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使用词语标点符号-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_第1页
正确使用词语标点符号-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_第2页
正确使用词语标点符号-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_第3页
正确使用词语标点符号-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_第4页
正确使用词语标点符号-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备战2022年浙江新高考语文考点一遍过

考点02正确使用词语标点符号

【考点详解】

浙江卷近几年的考查都集中在实词、虚词、成语、俗语。从近两年的高考来看,成语和实词的辨识是

考查重点。但2017年的高考开始是一个材料中对词语与标点进行考查,因此,这极大限制了命题者对词

语选择的偏好,实词、虚词、成语、俗语的考查皆有可能。也正因为如此,该考点还是会侧重在语境中考

查,多与现实生活相关。考查侧重点依旧会在词语范围大小、词义轻重、词语的感情色彩、语体色彩、词

语使用对象、词语搭配习惯等方面。俗语的考查可能在张冠李戴、望文生义、不分轻重、不辨色彩、不识

谦敬、语法错误等方面。

标点符号的考查热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一是顿号、逗号、分号、句号的使用,二是引号与其他

标点符号的连用,三是破折号、冒号的用法。高考无论怎样考查,都要求考生掌握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则,

进而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结合实例掌握规则,通过实战提高实际应用能力应是考生备考的主要策略。

考向一实词辨析

【典例引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如果说此前央视大热的《国家宝藏》让国宝能够开口说话,那么故宫博物院推出的系列活动“古画会

唱歌”则更进一步。古典雅致的歌词、行云流水的曲调将千年古画青山绿水的场景烘托、渲染得牛净冬孽。

这种新形式让现代人不仅用眼睛来欣赏古画的“静美”,也用耳朵来聆听古画的旋律,更用心体会诗情画

意的韵味,理连创新的艺术通感形式,传承并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之精髓。

《千里江山图》可谓家喻户晓。这幅千古名画就像“最整目的陌生人”一样让不少人魂牵梦萦,从中

我们也深切地感受到人们对文化的渴望、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正因如此,古画要变得更有吸引力、拉近与

人们的距离,就必须不断拓展和开掘人们欣赏的渠道和深度,以更好地发挥其教育、文化传播的作用。从

《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到如今的“古画会唱歌”,我们看到有越来越多的文物,借助科技手段,

尊重年轻人的审美习惯,与生动有趣的故事相结合,变得更“用脚?”,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

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淋漓尽致B.通过C.熟习D.接地气

【答案】C

【分析】

A.“淋漓尽致”,形容文章、谈话表达得十分透彻,充分。也形容暴露得彻底。语境中指烘托渲染充分,

正确。

B.“通过”,指通行、穿过;从一端到另一端,也指同意、核准。语境中指通行穿过,即经由,正确。

C.“熟习”,意思是了解得深刻,学习或掌握得很熟练,一般指技艺、知识理论等。语境中搭配“陌生人”,

应该用“熟悉”,意思是了解得清楚,清楚地知道。

D.“接地气”,是民间谚语,意思是广泛接触老百姓的普通生活,与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反映最

底层普通民众的愿望、诉求、利益。语境中指文物变得通俗易懂、大众化,正确。

故选C。

【技巧点拨】

近义实词之间的差别非常细微,要解答好此类试题,应该具有相应的辨析能力。考生在解题时,可以

采用如下方法:

1.去同。近义实词的特点是“同中有异”“大同小异”,因此,辨析近义实词,可以抓住近义实词的

不同语素来分析,即去掉相同语素,只看不同语素。

2.析异。在去掉相同语素之后,应该辨析不同语素的含义。具体方法有:一是通过常用义区别近义

实词,二是可以用组词法区别近义实词。

3.辨析语境,代入解答。在区分了不同语素的常用义后,仔细辨析语境,将所理解或组成的词语试

着代入原句语境,看哪一个合适即可得出答案。

考向二虚词辨析

【典例引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文化娱乐节目的每一个桥段、构思、实施方案,需要宏观构想,更要回归到“老百姓”和“生活”原

点,让镜头充满真诚的态度,让内容富含人文的温度,才能和观众达成内心的连接和共鸣。就像《朗读者》,

不搞廖里声藜的豪华阵容,不搞刺激眼球的惊险场面,不搞野卷学作的撒娇卖萌,而是通过朗读,展现明

星或普通人生活中的真诚故事,感人至深。因为情感真,有温度,却能不喧哗,自有声,引发了观众的强

烈共鸣。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曾发出通知,要求电视文化节目要“丰富思想内涵,弘扬真善美,传递正能量,

实现积极的教育作用和社会意义”。朗读者的精彩的故事、美好的诗文,给人带来画面愉悦,也让受众得

到视觉的震撼、心灵的净化、精神的升华。是的,文化娱乐节目不佟搞一些肤浅俗效应是不够的,还应该

让观众有精神和道德收获:既要重视愉悦程度,也要重视健康程度、品位程度、启迪程度和精神发展指数。

娱乐节目成为人们的文化伙伴、精神导师,当然就会受欢迎。

文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02/33

A.才B.虚张声势C.矫揉造作D.不仅

【答案】D

【分析】

A.语境中“回归到‘老百姓‘和‘生活’原点,让镜头充满真诚的态度,让内容富含人文的温度”与“能

和观众达成内心的连接和共鸣”两句之间是条件关系,所以,此处用“才”连接这两句是正确的。

B.虚张声势:形容假装出强大的气势。指假造声势,借以吓人。根据语境中“豪华阵容”分析,此处是

说《朗读者》不是靠假造声势吓人的,故使用正确。

C.矫揉造作:比喻故意做作,不自然。根据语境中的“撒娇卖萌”分析,使用正确。

D.语境中“文化娱乐节目搞一些肤浅俗效应是不够的”和“还应该让观众有精神和道德收获”之间是并

列关系,而“不仅……,还……”表示的是递进关系,所以,此处应把“不仅”改为“仅仅”。

故选D。

【技巧点拨】

虚词往往有其固有的功用,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有着自身的搭配关系。具体来看,解题时可以从下面几点

着手:

1.把握词性,区分用法。虚词的词性不同意味着它们具有不同的语法特点和功能。在实际运用时可根据

词语在句中的位置,结合近义词语的词性进行辨析。

2.关联词语若成对出现,要注意对应搭配。有些虚词需要与实词或者其他虚词搭配使用,在解题过

程中,一定要注意搭配的对应。特别是关联词语多成对出现,如句中只出现一个,应仔细判断另外一个,

便于得出答案。

3.辨明语句之间的关系。虚词运用要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进行,因此,明辨语句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此类试

题的重要途径。

考向三成语辨析

【典例引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发布消息,该校教授陈秀雄、王兵在微分几何学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证

明了"哈密尔顿-田”和“偏零阶估计”这两个国际数学界20多年审两木兴的核心猜想。

“板凳甘坐十年冷”,这恐怕是基础研究给人的第一印象。着眼现实,“甘坐”的精神殊为可贵,而

那让“冷板凳”得以安放的环境则见千麟角。尽管选择走上科研特别是基础研究之路的学者,对严谨治学、

“坐冷板凳”都有相当的心理建设和预期。但当“SCI、专利、引用”等功利化评价机制横亘在前,“头

衔、项目、职称”等量化晋升之路崎岖漫长,特别是在“产出比”“转化率”的催促下,维持初心并不容

易。从这个意义上说,拥有一个能够安放“冷板凳”的环境,弥足珍贵。这两位教授之所以能够埋头钻研

11年,与中科大微尺度研究中心的包容支持密不可分。这里深信“优秀的人不需要考核,他们会自我鞭策,

相互促进”,每3年只进行一次信用考核,列出自己的科研成果就可以过关。正是如此灵活的机制,让

人才能够有计划地制定远大目标并踏实完成。

搞基础研究少有“电光火石的瞬间”,更多是成千上万次的多?两洋,足够宽松的科研环境必不可少。

一支青蒿素,诺奖得主屠呦呦试过380多种提取方法,又做了191次试验才发现有效成分;破解MD5密

码,密码学家王小云手写400多页算法,推导几百个方程才得到确切结果。随着人类科学的不断进步,以

及各国对于创新的不断重视,“问题越基础,破解越漫长”的现象愈发普遍。宽容“十年不鸣”,静待“一

鸣惊人”,不再是可有可否的管理方式,而是激发创新性思维的必由之路。

文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悬而未决B.凤毛麟角C.无功而返D.可有可无

【答案】B

【解析】

A.悬而未决:一直拖在那里,没有得到解决。使用正确。

B.凤毛麟角,比喻稀少而珍贵的人或事物。此处用于形容“环境”,使用对象不符。

C.无功而返:指没有任何成效而回来。使用正确。

D.可有可无:可以有,也可以没有。指有没有都无关紧要。使用正确。

故选B。

一、常见的易望文生义的成语

1.案头工作;在案头做的工作,特指导演、演员等在创作过程中所做的分析剧情、角色等的文字工作。

2.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3.不刊之论: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形容言论确当,无懈可击。

4.不足为训|:不能当作典范或法则。

5.差强人意: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6.春风化雨: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教育。

7.风雨如晦:形容局势动荡或社会黑暗。

8.过庭之训:指父亲的训导和教诲。

9.火中取栗:比喻冒危险给别人出力,自己却上了大当,一无所得。也指冒险行事,使自己蒙受损失。

10•间不容发:两物中间容不下一根头发,形容事物之间距离极小,也形容与灾祸相距极近,情

04/33

势极其危急。

11.久假不归:长期借去,不归还。

12.明日黄花: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

13.如坐春风:好像置身于和暖的春风里,形容受到良师的教诲、熏陶。

14.数典忘祖:泛指忘掉自己本来的情况或事物的本源。

15.司马青衫:形容悲伤凄切。

16.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含贬义)。

17.万人空巷: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观看或参加某些大的活动等),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等盛

况。

18.望洋兴叹:本义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今多指要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

二、常见的易用错对象的成语

1.隼路蓝缕:形容创业的艰苦。

2.豆蔻年华:用于十三四岁的女子。

3.耳提面命:形容恳切地教导(用于长辈对晚辈)。

4.汗牛充栋:形容书籍极多。

5.挥洒自如:形容书写作画运笔自如,挥舞刀剑、运用工具得心应手,不受拘束,也用来形容写文章流

畅洒脱。

6.美轮美奂: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

7.破镜重圆:比喻夫妻失散或决裂后重又团圆。

8.琴瑟之好:用以祝贺结婚之辞。

9.青梅竹马:现多指夫妻俩或恋人从小就相识。

10.人老珠黄:妇女年老失去青春容颜,就像珍珠年久变黄不值钱一样。

11.相敬如宾:形容夫妻互相尊敬像对待宾客一样。

12.休戚相关:指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联。

三、常见的易褒贬误用的成语

(一)褒义词

1.别出心裁:独创一格,与众不同。

2.别有天地:另有一种境界,形容风景等引人入胜。

3.惨淡经营:指下笔之前竭力劳神构思。也指苦心谋划、经营(某事)。

4.凤毛麟角:比喻稀少而可贵的人或事物。

5.名不虚传:确实很好,不是空有虚名。

6.沁人心脾:指呼吸到新鲜空气或喝了清凉饮料使人感到舒适。现也用来形容欣赏了美好的诗文、乐曲

等给人以清新、爽朗的感觉。

7.洋洋大观:形容事物繁多,丰富多彩。

(-)贬义词

1.大言不惭:说大话而毫不感到难为情。

2.高谈阔论:漫无边际地大发议论(多含贬义)。

3.邯郸学步:比喻模仿别人不成,反而丧失了原有的技能。

4.好高鹫远: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的目标。

5.好为人师:喜欢以教育者自居,不谦虚。

6.满城风雨:形容事情传遍各处,到处都在议论着(多指坏事)。

7.明哲保身:原指明智的人不参与可能给自己带来危险的事,现在指因怕犯错误或有损自己利益而对原

则性问题不置可否的处世态度。

8.趋之若鹫:像鸭子一样,成群地跑过去,形容许多人争着去追逐某种事物(含贬义)。

9.如丧考妣:像死了父母一样,形容非常伤心和着急(含贬义)。

10.拾人牙慧:拾取人家的只言片语当作自己的话。

11.始作俑者:泛指恶劣风气的创始者。

12.天花乱坠:形容说话有声有色,非常动听(多指夸大的或不切实际的)。

13.无独有偶:虽然罕见,但是不只一个,还有一个可以成对儿(多用于贬义)。

14.溢美之词;过分赞美的话语。后多指吹捧的话。

15.炙手可热:手一挨近就感觉热,形容气焰很盛,权势很大。

四、常见的易谦敬错位的成语

(-)谦辞

1.不情之请:客套话,不合情理的请求(向人求助时称自己的请求)。

2.姑妄言之:姑且说说(对于自己不能深信不疑的事情,说给别人时常用此语以示保留)。

3.敬谢不敏:表示推辞做某件事的客气话(谢:推辞;不敏:不聪明,没有才能)。

4.抛砖引玉: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

5.蓬单增辉: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非常光荣。

6.忝列门墙:表示自己愧在师门。忝,表示辱没他人,自己有愧。

7.一得之愚:称自己对于某一问题的见解。

06/33

8.一孔之见:从一个小窟窿里面所看到的,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

(二)敬辞

1.不吝赐教:不吝惜自己的意见,希望给予指导。请人指教的客气话。

2.大材小用:大的材料用在小处。多指人事安排上不恰当,屈才。

3.鼎力相助:大力相助,用于表示请托或感谢时。

4.高朋满座:高贵的宾客坐满了席位,形容来宾很多。

5.高抬贵手:客套话,多用于请求对方饶恕或通融。

6.洗耳恭听:专心地听(请人讲话时说的客气话)。

7.虚怀若谷:胸怀像山谷那样深而且宽广,形容十分谦虚。

8.虚左以待:空出左位等待所敬重之人。

五、常见的易出现语意重复的成语

1.遍体鳞伤:满身都是像鱼鳞一样密集的创伤,形容伤势非常重。不能用作“浑身被打得遍体鳞伤”。

2.恍然大悟:顿时醒悟过来。不能用作“我心里突然觉得恍然大悟了”。

3.接踵而至:指一个接一个地来。形容来的人或事连绵不断。不能用作“接踵而至地闯进来

4.津津乐道:很感兴趣地谈论。不能用作“津津乐道地谈论着”。

5.难言之隐:难于说出口的藏在内心深处的事情。不能用作“难言之隐的苦衷

6.忍俊不禁:忍不住笑。本身已包含“笑”的意思,不能用作“忍俊不禁地笑了”。

7.莘莘学子:莘莘,形容众多。泛指众多的读书人。不能用作“众多的(一位)莘莘学子

8.闻名遐迩:形容名声很大,远近都知道。不能用作“海内外闻名遐迩

9.眼花缭乱: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不能用作“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10.贻笑大方:让内行笑话。不能用作“只能让(被)人贻笑大方”。

11.真知灼见:正确而透彻的见解(不是人云亦云)。不能用作“提出真知灼见的意见”。

考向四逗号、顿号

【典例引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水浒传》第七回写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智深相了一相,走到树前,把直板脱了,用右手向下,把

身倒缴着,却把左手拔住上截,把腰只一趁,将那株绿杨树带根拔起。”(甲)张大春在《小说穆类》里

说,达四个"把"字,一个“用”字,一个“将”字,是为了“补强动感”。如果统统去掉,简洁是简洁

了,“智深”这个主语却负担太重,拖不动后面一大串动作,弄成尾大不掉。

(乙)可我不这样认为。施耐庵意不在此,他要写智深的“粗人偏细”。别以为花和尚一味鲁莽,他

在江湖上行走得多了,非常机警。这倒拔垂杨柳一节,便写智深不敢掉以轻心。“相了一相”是打量了一

下,心理上先有个基本的考量。后面每一个“把”字,都在试试点踩得准不准,劲吃得着吃不着,这也暗

示垂杨柳并不好拔,万一拨不出,会教众泼皮们嗤笑了去。(丙)这段文字虽然一气呵成,却故意放慢了

镜头、分解了动作,令人感到势大力沉。这就叫“笔下要涩,摸着如有筋”。

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甲B.乙C.丙

【答案】C

【解析】

丙句,“放慢了镜头”和“分解了动作”属于谓语并列,中间的顿号应改为逗号。故选C。

【名师点睛】

顿号误用

1.相邻汉字数字连用表示约(概)数时误用顿号。

2.相邻汉字数字连用表示确数时缺顿号。

3.集合词语间误用顿号。

4.不顾内容层次乱用顿号

5.分句之间误用顿号。

6.语气词后误用顿号。

逗号误用

1.并列词语之间误用逗号。

2.说话人在最后,其后误用逗号。

3.总结语前面误用逗号。

考向五引号

【典例引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1世纪初,一些来到中国的西方探险家、汉学家却虚怀若谷,缈4M.,他们用文化比较的思维,

发现了龙门雕塑之美。瑞典汉学家喜龙仁将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刻作品和中国的佛像作了比较,[乙]他认为

龙门的卢舍那大佛“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一种精神性的追求在鼓动并感染着观者。这样的作品使我们意

识到,文艺复兴的雕刻虽然把个性刻画得修型号耳,但其实那只不过是生命渊泽之上一些浮面的漪沦。”

[丙]在喜龙仁的眼里,龙门的佛雕洞悉了世间的一切喜乐悲苦,住隽它们的外部表情如何,我们都可

以看出其静穆与内在的和谐。因此,喜龙仁挚抄卢舍那大佛的“知音”。

08/33

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甲B.乙C.丙

【答案】B

【解析】

B项,最后的句号应移到后引号外,因为是间接引用,引用部分是句子的组成部分,所以句后放在后引号

外边,如果引用时有冒号,句号在后引号里边。

故选B。

【名师点睛】

引号与点号连用时,点号是放在引号内,还是放在引号外,这要看引文是完整地照录别人的话,还是

作为引用者文句的一部分而定。有以下四种情况:

1.引文本身是照录别人的话,引来后仍作独立的句子使用,引文末尾仍用原文的点号,放在引号内。

如:我要给爷爷理发,爷爷笑了:“你!苕帚疙瘩戴帽子一一充人哩。”

2.引文不完整或把引文作为自己话的一部分,句末点号放在引号外。

如: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人所说的那样,“神形兼备,充满生机”。

3.引用的话末尾的标点是问号或叹号,则应保留。

如:①他把“醉卧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两句反复吟诵了好几遍。

②那天晚上,我刚刚走到胡同口,就听见“啊呀!”一声。

4.以地名来命名的路、站、工程等均不能使用引号。

如:我国第一座自主设计、自行建造的国产化商业核电站“秦山第二核电站”的2号机组核反应堆首

次临界试验获得成功,将于年内并网发电。(句中的“秦山第二核电站”所用引号要去掉。)

考向六冒号

【典例引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后各题。

[甲]法国网络文化理论家皮埃尔?莱维在有机的社会群体(家庭、部族)、有组织的社会群体(国家、

机构、公司)以及自发组织的群体(如网络社区)之间作了区分,认为最后一种是自愿的、暂时的和善变

的组织,由共享的智力努力和情感投入所维系j社区成员在同一时间内他们可能从属于不止一个社区。

[乙]人们可以在一个社区中进行什么投入?有两样东西很容易付出,特别在网上:那就是时间和金钱。

金钱往往是最容易的,但交钱并不能使你真正成为社区成员,也不能使你感到对社区依依不舍。不过,交

钱确实显示了你的某种诚意。从情感上说,你会给予这笔开销正当的理由,因为你珍惜你花钱得到的东西。

时间的投入可能不那么简单。[丙]像现实社区一样,良好的网上社区需要精心照顾和培育,需要有人挺身

而出解决分歧、确定基调、寻找赞助者,还需要有人维护数据库或是令对话正常进行。除此之外,还需要

制定社区规划,在社区利益发生变化的时候对这些规划加以修改。

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甲B.乙C.丙

【答案】B

【解析】

选段乙处“特别在网上:那就是时间和金钱”,在这里冒号表示提示下文的作用,“那就是”也是提示下

文的作用,可将冒号改为逗号。故选B。

【名师点睛】

1.句中短暂停顿误用冒号。如:我国三位中年作家:叶蔚林、韩少功、彭建明在一起畅谈往事。(应

删去冒号)

2.同一句中误用两个冒号。如:会议刚开始,王校长大声宣布:今天有两个好消息告诉大家:一是

我校德育工作受到了省里表扬,二是……(可将“宣布”后的冒号改为逗号)

3.同一人话语未完误用冒号。如:"学习就怕‘认真‘二字。”张老师说:“'态度决定一切‘,确实很

有道理。”(应将冒号改为逗号)

4.冒号管辖范围不当。如:小说结尾的那个意味深长的情节,深刻地表明:矛盾依然存在,斗争不

会结束,从而丰富了作品的思想内涵。(可删去冒号)

考向八破折号

【典例引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后各题。

对消费者而言,实体书店进入商业中心的最大意义或许在于实体书店重新成了时尚所在。(甲)年轻

一代未必会在书店中买多少书,但他们可以在书店里喝咖啡,聊天,购买文创商品,以至将书店作为时尚

地标来“朝圣”。这并非痴人说梦,以台湾诚品为例,在诚品买书是一种时尚,甚至去诚品拍张照也成为

彰显个人品位的时尚。(乙)质疑也随之而来,现在的书店怎么和以前不一样呢?我们的答案——即要相

信年轻人,相信市场,相信书的魅力。上世纪末的中国电影院也同样在盗版碟的重压下濒临死亡,电影院

恰恰是在与商业地产的联姻中起死回生。实体书店变得不再那么“书店”,慢慢演变成城市的公共空间与

文化沙龙所在地,这又有什么不好呢?(丙)一个弥漫着书香的书店自然是好的,难道一个长年有着作家

进座、新书发布和各路人等畅谈读书与人生的公共沙龙就不好么?

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10/33

A.甲B.乙C.丙

【答案】B

B项,破折号使用有误。在此句中,破折号的用法是表示解释说明,其意义相当于“就是”“即”,那么

破折号和“是、就是、即、乃”等词不能同时使用,否则就造成了重复,故此处可去掉“即”,或者将破

折号后改为逗号。

故选B。

【名师点睛】

1.破折号在句中可以表示解释说明,表示话题转换,意思的递进,说话的断断续续,声音的延长,

分项列举,插说和夹注等。

2.两个破折号连用,前一个表示插入,后一个表示承接,两个破折号相当于一个括号。

如:“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铜钱,买一碗酒,一一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现在每

碗要涨到十文,一一靠柜外站着,热热的喝了休息……”(《孔乙己》)

3.破折号和括号都表示注释,不同之处是:破折号汪释的文字在阅读时应该读出,括号内的注释文

字不能朗读出来。

考向九省略号

【典例引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后各题。

整个2016年,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清晰地感受到这个碎片化时代带给人们的困惑。真相还在

穿鞋,谣言就已经满天飞了。舆情的反转一次又一次,目不暇接。

(甲)1月的江苏女教师监考时猝死事件中,学生被批“冷漠的考试机器”,真相却是学生们及时通

报了校方,并采取了应急措施。语焉不详的“上海女被第一顿饭吓得逃离江西农村”,(乙)因触及社会

城乡差异、贫富差距、家庭伦理……等敏感地带,瞬间燃爆网络,最后发现,这不过是一场网络闹剧而已。

游客经历的“哈尔滨天价鱼”事件,经历了多次反转,最终尘埃落定——店家伪造消费者签名、短斤少两

皆为事实;涉事饭店工商注册已过期,且因其工商注册与实际经营并不完全一致,而被处以吊销执照的处

罚。

在岁末的“罗尔事件”中,围绕罗尔的每一次行动,社会都撕裂成互不妥协的两方。从“无脑”刷屏

到全民开喷,中间只隔了一个真相。参与其中的受众,几乎都成为别人观点的消费者。

科技让我们很便利地获得了资讯,但却让我们开始丧失思考的能力。2016年,一次次的舆情热点,无

不凸显出独立思考的重要意义。只有具备独立思维的人,才不会在这样碎片化的风暴中迷失方向,才不会

被舆情驱使,才不会毫无抵抗能力地在朋友圈转发一个又一个谣言,喝完一碗又一碗鸡汤,(丙)要知道,

贩卖鸡汤最积极的,不是鸣而是黄鼠狼。

(改编自《碎片化大潮里,做自己坚定的岩石》)

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甲B.乙C.丙

【答案】B

【分析】

B项,结合“社会城乡差异、贫富差距、家庭伦理……”分析,省略号表示列举的省略,后面的“等”也

是表示列举的省略,省略号和“等”重复。

故选B。

【名师点睛】

1.省略号所表示的不必尽举的同类事物的省略,一般要在列出三项以后再用。

2.省略号相当于“等”“等等”,所以用了省略号,就不必再用“等”“等等”。

3.省略号和破折号都可以表示语言的中断,不同之处是:省略号表示说话断断续续,破折号表示戛

然而止。

考向十书名号

【典例引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后各题。

当“国潮”广为流行,[甲]作为一档有着价值引领追求的大型服饰文化节目《衣尚中国》在央视播出,

节目以《服饰》为题,聚焦“锦绣之美”,将绵延千年的传统文化娓娓道来。

在美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独具东方魅力的美,为何《衣尚中国》选择以服饰为切入点?节

目制作人、主持人李思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回答:“因为服饰很简单,是遮风雨避寒暑的必需品;[乙]立

又很复杂,借此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的身份、品味——服饰是承载千年文明的艺术品。”

[丙]中国文联副主席潘鲁生高度评价《衣尚中国》:在经济上,有助于带动服装行业,拉动内需产业

发展,促进中国国内经济大循环;在文化上,有助于观众真正地倡导服饰文化,复兴中国审美,建树文化

自信。

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甲B.乙C.丙

【答案】A

【分析】

甲处“节目以《服饰》为题”中书名号使用不正确,把书名号改为双引号,以示突出强调。

12/33

故选A。

【名师点睛】

1.书名号的几种特殊用法:

近两年高考中频频出现对书名号的考查,要格外重视书名号的用法辨析。书名号主要用于表示书名、

篇名、报纸名、刊物名,但还有几种特殊用法要引起注意,同时还要注意几种容易误用的情况。

(1)书名、篇名一起出现。

如果篇从属于书,书名在前,篇名在后。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如果篇名里还有书名,就要

使用两个书名号,外为双书名号,内为单书名号。如:李教授撰写的《谈曹植的〈白马篇〉的爱国情结》

一文获得了好评。

(2)电影、歌曲、舞蹈、小品、相声等文化产品的名称可用书名号。如:

①片尾曲《我心永恒》是《泰坦尼克号》影片的经典绝唱。

②相声表演艺术家马三立的单口相声《逗你玩》雅俗共赏,堪称相声中的精品。

(3)法律、条例的名称也用书名号。如: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正式确立了“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由各级政府负责治理”的原则。

(4)教科书名称用书名号,而课程名不用书名号。如:

这学期开设微积分课,需要一本高等教育出版社会版的《微积分》。

(5)丛书名与部分书名的使用。

如果丛书和部分书一起出现,就存在包含和被包含关系,丛书名不用书名号,部分书用书名号。如:

我托他买“青年自学丛书”一一《环境保护》和《人体卫生》,他一口答应了。如果只出现丛书名,那丛

书名就要用书名号。如:中国青年出版社会出版的《青年自学丛书》深受广大青年读者的喜爱。

2.书名号的几种误用情况:

(1)商品名不能用书名号。如:

《海尔牌》空调已经远销海外。(书名号应去掉)

(2)身份证不用书名号。如:

公安机关负责向公民颁发《身份证》。(书名号应去掉)

(3)栏目名不用书名号,要用引号。节目可用书名号。如:

近日,《重庆日报》、重庆电视台和重庆电台共同推出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栏目一一《不朽

的红岩》,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4)主题、会议、标语等都不用书名号,可用引号。如:

以《团结、友谊、交融、发展》为主题的第48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今天在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广

场隆重开幕。(2005年山东卷)(书名号改为引号)

(5)考试、比赛等活动不用书名号。如:

对于《雅思IELTS考试》,人们已经耳熟能详,如今一个全新的同样来自英国的职业外语水平测试一

一《博思BULATS考试》,也已由国家人事部考试中心推出。(句中两个书名号应改为引号)

考向十一问号

【典例引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后各题。

照理说,父亲的人生与乐曲不太相融。[甲]他少年失怙,青年离乱,中年丧妻,老年寡居,岁月里写

满苦难。可他偏不,年轻时代能默记整个戏曲脚本,老年重组武忝“鼓吹”,沉浸其中,不亦乐乎。[乙]

是秉性中的乐天?还是现世苦难,需要乡音俚曲的中和?也许二者都有。父亲不但乐观,而且生性忠厚。

他不止一次跟我讲起六十年前的一桩“蠢事”。那是抗战胶着阶段,浙东一带粮食紧缺。村里头几个头脑

活络的年轻人,便想着收稻谷运到沈家门贩卖。兵荒马乱,以小舟涉重洋,前途未卜,这些头脑活络的主

事者有种种理由推脱此事。他们不约而同地想到父亲,而且他们都相信,不管这船谷臬了多少钱,父亲是

不会多拿一分钱的,只有父亲才会答应此事。[丙]果不其然,父亲答应上船,同去的还有一个牛台人,带

着一支“老套筒”(这种枪不是打猎的猎枪,我猜大概是最早的“汉阳造”)。船到了舟山金塘岛附近,

远远有飘着太阳旗的小艇过来,几个日本兵上了小船检查,查出那根''老套筒",便不由分说。连人带船

拖往舟山本岛。就这样,父亲和牛台人被日本人扣押了一段时间。

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甲B.乙C.丙

【答案】B

【分析】

B.“是……还是”是选择问句,第一个问号应改为逗号。

故选B„

【名师点睛】

1.选择问句,问号用在句末,中间用逗号。

如:你是参加电子计算机培训班呢,还是美容美发培训班呢?

2.倒装问句,问号用句末。

如:你知道她来干什么吗,老王?

3.有疑问词,但非疑问句,表陈述语气,句中用逗号,句末用句号。

14/33

如:鲁迅先生为什么写《自嘲》这首诗,当时的社会背景是什么,是值得我们探讨的。

4.连续问句,各句前后语意连贯,各句后用问号。

如:市长每天都去掏烟囱?他不处理日常政务?市里难道没有比掏烟囱更重要的事?我心里纳闷。

5.表疑问的独词句后用问号。

如:“啊!地狱?"我很吃惊,只是支吾着,“地狱?一一论理,就该也有。”

【闯关检测】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凡尔赛学”名称的来源,事等与法国的凡尔赛有关。(甲)17世纪,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为了削弱地

方贵族的势力,避免叛乱危险,在凡尔赛建造了一座豪华的宫殿,将全国主要贵族都邀请至凡尔赛宫居住。

(乙)凡尔赛宫被称为世界五大宫殿之一,外表宏伟壮观,内饰富丽堂皇,500余间大殿小厅装饰以

精致雕刻,巨幅油画和厚重挂毯。居住其中的法国贵族自然也过着季萼拿还、穷奢极侈的生活。不过,凡

尔赛宫虽奢华却并不宜居,500余个房间没有一处厕所或盥洗设备,所有贵族们洗漱、排泄都要起身出宫。

某种意义上,凡尔赛宫也是有多名才的代名词。

“凡尔赛学”就从中而来。网友们用“凡尔赛”来指代社交软件上的“贵族们”,嘲讽他们看似漫不

经心实则曲折图舂的炫耀言论。(丙)并概括出“凡尔赛”行为的三个基本操作和两个进阶操作:先抑后

扬、似贬实褒,灵活运用自问自答,熟练借用他人评价;用定位来巧妙地暗示自己所处的高贵场合,用捂

脸、哭笑不得等表情来表达自己的无奈、委屈。

1.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确实B.纸醉金迷C.有名无实D.刻意

2.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甲B.乙C.丙

【答案】1.C2.B

【分析】

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A.确实:确切信实;真正,实在。此处强调“凡尔赛学”与法国的凡尔赛有关。使用正确。

B.纸醉金迷:形容叫人沉迷的奢侈繁华环境。此处说法国贵族生活奢侈。使用正确。

C.有名无实:光有空名,实际上并不是那样。语境为虽是“宫”而不实用,使用错误。应为“华而不实”。

D.刻意:表示故意、特意、用上全部心思;古时为克制意志、潜心致志;用尽心思。对应“漫不经心”,

此处意为“特意”。使用正确。

故选Co

2.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B.“精致雕刻”“巨幅油画”并列状语之间应为顿号。

故选B。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是一个崇尚文字的历史古国。汉字的样式里蕴含着花草虫鱼、琴瑟钟鼓、风雨雷电,真可谓年费

木即。(甲)东汉许慎在《说文?叙》里做出了“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

识古”的有名论断,把文字的社会作用提到了很高的地位。许慎对”六书”的阐年,更是从理论上对汉字

形义关系的清醒认识。(乙)现在一般认为,“六书”当中,属于造字方法的有四个:象形、指事、会意、

形声,它们均体现了表意文字形义联系紧密的特点。

当然,我们对汉字进行文化阐释时,一定要对汉字文化功能的有限性有清醒的认识。关于汉字的相关

研究,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要排除主观臆测,将其视为记录汉语的工具,而非考证和确认文化的灵丹妙药,

更不要与有范守古人的训诂学,弄出许多玄之又玄的事来。(丙)这正如王宁先生在《〈说文解字〉与中国

古代文化》一书的《前言》中所说:“汉字中所贮存的文化信息,只能从每个字的构形-----个小小的方

寸之地,简化了的线条、笔画,以及字与字的关系中得到,所以是有限的。”

3.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洋洋大观B.阐述C.关于D.生吞活剥

4.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甲B.乙C.丙

【答案】3.C4.B

【详解】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运用词语的能力。

A.洋洋大观:形容事物复杂繁多,丰富多彩。这里指汉字的样式,可用。

B.阐述:阐明陈述。一般是理论方面的。这里用做许慎对“六书”的阐明陈述,正确。

C.关于:引进动作、行为包含的范围或事物,组成介词结构,用在主语前面,作状语。介绍事物包含的

范围或内容,组成介词结构,用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前面,作定语,跟中心词之间一般要用的。此处是指

出明确的对象方面,用对于,不用关于。错误。

D.生吞活剥:原意指生的吞下去,活的剥开来(贝壳类),形容那时人类还过着野兽的生活;比喻对别人

的经验、理论、方法生硬地接受,机械地照搬。也指生拉硬扯。这里指对汉字的研究不要机械照搬,运用

正确。

故选Co

16/33

4.B.此处冒号用于总结性话语的后面,表示引起下文的分说,应该管到分说完“象形、指事、会意、形声”,

“形声”后面用句号,而不是逗号。

故选B。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甲)和同时代作家相较,严歌苓的小说内涵丰富深邃、类型新颖多样、语言细腻清新,引起了海内

外读者的广泛关注,深受各界好评。在国内学界,以严歌苓创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专着有很多,但还没有

系统的关于严歌苓小说文体研究的成果,而严歌苓小说的文体特征正是其小说创作的突出艺术成就,不容

忽视。

(乙)关于严歌苓的创作研究,很容易陷入光怪陆离的“迷宫”,/若如此,研究者需要找到一个有

力的支点,才能纲举目张。近两年,有学者已对此进行了积极探索,不逑有停,钟海林的《严歌苓小说的

文体研究》恰好找到了一个支点,既能展现文本研究的重要性,又能在文体学的意义上曲年严歌苓小说的

审美价值和艺术成就。

(丙)钟海林早年曾读过郭宝亮的《王蒙小说文体研究》,他认为,郭宝亮的研究重点是从王蒙小说

的语言形式切入,从小说的外在形式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再到文化语境中文化精神的探讨。《严歌苓小

说的文体研究》则5岸屐彳至,作者从严歌苓小说的宏观表现形式入手,进而找到了严歌苓小说的史诗品格

和女性意识。

5.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唯其B.无独有偶C.凸显D.另辟蹊径

6.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甲B.乙C.丙

【答案】5.B6.A

【分析】

5.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能力。

A.唯其:表示因果关系,有“正因为”的意思。前句“关于严歌苓的创作研究,很容易陷入光怪陆离的'迷

宫’”是后一句“研究者需要找到一个有力的支点,才能纲举目张”的原因,两句间是因果关系,所以“唯

其”在此处用法正确。

B.无独有偶:虽然罕见,但是不只一个还有一个可以成对(多用于贬义),本句是说有学者积极探索严歌

苓小说,还有钟海林的《严歌苓小说的文体研究》这一作品的问世,不是贬义语境,感情色彩不符合,不

能用“无独有偶”。

C.凸显:清楚地显露。本句是说钟海林的《严歌苓小说的文体研究》能很好的显现严歌苓小说的审美价值

和艺术成就,所以“凸显”在此处用法正确。

D.另辟蹊径:另外开辟一条路。比喻另创一种风格或方法。本句是说《严歌苓小说的文体研究》这个作品

从严歌苓小说的宏观表现形式入手找到了她小说的史诗品格和女性意识,和其它作品的着眼点不同,是作

者创作中寻找的另一个角度和道路,所以“另辟蹊径”在此处用法正确。

故选B。

6.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甲】句"严歌苓的小说内涵丰富深邃、类型新颖多样、语言细腻清新”两处的顿号改为逗号,“小说内

涵丰富深邃”“类型新颖多样”“语言细腻清新”是三个并列的句子,并列的句子之间不能用顿号,用逗

号。故选A。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在移动互联网迅速普及的今天,“机”不离身成为人们生活的真实写照。然而,老年人却成了

一个被“落下”的群体。字体小导致阅读困难,违规广告随意弹出诱导消费,”数字鸿沟无处不在,老年

群体不现哆?。

应时而动,互联网应用适老化改造是互联网向前发展的个中本单老年用户是互联网发展进程中不可

忽视的用户群体。(乙)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卷耳2020年12月,中国50岁及以上的中、老年网民群体占比为26.3%。(两)疫情后日益火爆的社区团

购、健康码出行、网上挂号等新业态,老年用户也是其服务重点。也许,互联网新产品的研发更多针对更

具消费活力的年轻群体,但长远来看,互联网向前发展离不开老年用户的支持,其服务对象少落是广泛的。

7.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所适从B.必由之路C.截止D.必然

8.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甲B.乙C.丙

【答案】7.C8.B

【解析】

7.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A.无所适从:不知跟从哪一个好。比喻不知怎么办才好。此处强调老年群体面对数字鸿沟的无奈,使用正

确。

B.必由之路:必定要经过的道路;泛指事物必须遵循的规律或做事必须遵守的法则。此处强调互联网向前

发展必然要经过的道路,使用正确。

C.截止:到一定期限停止,后不能直接接时间,应该用“截至”或“截止到”。

18/33

D.必然:事理上确定不移;哲学上指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发展规律。此处指事理上确定不移,使用

正确。

故选C。

8.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B.“中、老年”是集合词语,已经约定俗成,中间不用顿号,删掉顿号即可。

故选B。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互联网的发展修牛了许多所谓的“官宣”,其实并不靠谱。(甲)现在都说要追求真相,其实互联网

诞生以后我们就进入了“后真相”时代——网民其实并不真的在乎真相,在乎的是情绪,是自己的立场、

观点和意见。一方面孑”攵以本地追索真相,一方面又罔顾真相自说自话。真相似乎已经不重要了,价值观

更重要,有时候就是价值观在说话,这样就会产生很多偏激的言论。

(乙)所以,流言有事实的部分,还有意见的部分,哪个更重要?现在,我看是意见的部分。而且这

个意见不是奉手证据,而是建立在价值观基础上,按照自身需要去选择性地传播和阐述。(丙)从社会心

理学角度来分析,还有个群体压力的问题,有时甚至知道这个是错的,但又迫于群体压力,噤若寒蝉、唯

唯诺诺。

9.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亚颂的一项是()

A.催生B.孜孜以求C.基于D.噤若寒蝉

10.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甲B.乙C.丙

【答案】9.B10.C

【分析】

9.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A.催生:催产,比喻事物受催促而加速产生。语境强调的是互联网的发展加快了“官宣”的发展,使用正

确。

B.孜孜以求:使用错误,“求”与下文的“追索”语意重复了。应改为“孜孜不倦”。孜孜以求:不知疲

倦地探求。孜孜不倦: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C.基于:根据,在……基础上。根据后文的“而是建立在价值观基础上”,可知前文“而且这个意见不是

基于证据”中的“基于”使用正确。

D.噤若寒蝉:如同深秋的蝉那样一声不吭,比喻因害怕有所顾虑而不敢说话。根据语境“迫于群体压

力”“唯唯诺诺”,可知是因为害怕而有所顾虑不敢说话,使用正确。

故选B。

10.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C.最后的顿号应为逗号,因为最后的“噤若寒蝉”和“唯唯诺诺”其实是两个句子的并列,故不能用顿号。

故选C。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华文化以“一体”的宇宙观为基础,坚持天人合一的自然观、自他一体的人伦观与妙理万邦的国际

观。(甲)中华文化能哥冬汇倬■既得益于中华文化自然而然、本来如是的合道性;也源于中华文化所蕴含

的“一体之仁”思想。(乙)此外,正如汤因比所认识到的,汉字古今大体一致,行文(文言文)基本不

变,这使得古圣先贤的智慧能长久地完好无损地保存于经典之中,让今人和古人能顺利实现思想交流。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绵延不息的强大力量,而道德仁义是其文化内核。”郭家瑞进而指出,学习中

华文化一定要深入经典,从中汲取中华文化的琼浆玉液。那么,如何看待美国对中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

共同体、“一带一路”等倡议所存在的深刻误解呢?(丙)在刘余莉看来,这是美国以自己的价值观和思

维方式判断中国的意图,“要消除这种误解,就要促进中西方的文化交流、对话与沟通,让西方国家深刻

理解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涵,看到中国的发展对世界不是威胁,而是机遇”。

11.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协调B.薪尽火传C.此外D.琼浆玉液

12.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甲B.乙C.丙

【答案】IL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