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潮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下册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1页
广东省潮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下册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2页
广东省潮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下册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3页
广东省潮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下册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4页
广东省潮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下册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潮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大学励志演讲

俞敏洪

每一位同学在大学的时候,要做四件事情:第一就是要学到很必要的知识,第二要学

会交到很好的朋友,第三如果可能的话,体验一下爱情,第四要为未来就业做好准备。现

在中国的大学生,毕业以后找不到工作的特别多,我给大家一个建议,不管怎么样,你都

得先工作,哪怕先打扫卫生都可以,毕竟你开始工作了。开始工作了,你就有了开始往前

走的基础。

我每年都要面试几百个本科生,坦率地说,大部分人都是眼高手低,恨不得上来就当

总经理,上来就给他一份全世界工资最高的工作。

我刚开始办新东方的时候很难为情,为什么呢?穿着破军大衣,到北大校园去贴广

告,那是一副什么悲惨样儿?而我自己,原来我是西装革履,风度翩翩走进教室给北大学

生上课的。但是,我要没有经历过那样一个关口,我就没有创业的心态,我就不会把北大

老师的面子拿掉。

你不能忍受的事情,但是你不得不忍受,而不忍受就不能成功,我们未来生活最重要

的一个能力,叫作忍辱负重的能力。当我们自己的生命要想为一个伟大的目标而奋斗的时

候,你必须排除你生命中一切琐碎的干扰。你设想一个场景,假如你在路上被一辆自行车

轧了一下,你奋起反击,结果一不小心,你的鼻梁骨被打断了,最后在医院躺了一个月,

你的生命就被医院消灭了一个月。但是如果倒过来说,这是小事,我还有更重要的事情

呢,你就告诉他,对不起,把路给你挡了,对方再蛮横无理,他还能揍你吗?还能打你

吗?他马上就会说是我不好,对不起。于是生命中的一件小事就化解掉了。你要知道,这

个世界上,你只有忍辱负重才能发展,你得为自己争取时间,争取未来,而争取时间空间

未来最重要的一个前提就是你有理想,在此基础上你要敢于忍受生活中出现的一切对你的

不公平或者是一切你认为受不了的事情。

我们现在这一代的大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面临找不到工作的考验的时候,心

里会有很多失落感,我想告诉大家几个要点,第一个就是苦难让人成就自己,第二个就是

得失,你失去某个东西的同时,另外一件事情一定在得到。

我建议大家,不管你现在的生命是怎么样的,一定要有水的精神。我有一个比喻,每

一条河流都有自己不同的生命曲线,每一条河流都有自己的梦想,那就是奔向大海。当我

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不管是冲过去还是绕过去,只要我们能过去就行,我希望大家能使自

己的生命向梦想流过去,像长江黄河一样,能流到自己梦想的尽头,进入宽阔的海洋,使

自己的事业变得开阔,但是并不是说你想流就能流过去的,其实这里面要具备一种精神,

这就是水的精神。我们的生命有的时候会是泥沙,尽管你也跟着水一样往前流,但是由于

你个性的缺陷,面对困难的时候退步或者胆怯,你可能慢慢地就像泥沙一样,沉淀下去

了,一旦你沉淀下去了,也许上面的泥沙会不断地把你压住,最后你会暗无天日,所以我

会建议大家,不管你现在的生命是怎么样的,一定要有水的精神,哪怕被污染了也能洗净

自己,像水一样不断地积蓄自己的力量,不断地冲破障碍。当你发现时机不到的时候,把

自己的厚度积累起来,当有一天时机来临的时候,你就能够奔腾入海成就自己的生命。

(摘编自俞敏洪《人生观与大学生活》)

1.根据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俞敏洪认为在大学时,要学到很必要的知识和交到很好的朋友。

B.俞敏洪每年都要面试几百个本科生,他们全都是眼高手低的。

C.俞敏洪刚创办新东方时,曾穿着破军大衣,到北大校园去贴广告。

D.俞敏洪认为大学生如果像泥沙一样沉淀下去了,最后会暗无天日。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使用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相结合的写法,既以“我”的视角向大学生提出建议,又

结合“你”的角度进行分析。

B.本文使用了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假设论证等论证方法,具体可信,形象生动,引人思

考,使论述具说服力和感染力。

C.本文针对性强,既结合听众基本情况又考虑听众反应;互动性强,有效地回答了听众的

关注问题。

D.本文演讲内容逐层深入,语言平实饱含情感,我们可以从中获得人生启迪,汲取精神力

量。

3.阅读材料,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4.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俞敏洪对毕业后要找工作的大学生提出了哪些建议。

K答案Ul.B2.C

3.①本句为转折复句和假设复句,吸引读者注意,引发读者思考。②强调“难为情”经历的

重要性,表明不需要过度看重面子,应有创业心态。

4.①应先工作,先工作了,才有开始往前走的基础。②别难为情,应有忍辱负重的能力(或:

忍受生活中出现的不公平或你认为受不了的事情),要有理想,要为自己争取时间、空间和

未来。③面临找不到工作时要能正确看待。④要有水的精神,要像水一样积蓄力量,积累厚

度。

K解析U

【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B.“全都”错,依据文本第二段中的“大部分人都是眼高手低”可知是大部分人,选项犯

了以偏概全。

故选Bo

【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的文体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

C.“互动性强”错,本文并没有俞敏洪和在场大学生互动的内容。

故选C

【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

句中“但是”表转折,使该句与上文构成转折关系的复句,强调刚开始办新东方的时候很

难为情的经历对创业的重要性,“要……就……就……”构成假设关系的复句,通过假设

的方式,说明经历了难为情让自己拿掉了面子,有了创业的心态。

【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根据原文“现在中国的大学生,毕业以后找不到工作的特别多,我给大家一个建议,不管

怎么样,你都得先工作,哪怕先打扫卫生都可以,毕竟你开始工作了。开始工作了,你就

有了开始往前走的基础”,可知俞敏洪结合社会现状,建议先工作,开始工作了,就有了

开始往前走的基础。

根据原文“我们未来生活最重要的一个能力,叫作忍辱负重的能力”“你要知道,这个世

界上,你只有忍辱负重才能发展,你得为自己争取时间,争取未来,而争取时间空间未来

最重要的一个前提就是你有理想,在此基础上你要敢于忍受生活中出现的一切对你的不公

平或者是一切你认为受不了的事情”,可知要忍辱负重,要有理想,要敢于忍受生活中出

现的一切对你的不公平或者是一切你认为受不了的事情。

根据原文“面临找不到工作的考验的时候,心里会有很多失落感,我想告诉大家几个要

点,第一个就是苦难让人成就自己,第二个就是得失,你失去某个东西的同时,另外一件

事情一定在得到”,可知要用积极的态度,正确看待找不到工作的现实。

根据原文“我建议大家,不管你现在的生命是怎么样的,一定要有水的精神”“所以我会

建议大家,不管你现在的生命是怎么样的,一定要有水的精神,哪怕被污染了也能洗净自

己,像水一样不断地积蓄自己的力量,不断地冲破障碍。当你发现时机不到的时候,把自

己的厚度积累起来,当有一天时机来临的时候,你就能够奔腾入海成就自己的生命”,可

知要有水的精神,像水一样不断地积蓄自己的力量,不断地冲破障碍。时机不到的时候,

把自己的厚度积累起来。

二、古代诗文阅读(30分)

(一)文言文阅读(17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自名“蟹壳青”,日与子弟角,无不胜。欲居之以为利,

而高其直,亦无售者。径造庐访成,视成所蓄,掩口胡卢而笑。因出己虫,纳比笼中。成

视之,庞然修伟,自增惭作,不敢与较。少年固强之。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不如拼博一

笑,因合纳斗盆。小虫伏不动,蠢若木鸡。少年又大笑。试以猪鬣毛撩拨虫须,仍不动。

少年又笑。屡撩之,虫暴怒,直奔,遂相腾击,振奋作声。俄见小虫跃起,张尾伸须,直

航敌领。少年大骇,解令休止。虫翘然矜鸣,似报主知。成大喜。

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诃成。成述其异,宰不信。试与他虫斗,虫尽靡。乃赏成,

献诸胡军。抚军大悦,以金笼进上。既入宫中,举天下所贡则嵯、螳螂、油利挞、青丝额

一切异状遍试之,无出其右者。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上大嘉悦,诏赐抚臣名马衣

缎。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后岁余,成子精神复旧,自言身

化促织,今始苏耳。

异里氏曰:“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过此已忘;而奉行者即为定例。加以官贪吏虐,

民日贴妇卖儿,更无休止。故天子一度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

(节选自蒲松龄《促织》)

材料二:

长山杨令,性奇贪。原黑乙亥间,西塞用兵,市民间骡马运粮。杨假此搜括,地方头

畜一空。有山西二商,迎门号诉。诉有健骡四头,俱被抢掠,道远失业,不能归,哀求诸

公为缓颊®也。三公怜其情,遂共诣杨。众言来意,杨不听。忽一少年傲岸而入,笑曰:

“酒且勿饮。闻诸公雅令,愿献刍莞力”众请之,少年曰:“天上有玉帝,地下有皇帝有

二古人洪武朱皇帝手执三尺剑道悬」贪官剥皮'.。”众大笑。杨恚骂日:“何处狂生敢

尔!”命隶执之。少年跃登几上,化为鹃,冲帘飞出,集庭树间,回顾室中,作笑声。主

人击之,且飞且笑而去。

异史氏日:“市马之役,诸大令®健畜盈庭者十之七,而千百为群,作骡马贾者,长山

外不数数见也。圣明天子爱惜民力,取一物必偿其值,焉知奉行者流毒若此哉!鹃所至,

人最厌其笑,儿女共唾之,以为不祥。此一笑,则何异于凤鸣哉!

(节选自蒲松龄《鹃鸟》)

K备注I①缓颊:代说人情。②献刍莞:进献刍莞之言,对己言的谦词。③大令:指县

令。

5.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卷上相应位置的K答案』标号

涂黑。

地下A有皇帝B有一古人C洪武朱皇帝D手执三尺剑E道是F"贪官G剥皮”。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径道庐访成(造:至U)B.翼目进宰(翼日:次日。“翼”同“翌”)

C.杨假此搜括(假:借)D.长山外不寥寥见也(数数:计算数日)

7.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抚军,即巡抚,总管一省民政和军政的高级官员,与文中的“抚臣”官职不同。

B.蝴蝶,蟋蟀品种,文中所列“蟹壳青”“螳螂”等都是上品蟋蟀的名称。

C.异史氏,蒲松龄自称,《聊斋志异》记怪异事,不同正史,故称异史。

D.康熙,清朝皇帝玄炸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写促织的善斗,采用了对比衬托的手法,少年从“笑”到“骇”是从侧面作烘

托。

B.材料一写成名子复苏之后“自言身化促织”,既点明了促织的来历,也加深了故事的喜

剧性。

C.材料二前面写贪官借国家有事发国难财,后面加入志怪的情节,鞭挞了长山杨令的贪婪

无耻。

D.两则材料都写了人化为物的故事,幻想与现实相交融,想象既匪夷所思,又引人入胜。

9.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

(2)鹃所至,人最厌其笑,儿女共唾之,以为不祥。

K答案U5.BDE6.D7.A8.B

9.(1)不久,县官也凭借才能优异而被上报给朝廷。县官一高兴,就免了成名的差役。

(2)猫头鹰(鹃鸟)所到的地方,人们最厌恶它的笑声,连孩子都唾弃它,认为它的笑不

吉利。

[解析》

【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地下有皇帝,有一古人洪武朱皇帝(即朱元璋),手执三尺剑,说“贪官剥皮”。

“地下有皇帝”主谓宾结构齐全,其后B处断开;

“有一古人洪武朱皇帝”是动宾结构,其后D处断开;

“手执三尺剑”是动宾结构,其后E处断开。

故选BDE。

【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正确。句意:他直接到成名家来找成名。

B.正确。句意:第二天,成名把蟋蟀献给县令。

C.正确。句意:杨某就借这个机会搜刮百姓

D.错误。数数:多次,屡次,常常。句意:长山县外却不多见了。

故选D。

【7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

A.“与文中的‘抚臣‘官职不同”错误,抚军也称抚臣。

故选A„

【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加深了故事的喜剧性”错误,是加深了故事的悲剧性。

故选Bo

【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无何”,不久;“宰”,县官;“卓异”,才能优异。

(2)“所至”,到的地方;“唾”,唾弃;“以为”,认为。

【参考译文】

材料一:

村中有一个好事的少年驯养着一只蟋蟀,自己给它取名叫“蟹壳青”,天天和伙伴角

斗比赛,没有不赢的。他想留着它居为奇货来牟取暴利,便抬高价格,但是也没有人买。

他直接到成名家来找成名,看到成名收藏的蟋蟀,轻蔑地嗤笑。接着取出他的蟋蟀,放进

比试的笼子里。成名一看,对方那只蟋蟀身形庞大修长,自己越发惭愧,不敢比试。少年

坚持要比。成名转念想,留着低劣的蟋蟀终究没什么用,不如斗一斗博得一笑,于是把两

只蟋蟀放在一个斗盆中。成名的小蟋蟀趴着不动,呆若木鸡。少年又大笑。试着用猪鬣毛

撩拨小蟋蟀的触须,仍然不动。少年又笑。多次撩拨,小蟋蟀暴怒,径直前冲,于是两只

蟋蟀跳跃相攻,振作有声。一会儿,只见小蟋蟀跳起来,张开尾巴,伸开触须,直接咬住

对手的脖子。少年大惊,把它们分开,让它们停止搏击。成名的小蟋蟀鼓起翅膀得意地

叫,好像是在向主人报捷。成名非常高兴。

第二天,成名把蟋蟀献给县令,县令见蟋蟀身形短小,怒斥成名。成名讲述了蟋蟀的

奇特本领,且令不相信。试着和其他蟋蟀斗,所有的蟋蟀都被打败。又试着与鸡斗,果然

像成名说的那样。于是奖赏了成名,把蟋蟀献给了巡抚。巡抚特别高兴,用金笼子装着献

给了皇帝。蟋蟀既已入宫,用全国所进贡的蝴蝶、螳螂、油利挞、青丝额等所有奇异的蟋

蟀与成名所进贡的蟋蟀比斗,没有一只能胜过它的。每当听到琴瑟的声音,就应和着音乐

节拍跳舞,更加以为奇异。皇帝大为高兴,下诏赐给巡抚好马和锦缎,巡抚不忘恩赐的由

来,没多久,县令也以才能优异而被上报,县令高兴,免除了成名的差役。过了一年多,

成名的儿子精神复原,说他自己化成了蟋蟀,现在才苏醒过来。

异史氏说:“皇帝偶尔用一件东西,未必不是用过就忘记了;然而奉命行事的人就定

为惯例。加上官吏贪婪暴虐,老百姓一年到头抵押妻子卖掉孩子,还是没完没了。所以皇

帝的一举一动,都关系到老百姓的生命,不可忽视啊。”

材料二:

长山有个姓杨的县令,生性出奇的贪婪。康熙乙亥年间,正值西北用兵,朝廷向民间

收购骡马去运送军粮军饷。杨某就借这个机会搜刮百姓,将地方上老百姓的牲畜抢了个干

净。有两个山西商人在门外大声喊冤。原来,两位商人有四头健壮的骡子,被杨县令抢

了,出门在外,又远离家乡,丢失了财产,没法回家,恳求各位老爷给讲讲情。三位县令

觉得他们可怜,便一块去拜访杨县令。三人说明来意,杨县令不听。忽然,一个少年从门

外昂然进来,笑着说:“酒先别喝。听见各位大人正行酒令,我也凑上一个。”众人请他

讲来。少年道:“天上有玉帝,地下有皇帝,有一古人洪武朱皇帝(即朱元璋),手执三尺

剑,说‘贪官剥皮'。”众人大笑。杨某怒骂道:“哪里来的狂生竟敢如此!”就命衙役

把少年拿下。少年纵身跃起,登上桌子,化作一只鹃鸟,冲帘飞出,落在院子里的树上,

回头环顾室内,发出笑声。杨某追出来打,鹃鸟就一边笑一边飞走了。

异史氏说:“通过买马的差使,家里壮健牲畜充满庭院的县令,十个县令里就有七

个,而赶着千百成群的骡马做生意的商人,长山县外却不多见了。圣明的天子爱惜民力,

征取一样东西一定补偿它的价值,哪里知道执行的人流布祸患到如此地步呢!猫头鹰所到

的地方,人们最厌恶它的笑声,连孩子都唾弃它,认为它的笑不吉利。而这一笑与凤凰鸣

叫有什么不同呢!”

(二)古代诗歌阅读(7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①

杜甫

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②。

此时③对雪遥相忆,送客逢春可自由?

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愁。

江边一树垂垂发,朝夕催人自白头。

K备注工①裴迪寄了一首题为《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的诗给杜甫,表示对杜甫的思

念。杜甫深受感动,便写此诗作酬和。②何逊在扬州:何逊在扬州见梅花盛开,作有《咏

早梅》一诗,何逊是杜甫所喜爱的南朝梁代诗人。③此时:指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初

春,正是安史之乱、唐朝万方多难之际。

10.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赞扬裴迪的咏早梅诗,作者把裴迪与何逊相比,表示对裴迪和他来诗的推崇。

B.颔联运用想象和反问的手法,感激友人对自己的思念之情,此种深厚友谊在战乱中更显

珍贵。

C.尾联写江边梅花慢慢开放,催人老去,催得裴迪白发满头,表达诗人对友人的怜惜之

情。

D.全诗既有托物抒情又有直抒胸臆,抒发诗人和友人相互思念以及忧国忧民、感时伤世之

情。

11.本诗为杜甫与友人裴迪的唱和之作,裴迪向杜甫表达了“没有折梅相送”的歉意,而诗

人却在和诗中庆幸友人没有折梅相赠,为什么?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H10.c

11.诗人庆幸友人没有折梅相赠,是因为友人如果送来梅花,会让诗人从折梅想到了落梅(岁

暮),睹物伤(思)情,引发诗人岁暮年老的伤感(老去之愁)、漂泊思乡之愁、伤时感世之

愁。诗人的“庆幸”也有安慰友人不要因此而感到不安和抱歉的用意。

(解析》

【10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C.“催得裴迪白发满头,表达诗人对友人的怜惜之情”错。尾联是写诗人所处江边的梅花

正在慢慢开放,催得自己白发满头,表达诗人老去之愁、失意之愁、思乡之愁、忆友之

愁,更有忧国忧民、伤时感世之愁。

故选Co

【1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愁”幸亏没有寄来折梅,以免勾起我岁末伤情;赏阅折

梅,怎堪乡愁缭乱,思绪纷纷。

早梅开花在岁末春前,它能使人感到岁月无情,老之易至,又能催人加倍思乡,渴望与亲

人团聚。大概裴诗有叹惜不能折梅相赠之意,而诗人却庆幸未蒙以梅相寄,以免勾起伤

感。

他恳切地告诉友人,不要以此而感到不安和抱歉。诗人的“庆幸”也有安慰友人之意。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用“,”豪迈地表达出同

学们意气奔放、正强劲有力的状态。

(2)《周易•乾卦》有“云从龙”的话,意为有龙就应该有云,杜牧的《阿房宫赋》中用

此语典的两句是“,

(3)登高的文化内涵丰富而深远。通过登高远眺,人们可以欣赏美景,抒发或喜或悲之

情。如唐诗宋词中的“,"。

1答案X(1)书生意气挥斥方遒(2)长桥卧波未云何龙(3)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

三、语言文字运用(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中国古代小说中,曹雪芹的《红楼梦》是一座卓然矗立的小说艺术高峰。这部巨著

不以波澜壮阔的场面或曲折离奇的情节取胜,而是在日常生活的细腻叙写中寄寓作者对社

会人生的透彻观察和深刻思索,思想内容博大精深,Ao可以说,《红楼梦》是一部

艺术化的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百科,…当你逐渐有所领悟.,…它便能吸引你常读常新,…一读再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红楼梦》开篇处的这首

诗,既是作者对知音的期待,也是对每一个读者的诱惑。沉下心来阅读《红楼梦》,走进这

部伟大作品的艺术世界,B。

鲁迅评《红楼梦》说:“其要点在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和从前的小说叙好人完

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的,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中国小

说的历史的变迁》)如宝钗和袭人,既写她们满脑旧观念,又写她们身上有许多可爱之处;

而称得上是一个“奸险”人物的王熙凤,亦是如此。

《红楼梦》里贾母如此介绍王熙凤:“她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

俗谓作‘辣子',你只叫她‘凤辣子'就是了。”而王熙凤最终的下场是“机关算尽太聪

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的。

13.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例:曹雪芹的《红楼梦》是一座卓然矗立的小说艺术高峰。

A.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B.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C.纤云弄巧,飞星传恨。

D.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14.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0个字。

15.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表述不当,请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

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16.札记,指读书时所写的心得或体会。请结合材料和原著,为王熙凤写一则人物札记。

1答案X13.C

14.A.文化内蕴极其丰厚B.你一定会不虚此行

15.①处“文化百科”改为“文化百科全书”;②处改为“它便能吸引你一读再读,常读常

新”

16.王熙凤的性格是让人又爱又恨又怜的。她爽利聪明,能言善语,能干要强,是贾府的总

管家,这让人爱;她心狠手辣,狠毒贪婪,爱面子,讲排场,是“奸险”之人,这让人恨;

她最终贫病交加,凄惨死去,这让人怜。王熙凤不是完全的好人,也不是完全的坏人,而是

一个真实、性情丰富的人。

k解析》

【1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例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红楼梦》比作一座高峰,生动形象。

A.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愁比作春水。

B.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浪花比作雪。

C.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弄巧”、“传恨”将纤云、飞星人格化了。

D.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肝肺比作冰雪。

故选Co

【1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A.下句“《红楼梦》是一部艺术化的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百科全书”是从思想内容和文化内

蕴两个方面的评价,而上句”思想内容博大精深”是说思想内容,此处应评价其文化内

涵,应填:文化内蕴极其丰厚。

B.语境在表达阅读《红楼梦》的感受和意义,上句说“走进”,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