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示范教学课件_第1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示范教学课件_第2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示范教学课件_第3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示范教学课件_第4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示范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上1.新闻两则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结合课文内容熟悉了新闻的“五结构”,也熟悉了本新闻的主要内容。弄清楚了作者在新闻主体部分内容的安排意图,接下来,我们一起分析新闻的语言。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毛泽东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巩固消息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2.结合本课内容,体会新闻语言的准确性、简洁性。3.感受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的英雄气概。合作探究品析语言、领悟情感1、在文中找出表达作者鲜明的感情色彩的词语写我军的有:写敌军的有:突破、英勇善战,锐不可当;歼灭、击溃、占领、控制、封锁、切断纷纷溃退、毫无斗志、微弱、不想再打了、泄气合作探究品析语言、领悟情感2、作者对西路军战况的描述,哪些地方体现了作者的主观倾向?如何理解?

点拨:此种情况,一方面……;另一方面……都很泄气。此句作者分析了敌军纷纷溃退毫无斗志的原因,赞颂我军英勇无畏、所向披靡的英勇气概,鼓舞了我军士气。揭露了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的反动本质,以团结广大官兵,孤立反动派。突出了文章的中心。(议论句)合作探究品析语言、领悟情感3、作者从两方面议论,为何一略一详?两方面顺序可否颠倒?

点拨:作者对我军的英勇善战、锐不可当的议论要略一些,因为不言而喻。后者对国民党方面的评议要详一些,是为了把极少数战犯同广大官兵相区别,以有利于争取多数,孤立少数,瓦解敌军。另外,也让所有人知道,国民党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正是我军发起渡江战役的直接原因。两方面顺序不可颠倒,因为我军英勇善战是胜利的首要条件,而从行文的气势和语言的衔接看(下面要写的东面敌军抵抗较为顽强更突出了“英勇善战”),也以现在的写法为佳。合作探究品析语言、领悟情感4、揣摩加横线的词语。(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2)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点拨:“不含”指不包括,体现语言的准确性及新闻的真实性特点。“均”指“全”,体现战线之长、胜利之大,洋溢着自豪之情。

点拨:两个词语写出了我军所向披靡、无坚不摧的气势和所取得的辉煌战绩。合作探究品析语言、领悟情感4、揣摩加横线的词语。(3)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点拨:“纷纷、毫无”写出了敌军士气十分低落,完全丧失了战斗力。且与“甚为微弱”相照应。合作探究品析语言、领悟情感4、揣摩加横线的词语。(4)然在……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地,占领……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

点拨:“整天激战”概述了战斗的艰巨,表现了我军的英勇。“歼灭”指全部消灭,“击溃”指敌军溃不成军,完全丧失了战斗力。“占领”指已解放(广大地区),虽不是全部,但大局已定。“控制”虽未攻下来,但敌军也不能随意活动。“封锁”强调敌军想从长江逃出已无办法。这一系列动词,雄健有力,写出了我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节节胜利、所向披靡。合作探究品析语言、领悟情感4、揣摩加横线的词语。(5)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点拨:“不料”一词含有讽刺意味,嘲讽汤恩伯及敌军的出乎意料,正表明我们军的出其不意、制胜千里的豪情。(6)主体部分为何两次写到“至发电时止”?

点拨:两次出现“至发电时止”,说明了报道准确,正体现了消息的准确性。课文阅读分析题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1.这部分内容从结构上看是__________,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是电头,交代了通讯社的名称、地点和时间,能否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概括写出人民军队所向无敌、战绩辉煌的两个短语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4.“百万”是夸张吗?为什么?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5."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一句中的"(不含)"、"均"有何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导语简述渡江战役胜利成功,引起下文。不能,这样写表明材料真实准确,报道及时。冲破敌阵横渡长江不是,因三路军加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