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古诗词三首》-课前预习单-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前课_第1页
3.《古诗词三首》-课前预习单-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前课_第2页
3.《古诗词三首》-课前预习单-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前课_第3页
3.《古诗词三首》-课前预习单-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前课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古诗词三首》——课前预习单1.看拼音,写词语。

dàotián

zhùsù

dàodéxǐquè

tànjiū

chánmíng

rìmùxǐyuè

2.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1)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鸣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泊:________。客:________。

(3)卷地风来忽吹散。

卷地风来:________。忽:________。3.依据下列语境,补充合适的诗句。

(1)向晚时刻,我徜徉在宽敞的长堤,放眼望去,只见原野空旷,树影斑驳,再看江面,但见水中映月,清亮照人……此时此景,我不禁吟诵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踏着乡村湿滑的小路,词人走过一座弯弯的小桥,眼前突然消灭了一条潺潺的小溪和一座低矮的茅店,这一切是多么生疏啊!他欣然吟诵道:“________,________。4.默写古诗。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5.推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小题1】“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于写景之中抒发了诗人的欣喜之情。

(________)

【小题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的作者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________)

【小题3】“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运用对仗手法描写途中景象。

(________)6.理解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1)《宿建德江》这首诗是____朝诗人______写的。他用简洁的语言点明白他所乘坐的船停靠的时间是________,地点是________。诗中表达诗人思念家乡和亲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_______所写,他笔下的云、雨、风各具特点。诗人把乌云比作_____________,把大雨比作_________,写出了风的大,显得形象生动,极富立体感,诗中的望湖楼在今日的__________(地名)。

参考答案1.稻田

住宿

道德喜鹊

探究

蝉鸣

日暮

喜悦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力量。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留意把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留意“稻、宿、德、鹊、探、究、蝉、暮、喜”简洁写错。书写时要留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2.(1)鸣叫的蝉儿

(2)停船靠岸

指诗人自己

(3)狂风席地卷来

突然

【详解】

该题考查对字义的正确理解,解答此题要结合句子含义及词语意思来理解,还要留意平常积累。

1.出自南宋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的意思是:光明的月光拂过枝头,惊飞了树上的鸟鹊,惊醒了树上的眠蝉,轻拂的夜风中传来了鸟叫声和蝉鸣声。鸣蝉:鸣叫的蝉儿。

2.出自唐代孟浩然的《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意思为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漫的小洲,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自己的心头。泊:停船靠岸。客:指诗人自己。

3.出自宋代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卷地风来忽吹散”意思为突然间狂风卷地而来。卷地风来:指狂风席地卷来。忽:突然。3.(1)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2)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详解】

此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和赏析,留意在学习古诗时,不仅要能娴熟背诵,还要把握和理解诗句所表达的含义。

4.【答案】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详解】

本题考查古诗默写,出自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全诗为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5.【答案】

【小题1】×

【小题2】√

【小题3】√

【分析】略

6.【答案】(1)唐

孟浩然

日暮

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2)苏轼

翻墨

跳珠

杭州

【详解】

本题考查诗句的理解和填空。

(1)出自孟浩然的《宿建德江》,全诗为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作者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漫的江边想起了以往的事情,因而以舟泊暮宿作为自己的抒发感情的归宿,写出了作者羁旅之思。

(2)出自苏轼《六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