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检测题(五)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检测题(五)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检测题(五)_第3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检测题(五)_第4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检测题(五)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语文下册检测题(五)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姓名: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30分)

L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A)(3分)

A.那溅(b6ng)各立(zhu)凝望(ning)忍俊不攀(jin)

B.忏悔(qidn)冷持(jin)颤抖(chdn)仙露琼浆(qiing)

C.瞿琐(w团)孱头(chan)一摞(lub)盘乳卧龙(qiU)

芳草萋萋(qi)

D.幼稚*(zhi)伶仃*(ding)挑*逗(tido)*

【解析】B.T于悔(chdn);C.犀头(cdn);D.期逗(tido)。

2.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A)(3分)

A.瞬息悠寂淅淅沥沥柳暗花明

B.遗憾苦涩春光灿烂垂垂暮老

C.笼罩渺小延绵无尽山重水复

D.花瓣懊丧容颜褪尽蜂围蝶阵

【解析】“悠寂”应为“幽寂”。

3.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B)(3分)

A.然而很不单行,掉在井里面的时候,上面偏又来了一块大石头。

B.“星宝”“海浜”两只大熊猫在黔灵山公园大熊猫馆里爬树、翻滚、

端坐,萌态百出。令许多游客忍•俊•不•禁•地大笑。

C.林平光医科大学刚毕业,正值皿气方刚之年,凭着对心理服务事

业的满腔热情,一头扎进了临床精神心理行业。

D.一场轰轰烈烈的城乡“厕所革命”在成都各地陆续开展,新建、

改建一批环卫公厕,提升公厕服务的步伐不断加快。

【解析】忍俊不禁:忍不住发笑。与后面的“大笑”意思重复。

4.句子有语病的一项(B)(3分)

A.通过队列比赛,同学们体会到个人服务集体的重要性,也就更加

珍惜集体荣誉。

B.美术小组的同学运用自己最喜欢的色彩,在过去的岁月中创作了

优秀的大量的美术作品,来赞美美丽的校园。

C.深受人们喜爱的游泳运动员孙杨,被评为“新时代杭州十大杰出

青年”。他是新时代青年的杰出代表。

D.为了发展阳光体育运动,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学校加快了校园运

动器械和操场改造的速度。

【解析】语序不当,将“优秀的”与“大量的”位置互换。

5.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一项(A)(3分)

A.9月19日,黔东南州人民医院医护人员齐聚医院大楼门前,放歌

“快闪”庆祝国庆70周年活动,用别样的方式喜迎国庆。

B.目前,国内人工饲养技术已经成熟,大熊猫数量达到稳定阶段,

这是贵州实施引猫入黔计划的前提。

C.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我曾读到一个警句,是“愿

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D.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

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解析】B项“引猫入黔”是特指,要打双引号。C项所引用的文字

只是分句的一部分,因此,结尾的句号应在引号外。D项将“尖底的

舱”后的逗号改为句号。

6.内容表述错误的一项(A)(3分)

A.《紫藤萝瀑布》一文标题中的“瀑布”一词,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

既描写出紫藤萝盛开的壮观,又暗示生命长河的伟大。

B.《一棵小桃树》赞颂了小桃树同命运顽强抗争的精神,揭示了一个

生活的哲理:不屈不挠地奋斗,定会战胜磨难,创造出美好的未来。

C.《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作者是俄国诗人普希金,他是近代俄国民

族文学的奠基人,史称“俄国文学之父二

D.《未选择的路》的作者是美国诗人弗罗斯特,他徒步漫游过许多地

方,被认为是“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

【解析】标题中的“瀑布”一词,运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而非夸

张。

7.名著导读(2分)

《海底两万里》是一部出色的悬念小说,是法国小说家—

凡尔^内的“海洋三部曲”之一,《海底两万里》小说从海面上

“怪兽”出没开始,到鹦鹉螺号(诺第留斯号)(潜艇名)被大西洋

漩涡吞噬结束,悬念迭出,环环相扣,读者始终想解开一个谜:船长

究竟是什么人?

8.默写(10分,每空1分)

⑴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⑵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

⑶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⑷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陆游《游山西村》)

(5)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龚自珍《己亥杂诗(其

五)》]

(6)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⑺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

⑻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9)《游山西村》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两句诗,现在常被用来形容事情看似无法进行了,然而忽然又有了转

机。

二、阅读理解(50分)

(一)阅读古诗,完成9—10题(6分)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9.这首诗颔联中的“钟”“割”两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

分析“割”字好在何处。(3分)

一个“割”字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

不同的自然景观,突出了泰山遮天蔽口的形象。

10.“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化用了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

这一名言,在这里写出了诗人怎样的一种精神和气概?(3分)

写出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的精神以及俯视一切的雄心和

气概。一

(二)阅读文言文选段,回答11—14题(14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

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

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

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

矣。(《爱莲说》)

1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4分)

(1)有龙则灵*灵验

⑵无案牍之劳形*形体,躯体

⑶可爱者甚蓄多

⑷亭亭净稹竖立

12.翻译句子(3分)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沾染,经过清水洗

涤但不显得妖艳,(莲的柄)内部贯通,外部笔直,不横生藤蔓,不旁

生枝茎。

13.“铭”和“说”都是古代文体,“铭”“说”都侧重于议论。请简

要说说【甲】【乙】两篇文章各自的侧重点。(4分)

《陋室铭》主要是表达自己追求高尚节操的愿望,《爱莲说》主要

是歌颂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君子品质,表达对世人追求名利的

鄙弃。

14,【甲】【乙】两文都表现了美好的君子形象,从中你能看出“君子”

应该具有怎样的情操?(3分)

清雅脱俗,安贫乐道,高洁傲岸,淡泊宁静。

(三)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5—17题(10分)

桃之夭夭

①我家的屋后,有几棵大李子树,还有几棵海棠树,北窗外不远

处还有一棵桃树。

②桃树开花的时候,北窗就被桃花挤满了。这样的美景,并没有

谁多看一眼,那一树妖娇的桃花,自顾自开着,家里的大人孩子也

自顾自忙着,等桃花谢了,我的目光在北窗外停留的时间反而多了起

来。那些绿茸茸的桃子,比粉红的桃花还要耐看。桃花简单,一眼

就看清楚了。但层层叠叠的桃叶和藏身其间的桃子,则让桃树进入了

一个神秘时期。这时的桃树,有了景深,成为一个神秘通道的入口。

③我不知道这棵桃树长在我家北窗外有什么不对,我一出生桃树

就在那里,我没出生呢,桃树也在那里。我看见桃树,就像看见后院

的大李子树、海棠树,看见前院的柳树、樱桃树,它们是我家的一部

分,和那三间草房子,构成了我的童年世界。

④长大了才知道,在北纬43度,桃树是不能存活的,至少是不

能过冬的,可我家的桃树存活了,并且过冬了。现在看来,那棵桃

树真是我童年世界里的一个奇迹。

⑤这个奇迹是父亲一手创造的。桃树生长在关里比较温暖的地

区,我父亲感到东北太冷,他不想把孩子生在这么冷的地方,但是父

亲又没有迁徙的能力。他就让一棵温暖地区的果树迁徙了,让一棵桃

树来到我们的家园。我的父亲通过一棵桃树迷惑了我,我不记得童年

有多冷,只记得那些在冰上的游戏,记得春暖花开,记得桃子甘甜。

我的童年,比别的孩子多出了一种生活的滋味。

⑥父亲的桃树有着特殊的造型:它所有树枝都朝向西方,树身像

被强劲的东风压得抬不起头的样子。桃树是弯着腰的,然而这一切都

和东风没有关系。这里厉害的不是东风,而是西北风。如果桃树是因

为环境而弯腰,那么它应该向东南弯腰才对。这棵桃树是向东南弯腰

还是向西北弯腰,由我父亲说了算。

⑦我曾亲眼看到父亲是怎么对待那棵桃树的。父亲用草绳把桃树

一道一道的捆好,然后在树的下面挖坑一一父亲总是习惯在树的西面

挖坑一一然后把捆好的桃树一点一点地压到那个土坑里去,然后我父

亲就开始往树上填土,直到把整棵树埋进土里。父亲总是在秋天把桃

树从头到脚埋到土里。这等于给桃树穿了一件大棉袄。等冬天来了,

大雪一层又一层地把桃树的土包盖住,这等于在棉袄的外面又给桃树

穿了一件貂皮大衣,让一棵树钻进土里冬眠,这是父亲的思维,我不

知道还有谁会这么做。

⑧第二年的春天,在某个风和日丽的上午,父亲会小心地把睡了

一个冬天的桃树从土里挖出来,摇落树枝上的土,再把土坑填平。这

时我才明白,秋天的埋树是为了让桃树度过东北寒冷的冬天,李子树、

海棠树、杨树、榆树……几乎所有的树,都不用埋,都能过冬,只有

那棵桃树,冬天需要在土里冬眠,春天,父亲又把它从泥土中唤醒。

那弯腰的桃树,照常开花、结果。我想天底下可能只有我的父亲有这

样的耐心和智慧,饲养一棵这样娇贵的桃树。

⑨桃子成熟的时候,每年都要丢失一些桃子。几次之后,我妈有

了对策,她赶在别人来摘桃子之前,在傍晚的时候,摘下一整筐桃子。

那些桃子大部分还是绿的,但成熟了。那是我此生吃过最好吃的水果。

在我们家,判断桃子成熟与否,不看桃子是否红了,而是用手一捏,

软的就是成熟了,有谁吃过还绿着却已熟透的桃子?那种甜,是不可

以描述的。

⑩每年的秋天,我家的北窗台上,会摆着一排排粉红色的桃核,

那是我和姐姐放在那里玩的,等它们在风里干透了,互相磕碰的声音

非常悦耳。

⑪在桃树还繁花似锦的时候,我的父亲却死了。父亲死在一个春

天,那棵桃树在父亲已不在人间的那年春天,仍忍住悲伤,顽强地把

桃花开了出来。秋天,在那个没有了我父亲的秋天,桃树仍忍住悲伤,

把桃子挂满枝头,那年的秋天,我吃到的桃子依然是甜的,依然是好

吃得无法描述,依然有一排粉红色的桃核摆在北窗台上,进出的风吹

拂它们……

跳不知道那年秋天的桃子,是我最后的桃子了。

⑬冬天的时候,我看见桃树仍站在北窗外的寒风里,几片红色的

叶子在抖动。下雪了,桃树上挂满了雪花;起雾了,桃树上挂满了冰

花。

⑭第二年春天,李子树开花了,樱桃树开花了,海棠树开花了,

父亲的桃树终于没能忍住悲伤,它一朵花也不肯再开了。

(选自《2018年中国散文精选》,有删改)

15.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3分)

勤劳:冬天把整个桃树埋进土里,春天再挖出来,不辞辛苦。有耐

心:精心侍弄娇贵的桃树。充满生活智慧:让桃树钻进土里冬眠。关

爱孩子,丰富孩子的日常生活,让孩子感受到奇迹般的温暖。

16.说说你对第⑤段画线句的理解。(3分)

表层:我比其他的孩子在童年生活方面多了冰上的游戏,春暖花开,

桃子廿甜。深层:我比别的孩子多了父爱的滋味,表现了父亲爱护孩

子、有生活智慧、勤劳耐心,为孩子创造了一个有滋有味的童年生活。

情感: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赞美感激,对父亲深深的怀念,对童年生

活的怀念,对父亲营造的童年生活的怀念二

17.文章最后一段有哪些作用?请联系全文探究。(4分)

结尾段采用拟人的手法,写第二年春天李子树、樱桃树、海棠树开

花,对比桃树没有开花,突出表现了桃树因父亲过世、无人照顾而死

去,从侧面体现了父亲的精心呵护、耐心智慧,慈祥关爱孩子;表达

了作者对桃树死去的伤心与怀念,对父亲离世的悲伤与怀念,对有桃

树相伴的童年生活的怀念,升华了文章的主旨;另外,结构上,与文

章开头形成照应,总结全文,而且以景物描写结尾,一切景语皆情语,

言有尽而意无穷。

(四)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8—20题(8分)

紫藤萝瀑布(节选)

①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

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

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关于生死的疑惑,关于疾病的痛楚。我

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

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②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

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

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

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言观色,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

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

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

见藤萝花了。

③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

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

人的心底。

④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

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

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

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⑤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18.“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J

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2分)

作者睹物释怀,看到蓬勃盛开的紫藤萝花,感悟到生命的顽强与美

好,心中的悲痛、焦虑化为“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19.第②段中作者回忆十多年前的紫藤萝,这一内容从记叙的顺序看

是属于插叙,其作用是什么?(3分)

以物喻人,紫藤萝的遭遇,也是动乱年代家庭和国家的真实写照。

20.人的生命是短暂的,有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为什么又说“生

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3分)

因为人类的生命长河并不因某个人的不幸或逝去而停止流动。

(五)阅读下面文字,回答21—23题(12分)

日出

刘白羽

①登高山看日出,这是从幼小时就对我富有魅力的一件事。

②落日有落日的妙处,古代诗人在这方面留下不少优美的诗句,

如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可是

再好,总不免有萧瑟之感。不如攀上奇峰陡壁,或是站在大海岩头,

面对着弥漫的云天,在一瞬时间内,观察那伟大诞生的景象,看火、

热、生命、光明怎样一起来到人间。但很长很长时间,我却没有机缘

看日出,而只能从书本上去欣赏。

③海涅在《哈尔次山游记》中曾记叙从布罗肯高峰看日出的情景:

我们一言不语地观看,那绯红的小球在天边升起,一片冬意朦胧的光

照扩展开了,群山像是浮在一片白浪的海中,只有山尖分明突出,使

人以为是站在一座小山丘上。在洪水泛滥的平原中间,只是这里或那

里露出来一块块干的土壤。

④善于观察大自然风貌的屠格涅夫,对于俄罗斯原野上的日出,

却作过精辟的描绘:……朝阳初升时,并未卷起一天火云,它的四周

是一片浅玫瑰色的晨曦。太阳,并不厉害,不像在令人室息的干旱的

日子里那么炽热,也不是在暴风雨之前的那种暗紫色,却带着一种明

亮而柔和的光芒,从一片狭长的云层后面隐隐地浮起来,露了露面,

然后就又躲进它周围淡淡的紫雾里去了。在舒展着云层的最高处的两

边闪烁得有如一条条发亮的小蛇;亮得像擦得耀眼的银器。可是,瞧!

那跳跃的光柱又向前移动了,带着一种肃穆的欢悦,向上飞似的拥出

了一轮朝日……

⑤可是,太阳的初升,正如生活中的新事物一样,在它最初萌芽

的瞬息,却不易被人看到。看到它,要登得高,望得远,要有一种敏

锐的视觉。从我个人的经历来说,看日出的机会,曾经好几次降临到

我的头上,而且眼看就要实现了。

⑥一次是在印度。我们从马德里经孟买、海德拉巴、帮格罗、科

钦,到翠泛顿。然后,沿着椰林密布的道路,乘三小时汽车,到了印

度最南端的科摩林海角。这是出名的看日出的胜地。因为从这里到南

极,就是一望无际的、碧绿的海洋,中间再没有一片陆地。因此这海

角成为迎接太阳的第一位使者。人们不难想象,那雄浑的天穹,苍茫

的大海,从黎明前的沉沉暗夜里升起第一线曙光,燃起第一支火炬,

这该是何等壮观。我们到这里来就是为了看日出。可是听了一夜海涛,

凌晨起来,一层灰蒙蒙的云雾却遮住了东方。这时,拂拂的海风吹着

我们的衣襟,一卷一卷浪花拍到我们的脚下,发出柔和的音响,好像

在为我们惋惜。

⑦还有一次是登黄山。这里也确实是一个看日出的优胜之地。因

为黄山狮子林,峰顶高峻。可惜人们没有那么好的目力,否则从这儿

俯瞰江、浙,一直到海上,当是历历可数。这种地势,只要看看黄山

泉水,怎样像一条无羁的白龙,直泄新安江、富春江,而经钱塘入海,

就很显然了。我到了黄山,开始登山时,鸟语花香,天气晴朗,收听

气象广播,也说二三日内无变化,谁知结果却逢到了徐霞客一样的遭

遇:“浓雾弥漫,抵狮子林,风愈大,雾愈厚……雨大至……”只听

了一夜风声雨声,至于日出当然没有看成。

⑧但是,我却看到了一次最雄伟、最瑰丽的口出景象。不过,那

既不是在高山之巅,也不是在大海之滨,而是从国外向祖国飞航的飞

机飞临的万仞高空上。现在想起,我还不能不为那奇幻的景色而惊异。

是在我没有一点准备、一丝预料的时刻,宇宙便把它那无与伦比的光

华、丰采,全部展现在我的眼前了。当飞机起飞时,下面还是黑沉沉

的深夜,上空却已游动着一线微明,它如同一条狭窄的暗红色长带,

带子的上面露出一片清冷的淡蓝色晨曦,晨曦上面高悬着一颗明亮的

启明星。飞机不断向上飞翔,愈升愈高,也不知穿过多少云层,远远

抛开那黑沉沉的地面。飞机好像唯恐惊醒人们的安眠,马达声特别轻

柔,两翼非常平稳。这时间,那条红带,却慢慢在扩大,像一片红云

了,像一片红海了。暗红色的光发亮了,它向天穹上展开,把夜空愈

抬愈远,而且把它们映红了。

⑨下面呢?却还像苍莽的大陆一样,黑色无边。这是晨光与黑夜

交替的时刻,这是即将过去的世界与即将到来的世界交替的时刻。你

乍看上去,黑夜还似乎强大无边,可是一转眼,清冷的晨曦变为磁蓝

色的光芒。原来的红海上簇拥出一堆堆墨蓝色云霞。一个奇迹就在这

时诞生了。突然间从墨蓝色云霞里矗起一道细细的抛物线,这线红得

透亮闪着金光,如同沸腾的溶液一下抛溅上去,然后像一支箭一直向

上冲,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光明的白昼由夜空中迸射出来

的一刹那。然后在几条墨蓝色云霞的隙缝里闪出几个更红更亮的小

片。开始我很惊奇,不知这是什么?再一看,几个小片冲破云霞,密

接起来,融合起来,飞跃而出,原来是太阳出来了。它晶光耀眼,火

一般鲜红,火一般强烈,不知不觉,所有暗影立刻都被它照明了,一

眨眼工夫,我看见飞机的翅膀红了,窗玻璃红了,机舱座里第一个酣

睡者的面孔红了。这时一切一切都宁静极了,宁静极了。整个宇宙就

像刚诞生过婴儿的母亲一样温柔、安静,充满清新、幸福之感。

⑩再向下看,云层像灰色急流,在滚滚流开,好让光线投到大地

上去,使整个世界大放光明。我靠在软椅上睡熟了。醒来时我们的飞

机正平平稳稳,自由自在,向我的亲爱的祖国、向太阳升起的地方航

行。黎明时刻的种种红色、灰色、黛色、蓝色,都不见了,只有上下

天空,一碧万顷,空中的一些云朵,闪着银光,像小孩子的笑脸。这

时,我深切感到这个光彩夺目的黎明,正是新中国瑰丽的景象;我忘

掉了为这一次看到日出奇景而高兴,而喜悦,我却进入一种庄严的思

索,我在体会着“我们是早上六点钟的太阳”这一句诗那最优美、最

深刻的含义。

21.当读者急于想看到日出景象之时,作者偏偏不写日出,却去写日

落。这是为什么?作者运用了什么手法?(3分)

为写日出作铺垫;用对比或衬托的手法。

22.刘白羽的《日出》写得“一波三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