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_第1页
河北省邢台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_第2页
河北省邢台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_第3页
河北省邢台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语文试题说明:1.本试卷共8页,满分120分。2.请将所有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无效。第一部分(1~2题12分)1.下面是一则与“劳动”相关的材料,请阅读并回答下列问题。(6分)农民不辍劳作,用娴熟的技巧,甲(培育养育)出一个个新品种,实现着乡村振兴梦。春天,农民用粗糙的双手,刨开芬芳的泥土;夏天,农民忍着zào热的暑气、冒着cù至的疾雨,培植葱郁的生命;秋天,农民行走在金黄的田野,收获乙(丰硕丰盛)的果实;冬天,农民忙于整修土地,希望来年五谷丰登。(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①(zào)热②(cù)至(2)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①不辍劳作②粗糙(3)从文段的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横线处。(2分)甲乙2.综合性学习(6分)阅读下面小冀写的以“诚信”为主题的演讲稿(节选),回答下列问题。记得世界名著《百年孤独》里有这样一句话:诚信是一项财宝,不应随意被抛掷。因为诚信是立人之本,是交友之道,是经商之魂,是为政之要。曾子烹彘、商鞅立木……这样的故事不胜枚举,先人高尚的情操流淌在历史长河之中,纯洁的品质永远闪耀着人性。同学们,诚信的力量可以使点点水滴汇成波澜壮阔的大海,诚信的力量可以使粒粒沙土聚成巍然屹立的高山,。同学们,让我们手牵着手,肩并着肩,一起来歌颂诚信,实践诚信,弘扬诚信!谢谢!(1)小冀想在演讲稿中引用关于“诚信”的名言,下列不适合引用的一项是(2分)()A.轻诺必寡信。(《老子》六十三章)B.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C.儒有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礼记·儒行》)D.人倍(违背)信则名不达。(刘向《说苑·谈丛》)(2)画线句存在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2分)(3)使用排比可以增强演讲的感染力。请在横线处仿写一句话,使之与前两句构成排比句。(2分)八年级语文试题第1页(共8页)

第二部分(3~20题58分)一、古诗文阅读(一)古诗文默写(共6分)3.阅读下面文字,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天地万物有“真意”,人只有心怀真诚,才能与自然心意相通。“①,②”,陶弘景在俯仰之间欣赏到山川之秀美;“③,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最爱钱塘湖早春之生机;“④,⑤”,王绩看那一丛丛树、一座座山,流露出哀伤的心绪;“⑥,终岁常端正”,刘桢的诗句彰显了自然与人文融合的最高境界——物我合一……(二)古代诗歌阅读(6分)【甲】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乙】送柴侍御①王昌龄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注释】①这是作者被贬龙标尉时写的诗,作者友人柴侍御将要从龙标前往武冈。4.下面对【甲】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A.首联语义直白,节奏轻快。前句写不避路途遥远,后句写对游览去处的向往与期待,表达了诗人出蜀入楚时的喜悦与兴奋之情。B.颔联化静为动,气势不凡。前句摹写轻舟直下,群山后退,平野推移的动态;后句著一“入”字,既写出江水奔腾的气势,也表现了诗人的豪情。C.颈联视角变换,比喻精妙。前句俯视,写月亮倒映在水中,犹如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后句仰视,写江面云霞蒸腾,映照的美景宛如海市蜃楼。D.尾联反面立意,物我相融。诗人写故乡水一路送“我”远行,表面写水的深情,意在写人的厚意,由此点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离愁别绪。5.同是送别诗,【甲】【乙】两诗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4分)八年级语文试题第2页(共8页)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6~10题(16分)【甲】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乙】予自钱塘移守胶西①……始至之日,岁比不登⑦,盗贼满野,狱讼充斥;而斋厨索然,日食杞菊,人固疑予之不乐也。处之期年③,而貌加丰,发之白者,日以反黑。予既乐其风俗之淳,而其吏民亦安予之拙也。于是治其园囿④,洁其庭宇,伐安丘、高密之木,以修补破败,为苟全◎之计。而园之北因⑥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⑦焉……台高而安,深而明,夏凉而冬温。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予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撷⑥园蔬,取池鱼,酿秫酒⑨,瀹脱粟⑩而食之,曰:“乐哉!游乎!”(选自苏轼《超然台记》)【注释】①胶西:指密州,今山东渚城县。苏轼因对王安石变法持不同政见而自请外任,朝廷派他去任密州知州。②岁比不登:指连年灾荒欠收。③期年:满一年。④园囿(yòu):菜园,果园。⑤苟全:苟且完备。⑥因:依靠;倚仗。⑦放意肆志:纵情快意。⑧撷(xié):摘下,取下。⑨秫(shú)酒:黄米酒。⑩瀹(yuè)脱粟:煮糙米。6.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4分)(1)月色入户(2)怀民亦未寝(3)人固疑予之不乐也(4)时相与登览7.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A.而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B.而/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C.而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D.而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2)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予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9.有人说,苏轼总能从困苦中找到乐趣。请你结合【甲】文,说说苏轼是怎样“从困苦中找到乐趣”的。(3分)八年级语文试题第3页(共8页)

10.推介语是一种用于介绍或推荐特定的人、物或文章的简短表述。请结合资料卡片及阅读经验,参照诸葛亮推介语,为苏东坡写一段推介文字(80字左右)。(3分)【资料卡片】诸葛亮推介语: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能“决胜千里之外”;他高瞻远瞩、励精图治,为汉室兴复鞠躬尽瘁;他治家严谨,告诫后人应崇尚节俭、淡泊名利、志存高远。现代文阅读(一)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1~14题。(12分)稀粥南北味张抗抗①稀粥在中国,犹如长江黄河,源远流长。②稀粥对于许多中国人,亦如生命之源泉,一锅一勺一点一滴,从中生长出精血气力、聪明才智,还顺便喝出来许多陈规积习。③少年时代在杭州,江浙地方的人爱吃泡饭。把剩下的大米饭搅松,用水烧开,就是泡饭。泡饭里有锅底的饭锅巴,吃起来很香。佐以酱瓜、腐乳和油炸蚕豆,最好有几块油煎咸带鱼,就是普通人家价廉物美的享受了。江南一带,泡饭也就是稀饭,家家离不开泡饭,与北方人爱喝稀粥的习性并无二致。④外婆住在江南腹地旱涝保收的鱼米之乡,外婆家爱喝白米粥,煮粥必用粳米。用粳米烧的粥又黏又稠,开了锅,厨房里便雾气蒙蒙地飘起阵阵粥香,听着灶上锅里咕嘟咕嘟白米翻滚的声音,像是有人唱歌。熄火后的粥是不能马上就喝的,微微地闷上一阵、待粥锅四边翘起了一圈薄薄的白膜,粥面上结成一层白亮白亮的薄壳,粥米已变得极其柔软几乎融化,粥才成其为粥。那样的白米粥,天然地清爽可口,就像是白芍药加百合再加莲子熬出来的汁。温热地喝下去,似乎五脏六腑都被清洗了一遍。⑤我们家早也喝粥,晚也喝粥,而且总是见锅见底地一抢而空。南方人喝粥就是喝粥,有些单调,不像北方人那样,还就着馒头烙饼什么的。那个时候,稀粥对于我来说,多半出于家传的习惯,别无选择,所以偶尔也抱怨早上喝粥肚子容易饿,晚上喝粥总要起夜。外婆就皱着眉头,用筷子轻轻敲着碗边说:“小孩不懂事,早十几年,一户人家吃三年粥,就可买上一亩田呢,你外公家的房产地产,就是这样省吃俭用挣下来的……”外婆喝粥有个习惯,她喝饱了以后,放下筷子,必得用舌头把粘在粥碗四边的粥汤舔干净,干净得就像一只没用过的碗,那时外婆的粥才算是真正喝完。⑥当我在寒冷的北大荒原野上啃着冻窝头、掰着黑面馒头时,我开始思念外婆的白米粥。白米粥在东北称作大米粥,连队的食堂极偶然才烧制一回,通常是作为病号饭,必须经过分场大夫和连首长的批准,才能得此优待。后来我有了一个小家,待后院菜园子的豌八年级语文试题第4页(共8页)豆成熟,剥出一粒粒翡翠般的新鲜豆子,再向农场的老职工讨些大米,熬上一锅粥,待粥快熟时,把豌豆掺进去,再加上弄来的一点白糖,便成了江南一带著名的豌豆糖粥。一时馋倒连队的杭州老乡,纷纷如蝗虫般拥入我的茅屋,一锅粥顿时告罄,就差没像我外婆那样把锅舔净了。⑦在当时年年吃返销粮的北大荒,所有以粗粮制作的主食里,唯有粥还是可以接受并且较为容易适应的——这就是大碴子粥和小米粥。⑧大碴子,其实就是把玉米粒轧成几瓣约如绿豆大小的干玉米碎粒。用一口大锅把玉米碴子添上水,急火煮开锅,改为文火焖。焖的时间越长、碴子就熬得越烂,越烂吃起来就越香。等到粥香四溢,开锅揭盖,眼前金光灿烂,一派辉煌,盛在碗里,如捧着个金碗,很新奇也很庄严。大碴子粥米粒饱满又实沉,咬下去富有弹性和韧劲,嚼起来挺过瘾。从每一粒碴子里熬出的黏稠浆汁,散发着秋天田野上成熟庄稼的气息,洋溢着北方汉子的那种粗犷和力量。⑨煮大碴子粥必须在碴子下锅时,放上一种长粒的饭豆。那种豆子紫色粉色白色还带花纹,五光十色的令人眼花缭乱。五彩的豆子在锅里微微胀裂,沉浮在金色的粥汤里,如玉盘上镶嵌的宝石……⑩小米粥喝起来感觉要温柔些、细腻些,且有极高的营养价值,易被人体吸收,是北方妇女生小孩坐月子和哺乳期的最佳食品。在北大荒农场的土炕上生下我儿时,有农场职工的家属送来一袋小米。靠着这袋小米,我度过了那一段艰难的日子。每天,几乎每餐每顿,我喝的都是小米粥。在挂满白霜的土屋里,冰凉的手捧起一碗黄澄澄冒着热气的小米粥,我觉得自己还有足够的力量活下去。热粥一滴滴温热我的身体烤干我的眼泪暖透我的心,我不再害怕不再畏惧。我第一次发现,原来稀粥远非仅仅具有外婆赋予它的功能,它可以承载人生,可以疏导痛苦,甚至可以影响一个人的命运。⑪多年后回广东老家探亲,稀粥竟以我从未见过的丰富绚丽——绿的菜叶、红的肉丁、黑褐色带花纹的松花蛋和金黄色的海米,衬以米粒雪白的底色,就像一幅点彩派的斑斓绘画,呈现在我面前。街头巷尾到处都有粥摊或粥挑子,燃得旺旺的炉火上,熬得稀烂的薄薄的粥汤正咕咕冒泡,一边摆放整齐的粥碗里,分别码着新鲜的生鱼片、生鸡片或生肉片,任顾客选用。确定了某一种,摊主便从锅里舀起一勺滚烫的薄粥,对着碗里的生鱼片浇下去,借着沸腾的稀粥的热量,生鱼片很快烫熟,再加少许精盐、胡椒粉和味精,用筷子翻动搅拌一会儿,一碗美味的鱼生粥就烧制而成。粥米入口便化,回味无穷;鱼片鲜嫩可口,滑而不腻。一碗粥喝下去,周身通达舒畅,与世无争,别无他求。我在广州吃过烧鹅乳猪,却独独忘不了这几角钱一碗的鱼生粥或鸡丝粥。却有几位外国朋友闻粥色变,发表意见说,为人一世,最不喜欢喝稀粥,也不能理解中国人对于粥的爱好。⑫而我,喜欢喝在这块土地上所能喝到的或精致或粗糙或富丽或简朴的各式各样的粥。八年级语文试题第5页(共8页)

11.阅读全文,按要求完成下面表格。(3分)时间地点少年时代杭州青年时代北大荒多年之后广东老家粥的种类大米粥(白)____①____鱼生粥(丰富绚丽)“我”的感觉____②___过瘾、温柔、细腻、暖透我的心____③___12.联系上下文,自选角度赏析第④段画线句子。(3分)用粳米烧的粥又黏又稠,开了锅,厨房里便雾气蒙蒙地飘起阵阵粥香,听着灶上锅里咕嘟咕嘟白米翻滚的声音,像是有人唱歌。13.本文题目是《稀粥南北味》,文章开头与结尾部分都写“稀粥南味”,中间写“稀粥北味”,谈谈你对这样安排的理解。(3分)14.作者张抗抗在她的另一本散文集《北方》中,将本文部分内容进行修改,结尾则采用了如下的表述,请比较两种结尾方式,你更喜欢哪一种?说说理由。(3分)听说市场已经推出一种速成的粥米,那么再过些日子,连这仪式也成了一个象征。当时间的压力更多的降临的时候,稀粥是否终会爱莫能助的渐渐远去?(二)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5~18题。(12分)老林杜卫东①那天早起,突然接到一个电话,是老林的女儿。她十分悲伤,说父亲走了,临终叮嘱她一定通知到我,希望我去送他最后一程。②我一怔,一个身影立马从脑海中浮现:身量不高,穿一身深色中山装,头发浓密且黑,总是梳得一丝不苟。他叫林君雄,我们称呼他老林。上世纪70年代末,我二十多岁,在北京第一机床厂搞宣传,机缘巧合,被借调到中国青年出版社,由此结识了老林。那时,他年过不惑,是中青社的一编室副主任。③一天午饭后,老林把我叫到办公桌前,很认真地问:“你愿意来出版社当编辑吗?”这实在出乎我的意料,到团中央直属的出版社当编辑,想也不敢想。在我的认知中,编辑必须是学富五车的饱学之士,而我有什么资格去决定一本书的命运?就因为借调期间写了两篇人物通讯?见我一时无语,老林似乎猜到了我在想什么,笑了笑,用手捋了捋整洁的发型,语气中充满鼓励:“你行,只要努力,会成为一名称职的编辑。”④然而,调动过程并不顺利,因为车间主任不放人。⑤老林得知消息后,几次骑自行车赶到我所在的新铸工车间交涉,每次都碰了一鼻子灰。有一次还被车间主任在众目睽睽之下呵斥、可以想见他的尴尬。然而老林做事很有韧性,他隔段时间就会打来电话,让我安心工作,说社里从未放弃调我的想法,正努力做通厂里的工作。我的内心重新燃起了希望。希望是一盏灯,再黑的夜色也能被它驱散,因为有人会默默去换芯、添油。八年级语文试题第6页(共8页)⑥1978年,在老林的不断努力下,我终于成了中青社最年轻的编辑。⑦记忆深刻的是,在我自觉工作渐入佳境的时候,遭遇了一记迎头棒喝。一天上班,走进编辑室,我坐下,桌面上摆着文件夹,打开一看、是老林的一个批示,附有我写的一份审读报告,他一一标明了几处错别字和语法错误。他的批示措辞严厉:不论是水平低还是工作疏漏,都不能成为被原谅的理由。我蒙了,大脑像被按下暂停键,一片空白。⑧那天准备吃午饭时,老林走到门口书柜的玻璃窗前,停下脚步伸头照照,然后看看我,招呼道:“小杜,走,喂脑袋去。”我知道,他是在向我示好。一编室主要出青年修养读物,作者以党政干部和教师居多,我曾建议请作家撰稿。正是在那天的饭桌上,他充分肯定了我的想法。老林的支持一下子点燃了我的工作热情,潜能得到超常发挥,在很短的时间里我列出了几十个选题,把当时的文坛名家几乎“一网打尽”。由作家撰写的青年修养读物别开生面,杂志发行量一路飙升。老林对我的工作很满意。⑨1986年我调离中青社,和老林的来往渐渐少了。少年不懂离别苦,待到懂时鬓已霜。⑩我作为第一作者的长篇小说《江河水》在2014年出版后,意外接到老林的电话,他说希望得到一本我的签名书。耄耋之年,他还有精力读完一本70万字的书?没想到,老林不但读了,还写来了详细的读稿札记,条分缕析,言辞恳切。⑪又想起那年,为庆祝扩大作者群,拓宽青年修养读物的审美边界,老林自掏腰包请同事们在东来顺搓了一顿,还特别叮嘱我,别忘了叫上美编室的小孙,她负责一编室的装帧设计。一次老林带我到长沙出差,住在湖南宾馆,半夜我被他的鼾声吵得无法入睡,便去前台另开了一间房。老林起床后找不到我,急得够呛,在服务员的引领下急火火推开我的房门时,没有我想象中的不满,而是长叹一口气,与其说是嗔怪,不如说是释然:“睡好了吗?赶快洗漱,还赶得上早餐。”他就是这样一个人,在貌似严厉的外表下面,有着细腻、热情、真诚的心。⑫人生是一条崎岖的山路,攀缘的过程中每个人都会见到不同的风景,逝去的一切美好都值得我们珍视。老林便是我生命中的一道风景、一束光,给了我前行的勇气。我告诉老林的女儿:“去,我一定去!”无边往事难忘却,心向昨日觅旧篇。蜡烛有心始垂泪,一梦依稀四十年。在老林的遗像前,我会深深地鞠上三个躬,并发自内心地说一句:“敬爱的君雄老师,一路走好!”《光明日报》(有删改)15.老林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4分)16.说说第⑤段画线句子“希望是一盏灯,再黑的夜色也能被它驱散,因为有人会默默去换芯、添油”的表达效果。(3分)17.为什么说“老林便是我生命中的一道风景、一束光,给了我前行的勇气”?(3分)18.这篇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