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模拟试题PAGEPAGE1大庆市2023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自然界中,细胞在结构和组成上具有统一性。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都具有生物膜系统B.细胞的直接能源物质一般是ATPC.细胞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是DNAD.细胞中蛋白质的加工都需要内质网〖答案〗B〖解析〗〖祥解〗1、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2、内质网可对蛋白质进行加工,也是脂质的合成车间。〖详析〗A、生物膜系统由细胞膜、核膜和各种细胞器膜等共同构成,原核细胞、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只有细胞膜,不存在生物膜系统,A错误;B、ATP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ATP与ADP进行相互转化并处于动态平衡中,保证能量的持续供应,B正确;C、细胞生物都以DNA为遗传物质,C错误;D、原核细胞中只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进行蛋白质的合成,无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进行蛋白质加工,D错误。故选B。2.下列化合物中最多含有C、H、O、N、P5种元素,不含有其他特殊化学元素的是()A.血红蛋白 B.叶绿素 C.核糖核酸 D.甲状腺激素〖答案〗C〖解析〗〖祥解〗化合物的元素组成:(1)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有C、H、O、N元素构成,有些还含有S等;(2)核酸的组成元素为C、H、O、N、P;(3)脂质的组成元素有C、H、O,有些还含有N、P;(4)糖类的组成元素为C、H、O。〖详析〗A、血红蛋白含有Fe这种特殊化学元素,A错误;B、叶绿素的特殊化学元素是Mg,B错误;C、核糖核酸只含有C、H、O、N、P5种元素,C正确;D、甲状腺激素的特殊化学元素是I,D错误。故选C。3.下图表示某化学反应在使用无机催化剂和酶催化条件下的能量变化过程。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曲线②表明催化化学反应的效率较低B.上述实验验证了酶的催化具有专一性的特点C.曲线①表示在酶催化条件下的能量变化D.a与b的差值说明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答案〗D〖解析〗〖祥解〗分析图示可知:曲线①表示无机催化剂条件下的能量变化,曲线②表示有酶催化条件下的能量变化。ac的差值表示无机催化剂所催化的反应所需的活化能,bc的差值表示酶所催化的反应所需的活化能。无机催化剂和酶的催化机理都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酶的降低反应活化能的程度更大,即与无机催化剂相比具有高效性。〖详析〗A、曲线②表示有酶催化条件下的能量变化,表明催化化学反应的效率较高,A错误;B、此过程揭示了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的原因是: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反应活化能的效果更显著,不能验证了酶的催化具有专一性的特点,B错误;C、曲线①表示无机催化剂条件下的能量变化,曲线②表示有酶催化条件下的能量变化,C错误;D、ac的差值表示无机催化剂所催化的反应所需的活化能,bc的差值表示酶所催化的反应所需的活化能,a与b的差值说明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D正确。故选D。4.“任何实验的价值和效用,取决于所使用材料对于实验目的的适合性。”下列实验材料的选择合适的是()A.用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B.用高等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分离线粒体等细胞器C.用洋葱根尖伸长区细胞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D.用新鲜菠菜的绿色叶片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答案〗D〖解析〗〖祥解〗1、原核细胞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只有核糖体1种细胞器;真核细胞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有多种细胞器。2、细胞膜、液泡膜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共同构成原生质层。〖详析〗A、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无成熟的中央大液泡,不适合用作观察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A错误;B、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中无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因此不能用高等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分离线粒体等细胞器,B错误;C、用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C错误;D、新鲜菠菜的绿色叶片中的光合色素含量较高,因此可以用来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D正确。故选D。5.dATP(脱氧腺苷三磷酸)是合成DNA的原料之一,其化学结构与ATP的化学结构类似。细胞内凡是涉及dATP和ATP的酶促反应,都需要Mg2+作为酶作用的辅助因子。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A.长期缺镁会导致农作物的光合速率下降B.dATP脱去两个磷酸基团后可参与合成DNAC.线粒体膜上不可能存在Mg2+转运蛋白D.ADP和ATP的互相转化需要Mg2+的参与〖答案〗C〖解析〗〖祥解〗ATP的结构简式是A-P~P~P,其中A代表腺苷,T是三的意思,P代表磷酸基团。ATP和ADP的转化过程中,能量来源不同:ATP水解释放的能量,来自特殊化学键的化学能,并用于生命活动;合成ATP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场所不同:ATP水解在细胞的各处;ATP合成在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详析〗A、长期缺镁会影响叶绿素的合成,从而影响对光能的吸收,会导致农作物的光合速率下降,A正确;B、dATP脱去两个磷酸基团后是腺嘌呤脱氧核苷酸,可参与合成DNA,B正确;C、线粒体膜上可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合成ATP,而ATP合成酶需要Mg2+作为酶作用的辅助因子,故线粒体膜上一定存在Mg2+转运蛋白,C错误;D、ATP合成酶需要Mg2+作为酶作用的辅助因子,ADP和ATP的互相转化需要ATP合成酶的催化,故需要Mg2+的参与,D正确。故选C。6.马铃薯块茎储藏不当会出现酸味,这种现象与马铃薯块茎细胞的无氧呼吸有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是由丙酮酸转化而来的B.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丙酮酸时伴随着大量ATP的生成C.马铃薯块茎储藏库中氧气浓度的升高会抑制酸味的产生D.马铃薯块茎储藏库中温度的适当降低会抑制酸味的产生〖答案〗B〖解析〗〖祥解〗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氧气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的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生成大量ATP的过程,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产物是乳酸或酒精和二氧化碳。〖详析〗A、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葡萄糖被分解成丙酮酸,丙酮酸在第二阶段转化成乳酸,马铃薯块茎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A正确;B、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丙酮酸属于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会生成少量ATP,B错误;C、马铃薯块茎储存过程中,随着氧气的增加,无氧呼吸强度减弱,乳酸减少,会使酸味降低,C正确;D、马铃薯块茎储存过程中,温度的适当降低,无氧呼吸强度减弱,乳酸减少,会使酸味降低,D正确。故选B。7.下图表示“中心法则”中的某个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催化该过程的酶为DNA聚合酶 B.a链和b链之间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C.自然条件下该过程发生在活细胞中 D.该过程中遗传信息从RNA向DNA传递〖答案〗A〖解析〗〖祥解〗分析题图,该过程以RNA为模板合成DNA单链,为逆转录过程。〖详析〗A、据图可知,该图以RNA为模板合成DNA,因此图示为逆转录过程,催化该过程的酶为逆转录酶,A错误;B、以a链(RNA)为模板合成b链(DNA)过程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与T配对,U与A配对,C与G配对,B正确;C、该过程为逆转录过程,某些RNA病毒才会发生的过程,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因此自然条件下该过程发生在活细胞中,C正确;D、该过程为逆转录,遗传信息从RNA向DNA传递,D正确。故选A。
8.下图为细胞减数分裂的示意图,其中M/m是染色体上的基因。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甲所示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可能是极体B.图乙所示细胞会发生等位基因分离和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C.图丙所示细胞可能是图乙所示细胞的子细胞D.图丙所示细胞分裂产生的卵细胞含有基因m〖答案〗C〖解析〗〖祥解〗图中甲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质均等分裂,为精细胞或极体的形成过程;乙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质均等分裂;丙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质不均等分裂,为卵细胞的形成过程。〖详析〗A、图甲中无同源染色体,着丝粒分开,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分裂后期,细胞质均等分离,其子细胞为精细胞或极体,A正确;B、图乙中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非同源染色体正在自由组合,随之会发生等位基因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B正确;C、图乙细胞质均等分裂,是精细胞的形成过程,图丙细胞质不均等分裂,是卵细胞的形成过程,C错误;D、图丙所示细胞分裂产生的卵细胞含有基因m,极体含有基因M,D正确。故选C。9.已知5-溴尿嘧啶(BU)可与碱基A或G配对,现将大肠杆菌放入含BU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下列有关大肠杆菌细胞内的DNA及其复制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子链延伸时游离的脱氧核苷酸添加到3'端,DNA每条链的5'端是羟基末端B.若大肠杆菌DNA上某个碱基位点已由A—T转变为A-BU,要使该位点出现G—C,则该位点所在的DNA至少需要复制2次C.DNA复制需要模板、原料、能量和酶等基本条件且两条子链螺旋形成一个新的DNAD.新形成的两个子代DNA,通过细胞分裂分配到子细胞中,存在于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上〖答案〗B〖解析〗〖祥解〗DNA复制需要的基本条件:(1)模板:解旋后的两条DNA单链;(2)原料:四种脱氧核苷酸;(3)能量:ATP;(4)酶:解旋酶、DNA聚合酶等。〖详析〗A、复制时,子链延伸时游离的脱氧核苷酸添加到3′端,DNA每条链的5'端是磷酸基团末端,3'端是羟基末端,A错误;B、5-溴尿嘧啶可以与碱基A或G配对,若大肠杆菌DNA上某个碱基位点已由A—T转变为A—BU,复制一次该位点可出现BU—G,复制两次该位点出现G—C,B正确;C、DNA分子的复制是一个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复制需要模板,原料,能量和酶等基本条件,一条子链和一条母链螺旋形成一个新的DNA,C错误;D、大肠杆菌为原核细胞,不存在染色体,D错误。故选B。10.下图表示人类慢性粒白血病的发病机理,该病发生的原因对应的变异是()A.基因突变 B.染色体易位C.基因重组 D.染色体倒位〖答案〗B〖解析〗〖祥解〗易位: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引起变异,叫做染色体的易位。〖详析〗ABCD、分析图可知,14号染色体和22号染色体是两条非同源染色体,图中22号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非同源染色体14号上,属于染色体易位,ACD错误,B正确。故选B。11.果蝇的卷翅和直翅受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某研究小组以基因型为Aa的果蝇为实验对象,研究随机交配情况下子代中A基因频率的变化,得到如图所示的结果。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基因A控制的翅型更能适应该实验环境B.随着繁殖代数的增加,a基因的频率逐渐降低至0C.如果环境发生较大的改变,A基因的频率也可能会降低D.F4与亲代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但已经发生了生物进化〖答案〗B〖解析〗〖祥解〗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基因频率:指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详析〗A、结合图示可以看出,随着繁殖代数的增多,基因A的基因频率逐渐上升,因而能说明该基因控制的翅型更能适应该实验环境,A正确;B、随着繁殖代数的增加,a基因的基因频率逐渐下降,但由于基因型Aa能适应实验环境,因而a基因的基因频率不会降低至0,B错误;C、如果环境发生较大的改变,A基因控制的性状可能不再适应变化的环境,进而引起基因频率降低,C正确;D、F4与亲代之间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变化,说明发生了进化,但它们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D正确。故选B。12.骨病综合征患者会随尿丢失大量白蛋白,导致血浆白蛋白减少,出现水肿。有的患者血浆中某些免疫球蛋白也会减少。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血浆白蛋白是在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的B.血浆白蛋白减少使血浆渗透吸水而出现水肿C.白蛋白大量丢失会破坏机体内环境的稳态D免疫球蛋白减少会引起机体免疫力下降〖答案〗B〖解析〗〖祥解〗1、组织水肿由组织液增多造成的。2、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细胞中的核糖体上。3、血浆渗透压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4、抗体本质是蛋白质,抗体含量与机体免疫能力呈现正相关。〖详析〗A、血浆白蛋白属于胞外蛋白,是在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的,A正确;B、组织水肿是由组织液增多造成的,其水分可以从血浆渗透而来。血浆白蛋白减少使血浆渗透压下降,组织液回流减弱,导致组织液增加而出现组织水肿,B错误;C、血浆渗透压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白蛋白的含量会影响血浆的稳态,C正确;D、抗体本质是免疫球蛋白,抗体减少会引起机体免疫力下降,D正确。故选B。13.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毒品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后,能使人产生强烈的愉悦感和精神上的依赖,最终成瘾,从而对人体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毒品的成瘾机制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多巴胺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可能引起Na+大量内流B.正常情况下,突触间隙中多巴胺的浓度保持相对稳定C.多巴胺发挥作用后部分被转运分子运回突触前神经元D.毒品缩短了多巴胺在突触间隙中停留的时间,使神经兴奋性增强〖答案〗D〖解析〗〖祥解〗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①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②突触小泡释放的递质:乙酰胆碱、单胺类物质等。③信号转换: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④兴奋传递特点:单向性(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⑤神经递质作用效果有两种:兴奋或抑制。〖详析〗A、多巴胺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可能引起Na+大量内流,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A正确;B、正常情况下,多巴胺的释放和回收是平衡的,突触间隙中多巴胺的浓度保持相对稳定,B正确;C、据图,多巴胺发挥作用后部分被转运分子运回突触前神经元,C正确;D、毒品与多巴胺竞争性地和转运分子结合,延长了多巴胺在突触间隙中停留的时间,使得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性增强,D错误。故选D。14.在神经调节过程中,兴奋会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在神经元之间传递。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兴奋能从神经元的细胞体传导至突触前膜B.突触前神经元兴奋可引起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C.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电位变化D.K+大量内流会引发动作电位、Na+外流能维持静息电位〖答案〗D〖解析〗〖祥解〗1、兴奋在离体的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导,在突触处是单向传递的。2、神经递质在突触处是以胞吐的形式释放的,经过扩散到达突触后膜。〖详析〗A、兴奋从神经元的细胞体传导至突触前膜再传递到突触后膜,A正确;B、突触前神经元兴奋可引起突触前膜以胞吐方式释放神经递质,B正确;C、乙酰胆碱是一种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经扩散到达突触后膜,并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加,Na+内流,引起突触后膜电位变化,C正确;D、在兴奋传导过程中,神经元兴奋部位的Na+大量内流,进而出现动作电位,K离子内流形成静息电位,D错误。故选D。15.下图表示赤霉素对生长素及生长素对植物组织合成激素A的作用机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激素A可以促进果实的成熟和脱落B.图中的“X”应表示抑制,“Y”表示促进C.激素A与生长素在促进植物生长发育方面的作用表现为抗衡D.植物激素的产生和分布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答案〗B〖解析〗〖祥解〗1.能促进细胞伸长的植物激素为生长素和赤霉素,赤霉素和生长素表现为协同关系,故题图中的“X”应表示促进,“Y”应表示抑制;而生长素浓度高会促进乙烯的合成,而乙烯含量高会抑制细胞伸长,经分析对应题图中的激素A。2.生长素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详析〗A、生长素浓度高会促进乙烯的合成,而乙烯含量高会抑制细胞伸长,经分析对应题图中的激素A,A激素(乙烯)可以促进果实的成熟和脱落,A正确;B、能促进细胞伸长的植物激素为生长素和赤霉素,赤霉素和生长素表现为协同关系,故题图中的“X”应表示促进,“Y”应表示抑制,B错误;C、生长素浓度高会促进乙烯的合成,而乙烯含量高会抑制细胞伸长,即激素A为乙烯,乙烯抑制细胞伸长,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两种激素对于植物的促进生长发育方面有着相反的作用效果,表现为相抗衡,C正确;D、植物激素的产生和分布是基因选择性表达调控的结果,也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D正确。故选B。〖『点石成金』〗本题通过图文的形式体现重点植物激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考查学生对植物激素作用及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各激素之间的关系的理解与把握。16.某年春季,研究者人工投放食物后,驯鹿的种群数量迅速增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食物因素属于密度制约因素B.驯鹿的天敌数量可能会随之增加C.投放食物后驯鹿种群数量呈“J”形增长D.宜采用标记重捕法调查驯鹿的种群密度〖答案〗C〖解析〗〖祥解〗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常用的是样方法,对活动范围较大的动物常采用标志重捕法,而对体型较小,活动能力较强的土壤动物宜采用取样器取样法。〖详析〗A、食物因素的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有密切关系,因此属于密度制约因素,A正确;B、人工投放食物后,驯鹿的种群数量迅速增加,驯鹿的天敌数量可能会随之增加,B正确;C、“J”形曲线是指数增长函数,描述在食物充足,无限空间,无天敌的理想条件下生物无限增长的情况,投放食物后,驯鹿种群数量还会受到空间、天敌等因素的限制,不会呈“J”形增长,C错误;D、驯鹿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宜采用标记重捕法调查驯鹿的种群密度,D正确。故选C。17.为控制欧洲兔的数量,某地先后引入了狐狸和黏液瘤病毒。引入狐狸及黏液瘤病毒后,欧洲兔和袋鼠数量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推测错误的是()A.0~a年,欧洲兔的出生率可能大于死亡率B.d年以后,欧洲兔可能对黏液瘤病毒产生抗性C.用狐狸控制欧洲兔的数量更加安全有效D.欧洲兔和袋鼠存在种间竞争关系〖答案〗C〖解析〗〖祥解〗据图分析:a年之前欧洲兔急剧增加,呈现“J”型曲线,而袋鼠减少,引入狐狸后欧洲兔数量小幅度减少,而袋鼠仍然减少,说明狐狸和袋鼠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引入黏液瘤病毒后,欧洲兔的数量减少,而袋鼠的数量恢复。〖详析〗A、0~a年,欧洲兔急剧增加出生率可能大于死亡率,A正确;B、d年后,欧洲兔种群数量回升,可能原因是欧洲兔对黏液瘤病毒的抗性增强,B正确;C、a-b年间引入狐狸后欧洲免数量下降的同时袋鼠数量也下降,因此不能用狐狸控制欧洲兔的数量,C错误;D、袋鼠与欧洲兔是同营养级间的竞争关系,D正确。故选C。18.断层抽彩式竞争是指不同物种的竞争能力相差不大的群落中偶尔会出现物种空缺的一个小斑块,哪个物种先占据该斑块生存空间,该物种就会成为优势种群的一种生态现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肉食动物和猎物之间存在断层抽彩式竞争B.断层抽彩式竞争会相对比较激烈C.环境变化不会导致物种空缺小斑块的出现D.最先占据小斑块生存空间的物种的丰富度会提高〖答案〗B〖解析〗〖祥解〗种间关系(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1)互利共生(同生共死):如豆科植物与根瘤菌;人体中的有些细菌;地衣是真菌和藻类的共生体。(2)捕食(此长彼消、此消彼长):如:兔以植物为食;狼以免为食。(3)竞争(你死我活):如:大小草履虫;水稻与稗草等。(4)寄生(寄生者不劳而获)。〖详析〗A、肉食动物和猎物为捕食关系,而断层抽彩式竞争是发生在竞争关系的生物中的一种现象,A错误;B、该斑块生存空间不多,竞争能力又相近,因此断层抽彩式竞争会相对比较激烈,B正确;C、环境变化会导致资源、空间的改变,从而可能导致物种空缺小斑块的出现,C错误;D、最先占据小斑块生存空间的物种的数量会增多,但种数不变,因此物种丰富度不会提高,D错误。故选B。19.初生演替理论中的促进模型如图所示,图中A、B、C、D、E分别表示不同时期的群落。该理论认为物种替代的原因是先来物种改变了环境条件,为后来物种的出现创造了有利条件。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裸岩演替过程符合该理论模型B.土壤条件的出现对演替速度至关重要C.D群落中的物种组成完全不同于C群落中的D.不同地区的D群落的结构可能存在差异〖答案〗C〖解析〗〖祥解〗群落的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所代替的过程。〖详析〗A、初生演替指在一个从来没有植被覆盖的地面,或者原来存在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裸岩演替过程符合初生演替理论,A正确;B、初生演替没有一定的土壤条件,演替的速度慢,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次生演替的速度快,故土壤条件的出现对演替速度至关重要,B正确;C、群落演替是一个优势取代的过程,上一个群落中的生物并没有消失,因此D群落中的某些物种组成在C群落中可能存在,C错误;D、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不同的群落其群落结构也可能不同,所以不同地区的D群落的结构可能存在差异,D正确。故选C。20.种群增长率是出生率和死亡率之差。某种乔木的种群增长率随种群密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年龄组成是影响该种乔木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B.种群密度为24株/cm³时种群出生率为零C.生产上要在种群增长率最大时进行砍伐D.种群增长率下降可能与空间资源有限有关〖答案〗D〖解析〗〖祥解〗图分析: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加,种群增长率不断降低;种群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在有限的环境中,随着种群数量的增加,导致环境阻力增加,出生率会逐渐减小,而死亡率逐渐增加,可见种群增长率一直减小。〖详析〗A、影响该种乔木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A错误;B、种群密度为24株/cm³时种群增长率为0,说明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B错误;C、种群增长率最大的时候是种群密度最低的时候,此时不是进行砍伐的最佳时机,C错误;D、在资源有限的环境中,随着种群密度上升,个体间因为食物、空间引起的种内斗争加剧,种群增长率随时间下降,D正确。故选D。21.雄狮经常会在领域边界排尿,以警告其他雄狮和食肉动物。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这种行为可能会减少雄狮之间的冲突次数B.信息传递在相同物种和不同物种间都能进行C.不同物种之间的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都是单向的D.生态系统信息传递中的行为信息来自生物体〖答案〗C〖解析〗〖祥解〗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包括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活动离不开信息的作用,信息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①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②种群的繁衍。③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详析〗A、狮经常会在领域边界排尿,以警告其他雄狮和食肉动物,保卫领域不让同种其他成员侵入的空间,此行为可减少雄狮之间的冲突次数,A正确;B、信息传递能能调节种群的翻译、调节生态系统中不同物种之间的关系,B正确;C、不同物种之间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但是信息传递往往是双向的,C错误;D、动物的特殊行为是行为信息,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也能够传递某种信息,行为信息只能来自生物体,D正确。故选C。22.某同学将自然发酵的甘蔗汁加入体积分数为3%的无水乙醇中,利用高产菌株酿制甘蔗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醋酸菌可将甘蔗汁中的糖类和乙醇转化为醋酸B.添加高产菌株到发酵液后,应高温处理杀灭杂菌C.发酵过程需要保持通气,温度控制在30~35℃D.培养液中的醋酸浓度不再上升时即可停止发酵〖答案〗B〖解析〗〖祥解〗1、在利用酵母菌发酵时最好是先通入足够的无菌空气在有氧环境下一段时间使其繁殖,再隔绝氧气进行发酵;酒精发酵的最佳温度是在18~25℃,pH最好是弱酸性。2、醋酸菌好氧型细菌,当缺少糖源时和有氧条件下,可将乙醇(酒精)氧化成醋酸;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葡萄糖分解成醋酸;醋酸菌生长的最佳温度是在30~35℃。〖详析〗A、糖原充足时醋酸菌可将糖类转化为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可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A正确;B、高温会将醋酸菌杀死,所以添加高产菌株到发酵液后,不能用高温处理,B错误;C、醋酸菌是好氧菌,需要保持通气,醋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约为33℃,因此果醋发酵温度要控制在30~35℃,C正确;D、持续培养至培养液中醋酸浓度不再上升,或者培养液中乙醇含量达到最低时,发酵结束,D正确。故选B。23.下列有关培养基和菌种鉴定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中,培养皿可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擦拭灭菌B.微生物的生长除受营养因素的影响外,还受pH、渗透压等的影响C.配制培养细菌的培养基时要将pH调至中性或弱碱性D.菌落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特征都可作为菌种鉴定的依据〖答案〗A〖解析〗〖祥解〗培养基,是指供给微生物、植物或动物(或组织)生长繁殖的,由不同营养物质组合配制而成的营养基质。一般都含有碳水化合物、含氮物质、无机盐(包括微量元素)、维生素和水等几大类物质。培养基既是提供细胞营养和促使细胞增殖的基础物质,也是细胞生长和繁殖的生存环境。〖详析〗A、在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中,培养皿可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擦拭消毒,A错误;B、微生物的生长除受营养因素影响外,还受到pH、渗透压等的影响,如细菌中性偏碱,霉菌中性偏酸,“细菌喜荤,霉菌喜素”等,B正确;C、不同的微生物培养需要的pH是不同的,如培养细菌时需将培养基的pH调至中性或微碱性,C正确;D、不同微生物的菌落的形状、大小、颜色、和隆起程度不同,可作为菌种鉴定的依据,D正确。故选A。24.用基因工程技术向某棉花细胞中导人两个抗虫基因,基因导入的位置是随机的,将该细胞经植物组织培养培育成植株后让其自交,理论上子代植株中抗虫:不抗虫的值不可能是()A.9:7 B.3:1 C.15:1 D.1:0〖答案〗A〖解析〗〖祥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的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详析〗A、两个抗虫基因导入棉花细胞的情况只有BCD选项的三种情况,则子代植株中抗虫:不抗虫的值不会出现9:7,A错误。
B、若两个抗虫基因都导入了一条染色体上,则产生的配子中含抗虫基因与不含抗虫基因的比例为1:1,则子代植株中抗虫:不抗虫的值为3:1,B正确;C、两个抗虫基因位于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上,则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的配子中含抗虫基因与不含抗虫基因的比例为3:1,因此,子代植株中抗虫:不抗虫的值为15:1,C正确;D、若两个抗虫基因都导入了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则产生的配子中都含抗虫基因,则子代植株中抗虫:不抗虫的值为1:0,D正确。故选A。25.研究发现,无机盐离子的特殊配比可促使犬早期胚胎的基因组激活,而添加新鲜的维生素、组织液提取物等物质则可帮助犬早期胚胎维持正常的形态和细胞分化。下列有关胚胎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可对犬注射一定量的促性腺激素使其超数排卵来获得多个犬卵母细胞B.可选择桑葚胚、囊胚和原肠胚时期的胚胎进行胚胎分割以获得多个胚胎C.早期胚胎的体外培养液中还要注意气体条件且应该加入血清等成分D.囊胚期胚胎细胞开始分化出现了内细胞团和滋养层细胞〖答案〗B〖解析〗〖祥解〗胚胎的早期培养:(1)培养目的:精子与卵子在体外受精后,应将受精卵移入发育培养液中继续培养,以检查受精状况和受精卵的发育能力。(2)培养液成分:除一些无机盐和有机盐外,还需添加维生素、激素、氨基酸、核苷酸等营养成分,以及血清等物质。(3)当胚胎发育到适宜的阶段时,可将其取出向受体移植或冷冻保存。不同动物胚胎移植的时间不同(牛、羊一般要培育到桑葚胚或囊胚阶段才能进行移植,小鼠、家兔等实验动物可在更早的阶段移植,人的体外受精胚胎可在4个细胞阶段移植)。〖详析〗A、为获得多个犬卵母细胞,可对犬注射一定量的促性腺激素使其超数排卵,A正确;B、进行胚胎分割时,应选择囊胚或之前的桑葚胚进行,B错误;C、早期胚胎的体外培养液中还应该加入有机盐和血清等成分并需控制好温度和气体条件,C正确;D、早期胚胎包括桑葚胚、囊胚和原肠胚等,囊胚期开始出现细胞分化,出现了内细胞团和滋养层细胞,D正确。故选B。26.同工酶广义上是指生物体内催化相同反应而分子结构不同的酶。乳酸脱氢酶(LDH)在缺氧条件下可将丙酮酸等催化为乳酸,LDH的同工酶有六种形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缺氧条件下,绝大多数植物细胞中LDH的催化结果相同B.同工酶能催化相同的反应,说明同工酶的理化性质完全相同C.编码LDH的六种同工酶的基因可能不同D.剧烈运动时,人体细胞所需要的能量大部分来自LDH所催化的反应〖答案〗C〖解析〗〖祥解〗题意分析,同工酶分子结构不同但功能相同。乳酸脱氢酶(LDH)在缺氧条件下可将丙酮酸等催化为乳酸,说明乳酸脱氢酶在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起作用,该过程中没有能量的释放。〖详析〗A、绝大多数植物细胞不能进行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不含有LDH,A错误;B、同工酶能催化相同的反应,但不能说明同工酶的理化性质完全相同,例如其分子结构不同,B错误;C、同工酶结构不同,氨基酸序列不相同,故编码LDH的六种同工酶的基因可能不同,C正确;D、LDH所催化的反应为无氧呼吸第二阶段,不能产生ATP,D错误。故选C。27.农业生产中,农作物生长所需的氮素可以NO3-的形式由根系从土壤中吸收。一定时间内作物甲和作物乙的根细胞吸收NO3-的速率与O2浓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由图可判断NO3-进入根细胞的运输方式可能是主动运输B.O2浓度大于a后,作物乙吸收NO3-的速率不再增大可能原因是载体蛋白达到饱和C.作物甲和作物乙在各自NO3-最大吸收速率时,作物甲根细胞的呼吸速率可能大于作物乙根细胞的D.O2浓度为0时,甲、乙两种农作物均以被动运输的方式吸收NO3-〖答案〗D〖解析〗〖祥解〗1、被动运输:物质进出细胞,顺浓度梯度的扩散,称为被动运输。(1)自由扩散: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的方式;(2)协助扩散: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转运蛋白(包括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的扩散方式。2、主动运输: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做主动运输。〖详析〗A、由图可知,在一定的范围内随着氧气浓度的增加,作物吸收NO3-的速率也在增加,超过该范围后,氧气浓度的增加,作物吸收NO3-的速率就不再增加,说明NO3-的吸收不仅需要能量,也需要载体蛋白,所以是主动运输,A正确;B、O2浓度大于a时作物乙吸收NO3-速率不再增加,此时限制因素不再是能量,而是载体蛋白,可能载体蛋白达到饱和,B正确;C、作物甲和作物乙各自在NO3-最大吸收速率时,作物甲细胞的呼吸速率大于作物乙,是因为甲的NO3-最大吸收速率大于乙,说明甲需要能量多,消耗氧气多,所以作物甲细胞的呼吸速率大,C正确;D、O2浓度为0时,甲、乙两种农作物可以进行无氧呼吸提供能量,还会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NO3-,D错误。故选D。28.下图为果蝇的性染色体结构简图。要判断果蝇的某伴性遗传基因位于片段Ⅰ、片段Ⅱ-1或片段Ⅱ-2上,现用一只表型是隐性的雌果蝇与一只表型为显性的雄果蝇交配,不考虑突变。下列根据子代的性状表现对该基因位置的判断,错误的是()A.若后代雌性表现为显性,雄性表现为隐性,则该基因一定位于片段Ⅱ-1上B.若后代雌性表现为显性,雄性表现为隐性,则该基因不可能位于片段Ⅱ-2上C.若后代雌性表现为隐性,雄性表现为显性,则该基因可能位于片段Ⅰ上D.若后代雌雄个体均表现为显性,则该基因不可能位于片段Ⅱ-1上〖答案〗A〖解析〗〖祥解〗图中是一对性染色体X和Y,Ⅰ为XY的同源区,Ⅱ-1为X染色体所特有的片段,Ⅱ-2为Y染色体所特有的片段。若用B、b表示伴性遗传的基因,因后代雌果蝇的两个X染色体来自双亲,雄果蝇的X染色体只来自母体,所以后代都含有Xb。〖详析〗A、若该基因位于片段Ⅰ或Ⅱ-1上,亲本隐性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bXb,亲本显性的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BY或XBYb,后代都为雌性(XBXb)表现为显性,雄性(XbY或XbYb)表现为隐性,A错误;B、Ⅱ-2是Y染色体特有的片段,若基因位于片段Ⅱ-2上,则只有雄性才有该性状,雌性不可能有该性状,因此该基因不可能位于片段Ⅱ-2上,B正确;C、若该基因位于片段Ⅰ上,亲本隐性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bXb,亲本显性的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bYB,则子代雌性(XbXb)为隐性,雄性(XbYB)为显性,C正确;D、若该基因位于片段Ⅱ-1上,亲本隐性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bXb,亲本显性的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BY,则后代雌性为显性,雄性为隐性,不会出现后代雌雄个体均表现为显性,则该基因不可能位于片段Ⅱ-1上,D正确。故选A。29.氢化可的松是肾上腺皮质分泌的一种具有抗炎作用的糖皮质激素,氢化可的松乳膏可用于治疗过敏性皮炎、脂溢性皮炎,瘙痒症等。如图是氢化可的松的分泌调节过程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下丘脑细胞上存在ACTH和氢化可的松的受体B.氢化可的松的分泌调节过程中存在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C.ACTH分泌后能特异性地作用于肾上腺皮质和下丘脑D.长期使用氢化可的松乳膏能增强肾上腺皮质的分泌功能〖答案〗D〖解析〗〖祥解〗据图分析,分级调节过程为:下丘脑分泌的CRH作用于腺垂体,促进腺垂体分泌ACTH,ACTH作用于肾上腺皮质,促进肾上腺皮质分泌氢化可的松;负反馈调节:ACTH含量过高时反过来抑制下丘脑的分泌活动,氢化可的松含量过高时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腺垂体的分泌活动。〖详析〗A、激素需要与受体结合后起作用,据图可知,ACTH和氢化可松都能作用下丘脑。故下丘脑细胞上存在ACTH和氢化可的松的受体,A正确;B、氢化可的松的分泌调节过程中存在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其分级调节过程为:下丘脑分泌的CRH作用于腺垂体,促进腺垂体分泌ACTH,ACTH作用于肾上腺皮质,促进肾上腺皮质分泌氢化可的松;其负反馈调节:ACTH含量过高时反过来抑制下丘脑的分泌活动,氢化可的松含量过高时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腺垂体的分泌活动,B正确;C、ACTH分泌后通过体液能够运输到全身各处,但是只能作用于肾上腺皮质和下丘脑,是因为只有肾上腺皮质和下丘脑有识别和结合ACTH的受体,C正确;D、长期使用氢化可的松乳膏,会使题图所示的反馈调节作用增强,抑制下丘脑和腺垂体对相关激素的分泌,从而使肾上腺皮质的分泌功能减弱,D错误。故选D。30.树突状细胞(DC细胞)摄取并处理抗原后,会将抗原信息暴露在细胞表面,并传递给辅助性T细胞。抗原侵入人体后引起免疫应答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辅助性T细胞释放的白介素-4(一种细胞因子)能诱发支气管哮喘。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DC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在人体第二道防线中发挥重要作用B.图中细胞间信息交流方式与神经元间的信息交流方式相同C.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作用于B细胞后,即能激活B细胞D.服用药物来阻断白介素-4的信号通路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途径之一〖答案〗D〖解析〗〖祥解〗1、细胞免疫: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到被感染的宿主细胞后,增殖分化形成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和靶细胞接触,将靶细胞裂解。2、体液免疫:病原体可以直接和B细胞接触,树突状细胞作为抗原呈递细胞,可对抗原进行加工、处理后呈递至辅助性T淋巴细胞,随后在抗原、激活的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双信号刺激下,B淋巴细胞活化,再接受细胞因子刺激后增殖分化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和病原体结合。〖详析〗A、T细胞在人体第三道防线中发挥重要作用,A错误;B、吞噬细胞和T细胞通过直接接触进行信息交流,而神经元之间通过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的方式进行信息交流,二者信息交流的方式不同,B错误;C、B细胞的活化需要病原体与B细胞接触,同时还需要T细胞传递的信号的作用才能被激活,且T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能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过程,C错误;D、T细胞释放的白介素-4(一种细胞因子)能诱发支气管哮喘,因此,服用药物来阻断白介素-4的信号通路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途径之一,D正确。故选D。31.独脚金内酯(SL)是一种新发现的植物激素,有抑制植物侧枝生长等功能。为研究SL的功能,实验小组利用6-BA(细胞分裂素类似物)和GR24CSL类似物),以SL受体不敏感突变体和SL合成缺陷型突变体豌豆植株为材料进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A.SL在豌豆植株内含量微少但作用效果显著B.在侧枝生长方面,GR24与6-BA发挥的作用相反C.施加6-BA能一定程度上解除GR24对侧枝的抑制D.突变体1、2分别为SL受体不敏感型和SL合成缺陷型〖答案〗D〖解析〗〖祥解〗独脚金内酯具有刺激寄生植物种子萌发、促进丛枝菌根真菌菌丝产生分枝,直接或间接抑制植物侧芽萌发和与寄主植物共生等诸多作用。其生理作用发挥与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有相互作用。〖详析〗A、SL是植物激素,激素在体内含量很少但作用效果显著,A不符合题意;B、结合题图可知,6-BA能促进侧枝生长,GR24能抑制侧枝生长。两者作用相反,B不符合题意;C、通过比较3类植株,可得出施加6-BA能一定程度上解除GR24对侧枝的抑制的结论,C不符合题意;D、突变体1植株,施加6-BA+GR24组侧枝长度比单独施加6-BA组的短,且比突变体2短的幅度大,在外源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突变体2的6-BA解除抑制效果好,因此可推测出突变体2施加GR24的抑制作用小,即其为SL受体不敏感型,突变体1为SL合成缺陷型,D符合题意,故选D。32.某个水池中的食物网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食物网的叙述,正确的是()A.去除螺蛳可能会使水池中鲫鱼的数量增加B.该食物网含有6条食物链C.一个物种一定会占据多个营养级D.绿藻是生产者,因此数量越多越好〖答案〗A〖解析〗〖祥解〗该食物网含有5条食物链:“水草→鲫鱼”、“水草→螺蛳→鲫鱼”、“绿藻→轮虫→鲫鱼”、“绿藻→鲫鱼”、“绿藻→螺蛳→鲫鱼”,鲫鱼占据了第二和第三营养级。〖详析〗A、若去除螺蛳,鲫鱼由食物链“水草→鲫鱼”获得的能量增多(能量是逐级递减的,鲫鱼的营养级降低,获得的能量增多),使水池中鲫鱼的数量增加,A正确;B、该食物网含有5条食物链:“水草→鲫鱼”、“水草→螺蛳→鲫鱼”、“绿藻→轮虫→鲫鱼”、“绿藻→鲫鱼”、“绿藻→螺蛳→鲫鱼”,B错误;C、一个物种不一定会占据多个营养级,如绿藻和水草,都只占据第一营养级,C错误;D、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绿藻属于生产者,但其数量并不是越多越好。绿藻数量过多会消耗掉水中大量的氧气,使得水中其它生物死亡,可能造成水华现象,D错误。故选A。33.人们可以运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获得抗线虫病的杂种萝卜一油菜植株,已知萝卜具有抗线虫病基因,而油菜容易被胞囊线虫侵染造成减产。科研人员以萝卜和油菜为亲本进行体细胞杂交,以获得抗线虫病的杂种植株,具体操作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过程③中施加的生长素的含量要高于细胞分裂素的B.对杂种植株接种胞囊线虫进行个体水平上的鉴定C.可通过观察是否含有叶绿体来对融合细胞进行初步筛选D.过程④中需要进行适当的光照以促进细胞中叶绿素的合成〖答案〗A〖解析〗〖祥解〗题图分析,图中①过程为酶解法去除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的过程,②原生质体融合成为杂种细胞的过程,③是杂种细胞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④过程表示再分化成为杂种植株的过程。〖详析〗A、过程③中施加的生长素的和细胞分裂素比例适中,可以诱导产生愈伤组织,A错误;B、对杂种植株接种胞囊线虫进行个体水平上的鉴定,进而检测杂种植株是否达到预期,B正确;C、由于用于融合的叶肉细胞中有叶绿体,而根细胞中没有叶绿体,因此,可通过观察是否含有叶绿体来对融合细胞进行初步筛选,C正确;D、过程④为脱分化形成再生植株过程,该过程中需要进行适当的光照以促进细胞中叶绿素的合成,D正确。故选A。34.科研人员制备能产生双抗体的双杂交瘤细胞的实验过程如下:先制备两种杂交瘤细胞,每种杂交瘤细胞产生的抗体与抗原的结合情况如图1、2所示;然后再让两种杂交瘤细胞融合,经过筛选最终得到可以产生双抗体(同时抗a、β两种抗原,如图3所示)的双杂交瘤细胞。抗体由两条重链和两条轻链组成,重链和轻链均分为恒定区和可变区,两条重链依赖于A1或B1进行组装(A1与B1相同),重链与轻链的组装依赖于恒定区的A2、a或B2、b(a与b相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制备产生如图1所示单抗的杂交瘤细胞时需要经过两次筛选且目的不同B.双杂交瘤细胞的筛选需要进行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C.图3中的1、2、3、4、5、6可分别对应A2、B2、a、b、a、βD.双杂交瘤细胞产生的抗体可与α、β两种抗原同时结合,说明该抗体不具备特异性〖答案〗D〖解析〗〖祥解〗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首先用特定抗原注射小鼠体内,使其发生免疫,小鼠体内产生具有免疫能力的B淋巴细胞,利用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将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在经过两次筛选:①筛选得到杂交瘤细胞(去掉未杂交的细胞以及自身融合的细胞)②筛选出能够产生特异性抗体的细胞群;两次抗体检测:专一抗体检验阳性,获得能产生特异性抗体、又能大量增殖杂交瘤细胞,最后从培养液或小鼠腹水中提取单克隆抗体。〖详析〗A、在制备杂交瘤细胞的过程中需要经过两次筛选,第一次筛选的目的是筛选出杂交瘤细胞,第二次筛选的目的是筛选产生专一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A正确;B、根据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可知:杂交瘤细胞的筛选均需要进行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经过多次筛选可以获得足够数量的能够分泌抗体的细胞,B正确;C、一种抗体能同时与抗原α与β结合称为双特异性抗体,由于图3抗体是双杂交瘤细胞产生的双特异性抗体,可变区的重链1和2位置存在A2或B2,若1是A2,则2为B2,根据图1信息判断:a与A2在可变区并结合α,图2信息判断:b与B2在可变区并结合β,而图3中3与1(A2)在可变区并结合5,故3对应a,5对应α,同时4与2(B2)在可变区并结合6,故4对应b,6对应β,因此1、2、3、4、5、6分别对应A2、B2、a、b、a、β,C正确;D、根据题意可知:图3中是双杂交瘤细胞产生的双特异性抗体,可与两种抗原同时发生特异性结合,D错误。故选D。35.2022年1月7日,马兰里医学中心成功将猪心脏移植到一名57岁的心脏病患者身上,虽然这颗心脏仅仅存活了2个月,但仍然为异种器官移植的可行性提供了可观的数据。为了降低免疫排斥反应,研究者借助CRISPR/Cas9技术对移植的猪心脏进行了基因编辑。CRISPR/Cas9系统主要由向导RNA(sgRNA)和Cas9蛋白两部分组成,sgRNA可引导Cas9蛋白到特定基因位点进行切割,其机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要对一个基因进行编辑,则通常至少需要设计两个序列不同的sgRNA目标DNAmB.sgRNA可以特异性识别目标DNA分子,Cas9蛋白作用于磷酸二酯键C.有时sgRNA会因错误结合而出现“脱靶”现象,一般sgRNA序列越短,脱靶率越低D.为降低免疫排斥反应,可通过CRISPR/Cas9技术敲除相关抗原蛋白基因〖答案〗C〖解析〗〖祥解〗1.基因工程中的操作工具及其作用:①“分子手术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因此具有专一性。②“分子缝合针”——DNA连接酶,E•coliDNA连接酶,只能将双链DNA片段互补的黏性末端之间的磷酸二酯键连接起来;而T4DNA连接酶能缝合黏性末端和平末端。③“分子运输车”——载体。2.移植的器官会被人的免疫系统视作抗原加以攻击,使用免疫抑制剂可以减轻免疫排斥反应。〖详析〗A、若要对一个基因进行编辑,由于基因含有两条互补的单链,因而通常至少需要设计两个序列不同的sgRNA与目标DNA的两条链进行配对,A正确;B、由于DNA和RNA之间可进行碱基互补配对,因而sgRNA可以特异性识别目标DNA分子,Cas9蛋白作用于磷酸二酯键进而可以将目标基因剪切下来,B正确;C、sgRNA序列越短,DNA分子上与其互补的特定序列会越多,错误结合概率越高,脱靶率越高,C错误;D、为降低免疫排斥反应,可通过CRISPR/Cas9技术敲除相关抗原蛋白基因,进而可避免免疫排斥反应发生,为异体器官抑制提供保障,D正确。故选C。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36.为测定某种植物的光合速率,某实验小组选取生长、发育状况大致相同的该种植物,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若将装置甲用于测定细胞呼吸速率,装置乙用于测定净光合速率,则装置甲、乙的实验条件(光照条件及烧杯中的溶液)分别是______、______。A.光照、CO2缓冲液B.黑暗、H2OC.光照、NaOH溶液D.黑暗、NaOH溶液(2)在(1)小问的实验条件下测得装置甲中红色液滴左移15cm,装置乙中红色液滴右移10cm,则该条件下植物的真正光合速率为______(用液滴移动距离表示)。若用台灯作为光源,通过改变装置与台灯间的距离来改变植物接受的光照强度,某同学发现在某一距离时,让台灯和植物接近,装置乙中的红色液滴移动速度不再变化,原因可能是在该距离时__________________。(3)从生物因素方面考虑,某同学认为该实验仍有无关变量的干扰,该无关变量的干扰可能是____________。若需要设置对照组,则对照组应如何设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D②.A(2)①.25cm②.光照强度达到了该植物的光饱和点(3)①.装置中可能存在微生物的生理活动,可以使O2含量发生变化②.将绿色植物改为死掉的植物,其他实验条件不变〖解析〗〖祥解〗真正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当光照强度达到植物光饱和点时,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光合速率不在增大。〖小问1详析〗植物在黑暗条件下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在光照条件下,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同时进行,所以用装置甲测定呼吸速率,需在黑暗条件下,烧杯内装NaOH溶液可吸收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通过观察红色液滴左移的距离判断呼吸速率的大小;用装置乙测定光合速率,应在光照条件下,烧杯中装二氧化碳缓冲液,补充植物光合作用消耗的二氧化碳,通过观察红色液滴右移的距离判断光合速率的大小。〖小问2详析〗在(1)小问的实验条件下测得装置甲中红色液滴左移15cm,代表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装置乙中红色液滴右移10cm,代表净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则该条件下植物的真正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25cm。当光照强度达到植物光饱和点时,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光合速率不在增大,装置乙中,让台灯和植物接近,装置乙中的红色液滴移动速度不再变化,原因可能光照强度达到了该植物的光饱和点。〖小问3详析〗该实验中光照强度为自变量,温度、瓶内原始气体含量等非生物因素和瓶内或植物带有的微生物等生物因素为无关变量。若需设置对照组,应将绿色植物改为死掉的植物,其他实验条件不变,观察液滴是否变动。37.科研人员在野生植物A的细胞中发现了某种抗旱基因,并将这种抗旱基因导入了农作物B的细胞中,从而得到甲和乙两种抗旱植株,抗旱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图所示。通过进一步检测可知,农作物的抗旱能力和导入的抗旱基因数量成正比,且每个抗旱基因对抗旱能力的影响是相同的。回答下列问题:(1)甲、乙抗旱植株的抗旱能力是______(填“相同”或“不同”)的,其中自交后代均能稳定遗传的抗旱植株是_______(填“甲”或“乙”)植株。(2)让甲植株自交,其子代会出现______种表型,其中抗旱能力最强的植株和不具有抗旱能力的植株的比例为_______。(3)农作物B的高茎对矮茎为显性,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已知乙植株是高茎杂合体,若要判断控制乙植株株高的基因与导入的抗旱基因是否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能否通过与矮茎不抗旱植株进行测交的方法来判断?_____,理由是______。〖答案〗(1)①.相同②.乙(2)①.5②.1:1(3)①.不能②.乙植株的抗旱基因型是纯合的,无论抗旱基因和控制株高的基因是否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均只能产生两种相同比例的配子,与矮茎不抗旱植株测交的结果相同〖解析〗〖祥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小问1详析〗据图可知,甲和乙均含有2个抗旱基因,结合题意“农作物的抗旱能力和导入的抗旱基因数量成正比,且每个抗旱基因对抗旱能力的影响是相同的”可知,故甲、乙抗旱植株的抗旱能力是相同的;甲植株的两个抗旱基因分布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每对同源染色体中只有一条染色体上含有抗旱基因,设相关基因为CcDd(C和D是抗寒基因),则自交后ccdd的个体不抗旱,乙植株两个抗旱基因均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可以认为是纯合子,设为CC,产生C的抗旱配子,自交后均抗旱,即自交后代均能稳定遗传的抗旱植株是乙植株。〖小问2详析〗甲植株(设为CcDd)减数分裂产生含有抗旱基因个数分别是:2个(CD)、1个(Cd、cD)、0个抗旱基因,甲自交后代含有抗旱基因数分别是4个、3个、2个、1个、0个,故子代会出现5种表型;其中抗旱能力最强的植株CCDD(含4个抗旱基因)和不具有抗旱能力的植株ccdd(含0个抗旱基因)均可视为纯合子,故两者比例为1:1。〖小问3详析〗假设控制高茎与矮茎的基因为B/b,抗旱基因为A,乙植株基因型为AABb,若B、b与导入的抗旱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则其能产生两种配子AB:Ab=1:1,而矮茎不抗旱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能产生一种配子ab,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则后代AaBb:Aabb=1:1,其中AaBb表现为高茎抗旱,Aabb表现为矮茎抗旱,比例是1:1。如果B/b与导入的抗旱基因不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则乙能产生两种配子AB:Ab=1:1,而矮茎不抗旱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能产生一种配子ab,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则后代AaBb:Aabb=1:1。因此,不能通过与矮茎不抗旱植株测交的方法来判断控制乙植株株高的基因与导入的抗旱基因是否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因为植株的抗旱基因型是纯合的,无论抗旱基因和控制株高的基因是否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均只能产生两种相同比例的配子,与矮茎不抗旱植株测交的结果相同。38.人体在寒冷环境中的部分调节过程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可知,体温的稳定是_______调节的结果,在体温调节中,激素a的调节可以看作是_______的一个环节。(2)激素c为_______。由图可知,激素c的分泌过程中存在_______的调节方式。(3)在寒冷环境中,除甲状腺激素外,_____的含量也会上升,这两种激素在调节体温方面具有_____作用。(4)为验证调节体温的中枢为器官A而并非脊髓,请以小鼠为实验材料,写出实验思路(小鼠的伤口效应忽略不计):_________。〖答案〗(1)①.神经—体液②.神经调节(2)①.甲状腺激素②.分级调节、负反馈调节(3)①.肾上腺素②.协同(4)将生理状态相同的健康小鼠随机等分为三组,分别采取不做任何处理、破坏器官A、破坏脊髓的处理方式,置于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生活一段时间,然后测量并比较三组小鼠实验前后的体温变化〖解析〗〖祥解〗图分析:图示为体温调节过程,包括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其中激素a表示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表示垂体细胞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c表示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小问1详析〗据图可知,体温调节需要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参与,说明体温的恒定是神经-体液共同调节的结果。在神经调节的作用下下丘脑释放了a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则下丘脑相当于反射弧中的效应器,所以激素a的调节可以看作是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小问2详析〗甲状腺分泌了激素c促进机体产热,则激素c是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需要经过“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进行调节,存在分级调节,同时甲状腺激素又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生命活动,说明存在反馈调节。〖小问3详析〗当人处于寒冷环境中时,冷觉感受器兴奋,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同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两种激素能够促进细胞代谢,使机体产热增加以维持体温,这两种激素在调节体温方面具有协同作用。〖小问4详析〗为了验证体温调节中枢是下丘脑(器官A)而不是脊髓,则需要将下丘脑(器官A)和脊髓进行处理,即设置下丘脑(器官A)和脊髓被破坏的实验组,同时与正常的小鼠做对照,而后给予不同的外界环境条件,检测体温变化,进而得出相应的结论。实验思路如下:将生理状态相同的健康小鼠随机等分为三组,分别采取不做任何处理、破坏器官A、破坏脊髓的处理方式,置于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生活一段时间,然后测量并比较三组小鼠实验前后的体温变化。39.正关联指的是将群落均匀分成若干样方,两个物种出现在同一样方中的概率较高,反之则是负关联。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种间关系会导致正关联的是_______A.原始合作 B.互利共生 C.竞争 D.寄生(2)除了种间关系,物种的关联还与其生存环境有关,相比正关联,负关联的物种对食物或空间的需求重叠度较_____(填“大”或“小”)。(3)他感作用是植物体通过向外分泌化学物质,抑制其他植物生长的现象。他感作用可以导致_____(填“正关联”或“负关联”)。种群内部也存在他感作用,早稻根系分泌物会保留在土壤中抑制后来的早稻幼苗生长,所以早稻不能连续种植,农业生产上可采用什么方法解决该问题?________。〖答案〗(1)ABD(2)大(3)①.负关联②.进行轮作或歇地〖解析〗〖祥解〗轮作就是在一块田地上,有顺序地在季节间或者年间轮换种植不同作物或复种组合的一种种植方式。轮作是用地着地结合的一种生物学措施。〖小问1详析〗A、原始合作是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互相受益,但二者之间不存在依赖关系,可以分离开来各自发展,因此两个物种出现在同一样方中的概率较高,导致正关联,A正确;B、互利共生表现为对双方都有利,发展到彼此不能离开而独立生存的程度,出现在同一样方中的概率较高,B正确;C、种间竞争是不同物种之间为争夺生活空间、资源、食物等而产生的一种直接或间接抑制对方的现象,出现在同一样方中的概率较低,表现为负关联,C错误;D、寄生是指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获利而对另一方造成损害的一种共生关系,出现在同一样方中的概率较高,D正确。故选ABD。〖小问2详析〗负关联的物种对食物或空间的需求重叠度较大,竞争较强,出现在同一区域的概率更小。〖小问3详析〗他感作用抑制其他植物生长,使得同一区域内出现不同的生物的概率减小,表现为负关联;早稻不能连续种植,可以改种其它的植物即轮种或者空着一段时间,使物质分解。40.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抗生素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干扰素是一种应用广泛的蛋白质类抗生素,基因工程技术已成为获得优质干扰素的重要途径之一。人们利用大肠杆菌获得目的干扰素的过程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获得干扰素基因需要用到______酶,该种酶_____(填“具有”或“不具有”)特异性。已知将重组质粒“移植”入大肠杆菌前,需要将大肠杆菌用Ca2+进行处理,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2)目的基因的部分碱基序列如图2所示,不同限制酶的切割位点如表所示,则切割目的基因可选择______和______两种限制酶。限制酶NcoISphINheIBamHI识别序列和切割为点5'-C↓CATGG-3'5'-GCTAG↓C-3'5'-G↓GATCC-3'5'-G↓CTAGC-3'(3)在分子水平上,可采用_____和_____的方法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在受体细胞中成功表达。若成功表达,则说明人和大肠杆菌在基因表达过程中共用一套______。〖答案〗(1)①.限制②.具有③.使大肠杆菌细胞处于一种能吸收周围环境中DNA分子的生理状态(2)①.NcoI②.NheI(3)①.PCR技术②.抗原—抗体杂交③.遗传密码子##密码子
〖解析〗〖祥解〗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小问1详析〗从淋巴细胞中获取干扰素基因需要用限制酶切割DNA,限制酶具有特异性。大肠杆菌需事先用Ca2+进行处理,增大细胞壁的通透性,使之处于易于吸收周围环境中DNA分子的感受态。〖小问2详析〗据图可知,目的基因的部位序列中含有-GGATCC-和-CCATGG序列,故可选择NcoI和NheI两种限制酶进行切割。〖小问3详析〗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用DNA分子杂交技术,若目的基因成功表达,则需要检测RNA和蛋白质,则检测方法是PCR技术和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人的基因能在大肠杆菌细胞中成功表达,说明人和大肠杆菌共用一套密码子。高三模拟试题PAGEPAGE1大庆市2023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自然界中,细胞在结构和组成上具有统一性。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都具有生物膜系统B.细胞的直接能源物质一般是ATPC.细胞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是DNAD.细胞中蛋白质的加工都需要内质网〖答案〗B〖解析〗〖祥解〗1、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2、内质网可对蛋白质进行加工,也是脂质的合成车间。〖详析〗A、生物膜系统由细胞膜、核膜和各种细胞器膜等共同构成,原核细胞、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只有细胞膜,不存在生物膜系统,A错误;B、ATP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ATP与ADP进行相互转化并处于动态平衡中,保证能量的持续供应,B正确;C、细胞生物都以DNA为遗传物质,C错误;D、原核细胞中只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进行蛋白质的合成,无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进行蛋白质加工,D错误。故选B。2.下列化合物中最多含有C、H、O、N、P5种元素,不含有其他特殊化学元素的是()A.血红蛋白 B.叶绿素 C.核糖核酸 D.甲状腺激素〖答案〗C〖解析〗〖祥解〗化合物的元素组成:(1)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有C、H、O、N元素构成,有些还含有S等;(2)核酸的组成元素为C、H、O、N、P;(3)脂质的组成元素有C、H、O,有些还含有N、P;(4)糖类的组成元素为C、H、O。〖详析〗A、血红蛋白含有Fe这种特殊化学元素,A错误;B、叶绿素的特殊化学元素是Mg,B错误;C、核糖核酸只含有C、H、O、N、P5种元素,C正确;D、甲状腺激素的特殊化学元素是I,D错误。故选C。3.下图表示某化学反应在使用无机催化剂和酶催化条件下的能量变化过程。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曲线②表明催化化学反应的效率较低B.上述实验验证了酶的催化具有专一性的特点C.曲线①表示在酶催化条件下的能量变化D.a与b的差值说明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答案〗D〖解析〗〖祥解〗分析图示可知:曲线①表示无机催化剂条件下的能量变化,曲线②表示有酶催化条件下的能量变化。ac的差值表示无机催化剂所催化的反应所需的活化能,bc的差值表示酶所催化的反应所需的活化能。无机催化剂和酶的催化机理都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酶的降低反应活化能的程度更大,即与无机催化剂相比具有高效性。〖详析〗A、曲线②表示有酶催化条件下的能量变化,表明催化化学反应的效率较高,A错误;B、此过程揭示了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的原因是: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反应活化能的效果更显著,不能验证了酶的催化具有专一性的特点,B错误;C、曲线①表示无机催化剂条件下的能量变化,曲线②表示有酶催化条件下的能量变化,C错误;D、ac的差值表示无机催化剂所催化的反应所需的活化能,bc的差值表示酶所催化的反应所需的活化能,a与b的差值说明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D正确。故选D。4.“任何实验的价值和效用,取决于所使用材料对于实验目的的适合性。”下列实验材料的选择合适的是()A.用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B.用高等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分离线粒体等细胞器C.用洋葱根尖伸长区细胞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D.用新鲜菠菜的绿色叶片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答案〗D〖解析〗〖祥解〗1、原核细胞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只有核糖体1种细胞器;真核细胞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有多种细胞器。2、细胞膜、液泡膜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共同构成原生质层。〖详析〗A、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无成熟的中央大液泡,不适合用作观察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A错误;B、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中无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因此不能用高等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分离线粒体等细胞器,B错误;C、用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C错误;D、新鲜菠菜的绿色叶片中的光合色素含量较高,因此可以用来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D正确。故选D。5.dATP(脱氧腺苷三磷酸)是合成DNA的原料之一,其化学结构与ATP的化学结构类似。细胞内凡是涉及dATP和ATP的酶促反应,都需要Mg2+作为酶作用的辅助因子。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A.长期缺镁会导致农作物的光合速率下降B.dATP脱去两个磷酸基团后可参与合成DNAC.线粒体膜上不可能存在Mg2+转运蛋白D.ADP和ATP的互相转化需要Mg2+的参与〖答案〗C〖解析〗〖祥解〗ATP的结构简式是A-P~P~P,其中A代表腺苷,T是三的意思,P代表磷酸基团。ATP和ADP的转化过程中,能量来源不同:ATP水解释放的能量,来自特殊化学键的化学能,并用于生命活动;合成ATP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场所不同:ATP水解在细胞的各处;ATP合成在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详析〗A、长期缺镁会影响叶绿素的合成,从而影响对光能的吸收,会导致农作物的光合速率下降,A正确;B、dATP脱去两个磷酸基团后是腺嘌呤脱氧核苷酸,可参与合成DNA,B正确;C、线粒体膜上可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合成ATP,而ATP合成酶需要Mg2+作为酶作用的辅助因子,故线粒体膜上一定存在Mg2+转运蛋白,C错误;D、ATP合成酶需要Mg2+作为酶作用的辅助因子,ADP和ATP的互相转化需要ATP合成酶的催化,故需要Mg2+的参与,D正确。故选C。6.马铃薯块茎储藏不当会出现酸味,这种现象与马铃薯块茎细胞的无氧呼吸有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是由丙酮酸转化而来的B.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丙酮酸时伴随着大量ATP的生成C.马铃薯块茎储藏库中氧气浓度的升高会抑制酸味的产生D.马铃薯块茎储藏库中温度的适当降低会抑制酸味的产生〖答案〗B〖解析〗〖祥解〗有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外包安保服务协议书(2篇)
- 多元文化社区活动合同(2篇)
- 14《故都的秋》《荷塘月色》对比阅读说课稿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 2024戊己双方城市供水供电供气合同
- 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
- 2024年门窗制作及施工承揽协议版B版
- 超高清数字内容生产与合作推广合同
- 2024年环保植树活动组织与实施合同3篇
- 2025高考生物备考说课稿: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物质的运输 课时4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及影响因素
- 2 祖父的园子 说课稿-2024-2025学年语文五年级下册统编版
- 围手术期血糖管理专家共识
- 托福阅读小班讲义
- 环境社会学整本书课件完整版电子教案全套课件最全教学教程ppt(最新)
- 采购管理实务全套教学课件
- 流体静力学习题第二章水静力学
-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学期总复习课件(共141张PPT)
- 酒店项目投资分析报告可行性报告
- 烟花爆竹零售店(点)安全技术规范.ppt课件
- 视频监控台账参考模板
- 浦江郊野公园任务书
- 850t冷剪吊装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