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1-2023北京重点校初三(上)期末历史汇编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章节综合一、选择题1.(2023秋·北京通州·九年级统考期末)以下图文材料说明(
)2003年,南京龙江船厂遗址中出土了全长超过11米的明代巨型舵杆。明代马欢所著的《瀛涯胜览》一书中记载,郑和宝船“大者长四十四丈四尺、阔一十八丈;中者长三十七丈,阔一十五丈。”①文献资料的记载都真实可信
②考古发现可以证实文献记载③郑和下西洋主要为发展贸易
④明代已具有先进的造船技术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④2.(2023秋·北京通州·九年级统考期末)某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史时,将所学内容进行归类,①处可填(
)文学《将进酒》《满江红》《窦娥冤》《红楼梦》农业《齐民要术》《天工开物》①医学《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本草纲目》建筑敦煌莫高窟、长城、故宫A.《西游记》 B.《牡丹亭》 C.《农政全书》 D.《史记》3.(2023秋·北京通州·九年级统考期末)清康熙、乾隆年间,曾在承德避暑山庄外建了12座大型寺庙,这些庙宇融合了汉、藏、满、回等民族的建筑风格,其中“普陀宗乘之庙”的匾额是由乾隆帝用满、汉、蒙、藏四种文字题写的。这段材料表明了清朝(
)A.东南边疆的巩固 B.文化专制政策的推行 C.经济的恢复发展 D.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4.(2023秋·北京西城·九年级统考期末)明朝时废除丞相制度,清朝设立军机处,它们共同反映了(
)A.君主专制不断地加强 B.“闭关锁国”政策实施C.历代王朝做法的沿袭 D.对边疆地区管辖的加强5.(2023秋·北京西城·九年级统考期末)中医药经典是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从经典中挖掘疫病防治的宝贵经验,可以对当前病毒的应对提供参考。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就编写了这样一部经典巨著。这部巨著是(
)A.《资治通鉴》 B.《医学集成》 C.《本草纲目》 D.《天工开物》6.(2023秋·北京西城·九年级统考期末)《盛世滋生图》生动地反映了清朝时期苏州城内外的市井风情,见证了南方城市的特点。这一时期苏州得以发展的原因有(
)①商品经济发展带动市镇繁荣②开始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③对外贸易发达促进财富增加④先进手工业生产技术的推动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7.(2023秋·北京西城·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图是《中国航海日》纪念邮票。每年的7月11号为“中国航海日”,是为纪念六百多年前的这一天,中国船队从刘家港出发,驶向大海,揭开了整个人类大航海的序幕。“中国航海日”纪念的历史事件是(
)A.张骞出西域 B.卫温到达夷洲 C.鉴真东渡 D.郑和下西洋8.(2022秋·北京西城·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图是《明朝北京城平面图》。明朝北京城的设计布局体现了明朝的政治、文化等社会特征,有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这体现出明朝的政治特征是A.郡县制的实行 B.科举制的完善C.商品经济的发展 D.君主专制的加强9.(2022秋·北京西城·九年级统考期末)1662年,被荷兰殖民者占据了38年的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戚继光抗击倭寇战争 B.郑成功收复台湾C.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D.雅克萨之战10.(2022秋·北京朝阳·九年级统考期末)中国古代文明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以下关联正确的是(
)序号中国古代史事影响①鉴真东渡向日本传播了唐朝文化②指南针的发明和使用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③火药广泛应用于军事对欧洲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影响,推动了社会变革④郑和下西洋各大洲往来日益密切,世界连为一个整体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1.(2022秋·北京丰台·九年级统考期末)以下一组书籍共同见证了中国古代史上(
)A.书法艺术的繁荣 B.人口的增加 C.建筑的成就 D.科技的发展12.(2022秋·北京丰台·九年级统考期末)下表反映了清朝中国农业发展的状况。促成这一状况出现的因素有(
)年份耕地面积(百万公顷)粮食总产量(千吨)165040.035055175060.074100182073.7108585①兼并战争不断
②推行垦荒政策
③重视兴修水利
④推广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13.(2022秋·北京海淀·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地图中呈现了古代的军事防御建筑。据介绍,该建筑多用砖石砌成,是为了防御蒙贵族南扰而建造。据此判断该建筑修建的时期是(
)A.秦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14.(2022秋·北京海淀·九年级统考期末)《典籍里的中国》聚焦中华优秀文化典籍,讲述了典籍里蕴含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以下典籍按历史时序排序正确的是(
)①《本草纲目》
②《齐民要术》
③《史记》
④《论语》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④②① D.④③②①15.(2022秋·北京海淀·九年级统考期末)有学者在分析中国古代某帝王时写道:“他知道丞相在士大夫意识当中的崇高,废掉丞相制度不仅将权力紧紧地握到了自己的手中,还消灭了士大夫们的精神领袖,摧毁了他们的君臣共治幻想。”这里的“他”指的是(
)A.唐玄宗李隆基 B.宋太祖赵匡胤 C.元世祖忽必烈 D.明太祖朱元璋16.(2022秋·北京海淀·九年级统考期末)以下是中国古代某位帝王年谱(部分)。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1667年1684年1685—1686年1690—1696年1713年亲政设置台湾府下令进攻盘踞在雅克萨的俄军三征准噶尔部册封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A.该年谱采用年号纪年法 B.康熙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C.该帝王16世纪初亲政 D.乾隆加强了对新疆地区的管理17.(2022秋·北京海淀·九年级统考期末)下侧笔记所列史实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①西汉时期设置西域都护府②唐朝时期设置安西都护府③元朝时期设置宣政院④清朝前期设置台湾府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B.官员选拔制度的强化C.自然科学技术不断创新 D.交通管理制度的完善18.(2022秋·北京海淀·九年级统考期末)分类整理历史知识是重要的学习方法。以下分类整理中的①处应填写(
)类别中国古代人物第一类宋太祖、明成祖、康熙帝第二类张骞、玄奘、郑和第三类张仲景、华佗、①A.李世民 B.李清照 C.李时珍 D.李自成19.(2022秋·北京海淀·九年级统考期末)如图为首都博物馆所藏元代景德镇生产的白釉多穆壶。“多穆”为藏语音译,意为盛酥油的桶。多穆壶则是在酥油桶造型之上,于口沿加僧帽状边,又添把手和壶嘴而成的壶形。此文物可以用来说明元朝时期(
)A.农业生产技术不断进步 B.瓷器设计吸收多元文化C.市民都市生活丰富多彩 D.边疆地区得到有效治理20.(2022秋·北京海淀·九年级统考期末)1652年,顺治皇帝下令在京城之北建造西黄寺,供五世达赖喇嘛居住。此后,西黄寺成为历代达赖喇嘛入京朝觐的驻地。以上做法加强了中央政府与某边疆地区的联系。这一地区是()A.西藏 B.台湾 C.新疆 D.云南21.(2021秋·北京平谷·九年级统考期末)浙江省有一处纪念馆,其前廊柱上有楹联两副:“名播千秋昭典籍,身经百战著勋功”;“荡彼倭夷靖海宇,保吾黎庶泽椒江”。从中可知该馆纪念的历史人物是A.郑和 B.郑成功 C.李自成 D.戚继光22.(2021秋·北京平谷·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选项中,最能反映明朝中后期中央行政机构的示意图是A. B. C. D.23.(2021秋·北京平谷·九年级统考期末)下面所列史实共同反映了清政府重视A.民族自治 B.对外贸易 C.边疆治理 D.文化交流二、论述题24.(2022秋·北京朝阳·九年级统考期末)明清时期的社会经济材料一
明代和清代前期,玉米和番薯从国外引进并推广。玉米比较耐旱、适应性强,使得大量山地、旱地、贫瘠之地得到开发和利用。番薯的亩产虽因地区不同而有差异,但要比稻、麦高的多。中国历代粮食平均亩产量(部分)朝代秦汉唐宋明清朝中期亩产(斤)264334309346367年份1753年1766年1784年1812年人均耕地(亩)5.314.983.532.91清朝中期人均耕地数量变化——摘编自《中国经济发展史》等(1)依据材料一,说明明清时期农业发展的表现及存在的问题。材料二
明中叶以来,传统城市的商业功能逐步增强。在商贸活动中出现晋商等商帮,经营范围包括粮食、食盐、绸缎、放贷和存款等。自清中期开始,清政府规定在对外贸易中,海上只有广州一口通商,陆上则在恰克图进行贸易,还对外商活动以及进出口货物的品种与数量进行限制。(注:恰克图是清代中俄边境重镇)——摘编自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等(2)依据材料二,概括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状况。材料三
1750—1860年世界制造业产量的相对份额(%)1750年1800年1830年1860年英国1.94.39.519.8中国32.833.329.819.7(注:制造业包括手工业)——整理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3)依据材料三,对比中、英两国制造业的发展趋势。综合以上三则材料,谈谈对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认识。三、综合题25.(2021秋·北京房山·九年级统考期末)人口变化关系国计民生。材料一(1)依据材料一,说出魏晋时期人口迁移的方向。结合所学,分析这一时期人口迁移产生的影响。材料二
唐代各地人口密度变化表(单位:人/平方公里)区域贞观十三年(639年)天宝元年(742年)关内4.1210.62河南4.1635.46河东6.0921.20河北5.7736.18淮南2.8716.81江南2.8915.65——费省《唐代人口地理》注:天宝:唐玄宗在位时期的第三个年号。三个年号分别为先天(712年8月-713年11月)、开元(713年12月-741年12月)和天宝(742年正月-756年7月)。(2)依据材料二,说出贞观十三年到天宝元年唐代各地人口密度的变化。结合所学,说出这两个时期出现了怎样的治世局面。材料三
西汉时期,我国南北方的人口分布很不均衡,人口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长江以南大多数地区人口稀少;唐朝安史之乱后,北方移民源源不断的注入,不仅使南方人口数量增加,而且增强了开发的动力;两宋时期,南方的人口无论是总数还是密度都超过了北方,而且两者之间的差距有拉大的趋势。——摘自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3)人口分布能够反映一个时代的经济状况,材料三中的现象反映出中国古代经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材料四(4)依据图1,说出清代人口数量的变化趋势。结合材料,分析这种趋势给清代社会带来的利与弊。26.(2021秋·北京平谷·九年级统考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蓟城自商、周以来就是地域政治中心,战国时更成天下名都。这里是北方的陆路交通枢纽,尤其是永济渠凿通后,从水路与江南相连,可转东南之粟到幽蓟。在地理位置上为中原北方门户,面平陆,负重山,南通江淮,北连朔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谁占有蓟城就意味着谁可以取得天下。——摘编自李淑兰《北京史稿》(1)依据材料一,概括蓟城地区后来成为都城的原因。材料二
①周武王灭商之后,封黄帝的后裔于蓟,都城在今天西城区广安门一带②西周燕都遗址位于房山区琉璃河镇,保留有西周时期的城垣和燕侯墓葬③金朝将都城迁至中都,在今北京西南修建了卢沟桥④元世祖任用汉族士人修建元大都,现元大都城垣遗址是当时北城墙的一部分⑤元朝时,京杭大运河的终点在今什刹海一带,那里店铺众多,各地商人云集⑥大栅栏有近600年的历史,汇聚了瑞蚨祥绸布店、张一元茶叶店、王麻子剪刀等上百家北京老字号⑦明成祖下令营建北京城,永乐十九年(1421年)正式迁都北京⑧清军入关后,顺治皇帝将都城从沈阳迁至北京,对紫禁城进行了大规模改建——整理自《北京文化遗产之旅》(2)从以下表格中任选一个与北京历史相关的主题,运用上表中的材料,说明该资料与主题的关系。主题序号说明示例:民族文化的交融③金朝是女真族建立的,定都中都后进一步接受中原地区文化,卢沟桥的修建是文化交融的例证④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重视汉族文化,任用汉族知识分子修建都城悠久的城市历史显赫的政治地位繁荣的商业城市材料三宫殿是皇帝居住并进行统治的地方,(汉)萧何说宫殿“非壮丽无以重威”,(唐)骆宾王诗“不睹皇居壮,安知一辈子尊”。古代宫殿中只有北京紫禁城宫殿保存下来。紫禁城始建于永乐四年(1406年),为南北长的矩形,四面各开一门,以南门为正门,中轴线穿过南北之门。紫禁城内有不下百所院落,每所院落中建筑都有主有从,以配殿衬托主殿。就全宫来说,无数不同规模的次要院落有秩序地组织起来,共同拱卫外朝、内廷的主院落和中轴线上的主殿。整座宫城正是以其建筑形象体现古代社会中的君臣、父子、夫妇的伦常关系和这种关系最顶端的君权、皇权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傅熹年《中国古代建筑概说》(3)依据材料三,概括紫禁城所体现的中国古代建筑之美,并说明其设计意图。材料四
打开中国地图,有两条雄踞在中华大地上的“人工巨龙”……一撇一捺,一刚一柔,交叉在北京,形成一个大大的“人”字,勤劳勇敢、奋斗进取成为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和生生不息的文化象征。——摘编自《追根溯源大运河,千年文化谱新篇》等(4)上图中的两条“人工巨龙”A、B分别代指什么?依据材料四说明这两项工程反映了中华民族哪些精神?
参考答案1.D【详解】根据材料“2003年,南京龙江船厂遗址中出土了全长超过11米的明代巨型舵杆。”“大者长四十四丈四尺、阔一十八丈;中者长三十七丈,阔一十五丈。”可知,“南京龙江船厂遗址中出土了全长超过11米的明代巨型舵杆”可以证实《瀛涯胜览》记载,也说明了明代已具有先进的造船技术,②④正确,D项正确;文献资料的记载并不一定都真实可信,郑和下西洋主要是为了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①③错误,排除ABC项。故选D项。2.C【详解】根据材料表格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农政全书》是明代徐光启创作的农书。徐光启大量引用古代农业文献,还试种甘薯等取得成功,根据自己的经验推广,并在书中加入此类独特研究成果。C项正确;《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排除A项;《牡丹亭》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创作的传奇(剧本),排除B项;《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排除D项。故选C项。3.D【详解】根据材料“清康熙、乾隆年间,曾在承德避暑山庄外建了12座大型寺庙,这些庙宇融合了汉、藏、满、回等民族的建筑风格,其中“普陀宗乘之庙”的匾额是由乾隆帝用满、汉、蒙、藏四种文字题写的”分析可知,材料反映清朝统治者尊重各民族宗教信仰,利用宗教缓和民族关系,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D项正确;材料不能反映东南边疆的巩固,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清朝统治者尊重各民族宗教信仰,不能体现文化专制政策的推行,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经济的恢复发展的内容,排除C项。故选D项。4.A【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废除了丞相,提升了六部职权,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加强了君主权力;清朝设立军机处便于皇帝独掌朝政,使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从而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因此,它们共同反映了君主专制不断地加强,A项正确;“闭关锁国”属于清朝实行的对外政策,与政治无关,排除B项;废除丞相制度,清朝设立军机处不属于沿袭历代王朝的做法,而是政治制度的革新,排除C项;废除丞相制度,设立军机处与边疆地区的管辖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5.C【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李时珍历时27年著药物学著作《本草纲目》。该书药物种类多,药方数量大,图文并茂,内容详细,总结全面,流传较广。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重要地位。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C项正确;《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写的史学著作,排除A项;《医学集成》是清代医家刘仕廉纂辑的综合性医书,排除B项;《天工开物》是明朝宋应星的著作,排除D项。故选C项。6.B【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清朝前期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而且已经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这些都推动了城市的繁荣,①④符合题意,B项正确;宋朝开始商业的发展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②不符合题意;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对外贸易并不发达,③不符合题意,排除含②③的ACD项。故选B项。7.D【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刘家港”是明朝郑和远航的出发地,“中国船队从刘家港出发,驶向大海”指的是从1405—1433年郑和船队先后七次下西洋。所以,“中国航海日”纪念的历史事件是郑和下西洋,D项正确;张骞出西域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基础,张骞出使西域不属于航海活动,排除A项;卫温到达夷洲是在230年,距今1700多年,与题干描述不符,排除B项;鉴真东渡属于唐朝时期的中日友好往来,不属于航海活动,排除C项。故选D项。8.D【详解】根据材料“《明朝北京城平面图》”可以看出宫城处于北京城的核心部位,宫城也叫紫禁城,是皇帝居住地,外围有皇城、内城、外城拱卫,同时一条中轴线贯穿南北,紫禁城处于中轴线上,宫城就突出地体现了明朝帝王宫殿的至尊,在政治特征上表现为君主专制的加强,D项正确;秦朝实行郡县制,排除A项;从北京城布局不能体现出科举制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排除BC项。故选D项。9.B【详解】明朝末期,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1662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被荷兰侵略者占据了38年的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故B项正确;戚继光抗倭即民族英雄戚继光抗击日本海盗骚扰的斗争,排除A项;1771年,土尔扈特部首领渥巴锡(阿玉奇汗之曾孙)为摆脱沙俄压迫,率领部众冲破沙俄重重截击,历经千辛万苦,胜利返回祖国,排除C项;雅克萨之战是沙俄侵略者妄图侵占中国黑龙江流域大片领土,中国军民被迫进行的一次反对侵略、收复失地的自卫战争,排除D项。故选B项。【点睛】10.A【详解】结合所学可知,鉴真东渡日本,他在日本传播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①正确;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指南针的发明和使用,指引了方向,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②正确;唐朝时,中国人已经发明了火药,唐朝末年,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中国发明的火药和火器传入欧洲后,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③正确;郑和下西洋,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尚未达到各大洲往来日益密切,④错误,正确的关联是①②③,A项正确;B项中有④郑和下西洋,各大洲往来日益密切,世界连为一个整体,错误,排除B项;C项中有④郑和下西洋,各大洲往来日益密切,世界连为一个整体,错误,排除C项;D项中有④郑和下西洋,各大洲往来日益密切,世界连为一个整体,错误,排除D项。故选A项。11.D【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齐民要术》是北朝贾思勰所著的农学著作,《本草纲目》是明朝李时珍编写的药物学著作,《天工开物》是明朝宋应星所著的科技著作,三部著作反映了不同领域的科技成就。所以,以上著作共同见证了中国古代史上的科技发展,D项正确;三部著作与书法、人口、建筑无关,排除ABC项。故选D项。12.C【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清朝中国农业得到发展,原因主要有推行垦荒政策,重视兴修水利,推广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②③④正确,C项正确;清朝是统一的封建王朝,没有兼并战争,且兼并战争不利于农业发展,排除①,排除ABD项。故选C项。13.C【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明朝建立以后,为了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先后18次修筑长城,形成了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总长万余里的明长城。明代长城以城墙为主体,由关隘、城台、烽火台等组成,沿线设立卫所,驻守军队,开展屯田,进行生产,并修建了相连的道路,形成一个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明长城多用砖石砌成,十分坚固。在长城修筑史上,明代修筑长城的规模最大,历时最久,布局更合理,技术更先进,设施更为完善,工程质量更为优异。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长城,主要是明代修筑的。C项正确;秦朝、唐朝、清朝均不符合史实与题意,排除ABD项。故选C项。14.D【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后来由其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此书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史记》是西汉司马迁所著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齐民要术》大约成书于北魏末年(公元533年-544年),是中国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学著作;《本草纲目》是本草著作,明代李时珍撰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至万历六年(1578年)。故而,按照以上著作成书时间的先后进行排序是《论语》→《史记》→《齐民要术》→《本草纲目》。即④③②①的排序符合题意,D项正确;①②③④、②③④①、③④②①的排序均不符合题意,排除ABC项。故选D项。15.D【详解】根据题干材料“他知道丞相在士大夫意识当中的崇高,废掉丞相制度不仅将权力紧紧地握到了自己的手中,还消灭了士大夫们的精神领袖,摧毁了他们的君臣共治幻想。”结合所学可知,废除丞相制度的是朱元璋,D项正确;唐玄宗李隆基、宋太祖赵匡胤、元世祖忽必烈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ABC项。故选D项。16.B【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该帝王是为清朝康熙帝,康熙帝在位时期,设置台湾府加强对台湾的管理;反击入侵的俄军,保卫东北边陲安宁;三征准噶尔部加强对西北地区管理;并册封西藏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这一系列措施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B项正确;该年谱采用的是公元纪年法,排除A项;康熙帝在康熙八年,即公元1669年亲政,此时是17世纪,排除C项;材料与乾隆皇帝(1711年-1799年)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17.A【详解】根据材料信息,不同朝代对少数民族,边疆地区设置机构,加强管理,反映中国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A项正确;材料信息没体现官员选拔制度的强化,自然科学技术不断创新,交通管理制度的完善,排除BCD项。故选A项。【点睛】18.C【详解】据所学知识,李时珍是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与张仲景和华佗是一类的人,C项正确;李世民是唐朝皇帝,排除A项;李清照是诗人,排除B项;李自成是明代后期领导起义推翻明朝,排除D项。故选C项。【点睛】19.B【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元代景德镇生产的白釉多穆壶的描述说明瓷器设计吸收多元文化,B项正确;元代景德镇生产的白釉多穆壶不能体现农业生产,市民都市生活,边疆地区的治理,排除ACD项。故选B项。【点睛】20.A【详解】根据材料信息,“1652年,顺治皇帝下令在京城之北建造西黄寺,供五世达赖喇嘛居住。”并结合知识可知,这个地区是西藏。清朝入关后,西藏地方传佛教格鲁派首领五世达赖喇嘛亲自入京朝贺。顺治帝隆重接见,1653年正式赐予他金册、金印和“达赖喇嘛”的称号,A项正确;台湾、新疆、云南与五世达赖喇嘛的说法不符,排除BCD项。故选A项。【点睛】21.D【详解】依据题干“荡彼倭夷靖海宇,保吾黎庶泽椒江”等信息可知该历史人物与抗倭斗争有关,结合所学知识,明朝时期抗倭名将戚继光基本平息东南沿海的倭患,保卫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领土完整,D正确;郑和是明朝著名航海家、外交家,曾7次下西洋,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地区的友好交往,A排除;郑成功在明清之际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B排除;李自成是明末农民起义领袖,率领起义军推翻明王朝统治,C排除。故选D。22.C【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太祖加强君权,政治上,改革行政机构,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故C正确;皇帝下面是中书门下、枢密院、三司,这是宋朝的中央行政系统,故A错误;皇帝下面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这是秦朝的中央行政系统,故B错误;皇帝下面是中书、门下、尚书,这是唐朝的中央行政系统,故D错误。综上故选C。23.C【详解】清朝设立台湾府是对东南沿海地区的管理,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康熙时,平定噶尔丹叛乱以及设置伊犁将军是对新疆地区的管理。设置驻藏大臣是对西藏地区的管理。材料的所列史实共同反映了清政府重视边疆地区的治理。C符合题意;民族自决不符合材料边疆管理的特点,排除A;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显然不符合材料的边疆管理特点。排除B和D;故选C。24.(1)发展:引进高产作物;土地得到进一步开发和利用;粮食亩产量增长。问题:人均耕地面积不断下降(人地矛盾突出)。(2)城市商业功能增强;出现经济实力雄厚的商帮(商帮活动地域广);清中期以后限制对外贸易等。(3)英国制造业所占份额逐渐增长,中国制造业所占份额逐渐下降,到1860年两国制造业所占份额接近。明清时期的经济发展达到了中国古代社会的高峰,但也存在着人地矛盾突出,对外贸易受到限制等问题。【详解】(1)由材料“明代和清代前期,玉米和番薯从国外引进并推广。玉米比较耐旱、适应性强,使得大量山地、旱地、贫瘠之地得到开发和利用。番薯的亩产虽因地区不同而有差异,但要比稻、麦高的多。”一并结合所学可知,明清时期人们把玉米和番薯从国外引进并推广,农民可以把以前为开垦的荒地也利用起来,土地得到进一步开放和利用,粮食平均亩产也增加了。新作物的引进增加了食物供给,由清朝中期人均耕地数量变化可知,人均耕地数量却在减少,迅速的人口增长为经济和社会埋下了隐患,农业生产跟不上人口增长的步伐,人均耕地面积不断下降,人地矛盾突出。(2)由材料二“明中叶以来,传统城市的商业功能逐步增强。在商贸活动中出现晋商等商帮,经营范围包括粮食、食盐、绸缎、放贷和存款等。自清中期开始,清政府规定在对外贸易中,海上只有广州一口通商,陆上则在恰克图进行贸易,还对外商活动以及进出口货物的品种与数量进行限制。”并结合所学可知,传统城市的商业功能逐步增强,商业市镇兴起;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实力雄厚,形成徽商、晋商、宁绍商人、闽商等大商帮,他们拥有雄厚的商业资本,在全国进行商业活动;清中期以后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3)由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可知,英国制造业所占份额逐渐增长,中国制造业所占份额逐渐下降,到1860年两国制造业所占份额接近。明清时期的经济发展达到了中国古代社会的高峰,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人地矛盾日趋突出,清朝中期以后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面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曾起到过一定的自卫作用,但是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25.(1)人口迁移的方向是南方或者东南方向。人口迁移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开发,为经济重心南移打下基础。(2)各地人口密度变大。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3)经济重心南移。(4)人口数量持续增多。利:人口数量增长,促进经济发展,国力增强。弊:人地矛盾逐渐突出;造成社会压力;影响经济的持续发展。【详解】(1)根据图片可知,魏晋时期,中原人口主要迁往南方和东南方;根据所学可知,中原人口南迁为江南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迁移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开发,为经济重心南移打下基础。(2)根据图表可知,贞观十三年,各地人口密度都很小,到了天宝元年,各地人口密度都增长了好几倍,人口密度变大。根据所学可知,贞观年间出现了贞观之治,唐玄宗在位时期创造了开元盛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读书的体会作文400字
- 仪器、设备维修申请单范本
- 大学的学习计划15篇
- 2023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3单元 9 短诗三首配套教学实录 新人教版
- 代理成本-详解
- 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 专题4 4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教学实录 新人教版选修3
- 趣味篮球活动方案9篇
- 公司的承诺书合集七篇
- 2024年版民办幼儿园经营管理承包合同版B版
- 前台年度工作总结5篇
- 陈州的励志故事
- 公司报价管理办法
- 试论在地理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 小学劳动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 《眼科常见疾病护理》
- 2023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提纲
- 乙肝五项操作规程(胶体金法)
- 15《石狮》(说课稿)- 2022-2023学年美术五年级上册 岭南版
- 医学课件-新生儿腹泻护理查房教学课件
- ROV的结构设计及关键技术研究的任务书
- 2022沪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含部分答案(三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