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一、基础知识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1)这是某种令人惊hAi()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xT()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
洲文明的地平线上pie()见的亚洲文明的jiM()影。
(2)总而言之,请假设人类幻想的某种令人眼花缜()乱的洞府,其外貌是神庙,是宫殿,那就
是这座名园。
(3)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
【答案】⑴骇;曦;瞥;剪⑵liao⑶qie
【解析】
本题考查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字音及字形的识记能力。这类题目多考查多音字、形声字、难读易错
字字音的辨识及同音字辨识。解答的前提是要识记教材中“读一读,写一写”中出现的字词,同时要注意识记
常见的多音字、同义字、易错字的读音、字形。注意“骇”不要写成“孩”,“曦”笔画较多,注意书写要小心。
“箧''不要读成却俨。
2.选出没有运用反语的一项()
A.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
B.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
C.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
D.我希望有朝一日,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
【答案】D
【解析】
考查对反语的理解。反语是指正话反说或反话正说,即通常所说的“说反话”,运用跟本意相反的词语来
表达此意,却含有否定、讽刺以及嘲弄的意思,是一种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修辞方法。
A.反语“赞誉”,表达了雨果强烈的愤慨和藐视之情;
B.反语“漂亮”,以巴特农神庙为例子与圆明园作对比体现出了雨果对巴勒上校远征中国的行为感到不
满;
C.“丰功伟绩!收获巨大!”等反语,以强盗的口吻,含有辛辣的讽刺意味,把英法联军刻画成两个强
盗的形象,深刻而尖锐地揭露了英法联军的无耻行径;
D.该句为陈述句,没有反语;
故选D。
3.下列句子没有病句的一项是()
A.雨果曾撰文谴责英法联军劫掠并火烧圆明园。
B.他的行为赢得了人们的崇高敬意,不仅在人格精神上,更在文学上。
C.记者探访多家药店发现,部分药品价格上调,绝大多数药品价格保持稳定。
D.大家去郊游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答案】C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病句的辨析及修改能力。首先明确病句的原因有成分残缺、成分赘余、搭配不当、用
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等。学生平时要多交流,多做题,就会掌握其中的规律。修改病句,首先要
认真阅读原句,在了解原句的意思之后,再逐项查找病因,找准了病因,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继而找到
解决的办法,准确修改。A.成分残缺,可在“圆明园”后加上“的暴行”;B.语序不当,将‘人格精神”和“文学”
调换位置;D.否定不当,删除“不要”。故选C。
4.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为了创建圆明园,曾经耗费了两代人的长期劳动。oo
。-人们常说: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
巴黎有圣母院,而东方有圆明园。o,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
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
①过去的艺术家、诗人、哲学家都知道圆明园;伏尔泰就谈起过圆明园
②这座打大得犹如一座城市的建筑物是世世代代的结晶
③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
④为谁而建?为了各国人民
⑤因为,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
⑥是要说,大家没有看见过它,但大家梦见过它
A.②④⑤①⑥③B.①③⑤⑥②④
C.②⑤⑥③④①D.③⑤②①④⑥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排序能力。要求学生能够读熟文本,养成熟练地语感。做此题就很容易了。也可以结
合文段的中心意思分析。中心意思是“圆明园的建造过程和价值所在。”排序过程:“为了创建圆明园,曾经
耗费了两代人的长期劳动”,②“这座”照应上文“圆明园”,然后是修建的原因④,然后写出原因“⑤因为,岁
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用事实证明属于人类”①过去的艺术家、诗人、哲学家都知道圆明园;伏尔
泰就谈起过圆明园”。“罗马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而东方有圆明园。”连接⑥是要说,大家没有看见过
它,但大家梦见过它。③“依稀可见”连接“亚洲文明的剪影。工排序为:②④⑤①⑥③。选A。
5.下列文学常识中有识的一项是
A.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
B.雨果,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文学运动领袖,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
《海上劳工》《笑面人》《九二年》。
C.《沁园春·雪》是毛泽东的作品,词中运用了远近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描绘了一
幅雄阔壮丽的北国雪景图。
D.《乡愁》的作者是余光中,台湾诗人、散文家,诗歌表达了对亲人,对故乡,对祖国的思念情怀。
【答案】B
【解析】
雨果是法国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运动领袖。故选B。
6.根据下列三则材料,完成题目。
【材料一】4月15日傍晚,巴黎圣母院的塔尖在一场突发大火中轰然倒塌。16日,法国消防部门宣布,
巴黎圣母院大火已经全部扑灭,目前进入调查和损失评估阶段。巴黎圣母院是法国最具代表性的文物古迹
和世界遗产之一,这场大火在令法国陷入悲痛的同时,再次为全世界敲响了文物保护的警钟。
(摘自2019年4月17日《人民日报》)
【材料二】可惜圣母院,可惜圆明园,文化不应该这样毁灭,更不应该人为践踏。……每件文物都是
文化的象征,每座博物馆都是人类文明的宝库。衷心祈愿文物都能够远离灾难,代代传承。
(摘自2019年4月16日圆明园遗址公园官方微博)
【材料三】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为了创建圆明园,曾经耗
费了两代人的长期劳动。这座大得犹如一座城市的建筑物是世世代代的结晶,为谁而建?为了各国人民。
因为,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民的。
(摘自雨果《给巴特勒的信》)
(1)巴黎圣母院大火引发了怎样的反响?
(2)被雨果称为“世界奇迹”的圆明园遭到“人为践踏”,具体指什么事件?
(3)根据材料,说说为什么要保护文物古迹。
【答案】(1)法国人悲痛;中国人为之惋惜;敲响文物保护的警钟。(意思对即可)
(2)英法联军火烧(或“洗劫”)圆明园。(意思对即可)
(3)每件文物都是文化的象征;文物古迹是人类(或“各国人民”“全世界”)共同的财富(或“宝贵遗产”“瑰
宝”“结晶”)。(意思对即可)
【解析】
第(1)题“巴黎圣母院大火引发的反响“,由材料一中“这场大火在令法国陷入悲痛的同时,再次为全世
界敲响了文物保护的警钟”和材料二中“可惜圣母院,可惜圆明园”提取概括作答。
第(2)题被雨果称为“世界奇迹”的圆明园遭到“人为践踏”,具体指:英法联军火烧(或“洗劫”)圆明
园的历史史实。
第(3)题可根据材料二中“每件文物都是文化的象征,每座博物馆都是人类文明的宝库”和材料三中“谁
而建?为了各国人民。因为,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民的''的句子概括分析作答。
7.填空。
①这封书信饱含着深厚的精神,愤怒地谴责了,表达了对,震撼读者心灵。
②雨果,(国籍)作家。代表作品有小说《》《》和《九三年》等。
【答案】①人道主义侵略者的罪行被侵略、被掠夺者的巨大同情
②法国《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文学常识的掌握。①这篇文章选自《雨果文集》,是以英法联军侵华
战争为背景的文章。巴特勒上尉本想利用雨果的显赫声望,让他为远征中国所谓的胜利捧场,但雨果,这
位正直的作家,没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反而代表了人类的良知,在这封信中强烈地谴责了英法联军火
烧圆明园的强盗行径。他盛赞中华民族,表达了对中国人民的同情和尊敬,谴责了侵略者的罪行。②“文学
常识”的考查旨在开阔学生的文学视野,加深对那些在社会上有重要影响力的作家、作品的了解。它主要考
查:识记中国重要作家的时代及代表作;识记外国重要作家的国别与代表作;识记文学体裁常识。雨果,
法国作家,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巴黎
圣母院》《九三年》和《悲惨世界》,短篇小说有《“诺曼底”号遇难记》。
8.这是一封义正词严、情感强烈的信,体现了雨果先生正义的立场和爱憎分明的情感。其中反语手法
的运用尤其精彩。请你运用反语的修辞手法描写一种心情。(200字左右)
【答案】示例:钓鱼虽然乐趣多,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欢声笑语,但却遭到大人们的强烈反对——他
们认为这样做会有危险。因此我们只得停止进行这类“犯罪活动”,被关在小屋里,“努力”学习。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学习了雨果一封义正词严、情感强烈的信,体现了雨果先生正义的立场
和爱憎分明的情感。其中反语手法的运用尤其精彩。反语,就是通常所说的“说反话”,运用跟本意相反的词
语来表达此意,却含有否定、讽刺以及嘲弄的意思,是一种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修辞方法。反语多用在批
判、揭露方面,可收到辛辣讽刺的效果,使文章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战斗性。运用反语,要力求鲜明,切
忌含混。示例:钓鱼虽然乐趣多,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欢声笑语,但却遭到大人们的强烈反对——他们认
为这样做会有危险。因此我们只得停止进行这类“犯罪活动”,被关在小屋里,“努力”学习。
二、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你征求我对远征中国的意见,你认为这次远征是体面的,出色的。多谢你对我的想法予以重视。在
你看来,打着维多利亚女王和拿破仑皇帝双重旗号对中国的远征,是由法国和英国共同分享的光荣,而你
很想知道,我对英法的这个胜利会给予多少赞誉。
②既然你想了解我的看法,那就请往下读吧:
③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艺术有两个起源,一是理想,理想产生
欧洲艺术;一是幻想,幻想产生东方艺术。[A]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如同巴特农神庙在理想艺术中
的处位一个匹生是超人的民族的想募力所熊产生的成趣尽在于此2--和旦特农神糜.丕二技2.一区丕&二性酸
有的、…也一无二的作曲―;…这建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如果幻想能有一个典范的话。请你想象有一座
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B】请你甩大理石,用壬石,一用肯铜,用爸
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它的屋架,给它上上下下缀满宝石,披上绸缎,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造城
搂里面放上神像,,数上异兽,饰必琉璃,饰必琰琅,便必黄金,迄必脂粉;请同是诗人的建筑师建造《一
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再添上一座座花因,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加上成群的天鹅、朱鹭和孔
雀。总而言之,请你假设人类幻想的某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洞府,其外观是神庙,是宫殿,那就是这座园林。
为了创建圆明园,曾经耗费了两代人的长期劳动。这座大得犹如一座城市的建筑物是世世代代的结晶。为
谁而建?为了各国人民,因为,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过去的艺术家、诗人,哲学家都知道圆
明园;伏尔泰就谈起过圆明园。人们常说: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巴黎有圣
母院,而东方有圆明园,要是说,大家没有看见过它,但大家梦见过它。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
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
④这个奇迹已经消失了。
(选自雨果《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9.请用一句话概括选文的内容。
10.仔细揣摩下面几句话中的加点词语,缘含檄苹它们在句中的表达作用。
①有一个世界奇地。
②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就如同巴特农神庙在理想艺术中的地位。
③一个几乎是超人的民族的想象力所能产生的成就尽在于此。
④如果幻想能有一个典强的话。
11.仔细揣摩选文中【A][B]两处句子,请任选一处作赏析。
答:我选择()
赏析:o
12.请结合下面材料,联系选文内容,说说雨果是一位怎样的人?
【材料一】
雨果(1802-1885),法国作家。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生于军官家庭。早期诗作《短歌集》
将中世纪理想化、歌颂波旁王朝复辟。后受进步思想启发,逐步摆脱保皇党观点。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
反对专制和教会,路易•波拿巴政变后,被迫离开法国。1861-1869年完成长篇小说《悲惨世界》,从人道
主义观点描写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1870年回国,1874年究成长篇小说《九三年》,描写法国革命高潮一
年的动人场景。其他作品有诗作《历史传说集》,歌颂历史上人民反对统治者的斗争。还写有政论和演说稿
等。
【材料二】
①宁愿贫贱卑微,穷困潦倒,蒙羞含垢,死在绞刑架下,让野狗啃尸,也不愿卑鄙下流……
②一个叛徒或诡计多端的骗子,如果犯下滔天罪行,则任何人——不论地位高低——都有权当面判决
他!
(选自雨果《吕意•布拉斯》)
③在上帝创造的万物中,放出最大光明的是人心,不幸的是,制造最深黑暗的也是人心。
(选自雨果《悲惨世界》)
13.下面对选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中“我对英法的这个胜利会给予多少赞誉”中“赞誉”一词是文章的关键词,总领全文,为下文做
铺垫。
B.选文是一篇书信式议论文,雨果借给巴特勒上尉回信的机会表明自己的观点:圆明园是一个世界奇
迹。
C.选文中雨果对巴特勒上附用了很多敬语,如“多谢”“请”等,这是真正出于对巴特勒上尉的尊重。
D.选文第③段,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有直接描写,也有对比论证、类比论证等。此外,写伏尔泰谈
圆明园是引用论证。
【答案】9.圆明园是一个世界奇迹。(或赞美圆明园不朽的艺术价值)
10.这些词都从不同角度肯定了圆明园极高的艺术价值,以及她在世界建筑史上的崇高地位;这些词
语用得准确,精当,都是在反复凝练的基础上形成的。
11.示例:[A1句,圆明园与巴特农神庙都是人类文明的杰出代表,又都是在法国强盗劫掠下遭受了灭
顶之灾,作者将二者对比来写,更加突出英法联军的强盗嘴脸。[B]这段话采用了排比句式,既增强了文章
的韵律美、节奏感,又把圆明园描绘的如诗如画。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圆明园的赞美,同时也暗含对英法联
军的无知与野蛮的憎恨与鞭达。
12.雨果是一位具有同情心的人,他对英法联军对中国人民所造成的伤害深表同情;雨果是一位对世
界文明艺术成就极其珍视的人,从他对圆明园的细致描写与赞美中,从他对法国人两度破坏世界文明艺术
成就的憎恨中可以看出;雨果是一位嫉恶如仇的人,从他对英法联军的辛辣的讽刺与憎恨中可以看出。
13.A
【解析】
9.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
从结构布局可以看出,文章的第③段是主体部分。结合其中的“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
这个奇迹叫圆明园”可概括出主要内容:圆明园是一个世界奇迹。
10.本题考查语句理解。
①奇迹:极难做到的、不同寻常的事情。句中用于形容圆明园的不同寻常的艺术价值和地位。
②如同:好像。句中指圆明园的艺术地位之高。
③几乎:表示十分接近;差不多。句中用于形容造就圆明园的民族想象力之高。
④如果幻想能有一个的话。典范:可以作为榜样而起示范作用的人或事物。句中形容圆明园能起示范
作用,是东方艺术的代表。
据此可分析出,这些词用得准确,精当,从不同角度表明了圆明园极高的艺术价值,在世界建筑史上
的崇高地位。
11.本题考查语句赏析。首先选定句子,然后加以赏析。
A句:“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如同巴特农神庙在理想艺术中的地位”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突出
二者的艺术地位之高,表明作者对这两个人类文明的杰出代表的赞誉;但它们都是在法国强盗劫掠下遭受
了灭顶之灾,更加突出英法联军的强盗嘴脸。
B句:“用大理石,用玉石,用青铜,用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它的屋架,给它上上下下缀满宝石,
披上绸缎,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造城楼,里面放上神像,放上异兽,饰以琉璃,饰以法琅,饰以黄
金,施以脂粉”,句中重复使用相同句式,构成排比,既增强了文章的韵律美、节奏感,又表达出对圆明园
艺术的赞美,同时也暗含对英法联军的无知与野蛮的憎恨与鞭达。
12.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
结合文章第③段的“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可以看出,雨果是一位真
正懂得世界文明艺术成就的人,他赞美它们,更珍视它们;
结合④段“这个奇迹已经消失了”,材料一中的“长篇小说《悲惨世界》,从人道主义观点描写资本主义社
会的罪恶”及材料二的③“在上帝创造的万物中,放出最大光明的是人心,不幸的是,制造最深黑暗的也是人
心”可以看出,雨果是一个充满同情心的人:他对破坏世界文明成果的人深恶痛绝,他站在人道主义的立场
上,对英法联军对中国人民所造成的伤害深表同情,对政府罪恶统治下的人民深表同情;
结合材料二中的①“宁愿贫贱卑微,穷困潦倒,蒙羞含垢,死在绞刑架下,让野狗啃尸,也不愿卑鄙下
流……”和②"一个叛徒或诡计多端的骗子,如果犯下滔天罪行,则任何人一不论地位高低一都有权当面
判决他!”可以看出,雨果是一个面对罪恶绝不容忍的人,所以他才主动写下了控诉英法联军罪恶的《就英
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13.本题考查对选文内容的理解。
B.作者意在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现在,我证实,发生了一次偷窃,有两名窃贼”是作者的观点,
而不是“圆明园是一个世界奇迹”;
C.选文中“多谢”“请”等,这是反语,是雨果对巴特勒的讽刺,而不是“真正出于对巴特勒上尉的尊重”;
D.结合第③段的“过去的艺术家、诗人,哲学家都知道圆明园;伏尔泰就谈起过圆明园”,可以看出,写
伏尔泰谈圆明园是举例论证,而不是“引用论证”;
故选Ao
(二)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圆明园祭
冯峥
(1)那天很冷,我却刻意要到圆明园去。朋友们都劝说,圆明园没有什么可看的,只是几块烂石头,
我说,你不懂我的心。
(2)北风凄厉,草木萧疏,断壁残垣,一览无余。
(3)然而,在凄厉妁风雨声中,我却分明听到悠悠钟声,百鸟唱喟;透过萧疏草木,我看见了圆明之
娇,长春之美,万春之秀,300亩园林春意正浓;断壁中,我看见了乾隆的题诗;残垣中,似见文源阁的浩
翰藏书...
(4)我听见了来自法国130年前的一个深情的声音:……一个近乎超人的民族所能幻想到的一切都汇
集于圆明园;……只要想象出一种无法描绘的建筑物,假如有一座集人类想象力之大成的灿烂宝窟,以宫
殿庙宇的形象出现,那就是圆明园……
(5)啊,一个惜墨如金的世界文豪,用了无所不极的文字来称赞她!以至100多年后仍引起人们振颤
的心共鸣。
(6)然而,对于玉焚香殒了的美人,祭奠者越是抒以赞美,痴情者越是悲伤,正如白居易写《长恨歌》、
汤显祖写《还魂》……引得多少痴情男女欲悲欲死!此刻面对圆明园,我就是这种心情。
(7)我的心在哭,悲哀着美的逝去。
(8)我听见圆明园在哭泣,哭了100多年:以至我在遥远的南方也时常听见。
(9)圆明园在哭,哭护花无力;圆明园在泣,泣其悲惨遭遇渐被忘怀。
(10)我和圆明园在同声一哭!
(11)有好心人曾慷慨施舍,要把圆明园重修建。
(12)不管好心人如何慈悲,可我总要与刽子手杀死杨虎成后,在他英骸上建筑花圃这残酷的事实联想;
我甚至联想到有人要把马嵬坡上的杨玉环的玉骨支起来,再披上半透明的比基尼。
(13)这是历史的悲哀!
(14)他们看不见圆明园的额头上“耻辱”两个黑字,他们听不到一个在屈辱中哭泣的母亲对她儿孙的声
声嘱托以及希望着争气的未来。
(⑸站在这写满血字的废墟上,我面对现实,拼搏未来!
(16)我见到了萧疏草木之上有苍郁的青松、冲天傲雪;我见到了熏烟的巨石峥嶙屹立,傲骨常在!
(17)100多年前,方才唱赞诗的雨果坚信:总有这样一天——解放了的而且把身上的污浊洗刷干净了的法
兰西,将会把自己的赃物交还给被劫夺的中国。
(18)而我永远相信:有志气的炎黄子孙,决不会让那屈辱的历史重演!一定会在这古老的土地上巍然屹立,
奔向辉煌的未来!
14.从全文看,“我,刻意要去圆明园而朋友们劝“我”别去的理由各是什么?
15.第(4)段中那个“深情的声音”是谁发出的?
16.第(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射频光端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导电棒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大马力起动单向器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卧式缠绕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会议记事本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三红五寸参种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CATV光发射组件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静电手动喷粉设备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醋酸碘苯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羟基膦酸基乙酸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供应商融资安排”会计列报、披露问题研究
- 颅内动脉动脉瘤介入治疗临床路径
- DB32∕T 2882-2016 城市轨道交通桥隧结构养护技术规程
- 氮化硅结构与性能
- 《现代汉语语法》PPT课件(完整版)
- 性病实验室检测与质量管理
- 高桩码头施工组织设计(福建)
- 这一封书信来得巧
- 监狱服装加工企业开展全面
- 标书密封条格式模版(共19页)
- 小学一年级硬笔书法入门(课堂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