案(技术标)
- 2024年滦州事业单位真题
- 盾构隧道用管片招标采购
- 2024年03月北京西城区教委事业单位招考聘用764人笔试近年2018-2023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答案带详解
- 人教版2024七年级英语上册Starter Unit(1-3)单词精讲课件
- 工程水文学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河海大学
-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英语试题
- 成品烟道安装施工方案
- 《路遥人生》读书分享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