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检测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唐代绘画为诗歌开辟了道路,找寻了方向。根据史料记载,唐代的著名诗人几
乎人人都有题画之作。唐诗更多的表现出一种绘画美。王维便是这一绘画美的创建者,他开
创了诗歌美学的新纪元。绘画作为再现性艺术的一种,在描绘外在事物的同时也要表现自己
的情感和主题思想,所以它是以描写对象为基础的。我们可以看到在很多山水画中,它所表
现出来的内容普遍具有一种模糊性、一致性,但王维却通过这种绘画的方式,创造出一首首
的佳作,他的诗使山水画所要表达的画外之意更加明确、清晰,而不是纯粹地用语言诉说情
感;诗中所表现出来的事物也如同画一般,形象地呈现在我们眼前,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
觉。
题画诗的出现,又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人画的发展,因为题画诗中很大一部分是文人
们对于绘画后的一种品评。唐代的文人墨客们以诗的形式介入绘画中,形成一些固有美学观
点与文人情趣,并在一定程度上灌输给画家们。唐代王维的水墨山水画就充分表现出这一审
美思想的渗透。随着题画诗的出现,绘画的整体构图样式也发生着相应的改变,并且在这种
方式的不断渗透下,慢慢地促成了文人画的形成与发展。
(选自《今传媒》,2017年第4期)
材料二初唐的题画诗既有用词的华丽和色彩鲜明,又有如陈子昂一般的刚健明朗,整
个题画诗的风格呈现出一种灿烂美。陈子昂要求诗歌要能反映社会现实,抒发真实的情感;
要摆脱六朝以来绮靡纤巧的作风,做到具有“汉魏风骨”,建立明朗刚健的风格。其题画诗
也不例外。他的《山水粉图》“山图之白云兮,若巫山之高丘。纷群翠之鸿溶,又似蓬瀛海
水之周流。信夫人之好道,爱云山以幽求”是一首反映自然山水的题画诗,表现了向往自然
的空灵境界,整首诗透露着对现实的不满。在其情感真实支配下产生了艺术真实,一种明朗、
宏大的意境应运而生。
盛唐的诗歌创作“既多兴象,复备风骨”,并形成不同的风格群体,创造出各种诗歌之
美,题画诗更不例外。这个时期由于国力强盛,社会稳定,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题画诗创作
诗人,杜甫、李白都是其中的佼佼者。在整个唐代诗人中,杜甫的题画诗无论从数量上还是
质量上,都是出类拔萃的,现存《杜工部集》中有18首,都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杜甫的《严
公厅宴同咏蜀道画图》:“日临公馆静,画满地图雄。剑阁星桥北,松州雪岭东。华夷山不断,
吴蜀水相通。兴与烟霞会,清樽幸不空。”这首诗只是运用了意象的组接和画面的空间变化,
就创造出含蓄隽永的审美意蕴,并没有直接的抒情和议论,而是用“星桥”“松州”“雪岭”
“吴蜀”等地名的并举,突出表现画面中的深远空间感。通过对画面具体描绘,再现画面所
形成的意境,物我相生,即景生情,给人以美的享受。
盛唐社会经济繁荣到了顶点,而诗人的创作肯定受到了整个社会环境的影响,他们也抓
住了这一机会来描绘盛唐的壮美。例如杜甫题画诗《画鹰》有云:“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
殊。椒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绦镂光堪摘,轩楹势可呼。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这
首杰出的题画诗代表,前写鹰,后寓意。可以看出作者是以题诗为手段,寓意为目的,这种
画中之物的再现和主观情感的巧妙结合,达到了物我相融、相合无垠的中国古代最高审美境
界。在诗里,鹰就是诗人的化身,表现了作者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又诠释了中国古代“气
韵生动”的美学命题。
盛唐过后的唐代开始走向衰败。中晚唐时期在题画诗领域有较大成就的诗人当数白居易,
他的《题旧写真图》“我昔三十六,写貌在丹青。我今四十六,衰悴卧江城。岂比十年老,
曾与众苦并”,用画的形式,再借助诗的写实手法,来表达自己政治仕途的失意,透出了一
股淡淡的真实美。(选自《文学与艺术》,2010年第2期)
材料三从题画诗人来看,唐代的杜甫、白居易和刘商为后人树立了三个典范。
杜甫的典范意义在于他的题画诗数量在唐人中最多,有助于题画风尚的形成。杜甫以前
己有题画诗,但杜甫作为题画诗的典范,在艺术风范上独标高格,前所未有,对后世产生了
极大的影响,这却是毫无疑义的。宋顾乐在《梦晓楼随笔》中认为,六朝以来题画诗很罕见,
杜甫的题画诗直接影响了苏轼、黄庭坚等宋代题画诗人。
白居易的典范意义在于他题写真画的诗最多,13首题画诗中有写真题画诗5首。(选自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唐代绘画为诗歌开辟了新的视域和道路,为唐代诗歌的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在
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唐诗的繁荣。
B.题画诗蕴含的审美思想,在推动绘画整体构图样式发生改变时,也有效解决了其表
现内容的模糊性、一致性问题。
C.诗歌和绘画二者在相互影响中促进彼此的发展,无论是题画诗还是文人画,都体现
了诗、画艺术形式的交互融合。
D.在整个唐代的诗人中,杜甫的题画诗数量多、质量高,具有典范意义,产生了极大
影响,标志着题画风尚的形成。
2.根据三则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维追求诗歌的绘画美,丰富了诗歌美学思想,其诗关注画外之意的明确、清晰,
淡化了语言自身的抒情作用。
B.《山水粉图》作为题画诗,同样体现了陈子昂追求的反映现实、抒发真情实感和反对
绮靡纤巧的诗歌创作主张。
C.杜甫的题画诗在艺术风范上独标高格,能够使绘画的内容同自己的主观感情有机统
一,和谐相融,相得益彰。
D.杜甫、白居易和刘商的题画诗在创作上可谓各具特色、各有千秋,都对题画诗的发
展有着借鉴价值与深远影响。
3.下列说法中,与材料二中表达的观点相一致的一项是(3分)()
A.“绘画不仅要形似,更要神似,要抓住事物的精神实质;很多题画诗中都反映出这种
创作要求和鉴赏标准。”
B.“很多题画诗除了题咏画作本身外,还品评画家,将对画家的褒扬之意蕴含在对其画
作的描绘与品评之中。”
C.“题画诗作者可以在欣赏、描绘画面之外,加入自己的主观感受,通过题诗咏志来丰
富绘画的意蕴和内涵。”
D.“唐代题画诗中承载着的许多有关艺术创作、欣赏、风格等方面的见解和主张,具有
重要的艺术理论价值。”
4.围绕唐代题画诗,三则材料阐述的侧重点各是什么?有何内在关联?请简要概括。
(4分)
答:..........................................................................
5.请结合材料二,简要概括唐代不同时期题画诗的风格特点。(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n(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把栏杆拍遍
梁衡
①中国历史上由行伍出身,以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成为大诗词作家的只有一人,
这就是辛弃疾。
②在我看到的资料里,辛弃疾至少是快刀利剑地杀过几次人的。他生于金宋乱世,不满
金人的侵略蹂蹦,22岁时就拉起了一支数千人的义军,后又与以耿京为首的义军合并,并
兼任书记长,掌管印信。一次义军中出了叛徒,将印信偷走,准备投金。辛弃疾手提利剑单
人独马追贼两日,第三天提回一颗人头。为了光复大业,他又说服耿京南归,南下临安亲自
联络。不想就这几天之内又变生肘腋,当他完成任务返回时,部将叛变,耿京被杀。辛大怒,
跃马横刀,只率数骑突入敌营生擒叛将,又奔突千里,将其押解至临安正法,并率万人南下
归宋。但世上的事并不能心想事成,作为封建知识分子,对国家民族他有一颗放不下、关不
住、比天大、比火热的心;他有一身早练就、憋不住、使不完的劲。他不计较“为五斗米折
腰”,也不怕谗言倾盆。所以随时局起伏,他就大忙大闲,大起大落,大进大退。稍有政绩,
便招谤而被弃;国有危难,便又被招而任用。他亲自组练过军队,上书过《美芹十论》这样
著名的治国方略。他是贾谊、诸葛亮、范仲淹一类的时刻忧心如焚的政治家。南归之后,他
手里立即失去了钢刀利剑,就只剩下一支羊毫软笔,他也再没有机会奔走沙场,血溅战袍,
而只能笔走龙蛇,泪洒宣纸,为历史留下一声声悲壮的呼喊、遗憾的叹息和无奈的自嘲。
③老实说,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他是以一个沙场英雄和爱
国将军的形象留存在历史上和自己的诗词中。时隔千年,当今天我们重读他的作品时,仍感
到一种凛然杀气和磅礴之势。比如那首著名的《破阵子》。我敢大胆说一句,《破阵子》这首
词除了武圣岳飞的《满江红》可与之媲美外,在中国上下5000年的文人堆里,再难找出第
二首这样有金戈之声的力作。虽然杜甫也写过“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唐代诗人卢纶
也写过“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但这些都是旁观式的想象、抒发和描述。他本来是以
身许国,准备血洒大漠,马革裹尸的,但是南渡后他被迫脱离战场,再无用武之地。像屈原
那样仰问苍天,像共工那样怒撞不周,他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拍栏杆,只能热泪横流。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
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水龙吟》)
④这是他登临建康城赏心亭时所作。他痛拍栏杆时一定想起过当年的拍刀催马,驰骋沙
场,但今天空有一身力,一腔志,又能向何处使呢?
⑤辛词比其他文人更深一层的不同,是他的词不是用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
的。我们今天读其词,总是清清楚楚地听到了个爱国臣子,一遍遍地哭诉,一次一次地表白。
总忘不了他那在夕阳中扶栏远眺、望眼欲穿的形象。
⑥说到辛弃疾的笔力多深,是刀刻也罢,血写也罢,其实他的追求从来不是要做一个词
人。郭沫若说陈毅“将军本色是诗人”,辛弃疾这个人,词人本色是武人,武人本色是政人。
他的词是在政治的大磨盘间磨出来的豆浆汁液。他由武而文,又由文而政,始终在出世与入
世间矛盾,在被用或被弃中受煎熬。他像一块铁,时而被烧红锤打,时而又被扔到冷水中淬
火。有人说他是豪放派,继承了苏东坡,但苏的豪放仅止于“大江东去”,山水之阔。苏正
当北宋太平盛世,还没有民族仇、复国志来炼其词魂,也没有胡尘飞、金戈鸣来壮其词威。
真正的诗人只有被政治大事所挤压、扭曲、拧绞、烧炼、锤打时才可能得到合乎历史潮流的
感悟,才可能成为正义的化身。诗歌,也只有在政治之风的鼓荡下,才可能飞翔,才能燃烧,
才能炸响,才能振聋发腿。学诗功夫在诗外,诗歌之效在诗外。我们承认艺术本身的魅力,
更承认艺术加上思想的爆发力。真正的诗人,最善以常人之心言大情大理,能于无声处炸响
惊雷。
⑦我常想,要是为辛弃疾造像,最贴切的题目就是“把栏杆拍遍”。他一生大都是在被
抛弃的感叹与无奈中度过的。当权者不使为官,却为他准备了锤炼思想和艺术的反面环境。
他被九蒸九晒,水煮油炸,千锤百炼。历史的风云,民族的仇恨,正与邪的搏击,爱与恨的
纠缠,知识的积累,感情的浇铸,艺术的升华,文字的锤打,这一切都在他的胸中、他的脑
海,翻腾,激荡,如地壳内岩浆的滚动鼓胀,冲击积聚。既然这股能量一不能化作刀枪之力,
二不能化作施政之策,便只有一股脑地注入诗词,化作诗词。他并不想当词人,但武途政路
不通,历史歪打正着地把他逼向了词人之道。终于他被修炼得连叹一口气也是一首好词了。
说到底,才能和思想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像石缝里的一棵小树,虽然被扭曲、挤压,成不
了旗杆,却也可成一条虬劲的龙头拐杖,别是一种价值。但这前提,你必须是一棵树,而不
是一棵草。从“沙场秋点兵”到“天凉好个秋”;从决心为国“弃疾”去病,到最后掰开嚼
碎,识得''辛"字含义,再到自号''稼轩",同盟鸥鹭,辛弃疾走过了一个爱国志士、爱国
诗人的成熟过程。诗,是随便什么人就可以写的吗?诗人,能在历史上留下名的诗人,是随
便什么人就可以当的吗?有思想光芒又有艺术魅力的诗人,他的成名,要有时代的运动,像
地球大板块的冲撞那样,他时而被夹其间感受折磨,时而又被甩在一旁被迫冷静思考。所以,
积三百年北宋南宋之动荡,才产生了一个辛弃疾。(有删改)
6.下列对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②段概述辛弃疾一生的经历,既是对第①段内容的具体阐称,也为下文全面展开
评述作了必要的铺垫。
B.第⑥段通过苏轼与辛弃疾的比较,说明只有被政治大事所挤压、扭曲、拧绞、烧炼、
锤打过才可能成为真正的诗人。“身穷诗乃亨”,就是这个道理。
C.作者认为辛弃疾的“独特地位”与积北宋南宋之动荡的历史背景、时代运动分不开。
D.最后一段是全文内容的总结,高度评价辛弃疾在中国诗歌史上的独特地位和价值,
也阐明了作为文人具有才能和思想的重要性。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篇散文用豪迈奔放的语言,热情洋溢地歌颂了爱国词人辛弃疾,笔力雄厚,糠慨
悲壮。
B.文章多处运用联想手法,如由“弃疾”这个名字,联想到他忧国的心病,联想到他
表达这种忧思的原因等。
C.文章多处运用对偶、排比手法,整齐而有节奏,增强了作者情感表达的效果。
D.本文以记叙为主,兼抒情性的议论,笔力纵横驰骋,内容博杂丰富,见解独到深刻,
有散文大家之风。
8.概括说明为什么作者认为辛弃疾在文人中具有唯一性。(6分)
答:.......................................................................
9.作者为什么说“为辛弃疾造像,最贴切的题目就是‘把栏杆拍遍’”?请结合全文分
析。(6分)
答:.......................................................................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姓曹,讳操,字孟德,汉相国参之后。太祖少机警,有权数,
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惟梁国桥玄、南阳何项号焉。玄谓太祖日:“天
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涉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年二十,举孝廉为郎,除洛阳北部
尉,迂顿丘令,征拜议郎。十四年春三月,军至谯,作轻舟,治水军。辛未,令曰:“自顷
已来军数征行或遇疫气吏士死亡不归家室怨旷百姓流离而仁者岂乐之哉不得已也其令死者
家无基业不能自存者,县官勿绝縻,长吏存恤抚循,以称吾意。”十五年春,下令日:“自古
受命及中兴之君,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贤也,曾不出闾巷,岂幸相
遇栽?上之人不求之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
何以霸世!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
得而用之。”十六年,公至孟津。天子命公置旄头,宫殿设钟虚。是年!木,令曰:“夫有行
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陈平岂笃行,苏秦岂守信邪?而陈平定汉业,苏
秦济弱燕。由此言之,士有偏短,庸可废乎!有司明思此义,则士无遗滞,官无废业矣
又曰:“夫刑,百姓之命也,而军中典狱者或非其人,而任以三军死生之事,吾甚惧之。其
选明达法理者,使持典刑。”于是置理曹掾属。(节选自陈寿《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有
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自顷已来/军数征行/或遇疫气/吏士死亡不归家/室怨旷/百姓流离/而仁者岂乐之哉/
不得已也/
B.自顷已来/军数征行/或遇疫气/吏士死亡不归/家室怨旷/百姓流离/而仁者岂乐之哉/
不得己也/
C.自顷已来军/数征行/或遇疫气/吏士死亡不归家/室怨旷/百姓流离/而仁者岂乐之哉/
不得已也/
D.自顷已来军/数征行/或遇疫气/吏士死亡不归/家室怨旷/百姓流离/而仁者岂乐之哉/
不得已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南阳何颛异焉”中“异”与《桃花源记》中“渔人甚异之”中“异”含义相同。
B.“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中“济”与李白《行路难(其一)》中“直挂云帆济沧海”中
“济”含义不同。
C.迁,古代的官职调动,一般指升级,包括升级、降级、转调三种。文中的“迁”即
升级。
D.乙未,干支组合之一,古人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相配,用以纪年、月、日,文中为
纪年。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曹操与众不同。他年少时能随机应变,机智敏锐,但放浪形骸,因此桥玄、何颗等
认为他非同常人。
B.曹操重视人才。他认为如今天下尚未平定,正是需要贤才的时候,执政者应该去寻
访贤才,唯才是举。
C.曹操仁爱士兵。他下令官府要慰问救济无基业、难以维持生活的战死士兵家庭,不
得停止供应食粮。
D.曹操重视军法。他认为把将士的生死大权委任给不通晓法律的人是可怕的,因此设
置理曹掾属之职。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
译文:
(2)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译文:.........................................................................
14.对“有行”和“上进”的关系,曹操的观点是什么?他举了哪些例子去证明的?请
用现代汉语说明。(3分)
答:..........................................................................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5〜16题。
哭刘尚书梦得®
白居易②
四海齐名白与刘,百年交分两绸缪。
同贫同病退闲日,一死一生临老头。
杯酒英雄君与操,文章微婉我知丘®。
贤豪虽殁精灵在,应共微之地下游。
【注】①梦得:刘禹锡,字梦得,死后被追赠户部尚书。②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
居士。③我知丘:孔子曰“后世知丘者《春秋》”。白居易自注:“《春秋》之旨微而婉也。”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句点明自己和刘禹锡是诗坛相提并论的名人,虽有自夸之意,却不令人反感。
B.“绸缪”表现了朋友间的情意殷勤,“百年交分”则更表现出二人友情的终生不渝。
C.第三句写诗人与刘禹锡有着同样的贫困与病痛,字里行间含有委屈与不平之意。
D.尾联说一代诗豪刘禹锡虽然去世了,但不久的将来,诗人将在地下与之重逢欢聚。
16.诗歌颈联意蕴深刻,手法精妙,请简要赏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诗歌的本质是对生命的独特发现与表达。陶潜挂冠归隐,如俊鸟出笼,任意西东,(1)
“...............,..................”[《归园田居(其一)》]充分表达了他重获自由的
愉悦;白居易谪居涪阳,醉听琵琶,发出(2)”.................................,.................!”(《琵
琶行》)的感慨,同病相怜,惺惺相惜,自有一见如故的惊喜;不管是李清照的酒淡愁浓,
还是辛弃疾遥想当年(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
古》)的壮怀激烈,都满溢了生命的诗意。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迎面而来的是一处悬崖绝壁,响声就是从这里传来的。抬头仰望,一条大瀑布从绝壁上
奔涌而下,吐出千尺银练,抛洒万颗珍珠,最后坠落在绝壁下的深潭。瀑布撞击潭边的岩石,
泛起雪白的水花。石缝间迎春花在风中一簇簇摆动,抖落残雪,残雪溅起的水珠正剥去迎春
花枝条上的尘埃,使花骨朵被催促着绽放。迎春花一点点向远处伸展,将缀满金灿灿花朵的
枝条垂进水潭。
同行的林草局技术员告诉我们,近年来各级政府加大生态保护的力度,根本上改变了这
里各种植物的生存环境。说起那些迎春花,他更是.…①…一:在漫山遍野的百花中,迎春花
是第一枝报春花。它开得那样随意,那样美丽,那样―②…。漫山遍野的小草也顽强地从残
雪覆盖着的落叶下钻出。野谷中的侧柏、山杨、杜松等,泛出隐隐约约的绿。在山林中蛰伏
了一个漫长冬季的雪豹、金雕,在布谷的鸣叫声中,开始跃跃欲试地舒展筋骨。起起落落的
鸟儿…一.③…着春光,叽叽喳喳,仿佛在鸣唱着一曲迎春之歌。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词语。(3分)
①②③
19.请简要赏析画横线的句子使用的三种修辞手法。(4分)
答:.......................................................................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
不得改变原意。(4分)
答:.......................................................................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空间站是载人空间站的简称,它在距离地面400~500千米高度的近地轨道上长期运行,
可供人居住,和载人飞船都属于载人航天器。既然载人飞船可以将航天员送入太空,实现人
类的飞天梦,—①…?首先,载人飞船受到各方面条件的限制,被设计成了一种体积小、运
行时间较短、一次性使用的返回式载人航天器。其次,随着科技的发展,科学家们发现,
②……,在这种环境中能够生产出新材料、新产品,培育出地球上没有的新物种。为了利用
太空的微重力环境资源,科学家们研制出了新的航天器一一空间站。..…⑧...…,能够携带较
大的试验设备,而且其太阳能电池翼更大,电力系统能够满足大型设备及大规模空间实验的
需要。同时,空间站支持长期太空飞行,允许航天员在太空中进行长时间的空间实验,探索
更多未知。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文字,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根据文段的内容,用单句的形式为“空间站”下个定义,不超过65个字。(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海德格尔说:“人应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怎样才是诗意地栖居?这值得我们思考。
有人认为“老骥伏杨,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是诗意地栖居,有人认为“安能摧
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是诗意地栖居,有人认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
士俱欢颜”是诗意地栖居,有人认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诗意地栖居。对于以上
看法,你更赞赏哪种方式的诗意地栖居呢?
假如你所在的班级要举办一个“赏经典诗文,品诗意人生”的主题班会,你将在班会上
发言。请写一篇发言稿,从以上四种方式中选择你最赞赏的一种并谈谈你为什么赞赏这种方
式的诗意地栖居。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
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第三单元检测卷
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非连续性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力。A项,“为唐代诗歌的发展指明了正
确的方向”错误。原文的表述是“唐代绘画为诗歌开辟了道路,找寻了方向”,“找寻了方向”
不等于“指明了正确的方向”。B项,”也有效解决了其表现内容的模糊性、一致性问题”
说法绝对,以偏概全。原文的表述是“他的诗使山水画所要表达的画外之意更加明确、清晰,
而不是纯粹地用语言诉说情感”不等于有效解决了其表现内容的模糊性、一致性问题;同时,
这里讲的只是王维的诗,并不是所有的诗。D项,“标志着题画风尚的形成”无中生有。文
中的表述是''杜甫的典范意义在于他的题画诗数量在唐人中最多,有助于题画风尚的形成”,
“有助于题画风尚的形成”不等于“标志着题画风尚的形成”。
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对非连续性文本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A项,“淡化了语言自身的抒
情作用”曲解文意。原文的表述是“但王维却通过这种绘画的方式……而不是纯粹地用语言
诉说情感”不等于“淡化了语言自身的抒情作用”。
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材料二提到“诗歌要能反映社会现实,抒
发真实的情感”,所以C项中的内容与之相一致。A、B、I)三项中内容都是对文人对于绘画
后的一种品评,依据材料一中“题画诗的出现,又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人画的发展,因为
题画诗中很大一部分是文人们对于绘画后的一种品评……”可知,这三项对应材料一的观点。
4.答案:材料一重点阐述唐代题画诗与绘画之间的关系,材料二重点阐述了唐代各个
时期题画诗的风格特点与审美追求,材料三重点阐述唐代题画诗的代表诗人及其典范意义。
三则材料都着眼于题画诗的演变过程,依次说明了题画诗的产生、发展及其影响。
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筛选、归纳和分析的综合能力。材料一,依据“唐代绘画
为诗歌开辟了道路,找寻了方向”“题画诗的出现,又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人画的发展”
可知,写了题画诗的产生,重点阐述了唐代题画诗与绘画之间的关系;材料二,依据“初唐
的题画诗既有用词的华丽和色彩鲜明,又有如陈子昂一般的刚健明朗,整个题画诗的风格呈
现出一种灿烂美……”“盛唐的诗歌创作'既多兴象,复备风骨’,并形成不同的风格群体,
创造出各种诗歌之美,题画诗更不例外……”“盛唐过后的唐代开始走向衰败。中晚唐时期
在题画诗领域有较大成就的诗人当数白居易,他的……用画的形式再借助诗的写实手法,来
表达自己政治仕途的失意,透出了一股淡淡的真实美”可知,写了题画诗的发展,重点阐述
了唐代各个时期题画诗的风格特点与审美追求;材料三,依据“从题画诗人来看,唐代的杜
甫、白居易和刘商为后人树立了三个典范。杜甫的典范意义在于……白居易的典范意义在
于……刘商……”“自画自题的题画诗有助于诗画的深层融合,有利于题画诗的进步,对宋
代开始出现的文人画创作风气及绘画与书法的结合都有启发作用”可知,重点阐述唐代题画
诗的代表诗人及其典范意义。三则材料都着眼于题画诗的演变过程,依次说明了题画诗的产
生、发展及其影响。
5.答案:①初唐时,题画诗既有传统的六朝绮靡诗风,又有刚健明朗诗风,呈现出一
种灿烂美;②盛唐时,题画诗物我相生,情景交融,含蓄隽永,气韵生动,表现出多彩的意
境美;③中晚唐时,题画诗借助写实手法,抒写个人经历,表现出淡淡的真实美。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的能力。依据“初唐的题画诗既有用词的华丽和
色彩鲜明,又有如陈子昂一般的刚健明朗,整个题画诗的风格呈现出一种灿烂美。陈子昂要
求诗歌要能反映社会现实,抒发真实的情感;要摆脱六朝以来的绮靡纤巧作风,做到具有汉
魏风骨,建立明朗刚健的风格。其题画诗也不例外”可概括为:初唐时,题画诗既有传统的
六朝绮靡诗风,又有刚健明朗诗风,呈现出一种灿烂美;依据“盛唐的诗歌创作'既多兴象,
复备风骨,,并形成不同的风格群体,创造出各种诗歌之美,题画诗更不例外”“杜甫的《严
公厅宴同咏蜀道画图》……只是运用了意象的组接和画面的空间变化,就创造出含蓄隽永的
审美意蕴……通过对画面的具体描绘,再现画面所形成的意境物我相生,即景生情,给人以
美的享受”“这种画中之物的再现和主观情感的巧妙结合,达到了物我相融、相合无垠的中
国古代最高审美境界”可概括为:盛唐时,题画诗物我相生,情景交融,含蓄隽永,气韵生
动,表现出多彩的意境美;依据“用画的形式,再借助诗的写实手法,来表达自己政治仕途
的失意,透出了一股淡淡的真实美”可概括为:中晚唐时,题画诗借助写实手法,抒写个人
经历,表现出淡淡的真实美。
6.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作品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能力。B项,“……才可能成为真正的诗
人”分析错误,第⑥段是说“真正的诗人只有被政治大事所挤压、扭曲、拧绞、烧炼、锤打
时才可能得到合乎历史潮流的感悟,才可能成为正义的化身”。
7.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的能力。D项,“本文以记叙为主,兼抒
情性的议论”错误,应是“本文以议论为主,兼具记叙、抒情”。
8.答案:①中国历史上由行伍出身,以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成为大诗词作家的
只有一人,就是辛弃疾。②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他的词不是用
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抹成的。③词人本色是武人,武人本色是政人,他由武而文,又由
文而政,集三重身份于一身。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人物形象、评价文中作者观点的能力。首先要阅读全文,结合文章
的具体内容,抓住“唯一性”这一特性,从辛弃疾的身份、性格、辛词的特点来回答,关注
作者把辛弃疾和其他人的对比,从中提取、筛选、整合本题答案。文章第①段就总体评价了
辛弃疾的历史唯一性:”中国历史上由行伍出身,以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成为大诗词
作家的只有一人,这就是辛弃疾”。第③段“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
的……时隔千年,当今天我们重读他的作品时,仍感到一种凛然杀气和磅礴之势”。第⑤段
“辛词比其他文人更深一层的不同,是他的词不是用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的”
表明辛弃疾的词作具有唯一性: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不是用墨来写,而是
蘸着血和泪抹成的。第⑥段“辛弃疾这个人,词人本色是武人,武人本色是政人。他的词是
在政治的大磨盘间磨出来的豆浆汁液。他由武而文,又由文而政,始终在出世与入世间矛盾,
在被用或被弃中受煎熬”,由此得出辛弃疾在文人中具有唯一性的第三点原因:词人本色是
武人,武人本色是政人。他由武而文,又由文而政,集三重身份于一身。
9.答案:①“把栏杆拍遍”这一动作,传神地描述了词人扶栏远眺、望眼欲穿的英雄
形象;②从这一动作中,我们可以窥见辛弃疾被迫脱离政治,只许旁观,不得插手,更不得
插嘴后复杂真实的内心:不满、愤懑、焦虑、等待、企盼……(或:这一动作十分形象地传
达出辛弃疾被迫脱离政治,只许旁观,不得插手,更不得插嘴后有志难申、报国无门的悲愤
之情。);③''把栏杆拍遍”还是全文的文眼,它巧妙而形象地概括了词人的一生,给了读
者广阔的想象空间。
解析: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这道题的
回答要精读文章的第⑥⑦段文字,将“把栏杆拍遍”这一动作和辛弃疾的人生遭遇、理想抱
负、思想情感等方面结合起来思考,还要分析“把栏杆拍遍”作为本文的标题在全文中的作
用。阅读原文,结合全文五处“拍栏杆”的描述和文章里对辛弃疾的分析评价得出结论,找
到有效的答案。“把栏杆拍遍”引用辛弃疾的《水龙吟》,能为文章增添文学色彩。根据“把
栏杆拍遍”的含义,结合着辛弃疾的“爱国志士、爱国词人的双重身份”从词的风格特点、
人物形象角度作答。第④段,“他痛拍栏杆时一定想起过当年的拍刀催马,驰骋沙场,但今
天空有一身力,一腔志,又能向何处使呢”,人物的动作是人物思想情感的外化,所以要由
他的动作分析到他的心理活动:这里“把栏杆拍遍”,传神地描述了辛弃疾扶栏远眺、望眼
欲穿的英雄形象。“拍栏杆”是一个极具包蕴性的动作。一方面表现他渴望率兵过江、收复
失地的决心;一方面表现他报国无门、不被重用的愤慨。“遍”说明拍的次数多,心中郁愤
深,正切合他报国无门,只能写诗填词的无奈与感伤。结构上,“把栏杆拍遍”还是全文的
文眼,它巧妙而形象地概括了辛弃疾的一生,给了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本题从“把栏杆拍
遍”的动作、辛弃疾的心理活动等方面分点作答即可。
10.答案:B
解析:“军”是“征行”的主语,应在“军”前断开,排除C、D两项;“家室”是一个
词,指妻子,不能断开,排除A项。故选B。
11.答案:D
解析:”文中为纪年”错,文中为纪日。
12.答案:A
解析:“他年少时能随机应变,机智敏锐,但放浪形骸,因此桥玄、何蹶等认为他非同
常人”因果关系不当,应是曹操年少之时放浪形骸,因此不为当时人们所重视,但是桥玄、
何顺等认为他非同常人。
13.答案:(1)假如一定是廉洁之士然后才能被任用,那么齐桓公凭什么称霸天下呢?
(“若”,假如,如果;“用”,被任用;“何以”,凭什么)
(2)各位一定要帮我明察举荐出身低微的有才之士,只要有才就举荐,使我能够重用他
们。(“其”,一定;“佐”,帮助;“唯”,只要)
14.答案:(1)曹操认为,有德行之士,未必能够努力上进;努力上进之士,未必都能
有德行。(2)举了陈平和苏秦的例子来证明。
【参考译文】
太祖武皇帝,是沛国谯县人,姓曹名操,字孟德,是西汉相国曹参的后代。太祖年少时
就机智敏锐,遇事会随机应变,但放浪形骸,意气用事,不从事正当的职业,所以当时的人
都不认为他有才能;只有梁国人桥玄、南阳人何颖认为他非同常人。桥玄对太祖说:“天下
将大乱,没有治国安邦的才能不能拯救天下,能使天下安定的,大概就是你吧!”太祖二十
岁时,被推举为孝廉,做了郎官,后又任洛阳北部尉,升任为顿丘县令,又被召入朝廷做议
郎。建安十四年三月,曹公进军到了谯县,制造快船,训练水军。八月二十四日,曹公下令
说:“最近几年来,军队多次远征,有时还遇到瘟疫,官兵多有死亡,不能再回家乡,夫妻
难以团聚,百姓流离失所,这难道是仁爱之人乐意看到的吗?是不得已才这样做。特此命令:
凡是战死士兵家中没有产业,难以维持生活的,官府不得停止供应食粮,官吏必须慰问救济
他们,这才符合我的心意。”建安十五年春天,又颁布命令:“自古以来,凡是开国和中兴的
君主,谁不是得到贤人君子和他们共治天下呢!君主想要得到贤才,竟然连闾巷都不走出,
这难道是侥幸碰上的吗?是高高在上的执政者不去寻访罢了。如今天下还未平定,正是急需
贤才的时候。假如一定是廉洁之士然后才能被任用,那么齐桓公凭什么称霸天下呢?难道现
在天下就真没有像吕尚那样富有才华却穿着破衣服在渭水边垂钓的人吗?各位一定要帮我
明察举荐出身低微的有才之士,只要有才就举荐,使我能够重用他们。”建安十六年,曹公
到达孟津。汉献帝命曹公出行时设置和皇帝一样的先驱骑兵,宫殿中摆设刻着猛兽的钟磐大
架。十二月十九日,曹公下令说:“有德行之士,未必能够努力上进;努力上进之士,未必
都能有德行。陈平难道有德行吗?苏秦难道守信用吗?但陈平奠定了汉朝的基业,苏秦却辅
佐弱小的燕国渡过难关。由此而论,才智之士即使有缺点,难道就应该废弃吗?各级官府要
仔细考虑,弄清这一点,那么,有才能的人就不致被遗漏,官员就能不荒废工作了。”又说:
“刑罚,有关百姓的生命,如果军队中主管刑狱的官员有不称职的,却把三军将士的生死大
权委任给他,我非常害怕。应该选用通晓法律的人,让他主持刑罚。”因此又设置理曹掾属
之职。
15.答案:D
解析:尾联中的“微之”指元稹,其字为“微之”,不是指白居易。
16.答案:前一句将刘禹锡比作英雄刘备,表明刘禹锡、白居易二人都有远大的政治抱
负,彼此惺惺相惜。后一句意为白居易非常欣赏刘禹锡婉而多讽的诗歌风格,是其难得的知
音。颈联分别运用了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和孔子修撰评价《春秋》的典故,语言典雅精练,
从政治抱负和诗文唱和两方面颂扬了二人志趣相投,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合作联营合同范文
- 吕金遥借款合同分析
- 房屋交易居间服务协议书
- 2024版旅游合同书编写
- 工厂转让合同关键条款
- 浙江省建筑业农民工雇佣合同模板
- 仓库租赁合同 附加协议
- 技术股权合作格式模板
- 农业合作社贫困户精准帮扶协议
- 医生间合作协议书参考样本
- 2024秋期国家开放大学《公共行政学》一平台在线形考(形考任务一至三)试题及答案
- 2024年通信电子计算机技能考试-通信电力机务员考试近5年真题附答案
- 《喜迎建队日 争做好少年》主题班会教案3篇
- 北京市初一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与参考答案
- 高盛-比亚迪:全球汽车市场上的新兴领先企业-2024-10-企业研究
- 医师定期考核人文医学模拟考试500题(含参考答案)
- 2024版《儿童脑性瘫痪》课件
- 期中测试卷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无答案)
- 医学统计学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秀场内外-走进服装表演艺术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武汉纺织大学
- 集团服务费分摊协议书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