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养知识及喂哺技巧-图文课件_第1页
母乳喂养知识及喂哺技巧-图文课件_第2页
母乳喂养知识及喂哺技巧-图文课件_第3页
母乳喂养知识及喂哺技巧-图文课件_第4页
母乳喂养知识及喂哺技巧-图文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母乳喂养知识及喂哺技巧_图文内容1、婴儿喂养术语2、产后不同时期所泌乳汁3、母乳喂养的好处4、支持母乳喂养的措施5、喂哺技巧6、哺乳期乳房保健7、挤奶(目的、准备、操作手法)[适时添加辅食]婴儿6个月后,须为婴儿添加辅食又称过渡期食品、断乳食品。

尽管母乳是婴儿最合适的营养品,但4~6个月后,由于婴儿消化器官和功能逐渐完善,神经系统进一步发育成熟,对食物的质和量有了新的要求,若不适时添加辅食,则易导致婴儿营养缺乏,体重减轻及容易感染疾病等。[初乳]产后5天内所分泌的乳汁称初乳。

产后不同时期所泌乳汁主要为: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和补体,维生素A、牛磺酸和矿物质的含量颇丰富,对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和抗感染能力十分重要。初乳量少,每天约10~40ml,色黄质略稠,而蛋白为质量,成熟乳2倍以上,脂肪较少。

[过渡乳]产后6~10天的乳汁称为过渡乳。

乳量有所增加,含脂肪最高。蛋白质与矿物质含量逐渐减,其中乳铁蛋白和溶菌酶仍保持稳定水平,IgA、IgG、IgM和C3、C4则迅速下降。

[成熟乳]产后11天~9个月的乳汁为成熟乳。

蛋白质含量更低,但每日泌乳总量多达700-1000ml。

[晚乳]产后10个月以后的乳汁为晚乳。

晚乳的总量和营养成分都较少。

各期乳汁中乳糖含量变化不大

[前奶]是在婴儿一次哺乳过程中先产生的带黄色的奶。脂肪蛋白质乳糖脂肪蛋白质乳糖[前奶][后奶][后奶]是在婴儿一次哺乳过程中后产生的较白的奶。

何谓“母乳喂养”?(母亲用乳汁喂哺自己的孩子)

母乳喂养到底有哪些好处呢?

㈠、可提供婴儿不同时期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素母乳最营养:是婴儿最合理天然食物的来源。促进婴儿生长发育:母乳所含营养素如乳糖(乳化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碳物质、维生素、水,最适宜宝宝消化、吸收。

一、对宝宝(子代)的好处:

㈡、提供生命最早期的免疫物质,增强抗感染性疾病母乳中含有丰富的抗体、免疫活性等物质,可增加婴儿抗感染能力。

初乳与过渡乳中含有较高的分泌型免疫蛋白(SIgA)等,能增强呼吸道、胃肠道抵抗力。这也是世界卫生组织积极提倡母乳喂养的重要原因。预防感染1、母亲被感染2、乳母体内白细胞,产生抗体保护乳母3、某些白细胞进入乳房并在该处产生抗体4、母体感染产生的抗体分泌进入乳汁保护婴儿→←←↗

母乳中所含的生长因子、胃动素、胃泌素、乳糖、双歧因子 促进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等益生菌在肠道的生长存。㈢.促进宝宝胃肠道的发育,提高对母乳营养素的消化、吸收、利用。母乳中所含的消化酶、乳糖酶、脂肪酶促进消化、吸收

㈣、促进宝宝神经系统发育母乳中的必需营养素:如牛黄酸、DHA宝宝脑神经发育重要物质。母乳喂养能促进婴儿嗅觉、味觉、温度觉、听觉、视觉、触觉的发育。

㈤、减少成年后患代谢性疾病几率母乳喂养儿生后1~2年生长发育正常成年后患代谢性疾病如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的几率明显下降.㈥、紧急状态下的母乳喂养是一种挽救生命的措施,也是对婴儿最好保护。

1、母乳是0-6个月婴儿最合理的“营养配餐”,能提供6个月内婴儿所需的全部营养;2、母乳中含有丰富的抗感染物质,纯母乳喂养的婴儿发生腹泻、呼吸道及皮肤感染的几率少;3、母乳中还含有婴儿大脑发育所必须的各种氨基酸;4、母亲在哺乳过程中的声音、拥抱和肌肤的接触能刺激婴儿的大脑反射,促进婴儿早期智力发展,有利于促进心理发育与外界适应能力的提高。纯母乳喂养的重要性:

㈠、增进母子间情感。母乳喂养有助于母婴结合,即产生一种密切并充满爱心的联系。二、对乳母的好处:

泌乳素反射

血液中的泌乳素婴儿吮吸来自乳头的神经冲动

泌乳素夜间分泌较多抑制排卵

血液中的泌乳素<有利于泌乳细胞分泌乳汁抑制卵巢排卵自然避孕。㈡、促进乳汁分泌暨生育调节。

催产素反射使子宫收缩

来自乳头的神经冲动血液中的催产素婴儿吮吸

㈢、促进母亲康复血液中的催产素<促进子宫的复原,防止产后出血。可使乳腺肌细胞收縮,有利乳汁排出。乳房解剖示意图(缩宫素促使肌细胞收缩)肌细胞泌乳细胞(催乳素使泌乳细胞分泌乳汁)小导管大导管乳头乳窦蒙哥马利腺

腺泡支持组织和脂肪

㈣、母乳喂养可减少乳母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几率。㈤、有助于降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风险。

三、对家庭及社会均有益

更重要的是还有利于提高全社会的人口素质,有利于社会和谐。减少家庭不必要的开支,减轻家庭其他成员的劳动,有利于家庭和睦。母乳温度及泌乳速度适宜,新鲜无细菌污染,直接喂哺简便、省时省力,十分经济。

四、对人类远期健康质量有好处

“人类疾病与健康起源”研究:母乳喂养可减少乳儿(生后1~2年)生长发育迟缓及加速,有利于成年期代谢性疾病的预防。许多成年疾病,特别是影响健康与寿命的疾病,如肥胖、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与胎儿宫内营养、乳儿期喂养方式生后1~2年追赶生长速度及第二脂肪存积(青春前期)密切相关。

腹泻及呼吸道感染较多营养不良、维生素A缺乏易过敏及乳汁不耐受体重超重智力测验评分较低干扰婴母感情结合患某些慢性疾病的危险增加>可能死亡对宝宝的危害{人工喂养的缺陷

干扰母婴感情结合增加患贫血、卵巢癌、乳腺癌的危险可能很快再次受孕对母亲的危害增加家庭负担{

不向母亲提供免费配方奶粉的原因有哪些?①《守则》和国家法律法规所禁止;②不利于母乳喂养;③会鼓励混合喂养;④使母亲认为医院同意使用配方奶粉供应;⑤使得配方奶粉会加重母乳喂养困难;⑥样品用完后母亲不能得到充足的配方奶粉供应。帮助母亲在产后1小时内开始母乳喂养。

皮肤早接触、早吸吮:新生儿出生后,尽早于30分钟内将生儿裸体抱放在母亲(产妇)胸前,帮助新生儿含吮到乳头的过程。

支持母乳喂养的措施皮肤早接触、早吸吮的操作方法:

自然产:

凡无母乳喂养禁忌症的新生儿于出生后的30分钟内,经清理呼吸道,揩干头面部和躯干羊水、血迹,断脐后即将新生儿裸体抱放在母亲(产妇)胸前,让新生儿的嘴靠近乳头,待其产生觅食反射后帮助含吮到乳头,全过程不少于30分钟。

皮肤早接触、早吸吮的操作方法:

剖宫产:

产科病区:凡无母乳喂养禁忌症的剖宫产儿,待产妇回母婴室后,有答反应的即帮助母婴部分皮肤早接触和早吸吮。时间不少于30分钟。

手术室:剖宫产儿娩出并经常规处置后,将宝宝脸面与其母脸面亲贴;

早开奶的重要性:

婴儿出生后一小时内母亲开始给宝宝哺乳,不仅可刺激母亲乳汁及早的分泌,增强子宫收缩,促进胎盘排出,还能使宝宝获得免疫物质极高的初乳,增强抵抗疾病的能力。母亲和婴儿皮肤接触的重要性:①给婴儿保暖;②促进母子关系;③母乳喂养的良好开端;④规律心跳和呼吸;⑤使婴儿∕母亲平静;⑥鼓励母乳喂养;⑦按需哺乳.实行母婴同室

母婴同室:让母亲和婴儿一天24小时同处一室。重要性:①母亲学会观察喂养征象;②能做到按需喂哺;③母亲学会如何安慰婴儿,使母婴有安全感;④婴儿学会识别母亲,有利于建立母爱情感和母婴结合;⑤婴儿睡得更好⑥可减少婴儿感染。

鼓励按需喂哺

什么是按需喂哺:每当婴儿啼哭(表示他饿了)或母亲的奶胀(表示要喂奶了)就喂奶,不限时,不限量。按需喂哺的重要性:①可满足母婴双方母乳喂养的生理需求;②保持有足够的乳汁分泌;③婴儿体重增长快;④易于建立母乳喂养,母亲很少出现乳房肿胀等问题。

如何识别婴儿饥饿的征象?①婴儿张开嘴(寻找乳房);②发出吸吮动作或响声(咂嘴唇、伸舌头);③吃手;④快速动眼或甚至闭着双眼;⑤转头或…;⑥烦躁,或哭闹。

如何识别婴儿吃好奶的征象?①;哺乳前乳母有乳房充满感,哺乳时有下乳感,哺乳后乳房松软。②孩子慢而深的吸吮及吞咽(吃到母乳重要征象);③婴儿自己放开乳头看上去满足而有睡意;④婴儿停止吸吮,却仍含着乳头不松,可试着轻揉其耳垂或额头,若继续吸吮表明还要吃,若仍有睡意。

1、喂乳次数:

⑴.出生头1—2月婴儿每天喂乳8—12次

⑵.

3个月的婴儿,24小时内哺乳次数至少不少于8次。(婴儿吃奶时尚可听见吞咽声)

2、排泄情况:每天可换及婴儿尿布6块或更多湿尿布。有少量多次或大量一次质软大便。如何判断母乳量是否足够?3、睡眠:婴儿睡得很安详,常在吸吮

中入睡,直至自发放弃乳头。

4、体重:每月增重<600克,出生两周后,体重低于出生体重,说明母乳量不足。5、神情:可见婴儿眼睛明亮,反应灵敏。

不给母乳喂养的婴儿喂配方奶粉的重要性①婴儿的饥饿感虽得到了满足,然而对母乳的渴求感反而降低;②婴儿对乳房的吸吮和刺激减少,使乳汁分泌也相应减少;③母亲易发生母乳喂养困难,如乳房肿胀、乳汁不足等;④削弱母亲对母乳喂养的信心;⑤婴儿易发生感染如腹泻等。

不给母乳喂养的婴儿使用奶瓶和人工奶头

理由:这是因为橡皮奶头较长,出奶孔大,瓶中的乳汁容易流出,故吸吮方便。而母亲的乳头较短而大,加之头几天泌乳量有限,新生儿一旦习惯橡皮奶头后,将对吸吮母乳必须花劳动不感兴趣,进而拒绝吃母乳。①婴儿习惯用带橡皮奶头的奶瓶喂养,就会导致乳房含接困难(乳头错觉),而拒绝吃母乳;②婴儿对乳房的吸吮和刺激少了,使建立母乳喂养更困难;③母亲会因失去信心而停止母乳喂养。重要性:

婴儿发育到6个月时,母奶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矿物质的含量逐渐减少,不能满足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若不添加辅食,则易导致婴儿营养缺乏,体重减轻及容易感染疾病等。因此,宝宝从6个月起必须逐步由完全母乳喂养过渡到以母乳为主、辅食为副的喂养方式。现在不主张完全断奶,只要母乳充足,宝宝爱吃,就可尽情地延长哺喂宝宝到二岁,只是随着宝宝月龄的增长,要逐步添加辅食的品种及数量。断奶新概念喂哺技巧常用的几种喂奶体位正确的哺乳姿势帮助婴儿含接婴儿正确的含接姿势母亲正确托乳房的姿势哺乳期的乳房保健挤奶坐位坐椅侧卧位环抱式

母亲正确托乳房的姿势

将大拇指与其它四指分开;示指至小指四指并拢、并紧贴在乳房下的胸壁上,用示指托住乳房的底部;用大拇指轻压乳房的上部,以免堵住婴儿鼻孔而影响呼吸;托乳房的手不要离乳头太近,以免影响婴儿的含接。正确的哺乳姿势

婴儿头与身体成一直线;婴儿的身体面对并贴近母亲身体;

母亲抱紧婴儿,使婴儿的头和颈得到支撑;(刚出生的孩子则应托着他的臂部)婴儿的脸朝向乳房。帮助婴儿含接

顺势将乳头和大部分乳晕送入婴儿口腔。母亲用乳头触碰刺激婴儿的嘴唇;待婴儿产生觅食反射张大嘴时;

婴儿正确的含接姿势婴儿的嘴张的很大,下唇向外伸。能看到婴儿慢而深的吸吮动作和听到吞咽的声音。婴儿的双面颊饱满。婴儿的下巴紧贴乳房;婴儿口下露出的乳晕比口上多;正确的含接姿势

不正确的含接姿势

每次喂哺前需常规清洁双手。

切忌用肥皂或酒精之类物品,以免引起局部皮肤干燥、皲裂;如需要可用温揩奶巾清洁乳头和乳晕。不必常规的清洁乳头.哺乳期的乳房保健

喂哺时,乳母掌握正确的喂哺技巧,以使婴儿有效吸吮。哺乳前柔和地按摩乳房,有利于刺激排乳反射。每次哺乳,应左右乳房交替着喂。先喂一侧,再喂另一侧;如另一侧未哺完,待下次喂哺时先喂。乳糖蛋白质脂肪前奶乳糖脂肪后奶蛋白质

哺乳结束时,不要强行用力拉出乳头,易引起局部疼痛或皮损。

每次喂完奶后:

常规挤一至二滴乳汁均匀地涂在乳头与乳晕上,可预防乳头皲裂或感染。

哺乳期间乳母应配戴合适的棉质胸罩,以起支托乳房和改善乳房血液循环的作用。×(以前胸开扣为宜)挤奶1、缓解奶胀或解除乳腺管堵塞及乳汁淤积;2、喂养低体重儿(不会吸吮)或病婴(吸吮力差);3、在母亲或婴儿生病时,需保持泌乳;4、在母亲因工作或外出时,留母乳给婴儿;5、防止乳头及乳晕干燥、皲裂。目的:

*挤奶前的准备

1、乳母喝一杯热饮料,如“果珍”汤饮等;2、乳母把双手彻底清洗干净;3、先用温热水清洁双乳,然后再温热敷双侧乳房3-5分钟;4、按摩后背

*挤奶的体位姿势

1、乳母坐或站着均可,以她自己感到舒适为准;2、乳母的身体略向前倾,将大口径的、清洁的盛奶容器靠近乳房;3、乳母用手将乳房托起,乳头对着容器的开口。

挤奶的操作手法

1、将拇指和示指分别放在乳房的上下方,距乳头根部2公分的乳晕上.

2、将拇指与示指先向胸壁方向(内侧)轻轻下压,压力应作用在拇指与示指间乳晕下方的乳窦上,然后向外有节奏挤压放松。放松时,手不应离开皮肤。如此数次,重复进行。

3、以逆时针的顺序沿着乳头,依次按照同样挤奶的手法,将乳晕下方乳窦内的乳汁挤出。挤奶操作时应注意的护理问题

1.挤奶应让母亲自己做,不应让他人代劳。只是在示教时方可轻轻触摸其乳房,(事先应征得同意),动作要轻柔。2.操作不应引起疼痛。否则说明操作方法不正确。3.挤奶时,不要挤压乳头,因为乳汁是储存于乳晕下方的乳窦内,故挤乳头是无用的。4.一侧乳房至少挤压3~5分钟,待乳汁少了,就可挤另一侧乳房。如此反复交替进行,双手可交换使用,以免疲劳。5.由于分娩后的头几天,泌乳量有限,因此一次持续挤奶的时间以15~30分钟为宜。

①向医院寻求帮助;②向卫生专业人员寻求帮助;③打帮助热线电话;④向母亲支持组织或同伴产妇咨询寻求帮助;⑤向社区服务寻求帮助。母亲回家后遇到婴儿喂养问题,如何寻求帮助?

教会∕掌握母乳喂养有关知识与喂哺技巧、挤奶手法等,就一定能促进∕使得母亲顺利成功母乳喂养。

小结

“母乳”不仅是婴儿不可或缺的物质营养,更是一种精神营养。经过母亲哺乳的全过程,将对宝宝一生的心理产生重要影响。

“母乳”最营养,是婴儿最合理的天然营养来源,应大力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坚持给婴儿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有利于母婴身心健康。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生活愉快!祝各位朋友:谢谢介绍协调控制系统CCS协调控制系统的定义概括地说就是把锅炉和汽轮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控制,共同适应电网对负荷的需求,并能保证机组本身安全运行的一种策略。协调控制系统是一种总称,包括单元机组的主控系统和子控系统。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有关名称

协调控制系统CCS名称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CCS又称为MCS系统:模拟量控制系统

MCS(modulatingcontrolsystem)

单元机组的MCS系统包括机组负荷主控系统及子系统。但是,习惯上说CCS往往狭义的,是指的MCS系统中的主控系统部分。协调控制系统概述MCS(CCS)主控系统子控制系统负荷指令管理(LMCC)机炉主控回路负荷指令运算锅炉子控制系统汽机子控制系统给水控制燃烧控制汽温控制DEH辅机子控制系统除氧器水位压力控制、高低加水位控制等负荷指令处理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及术语被控对象――被控制的生产过程或设备,也称为调节对象或简称对象。例如汽包水位控制系统中的汽包。被控量――控制系统所要控制的参数,又称为被调量,例如汽包水位。设定值――被控量所要达到或保持的数值。例如汽包水位定值。扰动量――破坏被控量与设定值相一致的一切作用,例如汽包水位控制系统中的蒸汽流量、给水量。调节器――用于自动控制系统中的控制装置、或具有相似作用的软件。例如P、PI、PID调节器。控制指令――或称调节指令。一般是调节器的输出信号,也可是运行人员手动给出的控制信号,该信号被送往执行机构。执行机构――接受控制指令、对被控对象施加作用的机构。也称为执行元件、执行器。例如,机械执行机构、电动执行机构、液压执行机构。控制机构――其动作可以改变进入对象的质量或能量的装置,例如给水阀门、空气挡板。协调控制系统概况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电网因用电结构变化,负荷峰谷差逐步加大,为保证电网安全经济运行,必须实施自动发电控制(AGC),即根据发电机组本身的调节能力及其在电网中的作用,分类进行控制,自动维持电网中发供电功率的平衡,从而保证电能质量。

自动发电控制需要由电网调度所对机组负荷实施遥控,整个单元机组与电网侧一起纳入AGC系统,AGC系统要求单元机组必须作为一个协调整体来实施控制。为此,必须提高电厂自动化水平,在保证机组主要运行参数在允许范围内变化的前提下,使机组的输出电功率尽快适电网负荷变化的需要。

AGC控制概述AGC系统称为自动发电控制系统,它完成电网侧与发电机组侧的自动控制,可称为大协调控制。而MCS(或CCS)系统称为单元机组的协调控制,它完成发电机组侧的自动控制,也可称为小协调控制。

AGC:automaticgenerationcontrol电网调度中心EMS()RTUDCS系统MCS系统微波通道DIDIAIDODOAOAGC请求AGC解除调度负荷指令(ADS)AGC投入协调控制方式机组实际功率单元机组电厂端EDC(经济调度控制)+ACE(区域控制偏差)=ADS指令AGC示意AGC系统主要组成电网调度中心的能量管理系统EMS电厂端的远方终端RTU和微波通道DCS系统的MCS控制系统维持系统频率在允许偏差范围内。维持互联电网净交换功率在预定值附近。按一定周期对全网发电功率在各机组间进行经济分配。

AGC完成的主要功能AGC系统投入的基本条件电厂单元机组的MCS系统必须在协调控制方式下运行各组成设备正常。电网调度中心的能量管理系统、微波通道、电厂端的远方终端RTU必须都在正常工作状态,并能从电网调度中心的能量管理系统的终端CRT上直接改变机炉协调控制系统中的调度负荷指令。接口通畅。机炉协调控制系统能直接接收到从能量管理系统下发的要求执行自动发电控制的“请求”和“解除”信号、调度负荷指令的模拟量信号(标准接口为4~20mA)。能量管理系统能接收到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反馈信号:协调控制方式信号和AGC已投入信号。AGC系统投入的基本条件

能量管理系统下达的“调度负荷指令”信号与电厂机组实际出力的绝对偏差必须控制在允许范围以内。就地控制和远方控制之间相互切换是双向无扰的。机组在协调控制方式下运行,负荷由运行人员设定称就地控制;接受调度负荷指令,直接由电网调度中心控制称远方控制。在就地控制时,调度负荷指令自动跟踪机组实发功率;在远方控制时,协调控制系统的手动负荷设定器的输出负荷指令自动跟踪调度负荷指令。就单元机组自身看,对单元机组实施控制时,由于锅炉与汽机的动态特性不同,锅炉的主汽压、汽机的进汽量、发电功率三者之间相互影响,为了能使单元机组能快速适应负荷的变化,必须对这三个量协同考虑,即实行协调控制。从而保证主汽压力在允许范围内变化的前提下,尽快适应电网负荷变化的需要。控制方式1、协调控制的基本原则及方案2、主要控制方式3、定压和滑压运行控制方式

原则:在保证机组安全运行(即汽压在允许范围内变化)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机组的蓄热能力。即在负荷变动时,通过汽轮机调门的适当动作,允许汽压有一定波动而释放或吸收部分蓄能,加快机组初期负荷的响应速度。与此同时,加强对锅炉侧燃烧率(及相应的给水流量)的调节,及时恢复蓄能,使锅炉蒸发量保持与机组负荷一致。控制方式

方案:

协调控制的基本方案是一个以前馈—反馈控制为主的多变量协调控制方案。其中,反馈控制是协调控制的基础,通过它来确保机组内、外两个能量供求平衡关系,以及实现各种协调控制方式的选择切换。前馈控制主要是为了补偿机组的动态迟延,加快负荷响应,同时为了保证有关运行参数的稳态值与指令一致。控制方式机炉分别控制方式机炉协调控制方式控制方式

1、锅炉跟随方式(BF-BOILERFOLLOW)2、汽机跟随方式(TF-TURBINEFOLLOW)

3、手动方式控制方式锅炉跟随和汽轮机跟随方式的主要优缺点比较控制方式

手动方式又称基础控制方式。此时,锅炉和汽机负荷都由操作员手动控制。控制方式

锅炉跟随和汽轮机跟随方式在输出电功率和汽压的控制性能方面存在顾此失彼的问题。为此,必须采用机炉协调控制方式。常见的机炉协调控制方式有三种方案:以锅炉跟随为基础的协调控制方式、以汽轮机跟随为基础的协调控制方式和综合型协调控制方式。

基本方式(BASE):锅炉主控制器、汽机主控制器均在手动状态,由汽机DEH控制机组功率,锅炉控制主汽压力。机组在任何状态下均可采用基本方式运行。

汽机跟随方式(TF):锅炉主控制器处于手动状态,控制机组功率,汽机主控制器投入自动,维持主汽压力。锅炉跟随方式(BF):锅炉主控制器投入自动,维持主汽压力;汽机主控制器处于手动状态,DEH以负荷控制方式或负荷调节方式控制机组负荷。

机炉协调方式(COORD):锅炉主控制器和汽机主控制器同时投入自动,锅炉和汽机同时响应负荷指令,并以一种预置的方式去协调机、炉运行,使机组负荷和主汽压力均得到良好的控制。切换条件控制效果分析锅炉跟随控制方式、汽轮机跟随控制方式和协调控制方式通常是可供单元机组控制系统选择切换的三种基本控制方式。一般说来,协调控制方式的控制效果介于锅炉跟随控制方式和汽轮机跟随控制方式之间,使输出电功率和主汽压的控制得到兼顾在正常运行条件下,经常采用协调控制方式,其他控制方式一般起辅助作用或备用。控制方式控制方式

根据主蒸汽压力给定值的不同,单元机组有定压与滑压两种运行方式。它们的协调控制方案有所区别,但协调控制的基本原则是相同的。主控系统优点:工况稳定,负荷响应快,允许较大的变负荷率,控制系统简单缺点:节流损失大主控系统滑压运行:机组运行中主汽压给定值随负荷而变。优点:(1)节流损失小;(2)汽轮机可保持较高的内效率;(3)降低了汽轮机的热应力和热变形;(4)减少了给泵的功耗缺点:滑压运行时汽包内外壁温差大,运行时的变负荷速率较低,控制系统较复杂主控系统

最大/最小允许负荷限制(MAX/MIN)

负荷快速返回(RunBack—RB)负荷指令限制回路按照功能划分大致上可以分为

负荷快速切断(FastCutBack—FCB)

负荷闭锁增/减(BlockIncrease/Decrease)

负荷迫升/迫降(RUNUP/DOWN——RU/RD)I类故障:跳闸或切除(来源明确,根据切投状况直接确定)II类故障:设备工作异常(无法直接确定,根据运行参数的偏差间接确定)最大最小负荷限制(是最基本的负荷限制,与主辅机的故障无关)负荷返回(RB)(适用于一类故障,辅机故障处理)负荷指令闭锁增减(BI/BD)(适用于二类故障处理)负荷迫升迫降(RU/RD)(适用于二类故障处理)负荷快速切断(FCB)(适用于一类故障,主设备故障处理)单元机组主辅机故障类型单元机组负荷指令限制主控系统主辅设备不同,故障类型不同,采用的限制方法不同主控系统最大/最小允许负荷限制回路(MAX/MIN)保证机组的实际负荷指令不超越机组的最大和最小允许负荷值。主控系统负荷快速返回(RunBack

即RB)根据主要辅机的切投状况,在线地识别与计算出机组的最大可能出力值。若实际负荷指令大于最大可能出力值,则发生负荷快速返回,将实际负荷指令降至最大可能出力值,同时规定机组的负荷返回速率。主控系统(1)最大可能出力值的在线识别与计算机组的最大可能出力值与主要辅机的切投状况直接有关。机组的最大可能出力可由投入运行的主要输机的台数确定。对于某一种辅机,每台都有一个对应机组容量的负荷百分数。根据共同运行的台数,将它们的负荷百分数相加,即可确定该种辅机所能承担的最大可能出力。T050%送风机A在运行T050%送风机B在运行+送风机所能承担的最大可能出力送风机所能承担的最大可能出力Δ机组负荷指令H/送风机RB-+主控系统(2)负荷返回速率的规定当机组发生负荷快速返回时,为了保证机组在此过程种能够安全、稳定地继续运行,必须对最大可能出力值的变化速度进行限制。每种设备对应一种RB速率,当发生几种设备RB时,比较取最大者为最终减负荷速率,将机组负荷指令减下来,直到新的负荷指令等于或小于单台辅机的承受能力。在非协调方式下,发生RB条件虽不能减机组负荷指令,但可以发出类似RB的信号给FSSS,以便切除若干层给煤机。主控系统<V≯目标负荷(经负荷最大/最小限制)机组最大可能出力实际负荷指令NO下降速率TRB速率上升速率T正常变负荷速率正常变负荷速率主控系统负荷快速切断回路(FASTCUTBACK—FCB)当主机(汽轮发电机)发生跳闸时,快速切断负荷指令,维持机组继续运行。FCB处理单元机组主设备跳闸故障时的负荷限制,单元机组主设备跳闸故障可发生在炉、机、电及电网侧,FCB限制的是发电机前后的主设备出现跳闸故障时的负荷,分两种情况:一、电网侧跳闸,发电机解列,单元机组维持厂用电运行二、发电机侧跳闸,汽机停运,炉维持最小负荷运行,启动旁路,维持汽压,准备重新带负荷。FCB的限制回路实现结合在RB回路中考虑由于实际中,FCB时降负荷过大,所以这种负荷限制功能很难实现,一般就由FSSS系统当作保护来处理。主控系统主控系统负荷闭锁增/减回路(BlockINC/DEC)对主要运行参数的偏差大小和方向进行监视。如果其中任何一个超出规定限值,则根据偏差的方向,对实际负荷指令实施增或减方向的闭锁,以防止故障危害的进一步扩大,直至偏差回到规定限值内才解除闭锁。主控系统第一类故障和第二类故障第一类故障:设备跳闸或切除,可直接识别第二类故障:设备工作异常,无法直接识别运行参数监视主控系统机组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一些不明原因可能造成执行机构工作到极限状态,如燃烧器喷嘴堵塞、风机挡板卡涩、给水调节机构故障等,这类故障属设备工作异常情况,即II类故障。具体处理时,由于造成这类故障的因素不能直接识别,但一般这类故障会造成参数的偏差增大(主要为燃料量、送风量、给水流量),通过对参数的偏差进行监视来对实际目标负荷指令实施增或减方向的闭锁(当定值减实际值偏差变大越限时,为防止实际值进一步变小,使偏差进一步变大越限,实施增闭锁。反之则实施减闭锁。因为机组负荷减小,运行参数增加。),以防止故障危害的进一步扩大,直至偏差回到规定值时解除闭锁闭锁逻辑由参数偏差来产生¨

燃料量为最大值¨

送风机指令为最大值¨

送风机送风量比极限值高一个预定值¨

引风机指令为最大值¨

给水流量比设定值小一个预定值¨

给水指令在最大¨

汽机调门位置在最大¨

机组指令比实发功率大一定值¨

机前压力比设定值低一定值(暂定1MPa)¨

燃料量比设定值低一定值¨

风量比设定值低一定值¨

炉膛压力比设定值低一定值¨

炉膛压力比设定值高一定值¨

机组指令达上限幅在下列情况下机组负荷指令闭锁增:在下列情况下机组负荷指令闭锁减:¨

燃料量在最低点¨

两台电泵的指令都在最低点¨

机前压力比设定值高一定值(暂定0.5MPa)¨

实发MW比机组指令高一定值¨

燃料量比设定值高一定值¨

给水流量比设定值高一定值¨

炉膛压力比设定值高一定值¨

炉膛压力比设定值低一定值¨

风量在最低点¨

机组负荷指令达低限幅

¨

两台送风机的指令都在最低点¨

汽机调门开度在最低点¨

引风机指令在最低点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机组运行值班员可通过CRT上的GO/HOLD按钮的操作,强制使机组处于负荷保持状态。当按下HOLD时,同时发生闭锁增和闭锁减。

主控系统除氧器水位控制简介如图所示,凝水经过凝结水泵升压,送往轴封加热器,在轴封加热器的出口,有一个流量元件,用于测量凝结水流量,此后,再经过除氧器水位控制阀送往8、7、6、5号低加,进入除氧器。在除氧器水位控制阀旁有一个旁路阀,由SCS控制,这是一可中间停的电动门,用于在凝结水量不够时,协助除氧器水位控制阀向除氧器补水。除氧器贮水箱中的水由给水泵升压,成为给水,送往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