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课件_第1页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课件_第2页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课件_第3页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课件_第4页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9课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查士丁尼大帝目录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及发展01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0203宗教伦理与教化壹重要名词《十二铜表法》、《罗马民法大权》、《大宪章》、罗马法复兴运动、英美法系、《法国民法典》、大陆法系、新教伦理贰课程标准了解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和基本特征,知道宗教伦理在西方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本课重点本单元时间轴壹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及发展罗马帝国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武力因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消亡,宗教随着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科学的发展而缩小了影响,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德】耶林《罗马法的精神》古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十二铜表法》一、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与发展(一).渊源:罗马法BC509年BC450年BC8世纪罗马建城罗马共和国习惯法成文法公民法万民法476年罗马帝国1453年BC27年形式:适用范围:(一)、渊源——罗马法①背景:贵族随意解释法律,损害平民的利益②目的:为了缓和平民与贵族的矛盾③颁布: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共和国颁布了《十二铜表法》④地位: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

内战停止,国土继续扩张,各地交通发展起来,人口流动加剧,民族人民之间联系加强,罗马的商业和手工业极其兴盛,出现了许多新兴的大城市。希腊哲学中的自然法思想也在罗马境内流行起来。——郭守兰等《西方法文化史纲》

十二铜表法第一表

传唤第二表

审理第三表

执行第四表

家长权第五表

继承和监护第六表

所有权和占有第七表

土地和房屋第八表

私犯第九表

公法第十表

宗教法第十一表

前五表的补充第十二表

后五表的补充◎十二铜表法(1)罗马共和国(前509-前27):从习惯法到成文法第八表第二条如果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取得和解时,则伤人者应遭受同样的伤害。第八表第十二条如果于夜间行窃被杀,则杀死行窃者应认为是合法的。第八表第三条折断自由人的骨头的,处300阿斯的罚金;如被害人为奴隶,处150阿斯的罚金。第九表第一条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第十一表禁止平民和贵族通婚。

——摘编自《十二铜表法》⑤评价:同态复仇,保留了落后习俗保护私有财产维护奴隶主特权具有明显的阶级性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使审判量刑皆有法可依,限制了贵族对法律的随意解释,一定程度保护了平民的利益是罗马习惯法的汇编,保留了一些较野蛮的习惯法,根本是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一、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与发展1.渊源:罗马法(2)罗马帝国(前27-1453):《罗马民法大全》①背景:罗马帝国时期,随着统治区域的扩大和人口的激增,法律制度更加完善。②颁布: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下令编纂《罗马民法大全》③意义: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完备,是古罗马法律的最高成就,也是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449年6世纪公元前3世纪习惯法成文法公民法万民法适用范围形式十二铜表法罗马民法大全BC27年476年1453年西哥特东哥特法兰克汪达尔勃艮第阿勒曼尼摩尔人苏维汇东罗马帝国盎格鲁人罗马帝国时期东罗马帝国《查士丁尼法典》汇编罗马帝国仍生效的法律《查士丁尼法理概要》

历代法学家对罗马法的学说和解释《查士丁尼新法典》

535年后所颁布的法律《查士丁尼法学汇纂》供当时学习法律之用的基本教材《罗马民法大全》一、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与发展1.渊源:罗马法(3)罗马法的基本精神材料一:在海滩上发现的珍宝和其他东西,根据自然法立即属于发现者所有……根据自然法,你所有的动物所生育的小动物归你所有。材料二:根据自然法,一切人生来平等……为别人制定的法律,自己也必须遵守。材料三:任何人在缺席时不得被判罪。同样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提供证据的责任在陈述事实的一方,而非否认事实的一方。保护私有财产1法律面前人人平等2注重程序,无罪推定3〖史料实证〗材料一:“任何人在缺席时不得被判罪;同样,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任何人不能仅因思想而受惩罚。”“提供证据的责任在陈述事实的一方,而非否认事实的一方。”“父亲的罪名或所受的惩罚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因为每一方的命运均取决于自己的行为,而任何一方都不得被指定为另一方所犯罪行的继承人。”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材料二:在法官判决之前,一个人是不能被称为罪犯的。只要还不能断定他已经侵犯了给予他公共保护的契约,社会就不能取消对他的公共保护。

——[意]贝卡利亚《论犯罪与刑罚》⑴根据材料一,概括罗马法的重要原则。⑵材料二是刑事法学发展史上著名的“无罪推定”原则的来历,这个原则与罗马法有什么关系?(1)原则:不得缺席定罪;无罪推定(无证据不定罪,即疑罪从无);不得因言获罪(或言论自由、思想者无罪);谁主张谁举证;罪责自负。(2)关系:继承与发展。

罗马帝国横欧亚非三洲,但帝国的行政人员很少。公元1世纪初只有百人左右,这百人将国家治理得很好。在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基础上,帝国前期的城市达到前所未有的繁荣。罗马和亚历山大里亚成为内外贸易的枢纽和商品集散地。……——《罗马帝国发展史》

恩格斯曾评价说:“罗马法……包含这资本主义时期的大多数法权关系”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一家之主有权将他的财产遗留给任何他所喜爱的人。“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除非由于合法的合公共需要的明显要求,并且在事先公平补偿的条件下,任何人的财产不能被剥夺。”

——《人权宣言》(4)罗马法的影响1、近代西方法律的渊源——罗马法深化探究:对罗马法的评价1.实质:罗马法是保障和维护罗马奴隶主地位和统治的工具。2.影响(1)对罗马帝国的影响: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缓解社会矛盾,稳固帝国的统治。(2)对世界的影响: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重要影响,奠定欧美法律体系基础。罗马法中的自然法思想成为近代资产阶级反封建制度的思想武器。3.局限性:罗马法的制定主要体现的是帝国统治者的利益,对于被统治者来说,只能承担义务,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十二铜表法》《罗马民法大全》时间罗马共和国时期颁布东罗马帝国时期颁布背景贵族与平民长期斗争东罗马帝国海上贸易发达,经济发展迅速,国势日盛;之前的法律规模庞大,内容庞杂,使用不便宗旨主要是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主要是为了协调帝国内部各种利益关系内容对传统习惯法的记录和整理大量法律文献的汇编地位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联系《罗马民法大全》是对《十二铜表法》的继承与发展。比较一、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与发展2.发展:中古时期的法律各日耳曼王国在记载和整理日耳曼人部落习惯法的基础上编纂了一批成文法,作为庄园法庭审判的依据日耳曼法罗马法的传播教会法教会根据基督教神学,制定和颁布了教会法11世纪以后,欧洲国家出现了研究和宣传罗马法的运动,促进了罗马法的传播一、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与发展3.形成体系(1)英美法系①背景:11世纪,诺曼底公爵政府英国,建立诺曼王朝,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王室设立法院,并派送法官定期到各地进行巡回审判。②过程:普通法的产生与1066年诺曼征服有着密切的联系。……(诺曼征服后)一方面保留了地方法院的继续运作,另一方面,对司法也进行了全面的介入。——蒋啸《判例法研究》英格兰中央政府统一法律、强化中央集权的过程,也是一个王室法自我完善的过程……实现了盎格鲁—撒克逊习惯法、诺曼底法、教会法的有机混合,发展成为一种新的适用于全国的法律体系——普通法。

——谢红星《多元法律文化的混合》一、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与发展3.形成体系(2)大陆法系①背景:13世纪以后,随着完全的加强,法国统一法律的步伐加快,建立在罗马法基础上的法律体系利益成熟。②构成:以罗马法为基础,以《法国民法典》为代表的世界性法律体系③过程:我一生四十次战争胜利的光荣,被滑铁卢一战就抹去了,但我有一份功绩是永垂不朽的,这就是我的法典。

——拿破仑【史料实证】材料:西欧各国自罗马帝国瓦解和罗马法失效之后,日耳曼各民族各部落均扶其地方的习惯法以为治,而全欧法律种类之多,以千百计。那时只法国一国的民法便有数百种之多。伏尔泰(Voltaire)曾讥笑说过:旅行法国者改换法律次数之多,犹如其换马匹一样。但自拿破仑用整部的法典统一了法国的民法之后,各国才感觉到法律统一之可能。《拿破仑法典》同时还供给它们一个极好的模楷。十九世纪各国建立的民法典,我们可以说,它们几乎没有一个是不曾受过《拿破仑法典》之影响的。——摘自梅汝璈《<拿破仑法典>及其影响》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拿破仑法典》颁布对欧洲国家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影响:把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用法律条文确定下来,然后推广到欧洲其他地区,沉重打击了欧洲各国的封建制度;为欧洲国家的法律统一提供了可能;为欧洲各国法典编纂树立了楷模(或成为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法律典范)〖思考点〗法国大革命对法律建设有什么重要贡献?1、法国大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资产阶级统治,使启蒙思想得以实现,是资产阶级法律制度建立的前提;2、法国大革命期间颁布的《人权宣言》充分体现了自由平等、人民主权等启蒙思想以及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基本原则,对资本主义国家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3、大革命中上台的拿破仑为捍卫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对资产阶级法律进行总结,颁布《拿破仑法典》最早确立了法国资级法律体系,为欧洲各国法典编纂树立了楷模。,区别英美法系大陆法系法律渊源在适用法律的技术方面受罗马法影响程度涵盖的范围以判例法为主要法律渊源,以遵循先例为基本原则;以成文法为主要法律渊源;强调宪法的根本法地位,法律体系比较完整,一般不承认判例的效力。法官的地位突出;可以遵循先例,无先例时法官可创立先例,也可对先例作出新的解释。明确立法与司法分工;法官的作用不太突出,法官只能适用法律而不能创制法律吸收的是罗马法的精神,只采纳罗马法部分原则是在罗马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对罗马法有很大一部分继承。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等国家和地区。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等。探讨: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的关系探讨: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的关系相同点:都是建立在近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上的法律体系(本质);都受到近代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深刻影响(指导思想);都继承中古时期的罗马法、教会法、日耳曼法(传统)。

都以资产阶级商品经济、资产阶级民族统一国家、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为基础(背景)。贰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形成背景01LOGO陪审团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期,但当时只适用于奴隶主和自由民。…11世纪,英国确立了陪审团制度。…律师制度的起源也可以追溯到罗马时期。…1878年德国颁布的国家律师法,奠定了近代律师制度的基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1764年7月,意大利人贝卡里亚提出:在法官判决之前,一个人是不能被称为罪犯的。只要还不能断定他已经侵犯了…契约,社会就不能取消对他的公共保护。——贝卡里亚《论犯罪与刑罚》西方法律制度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二、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1)经济:

资本主义

经济发展。(2)政治:

资产阶级

代议制度确立。(3)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启蒙运动等促进公民权利观念的发展。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三权分立法律思想来源02LOGO思考:近代西方法律的基本思想来源?继承传统法律思想,融合启蒙思想陪审团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期,但当时只适用于奴隶主和自由民。…11世纪,英国确立了陪审团制度。…律师制度的起源也可以追溯到罗马时期。…1878年德国颁布的国家律师法,奠定了近代律师制度的基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1764年7月,意大利人贝卡里亚提出:在法官判决之前,一个人是不能被称为罪犯的。只要还不能断定他已经侵犯了…契约,社会就不能取消对他的公共保护。——贝卡里亚《论犯罪与刑罚》西方法律制度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主权属于人民主权在民天赋人权启蒙四子二、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西方法律特征02特征NO.1权力制衡,三权分立,立法和司法独立NO.2保护个人权利,特别是私有财产NO.3坚持程序公正和无罪推定的原则阅读课本P50-P51,概括后世西方法律有何特征或原则?陪审团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期,但当时只适用于奴隶主和自由民。…11世纪,英国确立了陪审团制度。…律师制度的起源也可以追溯到罗马时期。…1878年德国颁布的国家律师法,奠定了近代律师制度的基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1764年7月,意大利人贝卡里亚提出:在法官判决之前,一个人是不能被称为罪犯的。只要还不能断定他已经侵犯了…契约,社会就不能取消对他的公共保护。——贝卡里亚《论犯罪与刑罚》西方法律制度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思考:它与罗马法有何相似之处?答:都是为阶级利益服务的。西方法律特征02特征材料一:在《论法的精神》里,孟德斯鸠延续英国先贤洛克的观念,归纳出“三权分立”的治理格局。其理论特点在于治理国家的三个权利部门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似乎能够支撑起一个稳定的平面;立法、司法、行政之间恰似“石头,剪刀,布”一样,相生相克,分权制衡应该能够很好的治理一个社会(国家,或者国家之下的行政机构)。

——摘编自何志鹏《孟德斯鸠与<论法的精神>》(1)在国家权力结构层面上:坚持权力制衡、三权分立。①立法权:法律由代表人民行使权力的议会制定;②行政权:行政机构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行使行政权;③司法权:法院根据法律独立掌握司法权。西方法律特征02特征材料二:纵观这些具有代表性的西方法律思想,其具体制度设计上颇具差异,但无一例外的彰显了对个人本位个人价值的强调……保护个人自由和权利的观念仍然是西方社会法治的价值基础—李盼盼《对西方个人本位法律传统的几点思考》材料三:“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除非由于合法认定的和公共需要的明显要求,并且在事先公平补偿的条件下,任何人的财产不能被剥夺。”——法国《人权宣言》(2)在法律内容上:注重保护个人权利。①法律中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天赋人权和人人平等思想;②注意保护个人的各种权利,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财产权西方法律特征02特征材料:无罪推定原则的核心意义在于保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主要强调了三层意思:①对任何人有罪决定的宣告,只能由法院决定,其他任何机关和组织都无权决定;②强调证据裁判主义精神,法院应当用证据证明被告人有罪,不能推定或假设;③在判决生效之前,被告人是无罪的,不能因为其被逮捕、被起诉、被审判而认为其有罪。(3)在司法实践过程中:坚持程序公正和无罪推定。为了保证从立案到审理再到判决的每个程序的公开公正,建立了律师制度和陪审团制度(历史纵横)。实行无罪推定原则,所有被审判者在判决之前都是无罪的。二、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3.局限性(1)确认了私有财产制度,财产的多少决定着法律地位的高低;(2)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3)对个人权利的认定也有逐渐改进的过程,直到20世纪,黑人、原住民和妇女还在为享有完全的公民权积极斗争。法律和私有财产的设定是不平等的第一阶段。——卢梭法律的运用比法律本身还要不人道得多;法律压迫穷人,富人管理法律和对于穷人是一条法律,对于富人是另一条法律——这是两句早已家喻户晓的至理名言。——恩格斯一个向上帝要求赋予自由的民族,没有迈出同时给予非洲人自由的第一步是不应该的。——马丁·路德·金◎美国黑人运动叁宗教伦理与教化基督教的发展演变知识填空:基督教(诞生于公元1世纪的罗马帝国)_____教(罗马为中心)____教(君士坦丁堡中心)_____教____教_____教①______教②________教③________教____世纪第一次分裂(1054年)____世纪第二次分裂1116天主东正天主新东正路德卡尔文英国国公元392年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人国家逐渐都接受了基督教。(2)教化手段:①保存古典文化,宣讲教义

②开办学校

③深入日常生活材料一:基督教会学校的教育内容以其宗教信仰、道德为主要教育内容。而这些宗教信仰和道德并非一无是处。基督教宣扬“十诫”:1.除耶和华(上帝)外不可信仰别的神;2.不可造、拜偶像;3.不可妄称耶和华的名;4.当受安息日为圣日;5.当孝敬父母;6.不可杀人;7.不可奸淫8.不可偷盗;9.不可做假证;10.不可贪恋他人的财物。基督教道德伦理的基本要求是:1.要爱主;2.要顺服、忍辱、勿抗恶;3.要爱人如己;4.要经常忏悔罪恶。

——范立民《基督教与中世纪教育》材料二:中世纪完全是从野蛮状态发展而来的……在僧侣手中,政治和法学同其他一切科学一样,不过是神学的分支,一切都按照神学中适用的原则来处理。教会的教条同时就是政治信条,圣经词句在各个法庭都具有法律效力。

——恩格斯1、中世纪的基督教:基督教影响了中古时期欧洲人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基督教的宗教伦理和教化作用强化了教会对人们的控制,深刻影响了人们的思想意识和日常行为。(3)评价:

加尔文认为:财富不是万恶之源,而是上帝祝福的标志;强调不随便乱花一厘钱,财产越多越应感到有责任为上帝的荣耀而不使财产减少;财富意味着人履行了其职业责任,它不仅在道德上是正当的,而且是应该的、必须的。——李会军,王罡《加尔文的新教伦理及其启蒙意义》①新教反对教皇权威,主张“因信称义”

马丁·路德张贴《九十五条论纲》是新教的宗教改革之始。他提出了"信仰耶稣即可得救"的原则,认为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全凭个人虔诚的信仰。2.新教的宗教伦理与教化(1)背景:宗教改革后,西欧的基督教分裂为天主教和新教。(2)内容:天主教会主张上帝神职人员教徒路德教主张上帝教徒因行称义因信称义蒙昧主义人文主义评价:“因信称义”否定了教会的权威,肯定了个人在宗教信仰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使人们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回忆:马丁路德主要思想:(1)人的灵魂的得救要靠自己虔诚的信仰;--(信仰得救)(2)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人人都有权阅读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与对话;--(《圣经》的平民化与普及化)(3)信仰的唯一根据是《圣经》,《圣经》至高无上因信称义(核心)(4)主张教随国定,强调世俗王权高于教权。(5)建立独立的民族教会,用民族语言进行宗教活动。(6)简化宗教仪式,建立廉俭教会作用:满足资产阶级资本原始积累的要求代表了德意志民族和新兴的资产阶级的利益。

加尔文认为:财富不是万恶之源,而是上帝祝福的标志;强调不随便乱花一厘钱,财产越多越应感到有责任为上帝的荣耀而不使财产减少;财富意味着人履行了其职业责任,它不仅在道德上是正当的,而且是应该的、必须的。——李会军,王罡《加尔文的新教伦理及其启蒙意义》①新教反对教皇权威,主张“因信称义”②新教提倡节俭和积极入世,鼓励人们发财致富。

马丁·路德张贴《九十五条论纲》是新教的宗教改革之始。他提出了"信仰耶稣即可得救"的原则,认为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全凭个人虔诚的信仰。2.新教的宗教伦理与教化(1)背景:宗教改革后,西欧的基督教分裂为天主教和新教。(2)内容:(3)评价:积极影响:适应了原始积累时期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诉求,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路德战胜了虔信造成的奴役制,是因为他用信念造成的奴役制代替了它。他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是因为他恢复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变成了世俗人,是因为他把世俗人变成了僧侣。他把人从外在的宗教笃诚解放出来,是因为他把宗教笃诚变成了人的内在世界。他把肉体从锁链中解放出来,是因为他给人的心灵套上了锁链。——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消极影响:①仍然坚持基督教的基本教义,束缚人们的行为,麻醉人们的思想②排斥其他教派,引起多次教派冲突,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③一些对教义持有不同意见的人被斥为“异端”,遭到迫害◎残忍迫害异见教徒法国南部的大封建贵族信奉加尔文教,企图利用宗教改革运动来达到夺取教会地产的目的。他们与北方有分裂倾向的信奉天主教的大封建贵族有深刻利害冲突,最终演变成长期内战。连续八次的天主教和新教的激烈对抗,对十六世纪的法国造成了破坏。2.新教的宗教伦理与教化三、宗教伦理与教化1.中世纪的基督教(1)地位:影响了中古时期欧洲人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2)教化:①保存古典文化

②开办学校

③深入日常生活

④维持社会秩序(3)评价:强化了教会对人们的控制,深刻影响了人们的思想意识和日常行为材料一:基督教会学校的教育内容以其宗教信仰、道德为主要教育内容。而这些宗教信仰和道德并非一无是处。基督教宣扬“十诫”:1.除耶和华(上帝)外不可信仰别的神;2.不可造、拜偶像;3.不可妄称耶和华的名;4.当受安息日为圣日;5.当孝敬父母;6.不可杀人;7.不可奸淫8.不可偷盗;9.不可做假证;10.不可贪恋他人的财物。基督教道德伦理的基本要求是:1.要爱主;2.要顺服、忍辱、勿抗恶;3.要爱人如己;4.要经常忏悔罪恶。

——范立民《基督教与中世纪教育》材料二:中世纪完全是从野蛮状态发展而来的……在僧侣手中,政治和法学同其他一切科学一样,不过是神学的分支,一切都按照神学中适用的原则来处理。教会的教条同时就是政治信条,圣经词句在各个法庭都具有法律效力。

——恩格斯三、宗教伦理与教化2.新教的宗教伦理与教化(1)背景:宗教改革后,西欧的基督教分裂为天主教和新教。(2)内容:①新教反对教皇权威,主张信徒通过自己阅读《圣经》理解教义。②新教提倡节俭和积极入世的态度,鼓励人们发财致富。材料一:路德把人从外在的宗教笃诚解放出来,是因为他把宗教笃诚变成了人的内在世界。

——马克思材料二:新教信仰促成了一种新的社会伦理——现实苦行主义的形成,提倡勤奋、节俭、劳作、克制享乐,这种新的伦理改变了人们获得财富与支配财富的态度和动机。——马克斯·韦伯积极影响:适应了原始积累时期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诉求,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书影三、宗教伦理与教化2.新教的宗教伦理与教化(1)背景:宗教改革后,西欧的基督教分裂为天主教和新教。(2)内容:路德战胜了虔信造成的奴役制,是因为他用信念造成的奴役制代替了它。他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是因为他恢复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变成了世俗人,是因为他把世俗人变成了僧侣。他把人从外在的宗教笃诚解放出来,是因为他把宗教笃诚变成了人的内在世界。他把肉体从锁链中解放出来,是因为他给人的心灵套上了锁链。——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消极影响:①束缚人们的行为,麻醉人们的思想②排斥其他教派,引起多次教派冲突,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③一些对教义持有不同意见的人被斥为“异端”,遭到迫害◎残忍迫害异见教徒本课思维导图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及发展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宗教伦理与教化罗马法的诞生与发展中古时期的法律英美法系(普通法系)大陆法系(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