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这位与你同龄的少年是谁?秦始皇嬴政
秦始皇嬴政(前259年—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秦朝的建立者,中国第一位称皇帝的君主。嬴政为秦庄襄王和赵姬之子,因父亲在赵国做人质,故生于赵都邯郸。秦庄襄王成为秦国太子后,嬴政被放回秦国。前247年,13岁的嬴政继承王位。22岁嬴政加冠亲政,平定嫪毐叛乱,23岁罢免权臣吕不韦,并起用李斯、尉缭等客卿,积蓄国力。30岁灭韩,32岁灭赵,35岁灭魏,37岁灭楚,38岁灭燕,39岁灭齐,完成了一统六国的大业。秦统一中国
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第9课课程标准一、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秦朝统一,知道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和早期发展的过程素养目标。二、素养目标
①史料实证:掌握秦灭六国、统一全国的史实以及巩固统一的措施,②历史解释:掌握秦统一全国的原因和影响;理解中央集权制度的概念及其包含的内容。③时空观念:说出秦王赢政统一六国的史实和先后顺序,知道秦朝建立的时间、都城;说出秦朝的疆域四至。④家国情怀:认识国家统一的重要性,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树立祖国统的坚定信念。三、重点:确立中央集权制度;巩固统一的措施。四、难点: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原因和内容。
天下定于一一、秦灭六国原因材料一暴骸骨于草泽,头颅僵仆,相望于境。
——《史记·春申君列传》材料二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孟子·离娄》材料三
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於公战,怯於私斗,乡邑大治。——《史记·商君列传》材料四
秦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史记·李斯列传》材料五
嬴政用人不分籍贯和出身,如李斯原是楚国小吏,尉缭原是魏国布衣,都得到重用。嬴政很欣赏韩非的学说,为得到这一人才,下令攻韩,迫使韩王将韩非送往秦国。连年战争影响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人民希望结束战乱,过上安定的生活。商鞅变法使秦国富国强兵,实力超过东方六国,具备了统一六国的条件。秦王嬴政为灭六国进行了充分的战争准备;知人善任,积极策划统一大计。秦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阅读下列材料,概括秦灭六国实现统一的原因?一、秦灭六国过程公元前230年,秦国发动强大的攻势,开始了统一六国的战争。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先后攻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秦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诸侯国)秦国的历史结束(统一的国家)秦朝的历史开始二、秦朝建立秦楚齐燕赵魏韩秦朝公元前221年咸阳时间:公元前221年建立者:秦王嬴政都城:咸阳(今陕西西安)从公元前770年秦襄公建国,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天下,近550年间,秦国历代君王励精图治(秦穆公春秋称霸、秦孝公用商鞅变法图强),终于实现逆袭!!秦国完成统一,建立秦朝。三、开拓边疆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贾谊《过秦论》北击匈奴长城南海陇西东海南取百越四、秦朝统一的意义秦朝统一春秋争霸战国兼并意义: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对边疆地区的开拓和经营,使其管辖的疆域大为拓展。秦朝疆域广大,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大一统百代都行秦政法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一、背景春秋战国以来分裂混乱的历史教训商鞅变法以来的成功经验秦实现大一统后,原各自为政的政治形态已不能适应新的社会发展。二、目的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朝创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管仲
商鞅
韩非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三、制度——皇帝制度“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後世。其议帝号。”丞相绾、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皆曰:“昔者五帝地方千里,其外侯服夷服诸侯或朝或否,天子不能制。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臣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他如议。”——《史记·秦始皇本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总览全国的政治、军事、财政等一切大权,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机构和官员都要遵从皇帝的指令。(朕为始皇帝。後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皇位世袭皇帝独尊皇权至上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三、制度——三公九卿制
秦王朝总结了战国以来各国的官僚制度,建立起了一套适应封建统一国家需要的中央政府机构,这就是三公九卿制度。三公,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九卿,即奉常、廷尉、治粟内史、典客、郎中令、少府、卫尉、太仆、宗正。三公的职责分别为: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事务,是皇帝的助手,为中央政府中皇帝之下的最高长官;太尉,协助皇帝掌管全国军队;御史大夫,为丞相的助手,掌图籍章奏,监察百官,是皇帝的耳目。三公之间互不统属,直接隶属于皇帝,便于皇权集中。无论三公,还是九卿,均由皇帝任免调动,一律不得世袭。皇帝太尉丞相御史大夫(军事)(行政)(监察)奉常郎中令卫尉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少府太仆
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别掌管行政、军事、监察,最后决断权由皇帝掌控。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三、制度——郡县制
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鬬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在地方上,秦朝全面废除西周以来的分封制,在全国范围内实行郡县制,由中央直接管辖。全国分为36郡,后增至40多郡,郡的行政长官称郡守;郡下设县,县长官称县令或县长。郡县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县以下又设乡、里、亭等基层组织。郡(守)县(令或长)乡、里、亭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三、制度——郡县制意义皇帝和朝廷牢牢控制了全国各地的权力,并把政治、法律、军事、土地及赋役制度推向全国。(加强了中央集权)郡县制的普遍推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分封制郡县制建立基础血缘为主,功臣为辅国家大一统,按地域划分管理者世袭贵族皇帝任免的官僚与中央关系有较大的独立性由中央直属管理
【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比较】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四、影响指国家政权的决策方式,即皇权至上,皇帝个人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指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即中央控制地方,地方严格服从中央,地方没有独立性。影响:秦朝开创的大一统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使国家的一切权力都高度集中在中央政府,奠定了后世政治制度的框架,对历史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法家思想兼并易能也唯坚凝之难焉巩固统一的措施战国时,有个秦国人在国内做了一条长裙。她去齐国旅游的时候又叫齐国的裁缝做同样尺寸的裙子,取货时发现:竟然是超短裙!付款时裁缝又拒收她的圆形货币而要她付刀币。最后她不愿意要这条裙子了,打算退货,裁缝让她填一份文书。结果她突然发现自己变成‘文盲’了,因为文书上的文字她一个都不认识。请问:为什么会出现上述情况?如何改变上述情况?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巩固统一的措施一、文化:统一文字秦始皇帝初兼并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初有隶书,以趣简约,而古文由此绝矣。——(五代十国)徐锴《说文系传》作用:①利于政令在全国顺利推行;②使不同
地域的人民能够顺畅沟通;③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统一文字,小篆作为全国通用文字颁行全国(后来流行更为简易的隶书)巩固统一的措施二、经济:统一货币、度量衡秦始皇下令废除六国的货币,以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标准货币,在全国流通。货币的统一,改变了以往币制混乱的状况,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以秦制为基础,统一度量衡,所有度量衡用器由国家统一监制。度量衡的统一,促进了了经济的发展。韩赵魏布币齐燕刀币楚蚁鼻钱圆形方孔半两钱度:长度衡:重量量:容积巩固统一的措施三、交通:统一车轨和道路的宽窄。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形成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交通网。开凿灵渠,沟通了湘江和漓江,把今天的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连接起来,促进了水路交通的发展。巩固统一的措施四、万里长城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遣大将蒙恬北逐匈奴,收付河南地,筑长城万余里,以防匈奴南进,史称秦长城。秦长城实际是在原先战国时期秦长城,赵长城,燕长城三国长城的基础上修建。西起临洮、东至辽东,长达共筑万余里,故史称“万里长城”。在修筑北方长城的同时,原诸侯国间用以“互防”的长城被拆毁:“皇帝奋威,德并诸侯,初一泰平。堕坏城郭,决通川防,夷去险阻。”(《史记·秦始皇本纪》)作用:能够抵御匈奴的侵扰,维护了国家统一;但也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临洮辽东巩固统一的措施五、思想:焚书坑儒秦始皇公元前213年和公元前212年焚毁书籍、坑杀“犯禁者四百六十馀人”,焚书的同时,严禁民间藏书;严禁书生聚会研讨学问,违禁者当众处死;发现有厚古薄今者,诛灭全族;官吏包庇罪犯,或不作为者,与罪犯做同罪处理。秦始皇搞残暴的文化专制、思想专制是不得民心的,他为后代的帝王开了一个恶例,春秋时期百家争鸣的文化繁荣景象从此一去永不复返。秦始皇开创大一统格局中国在公元前221年,即已完成政治上的统一;并且此后以统一为常情,分裂为变态(纵使长期分裂,人心仍趋向统一,即使是流亡的朝廷,仍以统一为职志),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现象。——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秦始皇》千秋功罪任评说千古一帝还是暴虐君王?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司马迁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坼,掀翻一个世界。是圣是魔,未可轻议。祖龙是千古英雄挣得一个天下。——李贽近代平一天下,拓定边方者,惟秦皇、汉武。——李世民秦王怀念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贾谊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杜牧千古一帝还是暴虐君王?(1)统一六国,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2)首创中国历史上延续两千多年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3)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1)“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2)广建宫殿,大修陵墓,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等。(3)实施暴政、刑罚残酷等,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VS功过秦始皇有功于历史,有罪于人民,罪在当代,功在千秋,功大于过。课后小结定于一秦灭六国开拓边疆疆域统一秦政法凝人心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制度统一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车轨修驰道、开灵渠、筑长城文化认同统一大一统随堂训练1.有学者认为,自秦始皇以后,中国人明白了自己的国家应该是什么样子,虽有曲折,历史大势终归是要回到统一国家的正轨上来。他意在说明()A.王室衰微的表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营养师考试案例解析试题及答案
- 高中化学 第2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 2.2.4 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教学设计 鲁科版选修4
- Module 10 Talk about the weather(拓展)(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外研版英语八年级上册
- 雪花(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2012)音乐二年级上册
- 汽车美容师案例分析与讨论试题及答案
- 第4单元第13课《诗情画意-使用仿制图章和图层变形》-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清华大学版(2012)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
- 2025年初中化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文(5篇)
- 班级寒假工作总结(5篇)
- 第七课 丰富的扩展一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青岛版(2019)初中信息技术第四册
- 绩效面谈技巧培训管理制度
- Mtqnqk吉祥时轮金刚圆满次第六支瑜伽修习次第11
- 2024年甘肃定西中考数学试卷试题真题及答案详解(精校打印)
- 砌石工程承包合同
- 穿越铁路顶管施工方案
- 2024-2029年中国可再分散乳胶粉(RDP)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市场深度研究发展前景及规划战略投资分析研究报告
- 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模式研究
- 小学科学湘科版六年级下册全册同步练习含答案
- T-CPQS C011-2023 鉴赏收藏用潮流玩偶及类似用途产品挥发性有机物(VOC)安全限量及测试方法
- 风险管理与合规防控
- 模具厂计划书
- 遥感技术创业计划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